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日,苻堅召集文武大臣,商討擇日對東晉起兵的問題。
苻堅對眾大臣說道:“如諸位愛卿所知道的那樣,一向以來,朕一直都在重用漢將王猛,對此,不少大臣還多有微詞。現在,王猛公不幸病故,我又開始重用他的後人。我來問大家,爾等可知道,朕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麽?”
降將慕容垂說道:“多年以來,我也不停的在踹度陛下提出的這個問題,但是到底也未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來。如果下臣沒有猜錯的話,陛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采取以夷制夷的辦法,來實現陛下的統一大業吧?”
老臣孫萇也說道:“一直以來,陛下就立下鴻鵠之志,雖然已占有了黃河以北以及大西南的大片疆土,但是陛下並未因此而滿足,您之所以重用漢將王猛,無非是因為王猛從小生在漢地,長在漢土,熟悉和了解那裏的風土人情,為將來光覆漢地打下基礎。可惜的是,尚未等到這一天的到來,王猛就過早的撒手而去,這實乃我前秦國的重大損失也!”
苻堅聽完二位大臣的話後,長長的哀嘆一聲,說道:“爾等作為我的近臣,雖然話說了不少,但終究未把問題的實質述說明白。朕之所以器重王猛,一是因為他的足智多謀,二是由於他對朕無比忠心,毫無二心,有王猛這樣的人在朕的身邊,朕睡覺都感到踏實!遺憾的是,統一大業尚未完成,我的景略兄竟然闔然長逝,離朕而去,這無論是對朕還是對整個社稷來說,都是一種無可估量的損失啊!”
苻堅說到這裏,眾大臣仰面而視,見他扯起袍袖,竟然在偷偷地擦拭眼淚呢。
過了好大一會,苻堅待情緒穩定下來之後,這才又對眾大臣說道:“朕得王猛,也實屬天意,冥冥之中,不知是何原因,一位世外高人就把王猛送到了我的身邊來了。朕初見到王猛時,見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手臂和和脖頸上的黑灰,就像是經年不去的蠶繭,只要晃動一下手臂,就要脫落下來似的;滿頭的長發,雜亂如柴,蟣子泛白,虱子爬滾,全身散發出陣陣惡臭,使人見而生厭,躲避還猶嫌不及。我實在不明白,這位世外高人,為什麽向我推薦這樣一位相貌不端,衣著不整,不修邊幅,且又如此渾身散發著惡臭氣的人給朕!”
苻堅說到這裏,只聽眾大臣不約而同的發出陣陣嘰嘰的笑聲。
苻堅不顧大臣們的譏笑,繼續說道:“可是,那位世外高人勸朕說道,想當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誰又料想到,他日後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呢?凡是想成大事者,必不會以貌取人,往往在醜陋外貌掩蓋之下的,是一個能做出驚天動地大事來的靈魂呢!”
那位不知姓名的高人,說到這裏,便拂袖而去,留給苻堅的就只有沈思而已。
當時,看不起王猛,且又對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可是大有人在,都勸苻堅,如果為了表示仁慈,不妨就施舍一些銀子,打發他走路不就完了,何必與他糾纏不休呢?
但是,苻堅仔細品味那位世外高人的話,覺得他的話也不無道理,於是就責成專人,將王猛留在宮中,為他沐浴修飾,盥洗更衣,經過如此這般這麽一收拾,未承想原先那個蓬頭垢面的王猛,剎那之間,就變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俊俏少年!此時的苻堅,又猛然想起了那位世外高人,趕忙派人四處去打探尋訪,但終究未找到那位高人的蹤影。
冷靜下來的苻堅,這時才想起來去問王猛。但是從王猛口中,得到的仍然是一番糊塗的回答。
書中代言:既然話已說到這裏,苻堅又如此看重王猛,咱們也就不得不費一點功夫,來說說王猛的事情了。
王猛,字景略,生於晉明帝司馬紹太寧三年,也即是公元325年,是青州北海郡劇縣(即今之山東省壽光縣)人。在王猛出生前二年,青州即被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所攻占,東晉投降士兵三萬餘人慘遭屠殺。到王猛出生時,後趙政權已占領中原所有領土,為了擴張,又興兵南向,與東晉政權夾淮水而治,形成長期對峙局面。
繼石勒稱帝的是他的侄子石虎,這個人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與他的叔父比起來,他簡直就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他嗜殺成性,窮兵黷武,是一個出了名的暴君。自從石虎當上後趙皇帝後,不但後趙國從此再無寧日,就連鄰近的東晉,也時時遭受侵害,百姓慘遭蹂躪。於是乎,人民哭喊連天,家家終日惶恐,石虎帶給人們的就是苦難與死亡!
出生在這樣一個民不聊生的戰亂年代,尚在幼年時期的王猛,因為生活無著,被窮困所逼,不得不跟隨窮困潦倒的父母親,到處顛沛流離,幾經輾轉,最後來到了魏郡屬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與河北省交界的地方,居住了下來。
王猛一家一貧如洗,無地無房,無親無故,為了生存,年幼的王猛也不得不過早的肩起了生活的重擔。這是王猛走向生活的開始。
第二十五:到達華山之後,王猛將自己拜會桓溫的經過從頭至尾,對自己的師傅廣博道人學說了一遍。
廣博對王猛說道:“真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的徒兒長大了,自己會動腦筋,也學會處理覆雜事物的本領了。如此,待百年過後,當師傅離開人世的時候,我在另一個世界裏,也就會閉目安歇,高枕無憂了!”
轉眼之間,桓溫離開關中,又是與王猛分別一年的光陰過去了。穆帝司馬聃永和十一年,亦即是公元355年,前秦的第二代君主苻健繼父之位,成為前秦的第二代郡王。
提到苻健,必須首先介紹苻洪。苻洪,字廣世,本名蒲洪,祖籍略陽臨渭人,亦即現在甘肅秦安隴城人,生於氏族,是部落小帥蒲懷歸的兒子,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父親,十六國時期前秦政權的奠基者。苻洪這個人心地善良,又樂善好施,且又機謀善斷,極富謀略,他勇猛威武,善於騎射。在他力量尚小時,為保部落安全,苻洪亦曾委曲求全,屈尊依附於前趙與後趙籬下。當後趙發生內亂時,苻洪見有機可乘,試圖發兵謀取中原,不幸被降將麻秋投毒殺害,死時已是85歲高齡矣。
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繼承其位,這就是史書所稱,死後被後趙追謚為惠武皇帝稱號的前秦第二代霸主。廟號太祖。
苻健,字建業,生於東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亦即是公元317年,祖籍略陽臨渭,氏族,世代為西戎酋帥。起初,苻健家水池中生出一簇蒲草,植株茂盛,生長茁壯,每當夏季來臨,便綻出黃色花朵,一股淡淡的幽香隨風飄揚,使人嗅之而感到心曠神怡。
苻健母親眼望著綻放的黃色花朵,對全家人說道:“蒲草生在池塘中,還有淡淡的清香釋放出來,視之賞心悅目,嗅之沁人心脾,這是吉祥之兆,看來我們家就要時來運轉了!”
古人相信命運主宰一切,也相信迷信,由於受到老婦人這番話的啟示,苻家從此便改苻姓為蒲姓,圖的就是個吉利。
後來,苻健父親苻洪在道路旁找到一個讖人抽簽算卦,所抽掛簽中有“草付應王”四個字,苻洪不知其中含意,便向算卦人請教。
算掛人告訴苻洪:“從掛面上來看,你將來必有君王之命,必然就應驗在一個草字上。敢問壯士姓字名誰?”
苻洪回答:“本人原先是苻姓,因家中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棵蒲草來,株高過人,花香刺鼻,宅院內處處飄散著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我當時認為是吉祥之兆,於是經過與家人商量,便將苻姓改成了蒲姓。聽先生說,這草字就是吉祥之兆,可在下不明白,苻和蒲字頭上,都有草字存在,我該姓苻還是該姓蒲呢?”
算掛人回答:“我已說過,你將來的發達,必然要應驗在這個草字上。至於你該姓苻還是姓蒲,我看啥事都應該有個先來後到,因為苻字在先,蒲字在後,當然應該還是姓苻為好了!”
因此,自此以後,苻洪又改蒲姓為苻姓,恢覆了原先姓氏。晉元帝司馬睿建武二年,也即是公元318年,新興匈奴人劉曜自立為帝。新興,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忻州市。苻洪率領本族人馬歸順了劉曜。劉曜死後,劉曜的地盤連同兵馬又都歸後趙國石勒所有。石勒既無能又腐敗,因連年發動戰爭,搞得民怨沸騰,民不聊生,使自己處於岌岌可危之中。
苻洪見石氏也不是自己所依托之人,為謀發展與自保,無奈之中,他只好脫離石勒,另起爐竈,在枋頭豎起大旗,稱自己為三秦王,這即是前秦政權的起始。枋頭,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其故地在今河南省浚縣的東枋城和西枋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苻堅對眾大臣說道:“如諸位愛卿所知道的那樣,一向以來,朕一直都在重用漢將王猛,對此,不少大臣還多有微詞。現在,王猛公不幸病故,我又開始重用他的後人。我來問大家,爾等可知道,朕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麽?”
降將慕容垂說道:“多年以來,我也不停的在踹度陛下提出的這個問題,但是到底也未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來。如果下臣沒有猜錯的話,陛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采取以夷制夷的辦法,來實現陛下的統一大業吧?”
老臣孫萇也說道:“一直以來,陛下就立下鴻鵠之志,雖然已占有了黃河以北以及大西南的大片疆土,但是陛下並未因此而滿足,您之所以重用漢將王猛,無非是因為王猛從小生在漢地,長在漢土,熟悉和了解那裏的風土人情,為將來光覆漢地打下基礎。可惜的是,尚未等到這一天的到來,王猛就過早的撒手而去,這實乃我前秦國的重大損失也!”
苻堅聽完二位大臣的話後,長長的哀嘆一聲,說道:“爾等作為我的近臣,雖然話說了不少,但終究未把問題的實質述說明白。朕之所以器重王猛,一是因為他的足智多謀,二是由於他對朕無比忠心,毫無二心,有王猛這樣的人在朕的身邊,朕睡覺都感到踏實!遺憾的是,統一大業尚未完成,我的景略兄竟然闔然長逝,離朕而去,這無論是對朕還是對整個社稷來說,都是一種無可估量的損失啊!”
苻堅說到這裏,眾大臣仰面而視,見他扯起袍袖,竟然在偷偷地擦拭眼淚呢。
過了好大一會,苻堅待情緒穩定下來之後,這才又對眾大臣說道:“朕得王猛,也實屬天意,冥冥之中,不知是何原因,一位世外高人就把王猛送到了我的身邊來了。朕初見到王猛時,見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手臂和和脖頸上的黑灰,就像是經年不去的蠶繭,只要晃動一下手臂,就要脫落下來似的;滿頭的長發,雜亂如柴,蟣子泛白,虱子爬滾,全身散發出陣陣惡臭,使人見而生厭,躲避還猶嫌不及。我實在不明白,這位世外高人,為什麽向我推薦這樣一位相貌不端,衣著不整,不修邊幅,且又如此渾身散發著惡臭氣的人給朕!”
苻堅說到這裏,只聽眾大臣不約而同的發出陣陣嘰嘰的笑聲。
苻堅不顧大臣們的譏笑,繼續說道:“可是,那位世外高人勸朕說道,想當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誰又料想到,他日後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呢?凡是想成大事者,必不會以貌取人,往往在醜陋外貌掩蓋之下的,是一個能做出驚天動地大事來的靈魂呢!”
那位不知姓名的高人,說到這裏,便拂袖而去,留給苻堅的就只有沈思而已。
當時,看不起王猛,且又對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可是大有人在,都勸苻堅,如果為了表示仁慈,不妨就施舍一些銀子,打發他走路不就完了,何必與他糾纏不休呢?
但是,苻堅仔細品味那位世外高人的話,覺得他的話也不無道理,於是就責成專人,將王猛留在宮中,為他沐浴修飾,盥洗更衣,經過如此這般這麽一收拾,未承想原先那個蓬頭垢面的王猛,剎那之間,就變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俊俏少年!此時的苻堅,又猛然想起了那位世外高人,趕忙派人四處去打探尋訪,但終究未找到那位高人的蹤影。
冷靜下來的苻堅,這時才想起來去問王猛。但是從王猛口中,得到的仍然是一番糊塗的回答。
書中代言:既然話已說到這裏,苻堅又如此看重王猛,咱們也就不得不費一點功夫,來說說王猛的事情了。
王猛,字景略,生於晉明帝司馬紹太寧三年,也即是公元325年,是青州北海郡劇縣(即今之山東省壽光縣)人。在王猛出生前二年,青州即被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後趙政權所攻占,東晉投降士兵三萬餘人慘遭屠殺。到王猛出生時,後趙政權已占領中原所有領土,為了擴張,又興兵南向,與東晉政權夾淮水而治,形成長期對峙局面。
繼石勒稱帝的是他的侄子石虎,這個人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與他的叔父比起來,他簡直就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他嗜殺成性,窮兵黷武,是一個出了名的暴君。自從石虎當上後趙皇帝後,不但後趙國從此再無寧日,就連鄰近的東晉,也時時遭受侵害,百姓慘遭蹂躪。於是乎,人民哭喊連天,家家終日惶恐,石虎帶給人們的就是苦難與死亡!
出生在這樣一個民不聊生的戰亂年代,尚在幼年時期的王猛,因為生活無著,被窮困所逼,不得不跟隨窮困潦倒的父母親,到處顛沛流離,幾經輾轉,最後來到了魏郡屬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與河北省交界的地方,居住了下來。
王猛一家一貧如洗,無地無房,無親無故,為了生存,年幼的王猛也不得不過早的肩起了生活的重擔。這是王猛走向生活的開始。
第二十五:到達華山之後,王猛將自己拜會桓溫的經過從頭至尾,對自己的師傅廣博道人學說了一遍。
廣博對王猛說道:“真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的徒兒長大了,自己會動腦筋,也學會處理覆雜事物的本領了。如此,待百年過後,當師傅離開人世的時候,我在另一個世界裏,也就會閉目安歇,高枕無憂了!”
轉眼之間,桓溫離開關中,又是與王猛分別一年的光陰過去了。穆帝司馬聃永和十一年,亦即是公元355年,前秦的第二代君主苻健繼父之位,成為前秦的第二代郡王。
提到苻健,必須首先介紹苻洪。苻洪,字廣世,本名蒲洪,祖籍略陽臨渭人,亦即現在甘肅秦安隴城人,生於氏族,是部落小帥蒲懷歸的兒子,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父親,十六國時期前秦政權的奠基者。苻洪這個人心地善良,又樂善好施,且又機謀善斷,極富謀略,他勇猛威武,善於騎射。在他力量尚小時,為保部落安全,苻洪亦曾委曲求全,屈尊依附於前趙與後趙籬下。當後趙發生內亂時,苻洪見有機可乘,試圖發兵謀取中原,不幸被降將麻秋投毒殺害,死時已是85歲高齡矣。
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繼承其位,這就是史書所稱,死後被後趙追謚為惠武皇帝稱號的前秦第二代霸主。廟號太祖。
苻健,字建業,生於東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亦即是公元317年,祖籍略陽臨渭,氏族,世代為西戎酋帥。起初,苻健家水池中生出一簇蒲草,植株茂盛,生長茁壯,每當夏季來臨,便綻出黃色花朵,一股淡淡的幽香隨風飄揚,使人嗅之而感到心曠神怡。
苻健母親眼望著綻放的黃色花朵,對全家人說道:“蒲草生在池塘中,還有淡淡的清香釋放出來,視之賞心悅目,嗅之沁人心脾,這是吉祥之兆,看來我們家就要時來運轉了!”
古人相信命運主宰一切,也相信迷信,由於受到老婦人這番話的啟示,苻家從此便改苻姓為蒲姓,圖的就是個吉利。
後來,苻健父親苻洪在道路旁找到一個讖人抽簽算卦,所抽掛簽中有“草付應王”四個字,苻洪不知其中含意,便向算卦人請教。
算掛人告訴苻洪:“從掛面上來看,你將來必有君王之命,必然就應驗在一個草字上。敢問壯士姓字名誰?”
苻洪回答:“本人原先是苻姓,因家中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棵蒲草來,株高過人,花香刺鼻,宅院內處處飄散著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我當時認為是吉祥之兆,於是經過與家人商量,便將苻姓改成了蒲姓。聽先生說,這草字就是吉祥之兆,可在下不明白,苻和蒲字頭上,都有草字存在,我該姓苻還是該姓蒲呢?”
算掛人回答:“我已說過,你將來的發達,必然要應驗在這個草字上。至於你該姓苻還是姓蒲,我看啥事都應該有個先來後到,因為苻字在先,蒲字在後,當然應該還是姓苻為好了!”
因此,自此以後,苻洪又改蒲姓為苻姓,恢覆了原先姓氏。晉元帝司馬睿建武二年,也即是公元318年,新興匈奴人劉曜自立為帝。新興,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忻州市。苻洪率領本族人馬歸順了劉曜。劉曜死後,劉曜的地盤連同兵馬又都歸後趙國石勒所有。石勒既無能又腐敗,因連年發動戰爭,搞得民怨沸騰,民不聊生,使自己處於岌岌可危之中。
苻洪見石氏也不是自己所依托之人,為謀發展與自保,無奈之中,他只好脫離石勒,另起爐竈,在枋頭豎起大旗,稱自己為三秦王,這即是前秦政權的起始。枋頭,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其故地在今河南省浚縣的東枋城和西枋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