第46章 誰策劃的
關燈
小
中
大
馬車停下來,蕭承淵十五歲之前到底過得如何,裴時語沒有得到答案。
她走出馬車,蕭承淵仍舊讓往常那般伸出手接應她,與之前不通的是,他今日用的是左手。
裴時語看了他一眼,此時的他格外平靜,但總覺得他波瀾不驚的眸子下藏了個無盡的深淵。
抵達含章院門口,裴時語以為蕭承淵會進去的,卻只見他微微沖她頷首:“你去歇息吧。”
沒讓小廝跟著,獨自駕著輪椅朝澹月堂而去。
午間的日頭很暖,他影子投在青石鋪成的路面上,看上去有幾分落寞。
裴時語收回視線。
為人子女的,被父母不喜與利用,任誰都無法坦然接受,何況還與人提起。就好比她之前被父親無視與後娘打壓,卻從未想到要與其它人說這些,不僅無用,徒給自己增添難堪而已。
沐長史並未隨蕭承淵一同去杭城,蕭承淵一回到澹月堂,沐長史就迎了出來,“王爺回來了。”說完吩咐小廝去請元大夫。
蕭承淵沒有制止,沈默著任沐長史推入屋中。
蕭承淵是在裴時語去皇宮後抵達王府的,沐長史那會並不知道蕭承淵受了傷,聽隨他去杭城的部下說起才知道。看著他熬紅的眼,沐長史不無心疼道:“既受了傷,何不在原地修整一下再回來,左右上京近日無事,何必這樣趕。”
蕭承淵對突然做出提前回來的決定也很意外。
從前也不是沒出過門,向來是想留便走,想走便走,從未沒有刻意趕過路。這回滿腦子想的卻是快些將事情處理妥當後盡早回來。
大概是有所惦念吧。
他本來可以晚一日再進宮回稟,擔心她進宮應付不了那些,才匆匆前往。
隨後卻發現她應付自如,並不需要他的惦念。
蕭承淵說不上此刻是什麽心情,以為她想了解,於是便忍不住想多告訴她一些。
可說完那些後感覺一點都不好,特別不好,不好到無法坦然面對她的目光。
見沐長史憂心忡忡看著自己,蕭承淵平靜地回答沐長史的問題:“回府治療安全些。”
沐長史心下嘆了嘆,禦林軍統領對王爺而言是個極好的差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他越是打眼,便會越招人記恨,往後這種刀光劍影的日子必定不會少。
元大夫來得很快,蕭承淵的傷口並不深,但因為趕路和急著進宮的關系,傷口處理得潦草,中衣和傷處粘黏在一起,處理時難免又帶出些新鮮血液。
無人問他疼不疼,他們了解蕭承淵,無論怎麽問,他的答案都會是一樣的,不疼。
元大夫交代了幾句後離開,蕭承淵和沐長史談及杭城之行。
前世自他舉事後,朝臣分為三派,一派是以魏國公為首的四皇子黨,一派是他與寧遠軍為核心,安國公是堅定的保皇派,不涉黨爭。
在他與四皇子分出高下之後,以安國公為首的中立派很快認定現實,對外宣稱他繼承大統乃天命所歸。
回上京前,安國公約他在杭城商議建立新的內閣一事,而彼時戎國虎視眈眈,他也希望盡快結束朝臣對立的狀態還朝堂平靜,應了安國公之約。
在談妥一切之後,他秘密返回上京,結果在途中遭遇伏擊。
在那個關鍵的時期,他不敢輕信任何人,返京的時辰與路線並未告訴過任何人,隨行的護衛也是在動身之後才知曉他的計劃。
但他仍舊遭遇到了埋伏。
那麽有兩種可能,一是有人準確推斷出了他的行蹤,二是隨行的護衛中出了叛徒,如此一來,可供懷疑的對象不少。
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誰是策劃這場伏擊的幕後之人。
從他與封家人鬥爭的結果是,四皇子自戕,他被叛徒殺死。而封家人因為忌憚他的繼承順序在四皇子之前,擔心父皇後來的皇子威脅到四皇子,於是,自封皇後生下四皇子之後,後宮再無皇子出生。
於是,在他們二人死後,父皇唯一的兒子只有大皇子蕭承明。
可據他前世調查所知,大皇子並非父皇的血脈,父皇也清楚這一點。
難道大皇子才是隱藏最深之人,這些年故意冷眼旁觀他與四皇子爭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但他直覺大皇子並非那樣的人,大皇子寄情於山水無心政事,且他前世之所以能找到沈神醫治好雙腿,還是大皇子提供了些線索。
再者,以父皇對皇權的看中,他只要還剩一口氣,寧可再抓緊時間生下皇子,也不會將皇位交給不是他血脈的人手裏。所以,大皇子即便暗殺他成功,奪位的機會也不大。
當然還有另外的可能,制定偷襲計劃的是戎國人。
若兇手不在大楚,彼時最希望大楚出現動亂的是戎國人,大楚亂了,戎國在與大楚的戰事中會獲得巨大優勢。
而他此行去杭城,除了去加強杭城行宮的布防,著重去調查了大皇子的來歷。
大皇子是父皇還是皇子時收養的故友之子,以庶子的名義養在父皇身邊。大皇子也好,大皇子的生父生母也好,與皇室之人無冤無仇,他沒有理由策劃這些。
戎國人動手的可能性更大。
蕭承淵問沐長史:“近日可有戎國人來上京的消息?”
沐長史說沒有,“有寧遠軍在西南駐守,戎國人不敢隨意進入大楚的地界,更何況來上京。”
蕭承淵叮囑他:“戎國一直對大楚虎視眈眈,雖被寧遠軍壓制著安分了幾年,但近些年小動作不斷,不排除他們有再興戰火的打算。我如今既領了禦林軍統領一職,便不能允他們在上京行風作亂。
你留意這些,一有任何有關戎國人的異狀立即向我匯報。
尤其盯著封家人,舅舅當年被誣叛國,從結果上來看封家人受益最大,當年姜家被滅門一事極有可能有封家人在當中推波助瀾,也不排除他們有與戎國人私下接觸的可能。”
前世他調查的結果的確如此,但沐長史他們沒有前世的記憶,他不能說得過於直白篤定,以免引起他的懷疑。
沐長史難掩激動:“王爺要替寧遠侯翻案了?”
蕭承淵說是,等舅舅被誣一事翻案,封家人殘害忠良通敵叛國的行徑便再也無所遁形。
多虧有了前世的記憶,他這回可以省去許多調查,少走許多彎路。
沐長史的眼中隱隱有濕意,“二十年了,侯爺終於不用再背負莫須有的罵名,寧遠軍終於不用再忍受世人異樣的眼光。”
蕭承淵的眸光閃了閃,同時,那些為了護他周全而不明不白死去的人,終於能早日得到安息。
外頭小廝來叩門:“王爺,今日可是要去含章院用午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她走出馬車,蕭承淵仍舊讓往常那般伸出手接應她,與之前不通的是,他今日用的是左手。
裴時語看了他一眼,此時的他格外平靜,但總覺得他波瀾不驚的眸子下藏了個無盡的深淵。
抵達含章院門口,裴時語以為蕭承淵會進去的,卻只見他微微沖她頷首:“你去歇息吧。”
沒讓小廝跟著,獨自駕著輪椅朝澹月堂而去。
午間的日頭很暖,他影子投在青石鋪成的路面上,看上去有幾分落寞。
裴時語收回視線。
為人子女的,被父母不喜與利用,任誰都無法坦然接受,何況還與人提起。就好比她之前被父親無視與後娘打壓,卻從未想到要與其它人說這些,不僅無用,徒給自己增添難堪而已。
沐長史並未隨蕭承淵一同去杭城,蕭承淵一回到澹月堂,沐長史就迎了出來,“王爺回來了。”說完吩咐小廝去請元大夫。
蕭承淵沒有制止,沈默著任沐長史推入屋中。
蕭承淵是在裴時語去皇宮後抵達王府的,沐長史那會並不知道蕭承淵受了傷,聽隨他去杭城的部下說起才知道。看著他熬紅的眼,沐長史不無心疼道:“既受了傷,何不在原地修整一下再回來,左右上京近日無事,何必這樣趕。”
蕭承淵對突然做出提前回來的決定也很意外。
從前也不是沒出過門,向來是想留便走,想走便走,從未沒有刻意趕過路。這回滿腦子想的卻是快些將事情處理妥當後盡早回來。
大概是有所惦念吧。
他本來可以晚一日再進宮回稟,擔心她進宮應付不了那些,才匆匆前往。
隨後卻發現她應付自如,並不需要他的惦念。
蕭承淵說不上此刻是什麽心情,以為她想了解,於是便忍不住想多告訴她一些。
可說完那些後感覺一點都不好,特別不好,不好到無法坦然面對她的目光。
見沐長史憂心忡忡看著自己,蕭承淵平靜地回答沐長史的問題:“回府治療安全些。”
沐長史心下嘆了嘆,禦林軍統領對王爺而言是個極好的差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他越是打眼,便會越招人記恨,往後這種刀光劍影的日子必定不會少。
元大夫來得很快,蕭承淵的傷口並不深,但因為趕路和急著進宮的關系,傷口處理得潦草,中衣和傷處粘黏在一起,處理時難免又帶出些新鮮血液。
無人問他疼不疼,他們了解蕭承淵,無論怎麽問,他的答案都會是一樣的,不疼。
元大夫交代了幾句後離開,蕭承淵和沐長史談及杭城之行。
前世自他舉事後,朝臣分為三派,一派是以魏國公為首的四皇子黨,一派是他與寧遠軍為核心,安國公是堅定的保皇派,不涉黨爭。
在他與四皇子分出高下之後,以安國公為首的中立派很快認定現實,對外宣稱他繼承大統乃天命所歸。
回上京前,安國公約他在杭城商議建立新的內閣一事,而彼時戎國虎視眈眈,他也希望盡快結束朝臣對立的狀態還朝堂平靜,應了安國公之約。
在談妥一切之後,他秘密返回上京,結果在途中遭遇伏擊。
在那個關鍵的時期,他不敢輕信任何人,返京的時辰與路線並未告訴過任何人,隨行的護衛也是在動身之後才知曉他的計劃。
但他仍舊遭遇到了埋伏。
那麽有兩種可能,一是有人準確推斷出了他的行蹤,二是隨行的護衛中出了叛徒,如此一來,可供懷疑的對象不少。
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誰是策劃這場伏擊的幕後之人。
從他與封家人鬥爭的結果是,四皇子自戕,他被叛徒殺死。而封家人因為忌憚他的繼承順序在四皇子之前,擔心父皇後來的皇子威脅到四皇子,於是,自封皇後生下四皇子之後,後宮再無皇子出生。
於是,在他們二人死後,父皇唯一的兒子只有大皇子蕭承明。
可據他前世調查所知,大皇子並非父皇的血脈,父皇也清楚這一點。
難道大皇子才是隱藏最深之人,這些年故意冷眼旁觀他與四皇子爭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但他直覺大皇子並非那樣的人,大皇子寄情於山水無心政事,且他前世之所以能找到沈神醫治好雙腿,還是大皇子提供了些線索。
再者,以父皇對皇權的看中,他只要還剩一口氣,寧可再抓緊時間生下皇子,也不會將皇位交給不是他血脈的人手裏。所以,大皇子即便暗殺他成功,奪位的機會也不大。
當然還有另外的可能,制定偷襲計劃的是戎國人。
若兇手不在大楚,彼時最希望大楚出現動亂的是戎國人,大楚亂了,戎國在與大楚的戰事中會獲得巨大優勢。
而他此行去杭城,除了去加強杭城行宮的布防,著重去調查了大皇子的來歷。
大皇子是父皇還是皇子時收養的故友之子,以庶子的名義養在父皇身邊。大皇子也好,大皇子的生父生母也好,與皇室之人無冤無仇,他沒有理由策劃這些。
戎國人動手的可能性更大。
蕭承淵問沐長史:“近日可有戎國人來上京的消息?”
沐長史說沒有,“有寧遠軍在西南駐守,戎國人不敢隨意進入大楚的地界,更何況來上京。”
蕭承淵叮囑他:“戎國一直對大楚虎視眈眈,雖被寧遠軍壓制著安分了幾年,但近些年小動作不斷,不排除他們有再興戰火的打算。我如今既領了禦林軍統領一職,便不能允他們在上京行風作亂。
你留意這些,一有任何有關戎國人的異狀立即向我匯報。
尤其盯著封家人,舅舅當年被誣叛國,從結果上來看封家人受益最大,當年姜家被滅門一事極有可能有封家人在當中推波助瀾,也不排除他們有與戎國人私下接觸的可能。”
前世他調查的結果的確如此,但沐長史他們沒有前世的記憶,他不能說得過於直白篤定,以免引起他的懷疑。
沐長史難掩激動:“王爺要替寧遠侯翻案了?”
蕭承淵說是,等舅舅被誣一事翻案,封家人殘害忠良通敵叛國的行徑便再也無所遁形。
多虧有了前世的記憶,他這回可以省去許多調查,少走許多彎路。
沐長史的眼中隱隱有濕意,“二十年了,侯爺終於不用再背負莫須有的罵名,寧遠軍終於不用再忍受世人異樣的眼光。”
蕭承淵的眸光閃了閃,同時,那些為了護他周全而不明不白死去的人,終於能早日得到安息。
外頭小廝來叩門:“王爺,今日可是要去含章院用午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