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變動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2章.變動
搬了家,開始了新生活。
跟過去不同,住得寬敞了,更像一個家了。
田大旺和孫梅英咬咬牙,拿出一筆錢買了兩張寫字臺、一套沙發和茶幾。寫字臺擺在臥室裏,靠著窗戶。沙發擺在客廳裏,來了客人有地方坐了。
五一喜歡沙發,晚上睡覺也要躺在上面,美其名曰“沙發床”。
三子也跟著學,不肯睡帶欄桿的小床。孫梅英哪裏放心,還是把三子揪到小床上。三子想反抗,就用武力制服。
客廳還未打隔斷,就拉上了一道布簾子。
白天拉開,晚上拉起來。
廚房陽臺也騰出來了,用磚頭和水泥砌了臺子,還貼了白色瓷片。客廳和臥室都是水磨石地面,田小苗的床靠墻擺著,掛了一道粉底碎花床圍子,很溫馨。
田大旺和孫梅英把兩張單人床並在一起,組成了雙人床。
他們想過了夏天,就買一張大床,樣式都看好了。這一陣子花錢太多,沒舍得買,先對付一下。等以後把公家的床還回去,或者換一個高低鋪,給五一和三子備著。
房間收拾好了。
孫梅英邀請冬子和梅子來玩。趕在星期天,還把大家都叫過來,說弄點好吃的,燎燎鍋底兒。
柳進原一家、柳進軍一家都來了。
柳進原看著房間,笑道:“還是搬家好,比以前寬敞多了……”
冬子、梅子和小苗又聚在了一起。
在院子裏走走,還去學校看了看。
“小苗,你們學校很高級嗳……”
整齊的校舍,綠樹成蔭,還有大操場,很正規的樣子。田小苗心說,這是後世的重點中學,從初中到高中,師資力量雄厚,在全市都數一數二。
冬子和梅子瞅著,甚至萌生出了轉學的念頭。
搬家了,可聯系不能中斷。
兩家約好了,一個星期聚會一次。雖然離得遠,可搭乘電車還是很方便的。
柳進原這邊有吉普車,可他不想太招搖,都是提前下車走路過來。他穿著便裝,院裏的人不了解他的身份,以為是田局長家的親戚。
家裏安置好了,五一和三子上了區裏的托兒所。
都是機關人員的子女,管理得不錯,吃得也好。孫梅英很開心,跟大旺悄悄地說:“區裏比市裏闊氣多了……”
“梅英,出去可不能瞎說……”
“我知道……”
孫梅英樂呵呵的。
小苗跟她說,這是滬上最好的一個區,各種西式建築,商業很發達。以前都是外國人和洋買辦,普通市民很少來這邊。
田小苗的惆悵也消減了不少。
這邊環境好,隔著一道街區,有很多花園別墅,不少名人都居住在這裏,鬧中取靜。即便擱在後世,這裏也是頂級富豪區。在這裏生活,有一種掉進米缸裏的感覺。
一家人都很輕松,只有孫梅英很辛苦。
一大早,她要搭乘電車去糧店。下車後,還要走一千多米。晚上下班回來,都七八點了。一進門就倒在沙發上,不想動彈。
可孫梅英樂此不疲,從不遲到早退,表現得跟以往一樣好。
按照現有政策,戶口和糧本隨著人走。娃娃們上學,要核對這個。
田大旺去派出所開介紹信,遷移戶口。
市內遷移很方便,一會兒就辦好了遷出手續。
“田同志,我們這邊發函,一個星期之後,你拿著戶口本去那邊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
田大旺辦完了事,給徐立方打電話。
徐立方聽到大旺搬家了,連聲恭喜,說找個時間說說話兒。
換糧本要去糧食局開證明。
以前,糧本掛在第二糧店,孫梅英拿著直接換糧票、買糧食,很方便。可現在,不能扛著糧食擠公交車,就想轉到附近的糧店來。
離家最近的是第十九糧店,前店後院,規模不小。
田大旺去辦糧本,心裏一動。
不如把梅英調過來?
他打聽了一下,糧食系統人員編制滿了,很難進人。不過,內部可以對調,尤其是糧店之間,只要雙方同意就行。
這件事說難不難,需要協調。
孫梅英提交了申請,糧店主任舍不得。
可孫梅英家裏情況特殊,上班遠,娃娃們小,愛人也調動工作了。糧店主任一向耿直,還是簽了字,只是要求局裏對調一個統計員過來。
可第十九糧店那邊有統計員,一時半會兒的沒法對調。
糧店主任說:“梅英同志,不要著急,年底調整大,會有機會的……”
這件事暫時擱下了。
田大旺在糧食局有戰友,就打了招呼。戰友拍著胸脯說:“建國,你放心,這事兒我留意著……”
不知不覺,暑期過去了。
秋季開學後,小苗和冬子升到了初中。
換了新地方,班裏的同學一個都不認識,田小苗裝得老老實實,不愛說話。可回到家,就拿出高中課本,開始覆習。
她要發力了,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不能再那麽懶惰了。
冬子這邊,當年的六人組打散了,分到了好幾個班。
可放了學,還是一道走。
在學校裏,冬子碰到了白素雅。
白素雅擔著教務主任,不認得冬子。
冬子變化很大,個子長高了,不是特別熟悉的話,根本認不出來。
白素雅也有了變化。
她穿著青灰色套裝,留著齊刷刷的短發,像這個年代的大多數職業女性一樣,樸素大方。
柳進原結婚,她是曉得的。
那時,她正在跟喬營長接觸,是章主任介紹的。一開始,只是同志關系,隨著不斷加深了解,終於結成了革命伴侶。
只是喬營長在營區,一個星期見一回面。
去年夏天,她生了一個女兒,叫喬愛民。
她不再寫詩了,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女兒身上。
日子一晃而過。
到了年底,孫梅英調到了第十九糧店。
離家近,上班方便。
這邊住得沒那麽稠密,居民也少,工作一下輕松了不少。
孫梅英熟悉業務很快,糧店的韓主任也放了心。
趕著調工資,孫梅英長了一級,一個月拿四十塊。
別小看這多出來的五塊錢,能買好些東西呢。按照目前的供應價格,大米不過一毛八分錢一斤,五塊錢能買二十八斤大米,夠一個大人吃一個月的。
這時候,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了,手工業也實現了合作化。大部分農戶都加入了農業合作社,占總農戶的96.3%,高級社占到87.8%,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註1)
靠山村那邊,田老漢一家還在初級社呆著。
田秋山來做思想工作,號召加入高級社。可田老漢擺擺手,說:“秋山,這不是自願的嘛?”
“二叔,大旺是國家幹部,您這思想咋恁落後啊?”
“落後?”
田老漢心說,這是大旺特意叮囑的,他才不當先進呢。
田老漢到底沒入高級社。
田大順和田大壯也沒加入。他們也瞅見了,剛入社是挺好,可幾十戶人家摻和到一起,矛盾就出來了。說是大集體,可總有想占便宜的,出工不出力,喜歡磨洋工。幹活時間也綁得死死的,一點也不自由,還耽誤事兒。
孫有良一家也沒入高級社。
他精打細算,過著小日子。餘糧也攢著,沒拿出來換錢。
這是梅英寫信叮囑的,說糧食主貴著呢,城裏都定量了,要用糧本和糧票才能買糧食,夠吃但是沒有富餘的,老家這邊也省著點,不能大手大腳。
孫有良當起了落後分子。
村幹部上門動員,就裝聾作啞的。
小苗的幾個舅舅也跟著。成家後,分出去單過了,有一大家子要養活。平日裏,新糧舊糧輪換著,再摻雜一點粗糧,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一九五六年,轟轟烈烈地過去了。
因為投資大,發展快,財政吃緊。上面提出了機關單位要壓縮編制,精簡人員。
這麽做很不容易。
要知道解決財政赤字,只要放點水稀釋一下,錢稍稍貶值一點,啥問題都解決了。可人民政府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總是從自身找原因,拿自己開刀。
這麽一來,物價穩定,錢特別頂使。
工業利潤也控制在一定幅度內,最大限度地投入生產,讓老百姓都買得起,用得起。這跟解放前不同,那時上流社會享受著現代文明生活,把持著話語權,而廣大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在水深火熱中掙紮著,尤其是農村還處在封建社會。
田小苗感嘆著。
穩定的物價延續了很多年,堪稱奇跡。
到了一九五七年,精兵簡政繼續推行。
部隊上也在精簡員額。
上面要求“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按照計劃,要把現有員額精簡三分之一。
計劃啟動後,很多戰友轉業了。
尤其是機關單位,要走一多半。
柳進原作為軍分區參謀長,也要轉換思路。
和平年代跟戰爭年代不同,是去地方?還是留在部隊?
柳進原覺得自己更適合部隊。
地方上的事情看不懂。他出於職業習慣,聞到了一絲躁動不安。
“春節”過後,部隊做了調整。
柳進原調到了軍區總部搞軍事研究。
這是他主動提出的,想靜下心來寫點東西。原來考慮著,就在軍分區研究所,可總部要他過去,說軍事學院需要人,新學員馬上就要來報到了。
接到調令,柳進原做了交接工作。
孫梅英聽到消息,驚訝得不得了。
“柳大哥要走了?”
前幾天,還聚在一起吃飯,沒聽到任何風聲啊。
可軍令如山,趕在月底之前要去報到。
柳伯伯一走,冬子和梅子是不是也要走?
田小苗很惆悵。
長大了,就意味著分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搬了家,開始了新生活。
跟過去不同,住得寬敞了,更像一個家了。
田大旺和孫梅英咬咬牙,拿出一筆錢買了兩張寫字臺、一套沙發和茶幾。寫字臺擺在臥室裏,靠著窗戶。沙發擺在客廳裏,來了客人有地方坐了。
五一喜歡沙發,晚上睡覺也要躺在上面,美其名曰“沙發床”。
三子也跟著學,不肯睡帶欄桿的小床。孫梅英哪裏放心,還是把三子揪到小床上。三子想反抗,就用武力制服。
客廳還未打隔斷,就拉上了一道布簾子。
白天拉開,晚上拉起來。
廚房陽臺也騰出來了,用磚頭和水泥砌了臺子,還貼了白色瓷片。客廳和臥室都是水磨石地面,田小苗的床靠墻擺著,掛了一道粉底碎花床圍子,很溫馨。
田大旺和孫梅英把兩張單人床並在一起,組成了雙人床。
他們想過了夏天,就買一張大床,樣式都看好了。這一陣子花錢太多,沒舍得買,先對付一下。等以後把公家的床還回去,或者換一個高低鋪,給五一和三子備著。
房間收拾好了。
孫梅英邀請冬子和梅子來玩。趕在星期天,還把大家都叫過來,說弄點好吃的,燎燎鍋底兒。
柳進原一家、柳進軍一家都來了。
柳進原看著房間,笑道:“還是搬家好,比以前寬敞多了……”
冬子、梅子和小苗又聚在了一起。
在院子裏走走,還去學校看了看。
“小苗,你們學校很高級嗳……”
整齊的校舍,綠樹成蔭,還有大操場,很正規的樣子。田小苗心說,這是後世的重點中學,從初中到高中,師資力量雄厚,在全市都數一數二。
冬子和梅子瞅著,甚至萌生出了轉學的念頭。
搬家了,可聯系不能中斷。
兩家約好了,一個星期聚會一次。雖然離得遠,可搭乘電車還是很方便的。
柳進原這邊有吉普車,可他不想太招搖,都是提前下車走路過來。他穿著便裝,院裏的人不了解他的身份,以為是田局長家的親戚。
家裏安置好了,五一和三子上了區裏的托兒所。
都是機關人員的子女,管理得不錯,吃得也好。孫梅英很開心,跟大旺悄悄地說:“區裏比市裏闊氣多了……”
“梅英,出去可不能瞎說……”
“我知道……”
孫梅英樂呵呵的。
小苗跟她說,這是滬上最好的一個區,各種西式建築,商業很發達。以前都是外國人和洋買辦,普通市民很少來這邊。
田小苗的惆悵也消減了不少。
這邊環境好,隔著一道街區,有很多花園別墅,不少名人都居住在這裏,鬧中取靜。即便擱在後世,這裏也是頂級富豪區。在這裏生活,有一種掉進米缸裏的感覺。
一家人都很輕松,只有孫梅英很辛苦。
一大早,她要搭乘電車去糧店。下車後,還要走一千多米。晚上下班回來,都七八點了。一進門就倒在沙發上,不想動彈。
可孫梅英樂此不疲,從不遲到早退,表現得跟以往一樣好。
按照現有政策,戶口和糧本隨著人走。娃娃們上學,要核對這個。
田大旺去派出所開介紹信,遷移戶口。
市內遷移很方便,一會兒就辦好了遷出手續。
“田同志,我們這邊發函,一個星期之後,你拿著戶口本去那邊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
田大旺辦完了事,給徐立方打電話。
徐立方聽到大旺搬家了,連聲恭喜,說找個時間說說話兒。
換糧本要去糧食局開證明。
以前,糧本掛在第二糧店,孫梅英拿著直接換糧票、買糧食,很方便。可現在,不能扛著糧食擠公交車,就想轉到附近的糧店來。
離家最近的是第十九糧店,前店後院,規模不小。
田大旺去辦糧本,心裏一動。
不如把梅英調過來?
他打聽了一下,糧食系統人員編制滿了,很難進人。不過,內部可以對調,尤其是糧店之間,只要雙方同意就行。
這件事說難不難,需要協調。
孫梅英提交了申請,糧店主任舍不得。
可孫梅英家裏情況特殊,上班遠,娃娃們小,愛人也調動工作了。糧店主任一向耿直,還是簽了字,只是要求局裏對調一個統計員過來。
可第十九糧店那邊有統計員,一時半會兒的沒法對調。
糧店主任說:“梅英同志,不要著急,年底調整大,會有機會的……”
這件事暫時擱下了。
田大旺在糧食局有戰友,就打了招呼。戰友拍著胸脯說:“建國,你放心,這事兒我留意著……”
不知不覺,暑期過去了。
秋季開學後,小苗和冬子升到了初中。
換了新地方,班裏的同學一個都不認識,田小苗裝得老老實實,不愛說話。可回到家,就拿出高中課本,開始覆習。
她要發力了,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不能再那麽懶惰了。
冬子這邊,當年的六人組打散了,分到了好幾個班。
可放了學,還是一道走。
在學校裏,冬子碰到了白素雅。
白素雅擔著教務主任,不認得冬子。
冬子變化很大,個子長高了,不是特別熟悉的話,根本認不出來。
白素雅也有了變化。
她穿著青灰色套裝,留著齊刷刷的短發,像這個年代的大多數職業女性一樣,樸素大方。
柳進原結婚,她是曉得的。
那時,她正在跟喬營長接觸,是章主任介紹的。一開始,只是同志關系,隨著不斷加深了解,終於結成了革命伴侶。
只是喬營長在營區,一個星期見一回面。
去年夏天,她生了一個女兒,叫喬愛民。
她不再寫詩了,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女兒身上。
日子一晃而過。
到了年底,孫梅英調到了第十九糧店。
離家近,上班方便。
這邊住得沒那麽稠密,居民也少,工作一下輕松了不少。
孫梅英熟悉業務很快,糧店的韓主任也放了心。
趕著調工資,孫梅英長了一級,一個月拿四十塊。
別小看這多出來的五塊錢,能買好些東西呢。按照目前的供應價格,大米不過一毛八分錢一斤,五塊錢能買二十八斤大米,夠一個大人吃一個月的。
這時候,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了,手工業也實現了合作化。大部分農戶都加入了農業合作社,占總農戶的96.3%,高級社占到87.8%,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註1)
靠山村那邊,田老漢一家還在初級社呆著。
田秋山來做思想工作,號召加入高級社。可田老漢擺擺手,說:“秋山,這不是自願的嘛?”
“二叔,大旺是國家幹部,您這思想咋恁落後啊?”
“落後?”
田老漢心說,這是大旺特意叮囑的,他才不當先進呢。
田老漢到底沒入高級社。
田大順和田大壯也沒加入。他們也瞅見了,剛入社是挺好,可幾十戶人家摻和到一起,矛盾就出來了。說是大集體,可總有想占便宜的,出工不出力,喜歡磨洋工。幹活時間也綁得死死的,一點也不自由,還耽誤事兒。
孫有良一家也沒入高級社。
他精打細算,過著小日子。餘糧也攢著,沒拿出來換錢。
這是梅英寫信叮囑的,說糧食主貴著呢,城裏都定量了,要用糧本和糧票才能買糧食,夠吃但是沒有富餘的,老家這邊也省著點,不能大手大腳。
孫有良當起了落後分子。
村幹部上門動員,就裝聾作啞的。
小苗的幾個舅舅也跟著。成家後,分出去單過了,有一大家子要養活。平日裏,新糧舊糧輪換著,再摻雜一點粗糧,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一九五六年,轟轟烈烈地過去了。
因為投資大,發展快,財政吃緊。上面提出了機關單位要壓縮編制,精簡人員。
這麽做很不容易。
要知道解決財政赤字,只要放點水稀釋一下,錢稍稍貶值一點,啥問題都解決了。可人民政府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總是從自身找原因,拿自己開刀。
這麽一來,物價穩定,錢特別頂使。
工業利潤也控制在一定幅度內,最大限度地投入生產,讓老百姓都買得起,用得起。這跟解放前不同,那時上流社會享受著現代文明生活,把持著話語權,而廣大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在水深火熱中掙紮著,尤其是農村還處在封建社會。
田小苗感嘆著。
穩定的物價延續了很多年,堪稱奇跡。
到了一九五七年,精兵簡政繼續推行。
部隊上也在精簡員額。
上面要求“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按照計劃,要把現有員額精簡三分之一。
計劃啟動後,很多戰友轉業了。
尤其是機關單位,要走一多半。
柳進原作為軍分區參謀長,也要轉換思路。
和平年代跟戰爭年代不同,是去地方?還是留在部隊?
柳進原覺得自己更適合部隊。
地方上的事情看不懂。他出於職業習慣,聞到了一絲躁動不安。
“春節”過後,部隊做了調整。
柳進原調到了軍區總部搞軍事研究。
這是他主動提出的,想靜下心來寫點東西。原來考慮著,就在軍分區研究所,可總部要他過去,說軍事學院需要人,新學員馬上就要來報到了。
接到調令,柳進原做了交接工作。
孫梅英聽到消息,驚訝得不得了。
“柳大哥要走了?”
前幾天,還聚在一起吃飯,沒聽到任何風聲啊。
可軍令如山,趕在月底之前要去報到。
柳伯伯一走,冬子和梅子是不是也要走?
田小苗很惆悵。
長大了,就意味著分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