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牛犢子 ·
關燈
小
中
大
趙家老爹打牌回來, 得知這件事後,也很氣憤,但他畢竟是上了年紀, 比兒子們更能沈得住氣, 他直接找了苦主李富貴去商量。
“咱不能隨便就去人家村裏幹仗, 村裏若是超過二十人打架, 咱們全得去北邊挖礦。”
豬已經死好幾年了,現在即便知道了壞人是誰, 李富貴也不想計較了。
當年沒有捉住壞人,現在找過去也得不到賠償,無非就是把壞人打一頓解解氣。
但現在朝廷禁止私下械鬥,村裏一旦出現大規模械鬥, 無論對錯,參與打仗的人, 全都得去北邊挖一個月的礦。
李富貴可不想因為家裏的這點破事, 再把外甥和兒子搭進去。
“是這個理,咱們現在日子過得好, 沒必要因為這幫無賴把咱家人搭進去。”
“挖礦那活可真不是人幹的,我們村的大柱子,從北邊回來, 瘦得眼眶子都凹下去了。”
趙家老爹也讚同連襟的想法。老話說,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陳家人已經是滿身汙泥了,跟這種人一般見識,最後只會臟了自己的手。
“在集上, 咱已經揍過陳家人一頓了,咱若再去人家村裏找茬, 恐怕陳家村人不能樂意。”
好歹也是當了幾年的村長,李富貴現在做事可不會像年輕那會了,現在也學會了瞻前顧後,會考慮後果了。
以村長的角度來看,李富貴絕對受不了一幫外村人來村裏打架,即便挨揍的那人是村裏最招人煩的。
在大多數人眼中,本村人在外面挨揍了無所謂,但外村人若是來村裏揍人,那就絕不能坐視不管了,畢竟不能讓外人看輕了村子。
當然,外村的老丈人打本村的姑爺子不算在內,因為那算自家人窩裏鬥,村裏人不僅不會去瞎摻和,還會喜滋滋地去湊熱鬧。
“也對,要想收拾陳家人,咱得在村外,還得少找幾個人,省得被抓取挖礦。”
趙家村有不少小年輕,因為打群架被抓去北邊挖礦了,趙家老爹可不希望自家的三個兒子也去吃那種苦。
關外沃土萬頃,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又很少能碰到災荒,是種莊稼的好地方。
這麽大塊的肥肉,自然會被外寇惦記。這幫外寇十分兇殘狡詐,經常侵擾關外人,燒殺搶掠,無所不幹。
關外雖然土地肥沃,但畢竟天寒地凍,所以人口向來就少,連帶著每年向朝廷納稅,納得也少。
再加上關外離都城又遠,朝廷也就不怎麽重視關外這地,兵源也不足,賊寇打過來時,駐守邊疆的將士根本不夠用。
為了捍衛家園,關外人只得自發地組織起來,抵抗外寇,這也造就了關外人充沛的武德。
在老一輩的關外人眼中,碰到事了,絕不能慫,必須得幹一仗。把人打服了,事才算了了。
“我聽鎮上的官爺說,現在北邊正缺挖礦的呢,縣裏的牢犯都被弄北邊去了。”
“前幾年打架也就打了,這邊正是缺人的時候。但現在,咱這邊大壩也修好了,不用人幹活了,咱們可得消停點,別被弄北邊去。”
李富貴消息還算靈通,知道這樣的事後,行事自然要以穩妥為上。
自打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把外寇攆走之後,關外已經好些年不打仗了。大家都忙著種田,過著和平喜樂的日子。
不過和平日子過得久了,有些人就渾身刺撓,非得要惹點事才滿意。
所以經常有人因為一點小事就幹起來了,然後兩方再找親戚朋友幫忙,最後演變成了兩個村子的械鬥。
朝廷為了禁止這種私下械鬥,不僅嚴格掌控了鐵器的數量,還把參與鬥毆的人都送到北邊挖礦,說是什麽勞動改造。
這幫愛沖動的小年輕,自打接受過一次勞動改造後,脾氣都變得異常溫順,可見這政策有多有效。
大家都對勞動改造怕得要命,所以村與村的械鬥基本上一夜消失。
“對,咱這好不容易過兩天好日子,可不能沖動。”
趙家老爹已經揍過陳家人一頓了,早就撒氣了。這次是想為連襟出氣,但連襟已經消氣了,他自然也懶得去計較了。
與陳家的恩怨,在明面上就算是不了了之了。
趙晟不去陳家村揍陳家人,但不代表不在別的地方揍他們。
趙晟已經想好了,陳家人只要再敢惹自己,那他一定會狠狠地揍他們一頓的。
陳家人雖然無賴,但也只敢欺負老實人,陳家兩兄弟被趙賀狠揍了一頓後,立馬就慫了。
趕集時也不敢搶趙晟的攤位了,灰溜溜地跑去了街尾。
“小五,你家牛啥時候下犢子啊?爹娘在你家都待一個多月了,咱奶都想咱爹了。”
爹娘不在家,趙賀被爺爺奶奶使喚得腳不沾地,一刻不得清閑,只得跑到集上來躲活。
“誰知道呢?按理說,這牛早就該下犢子了。”
二哥雖然可憐,但趙晟也不敢跟他說實話,只得敷衍他。
“這包豬頭肉你先拿家去,給爺奶解解饞,等散集了,我再給家裏送點肉凍。”
趙晟怕爺奶不開心,就只能用美食討二老歡心了。
眼看著快過年了,天也冷了,趙家老爹也就沒跟小兒子出來擺攤,也就沒聽見二兒子的抱怨。
“我爹娘在我家都待膩了,天天惦記著回家,可我家那牛一直沒動靜啊。”
“爺,我家那牛都拖了一個月了,還不下犢子,能不能出啥事啊?”
趙晟裝作愁眉苦臉的樣子,在爺奶跟前賣可憐。
“不能有事,我看你家那牛挺壯實的,你爹幫你看著呢,你怕啥呀。”
趙家爺爺還是很心疼孫子的。再說了,兒子在不在家,對他影響不大。
現在貓冬呢,家裏也沒啥事,即便兒子和兒子不在身邊,趙家爺爺的日子過得也不錯。
“趕緊家去吧!跟你爹說一聲,不用惦記家裏,啥時候忙完啥時再回來。”
“讓你娘再給我熬點梨膏,這玩意還挺管用,比吃藥強多了。”
趙家奶奶可沒那麽好騙,但她不怨兒子,也不怨撒謊的小孫子,把賬都記在兒媳婦身上了。
趙晟得了爺爺奶奶的準話後,就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這傻小子雖然有幾分精明,但到底是個漢子,不懂女人間的彎彎繞繞,也就沒把趙家奶奶說的話當回事,回家也沒跟人提,只說奶奶想喝梨膏。
黃豆芽家的那一筐酸梨已經被吃掉大半筐了,只剩下一個筐底了。
此時一聽趙家奶奶要喝梨膏,黃豆芽和婆婆立馬行動起來,把剩下的野梨全都削了皮,打算全都熬成梨膏,省得不夠老太太喝。
“媳婦,用不了這些吧?留幾個煮梨水喝唄。”
趙晟眼見著心愛的梨快都被搗碎了,頓時有些心疼了。
自打把野梨從地窖裏運上來,黃豆芽就惦記著要怎麽把它們吃掉。
家裏沒人咳嗽,黃豆芽也懶得費工夫熬煮梨膏,就試著煮梨水嘗嘗。
野梨雖然酸澀,但切塊後,放入鍋中熬煮一下,澀味就沒了。
只要在熬煮梨塊時多加點糖,就能蓋住野梨的酸味。
煮好的梨塊十分好吃,清甜潤肺,湯汁也是甘甜清香,很得家裏人的喜歡,這大半筐的酸梨,全都被煮成梨水吃掉了。
“就剩這點梨了,你要煮梨水也不夠了。”
黃豆芽本想白自家男人一眼,但見婆婆和公公都在跟前呢,沒好意思做得太過分,只得壓住脾氣,好言好語地解釋道。
熬好的梨膏,第二天就被趙晟送去了趙家村。
等趙晟從趙家村回來時,正好趕上家裏的牛下犢子,他本想進牛棚裏幫忙,但牛棚太擠。
趙家老爹和李富貴全在裏面幫忙呢,趙晟進去也是礙事,就只得站在外面圍觀了。
趙晟這回明白啥叫舐犢情深了,原來母牛下完犢子後,還要把小牛犢子渾身舔個遍,然後小牛才開始吃奶。
趙晟家的牛吃得好,長得也壯實,生下的小牛犢子也十分皮實,沒幾天就跟在母牛身後,活蹦亂跳的。
“老弟,咱可老早就說好了,等小牛半歲時,你就把牛賣給我。”
趙晟家的牛犢子一出生,就被全村人惦記上了,不管熟的還是不熟的,全都來找趙晟吃飯喝酒,就是為了預定下這小牛犢子。
雖然趙晟全都拒絕了,但趙甫還是有些擔心,三天兩頭往弟弟家跑,在弟弟耳邊叨叨個不停。
“四哥,你可別磨嘰了,再磨嘰,我可真不賣你了。”
趙晟正打掃牛棚呢,被臭味熏得難受呢,趙甫還在牛棚外叨叨個沒完,讓他十分心煩。
“我不叨叨了,明個我幫你掃牛棚。”
趙甫現在有求於弟弟,對弟弟那叫一個“諂媚”。對於弟弟這點小脾氣,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趙甫之所以這麽“諂媚”,還真不是想占弟弟家的便宜。
他是按照市場價跟弟弟定下的牛,一文錢都不差。
為啥按照市場價買牛,趙甫還要“巴結”弟弟呢?
實在是因為現在市場上“一牛難求”啊。現在牛馬行裏只有馬沒有牛,就算有牛,那也是老牛或是病牛。
趙甫早就攢夠了買牛的錢,但實在碰不到可心的牛。
村裏大部分人,都跟趙甫有一樣的煩惱,大家想買牛都想瘋了。畢竟有頭牛幫著種地,那可是能省很大力氣的。
趙晟家的牛剛揣上犢子,趙甫就定下來了,約好給二十貫錢,趙晟也應了。
但現在村裏人都想買趙晟家的牛,趙甫害怕有人出高價買牛,怕弟弟失信,所以才三天兩頭來叨擾。
趙晟其實知道四哥的小心思,他也是故意整這一出的,就是為了讓四哥多幫自己幹點活。
從小總被四哥揍,好不容易四哥有求於自己,趙晟自然得好好享受享受了。
趙晟家的牛犢子出生後,趙家二老在小兒子家又待了五天,直到小年當天才回到趙家村。
送走了公公婆婆,屋裏又變冷清了,黃豆芽有些沒意思,就跟趙晟坐在炕頭,商量著明年開春種地的事情。
“明年咱多種些黃豆吧,養養地,後年再種花生。”
今年趙晟家種了不少花生,但產量明顯不如去年,所以他才想種回黃豆。
不光菜園子裏種的花生產量下來了,田地裏種的小麥和高粱,也不如往年產量高。
這麽多地需要種,肥料明顯不夠用,趙晟只能想到,靠種黃豆養養地了。
黃豆芽對此自然是無異議,就她那個種地水平,也想不出啥好建議。
不過計劃總歸不如變化快,這剛過完年,李富貴就把村裏的男人叫到了一起。
“那個叫棉花的,不當吃不當喝的,還要空出半坰地種它?”
“這玩意咱也沒種過啊,這要是沒種好,半坰地可就全瞎了。”
“能不能不種啊?我家不用朝廷免稅,我就想種點糧食。”
“頭一回聽說地裏不讓種莊稼的。”
“……”
李富貴剛跟村裏的爺們說完朝廷頒布的新規,村裏的爺們就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的,抱怨個沒完。
“這是朝廷規定的,不種也得種,誰要是不想種了,跟我說一聲,明個就讓朝廷把你家地收上來。”
李富貴被大家吵嚷得腦仁疼,一向好脾氣的他,也忍不住發起火來了。
李富貴從未想過,種棉花這事能激起大家的抱怨。
作為本地人,李富貴已經習慣性服從朝廷頒布的各項政令了。
基本上是朝廷讓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他們對朝廷是無條件信任的。
倒也不是關外人愚昧,對朝廷一味的盲從。
主要是關外人也享受到了聽話的好處。這麽多年來,朝廷頒布的政令,基本上都是利國利民的。
在關外,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頒布的政令,比聖旨都有用。
說句大不敬的話,關外人對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的崇敬,要比遠在都城的老皇帝高出一大截。
畢竟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可是救過關外人的命啊,誰會對自己的救命恩人不尊重呢。
想當初,賊寇們的家鄉鬧瘟疫,牛羊死了不少,這幫賊人吃不飽飯,就惦記上了關外這片肥沃的土地。
關外人奮起抗爭,但畢竟是農民出身,又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自然不是這幫膘肥體壯的賊寇們的對手。
這幫吃肉長大的賊寇,騎著大馬,揮舞著大刀,在關外燒殺搶掠,民兵們死傷大半。
後來大家實在抵抗不住,就只能含淚舍棄家園,帶上家人往南遷移。
要不是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帶著將士來關外,關外很可能就被這幫蠻夷侵占了。
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對於關外人來說,恩同再生父母。父母說的話,孩兒們自然是無條件聽從的。
“你們這幫傻了吧唧的玩意,這樣的好事還往出推?”
“這棉花可不是誰想種就能種的,再往北,人家想種,朝廷還不讓呢,嫌他們那冷。”
“朝廷都說了,只要你們肯種棉花,不僅給免稅,還管收,絕對讓你們虧不了。”
“你們不會種,朝廷就派人下來教你們種。飯都餵到嘴邊了,還他娘的嫌東嫌西,就是給你們慣的,一個個的剛吃飽飯,就放下飯碗罵娘。”
李富貴雖然平時是個老好人,但發起火來,還是挺嚇人的。
蓮花山村五十來個老爺們,被李富貴罵得狗血噴頭,一句話不敢回,全都縮脖子聽著,老實得像個鵪鶉。
蓮花山村種棉花這事,在李富貴的破口大罵聲中,就這麽定下來了。
為了防止有人用坡地種棉花,李富貴特意挨家挨戶走訪,確保每一家都留出了最好的半坰地,這才放下心來。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咱不能隨便就去人家村裏幹仗, 村裏若是超過二十人打架, 咱們全得去北邊挖礦。”
豬已經死好幾年了,現在即便知道了壞人是誰, 李富貴也不想計較了。
當年沒有捉住壞人,現在找過去也得不到賠償,無非就是把壞人打一頓解解氣。
但現在朝廷禁止私下械鬥,村裏一旦出現大規模械鬥, 無論對錯,參與打仗的人, 全都得去北邊挖一個月的礦。
李富貴可不想因為家裏的這點破事, 再把外甥和兒子搭進去。
“是這個理,咱們現在日子過得好, 沒必要因為這幫無賴把咱家人搭進去。”
“挖礦那活可真不是人幹的,我們村的大柱子,從北邊回來, 瘦得眼眶子都凹下去了。”
趙家老爹也讚同連襟的想法。老話說,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陳家人已經是滿身汙泥了,跟這種人一般見識,最後只會臟了自己的手。
“在集上, 咱已經揍過陳家人一頓了,咱若再去人家村裏找茬, 恐怕陳家村人不能樂意。”
好歹也是當了幾年的村長,李富貴現在做事可不會像年輕那會了,現在也學會了瞻前顧後,會考慮後果了。
以村長的角度來看,李富貴絕對受不了一幫外村人來村裏打架,即便挨揍的那人是村裏最招人煩的。
在大多數人眼中,本村人在外面挨揍了無所謂,但外村人若是來村裏揍人,那就絕不能坐視不管了,畢竟不能讓外人看輕了村子。
當然,外村的老丈人打本村的姑爺子不算在內,因為那算自家人窩裏鬥,村裏人不僅不會去瞎摻和,還會喜滋滋地去湊熱鬧。
“也對,要想收拾陳家人,咱得在村外,還得少找幾個人,省得被抓取挖礦。”
趙家村有不少小年輕,因為打群架被抓去北邊挖礦了,趙家老爹可不希望自家的三個兒子也去吃那種苦。
關外沃土萬頃,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又很少能碰到災荒,是種莊稼的好地方。
這麽大塊的肥肉,自然會被外寇惦記。這幫外寇十分兇殘狡詐,經常侵擾關外人,燒殺搶掠,無所不幹。
關外雖然土地肥沃,但畢竟天寒地凍,所以人口向來就少,連帶著每年向朝廷納稅,納得也少。
再加上關外離都城又遠,朝廷也就不怎麽重視關外這地,兵源也不足,賊寇打過來時,駐守邊疆的將士根本不夠用。
為了捍衛家園,關外人只得自發地組織起來,抵抗外寇,這也造就了關外人充沛的武德。
在老一輩的關外人眼中,碰到事了,絕不能慫,必須得幹一仗。把人打服了,事才算了了。
“我聽鎮上的官爺說,現在北邊正缺挖礦的呢,縣裏的牢犯都被弄北邊去了。”
“前幾年打架也就打了,這邊正是缺人的時候。但現在,咱這邊大壩也修好了,不用人幹活了,咱們可得消停點,別被弄北邊去。”
李富貴消息還算靈通,知道這樣的事後,行事自然要以穩妥為上。
自打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把外寇攆走之後,關外已經好些年不打仗了。大家都忙著種田,過著和平喜樂的日子。
不過和平日子過得久了,有些人就渾身刺撓,非得要惹點事才滿意。
所以經常有人因為一點小事就幹起來了,然後兩方再找親戚朋友幫忙,最後演變成了兩個村子的械鬥。
朝廷為了禁止這種私下械鬥,不僅嚴格掌控了鐵器的數量,還把參與鬥毆的人都送到北邊挖礦,說是什麽勞動改造。
這幫愛沖動的小年輕,自打接受過一次勞動改造後,脾氣都變得異常溫順,可見這政策有多有效。
大家都對勞動改造怕得要命,所以村與村的械鬥基本上一夜消失。
“對,咱這好不容易過兩天好日子,可不能沖動。”
趙家老爹已經揍過陳家人一頓了,早就撒氣了。這次是想為連襟出氣,但連襟已經消氣了,他自然也懶得去計較了。
與陳家的恩怨,在明面上就算是不了了之了。
趙晟不去陳家村揍陳家人,但不代表不在別的地方揍他們。
趙晟已經想好了,陳家人只要再敢惹自己,那他一定會狠狠地揍他們一頓的。
陳家人雖然無賴,但也只敢欺負老實人,陳家兩兄弟被趙賀狠揍了一頓後,立馬就慫了。
趕集時也不敢搶趙晟的攤位了,灰溜溜地跑去了街尾。
“小五,你家牛啥時候下犢子啊?爹娘在你家都待一個多月了,咱奶都想咱爹了。”
爹娘不在家,趙賀被爺爺奶奶使喚得腳不沾地,一刻不得清閑,只得跑到集上來躲活。
“誰知道呢?按理說,這牛早就該下犢子了。”
二哥雖然可憐,但趙晟也不敢跟他說實話,只得敷衍他。
“這包豬頭肉你先拿家去,給爺奶解解饞,等散集了,我再給家裏送點肉凍。”
趙晟怕爺奶不開心,就只能用美食討二老歡心了。
眼看著快過年了,天也冷了,趙家老爹也就沒跟小兒子出來擺攤,也就沒聽見二兒子的抱怨。
“我爹娘在我家都待膩了,天天惦記著回家,可我家那牛一直沒動靜啊。”
“爺,我家那牛都拖了一個月了,還不下犢子,能不能出啥事啊?”
趙晟裝作愁眉苦臉的樣子,在爺奶跟前賣可憐。
“不能有事,我看你家那牛挺壯實的,你爹幫你看著呢,你怕啥呀。”
趙家爺爺還是很心疼孫子的。再說了,兒子在不在家,對他影響不大。
現在貓冬呢,家裏也沒啥事,即便兒子和兒子不在身邊,趙家爺爺的日子過得也不錯。
“趕緊家去吧!跟你爹說一聲,不用惦記家裏,啥時候忙完啥時再回來。”
“讓你娘再給我熬點梨膏,這玩意還挺管用,比吃藥強多了。”
趙家奶奶可沒那麽好騙,但她不怨兒子,也不怨撒謊的小孫子,把賬都記在兒媳婦身上了。
趙晟得了爺爺奶奶的準話後,就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這傻小子雖然有幾分精明,但到底是個漢子,不懂女人間的彎彎繞繞,也就沒把趙家奶奶說的話當回事,回家也沒跟人提,只說奶奶想喝梨膏。
黃豆芽家的那一筐酸梨已經被吃掉大半筐了,只剩下一個筐底了。
此時一聽趙家奶奶要喝梨膏,黃豆芽和婆婆立馬行動起來,把剩下的野梨全都削了皮,打算全都熬成梨膏,省得不夠老太太喝。
“媳婦,用不了這些吧?留幾個煮梨水喝唄。”
趙晟眼見著心愛的梨快都被搗碎了,頓時有些心疼了。
自打把野梨從地窖裏運上來,黃豆芽就惦記著要怎麽把它們吃掉。
家裏沒人咳嗽,黃豆芽也懶得費工夫熬煮梨膏,就試著煮梨水嘗嘗。
野梨雖然酸澀,但切塊後,放入鍋中熬煮一下,澀味就沒了。
只要在熬煮梨塊時多加點糖,就能蓋住野梨的酸味。
煮好的梨塊十分好吃,清甜潤肺,湯汁也是甘甜清香,很得家裏人的喜歡,這大半筐的酸梨,全都被煮成梨水吃掉了。
“就剩這點梨了,你要煮梨水也不夠了。”
黃豆芽本想白自家男人一眼,但見婆婆和公公都在跟前呢,沒好意思做得太過分,只得壓住脾氣,好言好語地解釋道。
熬好的梨膏,第二天就被趙晟送去了趙家村。
等趙晟從趙家村回來時,正好趕上家裏的牛下犢子,他本想進牛棚裏幫忙,但牛棚太擠。
趙家老爹和李富貴全在裏面幫忙呢,趙晟進去也是礙事,就只得站在外面圍觀了。
趙晟這回明白啥叫舐犢情深了,原來母牛下完犢子後,還要把小牛犢子渾身舔個遍,然後小牛才開始吃奶。
趙晟家的牛吃得好,長得也壯實,生下的小牛犢子也十分皮實,沒幾天就跟在母牛身後,活蹦亂跳的。
“老弟,咱可老早就說好了,等小牛半歲時,你就把牛賣給我。”
趙晟家的牛犢子一出生,就被全村人惦記上了,不管熟的還是不熟的,全都來找趙晟吃飯喝酒,就是為了預定下這小牛犢子。
雖然趙晟全都拒絕了,但趙甫還是有些擔心,三天兩頭往弟弟家跑,在弟弟耳邊叨叨個不停。
“四哥,你可別磨嘰了,再磨嘰,我可真不賣你了。”
趙晟正打掃牛棚呢,被臭味熏得難受呢,趙甫還在牛棚外叨叨個沒完,讓他十分心煩。
“我不叨叨了,明個我幫你掃牛棚。”
趙甫現在有求於弟弟,對弟弟那叫一個“諂媚”。對於弟弟這點小脾氣,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趙甫之所以這麽“諂媚”,還真不是想占弟弟家的便宜。
他是按照市場價跟弟弟定下的牛,一文錢都不差。
為啥按照市場價買牛,趙甫還要“巴結”弟弟呢?
實在是因為現在市場上“一牛難求”啊。現在牛馬行裏只有馬沒有牛,就算有牛,那也是老牛或是病牛。
趙甫早就攢夠了買牛的錢,但實在碰不到可心的牛。
村裏大部分人,都跟趙甫有一樣的煩惱,大家想買牛都想瘋了。畢竟有頭牛幫著種地,那可是能省很大力氣的。
趙晟家的牛剛揣上犢子,趙甫就定下來了,約好給二十貫錢,趙晟也應了。
但現在村裏人都想買趙晟家的牛,趙甫害怕有人出高價買牛,怕弟弟失信,所以才三天兩頭來叨擾。
趙晟其實知道四哥的小心思,他也是故意整這一出的,就是為了讓四哥多幫自己幹點活。
從小總被四哥揍,好不容易四哥有求於自己,趙晟自然得好好享受享受了。
趙晟家的牛犢子出生後,趙家二老在小兒子家又待了五天,直到小年當天才回到趙家村。
送走了公公婆婆,屋裏又變冷清了,黃豆芽有些沒意思,就跟趙晟坐在炕頭,商量著明年開春種地的事情。
“明年咱多種些黃豆吧,養養地,後年再種花生。”
今年趙晟家種了不少花生,但產量明顯不如去年,所以他才想種回黃豆。
不光菜園子裏種的花生產量下來了,田地裏種的小麥和高粱,也不如往年產量高。
這麽多地需要種,肥料明顯不夠用,趙晟只能想到,靠種黃豆養養地了。
黃豆芽對此自然是無異議,就她那個種地水平,也想不出啥好建議。
不過計劃總歸不如變化快,這剛過完年,李富貴就把村裏的男人叫到了一起。
“那個叫棉花的,不當吃不當喝的,還要空出半坰地種它?”
“這玩意咱也沒種過啊,這要是沒種好,半坰地可就全瞎了。”
“能不能不種啊?我家不用朝廷免稅,我就想種點糧食。”
“頭一回聽說地裏不讓種莊稼的。”
“……”
李富貴剛跟村裏的爺們說完朝廷頒布的新規,村裏的爺們就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的,抱怨個沒完。
“這是朝廷規定的,不種也得種,誰要是不想種了,跟我說一聲,明個就讓朝廷把你家地收上來。”
李富貴被大家吵嚷得腦仁疼,一向好脾氣的他,也忍不住發起火來了。
李富貴從未想過,種棉花這事能激起大家的抱怨。
作為本地人,李富貴已經習慣性服從朝廷頒布的各項政令了。
基本上是朝廷讓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他們對朝廷是無條件信任的。
倒也不是關外人愚昧,對朝廷一味的盲從。
主要是關外人也享受到了聽話的好處。這麽多年來,朝廷頒布的政令,基本上都是利國利民的。
在關外,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頒布的政令,比聖旨都有用。
說句大不敬的話,關外人對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的崇敬,要比遠在都城的老皇帝高出一大截。
畢竟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可是救過關外人的命啊,誰會對自己的救命恩人不尊重呢。
想當初,賊寇們的家鄉鬧瘟疫,牛羊死了不少,這幫賊人吃不飽飯,就惦記上了關外這片肥沃的土地。
關外人奮起抗爭,但畢竟是農民出身,又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自然不是這幫膘肥體壯的賊寇們的對手。
這幫吃肉長大的賊寇,騎著大馬,揮舞著大刀,在關外燒殺搶掠,民兵們死傷大半。
後來大家實在抵抗不住,就只能含淚舍棄家園,帶上家人往南遷移。
要不是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帶著將士來關外,關外很可能就被這幫蠻夷侵占了。
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對於關外人來說,恩同再生父母。父母說的話,孩兒們自然是無條件聽從的。
“你們這幫傻了吧唧的玩意,這樣的好事還往出推?”
“這棉花可不是誰想種就能種的,再往北,人家想種,朝廷還不讓呢,嫌他們那冷。”
“朝廷都說了,只要你們肯種棉花,不僅給免稅,還管收,絕對讓你們虧不了。”
“你們不會種,朝廷就派人下來教你們種。飯都餵到嘴邊了,還他娘的嫌東嫌西,就是給你們慣的,一個個的剛吃飽飯,就放下飯碗罵娘。”
李富貴雖然平時是個老好人,但發起火來,還是挺嚇人的。
蓮花山村五十來個老爺們,被李富貴罵得狗血噴頭,一句話不敢回,全都縮脖子聽著,老實得像個鵪鶉。
蓮花山村種棉花這事,在李富貴的破口大罵聲中,就這麽定下來了。
為了防止有人用坡地種棉花,李富貴特意挨家挨戶走訪,確保每一家都留出了最好的半坰地,這才放下心來。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