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該死的壓迫感
關燈
小
中
大
吳家竈房熬豬食的鍋,是一口大石頭的鍋。
大鐵鍋,早被吳家人拔走了。
那麽貴重的東西,不可能賣房子搭給左家的。
且就這口留下的石頭鍋,也單獨要了左家半兩銀錢,說打造這口大鍋費老鼻子勁兒了,值半兩。
給秀花膈應的不行,因為她不知道一口破鍋還花錢了呢。
不要錢還行,花錢就膈應。
前一陣交接吳家的房屋,還有吳家三十畝水稻田等事宜,是由左裏正出面交的銀錢。
左撇子他們和吳家人沒有絲毫接觸。
估計左裏正是尋思,之前吳家和撇子家關系都撓到一起去了,話不投機半句多,沒必要在吳家臨走前,再因為房屋和田地有所接觸。
他就直接出面了。
想著趕緊的,給對付走得了。
畢竟游寒村還有吳家人不少親屬在,打斷骨頭連著筋,少些是非小人,往後生活幾十年呢,少些使絆子的對秀花她們更好。事情快些辦的利利索索的,比啥不強。
所以,有些小事上,左裏正就為左撇子和秀花他們做主了。
比方說,就這口石鍋,由他給掏的半兩銀錢做主留下的,並沒有和秀花提前商量。
左裏正是務實的人。
他知道左家很缺大鍋,這有了現成的,就不用特意去城裏買很貴的大鐵鍋了,一個用來煮豬食的,花那冤枉錢幹啥。
因此他還受了啟發,打算等開春雪化能登山的,他打算拽著騾車也去扒大石頭。
左裏正想著,到時親手做幾口大黑石鍋送給秀花。
過日子就是這樣,不能現上轎現紮耳朵眼,等明年秀花家新房子蓋起來,可能還要多添新豬羔子,指定更需要鍋。
他親手打的,這不是能更有意義嗎?
秀花不用他打的鍋做飯吃飯,秀花家的豬,用他的鍋不也是一種爛漫?
別以為他是個土埋半截脖子的老頭子,就不懂那些爛漫的事兒。
啥是爛漫?
要是讓他傳授給年輕人,就一句話,其實不用特意的去琢磨。
想她所急,提前就能幫她準備的周全。她一提少什麽,咱就遞過去,她一苦惱點兒什麽事兒,咱就能力所能及給解決,凡事想在女人前面,這就是最實際的爛漫。
但只說眼前,秀花可絲毫沒領情。
秀花每次見到老吳家那口大黑鍋,她都會嘟囔句:“煩人,早知曉這破玩意兒花半兩銀才留下,打死我,都不要。吳家人一肚子壞水,咱左家全家根紅苗正,還不願意用他們使過的鍋呢,那等同於一個鍋裏攪食。雖然是咱家豬和他們吳家一個鍋裏攪食吧。”
白玉蘭每次聽見都回句,娘,你咋那麽事多呢。
家裏現在有些家底了,她娘連誰用的鍋竟然都開始嫌棄上了。
她是不願意打擊親娘的面子,沒必要擡那種沒用的杠。
要不然依她心裏大實話,過去沒錢的日子,別說矯情一口鍋曾被誰用過了,真餓大勁兒了,別人吃過的餅子,咱恨不得都要撿起來。
秀花不樂意聽,不可置信了都:“我還事兒多?”
“人家老吳家都走了,可不就是你。還磨嘰個啥,那半兩銀,你還能不給五叔是怎的。”
“吳家走了,我也照罵不誤。就沒見著賣房子真就賣個框架的,他家咋不只給咱家留下個四方墻得了呢。真特娘的,臭夠不要臉的了。”
白玉蘭一噎。
確實,難怪娘每次來吳家這裏看修整進展時,總會控制不住罵人。
吳家人臨走前,摳門到將炕磚扒了,扒出去不少整塊磚,上面鋪個破炕席子,那炕席子緊剩的一塊整面,正好扇在缺磚的洞上面,不仔細查看根本發現不了。
猶記得,吳家人離開那天,老娘大搖大擺,特意搖著手絹進了吳家。一臉舒爽的坐在吳家大炕上說:
“報仇了,吳家那死老婆子,在地底下想不到會有今天吧,吳這個姓,這個大院落、這鋪大炕,冠左……”
挺興奮的。
只是老娘還沒說完,就捏著手絹噗通一聲掉進了炕洞子裏。
老娘是在炕洞子裏,一臉灰的,又很要強咬牙說完剩下的話:“吳家改姓左了。”
接著爬出來就是一句不甘的怒吼:“吳婆子,你們家臨死不留好念想,你給我滾回來!”
還是她從旁勸著:“娘,註意身份,要深沈。你忘了,你說那次是你最後一次罵人?”這才消消火,沒有攆出去二裏地追打吳家人。
但是從這事也可以看出來,炕磚能扒了,買下來的吳家院落裏裏外外更是連根柴火沒剩。空雞窩都沒給留下,更不用說其他能用到的物什了。
可以說,老吳家一走,左家接手,除了那口花半兩銀錢買下的大石鍋,剩下的全部需要添補。
左撇子倒是好脾氣,與朱興德研究一番怎麽個拾掇法後,就開始勸媳婦和丈母娘:“正好不用扒了,朝外扔了,省事兒,咱家全部重新修補。”
所以最近這段日子,比起杏林村老朱家,只拾掇偏房和倉房作為釀酒場地分支,左家新買下的吳家院落才叫大活。
屋裏連炕墻都推倒了,老吳家以前幾間屋裏的炕全部扒掉,整個老吳家以前明明是住小二十口人的屋子,扒完成了空房子。
然後雇的附近十裏八村的蓋房子手藝人,在這個已然上凍的天氣裏,熱火朝天重新豎起隔斷、蓋火筒子火爐子、竈坑。
現在進了吳家屋裏,早已煥然一新。
進門就能見到一排極為醒目闊氣的大鍋臺,就是沒鍋呀,要是全部安上,大概能一起六口大鍋同時熬煮豬食或是做飯。
寬大的竈房墻邊,擺放二十個木桶,用來拎水或是拎豬食。
吳家以前的大間堂屋,更是挨著擺放六個碩大的水缸。
其實,六個都不夠用。
左家往後只會存更多的神仙水,尤其是滿山不在,需要提前存放留作釀酒使用。
但是這六個大缸都是托人想辦法買的。
以前滿山家的水缸和水桶之類的,又全放在左家竈房那面留著用了。
所以說,想多存水,大水缸只能慢慢再添置,才能將吳家以前的堂屋徹底變成左家的水房。
為方便,左撇子還在這間“水房”裏,花十五兩銀錢新添了一口室內壓井。
至於其他那些打通的空屋子,除了留下一張二米的小熱炕,炕邊是鐵爐子,想著留作“打更”住住,剩下的所有空地,全部成了攪拌酒糠的釀酒場地。
墻邊還堆著一排排存儲的空酒壇子,隨用隨取。
只壇子就花了左家一百五十兩銀錢。
左撇子掐指一算,這些存貨,好像還不夠用呢。
本來還要繼續預定鎮上的酒壇,但朱興德給攔住了,說再買酒壇,買那種特制的,壇子從窯坊裏燒制出來就刻有“花清釀”字樣,留作精裝酒的酒壇。
而選擇攪拌糧食不怕沾味道,但釀的過程要離遠一些,所以說,別看買下吳家這院落,真正釀酒濾酒蒸餾的地方,仍舊要選擇倉房或是偏房,而不是在正屋裏。
正屋裏基本留作存貨和翻拌場地。
另外,吳家正屋後窗戶這裏,也有所改動。
現在推開一排窗戶,豬食桶是直接能遞出去的。
老吳家以前整個後園子,現在變成了一排排闊氣的豬圈兒石頭房子。
眼下天氣有些上凍,挖地基全靠一把子力氣卻也敵不過有些費勁,蓋住人的房子指定是不行的,畢竟一個房子恨不得要住幾代人,需要結實些。但蓋豬圈兒還算不孬。
這豬圈兒在不差人又不差工錢的情況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蓋了起來,連上左家那面,寬敞的豬圈房子裏面有許多隔斷,如若按照兩頭豬住一個標間,左家往後都能養得起上百頭豬不犯愁。
豬圈兒竣工那日,惹得多少人來看。
外村路過要去鎮上趕集的村民,都會特意停停腳來左家瞧瞧熱鬧。
曾有村民見到左家闊氣的大豬圈感慨:“咋感覺比我住的房子還好呢。豬吃飯的槽子也全是一溜新的。”
有人附和:“真的,聽說就這樣還不行呢,再拾掇下去,左家養豬這架勢,比我家養孩子還精細。”
總之,當日大夥嘻嘻哈哈,說啥的都有,望著那闊氣的一排一排豬圈兒都感覺新鮮。
左撇子為此還找過吳家那東面的鄰居,登門了。
他現在是名人,有點登誰家門,誰家面子有光的意思呢。
要說,左家為啥相中老吳家房子了,吳家東面的鄰居離的遠,那家把房頭,相鄰咱這面是個大園子還有柴火垛。
左撇子不好意思對那家表示:“多虧兩家離的比較遠,但也可能大夏天,小風一刮會臭,這實在是對不住。”
可是必須要蓋在吳家這裏。
因為他老左家挨著西院李家,又和後街太近。
再著,那是祖宅啊祖宅。
趁此修房子,左家院落雖然還保留著不少空豬圈,甚至扒掉了一些挪向吳家那面,但是如若不養一百多頭的話,自家豬圈應該會空著,極有可能慢慢養雞養鴨,現在那空豬圈是拴著咱家馬和最寶貝的胖騾,反正應是不出意外不會再養豬。
吳家那面的鄰居聽完,急忙客氣表示:“沒事兒,誰家不養個家禽沒臭味兒?咱就是泥腿子人家,有多少戶年年在院子裏漚大糞給地增肥呢,那不更臭?不算事兒。”
等到左撇子離開,那家鄰居老太太才摸著心口道:“咱可不能說嫌棄,他們姓左的,尤其是這撇子,現在再也不能門縫裏瞧人了,咱家惹不起,真怕他那岳母又一咬牙將咱家房子買下來。”
這位老太太的兒子和孫兒們就在幫左撇子家幹活。
本來是沒他們的,一家子全長的瘦巴巴。
這不是看著成了鄰居,白玉蘭和左撇子明知道那家人幹活沒勁兒,也給了面子,讓全來幹。
老太太的孫兒說:
“可不是,別看咱兩家離得近,往後備不住只有眼饞的份兒。奶,你還沒好意思登他家門呢吧,現在吳家和左家的院墻都打通了,照我說,豬圈兒算啥,那是左家不愛顯擺。
要是顯擺,外人來了,打開吳家以前那些偏房和倉房的門,那才叫一個大變樣,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咱家人住的屋子刷的都亮堂,地上鋪的還不是石頭,是磚。
釀酒用的竈臺,聽那些幹活的人講,更是極為講究,木匠還給做堆放那些釀酒家夥什的櫃子,只櫃子就有好些個,連小磨盤都不是用泥糊,為幹凈用的是青磚。”
老太太聽的直嘖嘖:“媽呀,以前他家那碗架子都快零碎了。那兩口子是過日子人,但見天兒攢點兒好木料,全陪送給他家那仨閨女做櫃子。再看現在,誰能想到連存放釀酒的櫃子都有了好些個。”
老太太又好奇問了一句:“對了,院子打通了,我看大門咋還是倆?”
“人家左家大門是新的,還是二女婿夏天那陣特意做的不舍得換。不過,聽說裏正爺爺要送給撇子叔家大門,大門上方帶牌匾,要讓吳家房梁上寫上,左。村裏人都在這麽說。”
這位老太太不敢說了,不是怕左裏正,是怕秀花。要是將秀花換成別的婆子,她就敢講究,總感覺那兩家關系太好了,好到邪乎的程度,說是沒男女方面的貓膩兒誰信呢。
但是誰讓現在游寒村所有婦人都在裝聾作啞呢。
每每提起左裏正家和左撇子家好的像一家人似的,大夥自覺互相打哈哈找借口道:“這不是撇子大女婿提攜裏正叔家的孫兒啦?倆好合一好,換咱也理應走得近。”
可實際上,明明大夥都看出來了,石九嫂子家的小子、莽子家小子,連著張瞎子家大兒子也借過光,雖說全都和左撇子家關系極為瓷實,石九嫂子的那位小氣男人,現在都上桿子左撇子,但真不至於好到像左裏正那樣。
左裏正好幾次當著大夥面前那一聲聲:“秀花,老妹子”,哎呦,喊的那叫一個熱乎,臊死個人,當村裏人瞎啊還是傻?還有啥不明白的。
而最明顯的就是吳家人去哪裏的安排。
為了幫左撇子家盡快買下吳家的稻田地,是人就看出左裏正的用心。
吳家人被分到附近最偏僻的楊樹毛子村了,離游寒村最遠。
左裏正出面交涉的。所以無論是吳家的房屋,還是田地,吳家人因著有了落腳點,才會痛痛快快沒哭天喊地癡纏。要不然啊,即便村裏決定除去一家,那不是小事情,也不能一點兒沒磨嘰的只用幾天就搬走。
想必左裏正去給跑這事兒,是想快些修整房子,不耽誤左家釀酒的正事兒。
畢竟沒地點,去哪裏釀啊?挺冷的天,人手夠用也沒招。
村裏人猜的沒錯。
也因著朱家和吳家院落全部以極快的速度拾掇完畢,釀酒速度比以前提升好些倍。
游寒村,當初大半夜發現賊人的葛老摳,目前都被秀花雇傭來釀酒了。
葛老摳眼下再像以前似的癡迷釀酒,他媳婦再也不揍他了,更是不會大半夜攆他出門了。
秀花大姨說了,他男人還是釀酒主力呢。
連著石九嫂子、左裏正大兒媳、張瞎子媳婦、莽子媳婦,這都屬於是自己人,也加入進釀酒行列。在買下吳家倉房釀酒。
而就在今冬第一場初雪停下時,朱興德終於帶著羅峻熙回來了,他還懷揣著李知縣給介紹的軍隊訂單。
朱興德和羅峻熙還沒空手,由於附近十裏八村能買的釀酒糧食早就買完了,他們雇了一輛隊伍,從外面帶回來了許多新添購的糧食。羅婆子入股的五百兩,全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鐵鍋,早被吳家人拔走了。
那麽貴重的東西,不可能賣房子搭給左家的。
且就這口留下的石頭鍋,也單獨要了左家半兩銀錢,說打造這口大鍋費老鼻子勁兒了,值半兩。
給秀花膈應的不行,因為她不知道一口破鍋還花錢了呢。
不要錢還行,花錢就膈應。
前一陣交接吳家的房屋,還有吳家三十畝水稻田等事宜,是由左裏正出面交的銀錢。
左撇子他們和吳家人沒有絲毫接觸。
估計左裏正是尋思,之前吳家和撇子家關系都撓到一起去了,話不投機半句多,沒必要在吳家臨走前,再因為房屋和田地有所接觸。
他就直接出面了。
想著趕緊的,給對付走得了。
畢竟游寒村還有吳家人不少親屬在,打斷骨頭連著筋,少些是非小人,往後生活幾十年呢,少些使絆子的對秀花她們更好。事情快些辦的利利索索的,比啥不強。
所以,有些小事上,左裏正就為左撇子和秀花他們做主了。
比方說,就這口石鍋,由他給掏的半兩銀錢做主留下的,並沒有和秀花提前商量。
左裏正是務實的人。
他知道左家很缺大鍋,這有了現成的,就不用特意去城裏買很貴的大鐵鍋了,一個用來煮豬食的,花那冤枉錢幹啥。
因此他還受了啟發,打算等開春雪化能登山的,他打算拽著騾車也去扒大石頭。
左裏正想著,到時親手做幾口大黑石鍋送給秀花。
過日子就是這樣,不能現上轎現紮耳朵眼,等明年秀花家新房子蓋起來,可能還要多添新豬羔子,指定更需要鍋。
他親手打的,這不是能更有意義嗎?
秀花不用他打的鍋做飯吃飯,秀花家的豬,用他的鍋不也是一種爛漫?
別以為他是個土埋半截脖子的老頭子,就不懂那些爛漫的事兒。
啥是爛漫?
要是讓他傳授給年輕人,就一句話,其實不用特意的去琢磨。
想她所急,提前就能幫她準備的周全。她一提少什麽,咱就遞過去,她一苦惱點兒什麽事兒,咱就能力所能及給解決,凡事想在女人前面,這就是最實際的爛漫。
但只說眼前,秀花可絲毫沒領情。
秀花每次見到老吳家那口大黑鍋,她都會嘟囔句:“煩人,早知曉這破玩意兒花半兩銀才留下,打死我,都不要。吳家人一肚子壞水,咱左家全家根紅苗正,還不願意用他們使過的鍋呢,那等同於一個鍋裏攪食。雖然是咱家豬和他們吳家一個鍋裏攪食吧。”
白玉蘭每次聽見都回句,娘,你咋那麽事多呢。
家裏現在有些家底了,她娘連誰用的鍋竟然都開始嫌棄上了。
她是不願意打擊親娘的面子,沒必要擡那種沒用的杠。
要不然依她心裏大實話,過去沒錢的日子,別說矯情一口鍋曾被誰用過了,真餓大勁兒了,別人吃過的餅子,咱恨不得都要撿起來。
秀花不樂意聽,不可置信了都:“我還事兒多?”
“人家老吳家都走了,可不就是你。還磨嘰個啥,那半兩銀,你還能不給五叔是怎的。”
“吳家走了,我也照罵不誤。就沒見著賣房子真就賣個框架的,他家咋不只給咱家留下個四方墻得了呢。真特娘的,臭夠不要臉的了。”
白玉蘭一噎。
確實,難怪娘每次來吳家這裏看修整進展時,總會控制不住罵人。
吳家人臨走前,摳門到將炕磚扒了,扒出去不少整塊磚,上面鋪個破炕席子,那炕席子緊剩的一塊整面,正好扇在缺磚的洞上面,不仔細查看根本發現不了。
猶記得,吳家人離開那天,老娘大搖大擺,特意搖著手絹進了吳家。一臉舒爽的坐在吳家大炕上說:
“報仇了,吳家那死老婆子,在地底下想不到會有今天吧,吳這個姓,這個大院落、這鋪大炕,冠左……”
挺興奮的。
只是老娘還沒說完,就捏著手絹噗通一聲掉進了炕洞子裏。
老娘是在炕洞子裏,一臉灰的,又很要強咬牙說完剩下的話:“吳家改姓左了。”
接著爬出來就是一句不甘的怒吼:“吳婆子,你們家臨死不留好念想,你給我滾回來!”
還是她從旁勸著:“娘,註意身份,要深沈。你忘了,你說那次是你最後一次罵人?”這才消消火,沒有攆出去二裏地追打吳家人。
但是從這事也可以看出來,炕磚能扒了,買下來的吳家院落裏裏外外更是連根柴火沒剩。空雞窩都沒給留下,更不用說其他能用到的物什了。
可以說,老吳家一走,左家接手,除了那口花半兩銀錢買下的大石鍋,剩下的全部需要添補。
左撇子倒是好脾氣,與朱興德研究一番怎麽個拾掇法後,就開始勸媳婦和丈母娘:“正好不用扒了,朝外扔了,省事兒,咱家全部重新修補。”
所以最近這段日子,比起杏林村老朱家,只拾掇偏房和倉房作為釀酒場地分支,左家新買下的吳家院落才叫大活。
屋裏連炕墻都推倒了,老吳家以前幾間屋裏的炕全部扒掉,整個老吳家以前明明是住小二十口人的屋子,扒完成了空房子。
然後雇的附近十裏八村的蓋房子手藝人,在這個已然上凍的天氣裏,熱火朝天重新豎起隔斷、蓋火筒子火爐子、竈坑。
現在進了吳家屋裏,早已煥然一新。
進門就能見到一排極為醒目闊氣的大鍋臺,就是沒鍋呀,要是全部安上,大概能一起六口大鍋同時熬煮豬食或是做飯。
寬大的竈房墻邊,擺放二十個木桶,用來拎水或是拎豬食。
吳家以前的大間堂屋,更是挨著擺放六個碩大的水缸。
其實,六個都不夠用。
左家往後只會存更多的神仙水,尤其是滿山不在,需要提前存放留作釀酒使用。
但是這六個大缸都是托人想辦法買的。
以前滿山家的水缸和水桶之類的,又全放在左家竈房那面留著用了。
所以說,想多存水,大水缸只能慢慢再添置,才能將吳家以前的堂屋徹底變成左家的水房。
為方便,左撇子還在這間“水房”裏,花十五兩銀錢新添了一口室內壓井。
至於其他那些打通的空屋子,除了留下一張二米的小熱炕,炕邊是鐵爐子,想著留作“打更”住住,剩下的所有空地,全部成了攪拌酒糠的釀酒場地。
墻邊還堆著一排排存儲的空酒壇子,隨用隨取。
只壇子就花了左家一百五十兩銀錢。
左撇子掐指一算,這些存貨,好像還不夠用呢。
本來還要繼續預定鎮上的酒壇,但朱興德給攔住了,說再買酒壇,買那種特制的,壇子從窯坊裏燒制出來就刻有“花清釀”字樣,留作精裝酒的酒壇。
而選擇攪拌糧食不怕沾味道,但釀的過程要離遠一些,所以說,別看買下吳家這院落,真正釀酒濾酒蒸餾的地方,仍舊要選擇倉房或是偏房,而不是在正屋裏。
正屋裏基本留作存貨和翻拌場地。
另外,吳家正屋後窗戶這裏,也有所改動。
現在推開一排窗戶,豬食桶是直接能遞出去的。
老吳家以前整個後園子,現在變成了一排排闊氣的豬圈兒石頭房子。
眼下天氣有些上凍,挖地基全靠一把子力氣卻也敵不過有些費勁,蓋住人的房子指定是不行的,畢竟一個房子恨不得要住幾代人,需要結實些。但蓋豬圈兒還算不孬。
這豬圈兒在不差人又不差工錢的情況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蓋了起來,連上左家那面,寬敞的豬圈房子裏面有許多隔斷,如若按照兩頭豬住一個標間,左家往後都能養得起上百頭豬不犯愁。
豬圈兒竣工那日,惹得多少人來看。
外村路過要去鎮上趕集的村民,都會特意停停腳來左家瞧瞧熱鬧。
曾有村民見到左家闊氣的大豬圈感慨:“咋感覺比我住的房子還好呢。豬吃飯的槽子也全是一溜新的。”
有人附和:“真的,聽說就這樣還不行呢,再拾掇下去,左家養豬這架勢,比我家養孩子還精細。”
總之,當日大夥嘻嘻哈哈,說啥的都有,望著那闊氣的一排一排豬圈兒都感覺新鮮。
左撇子為此還找過吳家那東面的鄰居,登門了。
他現在是名人,有點登誰家門,誰家面子有光的意思呢。
要說,左家為啥相中老吳家房子了,吳家東面的鄰居離的遠,那家把房頭,相鄰咱這面是個大園子還有柴火垛。
左撇子不好意思對那家表示:“多虧兩家離的比較遠,但也可能大夏天,小風一刮會臭,這實在是對不住。”
可是必須要蓋在吳家這裏。
因為他老左家挨著西院李家,又和後街太近。
再著,那是祖宅啊祖宅。
趁此修房子,左家院落雖然還保留著不少空豬圈,甚至扒掉了一些挪向吳家那面,但是如若不養一百多頭的話,自家豬圈應該會空著,極有可能慢慢養雞養鴨,現在那空豬圈是拴著咱家馬和最寶貝的胖騾,反正應是不出意外不會再養豬。
吳家那面的鄰居聽完,急忙客氣表示:“沒事兒,誰家不養個家禽沒臭味兒?咱就是泥腿子人家,有多少戶年年在院子裏漚大糞給地增肥呢,那不更臭?不算事兒。”
等到左撇子離開,那家鄰居老太太才摸著心口道:“咱可不能說嫌棄,他們姓左的,尤其是這撇子,現在再也不能門縫裏瞧人了,咱家惹不起,真怕他那岳母又一咬牙將咱家房子買下來。”
這位老太太的兒子和孫兒們就在幫左撇子家幹活。
本來是沒他們的,一家子全長的瘦巴巴。
這不是看著成了鄰居,白玉蘭和左撇子明知道那家人幹活沒勁兒,也給了面子,讓全來幹。
老太太的孫兒說:
“可不是,別看咱兩家離得近,往後備不住只有眼饞的份兒。奶,你還沒好意思登他家門呢吧,現在吳家和左家的院墻都打通了,照我說,豬圈兒算啥,那是左家不愛顯擺。
要是顯擺,外人來了,打開吳家以前那些偏房和倉房的門,那才叫一個大變樣,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咱家人住的屋子刷的都亮堂,地上鋪的還不是石頭,是磚。
釀酒用的竈臺,聽那些幹活的人講,更是極為講究,木匠還給做堆放那些釀酒家夥什的櫃子,只櫃子就有好些個,連小磨盤都不是用泥糊,為幹凈用的是青磚。”
老太太聽的直嘖嘖:“媽呀,以前他家那碗架子都快零碎了。那兩口子是過日子人,但見天兒攢點兒好木料,全陪送給他家那仨閨女做櫃子。再看現在,誰能想到連存放釀酒的櫃子都有了好些個。”
老太太又好奇問了一句:“對了,院子打通了,我看大門咋還是倆?”
“人家左家大門是新的,還是二女婿夏天那陣特意做的不舍得換。不過,聽說裏正爺爺要送給撇子叔家大門,大門上方帶牌匾,要讓吳家房梁上寫上,左。村裏人都在這麽說。”
這位老太太不敢說了,不是怕左裏正,是怕秀花。要是將秀花換成別的婆子,她就敢講究,總感覺那兩家關系太好了,好到邪乎的程度,說是沒男女方面的貓膩兒誰信呢。
但是誰讓現在游寒村所有婦人都在裝聾作啞呢。
每每提起左裏正家和左撇子家好的像一家人似的,大夥自覺互相打哈哈找借口道:“這不是撇子大女婿提攜裏正叔家的孫兒啦?倆好合一好,換咱也理應走得近。”
可實際上,明明大夥都看出來了,石九嫂子家的小子、莽子家小子,連著張瞎子家大兒子也借過光,雖說全都和左撇子家關系極為瓷實,石九嫂子的那位小氣男人,現在都上桿子左撇子,但真不至於好到像左裏正那樣。
左裏正好幾次當著大夥面前那一聲聲:“秀花,老妹子”,哎呦,喊的那叫一個熱乎,臊死個人,當村裏人瞎啊還是傻?還有啥不明白的。
而最明顯的就是吳家人去哪裏的安排。
為了幫左撇子家盡快買下吳家的稻田地,是人就看出左裏正的用心。
吳家人被分到附近最偏僻的楊樹毛子村了,離游寒村最遠。
左裏正出面交涉的。所以無論是吳家的房屋,還是田地,吳家人因著有了落腳點,才會痛痛快快沒哭天喊地癡纏。要不然啊,即便村裏決定除去一家,那不是小事情,也不能一點兒沒磨嘰的只用幾天就搬走。
想必左裏正去給跑這事兒,是想快些修整房子,不耽誤左家釀酒的正事兒。
畢竟沒地點,去哪裏釀啊?挺冷的天,人手夠用也沒招。
村裏人猜的沒錯。
也因著朱家和吳家院落全部以極快的速度拾掇完畢,釀酒速度比以前提升好些倍。
游寒村,當初大半夜發現賊人的葛老摳,目前都被秀花雇傭來釀酒了。
葛老摳眼下再像以前似的癡迷釀酒,他媳婦再也不揍他了,更是不會大半夜攆他出門了。
秀花大姨說了,他男人還是釀酒主力呢。
連著石九嫂子、左裏正大兒媳、張瞎子媳婦、莽子媳婦,這都屬於是自己人,也加入進釀酒行列。在買下吳家倉房釀酒。
而就在今冬第一場初雪停下時,朱興德終於帶著羅峻熙回來了,他還懷揣著李知縣給介紹的軍隊訂單。
朱興德和羅峻熙還沒空手,由於附近十裏八村能買的釀酒糧食早就買完了,他們雇了一輛隊伍,從外面帶回來了許多新添購的糧食。羅婆子入股的五百兩,全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