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一更催更大軍即將到達戰場
關燈
小
中
大
第88章 一更催更大軍即將到達戰場
康熙說的一點沒錯,胤禩自爆是傾城後,從最開始的人人說他,到後來的風波稍停總計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如今是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些,大臣、文人們該責備的也責備過了,該罵得也罵過了,風平浪靜之時,本該夾緊尾巴莫再折騰。
現在出新作,豈不是喚醒了人們的記憶,讓他們立刻就回憶起前幾個月熱火朝天的討論與曝出傾城身份時的軒然大波?
胤禩信誓旦旦道:“兒臣改邪歸正了!這次不寫挑戰人們世俗三觀的內容,這回寫小學,覆古!”
大清自明史案驚動先京城時,文字獄起,各地就總是冒出以文字誣告他人之事,並非所有的地方治理官員如吳這樣秉公直斷且不興誅連。
明史案造成的後續影響太過惡劣,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中人人自危,許多文人不再創作,改修小學,從此興覆古考據之風。
那個時候康熙年幼,還是鰲拜下的嚴格處置之令。
康熙對他的“改邪歸正”報以懷疑態度,傾城的話本哪一個不是在挑戰三綱五常的底線?
胤禩道:“汗阿瑪若是不信,不妨看看,兒臣絕對不會陽奉陰違的。”
一定是因為前科太多,汗阿瑪才不信任他的,胤禩就以事實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才將新作的第一篇給帶了來。
康熙沒好氣道:“朕哪兒有時間看話本?對你那些話本沒什麽興趣。”
他始終認為話本為不入流的小道,文人之間公認的可是寫文章、填詞作賦才是正道。
他不以為然,將胤禩帶來的新話本第一篇放在了一邊。
胤禩露出了傷心的神情:“您都不信任兒臣,兒臣覺得這次能寫出像《三國演義》這樣的話本。”
《三國演義》,可是連先帝都誇讚,讓皇子們閱讀的話本,汗阿瑪也很喜歡,是為數不多在胤禩年幼時在上書房會讀到的話本。
康熙瞥了他一眼:“休沐結束,可要開始幹正事了。”
一聽君父提到正事,胤禩頓時嚴肅了面容。
“回內務府待著,”康熙指指他:“再過幾個月,朕要巡幸塞外,一切照舊即可。”
巡幸塞外,自是要去見一見出嫁的公主,改善對邊境治理,沿途以帝王之行修路,待離去後這條路就能供天下人走,這也是汗阿瑪治理下的一大特色。
胤禩一口應下,待回了內務府,就見內務府總管淩普端著一張假笑的臉面對他。
太子來尋淩普時,見胤禩也在,與他笑呵呵地打招呼:“八弟剛出來就寫新作了?你也不怕汗阿瑪再禁足你。”
“臣弟倒是不怕禁足,只怕不讓寫,”胤禩笑道:“二哥可要看一看我的新作?”
逢人就送話本,這也是胤禩在兄弟們交往的傳統“禮尚往來”了。
太子眼皮子微不可見地跳了跳:“你莫不是又寫了什麽驚世駭俗的內容?”
不是他說,每次八弟興致勃勃主動送人話本,那一定是寫了一些與主流文人觀念不同的內容。
也許這就是寫話本的人通病?胤禩熱愛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很多人看,那麽無論是罵他的,還是讚美他的,他都高興。
最怕的,是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一個人孤孤單單沒有知音。
傾城名聲響亮,光沖著他的名號來看話本之人就有許多人了。
京城這地寸土寸金,商市就在紫禁城外很近的位置,走過去很快便能到,那地方商鋪林立,其中便有胤禩的書肆,書籍都是精裝訂的,賣的比外頭貴,但不愁銷量。
“哪有,我這回寫的是考據覆古後的話本,沒寫挑戰倫理綱常的,”胤禩再次強調。
太子好笑道:“你還轉性了?”
胤禩不禁反思:我之前真的有寫很驚世駭俗的東西嗎?
這才哪兒到哪兒,可能是戲文看多了,胤禩覺得其實還好吧?
太子道:“那你之後讓人送一冊來給孤看看,孤還挺好奇你那閉關的幾個月會寫出什麽樣的著作。”
淩普見太子對八貝勒親近,心中暗暗警惕,待胤禩走後,他低聲勸說太子:“八貝勒心機深沈,殿下萬萬不能對他掉以輕心啊!”
太子動作一頓,詫異道:“心機深沈?”
就胤禩?能有啥心機?
淩普見太子對胤禩並不防備,緊張兮兮地勸說太子“八貝勒是明珠第二啊!”
當年的納蘭明珠,那老狐貍不也是笑面虎?
實則口腹蜜劍,笑裏藏刀,心機深沈,還排除異己,對陰謀詭計信手拈來。
太子只覺得匪夷所思的。
明珠第二?
“你是不是誤解了什麽?”
淩普焦急道:“難道當初不是八貝勒害殿下被皇上遷怒責罵的嗎?”
太子詭異地沈默了,頗有些不自在地撇開眼:“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怪孤太年輕。”
他總不能說那是與胤禩之前鬧出來的烏龍吧?
他說話似是而非,讓胤禩以為他真要追求佳人,結果陰差陽錯將汗阿瑪給哄好了,被拆穿以後鬧了個大笑話。
汗阿瑪怒他們一個敢教一個還真敢學。
可太子心裏也腹誹:那您不也上鉤了嗎?
重點是汗阿瑪上鉤了啊!
惱羞成怒的汗阿瑪將他和胤禩都狠狠罵了一頓,太子那時候被罵得最慘,卻也因此掌握了與君父相處的訣竅。
說到底,還是要感謝八弟陰差陽錯的點撥才是。
只是這話他總不能對下屬們說,說了他沒面子,汗阿瑪也沒面子了。
太子語重心長道:“八弟並非是你們想的那樣,他也並非在幫老大做事。”
以太子的觀察來看,八弟分明是個只忠於汗阿瑪,不與任何人拉幫結派的弟弟,他都給朝臣罵成什麽樣了,這還怎麽拉攏黨羽?
“可八貝勒深受其他皇子喜愛,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與他關系和睦。”
“卑職甚至以為寫話本是八貝勒藏拙之法,為的是暗度陳倉!”
太子搖了搖頭,對淩普道:“你多心了。”
淩普給他堵住了話茬,竟無言以對。
八貝勒究竟給太子灌了什麽迷魂湯,讓他對這樣一個威脅視而不見?
太子嘆道:“若要藏拙,他又何必去寫那些得罪人的話本?”
淩普道:“殿下,喜愛傾城之人也同樣多。”
“當年禁纏足之時,多少女子以死相逼,後來這禁令廢除,不了了之。如今因傾城之影響,誕生諸多新作,八貝勒處於風口浪尖,雖被千夫所指,卻也獨領風騷,支持之人眾多,其中也不乏滿洲姑娘,若其再以聯姻方式新添幾個外家,豈不形成大勢?”
太子一句話都沒聽進去。
聯姻娶外家?
其他兄弟有可能,唯獨八弟不會。
淩普見勸說不了太子,只能去尋索額圖求助。
索額圖不以為然:“寫話本還能形成大勢,你多心了吧?”
自從有胤禩帶頭寫話本以後,如同往一潭死水之中的民間投入了一顆巨石,掀起了滔天巨浪。
傾城還總迫害王爺呢,在他話本裏的王爺就沒個好下場,人們議論紛紛,傾城的看客們每當他出新作時,心中隱隱擔憂說不定哪天就傳來傾城給人告發,被下牢獄的消息。
畢竟,端正先生的《羅剎公主》暴露了他是朝廷官員一事,加之《蕓娘》之中寫的那些三綱五常細節,人們都猜測端正先生是個做官的,算是朝廷的人,還是文風毒道,善於譏諷的文人!
傾城與端正先生以《蕓娘》、《高家長媳》掐起來了,人人都驚呼傾城膽大包天。
這下好了,傾城竟是個皇子,如今封貝勒,日後說不準就要升郡王與親王,畢竟他現在還年輕!
這下傾城出了新作,看客們激動,罵的人也激動了起來。
就算是皇子又如何,被罵的時候,還不是禁足在府中不出來,可見皇上也不是真的容忍他胡作非為的。
大臣們好不容易將這茬給忘了,新作一出又給提醒想了起來。
好家夥,竟還敢再犯!
彈劾胤禩的禦史第一時間便買了第一冊歸秦。
一看之下,主人翁竟是始皇帝嬴政,大感驚奇。
細看之下,只見全文行文頗有古風韻味,前後邏輯合理,故事展開後一環扣一環,跌宕起伏間吸引著人不斷往下看去。
在趙國為質子的嬴異人因秦趙開戰而有性命之危,呂不韋奇貨可居助嬴異人歸秦,獨留趙姬與趙政母子在趙國相依為命。
看到那趙政的名號,誰人不知這邊是日後的始皇帝,統一了七國的秦皇嬴政?!
秦趙開戰,當年白起坑殺二十萬趙國降卒的仇怨,國之恩怨描寫得淋漓盡致,接著以幼年趙政展開,從小就展現出來談吐不凡,即使身處逆境也同樣用智慧與膽氣保護生母。
看到此,直令人萬分期待其歸秦後會如何登上秦王之位。
胤禩所寫的手筆,運用了寫話本以來掌握嫻熟的欲揚先抑,驚險與爽點並存,他對文字的掌握,已經爐火純青,如今又修了八股文,寫出古風古韻的字句,只看得人句句精妙,拍案叫絕。
以始皇趙政為主人翁的話本,對於後人來說委實罕見,熟讀史書的文人對這段歷史了然於心,可民間不懂史的人大有人在,只知道這趙政未來是統一了七個國家,做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能人。這本就是隱藏在後人心中的爽點。
茶樓裏的說書人再一次賺得盆滿缽滿,第一回見著這等話本人們議論紛紛,直盼著第二篇秦宮風雲快快售賣。
禦史們看了,發現沒什麽好罵的點,加上傾城這一作正是得眾人誇讚的時候,文人們也有道“此乃不可多得佳作”的說法。
王士禛還將此作千裏迢迢地捎去給友人蒲松齡看,告訴蒲松齡“八貝勒已出關,並未一蹶不振,留仙可放心了。”
傾城便是八貝勒,是皇子的消息傳到濟南時,蒲松齡嚇了一跳。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打消蒲松齡與傾城之間的神交。
他們之間的情誼,是寫話本的情誼,是知己般交流的情誼,與身份地位名利財富無關。
蒲松齡很快便收拾好了心情,言明“願與傾城繼續以文相交,只要傾城不在意,我也當做不知其身份。”
這話聽起來還聽狂妄,在明知對方是皇子時仍以平常心處置,唯有人王士禛知曉他的品性。
聽聞其被皇上禁足,蒲松齡還寫信來問王士禛,關心傾城的情況。
王士禛回曰:“並非是什麽大事,八貝勒到底是皇上寵溺的皇子,禁足他,也是為了保護。”
蒲松齡這才放心,只是聯系不上傾城,少了個筆友,讓他有些悵然若失。
如今傾城新作問世,他通過王士禛送來的著作得以第一時間觀閱,看他寫了始皇嬴政的一生,不由拍案叫絕。
文中講述商鞅變法為大秦帶來的變化,講述先秦之律法與戰國時期風貌,如何不令人對這千年前的古代讚嘆有加?
原來,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古人就已經發明了進攻城樓的雲梯,古時候的諸子百家,墨家是多麽厲害啊!
秦以法家治國,嚴刑峻法,有利有弊,筆者寫的時候極具中肯,在文末結語時候也道“因是古代,與今時今日不同,筆者考據過往甚多,一切以還原古色古香為主,並非不重儒學,而是因儒學於漢朝之後方為興盛。”
如此結語,可謂是求生欲十足,既然有覆古考據之實,想要罵傾城的人不準聖人之學之人也無從罵起。
蒲松齡驚喜於有此佳作誕生,誰料竟是個才寫了一半的,待看到第一篇末尾結語只能幹瞪眼,心裏給吊足了胃口,當即便給傾城寫信。
看似問候,實則催更!
康熙本來是不打算看的,他只是奇怪怎麽胤禩寫了新作以後,都沒有禦史彈劾,大家都風平浪靜,讓他還有些不習慣了。
只是有一日他坐禦廁時拿起了胤禩的話本隨手翻開看看打發時間,誰料這一看,直看到他坐得腿都麻了這才站起來。
害他還差點得了痔瘡!
康熙沈吟片刻,將這一作令他刮目相看之作放在禦書房的書架上。
他愛面子,此前說了不看胤禩的話本,如今竟給他的新作戳得心癢癢,又死不承認。
催促胤禩寫第二篇秦宮風雲的人越來越多,胤禩卻卡文了。
無它,戰國時期歷史太難考據了!
距今一千九百餘年,寫得他卡文卡到死,愁得眉毛都要禿了。
同樣愁禿眉毛的何焯也很無奈,他總是因八貝勒千奇百怪的詢問而感到頭疼。
比如八貝勒會問他,秦朝時候吃的是不是白水煮菜?
那個時候人們的衣食住行?
八貝勒還會死扣古代的禮儀,可是古老的禮儀至今已經很少有記錄了。還有古人的稱呼問題,古人的生活,古代王公貴族日常的各種細節……
為了寫這一作話本,胤禩操碎了心,禍害得何焯也操碎了心。
他以前可從來都沒有關註過王公貴族是怎麽上茅廁的啊!
越是卡文,越是不想寫,索性暫緩第二篇,多看一些戲文找一找靈感。
胤禩不寫了,可急壞了翹首以盼等著第二篇的人們。
怎麽沒了?後續呢?
傾城的連載話本,難道不是一個月一賣的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康熙說的一點沒錯,胤禩自爆是傾城後,從最開始的人人說他,到後來的風波稍停總計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如今是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些,大臣、文人們該責備的也責備過了,該罵得也罵過了,風平浪靜之時,本該夾緊尾巴莫再折騰。
現在出新作,豈不是喚醒了人們的記憶,讓他們立刻就回憶起前幾個月熱火朝天的討論與曝出傾城身份時的軒然大波?
胤禩信誓旦旦道:“兒臣改邪歸正了!這次不寫挑戰人們世俗三觀的內容,這回寫小學,覆古!”
大清自明史案驚動先京城時,文字獄起,各地就總是冒出以文字誣告他人之事,並非所有的地方治理官員如吳這樣秉公直斷且不興誅連。
明史案造成的後續影響太過惡劣,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中人人自危,許多文人不再創作,改修小學,從此興覆古考據之風。
那個時候康熙年幼,還是鰲拜下的嚴格處置之令。
康熙對他的“改邪歸正”報以懷疑態度,傾城的話本哪一個不是在挑戰三綱五常的底線?
胤禩道:“汗阿瑪若是不信,不妨看看,兒臣絕對不會陽奉陰違的。”
一定是因為前科太多,汗阿瑪才不信任他的,胤禩就以事實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才將新作的第一篇給帶了來。
康熙沒好氣道:“朕哪兒有時間看話本?對你那些話本沒什麽興趣。”
他始終認為話本為不入流的小道,文人之間公認的可是寫文章、填詞作賦才是正道。
他不以為然,將胤禩帶來的新話本第一篇放在了一邊。
胤禩露出了傷心的神情:“您都不信任兒臣,兒臣覺得這次能寫出像《三國演義》這樣的話本。”
《三國演義》,可是連先帝都誇讚,讓皇子們閱讀的話本,汗阿瑪也很喜歡,是為數不多在胤禩年幼時在上書房會讀到的話本。
康熙瞥了他一眼:“休沐結束,可要開始幹正事了。”
一聽君父提到正事,胤禩頓時嚴肅了面容。
“回內務府待著,”康熙指指他:“再過幾個月,朕要巡幸塞外,一切照舊即可。”
巡幸塞外,自是要去見一見出嫁的公主,改善對邊境治理,沿途以帝王之行修路,待離去後這條路就能供天下人走,這也是汗阿瑪治理下的一大特色。
胤禩一口應下,待回了內務府,就見內務府總管淩普端著一張假笑的臉面對他。
太子來尋淩普時,見胤禩也在,與他笑呵呵地打招呼:“八弟剛出來就寫新作了?你也不怕汗阿瑪再禁足你。”
“臣弟倒是不怕禁足,只怕不讓寫,”胤禩笑道:“二哥可要看一看我的新作?”
逢人就送話本,這也是胤禩在兄弟們交往的傳統“禮尚往來”了。
太子眼皮子微不可見地跳了跳:“你莫不是又寫了什麽驚世駭俗的內容?”
不是他說,每次八弟興致勃勃主動送人話本,那一定是寫了一些與主流文人觀念不同的內容。
也許這就是寫話本的人通病?胤禩熱愛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很多人看,那麽無論是罵他的,還是讚美他的,他都高興。
最怕的,是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一個人孤孤單單沒有知音。
傾城名聲響亮,光沖著他的名號來看話本之人就有許多人了。
京城這地寸土寸金,商市就在紫禁城外很近的位置,走過去很快便能到,那地方商鋪林立,其中便有胤禩的書肆,書籍都是精裝訂的,賣的比外頭貴,但不愁銷量。
“哪有,我這回寫的是考據覆古後的話本,沒寫挑戰倫理綱常的,”胤禩再次強調。
太子好笑道:“你還轉性了?”
胤禩不禁反思:我之前真的有寫很驚世駭俗的東西嗎?
這才哪兒到哪兒,可能是戲文看多了,胤禩覺得其實還好吧?
太子道:“那你之後讓人送一冊來給孤看看,孤還挺好奇你那閉關的幾個月會寫出什麽樣的著作。”
淩普見太子對八貝勒親近,心中暗暗警惕,待胤禩走後,他低聲勸說太子:“八貝勒心機深沈,殿下萬萬不能對他掉以輕心啊!”
太子動作一頓,詫異道:“心機深沈?”
就胤禩?能有啥心機?
淩普見太子對胤禩並不防備,緊張兮兮地勸說太子“八貝勒是明珠第二啊!”
當年的納蘭明珠,那老狐貍不也是笑面虎?
實則口腹蜜劍,笑裏藏刀,心機深沈,還排除異己,對陰謀詭計信手拈來。
太子只覺得匪夷所思的。
明珠第二?
“你是不是誤解了什麽?”
淩普焦急道:“難道當初不是八貝勒害殿下被皇上遷怒責罵的嗎?”
太子詭異地沈默了,頗有些不自在地撇開眼:“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怪孤太年輕。”
他總不能說那是與胤禩之前鬧出來的烏龍吧?
他說話似是而非,讓胤禩以為他真要追求佳人,結果陰差陽錯將汗阿瑪給哄好了,被拆穿以後鬧了個大笑話。
汗阿瑪怒他們一個敢教一個還真敢學。
可太子心裏也腹誹:那您不也上鉤了嗎?
重點是汗阿瑪上鉤了啊!
惱羞成怒的汗阿瑪將他和胤禩都狠狠罵了一頓,太子那時候被罵得最慘,卻也因此掌握了與君父相處的訣竅。
說到底,還是要感謝八弟陰差陽錯的點撥才是。
只是這話他總不能對下屬們說,說了他沒面子,汗阿瑪也沒面子了。
太子語重心長道:“八弟並非是你們想的那樣,他也並非在幫老大做事。”
以太子的觀察來看,八弟分明是個只忠於汗阿瑪,不與任何人拉幫結派的弟弟,他都給朝臣罵成什麽樣了,這還怎麽拉攏黨羽?
“可八貝勒深受其他皇子喜愛,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與他關系和睦。”
“卑職甚至以為寫話本是八貝勒藏拙之法,為的是暗度陳倉!”
太子搖了搖頭,對淩普道:“你多心了。”
淩普給他堵住了話茬,竟無言以對。
八貝勒究竟給太子灌了什麽迷魂湯,讓他對這樣一個威脅視而不見?
太子嘆道:“若要藏拙,他又何必去寫那些得罪人的話本?”
淩普道:“殿下,喜愛傾城之人也同樣多。”
“當年禁纏足之時,多少女子以死相逼,後來這禁令廢除,不了了之。如今因傾城之影響,誕生諸多新作,八貝勒處於風口浪尖,雖被千夫所指,卻也獨領風騷,支持之人眾多,其中也不乏滿洲姑娘,若其再以聯姻方式新添幾個外家,豈不形成大勢?”
太子一句話都沒聽進去。
聯姻娶外家?
其他兄弟有可能,唯獨八弟不會。
淩普見勸說不了太子,只能去尋索額圖求助。
索額圖不以為然:“寫話本還能形成大勢,你多心了吧?”
自從有胤禩帶頭寫話本以後,如同往一潭死水之中的民間投入了一顆巨石,掀起了滔天巨浪。
傾城還總迫害王爺呢,在他話本裏的王爺就沒個好下場,人們議論紛紛,傾城的看客們每當他出新作時,心中隱隱擔憂說不定哪天就傳來傾城給人告發,被下牢獄的消息。
畢竟,端正先生的《羅剎公主》暴露了他是朝廷官員一事,加之《蕓娘》之中寫的那些三綱五常細節,人們都猜測端正先生是個做官的,算是朝廷的人,還是文風毒道,善於譏諷的文人!
傾城與端正先生以《蕓娘》、《高家長媳》掐起來了,人人都驚呼傾城膽大包天。
這下好了,傾城竟是個皇子,如今封貝勒,日後說不準就要升郡王與親王,畢竟他現在還年輕!
這下傾城出了新作,看客們激動,罵的人也激動了起來。
就算是皇子又如何,被罵的時候,還不是禁足在府中不出來,可見皇上也不是真的容忍他胡作非為的。
大臣們好不容易將這茬給忘了,新作一出又給提醒想了起來。
好家夥,竟還敢再犯!
彈劾胤禩的禦史第一時間便買了第一冊歸秦。
一看之下,主人翁竟是始皇帝嬴政,大感驚奇。
細看之下,只見全文行文頗有古風韻味,前後邏輯合理,故事展開後一環扣一環,跌宕起伏間吸引著人不斷往下看去。
在趙國為質子的嬴異人因秦趙開戰而有性命之危,呂不韋奇貨可居助嬴異人歸秦,獨留趙姬與趙政母子在趙國相依為命。
看到那趙政的名號,誰人不知這邊是日後的始皇帝,統一了七國的秦皇嬴政?!
秦趙開戰,當年白起坑殺二十萬趙國降卒的仇怨,國之恩怨描寫得淋漓盡致,接著以幼年趙政展開,從小就展現出來談吐不凡,即使身處逆境也同樣用智慧與膽氣保護生母。
看到此,直令人萬分期待其歸秦後會如何登上秦王之位。
胤禩所寫的手筆,運用了寫話本以來掌握嫻熟的欲揚先抑,驚險與爽點並存,他對文字的掌握,已經爐火純青,如今又修了八股文,寫出古風古韻的字句,只看得人句句精妙,拍案叫絕。
以始皇趙政為主人翁的話本,對於後人來說委實罕見,熟讀史書的文人對這段歷史了然於心,可民間不懂史的人大有人在,只知道這趙政未來是統一了七個國家,做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能人。這本就是隱藏在後人心中的爽點。
茶樓裏的說書人再一次賺得盆滿缽滿,第一回見著這等話本人們議論紛紛,直盼著第二篇秦宮風雲快快售賣。
禦史們看了,發現沒什麽好罵的點,加上傾城這一作正是得眾人誇讚的時候,文人們也有道“此乃不可多得佳作”的說法。
王士禛還將此作千裏迢迢地捎去給友人蒲松齡看,告訴蒲松齡“八貝勒已出關,並未一蹶不振,留仙可放心了。”
傾城便是八貝勒,是皇子的消息傳到濟南時,蒲松齡嚇了一跳。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打消蒲松齡與傾城之間的神交。
他們之間的情誼,是寫話本的情誼,是知己般交流的情誼,與身份地位名利財富無關。
蒲松齡很快便收拾好了心情,言明“願與傾城繼續以文相交,只要傾城不在意,我也當做不知其身份。”
這話聽起來還聽狂妄,在明知對方是皇子時仍以平常心處置,唯有人王士禛知曉他的品性。
聽聞其被皇上禁足,蒲松齡還寫信來問王士禛,關心傾城的情況。
王士禛回曰:“並非是什麽大事,八貝勒到底是皇上寵溺的皇子,禁足他,也是為了保護。”
蒲松齡這才放心,只是聯系不上傾城,少了個筆友,讓他有些悵然若失。
如今傾城新作問世,他通過王士禛送來的著作得以第一時間觀閱,看他寫了始皇嬴政的一生,不由拍案叫絕。
文中講述商鞅變法為大秦帶來的變化,講述先秦之律法與戰國時期風貌,如何不令人對這千年前的古代讚嘆有加?
原來,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古人就已經發明了進攻城樓的雲梯,古時候的諸子百家,墨家是多麽厲害啊!
秦以法家治國,嚴刑峻法,有利有弊,筆者寫的時候極具中肯,在文末結語時候也道“因是古代,與今時今日不同,筆者考據過往甚多,一切以還原古色古香為主,並非不重儒學,而是因儒學於漢朝之後方為興盛。”
如此結語,可謂是求生欲十足,既然有覆古考據之實,想要罵傾城的人不準聖人之學之人也無從罵起。
蒲松齡驚喜於有此佳作誕生,誰料竟是個才寫了一半的,待看到第一篇末尾結語只能幹瞪眼,心裏給吊足了胃口,當即便給傾城寫信。
看似問候,實則催更!
康熙本來是不打算看的,他只是奇怪怎麽胤禩寫了新作以後,都沒有禦史彈劾,大家都風平浪靜,讓他還有些不習慣了。
只是有一日他坐禦廁時拿起了胤禩的話本隨手翻開看看打發時間,誰料這一看,直看到他坐得腿都麻了這才站起來。
害他還差點得了痔瘡!
康熙沈吟片刻,將這一作令他刮目相看之作放在禦書房的書架上。
他愛面子,此前說了不看胤禩的話本,如今竟給他的新作戳得心癢癢,又死不承認。
催促胤禩寫第二篇秦宮風雲的人越來越多,胤禩卻卡文了。
無它,戰國時期歷史太難考據了!
距今一千九百餘年,寫得他卡文卡到死,愁得眉毛都要禿了。
同樣愁禿眉毛的何焯也很無奈,他總是因八貝勒千奇百怪的詢問而感到頭疼。
比如八貝勒會問他,秦朝時候吃的是不是白水煮菜?
那個時候人們的衣食住行?
八貝勒還會死扣古代的禮儀,可是古老的禮儀至今已經很少有記錄了。還有古人的稱呼問題,古人的生活,古代王公貴族日常的各種細節……
為了寫這一作話本,胤禩操碎了心,禍害得何焯也操碎了心。
他以前可從來都沒有關註過王公貴族是怎麽上茅廁的啊!
越是卡文,越是不想寫,索性暫緩第二篇,多看一些戲文找一找靈感。
胤禩不寫了,可急壞了翹首以盼等著第二篇的人們。
怎麽沒了?後續呢?
傾城的連載話本,難道不是一個月一賣的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