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她請我給大王帶一句話。” (34)
關燈
小
中
大
劃。
還有傳聞說,大汗派人去刑州,挖掘了唐獻祖李熙和唐懿祖李天錫的陵墓,也就是唐祖陵。
但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
三月上旬,李洛再次祭拜了高祖獻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等皇陵之後,就下詔南歸。
唐主從武關道南下,到襄陽,過漢水,於三月中旬回到江陵行在。
天子車駕所到之處,不但沿途文武官員紛紛請安拜見,百姓也都遙拜不已,望著聖天子的車駕,為天子祈福。
唐主之民望,可謂千古罕見。
李洛從洪武二年八月出師,到洪武三年三月回來,歷經大半年之久。
而皇後崔秀寧,也快要生了。
天子凱旋,迎接的禮儀自然格外隆重。崔秀寧臨盆在即,不便出迎,就由六歲的皇太子李征,連同宰相林必舉,楊漢明等人迎接。
李征還小,只是掛個名,真正主持迎接的,當然是林必舉。
“兒臣,恭迎父皇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賀大唐,恭賀父皇,開疆拓土,威震四方!”李征雖然有點慌張,可還是牢牢記著母後和禮官的叮囑,沒有出醜。
小男人穿著一襲團龍蜀繡禮服,小大人似的對著騎在馬上的父皇下拜。
李洛看到久別重逢的兒子,頓時心中比這春光還要溫暖,恨不得立刻下馬抱抱兒子。可因為禮儀,他不得不神色淡然的端坐馬上。
李征看見暌別已久的父皇,早就淚光盈盈。
他想念父皇。
數百大臣也一起下跪山呼:“恭迎陛下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洛左手摸著微翹的小胡子,右手虛扶,“太子平身,眾卿平身!”
“謝陛下!”眾人一起磕頭,起身,然後紛紛讓開,露出紅毯鋪成的凱旋大道。
唐主騎著戰馬,在人山人海中,在莊嚴肅穆的樂曲聲中,昂然進入江陵,進入皇宮。
皇後崔秀寧早就挺著大肚子,笑吟吟的親自在宮門口迎接。
“臣妾恭迎陛下凱旋回朝。”崔秀寧也是一身禮服,舉手過頂,在石珊瑚和顏嬋兒的攙扶下行禮。
李洛看著容光煥發的伊人,途中的勞累一掃而空,很自然的執著崔秀寧的手,春風般笑道:“梓童辛苦了。”
“臣妾有何辛苦,辛苦的是陛下。”崔秀寧很是認真的說道。
直到兩人進了鳳姿宮,左右無人時,崔秀寧才露出廬山真面目。
“我去,挺著大肚子穿這禮服,真的太難看了。”崔秀寧一邊說一邊脫禮服。
李洛趕緊幫她脫。
“在我眼裏,你永遠最好看。”唐主呵呵笑著,將懷孕的特級保護動物扶到床邊坐下,擁著女人,輕輕摸著她的肚子,“這是第四胎了,真的辛苦你了。”
兩人挈闊已經,相互之間思念如朝,此時真真切切的相擁在一起,才感覺自己的真實。
這對大唐最尊貴的男女溫存了好一番,這才有閑暇好好說說話。
“你一去大半年,害的我睡覺都不安穩,吃飯也沒什麽胃口。”女人說道,“這男人幹事業,一幹就不管老婆孩子了。”
“這次去關中,看到渭水,就想到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李洛開始拽文煽情。
崔秀寧難得的沒有說酸,卻露出質疑的神色:“你以為我沒讀過《詩經》?《蒹葭》中的水,什麽時候說指的是渭水?我讀書不少,你被騙我。”
李洛搖頭,“別看你學歷高,說起這些你就不行了。《蒹葭》中的水雖然沒有明指,但就是渭水沒錯了。”
“好吧,那就是渭水吧。我看你瘦了很多啊,不信是想我想的。”女人對古詩詞的興趣很快就沒有了,她摸摸男人的肋骨,露出心疼的神色,“你是累的。”
“男人在外打勝仗,快樂感足以抵消勞累。倒是你,懷孕辛苦。”李洛這話是出自內心。他真沒覺得自己有多累。要說累,也是將士,不是他這個皇帝。
崔秀寧枕著李洛的腿,“辛苦也說不上,誰叫我善妒,獨霸你這個皇帝呢?不多生兩個,那些大臣還不知道怎麽嗶嗶我。”
“哈哈。”李洛樂了,“誰嗶嗶就罷官,看誰敢。我們的家事,哪裏輪得到那些人管。不過,這胎生下來孩子也夠了,不要再生了。”
崔秀寧嗯了一聲,很舒適的在李洛身上換了個姿勢,側過宜喜宜嗔的臉蛋,“洛,這胎,也是兩個。李沅已經給我診斷過了,只是不知道是龍鳳胎,還是雙胞胎。”
什麽?
“真的?”李洛頓時露出喜色,“厲害啊警察,四胎生六個!果然是有本事的女人,生孩子都有本事。”
“什麽話!這是誇我?”崔秀寧白了他一眼,粉白的拳頭錘在男人胸口,“我還以為你會說自己厲害呢。”
李洛醒悟似的點點頭,“對啊!怎麽是你厲害?明明就是我厲害好吧,你看…”
女人立刻捂起耳朵,“那是我外婆傳下來的基因,和你沒關系。”
“行行行,和我沒關系。”李洛捏住女人的鼻子,半天不松手。
女人腦袋一甩,掙脫男人的魔爪,將身子側過來,“腰。”
男人那雙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手,就撫上女人臃腫的腰肢,輕輕按摩起來。
“這次收獲這麽大,真是怕打雷。”崔秀寧笑得梨渦淺淺,眉眼彎彎,“那麽多錢,那麽多糧食,那麽多馬,造孽啊。嗯,老鐵的寶藏,終於還是讓你得了,忽必烈大叔要是知道,會不會吐血啊。”
“看你高興的。”李洛頓時得意起來,“這次真是發老鼻子財了,修長安城綽綽有餘,光銀元,就能造兩千萬。”
“我們的銀荒能緩解不少。”崔秀寧舒了口氣,“國庫又能滿滿當當了。那些黃金呢?怎麽辦?”
“黃金很少流通,又太貴重,當然是我們自己留著,鑄造皇家金幣,只用來賞賜用,就存在內庫好了。”李洛早有主意。
崔秀寧很滿意,小雞啄米般點頭,“嗯嗯,存入內庫,自己留著。”
李洛給女人按著按著,女人就發出細微的呼吸,竟然睡著了。孕婦似乎嗜睡。
李洛幹脆躺下來,摟著女人,也大白天的進入夢鄉。
這一覺醒來,就到了晚上。
“餓了。”崔秀寧打了個哈欠,扶著有些笨拙的起床。
李洛也醒了,“春日遲遲,困意倦倦,好一場美夢啊。”
崔秀寧“嘁”了一聲,“你有江山,有財富,有老婆孩子,還有什麽美夢需要做的?估計也就是各種各樣的女人。”
李洛坐起來,“什麽話?你當我假的?我哪有功夫夢見那麽多女人。”他指指西邊,“我夢見親自去了那座白塔之下,親自幹了一票天大的活兒。就是師父知道,都會嫉妒的吐血的大活兒。”
崔西寧想想也是,對李洛來說,這的確值得做一場美夢。
“來人,傳膳!”李洛站起來,“傳太子,越王等一起來用膳。”
“遵旨!”門外立刻傳來中官常侍康西的聲音。
PS:今天努力控制請假休息的內心呼喚,還是完成了一更。心跳每分鐘四十多。大家放心,我會好好調理,恢覆精力。不會讓大家失望。希望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晚安!
第721、722章:天下為公,天子如秤。
“兒臣拜見父皇,拜見母後…”李征帶著五歲的李律、李微,以及兩歲的李衍、李徆,一起向李洛和崔秀寧行禮問安。
其實只有李征和李律李微會行禮問安,而李衍和李徆還不會,只會叫聲父皇母後。
李洛聽到兒女們稚嫩能的童音,心都要化了。他首先拉過酷似崔秀寧的長安公主李微,俯下身子溫和的問道:“微兒有沒有想念父皇啊?”
“想。”李微奶聲奶氣的回答,張開小胳膊要抱抱。李洛呵呵笑著抱著小棉襖,騰出一只胳膊抱著次子李律,“父皇也想你們。”
太子李征也在傍邊說道:“兒臣也日日想念父皇,希望父皇早日凱旋。”
李洛點點頭,放下兩個孩子,摸摸李征的雙髻,刮刮他的鼻子,“征兒長大了,懂事了。最近學了多少字?”
李征是太子,李洛當然很關心他的成長。
李征小大人似的拱手,“回稟父皇,兒臣已經學完了百家姓,正在跟大父學千字文。還學了一百之內的加減法。還學習射小弓,騎兒馬。”
他說完指指李律和李微,“二弟二妹的百家姓,也學了不少了。他們能從一數到一百,還會背幾首唐詩呢。”
“呵呵,征兒果然像個兄長的樣子。”李洛有些得意的摸著小胡子,“父皇問你,我華夏有條河,叫母親之河,是什麽河呢?”
李征不假思索的回答:“回父皇,是黃河,這是母後教我的。不過,黃河在北方,還在韃子手裏占著。”
李洛點頭,“好。那父皇再考考你。”李洛來了興趣,“飯前便後,為何要洗手呢?”
李征開口就來:“回父皇,母後說,這世間有很多看不見的微生物,不小心吃到肚子裏,就會生病。所以,不光是要飯前便後洗手,還不能吃沒洗過的東西,不能喝生水吃生食,不能吸手指。”
李律也趕緊說道:“父皇,這個兒臣也知道的。”
小姑娘李微也點頭說她也知道。
“哈哈哈。”李洛忍不住笑起來,“不錯,母後教給你們的東西,你們沒有忘記,很好。這才是父皇的好孩子。嗯,父皇就賞給你們幾個禮物。康西!”
“老奴在。”宦官康西立刻蹀躞這步子來到李洛面前。
“把皇後造的萬花筒拿來。”李洛吩咐。
“諾!”康西立刻屁顛屁顛的去拿。
萬花筒,在後世是很簡單的玩具。可是在此時,卻絕對是了不得的奢侈品。
因為,做一個萬花筒,需要好幾塊玻璃鏡,對鏡片的要求還不低。低級玻璃琉璃就已經不便宜,而且還無法做出合格的萬花筒,因為透明度和均勻度不好,萬花筒無法呈現規則美麗的圖案。
唐廷工部的制造技術雖然已經領先於世,卻還燒制不了現代玻璃,只能燒制出半透明的東西,這倒不是燒制玻璃的程序和工藝有多覆雜,而是爐溫達不到。
所以,這萬花筒中的鏡片,用的是天然高透明度水晶。這種水晶礦很難找,崔秀寧派了很多人,才找到一個很小的礦洞,開采出幾十斤能用的水晶。
這些水晶,被崔秀寧設計的初代望遠鏡用的差不多的。剩下的一點,制成了萬花筒。之所以故意留到李洛回來再給孩子,是想借此加深父子感情。
畢竟這東西,華夏只有這幾個,真的是稀罕物。
果然,做工精致的萬花筒一拿過來,五個孩子就愛不釋手,反覆看來看去。最小的李衍和李徆雖然不太會看,也樂的咯咯直笑。
李征嘖嘖稱奇的看了一會兒,就饒有興趣的問道:“母後,這裏面的圖案,是怎麽形成的?兒臣不懂。”
崔秀寧耐心的說道:“那是因為光影的反射,就像照鏡子一樣,裏面的三面鏡子,相互映照,就出現這麽規整的圖案。等你長大些,我再仔細告訴你。”
李征點點頭,微皺眉頭略帶思索的神色,看上去很是可愛。
接著,就是一家人難得的一起用膳。李洛雖然是皇帝,可他怎麽可能把皇家規矩用在幼小的兒女身上?當然盡量讓他們放松高興。
一家人其樂融融,場面很是溫馨。
說起來,他這個父親並不合格,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就是養女李徆,李洛也沒有把她當外人,對她沒有分別。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也是一個幸運的孩子。
皇子皇女們吃完飯,李征和宮女就帶著下桌,由各自的宮人負責伺候。
“望遠鏡,是不是要分給將軍們?”崔秀寧親自給李洛倒了一杯茶問。“數量怕是不夠,沒麽多合格的水晶,只能分配到營主一級,旅帥都沒有。”
李洛想了想,“那就先分配到營主,旅帥以後再說。不過,禁衛軍的旅帥要分到。我們有八倍的望遠鏡,已經很厲害了。”
唐軍禁衛軍有九個旅,加一支三千人的虎牙禁軍,整整五萬人。其中火器兵一萬,騎兵五千,是唐軍中最精銳的兵馬。
這次攻略關中,主力就是禁衛軍。所以,唐國的禁衛軍絕對不是僅僅駐紮京師防衛京城的駐軍,更是經常野戰的主力。好東西,李洛當然先可著禁衛軍。
“我們要想法子提高爐溫了。”崔秀寧想到一個問題,“不然很多東西都沒法子解決。蜂窩煤無法支持更高的爐溫,只有嘗試把焦炭搞出來。”
李洛搖頭,“這些我不太懂。焦炭怎麽搞?用油當燃料不行嗎?”
“我去!”崔秀寧無語,“用油當燃燒?想都不用想,根本不行。焦炭嗎,似乎是將煤燒軟了再拿出來熄滅?”
李洛苦笑,“你都不敢確定,我哪裏知道?焦炭,顧名思義,估計就是烤焦了的煤炭吧。”
崔秀寧聳聳肩,“試試吧,先把煤塊燒焦,再用沙子捂滅,看看是不是焦炭。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兩人完全就是瞎折騰,白瞎穿越者的身份,焦炭都不知道怎麽搞。
夜裏,兩人沐浴完上床歇息,正在咕咕唧唧的竊竊私語,崔秀寧忽然就捂著肚子,“哎呀,不行了,估計要生了!痛…”
李洛頓時手忙腳亂,“我可是什麽都沒幹……來人!傳洛寧公主!快!”
男人趕緊赤腳爬起來喊了一嗓子,就緊張的俯身觀察女人,“媳婦兒你沒事吧,可別嚇我啊。”
崔秀寧額頭上已經生出細密的汗珠,神色有點痛苦,她搖搖頭,“我沒事,這是正常的,你別大驚小怪。”
此時一大群宮女就呼啦啦湧進來,甄尚宮和顏嬋兒等人立刻吩咐待產準備。
算日子,也就在這幾天生產,倒也不意外。
很快,洛寧公主李沅就來到寢宮。為了應對崔秀寧隨時可能的生產,這個小姑子這段時間就住在皇宮。
“請皇兄先出去等候。”李沅說道,一邊挽起袖子。
李洛當然乖乖聽話,來到寢宮之外,兀自有點慚愧。
他想不到,自己回來當天,老婆就生了。那要是晚回來一天,不就又趕不上了?
李洛仔細傾聽著裏面的動靜,聽到崔秀寧的聲音仍然中氣十足,這才稍微放了心。
不能讓她再生了。萬一難產,他就追悔莫及。
這是最後一胎。
正在李洛焦慮之時,忽然聽到裏面傳出一陣歡呼,然後李沅笑道:“好了好了!出來一個了!”
緊接著,一陣嘹亮的哭聲就爆發出來。
李洛心中一松,舉起袖子擦擦額頭的冷汗,忍不住露出笑容。
緊接著,裏面又是一陣歡呼…
洪武三年三月十八,昭明文成懿德皇後崔秀寧,再次生出一對兒女。
唐主大喜,當即下詔賞賜文武百官休沐一日,民間七十以上老者,賞賜銀元一塊,以示祝賀。
隨即,李洛封剛剛出生的皇四子李循為趙王,封皇次女李徥為臨安公主。
至此,李洛有了四個嫡子,兩個嫡女,還有一個等同嫡女的養女襄陽公主李徆。
文武百官紛紛上表朝賀,恭喜大唐再添皇子,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
崔秀寧生產後三日,就結束休息,繼續編寫《大唐律典》。李洛也開始主持朝政。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將所得的白銀鑄造成銀元,黃金鑄造為金幣;再令人在多硝礦的雍州尋找硝礦;第三就是令水師接回瀛州的哲劄部一萬蒙古色目騎兵。
第四件事最為重要,乃是成立初級師範學堂,培養教師。
先集中僅有的師資力量,在臨安,江陵,成都,豫章,金陵成立五所初級師範學堂。報考者必須是鄉學畢業的學生,學制兩年。畢業後,授予秀才功名,擔任鄉村學堂教師。
五所學堂首期招生共五千人。並計劃三年內,再開設五所初級師範學堂。
且說這日唐主升殿,兵部尚書都烈出列奏道:
“啟稟陛下,截止目前,我大唐共有新老兵馬七十二萬五千餘人。其中,江海水師七萬,騎兵二十二萬,火器軍八萬。每月僅耗費軍糧就四十餘萬石…”
“如今,春季將過,是該發放春餉的時候了。可兵部出具了軍餉報表,財部竟然打了回來,不予審批,說是賬目不對,讓兵部重新做表。陛下,這軍餉可是按照兵額軍職才統籌核算的,怎麽會錯呢?”
兵部侍郎烏圖也出列說道:“陛下,的確如此啊。兵部的賬目並沒有錯,為何財部不批呢?要是誤了軍餉發放日期,對軍心不利。”
李洛看向財部尚書李彥,“財部有何說法麽?”
李彥是他的學生,因為對數字很敏感,所以李洛當初就教了他一些財會知識。李彥做事認真,李洛相信李彥一定有過得去的理由。
“啟稟陛下。”年僅二十七歲的李彥出列,高高舉起笏板:“兵部的春餉賬目是四百四十萬左右,而財部核算的,是四百二十六萬左右。兵部的春餉賬目,多了十四萬元,臣不能批。”
都烈不悅的說道:“李尚書,你們財部少算了十四萬元,那是因為你們的算法有誤。新兵從招募起,就開始拿餉,一天都不能短缺。新兵第一年,每季只有三元餉銀,要是還要往少了算,那他們能拿到的錢更少。”
“完顏尚書,是你們兵部的算法不對。”李彥淡淡反駁道,“陛下在甘肅招募了幾萬兵馬,都是騎兵。可是他們隨陛下到了隴右,辦理軍籍之後,才開始算我大唐的兵。在此之前,他們只是跟隨陛下南下的義民,還沒有軍籍,這半個月怎麽能算進去?”
“還有漢中歸唐的唐牧所部,是從他為大唐打仗,攻打褒斜谷時算軍餉,唐部死傷將士的撫恤銀,財部也撥了。可是你們兵部怎麽算的?你們從唐牧答應歸唐時算起,早了半年!要多支出多少錢?”
烏圖聽不下去了,“李尚書,話不能這麽說。唐牧答應歸唐的那天起,就算是唐軍!不能因為他還沒見到陛下,就不拿軍餉了。不然,當時我們的人有什麽資格待在他軍中被待如上賓,唐牧還對他們言聽計從?難道不是因為已經是我大唐的兵馬?你因為這個就不算軍餉,未必讓將士心寒。”
李洛也有些為難。事情他是了解了,可是兩方都有道理。
很明顯,這事軍師府和政事堂之間也是有分歧的,不然早就解決了。
“禦史臺有何話說?”李洛沒有問軍師府,也沒有問政事堂,卻是問了中立的禦史臺。
禦史臺本來就有監督財務和審計的大權,當然能給出重要意見。
禦史大夫龔侃出列說道:“啟稟陛下。我大唐自有制度,軍餉就是軍餉。軍餉怎麽給,只看軍銜和軍職。哪怕再為大唐出力,一日沒有唐軍軍籍,就一日不能拿餉銀。”
“所以,臣以為,雖然唐牧所部口頭上很早就歸唐,但遇到陛下之前並無軍籍,也就不該拿餉銀。跟隨陛下南下的甘肅新兵也一樣,既然他們是到了隴右才正式入籍,那之前就不能算。”
“不過,雖然他們不能拿餉,卻該賞賜。只是名義不應該叫軍餉。陛下可令財部額外撥款,以賞賜之名發放。”
龔侃的意思很簡單。錢還是要給,但軍餉是軍餉,賞賜是賞賜,賬目支出的名目要清楚區分。
李洛點頭,“朕在雍州已經賞賜過他們了。那就按照財部的賬目來吧。”
都烈和烏圖一起領旨道:“遵旨!”
既然陛下在雍州已經賞賜過,那他們也不會再爭了。
李洛卻是給自己提了個醒。以後凡是皇帝規模性賞賜,必須要通過財部走賬程序,不能連賬目都沒有。
國家財政制度何等重大,不可隨心所欲,天子更要遵守財務制度。不然,後世之君花起錢來還有譜嗎?
天子當然有權賞賜,但不能有賞無賬。
天下為公,天子如秤。只有敬畏神器,謹慎用權,才能長久執掌神器。
此事一了,司織使黃道婆罕見的出列奏道:
“陛下,如今棉花和棉紡已經廣為推廣,各州均有種植。請旨,是否定下貿易章程?前次,專賣司要求棉花棉布專賣,臣難以定奪。”
專賣司當然是想納入專賣的,可此事重大,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敢貿然決定,只能讓李洛聖裁。
李洛想了想,“棉花棉布事關大唐衣被天下之大計。棉花價格乃農家利益攸關,但不宜國家專賣。可設立棉花交易所,平衡棉花價格。朝廷,只需要抓交易所就成。”
交易所?
眾大臣雖然知道交易所的意思,卻不知道到底有何門道。
卻聽天子繼續說道:“今後,不但棉花,就是其他東西,也可納入交易所交易。嗯,這交易所的章程,回頭朕會親自擬定。”
李洛一句話,唐國就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金融機構。
PS:蟹蟹大家,近期因為身體原因,更新不給力,求原諒。但我絕對不會水,每一章都要言之有物。蟹蟹你們一直支持我。
第723、724章:簡化文字,規範度量衡
三月的春光照進光德殿,大殿內光影斑駁,使得並不宏偉的殿堂顯得很是神聖。
就連光柱中的微塵,也增加了朝堂的鮮活生氣。年輕的皇帝,正坐在寶座上,對滿殿臣子侃侃而談。
“如今,醫道學宮的第一批醫學生已經畢業。這一千多醫學生,全部授予丙等醫士功名,分到各州醫院坐堂實習一年。到明年,再成立各州醫道學堂,抽調他們當醫道教師。五年之內,大唐各縣都要有一所小醫院。”
“此事,關系百姓健康長壽,萬不可馬虎。醫道乃真道分支,和武道匠道同樣重要。醫道學宮要研究創新醫術和新藥,發揚光大華夏醫道,好好培養醫道學生。”
“司醫寺呢?要按制管理各級醫士醫官,升降任免公正嚴明。還要嚴格督導醫院,行使醫療行政大權。”
“大唐皇家醫院是醫院之最。你們要不斷抽調醫士,到各州醫院指點,提高其術,規範其法。太醫堂之太醫禦醫,醫道最精湛,也要時常去醫道學宮和皇家醫院授課。”
各醫療部門的主官一起出列道:“臣等謹遵陛下聖旨,必兢兢業業光大我大唐醫道,造福天下。”
李洛問醫道學宮祭酒:“蔡岐,醫道學宮最近可有新發明啊?”
蔡岐有些慚愧的出列稟奏:“回陛下,聽診器有了,很好用,醫士們都很喜歡。只是,只是這是皇後陛下的指點設計,醫道學宮本身並無功勞。”
李洛有些失望,“那體溫計呢?可有進展?青黴素的提純,有進展麽?”
蔡岐更是汗顏,“回陛下,臣慚愧。那體溫計交給工部,到現在也沒進展。皇後陛下說,眼下的條件,還做不到。這青黴素的提純,我等暫時也沒有好的辦法。”
李洛懶得再問了。他也沒有生氣。這些事說起來簡單,其實覆雜的很。別說一群古人,就是來一群後世理科博士,一時半會也搞不定。
光知道理論有什麽用?
唐主道:“傳旨,下詔修撰《大唐醫典》,財部先撥款給醫道學宮五十萬,用來收錄天下有用的古方藥方,發現新草藥。”
司錄寺的官員立刻當殿記錄《洪武政要》:“三年三月二十五,上升光德殿,言醫道之政,撥款五十萬,下詔修撰《大唐醫典》”
李洛說完,端起龍案上的明前茶喝了一口,清清嗓子,繼續金口玉言。
“天道,變異無常。是以,所謂敬天法祖,便是與時俱進,隨道而變。這也是為何倉頡造字以來,文字之體數變的道理。不然,如今仍然大篆,豈能有楷書?”
天子這番話,群臣頓時明白了。
陛下要變異文字?這…
武將們還好,文臣們卻是都有些著急了。
李洛將他們的表情俱收眼底,不由有些好笑。
“如今文字,美則美矣,古則古矣。天地造化,大道至理,俱在方寸之間。然,筆畫過於繁覆,以至於百姓啟蒙難,識字難,實不易於文治教化。而且寫文作賦,公文往來,也殊多不便,耗時廢墨,更不必說。朕決定,簡化文字筆畫。”
天子直截了當的決定簡化文字,乾綱獨斷,並不是在問計群臣,也不是在商量。
李洛決定簡化漢字,也是和崔秀寧反覆商量後的結果。
原本李洛認為,應該天下一統後再簡化文字。可崔秀寧認為,簡化文字眼下就是最好的時機。早推行一天,就早一天有利於普及教育。
文字簡化改革在南方有了成效,北方也可以有參考,更易於接受。
李洛這才決定幹這件大事。
翰林院司院使牟巘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出列奏道:“不知陛下,如何簡化文字?此事…成則素王之德,遺澤萬世。可萬一不成…”
顯然,這男人對皇帝的簡化漢字之舉,很不放心。
林必舉等人也很關心的豎起耳朵,聽聽皇帝怎麽說。
文臣們,尤其是傳統的讀書人,此時真的怕了。
陛下…可千萬別亂來啊。
李洛摸著小胡子,呵呵笑道:“此事易爾。便以草書筆畫為參考,簡化楷書,或以意簡化。本就簡單之字,無須簡化。需要簡化者,比如劉字,就可簡化為左文右刀。”
“很多文字,筆畫沒有必要那麽繁覆,大可簡而化之。可此事重大,不能貿然行事。簡化之字,必須與原字一脈相承,形義一致,便是良法。”
李洛這麽一說,群臣頓時放心了。
事實上,自古以來,民間對文字就在私自簡化。很多字,少些幾筆更好看,也能看出是什麽字,往往書者就幹脆少寫幾筆。
這不是什麽驚世駭俗,不可接受的事。只不過,朝廷一直沒有提倡罷了。
陛下的簡化之法,並不會將老祖宗的文字變得面目全非,那就能接受。
再說,就算他們不同意又能怎樣?除了乖乖領旨照辦,難道還敢反對,還能反對麽?
“陛下此舉,真乃素王之德啊。想必羲皇聞之,也必欣慰之。陛下,翰林院願意擔當簡化文字之責。”牟巘說道。
大唐學宮祭酒黃朝江也趕緊出列,“陛下,大唐學宮願接此任!”
爭奪簡化文字的重任,不止是爭功,還因為害怕李洛親自幹。
他們自己幹,更放心。
李洛欣然點頭,“就交給翰林院和學宮聯合辦理。今年之內,要完成五千常用文字之簡化。還有,再借此機會,編輯《洪武字典》,將拼音符號,簡化字收錄進去。”
李洛的計劃,是等到簡化文字完成,就大規模刊印《洪武字典》,普及推廣簡化字。
自古以來的士林,才智之士燦若星辰,難道就沒人想到推廣簡化字嗎?
不可能是他們不懂。多半是因為私心。他們以文臣自矜,目空白丁,壟斷文字以自貴。文字越覆雜,會寫字人的越少,他們就越超脫於世。
不是不懂,實不願爾。
可天子必須公心為本。只有真正聰明的君主才知道,君主最大的私心,其實就是公心。
“到明年秋季,所有詔書,公文,教材,皆采用簡化字。”李洛下令。
司錄郎中立刻更加坐直了身子,肅然記載:“…上以文字繁覆,不利教化,詔令翰林,學宮簡化之。並編撰《洪武字典》…”
司錄寺記錄《洪武政要》是有原則的。司錄郎中不會發表個人的褒貶看法,而是秉筆直書,記實般的記載天子和百官的政論。
但是,李洛今天瞅準了這個好日子,他的大招還沒有完。
定下文字簡化的大事,天子又開始學起始皇帝的那套。
“大唐志在天下一統,可這大一統,難道僅僅是土地和文字的一統麽?始皇帝千古一帝,他不但統一華夏,還統一了字體,還統一了度量衡,功莫大焉。”
“可是如今,世事屢變,這各地度量衡,也不再統一了。大鬥小鬥,長尺短尺,不盡相同,標準混亂。使得重有缺兩,長有缺寸,不但諸多不便,也方便奸商稅吏盤剝小民。”
“朕,準備重新設定度量衡。工部,要制定度量衡的模母,以為天下標準。還要制造尺子、量鬥、秤盤、時鐘,由專賣司售賣天下。”
“民間暫時不可私造尺鬥秤。凡征稅和丈量田畝等事,一律只準使用朝廷標準的尺鬥秤。”
李洛喝了一口茶,捋捋小胡子,“另外,還要重新厘定度量。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八個刻度,不夠精細。朕要將一個時辰改為十刻,每刻十分,沒分十秒。”
李洛的“分秒”都比後世大。他的一分是後世一分出頭,一秒是後世三秒多。拿到古代,已經很精確了。
古代計時,小單位往往用什麽半柱香,一盞茶,一個呼吸等等描述,很不精準。這當然需要改進。
“長短,分為十毫一厘,十厘一寸,十寸一尺,十尺一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還有傳聞說,大汗派人去刑州,挖掘了唐獻祖李熙和唐懿祖李天錫的陵墓,也就是唐祖陵。
但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
三月上旬,李洛再次祭拜了高祖獻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等皇陵之後,就下詔南歸。
唐主從武關道南下,到襄陽,過漢水,於三月中旬回到江陵行在。
天子車駕所到之處,不但沿途文武官員紛紛請安拜見,百姓也都遙拜不已,望著聖天子的車駕,為天子祈福。
唐主之民望,可謂千古罕見。
李洛從洪武二年八月出師,到洪武三年三月回來,歷經大半年之久。
而皇後崔秀寧,也快要生了。
天子凱旋,迎接的禮儀自然格外隆重。崔秀寧臨盆在即,不便出迎,就由六歲的皇太子李征,連同宰相林必舉,楊漢明等人迎接。
李征還小,只是掛個名,真正主持迎接的,當然是林必舉。
“兒臣,恭迎父皇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賀大唐,恭賀父皇,開疆拓土,威震四方!”李征雖然有點慌張,可還是牢牢記著母後和禮官的叮囑,沒有出醜。
小男人穿著一襲團龍蜀繡禮服,小大人似的對著騎在馬上的父皇下拜。
李洛看到久別重逢的兒子,頓時心中比這春光還要溫暖,恨不得立刻下馬抱抱兒子。可因為禮儀,他不得不神色淡然的端坐馬上。
李征看見暌別已久的父皇,早就淚光盈盈。
他想念父皇。
數百大臣也一起下跪山呼:“恭迎陛下凱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洛左手摸著微翹的小胡子,右手虛扶,“太子平身,眾卿平身!”
“謝陛下!”眾人一起磕頭,起身,然後紛紛讓開,露出紅毯鋪成的凱旋大道。
唐主騎著戰馬,在人山人海中,在莊嚴肅穆的樂曲聲中,昂然進入江陵,進入皇宮。
皇後崔秀寧早就挺著大肚子,笑吟吟的親自在宮門口迎接。
“臣妾恭迎陛下凱旋回朝。”崔秀寧也是一身禮服,舉手過頂,在石珊瑚和顏嬋兒的攙扶下行禮。
李洛看著容光煥發的伊人,途中的勞累一掃而空,很自然的執著崔秀寧的手,春風般笑道:“梓童辛苦了。”
“臣妾有何辛苦,辛苦的是陛下。”崔秀寧很是認真的說道。
直到兩人進了鳳姿宮,左右無人時,崔秀寧才露出廬山真面目。
“我去,挺著大肚子穿這禮服,真的太難看了。”崔秀寧一邊說一邊脫禮服。
李洛趕緊幫她脫。
“在我眼裏,你永遠最好看。”唐主呵呵笑著,將懷孕的特級保護動物扶到床邊坐下,擁著女人,輕輕摸著她的肚子,“這是第四胎了,真的辛苦你了。”
兩人挈闊已經,相互之間思念如朝,此時真真切切的相擁在一起,才感覺自己的真實。
這對大唐最尊貴的男女溫存了好一番,這才有閑暇好好說說話。
“你一去大半年,害的我睡覺都不安穩,吃飯也沒什麽胃口。”女人說道,“這男人幹事業,一幹就不管老婆孩子了。”
“這次去關中,看到渭水,就想到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李洛開始拽文煽情。
崔秀寧難得的沒有說酸,卻露出質疑的神色:“你以為我沒讀過《詩經》?《蒹葭》中的水,什麽時候說指的是渭水?我讀書不少,你被騙我。”
李洛搖頭,“別看你學歷高,說起這些你就不行了。《蒹葭》中的水雖然沒有明指,但就是渭水沒錯了。”
“好吧,那就是渭水吧。我看你瘦了很多啊,不信是想我想的。”女人對古詩詞的興趣很快就沒有了,她摸摸男人的肋骨,露出心疼的神色,“你是累的。”
“男人在外打勝仗,快樂感足以抵消勞累。倒是你,懷孕辛苦。”李洛這話是出自內心。他真沒覺得自己有多累。要說累,也是將士,不是他這個皇帝。
崔秀寧枕著李洛的腿,“辛苦也說不上,誰叫我善妒,獨霸你這個皇帝呢?不多生兩個,那些大臣還不知道怎麽嗶嗶我。”
“哈哈。”李洛樂了,“誰嗶嗶就罷官,看誰敢。我們的家事,哪裏輪得到那些人管。不過,這胎生下來孩子也夠了,不要再生了。”
崔秀寧嗯了一聲,很舒適的在李洛身上換了個姿勢,側過宜喜宜嗔的臉蛋,“洛,這胎,也是兩個。李沅已經給我診斷過了,只是不知道是龍鳳胎,還是雙胞胎。”
什麽?
“真的?”李洛頓時露出喜色,“厲害啊警察,四胎生六個!果然是有本事的女人,生孩子都有本事。”
“什麽話!這是誇我?”崔秀寧白了他一眼,粉白的拳頭錘在男人胸口,“我還以為你會說自己厲害呢。”
李洛醒悟似的點點頭,“對啊!怎麽是你厲害?明明就是我厲害好吧,你看…”
女人立刻捂起耳朵,“那是我外婆傳下來的基因,和你沒關系。”
“行行行,和我沒關系。”李洛捏住女人的鼻子,半天不松手。
女人腦袋一甩,掙脫男人的魔爪,將身子側過來,“腰。”
男人那雙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手,就撫上女人臃腫的腰肢,輕輕按摩起來。
“這次收獲這麽大,真是怕打雷。”崔秀寧笑得梨渦淺淺,眉眼彎彎,“那麽多錢,那麽多糧食,那麽多馬,造孽啊。嗯,老鐵的寶藏,終於還是讓你得了,忽必烈大叔要是知道,會不會吐血啊。”
“看你高興的。”李洛頓時得意起來,“這次真是發老鼻子財了,修長安城綽綽有餘,光銀元,就能造兩千萬。”
“我們的銀荒能緩解不少。”崔秀寧舒了口氣,“國庫又能滿滿當當了。那些黃金呢?怎麽辦?”
“黃金很少流通,又太貴重,當然是我們自己留著,鑄造皇家金幣,只用來賞賜用,就存在內庫好了。”李洛早有主意。
崔秀寧很滿意,小雞啄米般點頭,“嗯嗯,存入內庫,自己留著。”
李洛給女人按著按著,女人就發出細微的呼吸,竟然睡著了。孕婦似乎嗜睡。
李洛幹脆躺下來,摟著女人,也大白天的進入夢鄉。
這一覺醒來,就到了晚上。
“餓了。”崔秀寧打了個哈欠,扶著有些笨拙的起床。
李洛也醒了,“春日遲遲,困意倦倦,好一場美夢啊。”
崔秀寧“嘁”了一聲,“你有江山,有財富,有老婆孩子,還有什麽美夢需要做的?估計也就是各種各樣的女人。”
李洛坐起來,“什麽話?你當我假的?我哪有功夫夢見那麽多女人。”他指指西邊,“我夢見親自去了那座白塔之下,親自幹了一票天大的活兒。就是師父知道,都會嫉妒的吐血的大活兒。”
崔西寧想想也是,對李洛來說,這的確值得做一場美夢。
“來人,傳膳!”李洛站起來,“傳太子,越王等一起來用膳。”
“遵旨!”門外立刻傳來中官常侍康西的聲音。
PS:今天努力控制請假休息的內心呼喚,還是完成了一更。心跳每分鐘四十多。大家放心,我會好好調理,恢覆精力。不會讓大家失望。希望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晚安!
第721、722章:天下為公,天子如秤。
“兒臣拜見父皇,拜見母後…”李征帶著五歲的李律、李微,以及兩歲的李衍、李徆,一起向李洛和崔秀寧行禮問安。
其實只有李征和李律李微會行禮問安,而李衍和李徆還不會,只會叫聲父皇母後。
李洛聽到兒女們稚嫩能的童音,心都要化了。他首先拉過酷似崔秀寧的長安公主李微,俯下身子溫和的問道:“微兒有沒有想念父皇啊?”
“想。”李微奶聲奶氣的回答,張開小胳膊要抱抱。李洛呵呵笑著抱著小棉襖,騰出一只胳膊抱著次子李律,“父皇也想你們。”
太子李征也在傍邊說道:“兒臣也日日想念父皇,希望父皇早日凱旋。”
李洛點點頭,放下兩個孩子,摸摸李征的雙髻,刮刮他的鼻子,“征兒長大了,懂事了。最近學了多少字?”
李征是太子,李洛當然很關心他的成長。
李征小大人似的拱手,“回稟父皇,兒臣已經學完了百家姓,正在跟大父學千字文。還學了一百之內的加減法。還學習射小弓,騎兒馬。”
他說完指指李律和李微,“二弟二妹的百家姓,也學了不少了。他們能從一數到一百,還會背幾首唐詩呢。”
“呵呵,征兒果然像個兄長的樣子。”李洛有些得意的摸著小胡子,“父皇問你,我華夏有條河,叫母親之河,是什麽河呢?”
李征不假思索的回答:“回父皇,是黃河,這是母後教我的。不過,黃河在北方,還在韃子手裏占著。”
李洛點頭,“好。那父皇再考考你。”李洛來了興趣,“飯前便後,為何要洗手呢?”
李征開口就來:“回父皇,母後說,這世間有很多看不見的微生物,不小心吃到肚子裏,就會生病。所以,不光是要飯前便後洗手,還不能吃沒洗過的東西,不能喝生水吃生食,不能吸手指。”
李律也趕緊說道:“父皇,這個兒臣也知道的。”
小姑娘李微也點頭說她也知道。
“哈哈哈。”李洛忍不住笑起來,“不錯,母後教給你們的東西,你們沒有忘記,很好。這才是父皇的好孩子。嗯,父皇就賞給你們幾個禮物。康西!”
“老奴在。”宦官康西立刻蹀躞這步子來到李洛面前。
“把皇後造的萬花筒拿來。”李洛吩咐。
“諾!”康西立刻屁顛屁顛的去拿。
萬花筒,在後世是很簡單的玩具。可是在此時,卻絕對是了不得的奢侈品。
因為,做一個萬花筒,需要好幾塊玻璃鏡,對鏡片的要求還不低。低級玻璃琉璃就已經不便宜,而且還無法做出合格的萬花筒,因為透明度和均勻度不好,萬花筒無法呈現規則美麗的圖案。
唐廷工部的制造技術雖然已經領先於世,卻還燒制不了現代玻璃,只能燒制出半透明的東西,這倒不是燒制玻璃的程序和工藝有多覆雜,而是爐溫達不到。
所以,這萬花筒中的鏡片,用的是天然高透明度水晶。這種水晶礦很難找,崔秀寧派了很多人,才找到一個很小的礦洞,開采出幾十斤能用的水晶。
這些水晶,被崔秀寧設計的初代望遠鏡用的差不多的。剩下的一點,制成了萬花筒。之所以故意留到李洛回來再給孩子,是想借此加深父子感情。
畢竟這東西,華夏只有這幾個,真的是稀罕物。
果然,做工精致的萬花筒一拿過來,五個孩子就愛不釋手,反覆看來看去。最小的李衍和李徆雖然不太會看,也樂的咯咯直笑。
李征嘖嘖稱奇的看了一會兒,就饒有興趣的問道:“母後,這裏面的圖案,是怎麽形成的?兒臣不懂。”
崔秀寧耐心的說道:“那是因為光影的反射,就像照鏡子一樣,裏面的三面鏡子,相互映照,就出現這麽規整的圖案。等你長大些,我再仔細告訴你。”
李征點點頭,微皺眉頭略帶思索的神色,看上去很是可愛。
接著,就是一家人難得的一起用膳。李洛雖然是皇帝,可他怎麽可能把皇家規矩用在幼小的兒女身上?當然盡量讓他們放松高興。
一家人其樂融融,場面很是溫馨。
說起來,他這個父親並不合格,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就是養女李徆,李洛也沒有把她當外人,對她沒有分別。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也是一個幸運的孩子。
皇子皇女們吃完飯,李征和宮女就帶著下桌,由各自的宮人負責伺候。
“望遠鏡,是不是要分給將軍們?”崔秀寧親自給李洛倒了一杯茶問。“數量怕是不夠,沒麽多合格的水晶,只能分配到營主一級,旅帥都沒有。”
李洛想了想,“那就先分配到營主,旅帥以後再說。不過,禁衛軍的旅帥要分到。我們有八倍的望遠鏡,已經很厲害了。”
唐軍禁衛軍有九個旅,加一支三千人的虎牙禁軍,整整五萬人。其中火器兵一萬,騎兵五千,是唐軍中最精銳的兵馬。
這次攻略關中,主力就是禁衛軍。所以,唐國的禁衛軍絕對不是僅僅駐紮京師防衛京城的駐軍,更是經常野戰的主力。好東西,李洛當然先可著禁衛軍。
“我們要想法子提高爐溫了。”崔秀寧想到一個問題,“不然很多東西都沒法子解決。蜂窩煤無法支持更高的爐溫,只有嘗試把焦炭搞出來。”
李洛搖頭,“這些我不太懂。焦炭怎麽搞?用油當燃料不行嗎?”
“我去!”崔秀寧無語,“用油當燃燒?想都不用想,根本不行。焦炭嗎,似乎是將煤燒軟了再拿出來熄滅?”
李洛苦笑,“你都不敢確定,我哪裏知道?焦炭,顧名思義,估計就是烤焦了的煤炭吧。”
崔秀寧聳聳肩,“試試吧,先把煤塊燒焦,再用沙子捂滅,看看是不是焦炭。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兩人完全就是瞎折騰,白瞎穿越者的身份,焦炭都不知道怎麽搞。
夜裏,兩人沐浴完上床歇息,正在咕咕唧唧的竊竊私語,崔秀寧忽然就捂著肚子,“哎呀,不行了,估計要生了!痛…”
李洛頓時手忙腳亂,“我可是什麽都沒幹……來人!傳洛寧公主!快!”
男人趕緊赤腳爬起來喊了一嗓子,就緊張的俯身觀察女人,“媳婦兒你沒事吧,可別嚇我啊。”
崔秀寧額頭上已經生出細密的汗珠,神色有點痛苦,她搖搖頭,“我沒事,這是正常的,你別大驚小怪。”
此時一大群宮女就呼啦啦湧進來,甄尚宮和顏嬋兒等人立刻吩咐待產準備。
算日子,也就在這幾天生產,倒也不意外。
很快,洛寧公主李沅就來到寢宮。為了應對崔秀寧隨時可能的生產,這個小姑子這段時間就住在皇宮。
“請皇兄先出去等候。”李沅說道,一邊挽起袖子。
李洛當然乖乖聽話,來到寢宮之外,兀自有點慚愧。
他想不到,自己回來當天,老婆就生了。那要是晚回來一天,不就又趕不上了?
李洛仔細傾聽著裏面的動靜,聽到崔秀寧的聲音仍然中氣十足,這才稍微放了心。
不能讓她再生了。萬一難產,他就追悔莫及。
這是最後一胎。
正在李洛焦慮之時,忽然聽到裏面傳出一陣歡呼,然後李沅笑道:“好了好了!出來一個了!”
緊接著,一陣嘹亮的哭聲就爆發出來。
李洛心中一松,舉起袖子擦擦額頭的冷汗,忍不住露出笑容。
緊接著,裏面又是一陣歡呼…
洪武三年三月十八,昭明文成懿德皇後崔秀寧,再次生出一對兒女。
唐主大喜,當即下詔賞賜文武百官休沐一日,民間七十以上老者,賞賜銀元一塊,以示祝賀。
隨即,李洛封剛剛出生的皇四子李循為趙王,封皇次女李徥為臨安公主。
至此,李洛有了四個嫡子,兩個嫡女,還有一個等同嫡女的養女襄陽公主李徆。
文武百官紛紛上表朝賀,恭喜大唐再添皇子,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
崔秀寧生產後三日,就結束休息,繼續編寫《大唐律典》。李洛也開始主持朝政。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將所得的白銀鑄造成銀元,黃金鑄造為金幣;再令人在多硝礦的雍州尋找硝礦;第三就是令水師接回瀛州的哲劄部一萬蒙古色目騎兵。
第四件事最為重要,乃是成立初級師範學堂,培養教師。
先集中僅有的師資力量,在臨安,江陵,成都,豫章,金陵成立五所初級師範學堂。報考者必須是鄉學畢業的學生,學制兩年。畢業後,授予秀才功名,擔任鄉村學堂教師。
五所學堂首期招生共五千人。並計劃三年內,再開設五所初級師範學堂。
且說這日唐主升殿,兵部尚書都烈出列奏道:
“啟稟陛下,截止目前,我大唐共有新老兵馬七十二萬五千餘人。其中,江海水師七萬,騎兵二十二萬,火器軍八萬。每月僅耗費軍糧就四十餘萬石…”
“如今,春季將過,是該發放春餉的時候了。可兵部出具了軍餉報表,財部竟然打了回來,不予審批,說是賬目不對,讓兵部重新做表。陛下,這軍餉可是按照兵額軍職才統籌核算的,怎麽會錯呢?”
兵部侍郎烏圖也出列說道:“陛下,的確如此啊。兵部的賬目並沒有錯,為何財部不批呢?要是誤了軍餉發放日期,對軍心不利。”
李洛看向財部尚書李彥,“財部有何說法麽?”
李彥是他的學生,因為對數字很敏感,所以李洛當初就教了他一些財會知識。李彥做事認真,李洛相信李彥一定有過得去的理由。
“啟稟陛下。”年僅二十七歲的李彥出列,高高舉起笏板:“兵部的春餉賬目是四百四十萬左右,而財部核算的,是四百二十六萬左右。兵部的春餉賬目,多了十四萬元,臣不能批。”
都烈不悅的說道:“李尚書,你們財部少算了十四萬元,那是因為你們的算法有誤。新兵從招募起,就開始拿餉,一天都不能短缺。新兵第一年,每季只有三元餉銀,要是還要往少了算,那他們能拿到的錢更少。”
“完顏尚書,是你們兵部的算法不對。”李彥淡淡反駁道,“陛下在甘肅招募了幾萬兵馬,都是騎兵。可是他們隨陛下到了隴右,辦理軍籍之後,才開始算我大唐的兵。在此之前,他們只是跟隨陛下南下的義民,還沒有軍籍,這半個月怎麽能算進去?”
“還有漢中歸唐的唐牧所部,是從他為大唐打仗,攻打褒斜谷時算軍餉,唐部死傷將士的撫恤銀,財部也撥了。可是你們兵部怎麽算的?你們從唐牧答應歸唐時算起,早了半年!要多支出多少錢?”
烏圖聽不下去了,“李尚書,話不能這麽說。唐牧答應歸唐的那天起,就算是唐軍!不能因為他還沒見到陛下,就不拿軍餉了。不然,當時我們的人有什麽資格待在他軍中被待如上賓,唐牧還對他們言聽計從?難道不是因為已經是我大唐的兵馬?你因為這個就不算軍餉,未必讓將士心寒。”
李洛也有些為難。事情他是了解了,可是兩方都有道理。
很明顯,這事軍師府和政事堂之間也是有分歧的,不然早就解決了。
“禦史臺有何話說?”李洛沒有問軍師府,也沒有問政事堂,卻是問了中立的禦史臺。
禦史臺本來就有監督財務和審計的大權,當然能給出重要意見。
禦史大夫龔侃出列說道:“啟稟陛下。我大唐自有制度,軍餉就是軍餉。軍餉怎麽給,只看軍銜和軍職。哪怕再為大唐出力,一日沒有唐軍軍籍,就一日不能拿餉銀。”
“所以,臣以為,雖然唐牧所部口頭上很早就歸唐,但遇到陛下之前並無軍籍,也就不該拿餉銀。跟隨陛下南下的甘肅新兵也一樣,既然他們是到了隴右才正式入籍,那之前就不能算。”
“不過,雖然他們不能拿餉,卻該賞賜。只是名義不應該叫軍餉。陛下可令財部額外撥款,以賞賜之名發放。”
龔侃的意思很簡單。錢還是要給,但軍餉是軍餉,賞賜是賞賜,賬目支出的名目要清楚區分。
李洛點頭,“朕在雍州已經賞賜過他們了。那就按照財部的賬目來吧。”
都烈和烏圖一起領旨道:“遵旨!”
既然陛下在雍州已經賞賜過,那他們也不會再爭了。
李洛卻是給自己提了個醒。以後凡是皇帝規模性賞賜,必須要通過財部走賬程序,不能連賬目都沒有。
國家財政制度何等重大,不可隨心所欲,天子更要遵守財務制度。不然,後世之君花起錢來還有譜嗎?
天子當然有權賞賜,但不能有賞無賬。
天下為公,天子如秤。只有敬畏神器,謹慎用權,才能長久執掌神器。
此事一了,司織使黃道婆罕見的出列奏道:
“陛下,如今棉花和棉紡已經廣為推廣,各州均有種植。請旨,是否定下貿易章程?前次,專賣司要求棉花棉布專賣,臣難以定奪。”
專賣司當然是想納入專賣的,可此事重大,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敢貿然決定,只能讓李洛聖裁。
李洛想了想,“棉花棉布事關大唐衣被天下之大計。棉花價格乃農家利益攸關,但不宜國家專賣。可設立棉花交易所,平衡棉花價格。朝廷,只需要抓交易所就成。”
交易所?
眾大臣雖然知道交易所的意思,卻不知道到底有何門道。
卻聽天子繼續說道:“今後,不但棉花,就是其他東西,也可納入交易所交易。嗯,這交易所的章程,回頭朕會親自擬定。”
李洛一句話,唐國就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金融機構。
PS:蟹蟹大家,近期因為身體原因,更新不給力,求原諒。但我絕對不會水,每一章都要言之有物。蟹蟹你們一直支持我。
第723、724章:簡化文字,規範度量衡
三月的春光照進光德殿,大殿內光影斑駁,使得並不宏偉的殿堂顯得很是神聖。
就連光柱中的微塵,也增加了朝堂的鮮活生氣。年輕的皇帝,正坐在寶座上,對滿殿臣子侃侃而談。
“如今,醫道學宮的第一批醫學生已經畢業。這一千多醫學生,全部授予丙等醫士功名,分到各州醫院坐堂實習一年。到明年,再成立各州醫道學堂,抽調他們當醫道教師。五年之內,大唐各縣都要有一所小醫院。”
“此事,關系百姓健康長壽,萬不可馬虎。醫道乃真道分支,和武道匠道同樣重要。醫道學宮要研究創新醫術和新藥,發揚光大華夏醫道,好好培養醫道學生。”
“司醫寺呢?要按制管理各級醫士醫官,升降任免公正嚴明。還要嚴格督導醫院,行使醫療行政大權。”
“大唐皇家醫院是醫院之最。你們要不斷抽調醫士,到各州醫院指點,提高其術,規範其法。太醫堂之太醫禦醫,醫道最精湛,也要時常去醫道學宮和皇家醫院授課。”
各醫療部門的主官一起出列道:“臣等謹遵陛下聖旨,必兢兢業業光大我大唐醫道,造福天下。”
李洛問醫道學宮祭酒:“蔡岐,醫道學宮最近可有新發明啊?”
蔡岐有些慚愧的出列稟奏:“回陛下,聽診器有了,很好用,醫士們都很喜歡。只是,只是這是皇後陛下的指點設計,醫道學宮本身並無功勞。”
李洛有些失望,“那體溫計呢?可有進展?青黴素的提純,有進展麽?”
蔡岐更是汗顏,“回陛下,臣慚愧。那體溫計交給工部,到現在也沒進展。皇後陛下說,眼下的條件,還做不到。這青黴素的提純,我等暫時也沒有好的辦法。”
李洛懶得再問了。他也沒有生氣。這些事說起來簡單,其實覆雜的很。別說一群古人,就是來一群後世理科博士,一時半會也搞不定。
光知道理論有什麽用?
唐主道:“傳旨,下詔修撰《大唐醫典》,財部先撥款給醫道學宮五十萬,用來收錄天下有用的古方藥方,發現新草藥。”
司錄寺的官員立刻當殿記錄《洪武政要》:“三年三月二十五,上升光德殿,言醫道之政,撥款五十萬,下詔修撰《大唐醫典》”
李洛說完,端起龍案上的明前茶喝了一口,清清嗓子,繼續金口玉言。
“天道,變異無常。是以,所謂敬天法祖,便是與時俱進,隨道而變。這也是為何倉頡造字以來,文字之體數變的道理。不然,如今仍然大篆,豈能有楷書?”
天子這番話,群臣頓時明白了。
陛下要變異文字?這…
武將們還好,文臣們卻是都有些著急了。
李洛將他們的表情俱收眼底,不由有些好笑。
“如今文字,美則美矣,古則古矣。天地造化,大道至理,俱在方寸之間。然,筆畫過於繁覆,以至於百姓啟蒙難,識字難,實不易於文治教化。而且寫文作賦,公文往來,也殊多不便,耗時廢墨,更不必說。朕決定,簡化文字筆畫。”
天子直截了當的決定簡化文字,乾綱獨斷,並不是在問計群臣,也不是在商量。
李洛決定簡化漢字,也是和崔秀寧反覆商量後的結果。
原本李洛認為,應該天下一統後再簡化文字。可崔秀寧認為,簡化文字眼下就是最好的時機。早推行一天,就早一天有利於普及教育。
文字簡化改革在南方有了成效,北方也可以有參考,更易於接受。
李洛這才決定幹這件大事。
翰林院司院使牟巘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出列奏道:“不知陛下,如何簡化文字?此事…成則素王之德,遺澤萬世。可萬一不成…”
顯然,這男人對皇帝的簡化漢字之舉,很不放心。
林必舉等人也很關心的豎起耳朵,聽聽皇帝怎麽說。
文臣們,尤其是傳統的讀書人,此時真的怕了。
陛下…可千萬別亂來啊。
李洛摸著小胡子,呵呵笑道:“此事易爾。便以草書筆畫為參考,簡化楷書,或以意簡化。本就簡單之字,無須簡化。需要簡化者,比如劉字,就可簡化為左文右刀。”
“很多文字,筆畫沒有必要那麽繁覆,大可簡而化之。可此事重大,不能貿然行事。簡化之字,必須與原字一脈相承,形義一致,便是良法。”
李洛這麽一說,群臣頓時放心了。
事實上,自古以來,民間對文字就在私自簡化。很多字,少些幾筆更好看,也能看出是什麽字,往往書者就幹脆少寫幾筆。
這不是什麽驚世駭俗,不可接受的事。只不過,朝廷一直沒有提倡罷了。
陛下的簡化之法,並不會將老祖宗的文字變得面目全非,那就能接受。
再說,就算他們不同意又能怎樣?除了乖乖領旨照辦,難道還敢反對,還能反對麽?
“陛下此舉,真乃素王之德啊。想必羲皇聞之,也必欣慰之。陛下,翰林院願意擔當簡化文字之責。”牟巘說道。
大唐學宮祭酒黃朝江也趕緊出列,“陛下,大唐學宮願接此任!”
爭奪簡化文字的重任,不止是爭功,還因為害怕李洛親自幹。
他們自己幹,更放心。
李洛欣然點頭,“就交給翰林院和學宮聯合辦理。今年之內,要完成五千常用文字之簡化。還有,再借此機會,編輯《洪武字典》,將拼音符號,簡化字收錄進去。”
李洛的計劃,是等到簡化文字完成,就大規模刊印《洪武字典》,普及推廣簡化字。
自古以來的士林,才智之士燦若星辰,難道就沒人想到推廣簡化字嗎?
不可能是他們不懂。多半是因為私心。他們以文臣自矜,目空白丁,壟斷文字以自貴。文字越覆雜,會寫字人的越少,他們就越超脫於世。
不是不懂,實不願爾。
可天子必須公心為本。只有真正聰明的君主才知道,君主最大的私心,其實就是公心。
“到明年秋季,所有詔書,公文,教材,皆采用簡化字。”李洛下令。
司錄郎中立刻更加坐直了身子,肅然記載:“…上以文字繁覆,不利教化,詔令翰林,學宮簡化之。並編撰《洪武字典》…”
司錄寺記錄《洪武政要》是有原則的。司錄郎中不會發表個人的褒貶看法,而是秉筆直書,記實般的記載天子和百官的政論。
但是,李洛今天瞅準了這個好日子,他的大招還沒有完。
定下文字簡化的大事,天子又開始學起始皇帝的那套。
“大唐志在天下一統,可這大一統,難道僅僅是土地和文字的一統麽?始皇帝千古一帝,他不但統一華夏,還統一了字體,還統一了度量衡,功莫大焉。”
“可是如今,世事屢變,這各地度量衡,也不再統一了。大鬥小鬥,長尺短尺,不盡相同,標準混亂。使得重有缺兩,長有缺寸,不但諸多不便,也方便奸商稅吏盤剝小民。”
“朕,準備重新設定度量衡。工部,要制定度量衡的模母,以為天下標準。還要制造尺子、量鬥、秤盤、時鐘,由專賣司售賣天下。”
“民間暫時不可私造尺鬥秤。凡征稅和丈量田畝等事,一律只準使用朝廷標準的尺鬥秤。”
李洛喝了一口茶,捋捋小胡子,“另外,還要重新厘定度量。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八個刻度,不夠精細。朕要將一個時辰改為十刻,每刻十分,沒分十秒。”
李洛的“分秒”都比後世大。他的一分是後世一分出頭,一秒是後世三秒多。拿到古代,已經很精確了。
古代計時,小單位往往用什麽半柱香,一盞茶,一個呼吸等等描述,很不精準。這當然需要改進。
“長短,分為十毫一厘,十厘一寸,十寸一尺,十尺一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