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紅樓夢(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黛玉實在忍不住好奇, 輕輕伸手碰了碰眼前的少女, 只覺觸手生溫, 摸上去竟與真人毫無分別。
少女見狀也笑著伸出手來碰了碰黛玉。
兩人對面而立, 宛若攬鏡自照。
再看旁邊,另一個二姐姐也正含笑看著自己。
黛玉越發覺得新奇不已,圍著兩人拉拉手摸摸袖子,就像找到了新鮮玩具的孩子。
俞青見她頑得高興, 不禁搖了搖頭,對兩個傀儡人道:“我們明日回來,這裏就交給你們了。”
兩人微微一笑:“您放心。”說罷福了福身,轉身出去了。
黛玉戀戀不舍的望著二人離去, 俞青輕輕推了推她:“別只顧著頑, 我們也該走了, 快去換身衣裳。”
黛玉回過神來,聞言低頭看了眼身上的大紅羽緞對襟褙子道:“可是這會子我們去哪裏找粗布衣裳?”
俞青不禁失笑:“誰說要穿粗布衣裳了?我們不過是出去閑逛逛,沒必要弄成那樣, 家常衣裳便可。”
黛玉聞言便去開箱取了衣裳, 轉身到屏風後更衣, 一面問道:“真的不會被發現嗎?要是她們露餡了怎麽辦?”
她拘束在後宅之中十餘年, 除了六歲進京那年便沒出過門,如今竟然能出去走一走自然十分歡喜,只是高興之餘又有些不安。
俞青笑道:“不必擔心,她們的模樣可以維持七日,身上還有我留下的一縷靈識, 一旦有什麽狀況我都可以感知到。”
黛玉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片刻,黛玉收拾妥當出來,俞青見她身上穿著八成新的藕荷色綾襖兒,玫瑰紫對襟褂子,下系蔥黃掐邊棉綾裙,裙上壓著一枚繡著蘭草的如意形荷包,一條攢心梅花的五色宮絳。
一色半新不舊,烏壓壓的發間除了那枚從不離身白珠小簪外其他的金釵玉釧都摘了,換上了一支點翠小鳳釵並兩朵蟬翼紗堆的水仙花。
渾身上下不見奢華,惟覺雅淡。
黛玉身形纖巧,即便穿著厚重的冬裝,依舊難掩江南女兒的風流裊娜。
俞青搖了搖頭道:“穿的太單薄了些,外頭冷的很,再加件鬥篷罷。”
黛玉依言找了件鵝黃緞子的銀鼠鬥篷披上,又戴上觀音兜。
俞青端詳了一番方點了點頭,“這樣便好了。”
黛玉理了理風毛,擡頭打量了下俞青,抿嘴笑道:“姐姐也該喬裝打扮一番,這般模樣太打眼了些。”
俞青沖黛玉眨了眨眼,笑道:“這樣如何?”說話間已換了個模樣。
黛玉驚奇的瞪大了眼,眼前人一身月白色錦緞長袍,腰系玉帶,眉目俊雅,更有一種說不出的瀟灑風流,竟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脂粉氣。
黛玉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日,忍不住笑道:“姐姐這模樣實在俊俏的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少年公子呢,一會子出去只怕要迷住不少姑娘家。”
俞青笑著彈了彈她的額頭,“又胡說,好了,咱們要走了,快閉上眼睛。”
黛玉心中十分好奇,卻還是依言閉上眼。
似有一陣清風拂過,不過片刻,耳邊便響起一道帶笑的聲音,“我們到了,睜開眼罷。”
黛玉睜開眼,待看清眼前的景象時頓時楞住了。
原來眼前竟是一座極清雅的小院,灰瓦白墻,中間甬道一色兒水磨青磚。
甬道西邊種著一株蒼勁的老松與一株紅梅,那紅梅似乎已經有了些年歲,樹皮斑駁,然枝葉茂密,蜿蜒蟠曲,別有一股清傲之姿。
東邊則種著一叢修竹,角落裏還有一架葡萄藤,藤下擺著石桌石凳,如今雖是嚴寒,樹藤上卻已有些許綠意萌芽。
俞青見黛玉好奇的四下打量,笑道:“這宅子是我先前置辦的,為的就是出來後有個落腳的地方。”
說話間忽見有一個五十餘歲,面容冷峻的青衣老仆從月洞門出來,身邊跟著一個穿著絳紅色繡折枝梅花對襟褙子的中年婦人。
婦人看著約莫四十出頭,膚色頗為白皙,容貌只能說是清秀,卻有一股說不出的溫婉氣質,讓人一見之下便覺十分親切。
兩人見到俞青都是眼睛一亮,快步上前,對俞青恭敬行了一禮:“姑娘您來了。”
俞青擡了擡手,笑道,“起來罷,不必這麽多禮。”轉頭對黛玉道:“這是宋叔宋嬸,這宅子一直是他們在照看著。”
說罷又向宋洪夫婦倆介紹:“這便是我先前說過的林家妹妹。”
宋洪夫婦倆聞言對視一眼,向黛玉行了一禮,“見過林姑娘。”
黛玉忙笑道:“不敢,宋叔宋嬸快請起。”
兩人起身,因怕黛玉不自在,宋洪便欲告退。
俞青道:“宋叔且等等,你去將馬車預備好,一會子我們要出去逛逛。”
宋洪聞言自去料理不提。
宋嬸笑道:“我就料著姑娘這兩日會出來,可巧前兒老頭子弄了些新鮮蔬果回來,今日正好給姑娘嘗嘗鮮。”
俞青點了點頭,“你揀新鮮的挑幾樣出來,一會子給林妹妹嘗嘗。”
黛玉聞言不禁一楞,如今積雪初融,天寒地凍的哪裏來的新鮮果子?
然看宋嬸與俞青的神色,似乎這是十分平常之事,只得按下了滿腹疑問。
她方才便覺有些奇怪,宋洪夫婦倆對她們的突然出現一點兒也不奇怪,似乎已經司空見慣,這實在不合常理。
況且這夫婦二人雖是下人裝扮,但觀其言談舉動卻絕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教養出來的。
想到自家這位姐姐的神通廣大,黛玉心中一動,不禁有了些猜測。
宋嬸陪著說了一會兒話就下去了,黛玉便在俞青的帶領下將各處參觀了一遍。
這是一座三進的小院,雖不甚大,卻十分清幽雅致。
兩邊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穿過月洞門迎面便立著大理石影壁,轉過影壁便是正院,正面五間正房,東西各有三間廂房。
三間正房作為臥室,並不曾隔斷,十分闊朗,布置的頗為雅致,一應桌椅軟榻,帳幔軟簾都十分齊全。
架上磊著滿滿的書,窗下擺著大理石案,案上設著筆墨紙硯。
外間窗臺上放著兩盆盆景,一盆蘭花,一盆山茶,枝葉青翠,花香清幽,襯得屋內更加清雅。
黛玉一見之下便十分喜歡,“好個清雅所在。”
俞青笑道:“難得出來一趟,今晚咱們便在這裏住一晚,明兒再回去。”
黛玉聞言十分喜悅,正欲說話,忽見宋嬸前來回話,說馬車已經預備好了。
兩人來至前院,宋洪已經在馬車前候著了。
黛玉扶著宋嬸的手上了馬車,才一掀開簾子,便覺一股暖意撲面而來。
馬車十分寬敞,車內襲地鋪滿紅氈,中間設一軟榻,榻上鋪著雪白的絨毯,設著妝紅緞子靠背引枕,搭著大白狐皮坐褥。
榻旁又設了一梅花填漆小幾,幾上擺著一個燒的正熱的火爐,爐旁是一壺熱茶,壺嘴裏吐出裊裊熱氣,茶香盈滿車內。
幾上還有幾色細點並一碟葡萄,一碟切好的甜瓜。
俞青脫下大氅,敲了敲車廂,只聽吱呀一聲,馬車便開始緩緩行進起來。
黛玉亦解下了鬥篷和昭君套,倚在狐皮坐褥上,抱著小手爐,只覺渾身暖意濃濃,所有嚴寒都被阻隔在外。
用銀簽子叉了一塊甜瓜嘗了嘗,點頭讚道,“果然極甜,姐姐也嘗嘗。”
俞青將點心碟子移到黛玉跟前,笑道:“如今天冷,這瓜雖然好吃也不能多吃,到集市上還要一會子,先吃些點心墊墊肚子罷。”
這個世界極為特別,官制與唐朝類似,衣著打扮又與明清相仿,尤其是許多風俗人物,和清朝時期極為相似。
如今京城的格局也是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俞青買的這座宅子便是在西城,離集市頗有一段路程。
姊妹倆一面吃點心一面閑聊,行不多時,馬車便到了長榮街。
這裏是京城最熱鬧繁華的街市,往來車馬絡繹不絕,加上過往的路人極多,馬車行進頗為困難。
俞青原本就是為了帶黛玉出來閑逛,見狀便吩咐宋洪慢行。
黛玉聽見車外街上人聲鼎沸,心下極為好奇,不住的往窗外瞧。
俞青知道她悶了,便笑道:“想看便看罷,咱們既然出來了,便拋開那些規矩,痛快頑一回。”
黛玉抿嘴一笑,微揭起簾子一角往外望去,京城乃是天子腳下,人煙阜盛,其繁華熱鬧之處遠勝蘇杭。
只見外面人來人往,街邊酒樓商鋪林立,十分氣派。
如今正值早春二月,天氣嚴寒,集市上卻仍然人流如潮,今日難得天氣放晴,道路旁擺攤的人極多,十分熱鬧。
黛玉從未出過門,對什麽都好奇,撩開簾子一角,只看得目不轉睛。
俞青正在喝茶,忽聽黛玉的驚呼聲,“姐姐你看,有捏面人兒的!”
俞青放下茶盞聞聲望去,便見路邊一個小攤上擺著許多小巧精致的面人兒,捏的是三國中的人物,惟妙惟肖。
見黛玉戀戀不舍,俞青微微一笑,“喜歡便去看看。”
說罷命宋洪停了車。
黛玉忙穿好鬥篷,戴上觀音兜,又以綢巾覆面,只露出一雙澄如秋水的眸子。
收拾妥當,兩人方才下車,挑了幾個精致的面人兒,便順著街道閑逛起來。
宋洪將馬車停放妥當,默默跟在二人身後。
黛玉雖遮住了容貌,但身形裊娜,穿戴又不凡,街上行人都十分好奇,有那等心思齷齪的便不懷好意想要過來討些便宜。
但一轉頭看到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宋洪便頓住了,再看俞青雖然容貌雋秀,卻氣度不凡,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儀,一見便知非富即貴,敬畏之下那點小心思都扔到爪哇國了。
俞青一早便察覺到了那些目光,嘴角微微一揚,當下卻只做不知,不緊不慢護在黛玉身邊。
黛玉自幼長於內宅,還是第一次出門來,眼裏滿是新奇之色,兩邊的攤販上大都是些花粉,胭脂等物,都頗為粗糙,她也看得津津有味。
一直逛到一處商鋪,賣的都是些南貨,各色箋紙,香袋,香珠,蘇繡,香串,扇子,扇墜,還有形態各異精致玲瓏的核雕,小小的桃核上雕出許多人物風景,十分精細。
另外還有虎丘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鬥小小子,沙子燈,一出一出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著。
這些都是黛玉幼時常見的東西,一見之下不禁有了思鄉之意,便每樣都買了些。
兩人順著街道逛了個遍,黛玉極愛那些輕巧玩意兒,竹根雕的筆筒、膠泥垛的風爐兒,核桃鏤刻的小船、小巧精致的木雕、竹編的小籃子等等,都撿著那樸而不俗直而不拙的買了好些。
統共才花了一二百錢,卻足足包了好幾個大包袱,宋洪都險些拿不下了。
直逛了大半個時辰,黛玉絲毫不覺疲倦,
俞青拿出核桃大的金懷表瞧了一眼,已經酉時三刻了,見黛玉仍舊興致勃勃,笑道:“先去用些飯食,吃完了我再帶你去別處逛逛。”
說罷吩咐宋洪,“宋叔,去太和樓。”
宋洪答應了一聲,回去將馬車駕了過來。
黛玉回了馬車上方覺腿酸,捶了捶腿笑道:“今日走的路只怕比我先前一個月加起來走的還多。”
俞青在她腿上穴位按了幾下,“回去讓宋嬸給你熬些草藥泡泡腳,不然明兒又該疼了。”
黛玉老老實實應了聲。
太和樓並不遠,不過一炷香便到了。
俞青特意挑了個臨街的雅間,待放下簾子,黛玉解下面紗,俞青將點好的菜交給宋洪,對黛玉笑道:“外頭的飯菜雖不如府裏的精致,卻勝在原汁原味,倒也有些意思。”
一刻鐘後,飯菜便好了,店小二知道有女眷在,便只在簾外送菜,一眼也不敢多望。
宋洪接過托盤將飯菜布好,自去了隔壁用飯。
黛玉原本倚在窗邊看街上的行人,不妨忽然聞到一股極誘人的香氣。
走到桌旁一看,卻是一碟清蒸鰣魚,一碟素炒口蘑,一碟醋溜白菜,一碟白胖胖的饅頭,一碟白切羊肉,以及兩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羊肉湯,那湯又白又清,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黛玉素來飲食清淡,極少吃大葷的東西,今日看著這些菜色卻有些食指大動,笑道:“好香,雖然不如府裏的飯菜精致,聞著倒還香些。”
俞青笑道:“府裏每日肥雞大鴨子的太膩了些,又都雕琢太過,一道茄子也要加十幾只雞來配,哪裏還吃得出食材原來的味兒。”
黛玉在桌前坐下,先喝了一口熱騰騰的羊肉湯,身上頓時暖將起來,又夾了一筷子白切羊肉,湯汁香醇,羊肉鮮嫩,不覺讚道:“好鮮!竟沒一點膻味!”
俞青笑道:“這是他們家的秘方,據說這湯是加了魚骨熬的,魚加羊可不就是個鮮字?
湯裏頭還加了些藥材,不但能除膻,還可以預防風寒,如今天冷,喝這個再好不過了。”
說罷將清蒸鰣魚往黛玉跟前移了移,“再嘗嘗這個,也是他們家的招牌菜。”
黛玉嘗了一口,果然鮮嫩清甜,極為可口。
俞青自修煉後已極少進食,黛玉胃口小,待姊妹倆吃完桌上還剩了大半。
桌上許多菜只動了一小半,倒掉未免浪費,便讓宋洪都散給了外頭的乞丐。
天色已晚,日頭已開始落山了,俞青與黛玉回了馬車,正預備回去,誰知走到一半忽聽到前面傳來一陣喧嘩聲,馬車也停止不動了。
俞青微微蹙眉,敲了敲車廂,“宋叔,發生什麽事了?”
“姑娘,方才幾個乞丐搶了一個老人家的吃食跑了,還把人打傷了。”
黛玉忙撩開簾子,卻見路邊躺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婆婆,懷中摟著一個面黃肌瘦的孩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此時天氣寒冷,她身上卻只穿著件破舊的單衣,滿身風霜塵土,嘴唇凍得發黑。
鬢發斑白,滿臉皺紋,少說也有六七十歲的年紀了,腳上的一雙布鞋磨破了半邊兒,露出腳趾又紅又腫,滿是皺紋的雙手也裂開了無數血口。
她懷裏的孩子衣裳略厚些,卻也是破舊不堪,小小的臉蛋被風雪刮得通紅。
黛玉心下惻然,當即便要下車。
俞青默然,按住了黛玉,輕嘆了口氣道:“你別出去,我讓宋叔帶他們過來。”
宋洪得了吩咐,將一老一小帶了過來。
老婆婆見俞青和黛玉穿戴不凡,渾身貴氣,嚇得渾身發抖,慌忙摟住自家小孫子不停地磕頭,“是老婆子該死,擋了貴人的路,請兩位貴人饒命!”
俞青忙止住了,“老婆婆快別如此,我們並沒有惡意。”
宋洪扶著老婆婆起來,“老人家別害怕,我們家主子素來心善,不會為難你的。”
老婆婆見她們言語可親,這才放下心來。
黛玉見老婆婆佝僂著腰,連站起身都顫顫巍巍,越發心酸,忙道:“外頭冷的很,老人家快進來坐。”
見馬車內陳設華貴,老婆婆慌忙搖頭,“老婆子身上臟,不敢臟了貴人的地兒。”
最後還是俞青再三發話,老婆婆才抱著小孫子戰戰兢兢上了馬車。
俞青倒了兩杯熱茶給祖孫倆暖身子,“老人家您貴姓?怎麽會流落到這裏?”
黛玉見那孩子盯著桌上的點心直吞口水,便抓了幾塊棗泥山藥糕塞在他手裏,又將點心碟子移了過去,“你們想吃什麽就吃,不必客氣。”
小孩咬著手指小心翼翼看了眼黛玉,迅速將點心塞進嘴裏,狼吞虎咽的架勢險些噎到。
黛玉忙又倒了杯茶給他,“別慌,慢點吃,別噎著了。”
老婆婆心下極為感動,知道今天遇到了貴人,當下一五一十地作答,“老婆子婆家姓李,大夥兒都叫我李老太,這是我小孫子柱兒,我們原是長安縣李家村的人。
家裏以種地為生,雖然窮了些,日子倒也過得去。
誰知去年遭逢大旱,幾個月間一滴雨都沒下,秋天一點兒收成都沒有。
幸而朝廷得了信,撥了些糧食下來,家裏往年也存了些陳糧,倒還能勉強糊口。
原想著熬過這一年,第二年好歹能有些收獲。
哪知到了冬天又連下大雪,凍死了許多莊稼,房子也被雪壓塌了,糧食都吃幹凈了,餓得受不了了,連樹皮都沒有,只好帶著小孫子出來乞討。”
黛玉心下惻然,她從來不知道平民百姓過得竟是如此淒慘,回想自己成日家挑三揀四,每日雞鴨魚肉還嫌油膩,不覺十分羞愧,聽到老婆婆說出來乞討,不禁問道:“老婆婆您的家人呢?”
李婆婆抹了把淚,哽咽道:“我本有一雙兒女,偏女兒早年難產去了。
媳婦在去年雪災中被倒塌的房子砸死了,兒子的一條腿也斷了,家裏又沒有錢,只好把幾畝地賣了湊了些銀子,只是也沒治好。
我們沒了地,又欠了債,族裏便把我們趕了出來,只能住在城外的破廟裏。
今天帶著孫子出來乞討,好容易討到了幾文錢和兩個饅頭,誰知還是被那夥喪盡天良的東西給搶了。”
說到這裏李婆婆已經哽咽的說不出話來了。
俞青聽罷,默然無語,黛玉的眼眶已經紅了,偷偷抹了抹淚,匆匆解下腰間荷包,倒出裏面裝著的金銀錁子,“李婆婆,這些您拿去買些吃的,再請個大夫回去好好給柱兒父親看一看。”
李婆婆這一輩子只見到過銅板,看到黛玉掌心一大把精美絕倫的金銀錁子,只覺耀眼生花,心下怦怦直跳,哪裏敢收。
黛玉求助的目光望向一直默不作聲的俞青,“姐姐……”
俞青嘆了口氣,囑咐宋洪去一旁的粥鋪給李婆婆祖孫倆買了兩碗熬得稀爛的白粥,他們饑餓過度,吃得太好反壞了腸胃。
祖孫倆狼吞虎咽吃完稀飯。
俞青將金銀錁子交給宋洪,“宋叔你取五十兩銀子,將這些金銀錁子兌換成碎銀子和銅板,一並給李婆婆。
再幫他們請個大夫,添兩件冬衣,再買些糧食布匹,送李婆婆祖孫倆回去,將他們安頓好再回來。”
宋洪答應了一聲,“姑娘放心,我一會兒就去料理。”
李婆婆喜出望外,忙磕頭謝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少女見狀也笑著伸出手來碰了碰黛玉。
兩人對面而立, 宛若攬鏡自照。
再看旁邊,另一個二姐姐也正含笑看著自己。
黛玉越發覺得新奇不已,圍著兩人拉拉手摸摸袖子,就像找到了新鮮玩具的孩子。
俞青見她頑得高興, 不禁搖了搖頭,對兩個傀儡人道:“我們明日回來,這裏就交給你們了。”
兩人微微一笑:“您放心。”說罷福了福身,轉身出去了。
黛玉戀戀不舍的望著二人離去, 俞青輕輕推了推她:“別只顧著頑, 我們也該走了, 快去換身衣裳。”
黛玉回過神來,聞言低頭看了眼身上的大紅羽緞對襟褙子道:“可是這會子我們去哪裏找粗布衣裳?”
俞青不禁失笑:“誰說要穿粗布衣裳了?我們不過是出去閑逛逛,沒必要弄成那樣, 家常衣裳便可。”
黛玉聞言便去開箱取了衣裳, 轉身到屏風後更衣, 一面問道:“真的不會被發現嗎?要是她們露餡了怎麽辦?”
她拘束在後宅之中十餘年, 除了六歲進京那年便沒出過門,如今竟然能出去走一走自然十分歡喜,只是高興之餘又有些不安。
俞青笑道:“不必擔心,她們的模樣可以維持七日,身上還有我留下的一縷靈識, 一旦有什麽狀況我都可以感知到。”
黛玉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片刻,黛玉收拾妥當出來,俞青見她身上穿著八成新的藕荷色綾襖兒,玫瑰紫對襟褂子,下系蔥黃掐邊棉綾裙,裙上壓著一枚繡著蘭草的如意形荷包,一條攢心梅花的五色宮絳。
一色半新不舊,烏壓壓的發間除了那枚從不離身白珠小簪外其他的金釵玉釧都摘了,換上了一支點翠小鳳釵並兩朵蟬翼紗堆的水仙花。
渾身上下不見奢華,惟覺雅淡。
黛玉身形纖巧,即便穿著厚重的冬裝,依舊難掩江南女兒的風流裊娜。
俞青搖了搖頭道:“穿的太單薄了些,外頭冷的很,再加件鬥篷罷。”
黛玉依言找了件鵝黃緞子的銀鼠鬥篷披上,又戴上觀音兜。
俞青端詳了一番方點了點頭,“這樣便好了。”
黛玉理了理風毛,擡頭打量了下俞青,抿嘴笑道:“姐姐也該喬裝打扮一番,這般模樣太打眼了些。”
俞青沖黛玉眨了眨眼,笑道:“這樣如何?”說話間已換了個模樣。
黛玉驚奇的瞪大了眼,眼前人一身月白色錦緞長袍,腰系玉帶,眉目俊雅,更有一種說不出的瀟灑風流,竟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脂粉氣。
黛玉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日,忍不住笑道:“姐姐這模樣實在俊俏的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少年公子呢,一會子出去只怕要迷住不少姑娘家。”
俞青笑著彈了彈她的額頭,“又胡說,好了,咱們要走了,快閉上眼睛。”
黛玉心中十分好奇,卻還是依言閉上眼。
似有一陣清風拂過,不過片刻,耳邊便響起一道帶笑的聲音,“我們到了,睜開眼罷。”
黛玉睜開眼,待看清眼前的景象時頓時楞住了。
原來眼前竟是一座極清雅的小院,灰瓦白墻,中間甬道一色兒水磨青磚。
甬道西邊種著一株蒼勁的老松與一株紅梅,那紅梅似乎已經有了些年歲,樹皮斑駁,然枝葉茂密,蜿蜒蟠曲,別有一股清傲之姿。
東邊則種著一叢修竹,角落裏還有一架葡萄藤,藤下擺著石桌石凳,如今雖是嚴寒,樹藤上卻已有些許綠意萌芽。
俞青見黛玉好奇的四下打量,笑道:“這宅子是我先前置辦的,為的就是出來後有個落腳的地方。”
說話間忽見有一個五十餘歲,面容冷峻的青衣老仆從月洞門出來,身邊跟著一個穿著絳紅色繡折枝梅花對襟褙子的中年婦人。
婦人看著約莫四十出頭,膚色頗為白皙,容貌只能說是清秀,卻有一股說不出的溫婉氣質,讓人一見之下便覺十分親切。
兩人見到俞青都是眼睛一亮,快步上前,對俞青恭敬行了一禮:“姑娘您來了。”
俞青擡了擡手,笑道,“起來罷,不必這麽多禮。”轉頭對黛玉道:“這是宋叔宋嬸,這宅子一直是他們在照看著。”
說罷又向宋洪夫婦倆介紹:“這便是我先前說過的林家妹妹。”
宋洪夫婦倆聞言對視一眼,向黛玉行了一禮,“見過林姑娘。”
黛玉忙笑道:“不敢,宋叔宋嬸快請起。”
兩人起身,因怕黛玉不自在,宋洪便欲告退。
俞青道:“宋叔且等等,你去將馬車預備好,一會子我們要出去逛逛。”
宋洪聞言自去料理不提。
宋嬸笑道:“我就料著姑娘這兩日會出來,可巧前兒老頭子弄了些新鮮蔬果回來,今日正好給姑娘嘗嘗鮮。”
俞青點了點頭,“你揀新鮮的挑幾樣出來,一會子給林妹妹嘗嘗。”
黛玉聞言不禁一楞,如今積雪初融,天寒地凍的哪裏來的新鮮果子?
然看宋嬸與俞青的神色,似乎這是十分平常之事,只得按下了滿腹疑問。
她方才便覺有些奇怪,宋洪夫婦倆對她們的突然出現一點兒也不奇怪,似乎已經司空見慣,這實在不合常理。
況且這夫婦二人雖是下人裝扮,但觀其言談舉動卻絕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教養出來的。
想到自家這位姐姐的神通廣大,黛玉心中一動,不禁有了些猜測。
宋嬸陪著說了一會兒話就下去了,黛玉便在俞青的帶領下將各處參觀了一遍。
這是一座三進的小院,雖不甚大,卻十分清幽雅致。
兩邊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穿過月洞門迎面便立著大理石影壁,轉過影壁便是正院,正面五間正房,東西各有三間廂房。
三間正房作為臥室,並不曾隔斷,十分闊朗,布置的頗為雅致,一應桌椅軟榻,帳幔軟簾都十分齊全。
架上磊著滿滿的書,窗下擺著大理石案,案上設著筆墨紙硯。
外間窗臺上放著兩盆盆景,一盆蘭花,一盆山茶,枝葉青翠,花香清幽,襯得屋內更加清雅。
黛玉一見之下便十分喜歡,“好個清雅所在。”
俞青笑道:“難得出來一趟,今晚咱們便在這裏住一晚,明兒再回去。”
黛玉聞言十分喜悅,正欲說話,忽見宋嬸前來回話,說馬車已經預備好了。
兩人來至前院,宋洪已經在馬車前候著了。
黛玉扶著宋嬸的手上了馬車,才一掀開簾子,便覺一股暖意撲面而來。
馬車十分寬敞,車內襲地鋪滿紅氈,中間設一軟榻,榻上鋪著雪白的絨毯,設著妝紅緞子靠背引枕,搭著大白狐皮坐褥。
榻旁又設了一梅花填漆小幾,幾上擺著一個燒的正熱的火爐,爐旁是一壺熱茶,壺嘴裏吐出裊裊熱氣,茶香盈滿車內。
幾上還有幾色細點並一碟葡萄,一碟切好的甜瓜。
俞青脫下大氅,敲了敲車廂,只聽吱呀一聲,馬車便開始緩緩行進起來。
黛玉亦解下了鬥篷和昭君套,倚在狐皮坐褥上,抱著小手爐,只覺渾身暖意濃濃,所有嚴寒都被阻隔在外。
用銀簽子叉了一塊甜瓜嘗了嘗,點頭讚道,“果然極甜,姐姐也嘗嘗。”
俞青將點心碟子移到黛玉跟前,笑道:“如今天冷,這瓜雖然好吃也不能多吃,到集市上還要一會子,先吃些點心墊墊肚子罷。”
這個世界極為特別,官制與唐朝類似,衣著打扮又與明清相仿,尤其是許多風俗人物,和清朝時期極為相似。
如今京城的格局也是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俞青買的這座宅子便是在西城,離集市頗有一段路程。
姊妹倆一面吃點心一面閑聊,行不多時,馬車便到了長榮街。
這裏是京城最熱鬧繁華的街市,往來車馬絡繹不絕,加上過往的路人極多,馬車行進頗為困難。
俞青原本就是為了帶黛玉出來閑逛,見狀便吩咐宋洪慢行。
黛玉聽見車外街上人聲鼎沸,心下極為好奇,不住的往窗外瞧。
俞青知道她悶了,便笑道:“想看便看罷,咱們既然出來了,便拋開那些規矩,痛快頑一回。”
黛玉抿嘴一笑,微揭起簾子一角往外望去,京城乃是天子腳下,人煙阜盛,其繁華熱鬧之處遠勝蘇杭。
只見外面人來人往,街邊酒樓商鋪林立,十分氣派。
如今正值早春二月,天氣嚴寒,集市上卻仍然人流如潮,今日難得天氣放晴,道路旁擺攤的人極多,十分熱鬧。
黛玉從未出過門,對什麽都好奇,撩開簾子一角,只看得目不轉睛。
俞青正在喝茶,忽聽黛玉的驚呼聲,“姐姐你看,有捏面人兒的!”
俞青放下茶盞聞聲望去,便見路邊一個小攤上擺著許多小巧精致的面人兒,捏的是三國中的人物,惟妙惟肖。
見黛玉戀戀不舍,俞青微微一笑,“喜歡便去看看。”
說罷命宋洪停了車。
黛玉忙穿好鬥篷,戴上觀音兜,又以綢巾覆面,只露出一雙澄如秋水的眸子。
收拾妥當,兩人方才下車,挑了幾個精致的面人兒,便順著街道閑逛起來。
宋洪將馬車停放妥當,默默跟在二人身後。
黛玉雖遮住了容貌,但身形裊娜,穿戴又不凡,街上行人都十分好奇,有那等心思齷齪的便不懷好意想要過來討些便宜。
但一轉頭看到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宋洪便頓住了,再看俞青雖然容貌雋秀,卻氣度不凡,有一股說不出的威儀,一見便知非富即貴,敬畏之下那點小心思都扔到爪哇國了。
俞青一早便察覺到了那些目光,嘴角微微一揚,當下卻只做不知,不緊不慢護在黛玉身邊。
黛玉自幼長於內宅,還是第一次出門來,眼裏滿是新奇之色,兩邊的攤販上大都是些花粉,胭脂等物,都頗為粗糙,她也看得津津有味。
一直逛到一處商鋪,賣的都是些南貨,各色箋紙,香袋,香珠,蘇繡,香串,扇子,扇墜,還有形態各異精致玲瓏的核雕,小小的桃核上雕出許多人物風景,十分精細。
另外還有虎丘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鬥小小子,沙子燈,一出一出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著。
這些都是黛玉幼時常見的東西,一見之下不禁有了思鄉之意,便每樣都買了些。
兩人順著街道逛了個遍,黛玉極愛那些輕巧玩意兒,竹根雕的筆筒、膠泥垛的風爐兒,核桃鏤刻的小船、小巧精致的木雕、竹編的小籃子等等,都撿著那樸而不俗直而不拙的買了好些。
統共才花了一二百錢,卻足足包了好幾個大包袱,宋洪都險些拿不下了。
直逛了大半個時辰,黛玉絲毫不覺疲倦,
俞青拿出核桃大的金懷表瞧了一眼,已經酉時三刻了,見黛玉仍舊興致勃勃,笑道:“先去用些飯食,吃完了我再帶你去別處逛逛。”
說罷吩咐宋洪,“宋叔,去太和樓。”
宋洪答應了一聲,回去將馬車駕了過來。
黛玉回了馬車上方覺腿酸,捶了捶腿笑道:“今日走的路只怕比我先前一個月加起來走的還多。”
俞青在她腿上穴位按了幾下,“回去讓宋嬸給你熬些草藥泡泡腳,不然明兒又該疼了。”
黛玉老老實實應了聲。
太和樓並不遠,不過一炷香便到了。
俞青特意挑了個臨街的雅間,待放下簾子,黛玉解下面紗,俞青將點好的菜交給宋洪,對黛玉笑道:“外頭的飯菜雖不如府裏的精致,卻勝在原汁原味,倒也有些意思。”
一刻鐘後,飯菜便好了,店小二知道有女眷在,便只在簾外送菜,一眼也不敢多望。
宋洪接過托盤將飯菜布好,自去了隔壁用飯。
黛玉原本倚在窗邊看街上的行人,不妨忽然聞到一股極誘人的香氣。
走到桌旁一看,卻是一碟清蒸鰣魚,一碟素炒口蘑,一碟醋溜白菜,一碟白胖胖的饅頭,一碟白切羊肉,以及兩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羊肉湯,那湯又白又清,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黛玉素來飲食清淡,極少吃大葷的東西,今日看著這些菜色卻有些食指大動,笑道:“好香,雖然不如府裏的飯菜精致,聞著倒還香些。”
俞青笑道:“府裏每日肥雞大鴨子的太膩了些,又都雕琢太過,一道茄子也要加十幾只雞來配,哪裏還吃得出食材原來的味兒。”
黛玉在桌前坐下,先喝了一口熱騰騰的羊肉湯,身上頓時暖將起來,又夾了一筷子白切羊肉,湯汁香醇,羊肉鮮嫩,不覺讚道:“好鮮!竟沒一點膻味!”
俞青笑道:“這是他們家的秘方,據說這湯是加了魚骨熬的,魚加羊可不就是個鮮字?
湯裏頭還加了些藥材,不但能除膻,還可以預防風寒,如今天冷,喝這個再好不過了。”
說罷將清蒸鰣魚往黛玉跟前移了移,“再嘗嘗這個,也是他們家的招牌菜。”
黛玉嘗了一口,果然鮮嫩清甜,極為可口。
俞青自修煉後已極少進食,黛玉胃口小,待姊妹倆吃完桌上還剩了大半。
桌上許多菜只動了一小半,倒掉未免浪費,便讓宋洪都散給了外頭的乞丐。
天色已晚,日頭已開始落山了,俞青與黛玉回了馬車,正預備回去,誰知走到一半忽聽到前面傳來一陣喧嘩聲,馬車也停止不動了。
俞青微微蹙眉,敲了敲車廂,“宋叔,發生什麽事了?”
“姑娘,方才幾個乞丐搶了一個老人家的吃食跑了,還把人打傷了。”
黛玉忙撩開簾子,卻見路邊躺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婆婆,懷中摟著一個面黃肌瘦的孩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此時天氣寒冷,她身上卻只穿著件破舊的單衣,滿身風霜塵土,嘴唇凍得發黑。
鬢發斑白,滿臉皺紋,少說也有六七十歲的年紀了,腳上的一雙布鞋磨破了半邊兒,露出腳趾又紅又腫,滿是皺紋的雙手也裂開了無數血口。
她懷裏的孩子衣裳略厚些,卻也是破舊不堪,小小的臉蛋被風雪刮得通紅。
黛玉心下惻然,當即便要下車。
俞青默然,按住了黛玉,輕嘆了口氣道:“你別出去,我讓宋叔帶他們過來。”
宋洪得了吩咐,將一老一小帶了過來。
老婆婆見俞青和黛玉穿戴不凡,渾身貴氣,嚇得渾身發抖,慌忙摟住自家小孫子不停地磕頭,“是老婆子該死,擋了貴人的路,請兩位貴人饒命!”
俞青忙止住了,“老婆婆快別如此,我們並沒有惡意。”
宋洪扶著老婆婆起來,“老人家別害怕,我們家主子素來心善,不會為難你的。”
老婆婆見她們言語可親,這才放下心來。
黛玉見老婆婆佝僂著腰,連站起身都顫顫巍巍,越發心酸,忙道:“外頭冷的很,老人家快進來坐。”
見馬車內陳設華貴,老婆婆慌忙搖頭,“老婆子身上臟,不敢臟了貴人的地兒。”
最後還是俞青再三發話,老婆婆才抱著小孫子戰戰兢兢上了馬車。
俞青倒了兩杯熱茶給祖孫倆暖身子,“老人家您貴姓?怎麽會流落到這裏?”
黛玉見那孩子盯著桌上的點心直吞口水,便抓了幾塊棗泥山藥糕塞在他手裏,又將點心碟子移了過去,“你們想吃什麽就吃,不必客氣。”
小孩咬著手指小心翼翼看了眼黛玉,迅速將點心塞進嘴裏,狼吞虎咽的架勢險些噎到。
黛玉忙又倒了杯茶給他,“別慌,慢點吃,別噎著了。”
老婆婆心下極為感動,知道今天遇到了貴人,當下一五一十地作答,“老婆子婆家姓李,大夥兒都叫我李老太,這是我小孫子柱兒,我們原是長安縣李家村的人。
家裏以種地為生,雖然窮了些,日子倒也過得去。
誰知去年遭逢大旱,幾個月間一滴雨都沒下,秋天一點兒收成都沒有。
幸而朝廷得了信,撥了些糧食下來,家裏往年也存了些陳糧,倒還能勉強糊口。
原想著熬過這一年,第二年好歹能有些收獲。
哪知到了冬天又連下大雪,凍死了許多莊稼,房子也被雪壓塌了,糧食都吃幹凈了,餓得受不了了,連樹皮都沒有,只好帶著小孫子出來乞討。”
黛玉心下惻然,她從來不知道平民百姓過得竟是如此淒慘,回想自己成日家挑三揀四,每日雞鴨魚肉還嫌油膩,不覺十分羞愧,聽到老婆婆說出來乞討,不禁問道:“老婆婆您的家人呢?”
李婆婆抹了把淚,哽咽道:“我本有一雙兒女,偏女兒早年難產去了。
媳婦在去年雪災中被倒塌的房子砸死了,兒子的一條腿也斷了,家裏又沒有錢,只好把幾畝地賣了湊了些銀子,只是也沒治好。
我們沒了地,又欠了債,族裏便把我們趕了出來,只能住在城外的破廟裏。
今天帶著孫子出來乞討,好容易討到了幾文錢和兩個饅頭,誰知還是被那夥喪盡天良的東西給搶了。”
說到這裏李婆婆已經哽咽的說不出話來了。
俞青聽罷,默然無語,黛玉的眼眶已經紅了,偷偷抹了抹淚,匆匆解下腰間荷包,倒出裏面裝著的金銀錁子,“李婆婆,這些您拿去買些吃的,再請個大夫回去好好給柱兒父親看一看。”
李婆婆這一輩子只見到過銅板,看到黛玉掌心一大把精美絕倫的金銀錁子,只覺耀眼生花,心下怦怦直跳,哪裏敢收。
黛玉求助的目光望向一直默不作聲的俞青,“姐姐……”
俞青嘆了口氣,囑咐宋洪去一旁的粥鋪給李婆婆祖孫倆買了兩碗熬得稀爛的白粥,他們饑餓過度,吃得太好反壞了腸胃。
祖孫倆狼吞虎咽吃完稀飯。
俞青將金銀錁子交給宋洪,“宋叔你取五十兩銀子,將這些金銀錁子兌換成碎銀子和銅板,一並給李婆婆。
再幫他們請個大夫,添兩件冬衣,再買些糧食布匹,送李婆婆祖孫倆回去,將他們安頓好再回來。”
宋洪答應了一聲,“姑娘放心,我一會兒就去料理。”
李婆婆喜出望外,忙磕頭謝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