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贏了
關燈
小
中
大
皇帝快過生日了, 馬上七十大壽,說是普天同慶也不為過。這個壽數,在歷代皇帝裏都是拔尖兒的, 如果不算傳說中活了幾百年又或者白日飛升的聖君的話, 他能排進前五。
難得的是, 他活到這個歲數,眼不瞎耳不聾,走路不用人攙著, 偶爾還能自己違規寫點聖旨,比如過年的時候給自家親戚女眷發點走後門的紅封之類。
越到做壽,皇帝的心情是越好的。
直到王太傅求見。
皇帝當時正在皇後那裏準備用晚膳,聞言很奇怪地問鄭須:“近來王太傅有什麽重要的差遣嗎?還是哪個皇子皇孫不用功?”他兒孫一大堆, 尤其是登基之後,兒孫的數量猛增, 最小的一個兒子前兩年才開始上學, 今年新近接了兩個孫輩入宮讀書。他還以為是有什麽新學生鬧騰, 惹急了老太傅。
王太傅是個頗有分寸的人, 雖然古板迂直一點,但是不會裝腔作勢。
鄭須道:“沒有。”
皇後道:“王太傅年紀也大了,何妨宣進來問一問?”又問要不要留王太傅順便吃個飯。
皇帝草根出身,這上頭比較隨意:“先問問他有什麽事吧, 要不是什麽大事兒, 就留他用個飯。”
王太傅急匆匆趕過來, 看到這樣, 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臣無禮。”
皇帝虛虛指了指飯桌:“來,坐下慢慢說。怎麽回事?”
王太傅道:“是廣安王。”
“哦?坐,給太傅擺上碗筷。”
王太傅謝完了恩, 才說:“臣有事要奏,不報與陛下,實在吃不下飯。”
“你說。”
王太傅道:“廣安王業已成年,他有自己的主意,老臣並不意外,他要是沒有主見,老臣才要擔心。但是這主見,不能放在婦人身上!”
“嗯?”皇帝筷子一頓,又若無其事地挾了筷子魚,“什麽婦人?”
王太傅道:“吳宮人。將宮人帶到宮外安置,本就不妥,吳宮人再與前朝餘孽有幹連,就更是荒唐了!”
皇帝放下了筷子:“什麽餘孽?”
即使同情吳家、同情計進才,也不耽誤王太傅給吳家定性,更不耽誤他認為章昺做錯了。王太傅將吳宮人的來歷講了,又講了吳選、計進才的事,末了說:“吳宮人自請出家,事情已經結束了,廣安王又將她給接了回去,真是……唉……”
皇帝的表情從開始的不太在乎,已變得稍稍嚴肅了一些,問道:“他怎麽處置的吳選和計進才?”
王太傅道:“一同接了回去。”
“哼!”
王太傅想維護章昺,忙說:“這件事情他沒有做錯,是永安縣主……”
“那不是公孫昂的女兒嗎?”
“是。”
“這裏面又有她什麽事?”皇帝有陣子沒聽到過公孫佳的消息了,冷不丁聽到,覺得很奇怪,“她沒好好將養身體?”
王太傅苦笑一聲:“廣安王將人送到了她建的廟裏。呃,聽那意思,仿佛是給老家人養老送終的廟。她將廣安王請了過去,請廣安王將人接走,她不肯留這些人。”
皇帝道:“你怎麽過去的?”
王太傅道:“安國公來找臣的。”
皇帝輕笑一聲:“一群小滑頭!”
王太傅道:“臣年輕的時候,不喜歡小滑頭,現在倒覺得滑頭沒什麽,心裏明白、做事清爽就好。與他們計較什麽呢?勸導廣安王原本就是臣的職責所在!臣尚且束手無策,只好求助陛下,他們小輩能做什麽呢?他們肯來尋臣,就已經是明白人啦,知道廣安王的事情更重要。”
“你仔細講。”
王太傅將自己的經歷給皇帝講述了一遍,他的重點還是落在章昺的態度上,順帶將公孫佳說過的話簡化了一下。皇帝卻說:“她的原話是什麽?”
王太傅能當太傅,記性是不錯的,又原樣重覆了一遍,說完又要說章昺。皇帝已問了:“聽完了這些,計進才服了?”
“是。吳選也服了,”王太傅又添了一句,“廣安王與延福郡主都認為縣主說得對。”
“那不是很好嗎?既然肯服,接回去也不是什麽大事。”
王太傅苦笑道:“陛下,臣雖老邁,卻也年輕過的。誰個少年時沒點心思呢?臣何曾阻撓過他納妾?這個妾,有些過份了。帶出宮來出游,在宮外待人接物儼然主母,有個臺階下就馬上接了回來。臣才從廣安王府回來,廣安王當時就更固執了。”
皇帝嘆了口氣:“你辛苦啦,這事我知道了,小孩子,不是什麽大事。來,用膳,新鮮的魚,沒有腥味兒,很好吃。”
王太傅心想,陛下一向聖明,此事我給陛下帶到,只要他出手,就一定能將廣安王管教好。也寬心坐下來吃飯,邊吃邊想起一件事來:“那吳選?”擠兌完了吳宮人,王太傅又為吳家進了一言,果然是個誠信君子。
皇帝擺了擺手:“皇曾孫的舅舅,總不能一直是一個伶人。”
王太傅愈發的寬心,跟皇帝吃完了一餐飯,再輕輕松松地回了自己家。到了第二天,沒有關於吳家的消息傳出,王太傅一點也不急,他對皇帝總是有一種信任的,皇帝答應過的事從來就沒有食言過。他也不去見章昺,既然告知了皇帝,他就不去再做畫蛇添足的事情了。
另一邊章昺事情卻多了起來。
~~~~~~~~~~
章昺是一心要與紀氏拉開一點距離,至少不能事事都靠著紀家人,否則就等著被他們揉搓吧。不要說紀氏了,就是呂家,也夠他喝一壺的了。吳宮人這事,那是給他沒臉,呂氏就敢這麽幹了?
還有,他拉攏的這都是些什麽東西?沒一個頂用的,還吃裏扒外!他展現了足夠的誠意,與他們結交,然後呢?有內鬼!與呂濟民一搭一唱的,弄了個大笑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比較而言,還是妹夫鐘源臨機處事果斷又有條理,公孫佳一個女孩子辦法也比那群貨強!或許,紀、呂的人裏,也有人能想出很好的解決方法,但是他們就是不給他出主意,那要他們何用?
章昺於是定下了接下來的路線——還是得跟看著腦子清楚、勢力又比較大、還有能力的人結交。
他拍拍自己的額頭,自言自語地道:“均衡之術,我怎麽就忘了呢?原本……”與紀氏最不對付的就是鐘氏,不是嗎?他好好一個妹夫就放在眼前,幹嘛舍近求遠?幹嘛去扒拉紀氏門下的走狗?真是忙得昏了頭了!
有這個想法,他就想與鐘源聯絡感情了。然而延福郡主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很有章家公主們的風範,趕在章昺前面去求了叔叔晉王,將自己丈夫塞給了叔叔,章昺撲了個空。皇帝的大壽是最重要的,章昺不好搶人,只好先自己個兒處置自家後院的事兒。
吳宮人回來了,宮外的王府又有了一個能幹的女眷,不需要章昺再聽管事的匯報一些雞毛蒜皮的破事了。章昺本以為自己只要等計進才謄抄完賀完,往宮裏一送,加上王太傅的說項,他再給吳宮人請個孺人的身份,後院的事就算辦好了。大壽前後,慣例是會給一批官員、後宮等等批量的升遷以活躍氣氛,並且有可能有些特赦,這些都不難。
豈料這邊給吳宮人請封的奏本他還沒寫好,宮裏太子妃給他下了命令:“回來。”又將他調回了東宮。章昺窩著一肚子的氣,還不能與親娘叫板,只好先回來看看出了什麽事兒。
到了東宮一看,很好,王妃呂氏被太子妃以“閉門吃齋抄經為陛下祈福”為名,關到東宮小佛常裏,到現在也沒有放出來。
章昺的氣順了一些,平平穩穩地給太子妃問了安。
太子妃也客客氣氣地說了聲好,又說:“你近來在忙什麽呢?”
章昺道:“阿翁聖壽將近,我在外面看看有何盛世景象,準備寫一篇頌文。”
“不是攜妾姬尋歡作樂嗎?”太子妃的臉板了下來。
章昺眼角一抽:“我有沒有歡樂,您還不知道嗎?”
太子妃道:“我知道,阿福他娘也是個孽障!我已經管著她了!你也收斂些吧!你也知道聖壽將近,凡事都要體面謹慎,一團和氣、花團錦簇的才好。你怎麽對你外公也不講道理了呢?阿福他娘是辦了錯事兒,何至於遷怒到你外公身上?他那麽大年紀了,還在為你奔波。太常家雖是親戚,親戚間也是要有人情的,他舍了臉去辦這個事兒,難道還當不得你一個好臉?”
章昺的拳頭縮在袖子裏緊了又緊,道:“是。”
太子妃道:“得閑去看看你外公,別到處亂跑。還有,那個吳宮人,領回來吧!阿福他娘都進佛堂了,沒人動她了。在外頭也養不好身子,如何能夠誕育後代?你外公既答應了你,將她那個弟弟出脫出來,就會辦到的。見你外公的時候好好說話,好好謝一謝。怎麽就這麽巧了?吳選也太上不了臺面了!他脫了賤籍,再給他另辦個戶籍,你收斂些,不要太擡舉了,將舊賬又翻出來,畢竟有那樣一個祖父、又有那樣一個經歷,翻出來你也要臉上無光、不好收場。”
章昺道:“外公如此辛苦,吳家的事就不勞他耗費人情為我操心了。我自己辦。”
“你要怎麽?”太子妃急了,“不可直接向你阿翁求情!你為了一個宮婢去求你阿翁,你阿翁會怎麽想?不成體統!”
章昺心道,往日看您處事妥當,這事兒辦得,還不如一個病歪歪的丫頭呢。他沒有接太子妃的話,仍然說:“我有辦法,我自己辦。”
太子妃又驚又怒:“你是翅膀硬了,不聽為娘的話了嗎?”
章昺撩開衣擺,當地一跪:“阿娘何出此言?兒子只是覺得自己已經這麽大年紀了,再沒有一點擔當,凡事都讓外公耗費人情,讓阿娘操心,真是愧為男兒。您放心,我會辦好的。”說著,伏地拜了兩拜,爬起來說,“阿娘若是沒有別的事,兒便告退了,偌大年紀,總在內闈領訓,不成體統。”
太子妃道:“我不用你有擔當!你只要安安穩穩地坐著就好,一切我們都會為你安排好的!你怎麽鬧起小孩子脾氣來了?你小時候都不這麽鬧,怎麽越活越回去了?”
章昺又一長揖,揚長而去。
太子妃仿佛被人踹了個窩心腳,整個人仰在了仰子上,撫著心口說:“這是要氣死我呀!”侍女搶上前來為她奉茶、揉心口。太子妃罕見地抱怨:“我難道不是為了他好?我是他親娘,難道我會害他?”
侍女們早知道該怎麽安慰她,一個說:“大郎會想明白的。”另一個就說:“您為大郎操碎了心。”左右不離太子妃關心章昺。
太子妃道:“我為了他,連樂平侯都頂了!他……哎喲,我夾在這中間,誰知道我的苦?”
早些時候,紀炳輝找到了女兒,讓她好好管管外孫:“在外面都玩野了。”又說了章昺如何不與自己親近。當時太子妃也是義正辭嚴地對自己父親說:“阿爹,大郎娶妻生子,阿福都快能發蒙了,您總得讓他喘口氣吧?”
也是將紀炳輝噎得回家直揉胸口的。
太子妃被安慰了一陣,很快又振作了起來:“不好!他自己不知道會辦成個什麽樣子!以前都有人為他謀劃、為他把關,現在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麽念頭。快!將他給我再叫回來!我真是氣昏了頭了,就不該放他走!”
“不想放誰走呀?”一聲不鹹不淡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太子妃一擡眼,見是丈夫回來了,迎上去道:“大郎,又出去了,他……”
太子拍拍她的手背:“我都知道了,他做得還行。”太子是從皇帝那兒來的,這父子倆罕見地沒有老年皇帝對壯年太子的過度猜疑,太子從親爹那兒得到了不少信息。原本也是打算回來與兒子談一談的,不想兒子又走了,老婆還在這兒瞎擔心。
太子妃道:“他做了什麽了?”
太子道:“阿爹還算滿意。就這兩天,你等消息就是了。”
太子妃舒了一口氣,不再追問了,安排給太子上涼茶,換下汗濕的衣服,又是一位柔和的賢妻了。
太子發話了,太子妃也就安靜地等了些許時日,皇帝的聖壽一日近似一日,終於聽到了一個消息——計進才上表,還獻了書,皇帝便在這一次因為聖壽祈福而特赦中,赦免了吳氏的罪,讓吳選還籍為民了。
太子妃也得承認,這麽做是比讓吳選悄悄消失要體面一些。法子不是想不到,是紀家沒必要為了吳宮人去費這精力而已,哪怕這精力不過是動動嘴。
這是赦的那一批。
晉封升遷的那一批裏,章昺那個吳宮人冊為廣安王孺人的請求也批了。
這兩件事情太子妃都不知道,這讓她有了一絲危機感。計進才還算外朝的事情,吳宮人這個,太子妃就有點不能忍了。不是她非得把手伸進兒子的後院,而是……你給我添個兒媳婦,不得問問你娘我的意見嗎?
章昺就沒問!
直將太子妃噎得瞪眼,又不能在聖壽前後與兒子置氣擺臉子,她還得去皇後那裏彩衣娛親,順帶解釋一下呂氏這功課還沒做完,就先不出來了。
~~~~~~~~~~
皇帝在皇後那裏,是因為聖壽前一天,胡老太妃就被接進宮裏來了,皇帝對這位姨媽在心理上越來越有一種親近與依賴。
老太妃也心疼大外甥,帶著兩個自家晚輩就殺到了宮裏來。因為第二天正日子,有許多禮儀要做,老太妃打算提前一天親自下廚,給皇帝做一碗疙瘩湯,打個蛋花再多放點肉絲進去。
當年過得苦,皇帝、鐘祥這些人還沒成年的時候,家裏能吃頓飽飯就不錯了,肉是稀罕物,疙瘩湯裏加肉絲就成了全家人記憶中的美味。
公孫佳與鐘源是老太妃行走必備的,鐘源是個成年男子,在後宮裏還不好留宿於是改成了延福郡主代丈夫陪伴。老太妃每年總要要念叨一回當年的食譜,姑嫂倆聽了都有點無奈。公孫佳更小的時候,真以為這是什麽絕世的美食,她對吃的東西一向沒多大的興趣,但是老太妃說不錯,她真以為很好吃。回家讓廚房去做,吃進嘴裏還不如常吃的東西。
此後老太妃再說什麽好吃,她都不肯信了。
到了皇後的宮裏,皇帝也樂呵呵的,也不提什麽吳宮人,甚至章昺都沒提。他只陪著老太妃說話,回憶當年。
延福郡主聽了想打盹兒,這話,近五年來,每年的這一天他們都要再說,偶爾能添一點新內容,基本框架卻都不變,延福郡主都會背了。可她不敢讓這二位閉嘴。延福郡主給公孫佳使個眼色,卻發現她臉上沒有半點不耐的神色,雖然坐姿有點變了,卻是被允許了——她身體不好,隨便歪。
皇帝掃了一眼孫女,再看一眼公孫佳,問道:“你們呢?在家做什麽?”
延福郡主道:“帶孩子呢,該發蒙了,又不愛讀書,我看就是該打一打才好。”
皇帝一笑:“怎麽不送進宮裏來?”
“那得先發了蒙,別什麽都不懂就進來,顯笨。”
皇帝笑著搖頭,又問公孫佳:“你呢?”
公孫佳道:“我就在家裏呆著,再整理整理阿爹留下來的東西,想給阿爹寫個傳,越收拾越覺得東西多,仿佛寫不出來似的。”
“哦?這有何難?他的一切,國史館裏自有記載。”皇帝不是很想在自己生日提這種傷心事,公孫昂要是還活著,他還用愁什麽邊患麽?邊患這種事,什麽時候都有,只是有時候大到寫進史書、當時的百姓人盡皆知敵人是胡虜蠻夷。有的時候是疥癩之疾,還沒流傳開來就已經被摁滅了。最近,邊境又有點小鬧騰,讓皇帝不太開心。
公孫佳道:“許多戰役都沒記全,還有阿爹的來歷也沒人肯告訴我,仿佛……對我說了,我就會吃了他們一樣。出息!”
皇帝不快的心情壓了一壓,也有點好奇她的想法,問道:“不告訴你,免得你尷尬。”
公孫佳道:“我倒想多知道一些,知道得越多,他在我心裏就活得越久。不就是餵馬的事兒嗎?有什麽好避諱的?”
延福郡主道:“是呀,誰不是阿翁的臣子,要為阿翁效力的?他們這麽畏畏縮的,倒顯得咱們不夠大方了。”
公孫佳搖搖頭:“我倒不是因為這個。這就像兩個人趕路,穿著鞋、騎著馬的,沒跑過光著腳、餓著肚子的,嫂嫂說,哪個人更有本事?我爹有本事,我有什麽好尷尬的?一把好牌把得稀爛的人都不臉紅,他們也配替我擔心?好意惡意,我還分得清,只要不是惡意攻訐,我都容得。跟我講實話,難堪也要聽進去,故意惡心我,腿給它打折!”
皇帝笑了:“小小年紀,氣性是越來越大了。”
公孫佳道:“那,總是要長大嘛。難道我說的不對?”
胡太妃一向偏心,摸著公孫佳的後頸說:“對對,說的都對,你爹是跑贏了的。你也是跑贏了的!”後一句是對皇帝說的。
皇帝被姨媽誇了,高興得像個孩子:“那有沒有賞?”
胡太妃道:“給他拿塊糖來!給大家夥兒都拿糖來,咱們都是跑贏了的!”
就很生氣啦,榮華富貴都有了,權勢地位也有了,獨獨會被人嘲笑泥腿子出身太土氣。“出身微賤”四個字總是跟著他們,老太妃很是厭惡這種說法。偏偏他們反駁起來也只有“天命眷顧”、“新貴已經開始向學了”、“老子就是拳頭大”、“現在我是老大了”之類的話,聽起來就很氣弱心虛。
因為老太妃與皇帝等人,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是認可“講出身”的。皇帝都需要有人給他往上從神話傳說裏找祖宗攀附。
公孫佳這話就解氣!
老太妃自己也含了塊糖,一口賀州口音,含糊地道:“咱們就是贏了!”
皇帝也說:“贏了!”
太子妃就是在這個時候趕到的,老太妃還笑瞇瞇地說:“快,給娘娘把糖也端過去。”
太子妃行禮、坐定,拿銀叉子叉了一小塊糖,拈在手裏問道:“這是有什麽好事了嗎?”
皇後道:“阿姨在給我們分糖吃呢,你趕上了。”
太子妃口角帶一點笑,將手裏的糖送入口中,輕輕地銜住了。心道:恐怕有事。
結果直到聖壽結束,她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太子妃很是疑惑:難道是我想錯了?
然而接下來,老太妃也窩在家裏不動,公孫佳也回家繼續“休養”,她一改前陣子像是有意社交的樣子,幾乎足不出戶了。連進出公孫府的人次也少了,跑得勤快的也只有鐘源與鐘佑霖兩個表兄。
鐘源是要照顧孤兒寡母,鐘佑霖就是陪表妹玩兒解悶,然而太子妃還是有些擔心——如果鐘家想親上加親,怎麽辦?
鐘佑霖出身很好,長得不錯,也得皇帝喜歡,也近水樓臺,也性情和順。就很門當戶對、金童玉女。
太子妃心下有些不安,將延福郡主叫到了東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難得的是, 他活到這個歲數,眼不瞎耳不聾,走路不用人攙著, 偶爾還能自己違規寫點聖旨,比如過年的時候給自家親戚女眷發點走後門的紅封之類。
越到做壽,皇帝的心情是越好的。
直到王太傅求見。
皇帝當時正在皇後那裏準備用晚膳,聞言很奇怪地問鄭須:“近來王太傅有什麽重要的差遣嗎?還是哪個皇子皇孫不用功?”他兒孫一大堆, 尤其是登基之後,兒孫的數量猛增, 最小的一個兒子前兩年才開始上學, 今年新近接了兩個孫輩入宮讀書。他還以為是有什麽新學生鬧騰, 惹急了老太傅。
王太傅是個頗有分寸的人, 雖然古板迂直一點,但是不會裝腔作勢。
鄭須道:“沒有。”
皇後道:“王太傅年紀也大了,何妨宣進來問一問?”又問要不要留王太傅順便吃個飯。
皇帝草根出身,這上頭比較隨意:“先問問他有什麽事吧, 要不是什麽大事兒, 就留他用個飯。”
王太傅急匆匆趕過來, 看到這樣, 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臣無禮。”
皇帝虛虛指了指飯桌:“來,坐下慢慢說。怎麽回事?”
王太傅道:“是廣安王。”
“哦?坐,給太傅擺上碗筷。”
王太傅謝完了恩, 才說:“臣有事要奏,不報與陛下,實在吃不下飯。”
“你說。”
王太傅道:“廣安王業已成年,他有自己的主意,老臣並不意外,他要是沒有主見,老臣才要擔心。但是這主見,不能放在婦人身上!”
“嗯?”皇帝筷子一頓,又若無其事地挾了筷子魚,“什麽婦人?”
王太傅道:“吳宮人。將宮人帶到宮外安置,本就不妥,吳宮人再與前朝餘孽有幹連,就更是荒唐了!”
皇帝放下了筷子:“什麽餘孽?”
即使同情吳家、同情計進才,也不耽誤王太傅給吳家定性,更不耽誤他認為章昺做錯了。王太傅將吳宮人的來歷講了,又講了吳選、計進才的事,末了說:“吳宮人自請出家,事情已經結束了,廣安王又將她給接了回去,真是……唉……”
皇帝的表情從開始的不太在乎,已變得稍稍嚴肅了一些,問道:“他怎麽處置的吳選和計進才?”
王太傅道:“一同接了回去。”
“哼!”
王太傅想維護章昺,忙說:“這件事情他沒有做錯,是永安縣主……”
“那不是公孫昂的女兒嗎?”
“是。”
“這裏面又有她什麽事?”皇帝有陣子沒聽到過公孫佳的消息了,冷不丁聽到,覺得很奇怪,“她沒好好將養身體?”
王太傅苦笑一聲:“廣安王將人送到了她建的廟裏。呃,聽那意思,仿佛是給老家人養老送終的廟。她將廣安王請了過去,請廣安王將人接走,她不肯留這些人。”
皇帝道:“你怎麽過去的?”
王太傅道:“安國公來找臣的。”
皇帝輕笑一聲:“一群小滑頭!”
王太傅道:“臣年輕的時候,不喜歡小滑頭,現在倒覺得滑頭沒什麽,心裏明白、做事清爽就好。與他們計較什麽呢?勸導廣安王原本就是臣的職責所在!臣尚且束手無策,只好求助陛下,他們小輩能做什麽呢?他們肯來尋臣,就已經是明白人啦,知道廣安王的事情更重要。”
“你仔細講。”
王太傅將自己的經歷給皇帝講述了一遍,他的重點還是落在章昺的態度上,順帶將公孫佳說過的話簡化了一下。皇帝卻說:“她的原話是什麽?”
王太傅能當太傅,記性是不錯的,又原樣重覆了一遍,說完又要說章昺。皇帝已問了:“聽完了這些,計進才服了?”
“是。吳選也服了,”王太傅又添了一句,“廣安王與延福郡主都認為縣主說得對。”
“那不是很好嗎?既然肯服,接回去也不是什麽大事。”
王太傅苦笑道:“陛下,臣雖老邁,卻也年輕過的。誰個少年時沒點心思呢?臣何曾阻撓過他納妾?這個妾,有些過份了。帶出宮來出游,在宮外待人接物儼然主母,有個臺階下就馬上接了回來。臣才從廣安王府回來,廣安王當時就更固執了。”
皇帝嘆了口氣:“你辛苦啦,這事我知道了,小孩子,不是什麽大事。來,用膳,新鮮的魚,沒有腥味兒,很好吃。”
王太傅心想,陛下一向聖明,此事我給陛下帶到,只要他出手,就一定能將廣安王管教好。也寬心坐下來吃飯,邊吃邊想起一件事來:“那吳選?”擠兌完了吳宮人,王太傅又為吳家進了一言,果然是個誠信君子。
皇帝擺了擺手:“皇曾孫的舅舅,總不能一直是一個伶人。”
王太傅愈發的寬心,跟皇帝吃完了一餐飯,再輕輕松松地回了自己家。到了第二天,沒有關於吳家的消息傳出,王太傅一點也不急,他對皇帝總是有一種信任的,皇帝答應過的事從來就沒有食言過。他也不去見章昺,既然告知了皇帝,他就不去再做畫蛇添足的事情了。
另一邊章昺事情卻多了起來。
~~~~~~~~~~
章昺是一心要與紀氏拉開一點距離,至少不能事事都靠著紀家人,否則就等著被他們揉搓吧。不要說紀氏了,就是呂家,也夠他喝一壺的了。吳宮人這事,那是給他沒臉,呂氏就敢這麽幹了?
還有,他拉攏的這都是些什麽東西?沒一個頂用的,還吃裏扒外!他展現了足夠的誠意,與他們結交,然後呢?有內鬼!與呂濟民一搭一唱的,弄了個大笑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比較而言,還是妹夫鐘源臨機處事果斷又有條理,公孫佳一個女孩子辦法也比那群貨強!或許,紀、呂的人裏,也有人能想出很好的解決方法,但是他們就是不給他出主意,那要他們何用?
章昺於是定下了接下來的路線——還是得跟看著腦子清楚、勢力又比較大、還有能力的人結交。
他拍拍自己的額頭,自言自語地道:“均衡之術,我怎麽就忘了呢?原本……”與紀氏最不對付的就是鐘氏,不是嗎?他好好一個妹夫就放在眼前,幹嘛舍近求遠?幹嘛去扒拉紀氏門下的走狗?真是忙得昏了頭了!
有這個想法,他就想與鐘源聯絡感情了。然而延福郡主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很有章家公主們的風範,趕在章昺前面去求了叔叔晉王,將自己丈夫塞給了叔叔,章昺撲了個空。皇帝的大壽是最重要的,章昺不好搶人,只好先自己個兒處置自家後院的事兒。
吳宮人回來了,宮外的王府又有了一個能幹的女眷,不需要章昺再聽管事的匯報一些雞毛蒜皮的破事了。章昺本以為自己只要等計進才謄抄完賀完,往宮裏一送,加上王太傅的說項,他再給吳宮人請個孺人的身份,後院的事就算辦好了。大壽前後,慣例是會給一批官員、後宮等等批量的升遷以活躍氣氛,並且有可能有些特赦,這些都不難。
豈料這邊給吳宮人請封的奏本他還沒寫好,宮裏太子妃給他下了命令:“回來。”又將他調回了東宮。章昺窩著一肚子的氣,還不能與親娘叫板,只好先回來看看出了什麽事兒。
到了東宮一看,很好,王妃呂氏被太子妃以“閉門吃齋抄經為陛下祈福”為名,關到東宮小佛常裏,到現在也沒有放出來。
章昺的氣順了一些,平平穩穩地給太子妃問了安。
太子妃也客客氣氣地說了聲好,又說:“你近來在忙什麽呢?”
章昺道:“阿翁聖壽將近,我在外面看看有何盛世景象,準備寫一篇頌文。”
“不是攜妾姬尋歡作樂嗎?”太子妃的臉板了下來。
章昺眼角一抽:“我有沒有歡樂,您還不知道嗎?”
太子妃道:“我知道,阿福他娘也是個孽障!我已經管著她了!你也收斂些吧!你也知道聖壽將近,凡事都要體面謹慎,一團和氣、花團錦簇的才好。你怎麽對你外公也不講道理了呢?阿福他娘是辦了錯事兒,何至於遷怒到你外公身上?他那麽大年紀了,還在為你奔波。太常家雖是親戚,親戚間也是要有人情的,他舍了臉去辦這個事兒,難道還當不得你一個好臉?”
章昺的拳頭縮在袖子裏緊了又緊,道:“是。”
太子妃道:“得閑去看看你外公,別到處亂跑。還有,那個吳宮人,領回來吧!阿福他娘都進佛堂了,沒人動她了。在外頭也養不好身子,如何能夠誕育後代?你外公既答應了你,將她那個弟弟出脫出來,就會辦到的。見你外公的時候好好說話,好好謝一謝。怎麽就這麽巧了?吳選也太上不了臺面了!他脫了賤籍,再給他另辦個戶籍,你收斂些,不要太擡舉了,將舊賬又翻出來,畢竟有那樣一個祖父、又有那樣一個經歷,翻出來你也要臉上無光、不好收場。”
章昺道:“外公如此辛苦,吳家的事就不勞他耗費人情為我操心了。我自己辦。”
“你要怎麽?”太子妃急了,“不可直接向你阿翁求情!你為了一個宮婢去求你阿翁,你阿翁會怎麽想?不成體統!”
章昺心道,往日看您處事妥當,這事兒辦得,還不如一個病歪歪的丫頭呢。他沒有接太子妃的話,仍然說:“我有辦法,我自己辦。”
太子妃又驚又怒:“你是翅膀硬了,不聽為娘的話了嗎?”
章昺撩開衣擺,當地一跪:“阿娘何出此言?兒子只是覺得自己已經這麽大年紀了,再沒有一點擔當,凡事都讓外公耗費人情,讓阿娘操心,真是愧為男兒。您放心,我會辦好的。”說著,伏地拜了兩拜,爬起來說,“阿娘若是沒有別的事,兒便告退了,偌大年紀,總在內闈領訓,不成體統。”
太子妃道:“我不用你有擔當!你只要安安穩穩地坐著就好,一切我們都會為你安排好的!你怎麽鬧起小孩子脾氣來了?你小時候都不這麽鬧,怎麽越活越回去了?”
章昺又一長揖,揚長而去。
太子妃仿佛被人踹了個窩心腳,整個人仰在了仰子上,撫著心口說:“這是要氣死我呀!”侍女搶上前來為她奉茶、揉心口。太子妃罕見地抱怨:“我難道不是為了他好?我是他親娘,難道我會害他?”
侍女們早知道該怎麽安慰她,一個說:“大郎會想明白的。”另一個就說:“您為大郎操碎了心。”左右不離太子妃關心章昺。
太子妃道:“我為了他,連樂平侯都頂了!他……哎喲,我夾在這中間,誰知道我的苦?”
早些時候,紀炳輝找到了女兒,讓她好好管管外孫:“在外面都玩野了。”又說了章昺如何不與自己親近。當時太子妃也是義正辭嚴地對自己父親說:“阿爹,大郎娶妻生子,阿福都快能發蒙了,您總得讓他喘口氣吧?”
也是將紀炳輝噎得回家直揉胸口的。
太子妃被安慰了一陣,很快又振作了起來:“不好!他自己不知道會辦成個什麽樣子!以前都有人為他謀劃、為他把關,現在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麽念頭。快!將他給我再叫回來!我真是氣昏了頭了,就不該放他走!”
“不想放誰走呀?”一聲不鹹不淡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太子妃一擡眼,見是丈夫回來了,迎上去道:“大郎,又出去了,他……”
太子拍拍她的手背:“我都知道了,他做得還行。”太子是從皇帝那兒來的,這父子倆罕見地沒有老年皇帝對壯年太子的過度猜疑,太子從親爹那兒得到了不少信息。原本也是打算回來與兒子談一談的,不想兒子又走了,老婆還在這兒瞎擔心。
太子妃道:“他做了什麽了?”
太子道:“阿爹還算滿意。就這兩天,你等消息就是了。”
太子妃舒了一口氣,不再追問了,安排給太子上涼茶,換下汗濕的衣服,又是一位柔和的賢妻了。
太子發話了,太子妃也就安靜地等了些許時日,皇帝的聖壽一日近似一日,終於聽到了一個消息——計進才上表,還獻了書,皇帝便在這一次因為聖壽祈福而特赦中,赦免了吳氏的罪,讓吳選還籍為民了。
太子妃也得承認,這麽做是比讓吳選悄悄消失要體面一些。法子不是想不到,是紀家沒必要為了吳宮人去費這精力而已,哪怕這精力不過是動動嘴。
這是赦的那一批。
晉封升遷的那一批裏,章昺那個吳宮人冊為廣安王孺人的請求也批了。
這兩件事情太子妃都不知道,這讓她有了一絲危機感。計進才還算外朝的事情,吳宮人這個,太子妃就有點不能忍了。不是她非得把手伸進兒子的後院,而是……你給我添個兒媳婦,不得問問你娘我的意見嗎?
章昺就沒問!
直將太子妃噎得瞪眼,又不能在聖壽前後與兒子置氣擺臉子,她還得去皇後那裏彩衣娛親,順帶解釋一下呂氏這功課還沒做完,就先不出來了。
~~~~~~~~~~
皇帝在皇後那裏,是因為聖壽前一天,胡老太妃就被接進宮裏來了,皇帝對這位姨媽在心理上越來越有一種親近與依賴。
老太妃也心疼大外甥,帶著兩個自家晚輩就殺到了宮裏來。因為第二天正日子,有許多禮儀要做,老太妃打算提前一天親自下廚,給皇帝做一碗疙瘩湯,打個蛋花再多放點肉絲進去。
當年過得苦,皇帝、鐘祥這些人還沒成年的時候,家裏能吃頓飽飯就不錯了,肉是稀罕物,疙瘩湯裏加肉絲就成了全家人記憶中的美味。
公孫佳與鐘源是老太妃行走必備的,鐘源是個成年男子,在後宮裏還不好留宿於是改成了延福郡主代丈夫陪伴。老太妃每年總要要念叨一回當年的食譜,姑嫂倆聽了都有點無奈。公孫佳更小的時候,真以為這是什麽絕世的美食,她對吃的東西一向沒多大的興趣,但是老太妃說不錯,她真以為很好吃。回家讓廚房去做,吃進嘴裏還不如常吃的東西。
此後老太妃再說什麽好吃,她都不肯信了。
到了皇後的宮裏,皇帝也樂呵呵的,也不提什麽吳宮人,甚至章昺都沒提。他只陪著老太妃說話,回憶當年。
延福郡主聽了想打盹兒,這話,近五年來,每年的這一天他們都要再說,偶爾能添一點新內容,基本框架卻都不變,延福郡主都會背了。可她不敢讓這二位閉嘴。延福郡主給公孫佳使個眼色,卻發現她臉上沒有半點不耐的神色,雖然坐姿有點變了,卻是被允許了——她身體不好,隨便歪。
皇帝掃了一眼孫女,再看一眼公孫佳,問道:“你們呢?在家做什麽?”
延福郡主道:“帶孩子呢,該發蒙了,又不愛讀書,我看就是該打一打才好。”
皇帝一笑:“怎麽不送進宮裏來?”
“那得先發了蒙,別什麽都不懂就進來,顯笨。”
皇帝笑著搖頭,又問公孫佳:“你呢?”
公孫佳道:“我就在家裏呆著,再整理整理阿爹留下來的東西,想給阿爹寫個傳,越收拾越覺得東西多,仿佛寫不出來似的。”
“哦?這有何難?他的一切,國史館裏自有記載。”皇帝不是很想在自己生日提這種傷心事,公孫昂要是還活著,他還用愁什麽邊患麽?邊患這種事,什麽時候都有,只是有時候大到寫進史書、當時的百姓人盡皆知敵人是胡虜蠻夷。有的時候是疥癩之疾,還沒流傳開來就已經被摁滅了。最近,邊境又有點小鬧騰,讓皇帝不太開心。
公孫佳道:“許多戰役都沒記全,還有阿爹的來歷也沒人肯告訴我,仿佛……對我說了,我就會吃了他們一樣。出息!”
皇帝不快的心情壓了一壓,也有點好奇她的想法,問道:“不告訴你,免得你尷尬。”
公孫佳道:“我倒想多知道一些,知道得越多,他在我心裏就活得越久。不就是餵馬的事兒嗎?有什麽好避諱的?”
延福郡主道:“是呀,誰不是阿翁的臣子,要為阿翁效力的?他們這麽畏畏縮的,倒顯得咱們不夠大方了。”
公孫佳搖搖頭:“我倒不是因為這個。這就像兩個人趕路,穿著鞋、騎著馬的,沒跑過光著腳、餓著肚子的,嫂嫂說,哪個人更有本事?我爹有本事,我有什麽好尷尬的?一把好牌把得稀爛的人都不臉紅,他們也配替我擔心?好意惡意,我還分得清,只要不是惡意攻訐,我都容得。跟我講實話,難堪也要聽進去,故意惡心我,腿給它打折!”
皇帝笑了:“小小年紀,氣性是越來越大了。”
公孫佳道:“那,總是要長大嘛。難道我說的不對?”
胡太妃一向偏心,摸著公孫佳的後頸說:“對對,說的都對,你爹是跑贏了的。你也是跑贏了的!”後一句是對皇帝說的。
皇帝被姨媽誇了,高興得像個孩子:“那有沒有賞?”
胡太妃道:“給他拿塊糖來!給大家夥兒都拿糖來,咱們都是跑贏了的!”
就很生氣啦,榮華富貴都有了,權勢地位也有了,獨獨會被人嘲笑泥腿子出身太土氣。“出身微賤”四個字總是跟著他們,老太妃很是厭惡這種說法。偏偏他們反駁起來也只有“天命眷顧”、“新貴已經開始向學了”、“老子就是拳頭大”、“現在我是老大了”之類的話,聽起來就很氣弱心虛。
因為老太妃與皇帝等人,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是認可“講出身”的。皇帝都需要有人給他往上從神話傳說裏找祖宗攀附。
公孫佳這話就解氣!
老太妃自己也含了塊糖,一口賀州口音,含糊地道:“咱們就是贏了!”
皇帝也說:“贏了!”
太子妃就是在這個時候趕到的,老太妃還笑瞇瞇地說:“快,給娘娘把糖也端過去。”
太子妃行禮、坐定,拿銀叉子叉了一小塊糖,拈在手裏問道:“這是有什麽好事了嗎?”
皇後道:“阿姨在給我們分糖吃呢,你趕上了。”
太子妃口角帶一點笑,將手裏的糖送入口中,輕輕地銜住了。心道:恐怕有事。
結果直到聖壽結束,她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太子妃很是疑惑:難道是我想錯了?
然而接下來,老太妃也窩在家裏不動,公孫佳也回家繼續“休養”,她一改前陣子像是有意社交的樣子,幾乎足不出戶了。連進出公孫府的人次也少了,跑得勤快的也只有鐘源與鐘佑霖兩個表兄。
鐘源是要照顧孤兒寡母,鐘佑霖就是陪表妹玩兒解悶,然而太子妃還是有些擔心——如果鐘家想親上加親,怎麽辦?
鐘佑霖出身很好,長得不錯,也得皇帝喜歡,也近水樓臺,也性情和順。就很門當戶對、金童玉女。
太子妃心下有些不安,將延福郡主叫到了東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