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打量著她臉上一半企望又一半擔心的神色,回答她道:
“履現對你的承諾,滿足你心內的渴望——哪怕是你的父親都做不到的事,我亦會為你一一而做到。”
【三十五】
晉國派人出使淳國的消息以快得驚人的速度在中州的廣袤大地上傳散開來。
義安糧草司中,齊凜本是頗為頭疼地在計劃淳軍南出當陽谷後的糧運事宜,然而在聽聞此事後竟將深皺的眉頭一松,緊繃的神情也舒緩開來。他輕輕擱下手中的筆,又略略活動了一下因久坐而僵硬的脖頸,對身旁小吏道:“這缺糧短甲之憂,當不需我輩再操心了。”
小吏問道:“王上已拒絕晉國奉金資糧,公子又何以有此定論?”
齊凜似笑非笑地回答:“王上所圖,非止錢糧。”
·
二十日後,北面果然又傳來了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
據傳晉使回到晉都秋葉後的次日,晉王便再度派他出使擎梁山東的寧遠城——那裏居住著羽族新皇雲弘肇本族在瀾州的雲氏分支,更是晉國之前與羽族阿格斯城邦結盟的橋梁所在。
晉使在看起來寧靜純美又幽深恢華的寧遠城中與羽族說了些什麽,並沒有什麽人知曉。只是隔日晉使離開後不多久,就有人在他暫住過的樹屋中發現了被派去與他會晤的雲氏貴族子弟的屍體。
死去的羽人是現任寧遠城主雲奚的第三子。他的脖子被人殘忍地勒斷,屍體的慘狀令人不忍近視。而在屋內的某個角落,又有人發現了晉使匆忙之間忘記帶走的晉王諭令,其上內容是命晉使無論如何也要讓雲氏說出某個羽族女人的行蹤所在。於是樹屋內的這副慘象,當即被認定為是晉使為急於達成王命,緊逼之下二人起了爭執,而晉使惱羞成怒之下竟起了殺意,動手將對方狠心殺死。至於羽人臨死前究竟有沒有說出晉王想要知道的事情,卻是無人能曉。
得知此事的雲奚極為驚慟震怒,未曾仔細思考這其中是否有不循常理之處,便立刻命令整族對晉國展開覆仇。
而羽族發洩怒火的方式亦如他們的天性一般驕傲、冷峻、優雅。
三日後,晉王王紹威被刺死於自己的寢殿之中。
他的喉頭被一根纖硬的六棱羽箭的利鏃貫穿,不曾見血便於睡夢中斷氣而亡。
秋葉城寒冷的清晨時分,發現他屍首的宮人顫抖著跪倒在地,望著他與前一夜幾乎沒有差別的穿戴與容顏,一時驚懼得忘記了宮規,伏地失聲大哭。
無人知曉刺客是如何避過王城內外森嚴的宮衛,如風般自天而降,如影般來去無聲,一擊得手,精準利落。
晉國一夕盡縞素,年十六歲的儲君王景予登基即王位。
而晉國新君冊立的次日,都中便收到了羽族阿格斯城邦遞來的與晉國解除盟約的國書,國書中更是附了一支與刺死王紹威的那枚羽箭一模一樣的纖硬六棱長箭。
先前對於刺客身份的種種猜疑頓時煙消雲散。
羽族,鶴雪。
面對這般公然的尋仇與挑釁,晉國王庭上怒潮劇湧,文武紛紛上言非出兵擎梁半島不能雪此國辱。
紛雜朝議中,晉國年少的新君表現出了令人刮目的成熟穩重。
他對大臣們說:“晉、羽如今劍拔弩張的態勢,乃是遭受到了精心的算計與挑撥,然彼算計挑撥者,卻是晉國目下無論如何也惹不起的。倘若晉國此番出兵攻打羽族,則瀾州十年內將無寧日。我有喪父之殤,雲氏又何無喪子之痛?若有怨仇,該當就此打住,望諸公莫再進言出兵諸事。”
眾臣聞言敬服,喏喏聽命。
他又說道:“晉國被天下恥笑膽小懦弱已逾二十年。先王欲全國祚而處處慎微,然而謹小之下卻死於非命,此亦天鑒。我今登基即位,必先重振國風,凡事義則行,不義則止,公卿萬民皆當磊落立世。此舉或會陷國於九州紛爭之中,卻不必再叫天下笑我晉國。”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有年輕的臣子於庭上激動得當眾落淚,多年來身為晉臣的憋屈苦悶感隨之盡散。
緊接著,晉國新君頒布了即位後的頭三道王詔:
其一,命人奉書遞至瀾州羽族雲氏,以表晉國修和之心。
其二,自軍中遣人再度赴鄂倫部船陣之中,告知鄂倫部晉、羽業已解除盟約一事,並說明晉國如今已無法滿足鄂倫部所索求之事。
其三,即刻撤回屯駐於鎖河山東的晉軍,並且派遣使節前往中州淳國,向淳王拜表稱屬國,表明將不再倚奉天啟裴氏偽庭,此後仍將以賁臣自居;再奉二萬金銖、十萬石糧草於淳軍,作為晉國為南伐均賊、匡覆大賁社稷所資之力。
前兩道詔諭無人稱異,唯有這第三道令不少臣子遲疑躊躇。
有大臣上言說:“晉國若附淳國,天啟必會命瀾州休、彭二國攻伐晉國;且淳王之前已拒絕收受晉國所資之錢糧,而其所邀之事晉國亦無法滿足,恐其不會答應。”
晉國新君回應道:“淳王多年來耿耿於懷的便是當初賁宣帝被挾持困於夏陽時,先王因怠戰而拒不出兵救主,以致裴禎一朝坐大,最終廢帝立均一事。淳王身為大賁天子同姓諸侯王,雖多年來對晉國隱忍不發,但對先王的這口氣卻無論如何不可能咽得下,又豈會收受之前倚奉均庭的晉國錢糧?淳王生性倨傲,必得晉國俯首稱臣,方能解其心頭之恨。至於休、彭二國,我則以為不足為慮。以淳軍如今之兵威,休、彭如何真敢來攻打已向淳國稱附的晉國?縱使二國果真不懼,我料淳王亦不會對任何一個賁臣封國坐視不管。”
眾臣聞之有理,又見他意態堅決,便無人再持異議。
三道王詔發下後,晉臣們便日夜蹺足等待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消息。
晉國國書送至寧遠城時,雲氏已從之前的驚怒中清醒過來,亦意識到之前的晉使殺人一事未必那麽簡單,加之晉國先王已死,新君頗為明理,生性崇尚和平的羽人們便默默地收下了晉國修和的國書,雖未提出再與晉國恢覆盟約一事,但終於將前仇埋於往事塵風之中,不再提起。
遷延徘徊於霍北港外多日的蠻族鄂倫部兵馬既聞晉、羽之亂,自知此番已無法逼由晉國索問到羽族雲氏內情,兼又感受到晉國新君並非一個與先王一般的怯戰懦弱之輩,便亦不再過多拖延,果斷地調頭撤軍。
淳國畢止王城中,淳王孟守文閱畢晉國新君所修之國書與唐進思所報晉國退兵之劄子,靜坐須臾,長喟而後道:“宣帝之仇辱,今已半報矣。”
隨後他命人將晉國國書收付入匣,再由禮官封存入弘文閣中,以示允準晉國此番稱附之請,亦坦蕩地收受了晉國奉上的二萬金銖、十萬石糧草的伐均之資。
·
義安糧草司在收到來自於都中要求即刻安排轉漕晉國所資錢糧的詔書後,文吏們都很是有些驚詫,不禁佩服起齊凜之前料事之準。
晉、羽、鄂倫部於此番亂事中皆未得利而有損,惟有淳國坐看瀾州動蕩,攬收種種利果。
而齊凜在詳細地了解過北面這不到一個月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後,並未露出任何輕松的笑意,反而道:“十年之內,晉國必成腹心之患。”
言雖如是,他仍知目下最重要的乃是迫在眉睫的南伐錢糧一事,至於十年後世事如何,皆比不上今朝誰能入主天啟來得重要。
籌計轉漕諸事瑣碎而耗力,於是連精明如齊凜者都一時忘計去計較,那個令鄂倫部主君親策兵力前來問討、由此勾起整出亂事的羽族女人,如今究竟身在何處。
·
滿月臨檐,清輝孤照,列宿稀懸。
此時已近半夜時分,孟守文處理完國中政務本已是極度疲累,欲往棲梧殿去時卻被告知王後尚未回殿。
“又去賞月了麽?”他淡淡問道。
內侍瞧著他的神情,斟酌著點了點頭。須知近兩個月來王後頻頻在夜晚出殿去賞月,且一次比一次回殿要晚。這般反常的行徑,令服侍她的眾宮婢們皆感到匪夷,然而王上卻似乎毫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孟守文接過內侍遞上來的外氅,轉道朝與棲梧殿相反的方向行去。
王城後苑中,寶音擡頭望月已有許久,連孟守文自後踱步靠近也未感覺到。直到一件沾有他氣味的外氅披上肩頭,她才猝然回神,側首去望他,然後有些勉強地露出一點笑意,說:“我再待一會兒,就回去。”
“不急。”孟守文挨著她坐下,將她因夜裏寒氣而變得冰涼的一雙手握進掌中,極有耐心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履現對你的承諾,滿足你心內的渴望——哪怕是你的父親都做不到的事,我亦會為你一一而做到。”
【三十五】
晉國派人出使淳國的消息以快得驚人的速度在中州的廣袤大地上傳散開來。
義安糧草司中,齊凜本是頗為頭疼地在計劃淳軍南出當陽谷後的糧運事宜,然而在聽聞此事後竟將深皺的眉頭一松,緊繃的神情也舒緩開來。他輕輕擱下手中的筆,又略略活動了一下因久坐而僵硬的脖頸,對身旁小吏道:“這缺糧短甲之憂,當不需我輩再操心了。”
小吏問道:“王上已拒絕晉國奉金資糧,公子又何以有此定論?”
齊凜似笑非笑地回答:“王上所圖,非止錢糧。”
·
二十日後,北面果然又傳來了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
據傳晉使回到晉都秋葉後的次日,晉王便再度派他出使擎梁山東的寧遠城——那裏居住著羽族新皇雲弘肇本族在瀾州的雲氏分支,更是晉國之前與羽族阿格斯城邦結盟的橋梁所在。
晉使在看起來寧靜純美又幽深恢華的寧遠城中與羽族說了些什麽,並沒有什麽人知曉。只是隔日晉使離開後不多久,就有人在他暫住過的樹屋中發現了被派去與他會晤的雲氏貴族子弟的屍體。
死去的羽人是現任寧遠城主雲奚的第三子。他的脖子被人殘忍地勒斷,屍體的慘狀令人不忍近視。而在屋內的某個角落,又有人發現了晉使匆忙之間忘記帶走的晉王諭令,其上內容是命晉使無論如何也要讓雲氏說出某個羽族女人的行蹤所在。於是樹屋內的這副慘象,當即被認定為是晉使為急於達成王命,緊逼之下二人起了爭執,而晉使惱羞成怒之下竟起了殺意,動手將對方狠心殺死。至於羽人臨死前究竟有沒有說出晉王想要知道的事情,卻是無人能曉。
得知此事的雲奚極為驚慟震怒,未曾仔細思考這其中是否有不循常理之處,便立刻命令整族對晉國展開覆仇。
而羽族發洩怒火的方式亦如他們的天性一般驕傲、冷峻、優雅。
三日後,晉王王紹威被刺死於自己的寢殿之中。
他的喉頭被一根纖硬的六棱羽箭的利鏃貫穿,不曾見血便於睡夢中斷氣而亡。
秋葉城寒冷的清晨時分,發現他屍首的宮人顫抖著跪倒在地,望著他與前一夜幾乎沒有差別的穿戴與容顏,一時驚懼得忘記了宮規,伏地失聲大哭。
無人知曉刺客是如何避過王城內外森嚴的宮衛,如風般自天而降,如影般來去無聲,一擊得手,精準利落。
晉國一夕盡縞素,年十六歲的儲君王景予登基即王位。
而晉國新君冊立的次日,都中便收到了羽族阿格斯城邦遞來的與晉國解除盟約的國書,國書中更是附了一支與刺死王紹威的那枚羽箭一模一樣的纖硬六棱長箭。
先前對於刺客身份的種種猜疑頓時煙消雲散。
羽族,鶴雪。
面對這般公然的尋仇與挑釁,晉國王庭上怒潮劇湧,文武紛紛上言非出兵擎梁半島不能雪此國辱。
紛雜朝議中,晉國年少的新君表現出了令人刮目的成熟穩重。
他對大臣們說:“晉、羽如今劍拔弩張的態勢,乃是遭受到了精心的算計與挑撥,然彼算計挑撥者,卻是晉國目下無論如何也惹不起的。倘若晉國此番出兵攻打羽族,則瀾州十年內將無寧日。我有喪父之殤,雲氏又何無喪子之痛?若有怨仇,該當就此打住,望諸公莫再進言出兵諸事。”
眾臣聞言敬服,喏喏聽命。
他又說道:“晉國被天下恥笑膽小懦弱已逾二十年。先王欲全國祚而處處慎微,然而謹小之下卻死於非命,此亦天鑒。我今登基即位,必先重振國風,凡事義則行,不義則止,公卿萬民皆當磊落立世。此舉或會陷國於九州紛爭之中,卻不必再叫天下笑我晉國。”
這一席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有年輕的臣子於庭上激動得當眾落淚,多年來身為晉臣的憋屈苦悶感隨之盡散。
緊接著,晉國新君頒布了即位後的頭三道王詔:
其一,命人奉書遞至瀾州羽族雲氏,以表晉國修和之心。
其二,自軍中遣人再度赴鄂倫部船陣之中,告知鄂倫部晉、羽業已解除盟約一事,並說明晉國如今已無法滿足鄂倫部所索求之事。
其三,即刻撤回屯駐於鎖河山東的晉軍,並且派遣使節前往中州淳國,向淳王拜表稱屬國,表明將不再倚奉天啟裴氏偽庭,此後仍將以賁臣自居;再奉二萬金銖、十萬石糧草於淳軍,作為晉國為南伐均賊、匡覆大賁社稷所資之力。
前兩道詔諭無人稱異,唯有這第三道令不少臣子遲疑躊躇。
有大臣上言說:“晉國若附淳國,天啟必會命瀾州休、彭二國攻伐晉國;且淳王之前已拒絕收受晉國所資之錢糧,而其所邀之事晉國亦無法滿足,恐其不會答應。”
晉國新君回應道:“淳王多年來耿耿於懷的便是當初賁宣帝被挾持困於夏陽時,先王因怠戰而拒不出兵救主,以致裴禎一朝坐大,最終廢帝立均一事。淳王身為大賁天子同姓諸侯王,雖多年來對晉國隱忍不發,但對先王的這口氣卻無論如何不可能咽得下,又豈會收受之前倚奉均庭的晉國錢糧?淳王生性倨傲,必得晉國俯首稱臣,方能解其心頭之恨。至於休、彭二國,我則以為不足為慮。以淳軍如今之兵威,休、彭如何真敢來攻打已向淳國稱附的晉國?縱使二國果真不懼,我料淳王亦不會對任何一個賁臣封國坐視不管。”
眾臣聞之有理,又見他意態堅決,便無人再持異議。
三道王詔發下後,晉臣們便日夜蹺足等待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消息。
晉國國書送至寧遠城時,雲氏已從之前的驚怒中清醒過來,亦意識到之前的晉使殺人一事未必那麽簡單,加之晉國先王已死,新君頗為明理,生性崇尚和平的羽人們便默默地收下了晉國修和的國書,雖未提出再與晉國恢覆盟約一事,但終於將前仇埋於往事塵風之中,不再提起。
遷延徘徊於霍北港外多日的蠻族鄂倫部兵馬既聞晉、羽之亂,自知此番已無法逼由晉國索問到羽族雲氏內情,兼又感受到晉國新君並非一個與先王一般的怯戰懦弱之輩,便亦不再過多拖延,果斷地調頭撤軍。
淳國畢止王城中,淳王孟守文閱畢晉國新君所修之國書與唐進思所報晉國退兵之劄子,靜坐須臾,長喟而後道:“宣帝之仇辱,今已半報矣。”
隨後他命人將晉國國書收付入匣,再由禮官封存入弘文閣中,以示允準晉國此番稱附之請,亦坦蕩地收受了晉國奉上的二萬金銖、十萬石糧草的伐均之資。
·
義安糧草司在收到來自於都中要求即刻安排轉漕晉國所資錢糧的詔書後,文吏們都很是有些驚詫,不禁佩服起齊凜之前料事之準。
晉、羽、鄂倫部於此番亂事中皆未得利而有損,惟有淳國坐看瀾州動蕩,攬收種種利果。
而齊凜在詳細地了解過北面這不到一個月中發生的種種事情後,並未露出任何輕松的笑意,反而道:“十年之內,晉國必成腹心之患。”
言雖如是,他仍知目下最重要的乃是迫在眉睫的南伐錢糧一事,至於十年後世事如何,皆比不上今朝誰能入主天啟來得重要。
籌計轉漕諸事瑣碎而耗力,於是連精明如齊凜者都一時忘計去計較,那個令鄂倫部主君親策兵力前來問討、由此勾起整出亂事的羽族女人,如今究竟身在何處。
·
滿月臨檐,清輝孤照,列宿稀懸。
此時已近半夜時分,孟守文處理完國中政務本已是極度疲累,欲往棲梧殿去時卻被告知王後尚未回殿。
“又去賞月了麽?”他淡淡問道。
內侍瞧著他的神情,斟酌著點了點頭。須知近兩個月來王後頻頻在夜晚出殿去賞月,且一次比一次回殿要晚。這般反常的行徑,令服侍她的眾宮婢們皆感到匪夷,然而王上卻似乎毫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孟守文接過內侍遞上來的外氅,轉道朝與棲梧殿相反的方向行去。
王城後苑中,寶音擡頭望月已有許久,連孟守文自後踱步靠近也未感覺到。直到一件沾有他氣味的外氅披上肩頭,她才猝然回神,側首去望他,然後有些勉強地露出一點笑意,說:“我再待一會兒,就回去。”
“不急。”孟守文挨著她坐下,將她因夜裏寒氣而變得冰涼的一雙手握進掌中,極有耐心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