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故意羞辱
關燈
小
中
大
“好了,李郎中。”宋生辰正使、右司員外郎陳過庭明白原委,知道李三堅為何如此憤怒的原因之後,於是勸道:“朝堂之上奸佞當道,吾等也是無可奈何啊,哎,奈何,奈何哉!翰韌啊,天色不早了,就此過河如何?”
什麽奸佞當道?李三堅聞言心中極為不以為然的,如今的世道是君昏臣佞。趙佶賢明,如何能用蔡京、朱勔等人?如何是這副模樣?是盡貶賢臣、良臣,身邊皆為阿諛奉承之流。此時的趙佶完全不是當年初登九五至尊寶座的,那個欲有一番作為的趙佶了,那個欲蕩滌海內汙穢,還朝政以清爽的那個趙佶了,完全不是那個欲革故鼎新,“建中靖國”時期的趙佶了,變得令李三堅幾乎就不認識了。
李三堅心中明白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宋帝趙佶,同時與李三堅有同樣觀點的有識之士也是大有人在的,可卻是萬般無奈,連提都不敢提及此事的,除非是活膩味了...
李三堅身為大宋臣子,當然也是概莫能外的。
“賓王兄所言甚是。”李三堅點點頭後,就與陳過庭並騎向停泊在白溝河渡口的一艘船只走去。
渡河船只是駐紮在白溝河附近的宋邊軍準備的。邊軍護送大宋使節到了此處,就不敢繼續前行了,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過了這條白溝河便進入了遼境,就是契丹人的地盤了,大宋使節當然就轉給契丹軍護送了。
陳過庭、李三堅等人甚是能夠隱隱約約的看見對岸站著一些人,這些人應當是迎候大宋使節的契丹兵馬。
此時的李三堅心中倒是有了些小期待,想瞅瞅契丹人到底是何模樣...
石頭,也就是耶律石,也是契丹人,但耶律石除了身上帶著一絲彪悍之氣外,其餘均有漢人差不了多少的,李三堅想瞅瞅真正的契丹武士,契丹鐵騎。
兩艘宋邊軍準備的船只很快就將陳過庭、李三堅等使節及攜帶的馬匹、禮品等等運過了河。
李三堅牽著“嘯風”剛剛下了船只,還未上馬,前來迎接大宋使臣的契丹人便縱馬奔馳而至,卷起來鋪天蓋地的塵土。
“太無禮了。”陳過庭用手扇了扇面前的塵土後不悅的說道。
“北人善騎,南人善櫓。不過是想炫耀其騎術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李三堅微笑道。
契丹人奔至兩名手持信節的宋使面前後,一起翻身下馬,一名將領模樣的契丹人走到陳過庭、李三堅面前,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施禮:“燕人,燕京控鶴軍張明舉拜見兩位大使。”
漢人?此名軍將一口流利的漢語再加上其姓名,使得李三堅是大為驚訝,李三堅原本以為此人是個契丹人,可沒料到此人居然是個漢人?
燕雲十六州為漢人聚居之地,出現漢人並非奇事,甚至出現漢軍或漢官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情的。
可面前的這個自稱為遼南京控鶴軍張明舉之人,其模樣、穿戴哪裏像個漢人?
張明舉頭上剪去了顱頂部分頭發,剪短四周部分,在顱側部位,蓄兩綹長發,垂於耳側,頭上光溜溜的,露出了慘白慘白的頭皮。
肩上披了一件用錦貂皮制成的披肩,名曰“賈哈”,腳下是一雙紅虎皮靴,革面光滑錚亮,能夠照出人的影子,此靴名曰“徐呂皮”,也是極具特色的契丹服飾。
髡發虜服,為契丹人的特色。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此為遼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入主燕雲十六州後,出於統治漢族聚集地的需要,所制定的國策,與之對應的便是遼的禮儀之制與衣冠之制,北班國制,南班漢制,各從其便焉。
同時,契丹族、奚人、渤海人與漢人相融,所行禮儀便是唐、宋之制,並且曾經規定,太後與蕃官皆國服,帝與漢官即漢服,如此既保留了契丹風俗、服飾,又習漢俗、著漢服。
因此在遼境內,是有不少契丹人是著漢服的,當然也有不少漢人是著契丹服飾,髡發虜服的,與契丹人實難分辨。
遼之漢官、漢將髡發虜服之目的基本上有兩個,其一是表明自己已經為遼臣,已經忘了自己為漢人身份,其二便是諂媚於契丹人。
這是個什麽頭型?跟他娘的癩子一般,惡心之極,李三堅隨後看著張明舉的髡發,心中暗暗不齒道。
遼差人前來迎接、護送,陳過庭、李三堅兩位大宋使臣也不能失禮的,於是陳過庭還了一禮,點頭應了一聲,而李三堅還禮畢,卻是開口對張明舉笑道:“閹人張明舉?你為漢人?”
閹、燕兩字讀音相近,李三堅又是說得模模糊糊的,使人以為李三堅說的是燕人...
“是燕人。”張明成聞言答道:“小將祖祖輩輩居於幽州,祖祖輩輩皆為燕人。”
燕人他也是漢人,李三堅聞言心中暗道,此人自稱燕人卻不自稱為漢人,看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
關鍵是這個數典忘祖之輩,一副契丹人的模樣,還得意洋洋的,在宋使面前炫耀其馬術,因而使得李三堅心中有些惱怒。
“哦,乃祖張飛張翼德也為燕人,呵呵,當然是燕人了。”李三堅隨後笑道:“燕人張飛張翼德,斷橋三喝,喝退曹操百萬雄軍,端的是勇猛無比。張翼德據水斷橋、義釋嚴顏、大破張郃,武都之戰與曹洪、曹休、曹真、張既等人血戰廝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飛雄壯威猛,僅亞於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飛一生昭烈啑血秉義,夙定君臣之分,期覆漢室,百折興王,官至車騎將軍、西鄉侯,實乃我漢家虎臣、良臣、忠臣也。”
三國之時,劉備劉玄德所建立的政權,史書之上被稱之為“蜀”或“蜀漢”,其實劉備是以“漢”為其國號的,國號之中並沒有“蜀”字的。
“我...”張明舉聞言臉色微微一紅,支支吾吾的說道:“大使,張某祖上並非是張飛張翼德啊。”
“哦,非張翼德之後,難道是張子房之後?”李三堅聞言又是笑道:“張良張子房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策謀奇妙。鎮國家,撫百姓,為大漢立不世之功勳,是為大漢元勳之首冠也。”
李三堅此言一出,陳過庭等宋使均是不由得笑了起來,可當著諸遼人的面,又不能太過失禮,於是個個拼命憋住了笑,臉上是漲得通紅。
“我...你...你...你...”張明舉聞言臉上也是漲得通紅,有些生氣的說道:“小將也並非張良之後啊。”
李三堅不斷的將歷史名人作為張明舉的祖上,對於一般人來說,當然是臉上有光,蓬蓽生輝的,可張明舉為何人?為遼治下的漢將,如此豈不是在當眾羞辱張明舉嗎?
“哦,原來如此。”李三堅聞言看著張明舉問道:“你媽貴姓?”
“噗!”
“噗!噗!噗!”
周圍宋出使之人聞言實在是在憋不住了,不斷發出“噗噗噗”的笑聲。
前來迎接宋使的一幹遼人臉色頓時也是變得異常難看,這其中也是有不少漢人的。
“我...我...你...你...你...”張明舉拼命忍住了想揮拳砸在李三堅臉上的沖動,結結巴巴的連話都說不完整了。
老娘的姓氏可不能告訴他,張明舉完全被李三堅氣暈了,心中暗暗想到,若被李三堅知道老娘的姓氏,說不定又被他找出什麽典故,從而羞辱自己。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此時的宋、遼之間並未交兵,已經維持了數十年的和平局面了,因此若是張明舉此時忍不住暴揍李三堅一頓,說不定會引起兩國之間的糾紛的,遼朝廷怪罪下來,可不是區區一名漢將所能夠承受的。
“大使可是南朝李三堅李狀元嗎?呵呵,果然口才了得啊!嘖嘖嘖,狀元郎雄辯之才,今日我等算是領教了,只不過張部將乃是個武臣,李狀元是否有些勝之不武?”此時一名名叫潘志儒的漢官開口譏諷李三堅道。
潘志儒倒是未著契丹服飾,而是一身的漢官袍服,與李唐文官官袍相近。
李三堅羞辱了張明舉,也使在場的所有遼之漢官、漢將感到臉上無光,均是灰頭土面的,異常的難受。
以往的宋使有謙遜、和氣的,也有倨傲的,對這些遼迎接之人是愛理不搭的,可卻無人像李三堅如此這般的,當眾折辱遼漢官、漢將。
宋朝廷此次遣使,派了個什麽玩意兒過來?諸遼人不約而同的一齊心中暗道。
“正是本使。”面對潘志儒的譏諷,李三堅倒也沒生氣,只是笑吟吟的說道:“雄辯?此處有辯論嗎?本使不過是在引經據典,說些歷史典故而已。”
李三堅早已將張明舉說得半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哪裏還有辯論之說?
“引經據典、歷史典故?”潘志儒聞言微微一笑道:“據某所知,李狀元之母乃是黎人,在南朝便是夷狄之人,而李狀元此時卻為南朝高官,是為漢官,對此李狀元又有何解釋?論數典忘祖,且要先論你李狀元呢。”
尹莫川為遼科舉出身,為一名文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什麽奸佞當道?李三堅聞言心中極為不以為然的,如今的世道是君昏臣佞。趙佶賢明,如何能用蔡京、朱勔等人?如何是這副模樣?是盡貶賢臣、良臣,身邊皆為阿諛奉承之流。此時的趙佶完全不是當年初登九五至尊寶座的,那個欲有一番作為的趙佶了,那個欲蕩滌海內汙穢,還朝政以清爽的那個趙佶了,完全不是那個欲革故鼎新,“建中靖國”時期的趙佶了,變得令李三堅幾乎就不認識了。
李三堅心中明白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宋帝趙佶,同時與李三堅有同樣觀點的有識之士也是大有人在的,可卻是萬般無奈,連提都不敢提及此事的,除非是活膩味了...
李三堅身為大宋臣子,當然也是概莫能外的。
“賓王兄所言甚是。”李三堅點點頭後,就與陳過庭並騎向停泊在白溝河渡口的一艘船只走去。
渡河船只是駐紮在白溝河附近的宋邊軍準備的。邊軍護送大宋使節到了此處,就不敢繼續前行了,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過了這條白溝河便進入了遼境,就是契丹人的地盤了,大宋使節當然就轉給契丹軍護送了。
陳過庭、李三堅等人甚是能夠隱隱約約的看見對岸站著一些人,這些人應當是迎候大宋使節的契丹兵馬。
此時的李三堅心中倒是有了些小期待,想瞅瞅契丹人到底是何模樣...
石頭,也就是耶律石,也是契丹人,但耶律石除了身上帶著一絲彪悍之氣外,其餘均有漢人差不了多少的,李三堅想瞅瞅真正的契丹武士,契丹鐵騎。
兩艘宋邊軍準備的船只很快就將陳過庭、李三堅等使節及攜帶的馬匹、禮品等等運過了河。
李三堅牽著“嘯風”剛剛下了船只,還未上馬,前來迎接大宋使臣的契丹人便縱馬奔馳而至,卷起來鋪天蓋地的塵土。
“太無禮了。”陳過庭用手扇了扇面前的塵土後不悅的說道。
“北人善騎,南人善櫓。不過是想炫耀其騎術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李三堅微笑道。
契丹人奔至兩名手持信節的宋使面前後,一起翻身下馬,一名將領模樣的契丹人走到陳過庭、李三堅面前,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施禮:“燕人,燕京控鶴軍張明舉拜見兩位大使。”
漢人?此名軍將一口流利的漢語再加上其姓名,使得李三堅是大為驚訝,李三堅原本以為此人是個契丹人,可沒料到此人居然是個漢人?
燕雲十六州為漢人聚居之地,出現漢人並非奇事,甚至出現漢軍或漢官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情的。
可面前的這個自稱為遼南京控鶴軍張明舉之人,其模樣、穿戴哪裏像個漢人?
張明舉頭上剪去了顱頂部分頭發,剪短四周部分,在顱側部位,蓄兩綹長發,垂於耳側,頭上光溜溜的,露出了慘白慘白的頭皮。
肩上披了一件用錦貂皮制成的披肩,名曰“賈哈”,腳下是一雙紅虎皮靴,革面光滑錚亮,能夠照出人的影子,此靴名曰“徐呂皮”,也是極具特色的契丹服飾。
髡發虜服,為契丹人的特色。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此為遼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入主燕雲十六州後,出於統治漢族聚集地的需要,所制定的國策,與之對應的便是遼的禮儀之制與衣冠之制,北班國制,南班漢制,各從其便焉。
同時,契丹族、奚人、渤海人與漢人相融,所行禮儀便是唐、宋之制,並且曾經規定,太後與蕃官皆國服,帝與漢官即漢服,如此既保留了契丹風俗、服飾,又習漢俗、著漢服。
因此在遼境內,是有不少契丹人是著漢服的,當然也有不少漢人是著契丹服飾,髡發虜服的,與契丹人實難分辨。
遼之漢官、漢將髡發虜服之目的基本上有兩個,其一是表明自己已經為遼臣,已經忘了自己為漢人身份,其二便是諂媚於契丹人。
這是個什麽頭型?跟他娘的癩子一般,惡心之極,李三堅隨後看著張明舉的髡發,心中暗暗不齒道。
遼差人前來迎接、護送,陳過庭、李三堅兩位大宋使臣也不能失禮的,於是陳過庭還了一禮,點頭應了一聲,而李三堅還禮畢,卻是開口對張明舉笑道:“閹人張明舉?你為漢人?”
閹、燕兩字讀音相近,李三堅又是說得模模糊糊的,使人以為李三堅說的是燕人...
“是燕人。”張明成聞言答道:“小將祖祖輩輩居於幽州,祖祖輩輩皆為燕人。”
燕人他也是漢人,李三堅聞言心中暗道,此人自稱燕人卻不自稱為漢人,看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
關鍵是這個數典忘祖之輩,一副契丹人的模樣,還得意洋洋的,在宋使面前炫耀其馬術,因而使得李三堅心中有些惱怒。
“哦,乃祖張飛張翼德也為燕人,呵呵,當然是燕人了。”李三堅隨後笑道:“燕人張飛張翼德,斷橋三喝,喝退曹操百萬雄軍,端的是勇猛無比。張翼德據水斷橋、義釋嚴顏、大破張郃,武都之戰與曹洪、曹休、曹真、張既等人血戰廝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飛雄壯威猛,僅亞於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飛一生昭烈啑血秉義,夙定君臣之分,期覆漢室,百折興王,官至車騎將軍、西鄉侯,實乃我漢家虎臣、良臣、忠臣也。”
三國之時,劉備劉玄德所建立的政權,史書之上被稱之為“蜀”或“蜀漢”,其實劉備是以“漢”為其國號的,國號之中並沒有“蜀”字的。
“我...”張明舉聞言臉色微微一紅,支支吾吾的說道:“大使,張某祖上並非是張飛張翼德啊。”
“哦,非張翼德之後,難道是張子房之後?”李三堅聞言又是笑道:“張良張子房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策謀奇妙。鎮國家,撫百姓,為大漢立不世之功勳,是為大漢元勳之首冠也。”
李三堅此言一出,陳過庭等宋使均是不由得笑了起來,可當著諸遼人的面,又不能太過失禮,於是個個拼命憋住了笑,臉上是漲得通紅。
“我...你...你...你...”張明舉聞言臉上也是漲得通紅,有些生氣的說道:“小將也並非張良之後啊。”
李三堅不斷的將歷史名人作為張明舉的祖上,對於一般人來說,當然是臉上有光,蓬蓽生輝的,可張明舉為何人?為遼治下的漢將,如此豈不是在當眾羞辱張明舉嗎?
“哦,原來如此。”李三堅聞言看著張明舉問道:“你媽貴姓?”
“噗!”
“噗!噗!噗!”
周圍宋出使之人聞言實在是在憋不住了,不斷發出“噗噗噗”的笑聲。
前來迎接宋使的一幹遼人臉色頓時也是變得異常難看,這其中也是有不少漢人的。
“我...我...你...你...你...”張明舉拼命忍住了想揮拳砸在李三堅臉上的沖動,結結巴巴的連話都說不完整了。
老娘的姓氏可不能告訴他,張明舉完全被李三堅氣暈了,心中暗暗想到,若被李三堅知道老娘的姓氏,說不定又被他找出什麽典故,從而羞辱自己。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此時的宋、遼之間並未交兵,已經維持了數十年的和平局面了,因此若是張明舉此時忍不住暴揍李三堅一頓,說不定會引起兩國之間的糾紛的,遼朝廷怪罪下來,可不是區區一名漢將所能夠承受的。
“大使可是南朝李三堅李狀元嗎?呵呵,果然口才了得啊!嘖嘖嘖,狀元郎雄辯之才,今日我等算是領教了,只不過張部將乃是個武臣,李狀元是否有些勝之不武?”此時一名名叫潘志儒的漢官開口譏諷李三堅道。
潘志儒倒是未著契丹服飾,而是一身的漢官袍服,與李唐文官官袍相近。
李三堅羞辱了張明舉,也使在場的所有遼之漢官、漢將感到臉上無光,均是灰頭土面的,異常的難受。
以往的宋使有謙遜、和氣的,也有倨傲的,對這些遼迎接之人是愛理不搭的,可卻無人像李三堅如此這般的,當眾折辱遼漢官、漢將。
宋朝廷此次遣使,派了個什麽玩意兒過來?諸遼人不約而同的一齊心中暗道。
“正是本使。”面對潘志儒的譏諷,李三堅倒也沒生氣,只是笑吟吟的說道:“雄辯?此處有辯論嗎?本使不過是在引經據典,說些歷史典故而已。”
李三堅早已將張明舉說得半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哪裏還有辯論之說?
“引經據典、歷史典故?”潘志儒聞言微微一笑道:“據某所知,李狀元之母乃是黎人,在南朝便是夷狄之人,而李狀元此時卻為南朝高官,是為漢官,對此李狀元又有何解釋?論數典忘祖,且要先論你李狀元呢。”
尹莫川為遼科舉出身,為一名文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