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4章.營養

關燈
第114章.營養

大學裏哪都好,就是吃得太虛。

糧食定量看著不少,可真吃起來,能有八、九成就不錯了。這也是沒辦法,滬上人口多,糧食消耗大,郊區供應不上,全靠外地調撥。可外地也緊張,只能省著點,還要保留一定的庫存,不能見了底兒。

小苗雖然不提,可哪裏瞞得過孫梅英?

她在糧食系統工作,對這些是一清二楚。趕著星期天小苗回來,一定要弄點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臨走時,再帶上一點。

“娘,夠吃。”田小苗怕娘擔心,就哄著。

“夠吃啥?我還不曉得啊,那大夥上虛得很,二兩米飯就那麽一扭扭,三口兩口就吃光了,能扛啥事啊?”

“娘,看您說的,我又不是大肚子漢……”

“小苗,多吃點,一頓打上三兩飯,甭給家裏省著……”

“娘,我曉得。”

田小苗很註重營養,當初花高價買吃的就是圖這個。

截止到目前,家裏攢的東西吃了一大半,肉之類的基本上沒了,只剩下一些海帶、蝦皮、鹹菜、黃豆、冰糖等等。孫梅英和田大旺舍不得吃,都給娃娃們留著,說長身體。

吃得滋潤,氣色就好。

孫梅英怕人家瞧出來了,就給五一和三子的臉上抹一點凡士林,顯得黃巴巴的。她自己也抹了一點,這樣就看不出來了。

田小苗見梅英同志瘦了,很心疼。

“娘,您也要註意營養……”

“小苗,你放心,娘身體好著呢!”

孫梅英哈哈笑著。

前一陣子,上面動員吃食堂,她楞是沒吱聲。

田大旺身為局長要帶頭,也被她攔住了。

“大旺,誰想積極,誰積極去,咱可不當那個冤大頭……”

“梅英,這是上面的要求……”

“要求歸要求,那是針對單幹戶的,咱拖家帶口的湊那個熱鬧幹啥?”

孫梅英把糧本藏起來,說啥也不肯入大夥。

田大旺也沒再堅持。

定量本來就緊張,吃大夥就一點寬裕都沒有了。

因為田大旺不積極,分局上下都保持著原樣。成家的都自個兒做飯吃,只有幾個單身的吃食堂,

趕上開會,張書記批評道:“有些同志身為領導幹部,一點帶頭作用都不起,跟群眾有啥兩樣?”

田大旺板著臉,不吱聲。

心說,弄那些虛的做甚?吃飽肚子要緊,不能再讓同志們為難了。他甚至考慮著,趁著秋收讓後勤科去鄉下跑一趟,換點農副產品什麽的,給同志們改善一下生活。

轉眼到了秋收時節。

從南到北,全國大部分地區收成不好。

這是氣候異常造成的。俗話說,一旱旱一片,一澇澇一線,旱澇災害相伴相隨,出現在不同地區,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

靠山村地處山區,先是幹旱少雨,把秋莊稼旱死了一大片。

接著,又遭了霜凍。

一夜之間,莊稼就蔫了。

社員們圍在地頭,心疼得不得了。

好在補種及時,紅薯、芋頭栽了不少。還有南瓜、絲瓜、葫蘆,只要是能吃的,都給種上了。田間地頭,邊邊角角,到處都是瓜秧子、藤蔓子。

這些可以當糧食,產量大,營養也好。

報紙上提倡“瓜菜代”,沒有比紅薯、南瓜更適合的了。

收了秋,糧食入了庫。

社員們又下地扒扒撿撿,弄出來不少紅薯渣子。

誰撿的,就是誰家的。

為了多弄點吃的,大人、娃娃們都下了地,彎著腰,一遍一遍地刨,犁地都沒這麽仔細。當然,收獲也不小,半天下來就能撿一大筐子。

田老漢和袁氏也隨大流,刨了不少紅薯渣子。

扛回家,曬一曬,就入了窖。

家裏還有一點存糧,再加上自留地裏的收成,足夠吃到明年春天的。紅薯秧子也曬幹了,當幹菜吃。還弄了一些藤蔓當飼料,養幾只母雞下蛋。等到進山拾秋,再弄幾麻袋山貨,雜七雜八的,怎麽都餓不著。

袁氏小賬一算,心裏有了底兒。

“他爹,給大旺寫信,就說糧食夠吃,不要再寄糧票了……”

“好,俺這就寫……”

田老漢給大旺寫信,只說好的,不提歉收之事。

城裏的日子也緊張,不能再給娃娃們增加負擔了。

許鳳蓮一家也撿了不少。

她家人口多,自留地也多,光紅薯堆了一大堆。為了便於存放,就切成片,曬成紅薯幹子。這個東西頂放,只要不受潮,不發黴,能存放一兩年。

呂秀蓉也曬了一堆幹貨,留著過冬。

這一年下來,社員們都有了經驗。

食堂再好,也不保險,家裏得攢一些吃的。甭管好賴,能填飽肚子就行。要說,解放前就是這麽過來的,不過是解放後,過上了好日子,就把困難給忘了。

田大旺收到老家的來信,哪裏放心?

報紙上說,秋糧大面積減產。就靠山村那地界兒,估計也好不了。

可家裏也不寬裕,想換一些全國糧票很難。小苗上大學,戶糧關系一轉,定量就緊張起來,糧票也攢不下來了。他們一家自個兒做飯,才勉強夠吃。

可爹娘那邊,光靠著粗糧可不行。年紀大了,得吃一點好的。

孫梅英見大旺為難,就說:“大旺,給老家多寄點錢,總能買到東西的……”

“好。”田大旺點點頭。

跟城裏不同,農村集貿市場開了,農副產品還是有的,不過,價錢貴一點。

秋糧減產,油料作物不足往年的一半。

食用油緊張起來。

按照定量標準,城市居民一個月二兩油。可油票發下來了,油卻供應不上,庫存見底了,不曉得啥時候才能到貨。

這麽一來,大學食堂也受了影響。

一大鍋菜端上來,都是水煮的,看不到一點油花花。

趕著打飯,同學們喝著菜湯子,砸吧著嘴。

“瞧瞧,清亮亮的,刷碗倒是省事兒,拿水一沖就好了……”

“誰說的?瞧這是什麽?油花子!得用開水涮一下,一點都不能浪費……”

同學們開著玩笑,很樂觀。困難是一時的,一定能克服的。

對此,田小苗也習慣了。

除了上課,就在床上躺著。

心說,油水少,餓得快,得保存體力。

可同學們天性.好動,照常打籃球、打排球。

韓文溪和林恪靜都是積極分子,一點也閑不住。田小苗很佩服,這種青春活力真是比不了。

要說,國家對體育很重視,去年開了全運會,今年在跳傘、登山、航模等方面拿了幾個世界冠軍,還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即便再困難,運動員的營養是有保障的。為國爭光,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精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只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是壓不垮的。

趕著星期天,田小苗照例回家。

一進門,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兒,她使勁兒吸了吸鼻子。

“姐姐,今天吃肉!”三子沖過來,一把抱住小苗。

田小苗很驚訝,家裏還有庫存?

五一也咧著嘴,流著哈喇子,一副過年的模樣。

孫梅英從廚房裏探頭出來,說:“小苗,趕緊洗手,準備吃飯。”

田小苗洗了手,上了飯桌。

一鍋大米飯,一碗黃豆燉海帶,還有一碗肉罐頭。

這才曉得孫梅英清理雜物,從床底下翻出來一個紙箱子,裏面有兩盒肉罐頭。這是漏網之魚,也是意外之喜。

吃罷飯,一家人倚著沙發說話兒。

五一和三子匯報了學習情況。

田小苗也提了一句,說:“學校開大會,何伯伯講話了……”

何宏民在高校當書記,田大旺自然曉得。可具體是哪所院校,卻不清楚。當時,老何受了批評,情緒不高,在電話裏絕口不提。後來工作忙,聯系得就少了,也就沒再打聽。

孫梅英也有印象。聽小苗這麽一說,眼睛一亮。

“小苗,抽個時間,去何伯伯家看看?”

“娘……”

田小苗不想去,跟巴結領導似的。

田大旺也說:“去老何家做什麽?”

“打個招呼唄,等以後小苗大學畢業,沒準能幫上忙……”

孫梅英的腦子一下好使起來。

大學生國家包分配,可分配到哪裏卻不好說。萬一分到外地去咋辦?想見個面可就難了。這是頭等大事,當然要操心了。

田大旺也難得松口。

“好吧,那我抽個時間給老何打個電話……”

老何是大旺的老上級,拜訪一下,敘敘舊。

何宏民不曉得小苗考學之事。

在他的印象裏,小苗還不到考大學的年齡。何有才碰到過田小苗,可他未跟家裏提起。何有慧也碰到了小苗,看到小苗戴著校徽,就跟曹玉英說了一句。

“媽,田小苗考上大學了!”

曹玉英一聽,驚訝得不得了。

“小苗考上了大學?”

她往糧店打電話,找到了孫梅英。

“梅英,你家小苗考上大學,咋不吭氣啊?”

“呃,剛去,還沒安頓好……”

孫梅英找了個借口,搪塞過去。

這麽一來,算是搭上線了。

趕著星期天,田大旺一家前來拜訪,順便參觀一下學校。

何宏民家在家屬區,二樓,三室兩廳,寬敞得很。

幾年未見,何宏民變化不大。

他穿著一身灰色中山裝,領口扣得規規矩矩的,依稀帶著一點軍人氣質。看到田大旺,就握住手,呵呵笑道:“建國,你還是老樣子,到哪兒都是俊小夥子……”

“老局長,看您說的……”

田大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今年三十四,身材保持得很好,跟長期鍛煉有關。現在流行三七分,一頭烏發抿得整整齊齊的,很英俊。

“還有梅英同志,一點都沒變,跟當年一樣……”

孫梅英今年三十七,穿著藍色外套,一頭短發,跟大旺站在一起很般配。

何宏民誇道:“瞧瞧,梅英跟建國真是郎才女貌啊……”

曹玉英聽著刺耳,趕緊打岔。

“老何,快讓人家坐下……”

長輩們說話,小輩們坐在一邊。

何有才打了個招呼,就回屋了。他的心咚咚直跳,不敢跟小苗對視。何有慧還是老樣子,穿著方格外套,紮著蝴蝶結,嬌氣得很。田小苗跟她說不來,就客氣了幾句。五一和三子到了新地方,乖乖的,一聲不吭。

何宏民很健談,說著近況。

“學校好,安靜,事兒少……”

曹玉英還是那樣,神氣活現的。她在街道上當主任,很是揚眉吐氣。

去高校後,曹玉英想明白了,不能再擠兌老何了。曹老爺子因為嘴碎,影響了女婿的前程,也有了覺悟,就時不時地搬到兒子家住一段,讓女婿喘口氣兒。

何宏民清凈了不少,心緒也開闊了。

老大何有望很刻苦,雖然沒考上覆旦,可也過了大學錄取分數線,上了外經貿學院。老二何有才成績不錯,也很努力。老三何有慧成績中不溜的,考慮著上中專,學一門技術。

兩家敘著家常,氣氛很融洽。

曹玉英對小苗格外客氣,拉著手說:“小苗,閑了就過來,阿姨給你改善生活……”

“嗯。”田小苗點點頭,敷衍了幾句。

坐了一會兒,田大旺一家就告辭了。

出了校門,孫梅英感嘆道:“看來,在哪兒呆著都比機關好……”

“是啊,老何看著輕松多了……”

其實,田大旺看到的只是表面。

大學裏知識分子很多,問題也不少。雖然劃了職稱(包括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可競爭很激烈。還有就是思想教育,老何是專門做這項工作的,不少費力。

要說,國家對高級知識分子很照顧。

趕在困難時期,吃著特供的肉、蛋、餅幹、植物油等,由市裏統一供應。市面上調撥困難,可高級知識分子有保障,比幹部的待遇都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