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山岳為神滄海為態,松柏為姿秋水無塵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四九章 山岳為神滄海為態,松柏為姿秋水無塵
也許是剛當媽的關系,程帛堯現在覺得人生真是美好呀,哪哪兒都美,哪哪兒都看著心裏喜歡。蓁蓁吃喝拉撒,她看著就沒一處不好的。蓁蓁也沒有像她所害怕的那樣身體不足,人家吃吃喝喝一點兒毛病都沒有,而且精力旺盛,白天誰來逗她她都能給予高度的熱情回應,眼珠子小手小臉跟著你動來動去,很是招人喜歡。
等到了晚上,也必需得鬧到深夜才肯去睡,早上吃喝拉撒過後補個覺,午後就開始跟人瘋。道院裏的先生們溜著彎來看她,她也很給人面子,一點兒不認生,誰抱都不哭,誰來逗都透著一股子高興勁。程帛堯好歹是現代社會那鋪天蓋地的科譜知識下蒙混過來的,她知道一點兒關於育嬰的知識,說是嬰兒時期,孩子的笑大都是無意識的。
不過,蓁蓁是不一樣的吧,大的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兒女與眾不同。
“嘖,蓁蓁,看誰還會說你嫁不出去,咱就憑這長相兒,別的啥也不會,照樣一家有女萬家求。你要再隨便學點兒什麽,誰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也輪不上蓁蓁呀,是不是。”程帛堯現在最喜歡的就是看院長和眾位先生們的糾結表情。
據說當年無涯祖師也是豐姿逼人的主兒,模樣便是世間少有的一等一,跟據太祖閑來寫的那幾篇詩不詩詞不詞句不句的東西來看,無涯祖師的樣貌絕對不能用雌雄莫辯這樣的詞兒來形容。那渾身上下的英氣,等閑的兒郎且不能有,怎麽也不會被誤認作女兒家。太祖形容無涯祖師是——山岳為神,滄海為態,松柏為姿,秋水無塵,太祖把他認知裏最美好的詞兒都給無涯祖師啊!
“堯堯。我這段時間要出去一趟,你才生下蓁蓁來,原本不該走的,但是京城的事旁替不得,我只得去一趟。”李崇安自然不想離開,可要想以後安穩,那就必需早點去把道院眼下的危機早早解除。他現在也是有家有室有妻有女的人了,輸不起,所以他必需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
有了女兒,李崇安已經不重要了。程帛堯捧著臉靠在蓁蓁的小床前,瞇著笑眼無比滿足。至於崇安少年要去京城,多大點兒事是不是。多半天就能來回,所以她頭也不回地擺手說:“去吧去吧,記得給蓁蓁帶點兒奶糕,京城西街有家老鋪子,賣得奶糕又醇又香濃。我小時候就最愛吃那家的奶糕,蓁蓁肯定也會喜歡。”
等再過兩三個月,蓁蓁就可以吃奶糕了,西街鋪子的奶糕,是小程七段來到這世上吃到的第一樣兒美食,真的讓她恨不能把自己的舌頭都咽下去。
“你也知道那家啊。我小時候也最愛那家的奶糕,如果不是後來出京城,估計我能一直吃下去。不說還不記得。一說起來,那滋味確實好得很。”這種滋味很大程度上不是關於奶糕本身,而是有關秦王妃的,李崇安笑笑沒有提起,母親早逝。唯一留下的不過就是這些美好的記憶。卻因當時年紀小,如今一切都越來越模糊。甚至漸漸在淡忘。
是否因為眼下生活得圓滿,所以往昔的美好才漸漸失去顏色,然後一點一點淡出。人活在記憶裏,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子過得不夠圓滿美好,所以才抓著僅有的美好記憶不願意放下。秦王妃的音容笑貌,在認識經狐貍之前,一直是清晰鮮明的,就仿佛昨天還在一般。但就在那個春日,那幾株高高的白牡丹花下,他的記憶裏才開始添充入新的美好。
人果真是善於遺忘的,前提是,你如今過得從前更好。
臨去京城前,程帛堯和李崇安互相說起自己小時候的種種,程帛堯這人不擅長講故事,所以她講的無非是吃了什麽,玩了什麽,她所有的記憶幾乎都是關於吃喝玩樂的。李崇安則要豐富一些,他又擅長講故事,說起來活靈活現的,一件小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也動人得很。
“西街有很多好吃的,小時候我最愛去那裏,不過母妃身體一直不太好,我多半時候是兄長領著去的。我要吃什麽,兄長都給我買,記得有一次是秋天,鮮桂花糕上市,我們趕到時只剩下最後一方了。兄長便讓給了我,我小時候也不懂那麽多,沒想著要分給兄長,自個兒就吃了,兄長在一邊看著我吃,現在想想兄長那時八成口水都吞了一肚子。”李崇安笑呵呵地說起來,他小時候多半都是李崇業領著四處玩兒,所以他對李崇業的感情,多半時候比對秦王都要深。
“兄長把好吃的都給了你,所以你也不去搶原本就該屬於他的東西是不是?”程帛堯擡頭看他一眼,心愈發柔軟,她的崇安師兄真是好少年呀。蓁蓁,以後你也要長成好少……唔,好少女。
哪曾想李崇安卻搖頭:“如果我繼承了王府,就只能老老實實待在京城了,我對行軍布陣沒興趣,自從母妃教會我圍棋後,從小到大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游遍天下,和所有高手對局。當然,我也確實不願意和兄長相爭,不過沒想得那麽多,那時候只知道一個,如果我答應了,兄長可能以後都不會再理會我。那時候太小,兄長一直是我最依賴的人,他一旦不理我,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整個世界都面臨崩塌。”
好麽,人人都以為是李崇安讓賢,這會兒說明白了才知道,其實是人家李崇業太會做哥哥。想想也是,她也不會去霸占屬於程松溪和程柏濤的東西,吃的喝的玩的除外!
李崇安帶著滿心柔軟回到京城,迎接他的自然沒什麽好事兒。來自幾大士族的壓力並不像程帛堯想的那麽簡單,那幾大士族,幾百年前無涯祖師就跟他們鬥過法,幾大士族僥幸沒輸,但也沒贏,被無涯祖師打得元氣大傷,這幾十年才算是緩了過來。
不過,幾大士族過後,也攜起手來讓無涯祖師跌了個狠跟頭,那之後,宗室跟幾大士族就一直沒有過好時候,一直針鋒相對,沒一刻消停。不過,宗室也清楚,幾大士族操縱官員,在背後組織網絡,沒少從中牟利:“晉郡王,知道您要回京城,陛下老早就差奴來這候著您吶,您看您是先回府洗漱還是直接進宮?”
李崇安回京的目的只有三個,最主要的是給幾大士族埋雷,第二就是回府跟秦王把事情說透亮,第三才是進宮去跟皇帝談一談。不過,最先該去見的,自然還是皇帝陛下:“一路風塵仆仆,自應沐浴更衣再去朝見陛下,還請稍待。”
“不急,陛下這會兒還在朝上,晉郡王殿下慢些兒也無妨。”
回府洗漱的空當上,李崇安給秦王寫了幾頁紙,把事情粗粗說一遍,這樣等到下朝的時候秦王就能回府看到,他出宮的時候就差不多只要再跟秦王談談秦王府怎麽應對就成。至於幾大士族,那個卻不能急,埋雷總不能埋得太明顯,他在京城要做的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真正埋雷的都已經到了幾大士族的後院兒了。
皇帝見李崇安,倒不為談幾大士族的事,這事兒程帛堯已經談得差不多了,近來幾封書信往來,把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了。再細問了幾句還沒說明白的,皇帝就話鋒一轉說到李易身上:“十六近來如何?”
“回陛下,一切都好,殿下近來於山水之間流連忘返,殿下的道本就在山水之間,近來頗有心得,想來不需多時便能蘊氣於身,得長壽之妙。如果……陛下是要問殿下是否對繼位一事轉變了想法,這卻不曾。”李崇安也真是好好勸過,不過李易這孩子就是頭牛,牛牽到哪兒都是牛,誰拗得過他。
“他若能修得天道,朕也不會勉強於他,罷了,再過兩年看看吧。”皇帝說完又問起程帛堯來:“聽說生了個姑娘,叫蓁蓁麽?”
“回陛下,正是。”
“唔,可有什麽異象兒,怎麽著也是無涯祖師轉世啊。”皇帝陛下心裏暗樂,想著什麽時候見見小丫頭,看看那山為神海為態,松為姿水無塵的無涯祖師到底生成了個什麽模樣兒。
“陛下,您說笑了,哪有什麽異象。且不說轉世投胎之說是否存在,便是祖師手劄上對轉世之說也從不曾見過帶著上一世的記憶投生的。”這要都記得上輩子的事兒,天下都要亂了套。
“對了,崇安,你回府跟你父王說說,近來邊關多有不平靜,西北防線上有外敵來擾,看是否要對西北用兵。”
皇帝這是在明擺著告訴李崇安,你要覺得不對,就讓你父王去西北大營裏避一段兒。只是事情當真到了連秦王都要避風頭的地步麽,還是陛下察覺到了什麽不對?
李崇安沒有多問,他問了皇帝也不會多說,如果秦王要走,勢必李崇業也要一道走。世子妃和小李朔也不好再留在京城當靶子,他去問問看李崇業是要帶著一道去邊關,還是就近去道院住一段時間。
皇帝既然這麽說了,必有其道理,李崇安卻也不會盲目就下決定,他必需自己去探一探幾大士族到底搞什麽名堂才能做出決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也許是剛當媽的關系,程帛堯現在覺得人生真是美好呀,哪哪兒都美,哪哪兒都看著心裏喜歡。蓁蓁吃喝拉撒,她看著就沒一處不好的。蓁蓁也沒有像她所害怕的那樣身體不足,人家吃吃喝喝一點兒毛病都沒有,而且精力旺盛,白天誰來逗她她都能給予高度的熱情回應,眼珠子小手小臉跟著你動來動去,很是招人喜歡。
等到了晚上,也必需得鬧到深夜才肯去睡,早上吃喝拉撒過後補個覺,午後就開始跟人瘋。道院裏的先生們溜著彎來看她,她也很給人面子,一點兒不認生,誰抱都不哭,誰來逗都透著一股子高興勁。程帛堯好歹是現代社會那鋪天蓋地的科譜知識下蒙混過來的,她知道一點兒關於育嬰的知識,說是嬰兒時期,孩子的笑大都是無意識的。
不過,蓁蓁是不一樣的吧,大的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兒女與眾不同。
“嘖,蓁蓁,看誰還會說你嫁不出去,咱就憑這長相兒,別的啥也不會,照樣一家有女萬家求。你要再隨便學點兒什麽,誰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也輪不上蓁蓁呀,是不是。”程帛堯現在最喜歡的就是看院長和眾位先生們的糾結表情。
據說當年無涯祖師也是豐姿逼人的主兒,模樣便是世間少有的一等一,跟據太祖閑來寫的那幾篇詩不詩詞不詞句不句的東西來看,無涯祖師的樣貌絕對不能用雌雄莫辯這樣的詞兒來形容。那渾身上下的英氣,等閑的兒郎且不能有,怎麽也不會被誤認作女兒家。太祖形容無涯祖師是——山岳為神,滄海為態,松柏為姿,秋水無塵,太祖把他認知裏最美好的詞兒都給無涯祖師啊!
“堯堯。我這段時間要出去一趟,你才生下蓁蓁來,原本不該走的,但是京城的事旁替不得,我只得去一趟。”李崇安自然不想離開,可要想以後安穩,那就必需早點去把道院眼下的危機早早解除。他現在也是有家有室有妻有女的人了,輸不起,所以他必需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
有了女兒,李崇安已經不重要了。程帛堯捧著臉靠在蓁蓁的小床前,瞇著笑眼無比滿足。至於崇安少年要去京城,多大點兒事是不是。多半天就能來回,所以她頭也不回地擺手說:“去吧去吧,記得給蓁蓁帶點兒奶糕,京城西街有家老鋪子,賣得奶糕又醇又香濃。我小時候就最愛吃那家的奶糕,蓁蓁肯定也會喜歡。”
等再過兩三個月,蓁蓁就可以吃奶糕了,西街鋪子的奶糕,是小程七段來到這世上吃到的第一樣兒美食,真的讓她恨不能把自己的舌頭都咽下去。
“你也知道那家啊。我小時候也最愛那家的奶糕,如果不是後來出京城,估計我能一直吃下去。不說還不記得。一說起來,那滋味確實好得很。”這種滋味很大程度上不是關於奶糕本身,而是有關秦王妃的,李崇安笑笑沒有提起,母親早逝。唯一留下的不過就是這些美好的記憶。卻因當時年紀小,如今一切都越來越模糊。甚至漸漸在淡忘。
是否因為眼下生活得圓滿,所以往昔的美好才漸漸失去顏色,然後一點一點淡出。人活在記憶裏,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子過得不夠圓滿美好,所以才抓著僅有的美好記憶不願意放下。秦王妃的音容笑貌,在認識經狐貍之前,一直是清晰鮮明的,就仿佛昨天還在一般。但就在那個春日,那幾株高高的白牡丹花下,他的記憶裏才開始添充入新的美好。
人果真是善於遺忘的,前提是,你如今過得從前更好。
臨去京城前,程帛堯和李崇安互相說起自己小時候的種種,程帛堯這人不擅長講故事,所以她講的無非是吃了什麽,玩了什麽,她所有的記憶幾乎都是關於吃喝玩樂的。李崇安則要豐富一些,他又擅長講故事,說起來活靈活現的,一件小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也動人得很。
“西街有很多好吃的,小時候我最愛去那裏,不過母妃身體一直不太好,我多半時候是兄長領著去的。我要吃什麽,兄長都給我買,記得有一次是秋天,鮮桂花糕上市,我們趕到時只剩下最後一方了。兄長便讓給了我,我小時候也不懂那麽多,沒想著要分給兄長,自個兒就吃了,兄長在一邊看著我吃,現在想想兄長那時八成口水都吞了一肚子。”李崇安笑呵呵地說起來,他小時候多半都是李崇業領著四處玩兒,所以他對李崇業的感情,多半時候比對秦王都要深。
“兄長把好吃的都給了你,所以你也不去搶原本就該屬於他的東西是不是?”程帛堯擡頭看他一眼,心愈發柔軟,她的崇安師兄真是好少年呀。蓁蓁,以後你也要長成好少……唔,好少女。
哪曾想李崇安卻搖頭:“如果我繼承了王府,就只能老老實實待在京城了,我對行軍布陣沒興趣,自從母妃教會我圍棋後,從小到大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游遍天下,和所有高手對局。當然,我也確實不願意和兄長相爭,不過沒想得那麽多,那時候只知道一個,如果我答應了,兄長可能以後都不會再理會我。那時候太小,兄長一直是我最依賴的人,他一旦不理我,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整個世界都面臨崩塌。”
好麽,人人都以為是李崇安讓賢,這會兒說明白了才知道,其實是人家李崇業太會做哥哥。想想也是,她也不會去霸占屬於程松溪和程柏濤的東西,吃的喝的玩的除外!
李崇安帶著滿心柔軟回到京城,迎接他的自然沒什麽好事兒。來自幾大士族的壓力並不像程帛堯想的那麽簡單,那幾大士族,幾百年前無涯祖師就跟他們鬥過法,幾大士族僥幸沒輸,但也沒贏,被無涯祖師打得元氣大傷,這幾十年才算是緩了過來。
不過,幾大士族過後,也攜起手來讓無涯祖師跌了個狠跟頭,那之後,宗室跟幾大士族就一直沒有過好時候,一直針鋒相對,沒一刻消停。不過,宗室也清楚,幾大士族操縱官員,在背後組織網絡,沒少從中牟利:“晉郡王,知道您要回京城,陛下老早就差奴來這候著您吶,您看您是先回府洗漱還是直接進宮?”
李崇安回京的目的只有三個,最主要的是給幾大士族埋雷,第二就是回府跟秦王把事情說透亮,第三才是進宮去跟皇帝談一談。不過,最先該去見的,自然還是皇帝陛下:“一路風塵仆仆,自應沐浴更衣再去朝見陛下,還請稍待。”
“不急,陛下這會兒還在朝上,晉郡王殿下慢些兒也無妨。”
回府洗漱的空當上,李崇安給秦王寫了幾頁紙,把事情粗粗說一遍,這樣等到下朝的時候秦王就能回府看到,他出宮的時候就差不多只要再跟秦王談談秦王府怎麽應對就成。至於幾大士族,那個卻不能急,埋雷總不能埋得太明顯,他在京城要做的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真正埋雷的都已經到了幾大士族的後院兒了。
皇帝見李崇安,倒不為談幾大士族的事,這事兒程帛堯已經談得差不多了,近來幾封書信往來,把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了。再細問了幾句還沒說明白的,皇帝就話鋒一轉說到李易身上:“十六近來如何?”
“回陛下,一切都好,殿下近來於山水之間流連忘返,殿下的道本就在山水之間,近來頗有心得,想來不需多時便能蘊氣於身,得長壽之妙。如果……陛下是要問殿下是否對繼位一事轉變了想法,這卻不曾。”李崇安也真是好好勸過,不過李易這孩子就是頭牛,牛牽到哪兒都是牛,誰拗得過他。
“他若能修得天道,朕也不會勉強於他,罷了,再過兩年看看吧。”皇帝說完又問起程帛堯來:“聽說生了個姑娘,叫蓁蓁麽?”
“回陛下,正是。”
“唔,可有什麽異象兒,怎麽著也是無涯祖師轉世啊。”皇帝陛下心裏暗樂,想著什麽時候見見小丫頭,看看那山為神海為態,松為姿水無塵的無涯祖師到底生成了個什麽模樣兒。
“陛下,您說笑了,哪有什麽異象。且不說轉世投胎之說是否存在,便是祖師手劄上對轉世之說也從不曾見過帶著上一世的記憶投生的。”這要都記得上輩子的事兒,天下都要亂了套。
“對了,崇安,你回府跟你父王說說,近來邊關多有不平靜,西北防線上有外敵來擾,看是否要對西北用兵。”
皇帝這是在明擺著告訴李崇安,你要覺得不對,就讓你父王去西北大營裏避一段兒。只是事情當真到了連秦王都要避風頭的地步麽,還是陛下察覺到了什麽不對?
李崇安沒有多問,他問了皇帝也不會多說,如果秦王要走,勢必李崇業也要一道走。世子妃和小李朔也不好再留在京城當靶子,他去問問看李崇業是要帶著一道去邊關,還是就近去道院住一段時間。
皇帝既然這麽說了,必有其道理,李崇安卻也不會盲目就下決定,他必需自己去探一探幾大士族到底搞什麽名堂才能做出決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