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她請我給大王帶一句話。” (11)
關燈
小
中
大
故意放水命令的楊序和朱頷,才率軍先後趕到,可謂姍姍來遲。
而此時,蕭焱兄妹的隊伍已經過了瀾滄江和怒江,快到騰沖了。
蕭家兄妹毀掉必經之路上的橋梁,遲滯唐軍追擊,一路搜羅人口和糧食,到了騰沖後,更是下令當地百姓隨駕西行。
蕭家兄妹還搜羅了騰沖府所有的漢文經典和佛經,就連黃歷這樣得東西都不放過。凡是帶字的書本,全部被蕭畾收繳一空。
所有的僧人和儒生,也必須隨行。
等到離開騰沖府,隊伍已經膨脹到三十萬人。
三月十五,隊伍來到若開山。蕭氏兄妹登高東望,不禁都是淚如雨下,文武大臣們也紛紛揮淚,將士和百姓們也哭聲動天。
蕭氏兄妹帶頭跪下,向東而拜,三十萬人一起向東叩拜。
蕭氏兄妹回首這一年來到的諸多變故,當真是恍然如夢,感覺很不真實。
“太後,此地便是大理國境了,請旨是否啟程翻山?”大臣請示道。
蕭畾長嘆一聲,“啟程吧。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東歸。”
她望著東方,心中絞痛。她的女兒,剛生下來就被南秀帶走。此生,估計再無相見之日了。
PS:今晚就到了,求所有支持啊,訂閱和票票都要。蟹蟹大家對我不離不棄。晚安!
第647、648章:忽必烈西征
三國大潰奔逃,唐軍勢如破竹,收拾金甌一片。
二月上月,唐軍進入廣州,又渡過瓊州海峽,拿下瓊州。將後世的廣東海南全部收入囊中。
唐軍大將武巖繼續西征,占領梁國的南部(後世廣西),接著攻入思州,大敗田謹賢,攻略後世的貴州南部。
而蕭北率軍西入重鎮鄂州,防守鄂州的將領是唐國特務,雖然有三萬大軍防守,卻迫不及待的開城“投降”。
蕭北一路向西,沿途城池紛紛主動歸降。等到了江陵,江陵城已經被大特務高朗控制,守衛江陵的五萬梁軍“投降”。
被高朗等人關押起來的豪族大臣,全部成了俘虜。
邵忠的一萬多洞庭水師,“投降”。
重鎮襄陽也主動“投降”。
事實上,哪怕蕭焱在江西全軍覆沒,可鎮守梁國的仍然有二十萬大軍,卻在各地特務的作用下幾乎沒有抵抗。
抵抗的,主要是各地豪族。可是他們的武力已經在江西覆沒,如何還能抵抗?要麽螳臂當車的抵抗後被鎮壓,要麽乖乖投降。
大理的情況也差不多。大理朝廷逃走後,蒼山洱海間成了權力真空,加上各族首領的武力覆沒在益州,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抗拒唐軍。唐軍所到之處,各地同樣的是紛紛投降。
唐軍秋毫無犯,不但不燒殺搶掠,還主動安撫各地百姓,剿殺山賊水盜。
唐軍的作戰重點已經轉為治安戰。李洛下令各地唐軍組建剿匪戰隊,分散剿殺近年來越發猖獗的匪患。
保守估計,三國領地內的土匪賊寇,超過千股,簡直多如牛毛。這些武裝很多都是逃兵組成,小者數十人,大者千百人,為禍甚烈,早就是地方大害。
這些遍布各地的賊寇,對於初來乍到的唐軍,也是一個很大麻煩了。
畢竟,土匪一般都是出沒山林水澤,占據地利,乃是熟悉地方的地頭蛇,而且很多都是身份隱蔽,或者和各方有所勾連,並不好對付。
尤其是民風彪悍,窮鄉僻壤之地的百姓,不少平時務農,農閑為匪,和巨寇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往往盤根錯節,情勢覆雜,牽連甚多。大兵一路殺過去當然沒問題,卻會一刀切的枉殺很多不該殺的人,不是仁君所為。
所以,治安戰和正規戰根本就是兩碼事。
崔秀寧親自制定了《剿匪條例》,下發唐軍,指導他們開展剿匪軍事。
同時,很多的特務和警士也隨著軍隊出發,協助軍隊剿匪。
《剿匪條例》規定了怎麽向當地百姓了解情況,怎麽探查賊窩,怎麽挖出勾結賊寇的人,怎麽甄別是賊寇還是百姓,還要求借助當地百姓的力量清除匪患。
崔秀寧還按照賊寇的規模和性質,將賊寇分等,不同的等級,鎮壓方式也不同。對於那些作惡多端的賊人,要果斷處死。那些半民半匪,並沒有太大罪行的,可以抓捕關押,或者服勞役。
唐軍一邊剿匪安民,一邊鎮壓豪強,一邊派駐地方官吏,為接下來的均田令鋪路。
去年通過科舉考試的大量寒門士子,紛紛被一紙調令派到新的衙門做官。
對於唐國來說,南方形式一片大好,進展神速,如火如荼。
可此時的北方,也沒閑著。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後,調集到安多地區(青海南),作勢繞道吐蕃南下的元朝大軍,突然調頭直插西域!
李洛早就收到情報,所以毫不奇怪。
忽必烈以太子真金監國,以樞密使伯顏負責江防,自己親統大軍西征。
為了迷惑西道諸汗國,元廷南征的口號喊的震天響。就連元廷大臣,絕大多數都以為真是南征。
而忽必烈早就以南征為由,一月前去了西北。
西道諸汗國還以為忽必烈要親征李洛,所以完全沒當回事,他們相互之間仍然在爭鬥不休。
這些黃金家族的大男人們,壓根沒有想到忽必烈不是南征,而是西征,要幹攮外必先安內的事。
西征元軍有十萬蒙古色目騎兵,十萬配備馬匹的漢軍,兩萬高麗軍,三萬日軍。數量高達二十五萬。
加上駐紮在六盤山的安西王所部,西征軍數量高達三十餘萬。
自從蒙古崛起,多次西征,可兵力從未有這次之盛。
就在三國攻唐之際,忽必烈兵分三路,直撲西域!
東路軍由安西王阿難答率領,從祁連山的吐谷渾故地出發,經過阿爾泰山北麓,入若羌攻進窩闊臺汗國。這是當年大唐帝國和西夏征討西域的路線。
中路軍是主力,由忽必烈親率,從羌唐大羊同,西走克什米爾(古代屬於吐蕃,不屬於印度),過阿克賽欽,入於闐,攻打察合臺汗國。這條路線是吐蕃帝國歷史上征討西域的路線。
西路軍由雲南王也先帖木兒率領,下高原,從克什米爾向西,走瓦罕走廊,突然進入伊爾汗國。事實上伊兒汗國表面上仍然服從元廷,可忽必烈還是決心對其用兵。
不然,無法真正一統大蒙古國。
除了更遙遠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三大汗國都遭遇到元軍的兵鋒。
在古代,準備一場大戰需要很長時間。三大汗國被忽必烈的戰略欺騙迷惑,根本沒有準備。等到收到忽必烈西征的消息,無不大驚失色。
海都等汗王們一邊派出信使拿著令箭去各地調遣兵力,一邊匆匆忙忙的組織兵馬,抵抗元軍。
可是,終究是遲了一些。
等到元軍從吐蕃俯沖而來,他們的兵力還沒來得及調集到一起,防禦準備也很不充分。而元軍雖然遠道而來,可卻是有備而來。
首先東路軍的安西王安難答所部十萬人,於三月上旬來到帕堅古山,海都匆匆組織了三四萬汗庭騎兵,親自趕來阻擊。
安難答根據忽必烈授予的軍略,首先以一萬日軍和一萬漢軍步兵邀戰,吸引求勝心切的海都進攻。
海都見到阿難答竟然以步兵進攻,認為機會難得,立刻派一萬騎兵攻擊。
然而,這就是一個陷阱。
等到海都的騎兵進攻,隱藏在元軍軍中的火器突然發射。元軍的火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和可靠性,和唐軍火器都不可同日而語,差了一大截。
可是突然作為一個殺手鐧對付海都,卻足以能讓海都吃個大虧。
兩萬裝備劣質火器的漢軍一起發射,巨大的爆炸聲和密集的彈雨,頓時讓海都的一萬騎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戰馬受到了驚嚇。
海都所部倉促應戰,本來就士氣不高,突然被這麽犀利的火器狠狠當頭一擊,頓時慌了。
而早就準備好的幾萬元軍騎兵,乘機發起了全線攻擊。
海都汗大敗,所部被殺的,投降的超過三萬人,他本人僅率數千騎兵西逃。
阿難答一路追擊,一直追到窩闊臺汗國的首都也迷裏城,用火炮轟開也迷裏城,將海都汗的家屬全部擒獲。
三月下旬,海都召集了五萬騎兵,要奪回也迷理城。阿難答將擒獲的海都家屬和官員推到城頭示眾,然後公布忽必烈聖旨,宣布海都是叛逆,再用火炮憑城轟擊,最後出動騎兵反攻。
海都所部看到人質,聽到聖旨,又被火器驚嚇,軍心渙散之下再次大敗。但海都跑路的本事不差,他率領上萬騎兵,惶惶逃往察合臺汗國。
號稱控弦十萬,和忽必烈爭鬥多年的海都汗,不到一個月兩次大敗,麾下兵馬大多投降了元廷,少數戰死。
然而海都不知道的是,察合臺汗國被忽必烈親率的主力襲擊,情況同樣糟糕。
察合臺汗國是四大汗國中實力僅次於欽察汗國的存在,占據了河中大部,號稱控弦二十萬。
可問題是,察合臺汗國的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那麽大的地盤,要將兵力全部集中起來,短期內絕對做不到。
三月下旬,忽必烈渡過塔裏木河,在庫車和察合臺汗篤哇調集的八萬騎兵決戰。忽必烈在戰前,首先給篤哇傳達了聖旨,說他忘恩負義,是大蒙古國的叛逆,讓他投降。
篤哇又驚又懼,部將們也都是猶豫不決。畢竟忽必烈是大元皇帝,他們雖然反對忽必烈,可此時直接面對忽必烈親率的大軍,仍然感受到反抗的艱難。
可是篤哇還是決定打。打還是希望,不打,他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國,也將被忽必烈吞並。
於是,庫車大戰爆發了。
這是數十年以來,整個世界最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忽必烈用從李洛那裏學來的戰術,利用火器狠狠挫敗了篤哇的士氣,然後利用騎兵圍堵,用步兵軍陣掩護漢軍火器兵,三者結合的持續的進逼轟擊,打擊篤哇士氣,不斷給篤哇放血。
終於,有大將開始背叛篤哇,帶著成千上萬的騎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篤哇被逼無奈,只能發起決戰。
結果可想而知,篤哇大敗,死傷數萬,投降數萬。就是篤哇自己,也被高麗大將高銘射傷耳朵,最後僅率數千騎兵逃走。
忽必烈乘勝北上,渡過特克斯河,直逼察合臺汗國的都城:蘋果城(阿力麻裏)。
而篤哇眼見蘋果城不守,只能帶著家屬和汗庭官員西逃。一邊召集其他兵馬。
逃入察合臺汗國的海都,驚聞篤哇大敗西逃,也不敢再去蘋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於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這對祖孫一南一北的往西追擊。而海都汗和篤哇汗則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鎮恒羅斯的篤哇汗,身邊終於又聚集了趕來匯合的八萬多兵馬,這才驚魂甫定。
海都汗聞訊後,也逃到恒羅斯,兩軍匯合,只剩下十萬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軍終於到了恒羅斯河東岸,與恒羅斯城不到十裏距離。
同時,勝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馬告訴孫子安西王,讓他的大軍不用來恒羅斯匯合,而是渡過伊犁河,繞過巴爾喀什湖,攻入欽察汗國,吸引欽察汗國主力東來。
忽必烈很清楚,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已經完了,篤哇和海都連接大敗,困守恒羅斯,已經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聖旨每天都在往外飛,兩大汗國的貴族們,已經都奉詔歸附朝廷。篤哇和海都大勢已去,部族叛離,已經不足為慮。
伊爾汗國不敢反抗朝廷,只要雲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篤哇和海都大敗的消息,伊爾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後隨軍西征。
接下來,就是三路大軍一起西征,進攻實力最強的欽察汗國。
數月的勞師遠征,他終於看到了大蒙古國一統的希望!
他將在四大汗國的領地設立六個行省。四大汗國將不覆存在!萬裏疆土,數千萬子民,將置於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著不遠處的恒羅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蒼老的笑容頓時慢慢消退。
說起來,他之所以這麽容易就連接大勝,還算是“沾”了這個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為掩護,迷惑了海都他們,又用新火器和騎兵結合的新戰術,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膽氣。
也是李洛一統南國的趨勢難以阻止,才逼著他必須要西征一統大蒙古國。
要是沒有新火器,他也不會在如此高齡率軍西征。
“傳朕旨意,令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半月之內,朕要看見海都和篤哇像嬰兒那樣哭泣,跪在朕的馬前請求饒恕!”
“喳!”一堆蒙古大將領命道,督促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準備過河。
“朕的好文人們啊,快寫下幾道聖旨,射入恒羅斯城吧,告訴你們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國的大汗,他們既然還自認為是蒼狼白鹿的子孫,既然要尊奉偉大的成吉思汗,就應該向朕,向他們的薛禪可汗效忠!”
“告訴他們,他們的投下領地不會減少,他們的奴隸不會減少,他們所得到的,將來只會更多。讓他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吧!要麽,就等著朕的賞賜和寬恕,要麽就等著朕的怒火。如果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麽長生天將不會保佑他們!”
隨軍得蒙古翰林們立刻遵命道:“喳!”
隨即,他們就寫出蒙文聖旨,寫的很漂亮,只要念出來,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動人。
PS:今天這章需要查很多古代地圖資料,今晚只能到這裏了。這章是個很大的背景,但不想開支線寫,只能通過概述語言簡單的交代。蟹蟹支持,大家晚安,求票票!
第649、650章:王固辭不受
“恭喜大王,如今三國俱滅,大唐一統南國,臣等為大王賀,為大唐賀!”歸德殿內,林必舉等大臣一起向李洛祝賀朝拜。
人人臉上洋溢著欣喜之色。大唐一統南國,意味著真正開始一統天下。最不濟,也是一個南朝的局面。
當年蝸居海東的小小侯國,終於一飛沖天,半壁江山在手了。
而且,大唐連大理和安南也拿了下來,聲勢更甚南朝南宋。
尤其是最早從龍的江華元從,就更是高興。最早跟隨大王的,只要現在還有命在,最差也是七品雲騎尉的爵位可以傳承子孫。
戰死沙場的元從,只要有後,也都少不了封授。
他們可是得到消息,大王稱帝就會大封群臣,定下與國同休的富貴,想想都讓人激動啊。
“大王,如今東到海州,西到大理騰沖,北到襄陽,南到象州,皆為我大唐之土啊!”政事堂左相林必舉神色激動的舉笏說道,“雖然各地戶籍田畝還沒核算清查完畢,可粗略估算,加上交州象州,增口不下三千萬!”
翰林院司院使、政事堂參議牟巘出列說道,“大王再造社稷,功高蓋世,伏請大王即位稱帝,以安民心,以振國威!”
大唐學宮祭酒、政事堂參議黃澤也出列奏道:“大王之德,澤被天下,郁郁乎甘霖降而草木生,巍巍泰山,燦燦星漢,遑論黎民,鳥獸尚且沐浴德化。懇請大王,順應天命而登極位,俯察眾意而就至尊。”
王座上的李洛面帶微笑的瞥了一眼黃澤,心道果然是名士,這話說的好聽啊。
百官一起跪下,紛紛勸進,意思只有一個。
大王啊,你老人家功勞這麽大,不稱帝怎麽行?置天下蒼生於何地?
大王啊,你快稱帝吧,你要不稱帝,不光我們和百姓,就是飛禽走獸和昊天上帝,都看不過去了啊。
李洛端坐在王座上,神色平淡的說道:“諸卿之意,寡人具知。然,南國初統,生民嗷嗷,百廢待興,地方不綏,寡人不安。此事甚大,容後再議。”
馬致遠立刻記錄道:“華夏三九八三年,唐六年三月二十八,百官勸進於歸德殿。王以南國不綏,百姓未安,固辭不受。”
今日是常朝,五品以上京官參加。歸德殿(選德殿)內,兩三百個朝臣擠的滿滿當當,顯得很是局促,看上去和大唐的氣勢很不相稱。
朝臣們摩肩擦踵,都感覺有些尷尬。
“眼下,這趙宋故宮大慶殿,延和殿等三大殿都被蒙元毀滅,只留下這座歸德殿(選德殿)。宮中殿宇,三不存一,以至於宮中諸內司無處辦公。請大王征發勞役,修建三大殿,不然,無疑彰顯大唐國威。”
已經被任命為鴻臚寺卿,封了伯爵的李簽出列說道。
李簽因為送藏璽圖有功,被封了一等伯,授鴻臚寺卿的實職,掌管規制禮儀等事物。
隨著李洛連接大勝,一統南國,李簽的官也做的越發有滋有味。雖說他在高麗是宰相是公爵,可高麗畢竟是小國。
李氏已經將籍貫改為趙郡李氏,仁州二字竟是提也不提了。很多大臣都知道他們和大王有些關系,是以也沒有人敢小覷他們。
算是在臨安站穩了腳跟。
政事堂參議,禮部侍郎張達善也出列奏道:“大鴻臚言之有理。大王,我大唐如今一統南方,氣吞萬裏,泱泱大國。可宋宮被蒙元毀壞大半,局促非常,不符合我大國氣象,還請大王下旨修建宮殿。”
吏部侍郎鄧光先出列奏道:“大國宮廷,自有威儀禮制。大王和王後崇尚節儉,為天下表,臣等銘感五內。然,過猶不及也。這也是蕭何奏請漢太祖修建未央宮,而太祖欣然納之的緣由啊。”
“大王宮室不作,殿宇不興。宮中役使,只有宋宮宦官八百餘,宮女四百餘,合計不過一千三百。自古大內,安有寒素若此者!大王若不增加宮中役使,完善大內諸司,則王家威儀何在?”
李洛想了想,“此事容後再議。”
這事,他要好好想一想怎麽安排。
…………
三月二十九,伴隨著唐軍一統南國,崔秀寧終於又生了一個王子。
雙喜臨門!
李洛將婦科女醫和宮人趕出產房,喜滋滋的抱著哭聲嘹亮的孩子,對額頭上汗水未幹的崔秀寧說道:“警察辛苦了,又給李家添丁啊,名字…你來取?”
崔秀寧有些疲憊的揮揮手:“又給你這逃犯生了個小賊!趕緊抱走,我要睡覺。”她已經抱過了。
李洛笑呵呵的擦了擦女人臉上的汗,給她蓋好被子,就離開產房。
唐王來到外面,看到春光明媚,草木繁衍,生機旺盛,立刻想到一個好名字。
“兒子,你此時出生,就叫李衍吧。”
李衍,寓意美好吉祥,叫起來也朗朗上口。
“嗯,爹給你個什麽封號呢?”李洛想了想,“就封你為青州牧,瑯琊郡王吧。”
於是,剛剛出生的李衍,就遙領青州牧,成了瑯琊郡王。
這就是爹好啊。
李洛很是高興。他已經有李征,李律,李衍,李微三子一女,不怕後繼無人了。
二十年之後,他會有一群孫子,就更不怕了。
不過,很明顯瑯琊郡王不知道父親的喜悅,他蹬著小腿,哭的就像夏日歇斯底裏的蟬,小臉蛋憋得通紅。
“這…”李洛有點慌了神,這孩子怎麽哭的比征兒當年還兇啊。
“父王!”一個奶貓一樣的動人聲音讓李洛轉過身子,一眼看到粉妝玉琢的李征。
李征已經五歲,越來越懂事了,甚至開始識字。這孩子一身鵝黃比甲,頭紮雙髻,胸帶瓔珞,手拿小彈弓,一雙肖母的眼睛很是靈動,是個十分整齊的小正太。
“征兒。”李洛愛憐的摸摸兒子兩個可愛的角髻,“是不是三弟的哭聲,把你吸引來了?”
“父皇,三弟是不是餓了才哭?”李征露出燦爛的笑容,小大人似的說道。
李洛搖搖頭,“小孩子出世,都要哭的。你那時也哭的很兇。”
“為何?”李征偏著小腦袋,將手裏的小彈弓放入錦囊。這是要向父親求教的架勢。
李洛煞有其事的笑道:“因為人這一輩子,有很多艱難辛苦。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公子王孫,可不可避免啊。不是身體苦,就會心苦。所以,人一降生,就要為自己而哭。”
李征寶石般的眼睛轉了轉,奶聲奶氣的問:“那怎麽樣才能不苦呢?”
李洛抱著踢蹬著小腿的李衍蹲下來,“身體和心腦,必須要選擇一種苦,才能磨練成才。要想身心都不艱苦,那就是無用之人。無用之人,就一定會被欺負,被看不起。”
李征聽懂了,點點小腦袋,“大父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兒臣懂了。大父還說,小孩子要勤學苦練,不要偷懶貪玩,以後才能成為父皇這樣的大英雄。”
很明顯,李征要比同齡的孩子聰明早慧一些。
李洛被兒子逗樂了,心中也有些得意,“那你說說,父皇為何是大英雄?”
小男人很認真的想了想,揚起小腦袋吐詞清晰的說道:“父皇是大唐之主,打了很多勝仗,趕跑了韃子,是聖人,當然是大英雄。”
“哈哈哈!”李洛被兒子逗得哈哈大笑,心中好不得意。
“那征兒想不想做個大英雄?”李洛循循善誘的說道。
李征毫不遲疑的回答:“想!兒臣長大了就想向父皇這樣,做大英雄!”
李洛對兒子的回答很是滿意,征兒真是懂事了。
“父皇,兒臣能抱抱三弟麽?”小男人指指已經止住了哭泣的李衍。
李洛哪敢給他抱?他這小胳膊軟綿綿的,要是摔了那就麻煩了。
“等你再大些抱吧。”李洛覺得很好笑。
李征乖巧的點點頭,摸摸李衍的小手,“那兒臣去耍了。兒臣還要帶他們打仗。”
小男人口中的他們,是他的一群小夥伴,都是文武大臣們的孩子。崔秀寧故意把這群小孩子放進宮裏,陪兒女們玩耍。
“大兄!”又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響起,卻是金童玉女般的一對小人兒,原來是李律和李微。
李征有些威嚴的挺起小胸脯,“你們來啦。”
李微和李律雖是龍鳳同胎,長相卻很不一樣。李微酷似秀寧,李律酷似李洛。
“父皇。”李微和李洛畢竟只有三歲,對李洛還有些畏懼,只能像兩只小鵪鶉般,挪動小腳到李洛身邊,帶著孺慕和忐忑的神色看著李洛。
李洛看到幾個孩子,心都要化了。他摸摸李律和李微的小腦袋,哄了幾句,就讓李征帶著去玩兒耍。
三個孩子一走,立刻不知道從哪裏鉆出來三只狐貍,跟著幾個小主人跑去。還有一群宮人宦官,不遠不近的跟著。
崔秀寧果然是刑警的底子,身體素質了得。僅僅休息了兩天,又是神采奕奕的沒事人兒一般。
這日,崔秀寧剛給李衍餵完奶,就接到匯報。
“老師,南秀他們回來了,還帶回了蕭畾的女兒。”李織稟報道。
帶回了蕭畾的女兒?崔秀寧很是意外。但她一想,就明白南秀為何要帶回大理小公主了。
哎,特務一旦幹了外勤,心腸就和別人不一樣了。
宗晝,喬布,方直,陳羽這些就不說了,就是南秀這樣的女諜,也變得心如鐵石,不擇手段。
“傳他們來見我。”崔秀寧把孩子交給顏嬋兒。
南秀等人進入芙蕖閣,重新見到崔秀寧都是很激動的下拜,“…拜見老師…”
這幾個人都是之前打入大理的特務。但是大理一完蛋,他們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只有一個人,隨著大理君臣去了天竺,成為一步暗棋。
崔秀寧慰勉了幾人,就問道:“那孩子呢?”
“回老師話。”南秀恭敬的回答,“學生路上抓了一個乳母,餵養那孩子。如今那乳母和孩子都在臨安館驛。請示老師,那個乳母要不是…”
她優雅的比了一個割脖子的動作,意思是殺掉滅口。
崔秀寧有些無語,她教出來的人,怎麽都變成這樣了?路上抓了無辜的乳母,到了臨安還要殺人滅口。
但她也不能說錯。
“算了,沒必要殺人,給些銀元放了她。把孩子帶進宮,我順便來餵。”崔秀寧說道。
她的奶水很充足,李衍一個人吃不完,剛好再餵一個。
南秀笑道:“老師高明,這的確是一步妙棋,將來必定有大用。”
她很清楚,老師這是要把那蕭畾之女當成養女了。要是蕭畾真能在天竺站穩腳跟,她的女兒就有很大價值。
這也是她帶回孩子的最大原因。
老師親自來養,價值就更大。
崔秀寧覺得此事重大,還是要和李洛商量商量。
李洛聽了她的話,說道:“這倒是個法子。那就養著,估計多半有用。就算沒用,就當多養個女兒也不錯。嗯,此女出生在西邊,又遠道而來,就叫徆兒,李徆。”
“李徆?名字不錯啊,比我兒子女兒的名字好聽。”崔秀寧言不由衷的笑道。
李洛嘆息道,“撿了個女兒,倒是好事。不過吃虧的可是我啊。”
崔秀寧不解,“你吃什麽虧了?”
李洛道:“我不吃虧?她搶了我的食兒。”
什麽?
“媽蛋…”崔秀寧明白了,臉蛋一紅就撲上去,一對男女頓時扭打在一起。
“啪!”的一聲,唐王被王後一個過肩摔,摔在榻上,再一個擒拿術,唐主就被制住。
“投不投降?”女警叱道。
李洛扭過頭,“要是拼刀弓,你拼不過我。信不?”
“我信。”崔秀寧笑道,“可咱現在是拳腳,你只說投不投降?”
“降了。”唐王苦笑,“你先放過我。萬一讓宮人看見,影響不好。”
崔秀寧放開她,拍拍手,剛要站起來,忽然李洛猛的一撲,從背後抱住她的腰。
可是崔秀寧的反應極快,在被李洛抱住腰的同時,猛吸一口氣收縮腰身,借此一扭腰,一個後揚肘擊向襲擊者的腦袋,動作又快又狠。
這是應對敵人從後抱住的格鬥戰術,崔秀寧對這招很熟悉,幾乎是下意識的反擊。可是她的肘尖快要擊中對方腦袋時,卻只能硬生生的停住不發,任由李洛將自己制住。
“投不投降?”唐王制住王後,不敢松手的呵呵笑道。
“投降毛線。”王後哭笑不得,“剛才不是姐…行行,我投降了,你厲害。”
李洛哈哈大笑,“你真給我面子啊!我知道,是你手下留情了。”他放開崔秀寧,“我是想借此告訴你,不能心軟,不然就會被人所制。你知道你的弱點麽?心不夠狠。”
崔秀寧整理淩亂的衣服,“你說的對,我的確有些心軟。但你的心夠狠了,我還是心軟些更好。就說李徆,既然要養她,就要好好對她,不然幹脆不要養。”
李洛坐起來,“這話,我是最有發言權的。養父母對我不好,所以我當年很恨他們。都不願意跟他們姓王。”
崔秀寧問:“你怎麽知道自己姓李的?”
李洛想了想,“是有次養母罵我姓李的小崽子。後來我給錢讓他們說實話,原來是當年我被拐來時,衣服最裏面藏了個紅包。紅包裏有五十元壓歲錢,寫著:祝茁壯成長,為李家爭光。”
崔秀寧明白了,“那的確姓李了。可惜後世姓李的人實在太多,很難找到。”
“洛這個名字,是我自己取得。知道為哈?因為我第一次發財,就是在洛陽北邙,我認為很有意義,覺得自己新生了…”李洛說道。
他一邊說一邊喝了口水潤潤嗓子。
崔秀寧不想聽他的犯罪歷史,而且眼看男人已經開啟長篇大論的架勢,立刻說道:“好吧老公,我都知道了。咱說正事吧,我們在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忽必烈大叔也在中亞西亞大打出手。”
“讓他打。”李洛笑道,“他越有退路,就越不會瘋狂,我們北伐也就越容易,北方的元氣也能保存。要是他沒有退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需要很多糧食賑災,需要很多耕牛恢覆生產。要花時間消化勝利果實,根本沒有心力對付元廷,只能讓他折騰。”
崔秀寧道:“糧食不算太大的問題了。只要把各地豪強土司的糧食挖出來,賑濟完全夠了。當務之急一是剿匪,二是耕牛,三是縣一級官員的人手嚴重不足。”
“剿匪,每天都有將士戰死。我算過,起碼要付出上萬人的傷亡,才能完成整個南方的剿匪工作。湖廣,廣東等地的耕牛缺口也很大,最少要二十萬頭,我們沒有。縣級衙門,很多職務都是空缺,總不能讓退役將士做縣官吧?他們沒幾個識字。”
李洛搖頭:“剿匪戰爭的傷亡不可避免,這個先不說它。耕牛麽?先用騾馬代替吧,不能錯過春耕。縣衙官員不夠,就用退役將士。不要看不起大老粗,他們很多人的確不識字,但他們辦事我放心。”
崔秀寧同意,“那就把因傷退役的低級軍官統計出來,無論他們識不識字,全部安排到縣級和鄉級,識字的優先用。不過,不識字的不能當主官。”
李洛道:“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此時,蕭焱兄妹的隊伍已經過了瀾滄江和怒江,快到騰沖了。
蕭家兄妹毀掉必經之路上的橋梁,遲滯唐軍追擊,一路搜羅人口和糧食,到了騰沖後,更是下令當地百姓隨駕西行。
蕭家兄妹還搜羅了騰沖府所有的漢文經典和佛經,就連黃歷這樣得東西都不放過。凡是帶字的書本,全部被蕭畾收繳一空。
所有的僧人和儒生,也必須隨行。
等到離開騰沖府,隊伍已經膨脹到三十萬人。
三月十五,隊伍來到若開山。蕭氏兄妹登高東望,不禁都是淚如雨下,文武大臣們也紛紛揮淚,將士和百姓們也哭聲動天。
蕭氏兄妹帶頭跪下,向東而拜,三十萬人一起向東叩拜。
蕭氏兄妹回首這一年來到的諸多變故,當真是恍然如夢,感覺很不真實。
“太後,此地便是大理國境了,請旨是否啟程翻山?”大臣請示道。
蕭畾長嘆一聲,“啟程吧。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東歸。”
她望著東方,心中絞痛。她的女兒,剛生下來就被南秀帶走。此生,估計再無相見之日了。
PS:今晚就到了,求所有支持啊,訂閱和票票都要。蟹蟹大家對我不離不棄。晚安!
第647、648章:忽必烈西征
三國大潰奔逃,唐軍勢如破竹,收拾金甌一片。
二月上月,唐軍進入廣州,又渡過瓊州海峽,拿下瓊州。將後世的廣東海南全部收入囊中。
唐軍大將武巖繼續西征,占領梁國的南部(後世廣西),接著攻入思州,大敗田謹賢,攻略後世的貴州南部。
而蕭北率軍西入重鎮鄂州,防守鄂州的將領是唐國特務,雖然有三萬大軍防守,卻迫不及待的開城“投降”。
蕭北一路向西,沿途城池紛紛主動歸降。等到了江陵,江陵城已經被大特務高朗控制,守衛江陵的五萬梁軍“投降”。
被高朗等人關押起來的豪族大臣,全部成了俘虜。
邵忠的一萬多洞庭水師,“投降”。
重鎮襄陽也主動“投降”。
事實上,哪怕蕭焱在江西全軍覆沒,可鎮守梁國的仍然有二十萬大軍,卻在各地特務的作用下幾乎沒有抵抗。
抵抗的,主要是各地豪族。可是他們的武力已經在江西覆沒,如何還能抵抗?要麽螳臂當車的抵抗後被鎮壓,要麽乖乖投降。
大理的情況也差不多。大理朝廷逃走後,蒼山洱海間成了權力真空,加上各族首領的武力覆沒在益州,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抗拒唐軍。唐軍所到之處,各地同樣的是紛紛投降。
唐軍秋毫無犯,不但不燒殺搶掠,還主動安撫各地百姓,剿殺山賊水盜。
唐軍的作戰重點已經轉為治安戰。李洛下令各地唐軍組建剿匪戰隊,分散剿殺近年來越發猖獗的匪患。
保守估計,三國領地內的土匪賊寇,超過千股,簡直多如牛毛。這些武裝很多都是逃兵組成,小者數十人,大者千百人,為禍甚烈,早就是地方大害。
這些遍布各地的賊寇,對於初來乍到的唐軍,也是一個很大麻煩了。
畢竟,土匪一般都是出沒山林水澤,占據地利,乃是熟悉地方的地頭蛇,而且很多都是身份隱蔽,或者和各方有所勾連,並不好對付。
尤其是民風彪悍,窮鄉僻壤之地的百姓,不少平時務農,農閑為匪,和巨寇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往往盤根錯節,情勢覆雜,牽連甚多。大兵一路殺過去當然沒問題,卻會一刀切的枉殺很多不該殺的人,不是仁君所為。
所以,治安戰和正規戰根本就是兩碼事。
崔秀寧親自制定了《剿匪條例》,下發唐軍,指導他們開展剿匪軍事。
同時,很多的特務和警士也隨著軍隊出發,協助軍隊剿匪。
《剿匪條例》規定了怎麽向當地百姓了解情況,怎麽探查賊窩,怎麽挖出勾結賊寇的人,怎麽甄別是賊寇還是百姓,還要求借助當地百姓的力量清除匪患。
崔秀寧還按照賊寇的規模和性質,將賊寇分等,不同的等級,鎮壓方式也不同。對於那些作惡多端的賊人,要果斷處死。那些半民半匪,並沒有太大罪行的,可以抓捕關押,或者服勞役。
唐軍一邊剿匪安民,一邊鎮壓豪強,一邊派駐地方官吏,為接下來的均田令鋪路。
去年通過科舉考試的大量寒門士子,紛紛被一紙調令派到新的衙門做官。
對於唐國來說,南方形式一片大好,進展神速,如火如荼。
可此時的北方,也沒閑著。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後,調集到安多地區(青海南),作勢繞道吐蕃南下的元朝大軍,突然調頭直插西域!
李洛早就收到情報,所以毫不奇怪。
忽必烈以太子真金監國,以樞密使伯顏負責江防,自己親統大軍西征。
為了迷惑西道諸汗國,元廷南征的口號喊的震天響。就連元廷大臣,絕大多數都以為真是南征。
而忽必烈早就以南征為由,一月前去了西北。
西道諸汗國還以為忽必烈要親征李洛,所以完全沒當回事,他們相互之間仍然在爭鬥不休。
這些黃金家族的大男人們,壓根沒有想到忽必烈不是南征,而是西征,要幹攮外必先安內的事。
西征元軍有十萬蒙古色目騎兵,十萬配備馬匹的漢軍,兩萬高麗軍,三萬日軍。數量高達二十五萬。
加上駐紮在六盤山的安西王所部,西征軍數量高達三十餘萬。
自從蒙古崛起,多次西征,可兵力從未有這次之盛。
就在三國攻唐之際,忽必烈兵分三路,直撲西域!
東路軍由安西王阿難答率領,從祁連山的吐谷渾故地出發,經過阿爾泰山北麓,入若羌攻進窩闊臺汗國。這是當年大唐帝國和西夏征討西域的路線。
中路軍是主力,由忽必烈親率,從羌唐大羊同,西走克什米爾(古代屬於吐蕃,不屬於印度),過阿克賽欽,入於闐,攻打察合臺汗國。這條路線是吐蕃帝國歷史上征討西域的路線。
西路軍由雲南王也先帖木兒率領,下高原,從克什米爾向西,走瓦罕走廊,突然進入伊爾汗國。事實上伊兒汗國表面上仍然服從元廷,可忽必烈還是決心對其用兵。
不然,無法真正一統大蒙古國。
除了更遙遠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三大汗國都遭遇到元軍的兵鋒。
在古代,準備一場大戰需要很長時間。三大汗國被忽必烈的戰略欺騙迷惑,根本沒有準備。等到收到忽必烈西征的消息,無不大驚失色。
海都等汗王們一邊派出信使拿著令箭去各地調遣兵力,一邊匆匆忙忙的組織兵馬,抵抗元軍。
可是,終究是遲了一些。
等到元軍從吐蕃俯沖而來,他們的兵力還沒來得及調集到一起,防禦準備也很不充分。而元軍雖然遠道而來,可卻是有備而來。
首先東路軍的安西王安難答所部十萬人,於三月上旬來到帕堅古山,海都匆匆組織了三四萬汗庭騎兵,親自趕來阻擊。
安難答根據忽必烈授予的軍略,首先以一萬日軍和一萬漢軍步兵邀戰,吸引求勝心切的海都進攻。
海都見到阿難答竟然以步兵進攻,認為機會難得,立刻派一萬騎兵攻擊。
然而,這就是一個陷阱。
等到海都的騎兵進攻,隱藏在元軍軍中的火器突然發射。元軍的火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和可靠性,和唐軍火器都不可同日而語,差了一大截。
可是突然作為一個殺手鐧對付海都,卻足以能讓海都吃個大虧。
兩萬裝備劣質火器的漢軍一起發射,巨大的爆炸聲和密集的彈雨,頓時讓海都的一萬騎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戰馬受到了驚嚇。
海都所部倉促應戰,本來就士氣不高,突然被這麽犀利的火器狠狠當頭一擊,頓時慌了。
而早就準備好的幾萬元軍騎兵,乘機發起了全線攻擊。
海都汗大敗,所部被殺的,投降的超過三萬人,他本人僅率數千騎兵西逃。
阿難答一路追擊,一直追到窩闊臺汗國的首都也迷裏城,用火炮轟開也迷裏城,將海都汗的家屬全部擒獲。
三月下旬,海都召集了五萬騎兵,要奪回也迷理城。阿難答將擒獲的海都家屬和官員推到城頭示眾,然後公布忽必烈聖旨,宣布海都是叛逆,再用火炮憑城轟擊,最後出動騎兵反攻。
海都所部看到人質,聽到聖旨,又被火器驚嚇,軍心渙散之下再次大敗。但海都跑路的本事不差,他率領上萬騎兵,惶惶逃往察合臺汗國。
號稱控弦十萬,和忽必烈爭鬥多年的海都汗,不到一個月兩次大敗,麾下兵馬大多投降了元廷,少數戰死。
然而海都不知道的是,察合臺汗國被忽必烈親率的主力襲擊,情況同樣糟糕。
察合臺汗國是四大汗國中實力僅次於欽察汗國的存在,占據了河中大部,號稱控弦二十萬。
可問題是,察合臺汗國的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那麽大的地盤,要將兵力全部集中起來,短期內絕對做不到。
三月下旬,忽必烈渡過塔裏木河,在庫車和察合臺汗篤哇調集的八萬騎兵決戰。忽必烈在戰前,首先給篤哇傳達了聖旨,說他忘恩負義,是大蒙古國的叛逆,讓他投降。
篤哇又驚又懼,部將們也都是猶豫不決。畢竟忽必烈是大元皇帝,他們雖然反對忽必烈,可此時直接面對忽必烈親率的大軍,仍然感受到反抗的艱難。
可是篤哇還是決定打。打還是希望,不打,他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國,也將被忽必烈吞並。
於是,庫車大戰爆發了。
這是數十年以來,整個世界最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忽必烈用從李洛那裏學來的戰術,利用火器狠狠挫敗了篤哇的士氣,然後利用騎兵圍堵,用步兵軍陣掩護漢軍火器兵,三者結合的持續的進逼轟擊,打擊篤哇士氣,不斷給篤哇放血。
終於,有大將開始背叛篤哇,帶著成千上萬的騎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篤哇被逼無奈,只能發起決戰。
結果可想而知,篤哇大敗,死傷數萬,投降數萬。就是篤哇自己,也被高麗大將高銘射傷耳朵,最後僅率數千騎兵逃走。
忽必烈乘勝北上,渡過特克斯河,直逼察合臺汗國的都城:蘋果城(阿力麻裏)。
而篤哇眼見蘋果城不守,只能帶著家屬和汗庭官員西逃。一邊召集其他兵馬。
逃入察合臺汗國的海都,驚聞篤哇大敗西逃,也不敢再去蘋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於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這對祖孫一南一北的往西追擊。而海都汗和篤哇汗則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鎮恒羅斯的篤哇汗,身邊終於又聚集了趕來匯合的八萬多兵馬,這才驚魂甫定。
海都汗聞訊後,也逃到恒羅斯,兩軍匯合,只剩下十萬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軍終於到了恒羅斯河東岸,與恒羅斯城不到十裏距離。
同時,勝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馬告訴孫子安西王,讓他的大軍不用來恒羅斯匯合,而是渡過伊犁河,繞過巴爾喀什湖,攻入欽察汗國,吸引欽察汗國主力東來。
忽必烈很清楚,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已經完了,篤哇和海都連接大敗,困守恒羅斯,已經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聖旨每天都在往外飛,兩大汗國的貴族們,已經都奉詔歸附朝廷。篤哇和海都大勢已去,部族叛離,已經不足為慮。
伊爾汗國不敢反抗朝廷,只要雲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篤哇和海都大敗的消息,伊爾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後隨軍西征。
接下來,就是三路大軍一起西征,進攻實力最強的欽察汗國。
數月的勞師遠征,他終於看到了大蒙古國一統的希望!
他將在四大汗國的領地設立六個行省。四大汗國將不覆存在!萬裏疆土,數千萬子民,將置於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著不遠處的恒羅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蒼老的笑容頓時慢慢消退。
說起來,他之所以這麽容易就連接大勝,還算是“沾”了這個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為掩護,迷惑了海都他們,又用新火器和騎兵結合的新戰術,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膽氣。
也是李洛一統南國的趨勢難以阻止,才逼著他必須要西征一統大蒙古國。
要是沒有新火器,他也不會在如此高齡率軍西征。
“傳朕旨意,令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半月之內,朕要看見海都和篤哇像嬰兒那樣哭泣,跪在朕的馬前請求饒恕!”
“喳!”一堆蒙古大將領命道,督促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準備過河。
“朕的好文人們啊,快寫下幾道聖旨,射入恒羅斯城吧,告訴你們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國的大汗,他們既然還自認為是蒼狼白鹿的子孫,既然要尊奉偉大的成吉思汗,就應該向朕,向他們的薛禪可汗效忠!”
“告訴他們,他們的投下領地不會減少,他們的奴隸不會減少,他們所得到的,將來只會更多。讓他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吧!要麽,就等著朕的賞賜和寬恕,要麽就等著朕的怒火。如果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麽長生天將不會保佑他們!”
隨軍得蒙古翰林們立刻遵命道:“喳!”
隨即,他們就寫出蒙文聖旨,寫的很漂亮,只要念出來,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動人。
PS:今天這章需要查很多古代地圖資料,今晚只能到這裏了。這章是個很大的背景,但不想開支線寫,只能通過概述語言簡單的交代。蟹蟹支持,大家晚安,求票票!
第649、650章:王固辭不受
“恭喜大王,如今三國俱滅,大唐一統南國,臣等為大王賀,為大唐賀!”歸德殿內,林必舉等大臣一起向李洛祝賀朝拜。
人人臉上洋溢著欣喜之色。大唐一統南國,意味著真正開始一統天下。最不濟,也是一個南朝的局面。
當年蝸居海東的小小侯國,終於一飛沖天,半壁江山在手了。
而且,大唐連大理和安南也拿了下來,聲勢更甚南朝南宋。
尤其是最早從龍的江華元從,就更是高興。最早跟隨大王的,只要現在還有命在,最差也是七品雲騎尉的爵位可以傳承子孫。
戰死沙場的元從,只要有後,也都少不了封授。
他們可是得到消息,大王稱帝就會大封群臣,定下與國同休的富貴,想想都讓人激動啊。
“大王,如今東到海州,西到大理騰沖,北到襄陽,南到象州,皆為我大唐之土啊!”政事堂左相林必舉神色激動的舉笏說道,“雖然各地戶籍田畝還沒核算清查完畢,可粗略估算,加上交州象州,增口不下三千萬!”
翰林院司院使、政事堂參議牟巘出列說道,“大王再造社稷,功高蓋世,伏請大王即位稱帝,以安民心,以振國威!”
大唐學宮祭酒、政事堂參議黃澤也出列奏道:“大王之德,澤被天下,郁郁乎甘霖降而草木生,巍巍泰山,燦燦星漢,遑論黎民,鳥獸尚且沐浴德化。懇請大王,順應天命而登極位,俯察眾意而就至尊。”
王座上的李洛面帶微笑的瞥了一眼黃澤,心道果然是名士,這話說的好聽啊。
百官一起跪下,紛紛勸進,意思只有一個。
大王啊,你老人家功勞這麽大,不稱帝怎麽行?置天下蒼生於何地?
大王啊,你快稱帝吧,你要不稱帝,不光我們和百姓,就是飛禽走獸和昊天上帝,都看不過去了啊。
李洛端坐在王座上,神色平淡的說道:“諸卿之意,寡人具知。然,南國初統,生民嗷嗷,百廢待興,地方不綏,寡人不安。此事甚大,容後再議。”
馬致遠立刻記錄道:“華夏三九八三年,唐六年三月二十八,百官勸進於歸德殿。王以南國不綏,百姓未安,固辭不受。”
今日是常朝,五品以上京官參加。歸德殿(選德殿)內,兩三百個朝臣擠的滿滿當當,顯得很是局促,看上去和大唐的氣勢很不相稱。
朝臣們摩肩擦踵,都感覺有些尷尬。
“眼下,這趙宋故宮大慶殿,延和殿等三大殿都被蒙元毀滅,只留下這座歸德殿(選德殿)。宮中殿宇,三不存一,以至於宮中諸內司無處辦公。請大王征發勞役,修建三大殿,不然,無疑彰顯大唐國威。”
已經被任命為鴻臚寺卿,封了伯爵的李簽出列說道。
李簽因為送藏璽圖有功,被封了一等伯,授鴻臚寺卿的實職,掌管規制禮儀等事物。
隨著李洛連接大勝,一統南國,李簽的官也做的越發有滋有味。雖說他在高麗是宰相是公爵,可高麗畢竟是小國。
李氏已經將籍貫改為趙郡李氏,仁州二字竟是提也不提了。很多大臣都知道他們和大王有些關系,是以也沒有人敢小覷他們。
算是在臨安站穩了腳跟。
政事堂參議,禮部侍郎張達善也出列奏道:“大鴻臚言之有理。大王,我大唐如今一統南方,氣吞萬裏,泱泱大國。可宋宮被蒙元毀壞大半,局促非常,不符合我大國氣象,還請大王下旨修建宮殿。”
吏部侍郎鄧光先出列奏道:“大國宮廷,自有威儀禮制。大王和王後崇尚節儉,為天下表,臣等銘感五內。然,過猶不及也。這也是蕭何奏請漢太祖修建未央宮,而太祖欣然納之的緣由啊。”
“大王宮室不作,殿宇不興。宮中役使,只有宋宮宦官八百餘,宮女四百餘,合計不過一千三百。自古大內,安有寒素若此者!大王若不增加宮中役使,完善大內諸司,則王家威儀何在?”
李洛想了想,“此事容後再議。”
這事,他要好好想一想怎麽安排。
…………
三月二十九,伴隨著唐軍一統南國,崔秀寧終於又生了一個王子。
雙喜臨門!
李洛將婦科女醫和宮人趕出產房,喜滋滋的抱著哭聲嘹亮的孩子,對額頭上汗水未幹的崔秀寧說道:“警察辛苦了,又給李家添丁啊,名字…你來取?”
崔秀寧有些疲憊的揮揮手:“又給你這逃犯生了個小賊!趕緊抱走,我要睡覺。”她已經抱過了。
李洛笑呵呵的擦了擦女人臉上的汗,給她蓋好被子,就離開產房。
唐王來到外面,看到春光明媚,草木繁衍,生機旺盛,立刻想到一個好名字。
“兒子,你此時出生,就叫李衍吧。”
李衍,寓意美好吉祥,叫起來也朗朗上口。
“嗯,爹給你個什麽封號呢?”李洛想了想,“就封你為青州牧,瑯琊郡王吧。”
於是,剛剛出生的李衍,就遙領青州牧,成了瑯琊郡王。
這就是爹好啊。
李洛很是高興。他已經有李征,李律,李衍,李微三子一女,不怕後繼無人了。
二十年之後,他會有一群孫子,就更不怕了。
不過,很明顯瑯琊郡王不知道父親的喜悅,他蹬著小腿,哭的就像夏日歇斯底裏的蟬,小臉蛋憋得通紅。
“這…”李洛有點慌了神,這孩子怎麽哭的比征兒當年還兇啊。
“父王!”一個奶貓一樣的動人聲音讓李洛轉過身子,一眼看到粉妝玉琢的李征。
李征已經五歲,越來越懂事了,甚至開始識字。這孩子一身鵝黃比甲,頭紮雙髻,胸帶瓔珞,手拿小彈弓,一雙肖母的眼睛很是靈動,是個十分整齊的小正太。
“征兒。”李洛愛憐的摸摸兒子兩個可愛的角髻,“是不是三弟的哭聲,把你吸引來了?”
“父皇,三弟是不是餓了才哭?”李征露出燦爛的笑容,小大人似的說道。
李洛搖搖頭,“小孩子出世,都要哭的。你那時也哭的很兇。”
“為何?”李征偏著小腦袋,將手裏的小彈弓放入錦囊。這是要向父親求教的架勢。
李洛煞有其事的笑道:“因為人這一輩子,有很多艱難辛苦。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公子王孫,可不可避免啊。不是身體苦,就會心苦。所以,人一降生,就要為自己而哭。”
李征寶石般的眼睛轉了轉,奶聲奶氣的問:“那怎麽樣才能不苦呢?”
李洛抱著踢蹬著小腿的李衍蹲下來,“身體和心腦,必須要選擇一種苦,才能磨練成才。要想身心都不艱苦,那就是無用之人。無用之人,就一定會被欺負,被看不起。”
李征聽懂了,點點小腦袋,“大父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兒臣懂了。大父還說,小孩子要勤學苦練,不要偷懶貪玩,以後才能成為父皇這樣的大英雄。”
很明顯,李征要比同齡的孩子聰明早慧一些。
李洛被兒子逗樂了,心中也有些得意,“那你說說,父皇為何是大英雄?”
小男人很認真的想了想,揚起小腦袋吐詞清晰的說道:“父皇是大唐之主,打了很多勝仗,趕跑了韃子,是聖人,當然是大英雄。”
“哈哈哈!”李洛被兒子逗得哈哈大笑,心中好不得意。
“那征兒想不想做個大英雄?”李洛循循善誘的說道。
李征毫不遲疑的回答:“想!兒臣長大了就想向父皇這樣,做大英雄!”
李洛對兒子的回答很是滿意,征兒真是懂事了。
“父皇,兒臣能抱抱三弟麽?”小男人指指已經止住了哭泣的李衍。
李洛哪敢給他抱?他這小胳膊軟綿綿的,要是摔了那就麻煩了。
“等你再大些抱吧。”李洛覺得很好笑。
李征乖巧的點點頭,摸摸李衍的小手,“那兒臣去耍了。兒臣還要帶他們打仗。”
小男人口中的他們,是他的一群小夥伴,都是文武大臣們的孩子。崔秀寧故意把這群小孩子放進宮裏,陪兒女們玩耍。
“大兄!”又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響起,卻是金童玉女般的一對小人兒,原來是李律和李微。
李征有些威嚴的挺起小胸脯,“你們來啦。”
李微和李律雖是龍鳳同胎,長相卻很不一樣。李微酷似秀寧,李律酷似李洛。
“父皇。”李微和李洛畢竟只有三歲,對李洛還有些畏懼,只能像兩只小鵪鶉般,挪動小腳到李洛身邊,帶著孺慕和忐忑的神色看著李洛。
李洛看到幾個孩子,心都要化了。他摸摸李律和李微的小腦袋,哄了幾句,就讓李征帶著去玩兒耍。
三個孩子一走,立刻不知道從哪裏鉆出來三只狐貍,跟著幾個小主人跑去。還有一群宮人宦官,不遠不近的跟著。
崔秀寧果然是刑警的底子,身體素質了得。僅僅休息了兩天,又是神采奕奕的沒事人兒一般。
這日,崔秀寧剛給李衍餵完奶,就接到匯報。
“老師,南秀他們回來了,還帶回了蕭畾的女兒。”李織稟報道。
帶回了蕭畾的女兒?崔秀寧很是意外。但她一想,就明白南秀為何要帶回大理小公主了。
哎,特務一旦幹了外勤,心腸就和別人不一樣了。
宗晝,喬布,方直,陳羽這些就不說了,就是南秀這樣的女諜,也變得心如鐵石,不擇手段。
“傳他們來見我。”崔秀寧把孩子交給顏嬋兒。
南秀等人進入芙蕖閣,重新見到崔秀寧都是很激動的下拜,“…拜見老師…”
這幾個人都是之前打入大理的特務。但是大理一完蛋,他們的任務也就結束了。
只有一個人,隨著大理君臣去了天竺,成為一步暗棋。
崔秀寧慰勉了幾人,就問道:“那孩子呢?”
“回老師話。”南秀恭敬的回答,“學生路上抓了一個乳母,餵養那孩子。如今那乳母和孩子都在臨安館驛。請示老師,那個乳母要不是…”
她優雅的比了一個割脖子的動作,意思是殺掉滅口。
崔秀寧有些無語,她教出來的人,怎麽都變成這樣了?路上抓了無辜的乳母,到了臨安還要殺人滅口。
但她也不能說錯。
“算了,沒必要殺人,給些銀元放了她。把孩子帶進宮,我順便來餵。”崔秀寧說道。
她的奶水很充足,李衍一個人吃不完,剛好再餵一個。
南秀笑道:“老師高明,這的確是一步妙棋,將來必定有大用。”
她很清楚,老師這是要把那蕭畾之女當成養女了。要是蕭畾真能在天竺站穩腳跟,她的女兒就有很大價值。
這也是她帶回孩子的最大原因。
老師親自來養,價值就更大。
崔秀寧覺得此事重大,還是要和李洛商量商量。
李洛聽了她的話,說道:“這倒是個法子。那就養著,估計多半有用。就算沒用,就當多養個女兒也不錯。嗯,此女出生在西邊,又遠道而來,就叫徆兒,李徆。”
“李徆?名字不錯啊,比我兒子女兒的名字好聽。”崔秀寧言不由衷的笑道。
李洛嘆息道,“撿了個女兒,倒是好事。不過吃虧的可是我啊。”
崔秀寧不解,“你吃什麽虧了?”
李洛道:“我不吃虧?她搶了我的食兒。”
什麽?
“媽蛋…”崔秀寧明白了,臉蛋一紅就撲上去,一對男女頓時扭打在一起。
“啪!”的一聲,唐王被王後一個過肩摔,摔在榻上,再一個擒拿術,唐主就被制住。
“投不投降?”女警叱道。
李洛扭過頭,“要是拼刀弓,你拼不過我。信不?”
“我信。”崔秀寧笑道,“可咱現在是拳腳,你只說投不投降?”
“降了。”唐王苦笑,“你先放過我。萬一讓宮人看見,影響不好。”
崔秀寧放開她,拍拍手,剛要站起來,忽然李洛猛的一撲,從背後抱住她的腰。
可是崔秀寧的反應極快,在被李洛抱住腰的同時,猛吸一口氣收縮腰身,借此一扭腰,一個後揚肘擊向襲擊者的腦袋,動作又快又狠。
這是應對敵人從後抱住的格鬥戰術,崔秀寧對這招很熟悉,幾乎是下意識的反擊。可是她的肘尖快要擊中對方腦袋時,卻只能硬生生的停住不發,任由李洛將自己制住。
“投不投降?”唐王制住王後,不敢松手的呵呵笑道。
“投降毛線。”王後哭笑不得,“剛才不是姐…行行,我投降了,你厲害。”
李洛哈哈大笑,“你真給我面子啊!我知道,是你手下留情了。”他放開崔秀寧,“我是想借此告訴你,不能心軟,不然就會被人所制。你知道你的弱點麽?心不夠狠。”
崔秀寧整理淩亂的衣服,“你說的對,我的確有些心軟。但你的心夠狠了,我還是心軟些更好。就說李徆,既然要養她,就要好好對她,不然幹脆不要養。”
李洛坐起來,“這話,我是最有發言權的。養父母對我不好,所以我當年很恨他們。都不願意跟他們姓王。”
崔秀寧問:“你怎麽知道自己姓李的?”
李洛想了想,“是有次養母罵我姓李的小崽子。後來我給錢讓他們說實話,原來是當年我被拐來時,衣服最裏面藏了個紅包。紅包裏有五十元壓歲錢,寫著:祝茁壯成長,為李家爭光。”
崔秀寧明白了,“那的確姓李了。可惜後世姓李的人實在太多,很難找到。”
“洛這個名字,是我自己取得。知道為哈?因為我第一次發財,就是在洛陽北邙,我認為很有意義,覺得自己新生了…”李洛說道。
他一邊說一邊喝了口水潤潤嗓子。
崔秀寧不想聽他的犯罪歷史,而且眼看男人已經開啟長篇大論的架勢,立刻說道:“好吧老公,我都知道了。咱說正事吧,我們在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忽必烈大叔也在中亞西亞大打出手。”
“讓他打。”李洛笑道,“他越有退路,就越不會瘋狂,我們北伐也就越容易,北方的元氣也能保存。要是他沒有退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需要很多糧食賑災,需要很多耕牛恢覆生產。要花時間消化勝利果實,根本沒有心力對付元廷,只能讓他折騰。”
崔秀寧道:“糧食不算太大的問題了。只要把各地豪強土司的糧食挖出來,賑濟完全夠了。當務之急一是剿匪,二是耕牛,三是縣一級官員的人手嚴重不足。”
“剿匪,每天都有將士戰死。我算過,起碼要付出上萬人的傷亡,才能完成整個南方的剿匪工作。湖廣,廣東等地的耕牛缺口也很大,最少要二十萬頭,我們沒有。縣級衙門,很多職務都是空缺,總不能讓退役將士做縣官吧?他們沒幾個識字。”
李洛搖頭:“剿匪戰爭的傷亡不可避免,這個先不說它。耕牛麽?先用騾馬代替吧,不能錯過春耕。縣衙官員不夠,就用退役將士。不要看不起大老粗,他們很多人的確不識字,但他們辦事我放心。”
崔秀寧同意,“那就把因傷退役的低級軍官統計出來,無論他們識不識字,全部安排到縣級和鄉級,識字的優先用。不過,不識字的不能當主官。”
李洛道:“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