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養鴨子·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5章.養鴨子·
“終於不用餵這幫小祖宗放出去了!”
趙甫把木架立在靠近蓮花山的地方, 把四個蜂箱放在木架上,看著小蜜蜂們進進出出,不由得跟趙晟感慨道。
趙晟和趙甫家今年的蜂箱早早就拿出去了, 但是蓮花山上的蜜少, 根本不夠這些蜜蜂吃, 哥倆偶爾還得餵它們點麥芽糖和蜂蜜混合的糖水。
去年為了養活這些蜜蜂, 趙甫和趙晟就消耗了不少蜂蜜和麥芽糖,這才算是讓這些小蜜蜂們安全過冬了。
“我也伺候夠這幫祖宗了!希望它們能念咱哥倆的好, 今年多采點蜜。”趙晟望著大片的棉花田,充滿了期待。
端午過後,山上的花和果樹都陸陸續續開花了,這些小蜜蜂可以自己去覓食了, 趙晟和趙甫暫時不用再餵養它們了。
但蓮花山畢竟太小,山上的花蜜也只夠這些小蜜蜂的日常溫飽, 趙晟和趙甫是沒法割蜜了。
要想割蜜賣錢, 還得等到棉花開花時。
今年蓮花山村村民依舊種了棉花。不過這回朝廷沒有強制農人種棉花,而是讓村民自己選擇種不種。
而且朝廷規定了, 每戶人家最多只能種半坰地棉花,剩下的田地必須要種糧食。
去年賣棉花賺了那麽多錢,村民們自然是非常樂意種棉花的, 若不是朝廷有規定, 他們恨不得在地裏種滿了棉花。
趙晟今年換了塊地種棉花,去年種棉花的良田則是用來種小麥和大豆了。今年家裏種了稻米,就不用再種高粱了。
高粱米雖然也不錯,但畢竟是粗糧, 味道可比不上稻米這種精細糧食。
往年,趙晟家只在前院種些稻米解饞, 他把收獲了的稻米都留給媳婦和閨女吃,但今年他家有了一坰地的稻米可吃,趙晟也可以敞開肚皮吃白花花的大米了。
有香噴噴的大米,誰還吃高粱米啊。所以趙晟伺候稻田地時尤其精細,有時間就去稻田地逛一圈,水多了就放水,水少了就挖溝。
“沈官爺說大蒜能防蟲,咱家今年除了在棉花地裏種點綠肥,剩下的地就都種大蒜吧!”
雖然黃豆芽不咋參與種地的事,但趙晟還是愛跟媳婦念叨念叨,順便還能在媳婦跟前找點存在感。
“行!咱家地你說了算!”黃豆芽一邊哄兒子睡覺,一邊漫不經心地敷衍著男人。
不過即便是敷衍,趙晟也很開心,只要媳婦搭理他就行。
棉花桿子拔高後,趙晟家的蒜也冒頭了,綠汪汪的,撒是喜人。
雖然種了不少打算,但趙晟完全不擔心大蒜賣不出去了,因為大舅哥家能全包了。
去年金氏種的蒜苗賣得極好,因為要價便宜,差不多被搶瘋了,半個月割一回,她家一冬賣了六茬蒜苗,賺了不少錢。
今年金氏打算繼續賣蒜苗,所以她家的棉花地裏也套種了不少大蒜。
蒜苗賺錢,但趙晟和黃豆腐可舍不得用好地種它,但是套種就不一樣了,種在棉花的間隙中,種成的大蒜就跟白撿的一樣。
雖說跟棉花一起套種花生和黃豆會更實惠一些,產量也比大蒜高不少,但大蒜對田地的好處可不是這倆作物能比的。
沈曲早早就告誡過村民們了,棉花愛生蟲,一定要防蟲。但是村裏很少有人記住,大多都在棉花田裏套種了黃豆和花生。
不過頭幾年種棉花,大面積生蟲的可能性不大,若是再過幾年,還不防蟲,棉花地很可能就要減產了。
“這個鴨子長得最壯實,正好當打頭的。”
金氏趴在新建的雞圈裏,指著腦袋帶著一塊白的小鴨子喜滋滋地說道。
這些鴨子都是金氏用火炕孵的,攢夠五十個種蛋,就孵一茬。
趙晟家去年賣了不少只鴨子,賣到最後,鴨子都快買不到了。
所以今年就打算自家養鴨子,自給自足。趙晟太忙了,黃豆芽還要照看孩子,小倆口實在沒工夫養鴨子,所以養鴨子這活就交給黃豆腐家了。
得了小姑子的保證,金氏就敢放心大膽地養鴨子了。只要把鴨子養到兩斤半就可以賣了,這種好事,金氏自然不會錯過。
老話常說“母雞抱窩,母鵝抱窩,唯有母鴨不抱窩。”
母鴨不抱窩,光靠母雞幫著孵鴨蛋,肯定是孵不了太多,而且眼尖的母雞還會把混在雞蛋裏的鴨蛋叨碎吃掉,所以金氏就只能借用火炕試試了。
金氏幹活精細,第一回 用火炕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二十二只小鴨子。
總結出經驗後,金氏第二次用火炕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三十二只小鴨子。
金氏第三回 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三十八只小鴨子,一次比一次成功。
金氏一鼓作氣,直接搶了老母雞的活,順手幫小姑子家把小雞也孵化了。
別家的母雞還在抱窩時,金氏和黃豆芽養的小雞小鵝都已經會搶食了。
至於那些沒成功孵出鴨子的毛蛋也都沒浪費,全都被爺們吃掉了。
毛蛋煮熟去殼,用豆油把剝了殼的毛蛋煎得油汪汪的,再撒上點鹽巴,特別好吃。
不過毛蛋的賣相不咋好,黃豆芽和金氏都不敢吃,這些毛蛋就便宜膽大的了,被趙晟和黃豆腐吃得精光。
一直到六月份,金氏一共孵化了五批鴨子,一共一百七十只鴨子。
頭批鴨子已經三個月了,已經非常壯實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鴨子孵化時間比較近,已經換毛了,可以自己找食吃了。
第四批和第五批的小鴨子還比較小,需要再餵養一段時間才能放養。
今年黃念文和黃念花不打算去山上采藥了,決定幫娘親放鴨子賺錢。
因為雇的是閨女和兒子,所以金氏給工錢時特別大方,成功賣出一只鴨子,就給他倆五文錢。
這可比去狗頭山刨藥材輕松多了,現在蓮花山上的葛根少了,防風和遠志得去狗頭山找。
狗頭山離家太遠了,若是沒有大人跟著,黃念文和黃念花也沒法上山,就算上山了,一天也挖不到多少藥材。
爬一天山後,回到家腰酸腿疼的,哪有放鴨子來得自在,所以一聽還有工錢拿,兄妹倆果斷地接手養鴨子這個活了。
今年趙晟和黃豆腐也不打算刨藥材了,只等著金銀花開時,起早貪黑去狗頭山把花摘回來,至於剩下的藥材是真沒時間刨了,畢竟要做買賣啊。
經過了一冬的經營,趙晟和黃豆腐算是在永安鎮站住腳了,積累了不少老顧客,賣得比吉昌鎮還快。
大河開化後,趙晟和黃豆腐沒法從冰面往永安鎮走了,但又不想失去賺錢的買賣,就在大集的前一天,提前去趙大丫家。
黃豆腐賣油條和麻花,面可以提前發好,這個影響不大,但是春卷暫時是沒法賣了,因為太費事了。
豆芽和鹹豆腐幹還是可以賣的,幹豆腐有點麻煩,暫時先不賣了。
趙晟家的買賣影響倒是不大,永安鎮賣豬肉的屠戶跟趙大丫家是一個村的,趙晟想要買豬頭更方便了,屠戶把頭蹄下水處理幹凈後,直接就送過來了。
至於鴨子那就更方便了,在來的路上就買好了,提前一天把這些活鴨殺了,第二天跟頭蹄下水一起鹵就可以了。
不過烙餅太麻煩了,趙晟索性就不做餅卷豬頭肉的買賣了。
反正大家都嘗到肉香味了,就算舍不得錢買豬頭肉,也舍得錢買鴨肉了,回家剁碎了夾在饃饃裏吃,也是香的。
每次趙晟和黃家父子三人過來,趙大丫的婆婆都會特意空出一個房間給三人住。
倒不是老太太多熱情好客,主要是趙晟給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她甚至怕自己招待不周,財神爺再跑趙三丫家去。
趙晟買來的鴨子會在趙大丫家宰殺,鴨血和褪下來的鴨毛通通留給王家,賣完鹵肉剩下的肉凍,也會留下一半。
至少十只鴨子的鴨血,足夠王家人敞開肚皮吃了。蒸血糕、炒鴨血、鴨血湯可以換著樣的吃。
趙大丫家的幾個孩子現在最喜歡的人就是他們小舅了,因為小舅一來,他們就有葷腥吃了,而且可以敞開了吃,不用擔心被奶奶訓斥。
小舅給留的肉凍是幾個孩子的最愛,滑嫩嫩的肉凍鹹香美味,一口吃下去,夠回味好幾天了。
因為趙晟留下的鴨毛太多了,趙大丫就把鴨子身上的絨毛攢了起來,打算冬天時做一床鴨絨被子。
王栓財則是把小舅子給的鴨毛做成毽子和羽毛扇,拿到集上去賣,每個集也能賺個十來文錢。
借著趙晟的光,王家賺到了錢,王家老太太對趙大丫這個兒媳婦也好了不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對兒媳婦無緣無故擺臉子了。
“哎呀,你們還大老遠過來幹啥啊?我們家這些人呢,一會就幫小五把鴨子洗幹凈了。”
王老太太見趙三丫兩口子過來了,頓時生了危機感,怕兩人跟她家搶財神爺,趕緊把二人攔住了。
趙三丫白拿了弟弟半鍋的肉凍,實在有些過意不去,而且也怕王家老太太背後不樂意,所以就跟她男人李金山一起來幫弟弟幹活。
“沒多遠,我倆溜溜達達就過來了!”趙三丫側身躲過王家老太太的阻攔,挽了袖子就要幫著拔鴨毛。
“真不用幫忙,就這麽點活!”王家老太太見沒攔住人,趕緊也坐到盆邊開始清洗鴨腸,跟趙三丫搶著幹活。
相處了這麽多年,趙大丫早就琢磨透了自家婆婆的小心思,沖自家妹子努了努嘴,姐妹倆眼神交流了一番,都在心裏憋著笑呢。
本來是自家的買賣,但是趙晟卻完全插不上手,活都被王家人搶走了,就連給鴨子分塊,王栓財都幹得比他利索了。
趙晟就只能在旁邊傻站著,看王家人幹活幹得熱火朝天。
黃念文現在可算是家裏最忙的人了,不但要跟著老爹和姑父一起去賣吃食,還得帶著妹妹去放鴨子,十七歲的少年忙得跟家裏頂梁柱似的。
一晃眼,黃家已經搬到關外九年了,黃念文不知不覺長成了十七歲的大小夥子,黃念花也從小丫頭長成了十四歲的大姑娘了。
現在已經沒人擔心他倆去河邊了,不僅不用擔心,還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倆照看。
黃念武和小靈芝天天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去放鴨子,兩個皮孩子不在眼跟前晃悠,金氏和黃豆芽這對姑嫂清靜多了,終於可以不用再忍受小屁孩們的瘋嚎。
黃家小兄妹現在要放一百七十只鴨子,每天的任務就是把鴨子趕到河邊,晚飯前再趕回來。
村裏的小河離得比較近,只要鴨子們老老實實的不亂跑,兄妹倆可以輪換著回家吃飯。不像大胖去蓮花山放豬,中午飯都得自己帶。
領著大孫子放了幾年豬,李富貴終於放心了,開始放手讓大孫子獨自去放豬。
胖丫和小胖平常都會跟著哥哥一起放豬,他們的小弟弟老胖偶爾也會吵嚷著跟哥哥姐姐們一起上山,不過每次都不成功。
蓮花山那麽遠,大胖可不想帶著小弟這個小哭包。
黃家兄妹和李家兄妹從小就經常一起玩,今年冷不丁分開了,還怪不適應的。
雖然兒女漸漸長大,但在黃豆腐心中,他們永遠都是小孩子。
黃豆腐不忙時,就會接過兒女手裏的活,讓孩子們可以去蓮花山的小溪邊釣蝲蛄,順便跟小夥伴們團聚。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終於不用餵這幫小祖宗放出去了!”
趙甫把木架立在靠近蓮花山的地方, 把四個蜂箱放在木架上,看著小蜜蜂們進進出出,不由得跟趙晟感慨道。
趙晟和趙甫家今年的蜂箱早早就拿出去了, 但是蓮花山上的蜜少, 根本不夠這些蜜蜂吃, 哥倆偶爾還得餵它們點麥芽糖和蜂蜜混合的糖水。
去年為了養活這些蜜蜂, 趙甫和趙晟就消耗了不少蜂蜜和麥芽糖,這才算是讓這些小蜜蜂們安全過冬了。
“我也伺候夠這幫祖宗了!希望它們能念咱哥倆的好, 今年多采點蜜。”趙晟望著大片的棉花田,充滿了期待。
端午過後,山上的花和果樹都陸陸續續開花了,這些小蜜蜂可以自己去覓食了, 趙晟和趙甫暫時不用再餵養它們了。
但蓮花山畢竟太小,山上的花蜜也只夠這些小蜜蜂的日常溫飽, 趙晟和趙甫是沒法割蜜了。
要想割蜜賣錢, 還得等到棉花開花時。
今年蓮花山村村民依舊種了棉花。不過這回朝廷沒有強制農人種棉花,而是讓村民自己選擇種不種。
而且朝廷規定了, 每戶人家最多只能種半坰地棉花,剩下的田地必須要種糧食。
去年賣棉花賺了那麽多錢,村民們自然是非常樂意種棉花的, 若不是朝廷有規定, 他們恨不得在地裏種滿了棉花。
趙晟今年換了塊地種棉花,去年種棉花的良田則是用來種小麥和大豆了。今年家裏種了稻米,就不用再種高粱了。
高粱米雖然也不錯,但畢竟是粗糧, 味道可比不上稻米這種精細糧食。
往年,趙晟家只在前院種些稻米解饞, 他把收獲了的稻米都留給媳婦和閨女吃,但今年他家有了一坰地的稻米可吃,趙晟也可以敞開肚皮吃白花花的大米了。
有香噴噴的大米,誰還吃高粱米啊。所以趙晟伺候稻田地時尤其精細,有時間就去稻田地逛一圈,水多了就放水,水少了就挖溝。
“沈官爺說大蒜能防蟲,咱家今年除了在棉花地裏種點綠肥,剩下的地就都種大蒜吧!”
雖然黃豆芽不咋參與種地的事,但趙晟還是愛跟媳婦念叨念叨,順便還能在媳婦跟前找點存在感。
“行!咱家地你說了算!”黃豆芽一邊哄兒子睡覺,一邊漫不經心地敷衍著男人。
不過即便是敷衍,趙晟也很開心,只要媳婦搭理他就行。
棉花桿子拔高後,趙晟家的蒜也冒頭了,綠汪汪的,撒是喜人。
雖然種了不少打算,但趙晟完全不擔心大蒜賣不出去了,因為大舅哥家能全包了。
去年金氏種的蒜苗賣得極好,因為要價便宜,差不多被搶瘋了,半個月割一回,她家一冬賣了六茬蒜苗,賺了不少錢。
今年金氏打算繼續賣蒜苗,所以她家的棉花地裏也套種了不少大蒜。
蒜苗賺錢,但趙晟和黃豆腐可舍不得用好地種它,但是套種就不一樣了,種在棉花的間隙中,種成的大蒜就跟白撿的一樣。
雖說跟棉花一起套種花生和黃豆會更實惠一些,產量也比大蒜高不少,但大蒜對田地的好處可不是這倆作物能比的。
沈曲早早就告誡過村民們了,棉花愛生蟲,一定要防蟲。但是村裏很少有人記住,大多都在棉花田裏套種了黃豆和花生。
不過頭幾年種棉花,大面積生蟲的可能性不大,若是再過幾年,還不防蟲,棉花地很可能就要減產了。
“這個鴨子長得最壯實,正好當打頭的。”
金氏趴在新建的雞圈裏,指著腦袋帶著一塊白的小鴨子喜滋滋地說道。
這些鴨子都是金氏用火炕孵的,攢夠五十個種蛋,就孵一茬。
趙晟家去年賣了不少只鴨子,賣到最後,鴨子都快買不到了。
所以今年就打算自家養鴨子,自給自足。趙晟太忙了,黃豆芽還要照看孩子,小倆口實在沒工夫養鴨子,所以養鴨子這活就交給黃豆腐家了。
得了小姑子的保證,金氏就敢放心大膽地養鴨子了。只要把鴨子養到兩斤半就可以賣了,這種好事,金氏自然不會錯過。
老話常說“母雞抱窩,母鵝抱窩,唯有母鴨不抱窩。”
母鴨不抱窩,光靠母雞幫著孵鴨蛋,肯定是孵不了太多,而且眼尖的母雞還會把混在雞蛋裏的鴨蛋叨碎吃掉,所以金氏就只能借用火炕試試了。
金氏幹活精細,第一回 用火炕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二十二只小鴨子。
總結出經驗後,金氏第二次用火炕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三十二只小鴨子。
金氏第三回 孵蛋,五十個鴨蛋孵出了三十八只小鴨子,一次比一次成功。
金氏一鼓作氣,直接搶了老母雞的活,順手幫小姑子家把小雞也孵化了。
別家的母雞還在抱窩時,金氏和黃豆芽養的小雞小鵝都已經會搶食了。
至於那些沒成功孵出鴨子的毛蛋也都沒浪費,全都被爺們吃掉了。
毛蛋煮熟去殼,用豆油把剝了殼的毛蛋煎得油汪汪的,再撒上點鹽巴,特別好吃。
不過毛蛋的賣相不咋好,黃豆芽和金氏都不敢吃,這些毛蛋就便宜膽大的了,被趙晟和黃豆腐吃得精光。
一直到六月份,金氏一共孵化了五批鴨子,一共一百七十只鴨子。
頭批鴨子已經三個月了,已經非常壯實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鴨子孵化時間比較近,已經換毛了,可以自己找食吃了。
第四批和第五批的小鴨子還比較小,需要再餵養一段時間才能放養。
今年黃念文和黃念花不打算去山上采藥了,決定幫娘親放鴨子賺錢。
因為雇的是閨女和兒子,所以金氏給工錢時特別大方,成功賣出一只鴨子,就給他倆五文錢。
這可比去狗頭山刨藥材輕松多了,現在蓮花山上的葛根少了,防風和遠志得去狗頭山找。
狗頭山離家太遠了,若是沒有大人跟著,黃念文和黃念花也沒法上山,就算上山了,一天也挖不到多少藥材。
爬一天山後,回到家腰酸腿疼的,哪有放鴨子來得自在,所以一聽還有工錢拿,兄妹倆果斷地接手養鴨子這個活了。
今年趙晟和黃豆腐也不打算刨藥材了,只等著金銀花開時,起早貪黑去狗頭山把花摘回來,至於剩下的藥材是真沒時間刨了,畢竟要做買賣啊。
經過了一冬的經營,趙晟和黃豆腐算是在永安鎮站住腳了,積累了不少老顧客,賣得比吉昌鎮還快。
大河開化後,趙晟和黃豆腐沒法從冰面往永安鎮走了,但又不想失去賺錢的買賣,就在大集的前一天,提前去趙大丫家。
黃豆腐賣油條和麻花,面可以提前發好,這個影響不大,但是春卷暫時是沒法賣了,因為太費事了。
豆芽和鹹豆腐幹還是可以賣的,幹豆腐有點麻煩,暫時先不賣了。
趙晟家的買賣影響倒是不大,永安鎮賣豬肉的屠戶跟趙大丫家是一個村的,趙晟想要買豬頭更方便了,屠戶把頭蹄下水處理幹凈後,直接就送過來了。
至於鴨子那就更方便了,在來的路上就買好了,提前一天把這些活鴨殺了,第二天跟頭蹄下水一起鹵就可以了。
不過烙餅太麻煩了,趙晟索性就不做餅卷豬頭肉的買賣了。
反正大家都嘗到肉香味了,就算舍不得錢買豬頭肉,也舍得錢買鴨肉了,回家剁碎了夾在饃饃裏吃,也是香的。
每次趙晟和黃家父子三人過來,趙大丫的婆婆都會特意空出一個房間給三人住。
倒不是老太太多熱情好客,主要是趙晟給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她甚至怕自己招待不周,財神爺再跑趙三丫家去。
趙晟買來的鴨子會在趙大丫家宰殺,鴨血和褪下來的鴨毛通通留給王家,賣完鹵肉剩下的肉凍,也會留下一半。
至少十只鴨子的鴨血,足夠王家人敞開肚皮吃了。蒸血糕、炒鴨血、鴨血湯可以換著樣的吃。
趙大丫家的幾個孩子現在最喜歡的人就是他們小舅了,因為小舅一來,他們就有葷腥吃了,而且可以敞開了吃,不用擔心被奶奶訓斥。
小舅給留的肉凍是幾個孩子的最愛,滑嫩嫩的肉凍鹹香美味,一口吃下去,夠回味好幾天了。
因為趙晟留下的鴨毛太多了,趙大丫就把鴨子身上的絨毛攢了起來,打算冬天時做一床鴨絨被子。
王栓財則是把小舅子給的鴨毛做成毽子和羽毛扇,拿到集上去賣,每個集也能賺個十來文錢。
借著趙晟的光,王家賺到了錢,王家老太太對趙大丫這個兒媳婦也好了不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對兒媳婦無緣無故擺臉子了。
“哎呀,你們還大老遠過來幹啥啊?我們家這些人呢,一會就幫小五把鴨子洗幹凈了。”
王老太太見趙三丫兩口子過來了,頓時生了危機感,怕兩人跟她家搶財神爺,趕緊把二人攔住了。
趙三丫白拿了弟弟半鍋的肉凍,實在有些過意不去,而且也怕王家老太太背後不樂意,所以就跟她男人李金山一起來幫弟弟幹活。
“沒多遠,我倆溜溜達達就過來了!”趙三丫側身躲過王家老太太的阻攔,挽了袖子就要幫著拔鴨毛。
“真不用幫忙,就這麽點活!”王家老太太見沒攔住人,趕緊也坐到盆邊開始清洗鴨腸,跟趙三丫搶著幹活。
相處了這麽多年,趙大丫早就琢磨透了自家婆婆的小心思,沖自家妹子努了努嘴,姐妹倆眼神交流了一番,都在心裏憋著笑呢。
本來是自家的買賣,但是趙晟卻完全插不上手,活都被王家人搶走了,就連給鴨子分塊,王栓財都幹得比他利索了。
趙晟就只能在旁邊傻站著,看王家人幹活幹得熱火朝天。
黃念文現在可算是家裏最忙的人了,不但要跟著老爹和姑父一起去賣吃食,還得帶著妹妹去放鴨子,十七歲的少年忙得跟家裏頂梁柱似的。
一晃眼,黃家已經搬到關外九年了,黃念文不知不覺長成了十七歲的大小夥子,黃念花也從小丫頭長成了十四歲的大姑娘了。
現在已經沒人擔心他倆去河邊了,不僅不用擔心,還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他倆照看。
黃念武和小靈芝天天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去放鴨子,兩個皮孩子不在眼跟前晃悠,金氏和黃豆芽這對姑嫂清靜多了,終於可以不用再忍受小屁孩們的瘋嚎。
黃家小兄妹現在要放一百七十只鴨子,每天的任務就是把鴨子趕到河邊,晚飯前再趕回來。
村裏的小河離得比較近,只要鴨子們老老實實的不亂跑,兄妹倆可以輪換著回家吃飯。不像大胖去蓮花山放豬,中午飯都得自己帶。
領著大孫子放了幾年豬,李富貴終於放心了,開始放手讓大孫子獨自去放豬。
胖丫和小胖平常都會跟著哥哥一起放豬,他們的小弟弟老胖偶爾也會吵嚷著跟哥哥姐姐們一起上山,不過每次都不成功。
蓮花山那麽遠,大胖可不想帶著小弟這個小哭包。
黃家兄妹和李家兄妹從小就經常一起玩,今年冷不丁分開了,還怪不適應的。
雖然兒女漸漸長大,但在黃豆腐心中,他們永遠都是小孩子。
黃豆腐不忙時,就會接過兒女手裏的活,讓孩子們可以去蓮花山的小溪邊釣蝲蛄,順便跟小夥伴們團聚。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