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關燈
小
中
大
梁國的重騎兵是穆明珠曾在前世作幽靈時親眼見過的。
在最後那場梁國與大周的對戰之中,她看到潮水般的梁國騎兵向岸邊湧來,而沖在前面的騎兵,不只騎士身上的鎧甲反射著月光,連他們胯
下的馬身上也有鎧甲反光。不但人,連馬都刀槍不入。
在揚州時,穆明珠曾幾次對齊雲提起梁國的重騎兵。一來是她心中擔憂,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破解梁國的重騎兵;二來是她清楚母皇有意安排齊雲往北府軍中去,那麽齊雲遲早要領兵與梁國對戰,多一些關於重騎兵的了解、便多一分勝利的希望。
在重騎兵出現之前,譬如從前秦末漢初一統匈奴的冒頓,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這些“控弦之士”,多是不穿鎧甲的輕騎兵,來去迅速、機動靈活。直到梁國南下,占據了大片中原地方,一來是據有青州、兗州豫州等產鐵礦的主要地區,又有焦道成這等豪族奸商、為了金銀不斷從大周境內輸送鐵礦出去,在制造鎧甲的礦石方面,梁國是很充足的;二來是梁國占據中原之後,兼有游牧與耕種之民眾,後者為梁國帶來了大量的繁衍人口,使得梁國擁有了數萬名冶鐵、打鐵的匠人。據穆明珠前世後來所知,梁國皇帝拓跋弘毅提前數年便把這些鐵匠都遷徙至洛州,要他們沒日沒夜得制造鎧甲兵器。
在梁國越來越強大的國力支撐下,經過數年的準備,梁國終於組建起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重騎兵。
正是此夜上庸郡的大周將士之所見。
齊雲隱在半山腰的山林之中,望見那為首的一列重騎兵,馬上騎士都手持一樣極為罕見的兵器。
那兵器似長
槍,卻有長
槍兩倍之長。
因那兵器實在太長,不似刀槍劍戟,騎士便不握其尾端,而是捉著其中段,側置於身畔。
那兵器長,其鋒刃也長,前端寒光閃閃、鋒利無比的鐵器長過男子手臂。
這正是北境騎兵握於手中,便可威力倍增的馬槊。
齊雲只是當下一看,也知其與重騎兵結合後的殺傷力,更何況他曾聽公主殿下細說過這梁國馬槊的厲害之處。需知這馬槊長、槊頭鋒利也就罷了,梁國上好的馬槊,其槊鋒有打出八棱來,宛如頂級的寶劍。普通的鎧甲又或是鎖子甲,在這等八棱馬槊的攻擊下,就好似一張薄紙那麽脆弱。因而梁國這等馬槊,又名“破甲槊”,是梁國這些年來百戰百勝的利器。
而這破甲槊與重騎兵相結合,兩軍對陣之際,對方的長
槍還未能挨上梁國騎兵的身,自己的鎧甲心肺都已經為馬槊所破——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
這樣的殺器在手,攻城略地不在話下,哪個有野心的皇帝不想擁有呢?
可是不只是重騎兵的組建養護耗費巨大,就只說重騎兵手中所持馬槊,亦是造價不菲。從前只有那些門閥大家的重要子弟,才能裝配此兵器。尋常官員也不過佩戴裝飾華麗的寶劍以表身份。誰能想到梁國國力之盛,竟能打造出一支配備了馬槊的重騎兵來呢?
齊雲的目光挪向山腳下的密林之中,那裏由白馳與劉肆領兵,藏著萬人的結陣步兵與三千人的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埋伏在山腳,阻斷梁國大軍殺向上庸郡主城之路。雖說是埋伏,但一旦現身,那就是真刀**的明著幹,所以領隊的將軍必須得是經過沙場的老將。與此同時,齊雲領兵從半山腰以弓
**協助阻擊。而老將軍黃威坐鎮於主城之中。
“速報信於白馳與劉肆兩位將軍。”齊雲快速沈聲道:“來的是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當先少說有五千之數,皆手持馬槊,不可與之短兵相接。命他們埋伏在山腳密林中,只以羽箭侵擾。”
衛兵立時快馬下山傳話。
齊雲剎那之間便能如此決斷,與此前在揚州聽穆明珠所言不無關系。
當初穆明珠同他說起梁國重騎兵之後,曾分析過兩種破解之法。其一是針對重騎兵的短處,那就是笨重、不夠靈活,因為戰馬背負著騎士以及兩副鎧甲的重量,只能進行短途的沖鋒,一旦距離過長,戰馬不但體力不支、而且因為身披鎧甲影響散熱也難以為繼。那麽大周的士卒就可以充分發揮機動性,依靠地形的優勢打“游擊戰”。其二則是以戰鬥體系來破解,因為重騎兵的人難破,但馬卻容易破,只是需要長時間操練大周士兵,使其配合到位,只要能使“人仰馬翻”,那麽重騎兵的威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此夜倉促之間,第二條法子是難以施展的。
那麽便唯有以機動靈活性,來化解重騎兵的威力。
齊雲命衛兵傳話後,便立時調集所領的三千弓
**
手,迅速趕往山腳下——因為面對這樣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弓
**
手唯一還能起作用的地方,只有騎士與戰馬不得不從鎧甲中露出來的眼睛。
而如果要在黑夜中射中眼睛,無疑需要很近的距離,在半山腰是不成的。
那傳話的衛兵常於山林中來去,不走山間石階,而是從小徑上一路扯著樹枝、踩著青苔野草“滑”下去,不過片刻便趕到了山腳白馳、劉肆兩位將軍身邊。
誰知那衛兵把齊雲的命令一傳,白馳與劉肆都嗤笑出聲。
白馳擦著手中長刀,冷笑道:“回去告訴咱們那位小中郎將,他若是怕得縮了卵子,盡可以藏在山上,看爺爺是怎麽收拾這些雜碎的。等爺爺殺完了賊人,他再穿著那鋥亮的靴子站出來,束著兩手領功勞便是。”
劉肆也嘲弄道:“總之誰不清楚是怎麽回事兒呢?不過就是公主殿下的準駙馬,來窮鄉僻壤晃一圈,回去建業城裏也算是立過功業的人嗎?怎麽?如今隔著八百丈遠,見了幾個穿甲的梁人,便嚇破了膽?自己要逃命,還要捎帶上爺爺們嗎?爺爺們跟咱們那小中郎將不一樣,爺爺胯
下有東西……”
跟隨在白馳、劉肆身周的四五名將領也都大笑起來。
在他們出言嘲弄的時候,梁國騎兵雷鳴般的聲響已經越來越近,但是那聲音只是巨大,還不激烈——梁國騎兵最先過來的一批,還沒有進入沖刺,戰馬也只是在低速跑動。
白馳與劉肆等人,就在這沈悶的馬蹄雷鳴聲中,面無懼色嘲弄著齊雲所傳的命令。
他們的確是身經百戰的將軍,當初能從流民或普通士卒一步步做到將軍,固然有運氣的成分才能活下來,但本身也是膽色過人、臨危不懼之輩。在白馳劉肆等人看來,他們對自己領兵作為第一道迎戰的防線並無異議,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榮譽,哪怕這種榮譽背後意味著所領軍部士卒的大量死傷;但是大敵當前,老將軍黃威與大軍副陶明等人卻安排了那小中郎將齊雲守在半山腰,只管在兩軍對戰之時放放冷箭,卻叫人不忿又不恥了。這等在半山腰放冷箭的任務,只要贏了,功勞一定跑不了;就算是戰敗了,領兵之人往山林中一藏,也總可以全身而退、部下毫無損傷。
坦白來說,齊雲能得以領兵在半山腰伏擊,其實的確是老將軍黃威與大軍副陶明出於軍情之外的考慮,才給他的“優厚”任務。
老將軍黃威是皇帝穆楨親自請動出山的,也很清楚自己的存在除了當下穩定軍心之外,更是皇帝要為齊雲這位少年鋪路。老將軍黃威在朝中許多年,比時下的人更清楚當初齊雲父親齊石為皇帝所作的事情。有其父必有其子,皇帝穆楨如此栽培齊雲,也在情理之中。況且齊石當年已經把世家貴胄得罪了個幹凈,且多是殺親之仇,哪怕過了一代到了兒子齊雲身上也是化解不開的。這就更強化了齊雲的“忠心”。將來手握重兵的大將,禦敵的能力固然重要,這“忠心”卻也是一等一的重要。因此老將軍黃威很明白,對齊雲要“栽培”,卻萬萬不可真要他置身絕境,否則一旦有失,他便罪過不小。
而至於大軍副陶明這邊,當初齊雲入北府軍歷練,就是安排在他部下。近日陶明更是接了寶華大長公主的信件,信中寶華大長公主親自過問齊雲的情形。陶明當初能入北府軍領兵,也是多虧了寶華大長公主的舉薦,雖然離開多年,但心中常懷報答之意,接了寶華大長公主的信件後,更不可能不對齊雲多加照拂。
齊雲在北府軍中,有此二人在上照拂,雖然身處前線,怕是比在揚州城中還要更安全些。
白馳與劉肆等人都是軍中多年的將軍,哪裏看不出這些門道來?他們平素就對齊雲冷嘲熱諷,只是礙於權勢與尊卑,從前還不曾撕破臉;但是在這敵軍馬蹄聲如雷鳴的暗夜中,白馳與劉肆等人也都撕掉了假面,對齊雲的鄙夷再無掩飾。也許不只是鄙夷,還有憤怒。
他們是身經百戰的將軍,自然清楚這一夜阻擊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一想到自己部下的士卒死傷無數,而在半山腰乘涼的齊雲卻可以跟在後面領賞,怎能不讓人憤懣?
“白將軍,劉將軍……”那傳話的衛兵未曾料想到眾將領會是這樣的反應,想到中郎將所交待的話,急切道:“中郎將有令,這等重騎兵咱們迎上去只是送死,何不保存實力……”
他話未說完,已被劉肆一聲怒喝打斷。
“夠了!再胡言亂語,擾亂軍心,我就斬了你!”劉肆手臂一揮,閃著光的長刀已經架在了那衛兵頸側。
那衛兵立時噤聲不敢語。
“什麽重騎兵輕騎兵……”白馳擦著長刀的刀刃,他此前經歷的戰爭中從未見過甲騎具裝的對手,自然也不知道所謂的重騎兵,只當齊雲又或者這衛兵胡言亂語。他面色沈下來,嘲弄之意淡去,目光嚴肅冷凝,聽得那雷鳴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道:“迎戰計劃是黃老將軍點了頭的。齊中郎將要臨陣變更,還需請出黃老將軍出面。”他擦完了刀刃最後一下,蹲在暗沈沈的大樹下,擡眸看向那被長刀架在脖頸不敢言語的衛兵,冷聲道:“若是這一夜我們都沒活下來,你記得傳話給齊中郎將。若他還有良心,便上表給朝廷,別忘了撫恤傷亡將士的家人。”
那衛兵楞住。
劉肆收了架在那衛兵脖頸上的長刀,嘲笑道:“嚇尿了不曾?真是什麽人帶什麽兵,跟著那小中郎將的,膽子怕是還不及老鼠。”他晃了晃脖子,一聲呼哨召喚過自己的戰馬來,提刀上馬,便列陣於山腳大路兩旁,只等那梁國騎兵殺入包圍圈後,領兵躍然而出。
而那雷鳴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終於轉過山坳奔上了劉肆與白馳等人所守的大路。
直到這一刻,白馳與劉肆才看清了來犯的梁兵、明白了齊雲傳話所說的“重騎兵”究竟是什麽——那是齊雲在半山腰已提前看到的。
“將、將軍?”跟隨白馳的副官也征戰多年,從未見過這這樣的騎兵,詢問之時聲音已經不自覺發顫。
梁國重騎兵,那些高頭大馬承擔著人與兩副鎧甲的重量,列隊整齊步步逼近之時,宛如山岳將傾、泰山壓頂,由不得人不懼怕。
“怕**!”白馳穩住心神,翻身上馬,當先從路旁密林中沖出來,手中長刀映著月光,抖動間宛如一道不會消失的閃電。
在他身後,無數大周士卒也紛紛上馬迎戰。
梁國的重騎兵不急不緩,步步逼近。
兩軍距離越來越近,已經進入射程範圍之內。
隱在路旁密林中的弓
**
手早已控弦等待,此時箭出如急雨,若是在平時的對戰之中,定然能叫敵軍躺倒一片、甚至潰散。
可是此時那些鋒利閃著寒芒的箭頭,射到梁國重騎兵身上,不管是騎士還是戰馬,都被鎧甲所保護。
射出去的利箭,幾乎全部都在命中鎧甲之後,無力地落向地面;只有極少數刁鉆角度的箭支,剛好命中了敵軍的面門,偶爾才能讓那為首的重騎兵翻倒下來一兩個——這一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常規作戰中非常有效的弓
**利箭攻擊,對於這些重騎兵來說,忽然威力全無,就好似小孩給大象撓癢癢一樣可笑。
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白馳與劉肆等將領仍是領兵而上。
在他們身後,是上庸郡的主城。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在竹山腳下阻擊梁國騎兵。他們不能退!
“沖!”白馳縱馬躍上,他無家無業也就毫無牽掛,本就是爛命一條,這輩子享受的已經賺了,就算是脖子上挨了一刀,也不過一睜眼一閉眼的事情。死前殺一個不虧,殺兩個就賺了!
劉肆等幾名與白馳常年一處的將領,都是從流民或普通士卒爬上來的,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都是混不吝的主。
只是這一次,他們都沒有想到,敵軍如此兇殘,甚至讓他們連“不虧”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白馳第一個縱馬躍出,但劉肆胯
下戰馬更快,竟是後發先至,沖到了白馳之前,他長刀揮出,砍向離他最近的梁國騎兵。
劉肆卻不知,在他的長刀能挨到對方脖頸之前,那騎兵手中所持馬槊,已足夠洞穿他的身體。
白馳眼睜睜看著那騎兵的馬槊先戳中了劉肆的心口,他忙上前相助,心中並不如何慌亂——因為這種情況在以前的戰鬥中也發生過,因為有鎧甲的防護,他們每次都轉敗為勝。一來是因為他們是將軍,鎧甲是最精良的;二來是因為他與劉肆等人都身手過人,不等對方破甲,便已經殺了對方。可是這一次,劉肆臉上的獰笑還未褪去,他心口處的鎧甲已經如一片樹葉般為對方洞穿。
那梁國騎兵抽出馬槊,白馳趁隙上前,一刀斬落了那梁國騎兵的腦袋,眼角的餘光中卻看到鮮血從劉肆洞開的心口處噴湧出來——這是必死無疑了。
戰鬥之中,白馳來不及整理思緒與情緒,幾乎是本能地捉過了那死去梁國騎兵所用的馬槊——此兵器沈重,他胳膊一沈,運氣提起馬槊,手持一端橫掃開來,也虧得他臂力驚人,才能掄起這近四米長的馬槊,避免了與劉肆一樣的下場。
這怪不得白馳與劉肆,因為在他們一生之中,都不曾見過如此貴重的武器,更不必說使用。
而白馳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但是在他身邊,跟隨他一同沖出來的大周騎兵,已經齊刷刷倒下去了一片。
那梁國重騎兵手中的馬槊,就好似收割性命的鐮刀一般,揮舞而出,便倒下一片大周騎兵。
那馬槊頂端的破甲八棱,戳過大周騎兵身上的鎧甲,就好似剝開果子的外殼;甚至向下掃去,便可令大周的戰馬或死或傷。
只是梁國騎兵很少對戰馬動手,可見其背後主將之傲慢——他們已經把大周騎兵胯
下的戰馬,視作他們必然會獲得的戰利品。
白馳望著身邊倒下去的士卒,視線掃過那一張張隱約熟悉的年輕面孔,感到了一種在他二十多年的征戰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恐懼。在這種恐懼中,他忽然想起了那中郎將齊雲命人傳的話,“在梁國重騎兵之下,這樣貿然迎戰只是要將士送死”。他嘲笑那齊中郎將膽怯的話語似乎猶在耳邊,可是白馳已經明白過來,那人說的是對的。
退嗎?如何退?
白馳望向身周,他與身邊的十數名將士已經被梁國騎兵所包圍——他們沒有直接殺上來,而是結成圓陣、步步緊逼,大約是因為他這一身鎧甲表明了將軍的身份,敵人是要捉活的。
透過梁兵包圍的縫隙望出去,他看到大片的大周士卒倒下去——他從未見過結束如此之快的戰鬥。
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既無法阻止梁兵的腳步,也無法為上庸郡主城爭取更多的時間。
而這,都要記在他的頭上!
白馳腦海中紛雜思緒此起彼伏,可是望著步步緊逼的梁兵,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絕對不能被俘虜!如果做俘虜經受拷問折磨,還不如……
他垂下眼睛來,看向手中雪亮的刀。
他再一次舉起了手中長刀,只是這一次卻是對著自己。
“將軍!”副官在他身側哀聲叫道。
“將軍,快看!”忽然,副官的叫聲多了幾分欣然。
白馳微微一楞,擡頭看去,就見原本被梁國騎兵碾壓的大周士卒忽然得了喘息之機,原本沖在最前面的梁國重騎兵不知為何、接而連三倒下去。
“眼睛!”副官叫道:“射眼睛!”
白馳也看清楚了,微弱星光之下,從林中射出來的冷箭,不斷正中梁國騎兵的眼睛又或是戰馬的眼睛。
在這樣的距離之下,能射中其眼睛,發箭之人的箭術世所罕見。
當發現梁國騎兵連戰馬都裝配了鎧甲,馬上騎兵只露出眼睛時,白馳也曾想過要射眼睛制敵——但是這樣的準頭,連他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普通的弓
**
手?只能是短兵相接時,橫刀向敵人目中或脖頸。
軍中幾時有了這等箭術高手?
不等白馳細想,在這片刻之間,那包圍著白馳等人的梁國重騎兵越來越近,包圍圈越來越緊。
就算這箭術高手能連番射倒十數名梁國重騎兵,拖延時間,給大周士卒撤退的時機,白馳等十餘人也是退不得了。
但是這突然而至的箭術高手,激發了白馳的鬥志。
“殺!”白馳拋開已經斷折的馬槊,手中長刀轉向,從自己脖頸旁挪開,再度指向了敵軍。
雖然喊著“殺”,但白馳對自己活命已經不抱希望。
可是就在他即將死於梁國騎兵馬槊之下時,忽然斜刺裏殺出來一位少年,甲衣戰馬,手持馬槊,橫掃開來,真有萬夫不當之勇,立時撕開了包圍圈的一角。
那少年武藝了得,竟能連奪三槊,一路殺到了白馳面前。
而在他身後,十數名衛兵緊隨其後,也殺入包圍圈中來。
白馳定睛一看,幾乎以為是自己生死之際出現了幻覺,那領兵殺到包圍圈中的少年,不是中郎將齊雲又是何人?
“接住。”少年將手中完好的馬槊拋向他,一手持弓,一手摸向箭囊,目如寒星,冷而沈靜道:“跟在我身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最後那場梁國與大周的對戰之中,她看到潮水般的梁國騎兵向岸邊湧來,而沖在前面的騎兵,不只騎士身上的鎧甲反射著月光,連他們胯
下的馬身上也有鎧甲反光。不但人,連馬都刀槍不入。
在揚州時,穆明珠曾幾次對齊雲提起梁國的重騎兵。一來是她心中擔憂,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破解梁國的重騎兵;二來是她清楚母皇有意安排齊雲往北府軍中去,那麽齊雲遲早要領兵與梁國對戰,多一些關於重騎兵的了解、便多一分勝利的希望。
在重騎兵出現之前,譬如從前秦末漢初一統匈奴的冒頓,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這些“控弦之士”,多是不穿鎧甲的輕騎兵,來去迅速、機動靈活。直到梁國南下,占據了大片中原地方,一來是據有青州、兗州豫州等產鐵礦的主要地區,又有焦道成這等豪族奸商、為了金銀不斷從大周境內輸送鐵礦出去,在制造鎧甲的礦石方面,梁國是很充足的;二來是梁國占據中原之後,兼有游牧與耕種之民眾,後者為梁國帶來了大量的繁衍人口,使得梁國擁有了數萬名冶鐵、打鐵的匠人。據穆明珠前世後來所知,梁國皇帝拓跋弘毅提前數年便把這些鐵匠都遷徙至洛州,要他們沒日沒夜得制造鎧甲兵器。
在梁國越來越強大的國力支撐下,經過數年的準備,梁國終於組建起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重騎兵。
正是此夜上庸郡的大周將士之所見。
齊雲隱在半山腰的山林之中,望見那為首的一列重騎兵,馬上騎士都手持一樣極為罕見的兵器。
那兵器似長
槍,卻有長
槍兩倍之長。
因那兵器實在太長,不似刀槍劍戟,騎士便不握其尾端,而是捉著其中段,側置於身畔。
那兵器長,其鋒刃也長,前端寒光閃閃、鋒利無比的鐵器長過男子手臂。
這正是北境騎兵握於手中,便可威力倍增的馬槊。
齊雲只是當下一看,也知其與重騎兵結合後的殺傷力,更何況他曾聽公主殿下細說過這梁國馬槊的厲害之處。需知這馬槊長、槊頭鋒利也就罷了,梁國上好的馬槊,其槊鋒有打出八棱來,宛如頂級的寶劍。普通的鎧甲又或是鎖子甲,在這等八棱馬槊的攻擊下,就好似一張薄紙那麽脆弱。因而梁國這等馬槊,又名“破甲槊”,是梁國這些年來百戰百勝的利器。
而這破甲槊與重騎兵相結合,兩軍對陣之際,對方的長
槍還未能挨上梁國騎兵的身,自己的鎧甲心肺都已經為馬槊所破——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
這樣的殺器在手,攻城略地不在話下,哪個有野心的皇帝不想擁有呢?
可是不只是重騎兵的組建養護耗費巨大,就只說重騎兵手中所持馬槊,亦是造價不菲。從前只有那些門閥大家的重要子弟,才能裝配此兵器。尋常官員也不過佩戴裝飾華麗的寶劍以表身份。誰能想到梁國國力之盛,竟能打造出一支配備了馬槊的重騎兵來呢?
齊雲的目光挪向山腳下的密林之中,那裏由白馳與劉肆領兵,藏著萬人的結陣步兵與三千人的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埋伏在山腳,阻斷梁國大軍殺向上庸郡主城之路。雖說是埋伏,但一旦現身,那就是真刀**的明著幹,所以領隊的將軍必須得是經過沙場的老將。與此同時,齊雲領兵從半山腰以弓
**協助阻擊。而老將軍黃威坐鎮於主城之中。
“速報信於白馳與劉肆兩位將軍。”齊雲快速沈聲道:“來的是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當先少說有五千之數,皆手持馬槊,不可與之短兵相接。命他們埋伏在山腳密林中,只以羽箭侵擾。”
衛兵立時快馬下山傳話。
齊雲剎那之間便能如此決斷,與此前在揚州聽穆明珠所言不無關系。
當初穆明珠同他說起梁國重騎兵之後,曾分析過兩種破解之法。其一是針對重騎兵的短處,那就是笨重、不夠靈活,因為戰馬背負著騎士以及兩副鎧甲的重量,只能進行短途的沖鋒,一旦距離過長,戰馬不但體力不支、而且因為身披鎧甲影響散熱也難以為繼。那麽大周的士卒就可以充分發揮機動性,依靠地形的優勢打“游擊戰”。其二則是以戰鬥體系來破解,因為重騎兵的人難破,但馬卻容易破,只是需要長時間操練大周士兵,使其配合到位,只要能使“人仰馬翻”,那麽重騎兵的威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此夜倉促之間,第二條法子是難以施展的。
那麽便唯有以機動靈活性,來化解重騎兵的威力。
齊雲命衛兵傳話後,便立時調集所領的三千弓
**
手,迅速趕往山腳下——因為面對這樣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弓
**
手唯一還能起作用的地方,只有騎士與戰馬不得不從鎧甲中露出來的眼睛。
而如果要在黑夜中射中眼睛,無疑需要很近的距離,在半山腰是不成的。
那傳話的衛兵常於山林中來去,不走山間石階,而是從小徑上一路扯著樹枝、踩著青苔野草“滑”下去,不過片刻便趕到了山腳白馳、劉肆兩位將軍身邊。
誰知那衛兵把齊雲的命令一傳,白馳與劉肆都嗤笑出聲。
白馳擦著手中長刀,冷笑道:“回去告訴咱們那位小中郎將,他若是怕得縮了卵子,盡可以藏在山上,看爺爺是怎麽收拾這些雜碎的。等爺爺殺完了賊人,他再穿著那鋥亮的靴子站出來,束著兩手領功勞便是。”
劉肆也嘲弄道:“總之誰不清楚是怎麽回事兒呢?不過就是公主殿下的準駙馬,來窮鄉僻壤晃一圈,回去建業城裏也算是立過功業的人嗎?怎麽?如今隔著八百丈遠,見了幾個穿甲的梁人,便嚇破了膽?自己要逃命,還要捎帶上爺爺們嗎?爺爺們跟咱們那小中郎將不一樣,爺爺胯
下有東西……”
跟隨在白馳、劉肆身周的四五名將領也都大笑起來。
在他們出言嘲弄的時候,梁國騎兵雷鳴般的聲響已經越來越近,但是那聲音只是巨大,還不激烈——梁國騎兵最先過來的一批,還沒有進入沖刺,戰馬也只是在低速跑動。
白馳與劉肆等人,就在這沈悶的馬蹄雷鳴聲中,面無懼色嘲弄著齊雲所傳的命令。
他們的確是身經百戰的將軍,當初能從流民或普通士卒一步步做到將軍,固然有運氣的成分才能活下來,但本身也是膽色過人、臨危不懼之輩。在白馳劉肆等人看來,他們對自己領兵作為第一道迎戰的防線並無異議,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榮譽,哪怕這種榮譽背後意味著所領軍部士卒的大量死傷;但是大敵當前,老將軍黃威與大軍副陶明等人卻安排了那小中郎將齊雲守在半山腰,只管在兩軍對戰之時放放冷箭,卻叫人不忿又不恥了。這等在半山腰放冷箭的任務,只要贏了,功勞一定跑不了;就算是戰敗了,領兵之人往山林中一藏,也總可以全身而退、部下毫無損傷。
坦白來說,齊雲能得以領兵在半山腰伏擊,其實的確是老將軍黃威與大軍副陶明出於軍情之外的考慮,才給他的“優厚”任務。
老將軍黃威是皇帝穆楨親自請動出山的,也很清楚自己的存在除了當下穩定軍心之外,更是皇帝要為齊雲這位少年鋪路。老將軍黃威在朝中許多年,比時下的人更清楚當初齊雲父親齊石為皇帝所作的事情。有其父必有其子,皇帝穆楨如此栽培齊雲,也在情理之中。況且齊石當年已經把世家貴胄得罪了個幹凈,且多是殺親之仇,哪怕過了一代到了兒子齊雲身上也是化解不開的。這就更強化了齊雲的“忠心”。將來手握重兵的大將,禦敵的能力固然重要,這“忠心”卻也是一等一的重要。因此老將軍黃威很明白,對齊雲要“栽培”,卻萬萬不可真要他置身絕境,否則一旦有失,他便罪過不小。
而至於大軍副陶明這邊,當初齊雲入北府軍歷練,就是安排在他部下。近日陶明更是接了寶華大長公主的信件,信中寶華大長公主親自過問齊雲的情形。陶明當初能入北府軍領兵,也是多虧了寶華大長公主的舉薦,雖然離開多年,但心中常懷報答之意,接了寶華大長公主的信件後,更不可能不對齊雲多加照拂。
齊雲在北府軍中,有此二人在上照拂,雖然身處前線,怕是比在揚州城中還要更安全些。
白馳與劉肆等人都是軍中多年的將軍,哪裏看不出這些門道來?他們平素就對齊雲冷嘲熱諷,只是礙於權勢與尊卑,從前還不曾撕破臉;但是在這敵軍馬蹄聲如雷鳴的暗夜中,白馳與劉肆等人也都撕掉了假面,對齊雲的鄙夷再無掩飾。也許不只是鄙夷,還有憤怒。
他們是身經百戰的將軍,自然清楚這一夜阻擊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一想到自己部下的士卒死傷無數,而在半山腰乘涼的齊雲卻可以跟在後面領賞,怎能不讓人憤懣?
“白將軍,劉將軍……”那傳話的衛兵未曾料想到眾將領會是這樣的反應,想到中郎將所交待的話,急切道:“中郎將有令,這等重騎兵咱們迎上去只是送死,何不保存實力……”
他話未說完,已被劉肆一聲怒喝打斷。
“夠了!再胡言亂語,擾亂軍心,我就斬了你!”劉肆手臂一揮,閃著光的長刀已經架在了那衛兵頸側。
那衛兵立時噤聲不敢語。
“什麽重騎兵輕騎兵……”白馳擦著長刀的刀刃,他此前經歷的戰爭中從未見過甲騎具裝的對手,自然也不知道所謂的重騎兵,只當齊雲又或者這衛兵胡言亂語。他面色沈下來,嘲弄之意淡去,目光嚴肅冷凝,聽得那雷鳴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道:“迎戰計劃是黃老將軍點了頭的。齊中郎將要臨陣變更,還需請出黃老將軍出面。”他擦完了刀刃最後一下,蹲在暗沈沈的大樹下,擡眸看向那被長刀架在脖頸不敢言語的衛兵,冷聲道:“若是這一夜我們都沒活下來,你記得傳話給齊中郎將。若他還有良心,便上表給朝廷,別忘了撫恤傷亡將士的家人。”
那衛兵楞住。
劉肆收了架在那衛兵脖頸上的長刀,嘲笑道:“嚇尿了不曾?真是什麽人帶什麽兵,跟著那小中郎將的,膽子怕是還不及老鼠。”他晃了晃脖子,一聲呼哨召喚過自己的戰馬來,提刀上馬,便列陣於山腳大路兩旁,只等那梁國騎兵殺入包圍圈後,領兵躍然而出。
而那雷鳴般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終於轉過山坳奔上了劉肆與白馳等人所守的大路。
直到這一刻,白馳與劉肆才看清了來犯的梁兵、明白了齊雲傳話所說的“重騎兵”究竟是什麽——那是齊雲在半山腰已提前看到的。
“將、將軍?”跟隨白馳的副官也征戰多年,從未見過這這樣的騎兵,詢問之時聲音已經不自覺發顫。
梁國重騎兵,那些高頭大馬承擔著人與兩副鎧甲的重量,列隊整齊步步逼近之時,宛如山岳將傾、泰山壓頂,由不得人不懼怕。
“怕**!”白馳穩住心神,翻身上馬,當先從路旁密林中沖出來,手中長刀映著月光,抖動間宛如一道不會消失的閃電。
在他身後,無數大周士卒也紛紛上馬迎戰。
梁國的重騎兵不急不緩,步步逼近。
兩軍距離越來越近,已經進入射程範圍之內。
隱在路旁密林中的弓
**
手早已控弦等待,此時箭出如急雨,若是在平時的對戰之中,定然能叫敵軍躺倒一片、甚至潰散。
可是此時那些鋒利閃著寒芒的箭頭,射到梁國重騎兵身上,不管是騎士還是戰馬,都被鎧甲所保護。
射出去的利箭,幾乎全部都在命中鎧甲之後,無力地落向地面;只有極少數刁鉆角度的箭支,剛好命中了敵軍的面門,偶爾才能讓那為首的重騎兵翻倒下來一兩個——這一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常規作戰中非常有效的弓
**利箭攻擊,對於這些重騎兵來說,忽然威力全無,就好似小孩給大象撓癢癢一樣可笑。
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白馳與劉肆等將領仍是領兵而上。
在他們身後,是上庸郡的主城。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在竹山腳下阻擊梁國騎兵。他們不能退!
“沖!”白馳縱馬躍上,他無家無業也就毫無牽掛,本就是爛命一條,這輩子享受的已經賺了,就算是脖子上挨了一刀,也不過一睜眼一閉眼的事情。死前殺一個不虧,殺兩個就賺了!
劉肆等幾名與白馳常年一處的將領,都是從流民或普通士卒爬上來的,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都是混不吝的主。
只是這一次,他們都沒有想到,敵軍如此兇殘,甚至讓他們連“不虧”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白馳第一個縱馬躍出,但劉肆胯
下戰馬更快,竟是後發先至,沖到了白馳之前,他長刀揮出,砍向離他最近的梁國騎兵。
劉肆卻不知,在他的長刀能挨到對方脖頸之前,那騎兵手中所持馬槊,已足夠洞穿他的身體。
白馳眼睜睜看著那騎兵的馬槊先戳中了劉肆的心口,他忙上前相助,心中並不如何慌亂——因為這種情況在以前的戰鬥中也發生過,因為有鎧甲的防護,他們每次都轉敗為勝。一來是因為他們是將軍,鎧甲是最精良的;二來是因為他與劉肆等人都身手過人,不等對方破甲,便已經殺了對方。可是這一次,劉肆臉上的獰笑還未褪去,他心口處的鎧甲已經如一片樹葉般為對方洞穿。
那梁國騎兵抽出馬槊,白馳趁隙上前,一刀斬落了那梁國騎兵的腦袋,眼角的餘光中卻看到鮮血從劉肆洞開的心口處噴湧出來——這是必死無疑了。
戰鬥之中,白馳來不及整理思緒與情緒,幾乎是本能地捉過了那死去梁國騎兵所用的馬槊——此兵器沈重,他胳膊一沈,運氣提起馬槊,手持一端橫掃開來,也虧得他臂力驚人,才能掄起這近四米長的馬槊,避免了與劉肆一樣的下場。
這怪不得白馳與劉肆,因為在他們一生之中,都不曾見過如此貴重的武器,更不必說使用。
而白馳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但是在他身邊,跟隨他一同沖出來的大周騎兵,已經齊刷刷倒下去了一片。
那梁國重騎兵手中的馬槊,就好似收割性命的鐮刀一般,揮舞而出,便倒下一片大周騎兵。
那馬槊頂端的破甲八棱,戳過大周騎兵身上的鎧甲,就好似剝開果子的外殼;甚至向下掃去,便可令大周的戰馬或死或傷。
只是梁國騎兵很少對戰馬動手,可見其背後主將之傲慢——他們已經把大周騎兵胯
下的戰馬,視作他們必然會獲得的戰利品。
白馳望著身邊倒下去的士卒,視線掃過那一張張隱約熟悉的年輕面孔,感到了一種在他二十多年的征戰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恐懼。在這種恐懼中,他忽然想起了那中郎將齊雲命人傳的話,“在梁國重騎兵之下,這樣貿然迎戰只是要將士送死”。他嘲笑那齊中郎將膽怯的話語似乎猶在耳邊,可是白馳已經明白過來,那人說的是對的。
退嗎?如何退?
白馳望向身周,他與身邊的十數名將士已經被梁國騎兵所包圍——他們沒有直接殺上來,而是結成圓陣、步步緊逼,大約是因為他這一身鎧甲表明了將軍的身份,敵人是要捉活的。
透過梁兵包圍的縫隙望出去,他看到大片的大周士卒倒下去——他從未見過結束如此之快的戰鬥。
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既無法阻止梁兵的腳步,也無法為上庸郡主城爭取更多的時間。
而這,都要記在他的頭上!
白馳腦海中紛雜思緒此起彼伏,可是望著步步緊逼的梁兵,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絕對不能被俘虜!如果做俘虜經受拷問折磨,還不如……
他垂下眼睛來,看向手中雪亮的刀。
他再一次舉起了手中長刀,只是這一次卻是對著自己。
“將軍!”副官在他身側哀聲叫道。
“將軍,快看!”忽然,副官的叫聲多了幾分欣然。
白馳微微一楞,擡頭看去,就見原本被梁國騎兵碾壓的大周士卒忽然得了喘息之機,原本沖在最前面的梁國重騎兵不知為何、接而連三倒下去。
“眼睛!”副官叫道:“射眼睛!”
白馳也看清楚了,微弱星光之下,從林中射出來的冷箭,不斷正中梁國騎兵的眼睛又或是戰馬的眼睛。
在這樣的距離之下,能射中其眼睛,發箭之人的箭術世所罕見。
當發現梁國騎兵連戰馬都裝配了鎧甲,馬上騎兵只露出眼睛時,白馳也曾想過要射眼睛制敵——但是這樣的準頭,連他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普通的弓
**
手?只能是短兵相接時,橫刀向敵人目中或脖頸。
軍中幾時有了這等箭術高手?
不等白馳細想,在這片刻之間,那包圍著白馳等人的梁國重騎兵越來越近,包圍圈越來越緊。
就算這箭術高手能連番射倒十數名梁國重騎兵,拖延時間,給大周士卒撤退的時機,白馳等十餘人也是退不得了。
但是這突然而至的箭術高手,激發了白馳的鬥志。
“殺!”白馳拋開已經斷折的馬槊,手中長刀轉向,從自己脖頸旁挪開,再度指向了敵軍。
雖然喊著“殺”,但白馳對自己活命已經不抱希望。
可是就在他即將死於梁國騎兵馬槊之下時,忽然斜刺裏殺出來一位少年,甲衣戰馬,手持馬槊,橫掃開來,真有萬夫不當之勇,立時撕開了包圍圈的一角。
那少年武藝了得,竟能連奪三槊,一路殺到了白馳面前。
而在他身後,十數名衛兵緊隨其後,也殺入包圍圈中來。
白馳定睛一看,幾乎以為是自己生死之際出現了幻覺,那領兵殺到包圍圈中的少年,不是中郎將齊雲又是何人?
“接住。”少年將手中完好的馬槊拋向他,一手持弓,一手摸向箭囊,目如寒星,冷而沈靜道:“跟在我身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