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六章教導

關燈
第二百五十六章教導

從這一日起,孟貴妃降為妃位,閉宮養病,任何人不得出入延禧宮。

大皇子和靜安公主,也不得擅進延禧宮。想見孟妃,就得來椒房殿求喬皇後首肯。

在延禧宮裏出生的小皇孫,自然也不宜再留在宮裏,被大皇子妃帶回了大皇子府。

大皇子妃熬了幾天,面色也頗見憔悴,打起精神和大皇子商議:“殿下,孩子的洗三禮沒來得及辦,要不要補上?”

大皇子滿心憂慮,哪有這等心情,揮揮手道:“不用了。等滿月再說吧!以後,孩子便養在你的院子裏,勞你多費心。”

大皇子妃暗暗松口氣,低聲應道:“這是臣妾分內的事,不敢當費心二字。”

大皇子憂慮地像熱鍋上的螞蟻,委實沒心情討論一個剛出世的庶子,寥寥幾句後,便將話題扯到了孟妃的身上:“父皇親自下旨,降了母妃位分,又關了延禧宮。以後,便是我和靜安,也不能時時去延禧宮了。”

大皇子妃輕聲安慰道:“母妃到底犯了錯,陸家喬家虎視眈眈,父皇不罰總不合適。降了位分,算不得大事。想想秦妃娘娘,當日也是父皇親自下旨,還連降了三級。後來又如何?”

後來,不出兩個月就出了寢宮,又做了秦妃。

大皇子眉頭並未舒展,嘴角滿是苦澀:“母妃和秦妃的情形並不相同。”

“皇祖母一心向著秦妃,有皇祖母在,父皇便不會將秦妃如何。”

“可母妃……”

一直以來,孟妃倚仗的都是永嘉帝的寵愛。男人的心也是會變的。一旦永嘉帝心冷了,等待孟妃的,會是什麽結局?

大皇子身為兒子,不願說出最難堪的那幾個字。

大皇子妃低聲接過話茬:“殿下是怕母妃色衰愛弛,怕父皇變心?”

這他媽還用怕嗎?

這是男人本性!

大皇子將兩句粗話咽回喉中,改而嘆道:“罷了,不說這些。眼下最要緊的,是母妃的身體。出了這麽多事,我這個大皇子也得韜光養晦,萬萬不可再激怒父皇。”

“你暫且別急著進宮求情,過些時日再說。”

大皇子妃輕輕點頭應下。

大皇子想了想,又道:“得了空閑,你回梁家小住幾日。我陪你一同回去。”

大皇子妃自成親以來,還從未回娘家小住過,聽聞此言,既驚又喜,擡頭看著大皇子:“殿下說的是真的?”

“這還能有假。”大皇子總算有了笑意:“不管如何,日子總得過下去。舅舅那邊被嚴懲,短期之內別去孟府,免得父皇不高興。去梁家走動,父皇總不會計較。”

孟家暫時靠不住也不能靠,好在還有岳家。

現在想來,父皇當年是真的疼他。給他找了一個好岳父。梁大將軍昔日身份低微算什麽,重要的是現在執掌禁衛軍,護衛京城皇宮。

大皇子妃的眼眸中也閃過笑意:“這可是殿下親口說的,我都記下了。”頓了頓又道:“孩子還小,身邊離不得人。等孩子滿月了,我再回梁家。”

大皇子略一點頭。

大皇子妃又道:“孩子還沒起名字呢!”

大皇子思忖片刻,說道:“這是我的庶長子,也是父皇第一個皇孫。我明日進宮,請父皇賜名。”

……

隔日,大皇子進宮上朝,散朝後去文華殿,求天子為庶出的皇孫賜名。

接連不斷發生的事,大大沖淡了皇孫出世帶來的喜悅。永嘉帝隨口賜了名:“皇孫這一輩從王字旁,就叫李瑭吧!”

大皇子恭敬地謝恩。

永嘉帝沒像往日那般留大皇子伺候筆墨,隨口道:“你自去忙你的,太子在這兒,朕不用你伺候了。”

短短幾句話,紮得大皇子心都涼了。

永嘉帝是個有決斷的人。以前心意未定,對大皇子格外偏愛,時常令大皇子在身邊伺候。如今既立了太子,就將太子時時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太子了。

至於大皇子,也該早些認清現實,看清自己的位置才對。

站在一旁的李景,氣定神閑,一派謙和的太子風範。

大皇子心裏發苦,很快告退離去。

不知永嘉帝有沒有看出大皇子心裏的不甘和苦澀,面上未露半分,張口吩咐李景:“將奏折搬過來,朕要批閱。”

李景張口應下,將一摞奏折搬了過來。

永嘉帝看完一本奏折,沒急著批閱,將奏折先給了李景:“太子,你也來看看這本奏折,和朕說一說,你以為該如何批覆?”

李景接了奏折,仔細看了起來。

大魏建朝九年,共有二十餘郡。每郡有三至五個縣城,大小不等。這麽多的郡縣,政務繁瑣,不必細言。另有吏禮戶兵刑工六部,每日因政事都要上奏折。

如果所有奏折都搬來,永嘉帝不吃不喝也批閱不完。

所以,永嘉帝設了內閣,除了喬閣老之外,六部尚書也一同入閣,將所有奏折先看一遍。挑出緊急重要的呈至禦前。

不那麽要緊的,根本到不了永嘉帝眼前。

李景現在看的奏折,是邳縣的知縣上的奏本。邳縣去年鬧了旱災,今春糧食欠收,邳縣的知縣奏請開倉放糧,也免得餓死百姓鬧出民亂。

李景看完奏折,神色也凝重起來。他沒急著回答永嘉帝的問題,反而問道:“父皇,除了邳縣,是否還有別的地方鬧旱災需要放糧?若受災的地方多,國庫能否支應?”

放在太平年間,這樣的奏折,無需多思慮,開倉放糧就是。

可大魏還沒統一中原,要征伐燕楚兩國,需要大量的軍糧和輜重。這就需要權衡之後,再做出具體的決定了。

永嘉帝心裏滿意地點點頭,也不吝張口指點:“你這樣想就對了。官員們上奏折,都有自己的用意。為了百姓是其一,為了治下不出亂子給自己攢官聲名望,也是有的。有隱瞞不報的,也有虛報謊報的,不能一看到奏折就慌了手腳。”

“遇到這等奏折,先派人前去查個究竟。真如奏折所言,再放糧不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