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發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風,也沒有雲。黃家一行五人跟移民隊伍匯合時,天藍得出奇,像無邊無際的湛藍的水晶一樣,熠熠生輝,美得讓人心醉,美得讓出行人短暫地忘記了離鄉的哀愁。
黃豆芽本以為去往關外的一路都是自家獨行,還曾想過要請個鏢師保護家人,但奈何家裏銀錢實在有限,這個想法連說出口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皇帝還沒有駕崩,幾位王爺還都在藩地茍著,誰也不敢出頭爭權奪位。
還沒到後世戰亂的時候,現在路上還算安全。只要路上小心一點,還是能平安到達關外的。
而且黃豆芽已經把去關外的路線打聽得清清楚楚了,走多少路到縣城,什麽地方有村莊早就爛熟於心了。憑著前世出色的記路才能,絕對不會迷路。
做好了萬全準備的黃豆芽,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有人護送他們去關外。
真的是玉帝下請帖—天大的好事啊!
不過黃豆芽很快就想明白了個中緣由。她猶記得村上幾個上了年歲的大爺曾經感慨過“以前給錢都沒有人願意去關外,現在想去關外都過不了關。”
現在應該是關外最缺人的時候,關外土地肥沃,與多國接壤,時不時就有外敵侵擾,最嚴重時,大半的疆土都被占領了。
老皇帝在眾多朝臣的反戰聲中,還是堅定地派了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共同鎮守關外的大片疆土,勢要奪回疆土。
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倒是不負眾望,把關外被占領的土地給奪回來了,但也折損了不少士兵。
再加上戰亂最嚴重時,外敵屠城,不少百姓死在了刀下,僥幸逃掉的百姓大多跑去了關內,而且大多都已經安家落戶了,他們自然是不會再回關外了。
疆域再大,沒有種地的人也是荒廢。沒人種地,軍中糧草就征收不上來,沒糧草就養不了兵馬,沒有兵馬就守不住大片的疆域。
厲害的將軍可以百戰百勝,奪回失地,但是要是讓他憑空變人,那可太難為人了。
關外現在這樣的境況,官兵護送大批的人去關外的行為就解釋得通了。
不過想想也對,現在各地還沒亂起來呢,關外還不是後世的“香餑餑”。
沒有戰亂,沒有災荒,就算是家裏的土地都被地主們買走了,但農民還是能謀生的,當長工、做佃農都能活得好好的。
畢竟是故土,祖祖輩輩都埋在這裏,人際關系都在這裏,要不是逼不得已,實在活不下去了,誰會想不開往苦寒之地搬遷啊。
想起自家給鎮上的官爺送了肥雞和大魚,黃豆芽一陣心疼,頗有種讓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滑稽感。
不過黃豆芽對此並沒有特別的生氣,有人護送總比自家走來得安全。
這一大家子就大哥一個壯勞力,真要在路上碰到點事,可能全家都得交代在路上了。
“你家有兩個驢車還往關外走?你家這條件何必背井離鄉呢?”張三和趙四是負責護送移民隊伍去往關外的兩位官爺。
他倆是從更南一點的地方過來的,一路上護送想要去關外的人家安全,這一路上隊伍愈發壯大,黃家所在的縣城是他們的一個駐紮點。
因為收了黃豆腐的禮,鎮上的官爺倒是很有良心,特意交代張三和趙四,讓他倆在路上照顧一下黃家。
除了雞魚,黃家五口人還讓他賺了一百文的中介費,這個官爺倒也算是良心未泯了。
無論大小,也無論男女,一人二十文。
因為這個制度,各地的小卒小吏非常樂意給關外輸送有移民意向的百姓。
只不過礙於政令,他們只敢悄悄地進行,畢竟哪個縣官都希望自家縣城人丁興旺,誰也不願意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少。
也是因為關外的來者不拒,全國各地的乞丐都少了很多,不明就裏的人見了,還以為多國泰民安呢。
“好啥呀?都是砸鍋賣鐵置辦出來的,這一家子都是走不了路的,要是沒驢車,都怕走不到關外。”
黃豆腐雖說是個農民,但從小就跟著阿爹出門做買賣,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尤其擅長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張三趙四的有意照顧,三個男人很快就熟識了起來。
雖說跟兩人熟悉了,但黃豆腐也留了心眼,生怕自家因為條件好再被人當成肥羊給宰了,深谙“客不離貨,財不露白”的處世哲學,像模像樣地開始哭窮。
張三和趙四就是個小兵,也是窮苦出身,來回護送的都是窮得連褲子都沒得換的窮苦人,他們從來沒在這些人身上撈到過什麽油水,此時問話也只是單純地好奇,還真沒有什麽壞心思。
張三和趙四掃了一眼驢車上的人,發現這黃家還真就黃豆腐這麽一個壯勞力,剩下的不是小孩就是女人,對黃豆腐反而升起了同情之心。
一個男人要養這麽一大家子,還真是挺不容易的,黃老弟的負擔還挺大。
這一路上,張趙二人凈跟老實蔫吧的勞苦人打交道了,冷不丁碰到黃豆腐這麽個能說會道的,兩人的話匣子就徹底打開了。
三人足足嘮了一路,直到中午,一行人找了個地方歇息,這才算是停了嘴。
跟黃家全家坐驢車不同,從南邊過來的這一行人全都是靠腿走過來的。
行李放在板車上,家裏的壯勞力輪換著推車,小一點的孩子被母親綁在身前,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被大人背在身後,雖說是正常的遷移,但眾人看著跟逃荒的難民沒啥區別。
黃豆芽坐了一上午的驢車,顛簸了一路,感覺骨頭架都快散了,但是見到其他人的情形,非常有眼力見地把抱怨的話咽回了肚子。
走了一上午,大家早就人困驢乏了,雖說是春天,但中午的大太陽也照得人暈眩,大家停在了一片小樹林中,準備吃個午飯,錯過最熱的晌午,歇好了精神再繼續趕路。
走了一路,大家也都沒啥力氣做飯了,黃家人倒是有力氣,但畢竟剛加入這個隊伍,本來兩個驢車就夠紮眼了,要是再在吃食上弄得太出格,很容易被整個隊伍的人排斥。
幸好走之前,黃家準備了好幾樣幹糧,夠吃好幾天了。中午黃家要把不抗放的吃食先吃了。
黃豆芽帶著兩個孩子一邊吃包子一邊照管東西,包子是素餡的,油水不大,涼吃也不會拉肚子。
黃豆腐和金氏則拿了包子,拎著水桶,帶著鐮刀,為家裏的兩頭寶貝驢兒找午飯。
驢兒卸了車,被拴在大樹幹上,已經開始轉圈吃地上的青草了,只不過這青草還是太過於矮小,沒法讓它倆大快朵頤,但是打打牙祭還是夠用的。
黃豆芽身體弱,早就摒棄了前世狼吞虎咽的吃法,現在吃東西習慣了細嚼慢咽,看她吃東西就感覺這東西特別的香,旁邊的一個小奶娃,看她吃東西看得口水直流。
等黃豆芽吃完一個包子,黃家兩個小娃早就吃好了飯,開始在樹林裏撒歡了。
因為家裏趕著驢車,所以一直走在隊伍的前方,黃豆芽還沒仔細觀察過這個隊伍。
現在借著看娃的方便,黃豆芽壓低了草帽沿,趁機仔細地把整個隊伍打量了一遍。
大家現在都在林子裏坐著,林子不大,大家的距離很近,黃豆芽數了一下,一共有八戶人家,這八戶人家的壯勞力都不少,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組合,每家都十幾口人,像黃家這種獨門獨戶的人家是獨一份。
除了這八戶人家之外,還有兩個男的單獨呆在一起,遠離人群,而且腳上還帶著腳鐐,看樣子應該是有罪在身。
但是奇怪的是,張三和趙四對二人的態度跟對別人的態度別無二致,感覺這兩人應該幹的不是奸&淫擄掠的大罪。
不過就算是因為小偷小摸進的監獄,黃豆芽也打算離這兩人遠一點,畢竟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既然犯了罪,那這人的道德底線肯定要比別人低。
張三趙四和黃豆腐嘮了一路,黃豆芽也聽了一路,對關外的形勢有了些許了解,這些跟自家一起移民關外的人,大概率會分到同一個村子。
黃家人單力孤,要想到了新地方不被本地人欺生,找幾個抱團取暖的夥伴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家要是有了可以抱團的人,本地人想要欺生也得掂量掂量。
但是今天剛剛跟這些人接觸,黃豆芽對每戶人家的具體情況還不了解,現在還不是結交的好時機。
晚上一行人宿在了一個小村莊裏,這個村莊有專門的空房間來安置這些移民,看這嫻熟的模樣,肯定又是個據點了。
因為張三趙四的有意照顧,黃家人分了一個能燒火的房子。金氏燒了滿滿一大鍋的水,舀了一桶等著放涼,等早上時倒進葫蘆裏,留著明天在路上喝。
剩下的熱水,足夠全家擦洗身體和泡腳了,顛簸了一整天,泡個腳,睡覺也能睡得香一些。
頭一次走了這麽遠的路,饒是吃苦耐勞成習慣的黃豆腐和金氏也累癱了,泡好了腳,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一夜無夢,金氏一大早就熬好了粥,把從家裏帶出來的熟雞蛋又熱了一下,就著罐子裏的小鹹菜,一家人吃得飽飽的,這才開始了又一天的趕路。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黃豆芽本以為去往關外的一路都是自家獨行,還曾想過要請個鏢師保護家人,但奈何家裏銀錢實在有限,這個想法連說出口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皇帝還沒有駕崩,幾位王爺還都在藩地茍著,誰也不敢出頭爭權奪位。
還沒到後世戰亂的時候,現在路上還算安全。只要路上小心一點,還是能平安到達關外的。
而且黃豆芽已經把去關外的路線打聽得清清楚楚了,走多少路到縣城,什麽地方有村莊早就爛熟於心了。憑著前世出色的記路才能,絕對不會迷路。
做好了萬全準備的黃豆芽,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有人護送他們去關外。
真的是玉帝下請帖—天大的好事啊!
不過黃豆芽很快就想明白了個中緣由。她猶記得村上幾個上了年歲的大爺曾經感慨過“以前給錢都沒有人願意去關外,現在想去關外都過不了關。”
現在應該是關外最缺人的時候,關外土地肥沃,與多國接壤,時不時就有外敵侵擾,最嚴重時,大半的疆土都被占領了。
老皇帝在眾多朝臣的反戰聲中,還是堅定地派了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共同鎮守關外的大片疆土,勢要奪回疆土。
封疆大吏和征虜大將軍倒是不負眾望,把關外被占領的土地給奪回來了,但也折損了不少士兵。
再加上戰亂最嚴重時,外敵屠城,不少百姓死在了刀下,僥幸逃掉的百姓大多跑去了關內,而且大多都已經安家落戶了,他們自然是不會再回關外了。
疆域再大,沒有種地的人也是荒廢。沒人種地,軍中糧草就征收不上來,沒糧草就養不了兵馬,沒有兵馬就守不住大片的疆域。
厲害的將軍可以百戰百勝,奪回失地,但是要是讓他憑空變人,那可太難為人了。
關外現在這樣的境況,官兵護送大批的人去關外的行為就解釋得通了。
不過想想也對,現在各地還沒亂起來呢,關外還不是後世的“香餑餑”。
沒有戰亂,沒有災荒,就算是家裏的土地都被地主們買走了,但農民還是能謀生的,當長工、做佃農都能活得好好的。
畢竟是故土,祖祖輩輩都埋在這裏,人際關系都在這裏,要不是逼不得已,實在活不下去了,誰會想不開往苦寒之地搬遷啊。
想起自家給鎮上的官爺送了肥雞和大魚,黃豆芽一陣心疼,頗有種讓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滑稽感。
不過黃豆芽對此並沒有特別的生氣,有人護送總比自家走來得安全。
這一大家子就大哥一個壯勞力,真要在路上碰到點事,可能全家都得交代在路上了。
“你家有兩個驢車還往關外走?你家這條件何必背井離鄉呢?”張三和趙四是負責護送移民隊伍去往關外的兩位官爺。
他倆是從更南一點的地方過來的,一路上護送想要去關外的人家安全,這一路上隊伍愈發壯大,黃家所在的縣城是他們的一個駐紮點。
因為收了黃豆腐的禮,鎮上的官爺倒是很有良心,特意交代張三和趙四,讓他倆在路上照顧一下黃家。
除了雞魚,黃家五口人還讓他賺了一百文的中介費,這個官爺倒也算是良心未泯了。
無論大小,也無論男女,一人二十文。
因為這個制度,各地的小卒小吏非常樂意給關外輸送有移民意向的百姓。
只不過礙於政令,他們只敢悄悄地進行,畢竟哪個縣官都希望自家縣城人丁興旺,誰也不願意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少。
也是因為關外的來者不拒,全國各地的乞丐都少了很多,不明就裏的人見了,還以為多國泰民安呢。
“好啥呀?都是砸鍋賣鐵置辦出來的,這一家子都是走不了路的,要是沒驢車,都怕走不到關外。”
黃豆腐雖說是個農民,但從小就跟著阿爹出門做買賣,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尤其擅長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張三趙四的有意照顧,三個男人很快就熟識了起來。
雖說跟兩人熟悉了,但黃豆腐也留了心眼,生怕自家因為條件好再被人當成肥羊給宰了,深谙“客不離貨,財不露白”的處世哲學,像模像樣地開始哭窮。
張三和趙四就是個小兵,也是窮苦出身,來回護送的都是窮得連褲子都沒得換的窮苦人,他們從來沒在這些人身上撈到過什麽油水,此時問話也只是單純地好奇,還真沒有什麽壞心思。
張三和趙四掃了一眼驢車上的人,發現這黃家還真就黃豆腐這麽一個壯勞力,剩下的不是小孩就是女人,對黃豆腐反而升起了同情之心。
一個男人要養這麽一大家子,還真是挺不容易的,黃老弟的負擔還挺大。
這一路上,張趙二人凈跟老實蔫吧的勞苦人打交道了,冷不丁碰到黃豆腐這麽個能說會道的,兩人的話匣子就徹底打開了。
三人足足嘮了一路,直到中午,一行人找了個地方歇息,這才算是停了嘴。
跟黃家全家坐驢車不同,從南邊過來的這一行人全都是靠腿走過來的。
行李放在板車上,家裏的壯勞力輪換著推車,小一點的孩子被母親綁在身前,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被大人背在身後,雖說是正常的遷移,但眾人看著跟逃荒的難民沒啥區別。
黃豆芽坐了一上午的驢車,顛簸了一路,感覺骨頭架都快散了,但是見到其他人的情形,非常有眼力見地把抱怨的話咽回了肚子。
走了一上午,大家早就人困驢乏了,雖說是春天,但中午的大太陽也照得人暈眩,大家停在了一片小樹林中,準備吃個午飯,錯過最熱的晌午,歇好了精神再繼續趕路。
走了一路,大家也都沒啥力氣做飯了,黃家人倒是有力氣,但畢竟剛加入這個隊伍,本來兩個驢車就夠紮眼了,要是再在吃食上弄得太出格,很容易被整個隊伍的人排斥。
幸好走之前,黃家準備了好幾樣幹糧,夠吃好幾天了。中午黃家要把不抗放的吃食先吃了。
黃豆芽帶著兩個孩子一邊吃包子一邊照管東西,包子是素餡的,油水不大,涼吃也不會拉肚子。
黃豆腐和金氏則拿了包子,拎著水桶,帶著鐮刀,為家裏的兩頭寶貝驢兒找午飯。
驢兒卸了車,被拴在大樹幹上,已經開始轉圈吃地上的青草了,只不過這青草還是太過於矮小,沒法讓它倆大快朵頤,但是打打牙祭還是夠用的。
黃豆芽身體弱,早就摒棄了前世狼吞虎咽的吃法,現在吃東西習慣了細嚼慢咽,看她吃東西就感覺這東西特別的香,旁邊的一個小奶娃,看她吃東西看得口水直流。
等黃豆芽吃完一個包子,黃家兩個小娃早就吃好了飯,開始在樹林裏撒歡了。
因為家裏趕著驢車,所以一直走在隊伍的前方,黃豆芽還沒仔細觀察過這個隊伍。
現在借著看娃的方便,黃豆芽壓低了草帽沿,趁機仔細地把整個隊伍打量了一遍。
大家現在都在林子裏坐著,林子不大,大家的距離很近,黃豆芽數了一下,一共有八戶人家,這八戶人家的壯勞力都不少,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組合,每家都十幾口人,像黃家這種獨門獨戶的人家是獨一份。
除了這八戶人家之外,還有兩個男的單獨呆在一起,遠離人群,而且腳上還帶著腳鐐,看樣子應該是有罪在身。
但是奇怪的是,張三和趙四對二人的態度跟對別人的態度別無二致,感覺這兩人應該幹的不是奸&淫擄掠的大罪。
不過就算是因為小偷小摸進的監獄,黃豆芽也打算離這兩人遠一點,畢竟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既然犯了罪,那這人的道德底線肯定要比別人低。
張三趙四和黃豆腐嘮了一路,黃豆芽也聽了一路,對關外的形勢有了些許了解,這些跟自家一起移民關外的人,大概率會分到同一個村子。
黃家人單力孤,要想到了新地方不被本地人欺生,找幾個抱團取暖的夥伴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家要是有了可以抱團的人,本地人想要欺生也得掂量掂量。
但是今天剛剛跟這些人接觸,黃豆芽對每戶人家的具體情況還不了解,現在還不是結交的好時機。
晚上一行人宿在了一個小村莊裏,這個村莊有專門的空房間來安置這些移民,看這嫻熟的模樣,肯定又是個據點了。
因為張三趙四的有意照顧,黃家人分了一個能燒火的房子。金氏燒了滿滿一大鍋的水,舀了一桶等著放涼,等早上時倒進葫蘆裏,留著明天在路上喝。
剩下的熱水,足夠全家擦洗身體和泡腳了,顛簸了一整天,泡個腳,睡覺也能睡得香一些。
頭一次走了這麽遠的路,饒是吃苦耐勞成習慣的黃豆腐和金氏也累癱了,泡好了腳,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一夜無夢,金氏一大早就熬好了粥,把從家裏帶出來的熟雞蛋又熱了一下,就著罐子裏的小鹹菜,一家人吃得飽飽的,這才開始了又一天的趕路。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