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蒙古軍出手,就是不一樣? (22)
關燈
小
中
大
國為何煞費苦心的移民?不就是為了兵源?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驅除韃虜,恢覆中原麽?新移民的民心,就是新兵的軍心。為了節省錢糧,就傷了新兵的軍心,就是本末倒置了,不值得。”
“國庫缺錢,就用君侯的私庫。為了唐國,私庫的錢全部花幹凈,我和君侯也是願意的。”
林必舉等人聽了很是慚愧。國卿廨為了節省賑濟新移民的錢糧,想出了利用新建的銀行低息放貸的法子,原本以為是一舉四得的好辦法,夫人必會同意的。
誰知經過夫人這麽一說,才知道真是想岔了。夫人說的對,唐國有君侯在,現在根本不缺錢,可是民心軍心一旦失去,再要挽回就難了。
“微臣汗顏,無地自容,請夫人責罰。”林必舉是真的有些汗顏。
崔秀寧笑道:“林卿也沒有錯。你作為上卿,當然要考慮開源節流,量入為出。你的法子也很好,但是咱們有更好的法子,就是老辦法,直接無償賑濟,以此盡收民心。”
眾人一起行禮,“夫人英明,正該如此才是。”
此時的海東,天氣已經比較炎熱,大殿外面的樹上,知了開始鳴叫了。
崔秀寧在船上沒睡好,此時聽到知了的鳴叫,不禁有點困意,她暗暗捏了自己一把,繼續說道:“這批移民八成都是青壯,兵曹等移民安頓下來,就趕緊招兵,最少要招一萬人。”
兵曹大夫領命道:“諾。招兵之事,臣等必定好好辦理,嚴格篩選。我唐軍雖然厚餉,但也不是好拿的。”
崔秀寧忍不住打個呵欠,眼睛微瞇的說:“新建的銀行,如今是什麽境況?”
分管銀行的崔牧出列道:“啟稟夫人,銀行除了十萬兩本金之外,已經吸納存儲銀十八萬五千兩。老移民們,幾乎家家有存銀,將士們也都有存銀。只是……”
崔秀寧道:“只是什麽?沒有貸款對麽?”
崔牧道:“夫人明見,正是如此。如今只貸出了幾千兩,幾乎無人借貸。銀行已經虧損數月了。長此以往,怕是不妥。”
銀行是按照崔秀寧和李洛的章程搞出來的新事物。算是比較超前了。可是無人借貸,那就沒意思了。
崔秀寧問:“那國卿廨可拿出了解決的法子?”
崔牧道:“暫時並無好的辦法。在中原,向錢莊借貸的大戶都是商戶,農戶極少。而我海東如今商戶極少,貸款也就極少了。”
林必舉道:“還有一個原因,海東如今已經自給自足,又是禁海之策。除了漁業處和水師,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海,更別說海商了。這樣,商事不興,也就無人借貸了。”
崔秀寧道:“那老君廟商區呢?如今怎樣?”
林必舉有點尷尬,“老君廟建好之後,周圍人氣很旺,的確賣出了一些商鋪,像個街市的樣子了。可是畢竟時日尚短,商戶也不多。”
“按理說,我海東之前怎麽也有兩個縣的人口,商貿不該如此雕敝。這原因說來好笑。因為我海東如今並無大戶,更無豪族,農戶就算有了餘錢,也舍不得消費,所以商事也就不旺。”
崔秀寧明白了。的確就是這麽回事啊。海東禁海,抑制了商貿。同時移民們都是普通百姓,又舍不得消費,而且海東階層單一,並無富戶,消費上不去。
但這只是暫時的,隨著海東的興旺,海東的商貿一定會興盛起來。其實即便不興旺又如何?無論是李洛還是她,都知道現在商業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兵員和糧食。
“嗯,此事好辦。既然沒有貸款,就降低存款利息。銀行接下來的任務不是放貸吸儲,而是鑄造銀元。”崔秀寧轉到另一個話題。
“銀元用八分銀,兩分銅。每個重一兩,當一兩用。圖紙我已經給過你們,就照那樣子鑄造。銀元的字樣,就用唐興海東四字。背面,用君侯的刻相。像,我會畫了給你們。”
“除了銀元,還要鑄造銅錢,分為當百大錢,當十中錢,當一小錢三種。哼,元廷在發紙鈔掠奪民財,我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銀元先只鑄造一萬枚,物以稀為貴,等到百姓稀罕銀元,再大量鑄造。銅錢麽,先鑄造十萬貫,品相一定要好,不要怕耗銅。”
“當百的大銅錢,要用十分銅。當十的中銅錢,七分銅三分鉛。當一的小銅錢,六分銅四分鉛。”
“要確保,十個當百的大銅錢所用的銅,真能抵得上一個銀元用的銀,最好略微大過一個銀元的價值。因為鑄造還需要人工費。”
崔秀寧這個方案,已經是最適合海東目前的情況了。
林必舉和崔牧等人一起領命,眾人都是有點激動,終於要鑄錢了啊。
“還有,鑄造的新錢,只能海東用,嚴禁流通出去。”崔秀寧叮囑道。“好了,鑄造新錢的事就說到這裏。諸位還有什麽條陳?”
“夫人。”林必舉再次出列,“如今我唐國有軍民三十萬六千,含日國工匠。日國男女有八萬一千,合計近三十九萬。微臣以為,該再設兩個縣了,否則民政很難管理。”
如今海東行政上只有一個洛寧縣。可人口已經將近四十萬,抵得上中原一個州府了。
崔秀寧笑道:“此事君侯已有分教。君侯的意思,洛寧縣升格為洛寧郡,郡下分設九縣,今年會有源源不斷的移民進來,這九個縣的班子,先搭建起來。”
林必舉道:“君侯英明。只是,一下子設立九個縣,這官吏的數量就遠遠跟不上了。”
崔秀寧道:“這不是什麽難事。君侯已經決定,先開一次科舉考試。能取得唐國秀才功名的,全部可以擔任縣令縣丞!”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又驚又喜,開科舉了!
這是唐國自己的科舉啊。
PS:一個小小的侯國,幾十萬人口,還開什麽科舉,螺螄殼裏做道場,真的好好笑哦。作為作者,我也要吐槽一下。月底了,火線求支持!蟹蟹哦。
第361、362章:百官群諫…小兩口的憤怒!
關於唐國科舉,在泉州時李洛就和崔秀寧商議過。為了選拔培養自己的人才,科舉肯定是要舉辦的,但考試內容,一定要有所變化。
首先,傳統部分的詩詞和經史子集,是一定要考的,絕對不能刪除。不然,華夏何以為華夏?
第二,必須加上君子六藝。六藝中的“禦”,改成騎。考慮如今極少有人會君子六藝,暫時降低要求,能過三藝就成,但是六藝中的“數”屬於必考。算術不達標,一切枉然。
第三,必須加上農學,要懂農事,農時,稼穡之道。畢竟現在是農業文明,官員不懂稼穡,沒有資格做官。
第四,就是策論。
第五,就是典律,主要是律法。
這就是李洛和崔秀寧制定的簡化版科舉考試內容。等到將來,還要加上其他科目。
兩人細化了甲乙丙丁分級制度,結合分值制度來評判優劣。考試總分是百分。
其中詩詞十分,考試內容是命題詩詞一首。為何要考詩詞呢?因為在古代詩詞差的人,審美、情懷、格局、修養、知識面不可能高到哪裏去(古代)。
經史子集是三十分,考兩場。一場是命題文章一篇,二十分。還有一場是十道常識題,十分,以對錯計分,不分等級。
經史子集的考試內容,除了四書五經,還再加《史記》、《漢書》、《唐書》、《左傳》、《戰國策》、《墨子》等十幾種。
六藝是二十分,暫時只考三門,必考算術,選考兩門。其中算術十分。雖然分值不大,卻極其重要,因為這門科目是一票否決。算術達不到乙等的,其他科目再好,不予錄用。
策論二十分,命題文章一篇,考的是時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農事十分,考農時,作物,稼穡之法,灌溉等,全是常識題,以對錯計分。
典律十分,主要考《唐國簡律》。
兩人搞得考試內容,雖然詩詞,經史子集,策略這幾個傳統考試科目仍然占了六十分,但加考了君子六藝,強化了算術的地位,又加考了農事和典律。
考試成績優異的,可為縣令,縣丞等縣官。成績良好的,可為縣衙各房主官。成績合格的,可為鄉正,書辦,吏員等官。
沒錯,借著科舉考試,參考後世公務員制度,改吏為官。以前不算官員的皂隸,鄉正,書吏等,全部算成官員,都要經過國家考試上崗,讓君權下鄉!徹底掌控基層。
相對宋代的科舉考試內容和官吏制度,這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了。
至於理科方面的考試科目,對不起,現在根本沒有實施的條件。
科舉制度本身是好的,從隋唐開科舉,到後世現代,除了中間廢除了不到百年,仍然換了個名義在繼續使用。
關鍵在於調整考試內容。
等到崔秀寧把開科舉的內容在朝堂上拋出來,其中考過宋朝秀才的官員,如林必舉等人,都有點懵了。
算術科目不行,其他成績再好也不錄取?還要考農事和六藝?這……
幾個秀才官員很想反對,但是看到崔秀寧不容置疑的語氣,他們的話還是咽了回去。
考就考吧,反正詩詞策略,經史子集加起來也有六十分了。
崔秀寧道:“今日是四月三日,一個月後的五月二日開考。無論什麽人,只要有唐國戶籍,都可以考試。”
林必舉聽得心裏一跳,趕緊問道:“夫人,那女子……”
崔秀寧笑道:“女子自然也可以考,兩成的錄取名額,留給女子。”
女子做官有什麽好處?有,而且很大。首先,能夠促使女子接受教育,打破無才便是德的枷鎖,極大的優化人力資源。
女子的知識水平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層次也就高了。社會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釋放。
第二,能夠打破男子統治的官場,讓過於理性冷漠的官府,變得感性一些。
第三,就是性別監督,陰陽互補。有不少職務,女子比男子更加適合一些。
事實證明,少數女子參政的政府,比全是男子的政府,更加廉潔高效,也更穩定。
可是林必舉等人聽了,卻眼皮子直跳。自古哪有女子考試做官的道理?那成何體統?女子無才便是德啊。她們只能相夫教子,焉能拋頭露面,甚至充任官吏?
倘若女子做了官吏,那置丈夫於何地?置父親於何地?置兄弟於何地?
如此以來,夫綱何存?父綱何存?於男女大防,儒家禮教大有幹礙也!
哪怕只有二成的錄取名額,那也大大不妥。
林必舉他深吸一口氣,跪下說道:“微臣,懇請夫人收回成命,女子參加科舉,自古未見成例,夫人萬萬不可啊。”
好幾個文官也跪下來,接著虎古等幾個武官也跪下來,懇求道:“夫人,女子參考,萬萬不妥啊。”
最後,幾乎所有人全部跪下來,懇請崔秀寧收回成命。之所以說幾乎,是只有一個人沒有懇求。
這個人是楊青雀,唐軍左軍師中郎將,也是唯一的女將。
虎古和楊序等武官為何要湊熱鬧呢?因為他們也是男人。他們不希望,女人能和男人平起平坐。
看到一百多位文武全部跪下,只有楊青雀一個女子很刺眼的站在那裏,崔秀寧第一次在朝堂上感到憤怒。
這是……傳說中的逼宮麽?
事實上,女子參考也是李洛讚同的。歷史上凡是強盛的王朝,女子的地位都不低。
崔秀寧當然更巴不得女子參考。可是無論是李洛,還是崔秀寧,都低估了男人對此事的反彈。
楊青雀暗嘆一聲,喝道:“你們這是幹什麽!我也是女將,打的仗也不少了。江鈞,你說,我哪裏比不得男子!為何女子做官就不行!”
跪在地上的右軍師江鈞,也是楊青雀的老朋友了,可是此時,他的話卻不像是一個老朋友說的。
“青雀,你是女將不假,很多男子都不如你,這個我承認。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女將?倘若不是你長的美貌,你麾下能有幾人聽命與你?你難道不知道,你是以色相帶兵麽?”
楊青雀氣的花容失色,她萬萬想不到,一向視同兄長,平肩作戰多年的江鈞,竟然說自己是靠色相帶兵!
“江鈞!你……”楊青雀氣的渾身發抖。
崔秀寧沈聲道:“好了,右軍師,你這話就差了,左軍師靠的是本事帶兵,怎麽在你這就成了色相帶兵?散朝後,你自己給左軍師道歉吧!”
“諾!”江鈞頓首道,“是臣糊塗了,口不擇言,請夫人責罰。”
崔秀寧冷笑道:“你們莫忘了,我也是女子,難道我眼下攝政,靠的也是色相麽?”
一百多大男人頓時惴惴不安,連說不敢。
崔秀寧忍住怒火,微笑道:“讓女人參考科舉,雖然是君侯定下的,但所謂忠言逆耳,諸卿的諫言,我和君侯當然不會不聽。好吧,那女子暫時不得參考。你們的請求,我準了。”
“謝夫人,夫人明見!”
“夫人英明!”
“夫人真是從諫如流,女中堯舜!”
一百多個男人跪在地上送上一頂頂高帽子,顯得很是激動。
“諸位起來吧,站著說話。接下來,就說說謄寫古書竹簡的事……”崔秀寧一句話就輕輕換了話題。
林必舉道:“啟稟夫人,這批古書孤本,事關華夏之本,重要之極。主公能得到,乃是天眷唐國,天意所歸啊!臣已經命人修好存放簡書的石格,用炒熟的沙子密封,確保萬無一失。”
“再則,謄寫副本之事,微臣會親自遴選十個善書之人,一筆一劃的臨摹下來。等到從中原請來古文大家,再謄寫出楷書。”
崔秀寧笑道:“很好,林卿考慮的很是周到。此時就這麽辦了。切記,謄寫副本時,要嚴密看護,有損壞簡書者,從重懲治!”
“諾!”
又勉強議了幾件事,崔秀寧就宣布退朝。
等到眾官離開,崔秀寧才發現出了一身冷汗。她的笑容此時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回到內宅時,甚至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摔倒。
崔秀寧回到臥房,關上門,滿滿灌了一杯涼茶,呆坐半天,兀自心中惱怒。
朝堂上的一幕,到現在還清晰的在眼前浮現。
“媽蛋…混賬!”崔秀寧再也忍不住的罵了一句。
她早料到有反對意見,可是萬萬想不到除了本身是女子的楊青雀,眾人竟然全部下跪懇求。
傳統保守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強大到崔秀寧不得不答應所謂的“懇求”。
說是逼宮或許過了,但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唐國剛剛開創,李洛和她都擁有很大的權威,可眾官竟然采用“群體跪諫”的方式逼迫她改變主意,那以後呢?
崔秀寧現在才知道,搞政治真的沒那麽簡單啊。
她現在最芥蒂的,已經不是女子不能參考的事了。而是,這種群諫的苗頭。
看來,只要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文官和武將會聯合起來,不分再分彼此。這才是最可怕的。
為公群諫,她很樂意看到。可是為了群體私利群諫,不行!
這種苗頭,一定要打壓下去!
崔秀寧想了半天,露出一絲冷笑。她給李洛寫完信,就叫來特察局的李織和李綢等人。
李織等人是特察局總部的處長,也都是女子。事實上,特察局的很多骨幹特務,包括眼線,都是女子。
“老師!”李織等人行禮道。
崔秀寧道:“可知道為何叫你們來?”
李織道:“是為了百官反對女子參考的事麽?”朝會剛結束,她們就知道了。
“不錯。說說你們的看法。”崔秀寧考驗的說道。
李織首先道:“他們是為了維護男子私利,這才一起反對。弟子認為,不可姑息,此風斷不可長。”
李綢道:“今日他們能為此群諫,明日就能為其他事群諫。長此以往,那就只有對他們有利的才能通過,不利的就無法通過了。”
崔秀寧笑道:‘’不錯,你們這兩年進步很大,不枉費我辛苦教你們一場。主意麽,我也有了。但我要聽聽你們怎麽說。‘’
李綿笑道:“老師的意思,是不是讓海東的女子都知道這件事?弟子以為,可以利用特察局的手段,在女子中大肆宣揚,首先在女子最多的織造處宣揚,讓女工們都知道。”
李織道:“對,就是如此。織造處上千個女工一宣揚,很快整個海東的女子都會知道,本來女子也是有機會考試做官的,但被她們的男人反對,就壞了她們的好事。她們哪裏會高興?特察局再煽煽風,她們的男人就不好過日子了。”
崔秀寧點頭,“正是如此,你們策劃一個周密的方案,就去辦吧。”這也是她的想法。
哼,我就不信邪,你們以為來個群體跪諫,就能得逞麽?不把你們壓住,你們以後不要上天?
…………
李洛接到崔秀寧的信後,也很是惱怒。
他也想不到,反彈竟然這麽大。
反了你們了!
李洛氣的在平章官邸摔了一個茶杯。二成的錄取名額,你們都反對。可見,其私不可問矣!
李洛決定女子參加科考,出發點和崔秀寧並不完全相同。他無心改變男尊女卑的現狀,他也沒有這麽偉大。
他純粹是站在國家利益和民族文明高度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一個連女子都要通過制度設計刻意壓制的民族,會有最優秀的文明?扯淡。
刻意壓制女子,蒙蔽她們,讓她們“無才”,那壓制的其實是國家的力量。讓一半的人力資源,無法發揮聰明才智。
唯一的“好處”,無非是滿足了男子的虛榮心。
這不是傻嗎?一群沒有受過教育,見識淺薄的女子,會有多少民族精神?會懂得國家大義?她們教出來的子女,能有多高的素質?
就算相夫教子,那也沒有足夠的能力。
允許女子考試,讓她們看到希望,並不是為了讓她們做官吏。而是促使她們讀書明理,提高她們的文化素質,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素質。
光開學堂讓女子上學並沒有多大用。科考都不允許,我一個女子上學何用?就算上了學,也沒必要好好學習。
就像後世一樣,倘若不讓女孩子參加高考,就算強迫她們參加義務教育,她們也絕對會混日子,而不是刻苦學習。因為沒有希望。她們讀書明理沒有動力,就只能繼續無才便是德了。
哪怕從陰陽相濟的角度看,禁止女子科考,也是不符合道家思想的。
所以,李洛才決定讓女子參加科考,但錄取比例控制在二成。誰成想,竟然滿朝文武反對!
出臺一個反傳統的政令,向來是在政權初創期阻力最小。倘若在這個時期都無法推行,那隨著政權的穩定,阻力只會越來越大。
可以肯定,現在都搞不定這個,等李洛一旦真的坐了天下,就更難搞定了。因為到時他會遭到千千萬萬人的反對。
李洛絕對不會慣著他們,絕對不允許自己像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那樣,被文官集團綁架。
這個苗頭,一定要掐滅。
李洛並不是剛愎自用的人,但要看諫言是否出於公心,是否志慮忠純,臣子出自私心的諫言,哪怕是死諫,他也不會采納,甚至要懲處。
雖然崔秀寧已經采取了措施,但李洛還是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令旨”,讓親衛秘密送回海東。
…………
這幾天,海東的女子,很多都聽說了一個消息。夫人本來允許女子參加考試,一旦考中,就有可能吃“皇糧”,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可是,卻被朝堂上的大老爺們勸諫了。
在女特務們的煽動下,首先是織造處的織工們不滿了。
她們在織造處做事,眼界比一般在家務農的女子要高,見識也多一些。其中還有少數是認識字的。她們知道了這件事,哪裏會無動於衷?
在她們的渲染下,不到十天,整個海東的女子都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官員和將領們的日子,就有點難過了。
女子社會地位低不假,可是家庭地位,卻未必真的低。甚至氣管炎的男子也不在少數。
林必舉這天回家,一眼看見最喜愛的小女兒穎兒嘟著小嘴坐在窗前,看見他這個父親,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笑臉相迎。
而他的發妻蔡氏,臉色也不太好看。
“死妮子,你爹回來了,你啞了麽?”蔡氏對穎兒呵斥道。穎兒年紀只有十三四歲,平時也看書習字,算是極少見的小才女。
平時,穎兒也是很乖巧的,可是今天有點反常。她站起來甕聲甕氣的說了聲“爹爹回來啦”,就甩著臉子進了自己的閨房。
林必舉搖頭,穎兒怎麽了?身子不快?
“穎兒這是何故?”林必舉皺眉問道。
蔡氏沒好氣的說道:“哼,何故?還不是因為你這個上卿,相國?你之前在朝堂上帶領百官跪請夫人,讓夫人收回允許女子科考的君令,是也不是?”
林必舉一楞,“確有此事。女子考試大為不妥,好在夫人從諫如流……”
蔡氏苦笑道:“你呀,你得罪了唐國多少女子?就是咱家穎兒,如今都記恨你了。還有你外甥女,今日也來說你這個舅舅的不是。”
林必舉勃然怒道:“豈有此理!老夫為了國事,她們竟敢如此放肆……”
“好了好了!”蔡氏也怒了,“夫君,這不是在你的官衙,你何必如此不近人情!穎兒從小跟著你學書識字,心氣頗高,常常遺憾自己不是男子,不能出人頭地。你那外甥女也是如此。”
“如今,君侯夫人開恩,允許女子科舉,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過的恩典吶。以穎兒的聰明,再過幾年,就算甲等考不上,乙等考不上,丙等總是妥妥的,一個從九品就到手了!”
“她有了官身,不比悶在家裏繡花強?就算嫁人也能嫁個好人家,將來也不會受欺負。林家多了一個官吏,難道不是好事麽?”
“你這麽一鬧,不但壞了她的念想,壞了你外甥女的念想,還壞了多少女子的念想?她們心中豈能不怨?你那外甥女,連我這舅母都怨上了。”
“還有,夫人也是女子,你如此諫言,夫人如何不惱?也就是夫人仁慈,倘若是武後那樣的,你如此不懂事,就算不殺你,這相位也沒了。”
蔡氏也是知書達禮的女子,一番話說得林必舉又是羞惱又是無奈。
“哎呀夫人!這自古以來,女子便不能做官。我唐國倘若女子也能科考,將來國家豈有寧日?”
蔡氏聽了更是惱怒,“女子怎麽了!倘若我年輕十歲,我也去考了!也未必不中!則天皇帝在位,天下也沒亂了去。怎麽,幾個女子做官,你們就嚇成這樣?”
林必舉頓時頭大如鬥。
同樣的一幕,上演在不少官員將領家中。
都烈的家裏,很久沒再罵他的高麗妻子,今日又開始罵罵咧咧了。
“嫁你這個殺千刀的西國流民,真是倒了血黴。這才過多久好日子,你們這些男人就開始折騰。你仗著自己識字,從小就教授顏隼和顏嬋,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讀過書。”
“如今倒好,顏隼跟著君侯,倘若嬋兒考了科舉,夫人擡擡手,就是一個極好的官身。兒子為武將,女兒做文官,豈不讓人眼紅?”
“你這殺千刀的,卻偏偏跟著一群迂腐之人起哄,跪了求夫人收回成命。女人就不許吃官糧了?老娘給你生了兒女,不比你強?你當將軍,隼兒當隊長,嬋兒就不能做個文官?”
都烈被說的啞口無言,他想反駁,可看著女兒的樣子,又反駁不出。
已經十五歲的完顏嬋眼睛紅紅的看著都烈,可憐巴巴的說道:“爹呀,這事就沒有轉機了麽?俺,俺真的想試試。”
都烈嘆氣道:“哎,當時林必舉一跪下勸諫,你爹也覺得很有道理,哪有女子科舉的道理,也就沒多想的跪了一起勸諫。嬋兒啊,你別氣了,郎主之前答應過,讓你跟著夫人,這就是出身,不比考試強百倍?”
完顏嬋搖搖螓首,“可俺就是想考一次……”
都烈突然有點後悔了,自己一個武將,瞎跟著起什麽哄?女人做官就做官,又能咋的?
凡是家裏有女兒有姐妹的官員將領,大多都遭到了女性家屬的白眼。
PS:這一章,可能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可能會有朋友不滿讓女子科考。但是我覺得,允許少數女子參政,於國於民肯定是好事。當然,畢竟是古代,要把握一個度。這也是破除理學的開始。所以,這不是什麽女拳,蟹蟹支持!!!
第363、364章:唐國新政…中堂調兵
四月中旬,醞釀已久的新政出臺。先是楊青雀奏請允許女子考試,被家中女子影響的官員將領,終於有人附和楊青雀。雖然林必舉等文官仍不讚同,可再也不敢明確反對了。
崔秀寧並沒有林必舉想象的那麽激進。最新規定,女子可參加考試,但單獨設立女科,不與男子同考。另外,給女子提供的職位,限制也很大。
只有織造,醫務,信訪(特察局),民政,警堂,銀行,監獄,匠造等職能部門的少數崗位,才錄用女子。
而縣衙,郡衙這樣最正式的官衙,暫時女子無法擔任其中的任何崗位。
甚至,就是新設立的鄉公所,村公所,除了一名監管生育,打擊溺嬰的司婦使之外,其他諸如鄉正村正,女子也不能擔任。
事實上,新政內容最令人矚目的,還不是開設女科的事,而是“官吏一體”和“鄉村公所”。
移民們都記得,大宋朝的時候,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涇渭分明。像縣衙的司房,捕頭等。甚至衙役之類,連吏都不是。
而什麽裏正,保正這些鄉村主管,也不是官,純粹是宗族推選出來的。
可是如今,所有的吏員,竟然全部算是官身,升遷之路全部打通。為此,曹魏時的九品制度,被改成了十品制度,多了一個“十品”。
鄉村,更是設置了鄉村公所。
新政中說,一千戶到兩千戶設立一鄉公所,置鄉正一員正九品,鄉丞一員從九品,司婦使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正十品。
鄉公所只有四個官員,卻協助縣衙征稅治理,保境安民。但還不是最小的官衙,最小的官衙是村公所。
一百戶到兩百戶設立一個村公所,置村正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從十品,司婦使一人從十品。司婦使是監管生育,打擊溺嬰的女官,所以必須已婚已育的女子擔任。
俸祿方面,最低的從十品,每季度四兩,能養活一家幾口人,到了正九品的鄉正,每季度八兩,已經能讓幾口人過的比較豐裕了。
李洛新政的厲害之一,就是打破了“皇權不下鄉”,通過設置鄉村公所,徹底讓君權掌控了基層。
漢朝之後的鄉村之長,並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員,而是地方宗族和鄉紳勢力的代表。所以,往往鄉村之長,也是族長,地主。
這使得鄉村之長為了宗族和地方利益,往往挾裹“民意”和縣衙對抗,甚至多次出現鄉村之長消極征稅,抗稅,帶領百姓驅逐衙役的事件。
這極大的損害了國家的動員力,以及政令的執行度。無法有效掌控基層,讓看似強大的帝國,成了泥足巨人,再也難以具備秦漢那樣的動員力。
李洛等於是將官吏打包變成後世的公務員,俸祿全部走國家財政。
那麽,李洛和崔秀寧的做法,會不會讓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呢?非也。
以宋朝為例,雖然一個縣的官員只有幾個人,看似很少。但不算官員的皂隸等小吏,都是要吃飯的。怎麽辦?截留稅款,勒索小民,額外征稅。
各級官員為了養活屬員,就有借口貪墨公款,招權納賄,導致吏治更加敗壞。
結果,得利的官吏,是宗族勢力,被損害的反而是國家和百姓。
以元朝目前的人口在計算,倘若實行李洛的新政,全國會多出三十萬的基層官員,每年多支出七八百萬兩俸祿,看似增加了財政負擔。
可如此一來,吏治會更好,政令更通達,中央稅收更多,國家動員力更強,政權更穩固。
簡直太值了。
那麽,這麽好的事,歷代不缺有識之士,難道真的看不到麽?也不是。很多官員看到了,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不會提。就算皇帝推行,他們也會反對。
很簡單,物以稀為貴嘛。倘若官員數量稀少,那麽他們的官位才更加寶貴,更有撈錢的法子。倘若廣大吏員都變成了官,他們的優越感就大打折扣了。
果然,新的政令草案一公布,唐國文官們下意識就要“勸諫”,理由是吏乃濁流,自古為吏者,奸猾市儈,唯利是圖,怎可為官身?
可是,崔秀寧緊接著公布了唐侯李洛的“令旨”,頓時讓文官們閉上了嘴。
這份“令旨”十分嚴厲,警告意味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國庫缺錢,就用君侯的私庫。為了唐國,私庫的錢全部花幹凈,我和君侯也是願意的。”
林必舉等人聽了很是慚愧。國卿廨為了節省賑濟新移民的錢糧,想出了利用新建的銀行低息放貸的法子,原本以為是一舉四得的好辦法,夫人必會同意的。
誰知經過夫人這麽一說,才知道真是想岔了。夫人說的對,唐國有君侯在,現在根本不缺錢,可是民心軍心一旦失去,再要挽回就難了。
“微臣汗顏,無地自容,請夫人責罰。”林必舉是真的有些汗顏。
崔秀寧笑道:“林卿也沒有錯。你作為上卿,當然要考慮開源節流,量入為出。你的法子也很好,但是咱們有更好的法子,就是老辦法,直接無償賑濟,以此盡收民心。”
眾人一起行禮,“夫人英明,正該如此才是。”
此時的海東,天氣已經比較炎熱,大殿外面的樹上,知了開始鳴叫了。
崔秀寧在船上沒睡好,此時聽到知了的鳴叫,不禁有點困意,她暗暗捏了自己一把,繼續說道:“這批移民八成都是青壯,兵曹等移民安頓下來,就趕緊招兵,最少要招一萬人。”
兵曹大夫領命道:“諾。招兵之事,臣等必定好好辦理,嚴格篩選。我唐軍雖然厚餉,但也不是好拿的。”
崔秀寧忍不住打個呵欠,眼睛微瞇的說:“新建的銀行,如今是什麽境況?”
分管銀行的崔牧出列道:“啟稟夫人,銀行除了十萬兩本金之外,已經吸納存儲銀十八萬五千兩。老移民們,幾乎家家有存銀,將士們也都有存銀。只是……”
崔秀寧道:“只是什麽?沒有貸款對麽?”
崔牧道:“夫人明見,正是如此。如今只貸出了幾千兩,幾乎無人借貸。銀行已經虧損數月了。長此以往,怕是不妥。”
銀行是按照崔秀寧和李洛的章程搞出來的新事物。算是比較超前了。可是無人借貸,那就沒意思了。
崔秀寧問:“那國卿廨可拿出了解決的法子?”
崔牧道:“暫時並無好的辦法。在中原,向錢莊借貸的大戶都是商戶,農戶極少。而我海東如今商戶極少,貸款也就極少了。”
林必舉道:“還有一個原因,海東如今已經自給自足,又是禁海之策。除了漁業處和水師,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海,更別說海商了。這樣,商事不興,也就無人借貸了。”
崔秀寧道:“那老君廟商區呢?如今怎樣?”
林必舉有點尷尬,“老君廟建好之後,周圍人氣很旺,的確賣出了一些商鋪,像個街市的樣子了。可是畢竟時日尚短,商戶也不多。”
“按理說,我海東之前怎麽也有兩個縣的人口,商貿不該如此雕敝。這原因說來好笑。因為我海東如今並無大戶,更無豪族,農戶就算有了餘錢,也舍不得消費,所以商事也就不旺。”
崔秀寧明白了。的確就是這麽回事啊。海東禁海,抑制了商貿。同時移民們都是普通百姓,又舍不得消費,而且海東階層單一,並無富戶,消費上不去。
但這只是暫時的,隨著海東的興旺,海東的商貿一定會興盛起來。其實即便不興旺又如何?無論是李洛還是她,都知道現在商業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兵員和糧食。
“嗯,此事好辦。既然沒有貸款,就降低存款利息。銀行接下來的任務不是放貸吸儲,而是鑄造銀元。”崔秀寧轉到另一個話題。
“銀元用八分銀,兩分銅。每個重一兩,當一兩用。圖紙我已經給過你們,就照那樣子鑄造。銀元的字樣,就用唐興海東四字。背面,用君侯的刻相。像,我會畫了給你們。”
“除了銀元,還要鑄造銅錢,分為當百大錢,當十中錢,當一小錢三種。哼,元廷在發紙鈔掠奪民財,我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銀元先只鑄造一萬枚,物以稀為貴,等到百姓稀罕銀元,再大量鑄造。銅錢麽,先鑄造十萬貫,品相一定要好,不要怕耗銅。”
“當百的大銅錢,要用十分銅。當十的中銅錢,七分銅三分鉛。當一的小銅錢,六分銅四分鉛。”
“要確保,十個當百的大銅錢所用的銅,真能抵得上一個銀元用的銀,最好略微大過一個銀元的價值。因為鑄造還需要人工費。”
崔秀寧這個方案,已經是最適合海東目前的情況了。
林必舉和崔牧等人一起領命,眾人都是有點激動,終於要鑄錢了啊。
“還有,鑄造的新錢,只能海東用,嚴禁流通出去。”崔秀寧叮囑道。“好了,鑄造新錢的事就說到這裏。諸位還有什麽條陳?”
“夫人。”林必舉再次出列,“如今我唐國有軍民三十萬六千,含日國工匠。日國男女有八萬一千,合計近三十九萬。微臣以為,該再設兩個縣了,否則民政很難管理。”
如今海東行政上只有一個洛寧縣。可人口已經將近四十萬,抵得上中原一個州府了。
崔秀寧笑道:“此事君侯已有分教。君侯的意思,洛寧縣升格為洛寧郡,郡下分設九縣,今年會有源源不斷的移民進來,這九個縣的班子,先搭建起來。”
林必舉道:“君侯英明。只是,一下子設立九個縣,這官吏的數量就遠遠跟不上了。”
崔秀寧道:“這不是什麽難事。君侯已經決定,先開一次科舉考試。能取得唐國秀才功名的,全部可以擔任縣令縣丞!”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又驚又喜,開科舉了!
這是唐國自己的科舉啊。
PS:一個小小的侯國,幾十萬人口,還開什麽科舉,螺螄殼裏做道場,真的好好笑哦。作為作者,我也要吐槽一下。月底了,火線求支持!蟹蟹哦。
第361、362章:百官群諫…小兩口的憤怒!
關於唐國科舉,在泉州時李洛就和崔秀寧商議過。為了選拔培養自己的人才,科舉肯定是要舉辦的,但考試內容,一定要有所變化。
首先,傳統部分的詩詞和經史子集,是一定要考的,絕對不能刪除。不然,華夏何以為華夏?
第二,必須加上君子六藝。六藝中的“禦”,改成騎。考慮如今極少有人會君子六藝,暫時降低要求,能過三藝就成,但是六藝中的“數”屬於必考。算術不達標,一切枉然。
第三,必須加上農學,要懂農事,農時,稼穡之道。畢竟現在是農業文明,官員不懂稼穡,沒有資格做官。
第四,就是策論。
第五,就是典律,主要是律法。
這就是李洛和崔秀寧制定的簡化版科舉考試內容。等到將來,還要加上其他科目。
兩人細化了甲乙丙丁分級制度,結合分值制度來評判優劣。考試總分是百分。
其中詩詞十分,考試內容是命題詩詞一首。為何要考詩詞呢?因為在古代詩詞差的人,審美、情懷、格局、修養、知識面不可能高到哪裏去(古代)。
經史子集是三十分,考兩場。一場是命題文章一篇,二十分。還有一場是十道常識題,十分,以對錯計分,不分等級。
經史子集的考試內容,除了四書五經,還再加《史記》、《漢書》、《唐書》、《左傳》、《戰國策》、《墨子》等十幾種。
六藝是二十分,暫時只考三門,必考算術,選考兩門。其中算術十分。雖然分值不大,卻極其重要,因為這門科目是一票否決。算術達不到乙等的,其他科目再好,不予錄用。
策論二十分,命題文章一篇,考的是時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農事十分,考農時,作物,稼穡之法,灌溉等,全是常識題,以對錯計分。
典律十分,主要考《唐國簡律》。
兩人搞得考試內容,雖然詩詞,經史子集,策略這幾個傳統考試科目仍然占了六十分,但加考了君子六藝,強化了算術的地位,又加考了農事和典律。
考試成績優異的,可為縣令,縣丞等縣官。成績良好的,可為縣衙各房主官。成績合格的,可為鄉正,書辦,吏員等官。
沒錯,借著科舉考試,參考後世公務員制度,改吏為官。以前不算官員的皂隸,鄉正,書吏等,全部算成官員,都要經過國家考試上崗,讓君權下鄉!徹底掌控基層。
相對宋代的科舉考試內容和官吏制度,這已經是個很大的突破了。
至於理科方面的考試科目,對不起,現在根本沒有實施的條件。
科舉制度本身是好的,從隋唐開科舉,到後世現代,除了中間廢除了不到百年,仍然換了個名義在繼續使用。
關鍵在於調整考試內容。
等到崔秀寧把開科舉的內容在朝堂上拋出來,其中考過宋朝秀才的官員,如林必舉等人,都有點懵了。
算術科目不行,其他成績再好也不錄取?還要考農事和六藝?這……
幾個秀才官員很想反對,但是看到崔秀寧不容置疑的語氣,他們的話還是咽了回去。
考就考吧,反正詩詞策略,經史子集加起來也有六十分了。
崔秀寧道:“今日是四月三日,一個月後的五月二日開考。無論什麽人,只要有唐國戶籍,都可以考試。”
林必舉聽得心裏一跳,趕緊問道:“夫人,那女子……”
崔秀寧笑道:“女子自然也可以考,兩成的錄取名額,留給女子。”
女子做官有什麽好處?有,而且很大。首先,能夠促使女子接受教育,打破無才便是德的枷鎖,極大的優化人力資源。
女子的知識水平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層次也就高了。社會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釋放。
第二,能夠打破男子統治的官場,讓過於理性冷漠的官府,變得感性一些。
第三,就是性別監督,陰陽互補。有不少職務,女子比男子更加適合一些。
事實證明,少數女子參政的政府,比全是男子的政府,更加廉潔高效,也更穩定。
可是林必舉等人聽了,卻眼皮子直跳。自古哪有女子考試做官的道理?那成何體統?女子無才便是德啊。她們只能相夫教子,焉能拋頭露面,甚至充任官吏?
倘若女子做了官吏,那置丈夫於何地?置父親於何地?置兄弟於何地?
如此以來,夫綱何存?父綱何存?於男女大防,儒家禮教大有幹礙也!
哪怕只有二成的錄取名額,那也大大不妥。
林必舉他深吸一口氣,跪下說道:“微臣,懇請夫人收回成命,女子參加科舉,自古未見成例,夫人萬萬不可啊。”
好幾個文官也跪下來,接著虎古等幾個武官也跪下來,懇求道:“夫人,女子參考,萬萬不妥啊。”
最後,幾乎所有人全部跪下來,懇請崔秀寧收回成命。之所以說幾乎,是只有一個人沒有懇求。
這個人是楊青雀,唐軍左軍師中郎將,也是唯一的女將。
虎古和楊序等武官為何要湊熱鬧呢?因為他們也是男人。他們不希望,女人能和男人平起平坐。
看到一百多位文武全部跪下,只有楊青雀一個女子很刺眼的站在那裏,崔秀寧第一次在朝堂上感到憤怒。
這是……傳說中的逼宮麽?
事實上,女子參考也是李洛讚同的。歷史上凡是強盛的王朝,女子的地位都不低。
崔秀寧當然更巴不得女子參考。可是無論是李洛,還是崔秀寧,都低估了男人對此事的反彈。
楊青雀暗嘆一聲,喝道:“你們這是幹什麽!我也是女將,打的仗也不少了。江鈞,你說,我哪裏比不得男子!為何女子做官就不行!”
跪在地上的右軍師江鈞,也是楊青雀的老朋友了,可是此時,他的話卻不像是一個老朋友說的。
“青雀,你是女將不假,很多男子都不如你,這個我承認。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女將?倘若不是你長的美貌,你麾下能有幾人聽命與你?你難道不知道,你是以色相帶兵麽?”
楊青雀氣的花容失色,她萬萬想不到,一向視同兄長,平肩作戰多年的江鈞,竟然說自己是靠色相帶兵!
“江鈞!你……”楊青雀氣的渾身發抖。
崔秀寧沈聲道:“好了,右軍師,你這話就差了,左軍師靠的是本事帶兵,怎麽在你這就成了色相帶兵?散朝後,你自己給左軍師道歉吧!”
“諾!”江鈞頓首道,“是臣糊塗了,口不擇言,請夫人責罰。”
崔秀寧冷笑道:“你們莫忘了,我也是女子,難道我眼下攝政,靠的也是色相麽?”
一百多大男人頓時惴惴不安,連說不敢。
崔秀寧忍住怒火,微笑道:“讓女人參考科舉,雖然是君侯定下的,但所謂忠言逆耳,諸卿的諫言,我和君侯當然不會不聽。好吧,那女子暫時不得參考。你們的請求,我準了。”
“謝夫人,夫人明見!”
“夫人英明!”
“夫人真是從諫如流,女中堯舜!”
一百多個男人跪在地上送上一頂頂高帽子,顯得很是激動。
“諸位起來吧,站著說話。接下來,就說說謄寫古書竹簡的事……”崔秀寧一句話就輕輕換了話題。
林必舉道:“啟稟夫人,這批古書孤本,事關華夏之本,重要之極。主公能得到,乃是天眷唐國,天意所歸啊!臣已經命人修好存放簡書的石格,用炒熟的沙子密封,確保萬無一失。”
“再則,謄寫副本之事,微臣會親自遴選十個善書之人,一筆一劃的臨摹下來。等到從中原請來古文大家,再謄寫出楷書。”
崔秀寧笑道:“很好,林卿考慮的很是周到。此時就這麽辦了。切記,謄寫副本時,要嚴密看護,有損壞簡書者,從重懲治!”
“諾!”
又勉強議了幾件事,崔秀寧就宣布退朝。
等到眾官離開,崔秀寧才發現出了一身冷汗。她的笑容此時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回到內宅時,甚至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摔倒。
崔秀寧回到臥房,關上門,滿滿灌了一杯涼茶,呆坐半天,兀自心中惱怒。
朝堂上的一幕,到現在還清晰的在眼前浮現。
“媽蛋…混賬!”崔秀寧再也忍不住的罵了一句。
她早料到有反對意見,可是萬萬想不到除了本身是女子的楊青雀,眾人竟然全部下跪懇求。
傳統保守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強大到崔秀寧不得不答應所謂的“懇求”。
說是逼宮或許過了,但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唐國剛剛開創,李洛和她都擁有很大的權威,可眾官竟然采用“群體跪諫”的方式逼迫她改變主意,那以後呢?
崔秀寧現在才知道,搞政治真的沒那麽簡單啊。
她現在最芥蒂的,已經不是女子不能參考的事了。而是,這種群諫的苗頭。
看來,只要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文官和武將會聯合起來,不分再分彼此。這才是最可怕的。
為公群諫,她很樂意看到。可是為了群體私利群諫,不行!
這種苗頭,一定要打壓下去!
崔秀寧想了半天,露出一絲冷笑。她給李洛寫完信,就叫來特察局的李織和李綢等人。
李織等人是特察局總部的處長,也都是女子。事實上,特察局的很多骨幹特務,包括眼線,都是女子。
“老師!”李織等人行禮道。
崔秀寧道:“可知道為何叫你們來?”
李織道:“是為了百官反對女子參考的事麽?”朝會剛結束,她們就知道了。
“不錯。說說你們的看法。”崔秀寧考驗的說道。
李織首先道:“他們是為了維護男子私利,這才一起反對。弟子認為,不可姑息,此風斷不可長。”
李綢道:“今日他們能為此群諫,明日就能為其他事群諫。長此以往,那就只有對他們有利的才能通過,不利的就無法通過了。”
崔秀寧笑道:‘’不錯,你們這兩年進步很大,不枉費我辛苦教你們一場。主意麽,我也有了。但我要聽聽你們怎麽說。‘’
李綿笑道:“老師的意思,是不是讓海東的女子都知道這件事?弟子以為,可以利用特察局的手段,在女子中大肆宣揚,首先在女子最多的織造處宣揚,讓女工們都知道。”
李織道:“對,就是如此。織造處上千個女工一宣揚,很快整個海東的女子都會知道,本來女子也是有機會考試做官的,但被她們的男人反對,就壞了她們的好事。她們哪裏會高興?特察局再煽煽風,她們的男人就不好過日子了。”
崔秀寧點頭,“正是如此,你們策劃一個周密的方案,就去辦吧。”這也是她的想法。
哼,我就不信邪,你們以為來個群體跪諫,就能得逞麽?不把你們壓住,你們以後不要上天?
…………
李洛接到崔秀寧的信後,也很是惱怒。
他也想不到,反彈竟然這麽大。
反了你們了!
李洛氣的在平章官邸摔了一個茶杯。二成的錄取名額,你們都反對。可見,其私不可問矣!
李洛決定女子參加科考,出發點和崔秀寧並不完全相同。他無心改變男尊女卑的現狀,他也沒有這麽偉大。
他純粹是站在國家利益和民族文明高度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一個連女子都要通過制度設計刻意壓制的民族,會有最優秀的文明?扯淡。
刻意壓制女子,蒙蔽她們,讓她們“無才”,那壓制的其實是國家的力量。讓一半的人力資源,無法發揮聰明才智。
唯一的“好處”,無非是滿足了男子的虛榮心。
這不是傻嗎?一群沒有受過教育,見識淺薄的女子,會有多少民族精神?會懂得國家大義?她們教出來的子女,能有多高的素質?
就算相夫教子,那也沒有足夠的能力。
允許女子考試,讓她們看到希望,並不是為了讓她們做官吏。而是促使她們讀書明理,提高她們的文化素質,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素質。
光開學堂讓女子上學並沒有多大用。科考都不允許,我一個女子上學何用?就算上了學,也沒必要好好學習。
就像後世一樣,倘若不讓女孩子參加高考,就算強迫她們參加義務教育,她們也絕對會混日子,而不是刻苦學習。因為沒有希望。她們讀書明理沒有動力,就只能繼續無才便是德了。
哪怕從陰陽相濟的角度看,禁止女子科考,也是不符合道家思想的。
所以,李洛才決定讓女子參加科考,但錄取比例控制在二成。誰成想,竟然滿朝文武反對!
出臺一個反傳統的政令,向來是在政權初創期阻力最小。倘若在這個時期都無法推行,那隨著政權的穩定,阻力只會越來越大。
可以肯定,現在都搞不定這個,等李洛一旦真的坐了天下,就更難搞定了。因為到時他會遭到千千萬萬人的反對。
李洛絕對不會慣著他們,絕對不允許自己像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那樣,被文官集團綁架。
這個苗頭,一定要掐滅。
李洛並不是剛愎自用的人,但要看諫言是否出於公心,是否志慮忠純,臣子出自私心的諫言,哪怕是死諫,他也不會采納,甚至要懲處。
雖然崔秀寧已經采取了措施,但李洛還是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令旨”,讓親衛秘密送回海東。
…………
這幾天,海東的女子,很多都聽說了一個消息。夫人本來允許女子參加考試,一旦考中,就有可能吃“皇糧”,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可是,卻被朝堂上的大老爺們勸諫了。
在女特務們的煽動下,首先是織造處的織工們不滿了。
她們在織造處做事,眼界比一般在家務農的女子要高,見識也多一些。其中還有少數是認識字的。她們知道了這件事,哪裏會無動於衷?
在她們的渲染下,不到十天,整個海東的女子都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官員和將領們的日子,就有點難過了。
女子社會地位低不假,可是家庭地位,卻未必真的低。甚至氣管炎的男子也不在少數。
林必舉這天回家,一眼看見最喜愛的小女兒穎兒嘟著小嘴坐在窗前,看見他這個父親,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笑臉相迎。
而他的發妻蔡氏,臉色也不太好看。
“死妮子,你爹回來了,你啞了麽?”蔡氏對穎兒呵斥道。穎兒年紀只有十三四歲,平時也看書習字,算是極少見的小才女。
平時,穎兒也是很乖巧的,可是今天有點反常。她站起來甕聲甕氣的說了聲“爹爹回來啦”,就甩著臉子進了自己的閨房。
林必舉搖頭,穎兒怎麽了?身子不快?
“穎兒這是何故?”林必舉皺眉問道。
蔡氏沒好氣的說道:“哼,何故?還不是因為你這個上卿,相國?你之前在朝堂上帶領百官跪請夫人,讓夫人收回允許女子科考的君令,是也不是?”
林必舉一楞,“確有此事。女子考試大為不妥,好在夫人從諫如流……”
蔡氏苦笑道:“你呀,你得罪了唐國多少女子?就是咱家穎兒,如今都記恨你了。還有你外甥女,今日也來說你這個舅舅的不是。”
林必舉勃然怒道:“豈有此理!老夫為了國事,她們竟敢如此放肆……”
“好了好了!”蔡氏也怒了,“夫君,這不是在你的官衙,你何必如此不近人情!穎兒從小跟著你學書識字,心氣頗高,常常遺憾自己不是男子,不能出人頭地。你那外甥女也是如此。”
“如今,君侯夫人開恩,允許女子科舉,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過的恩典吶。以穎兒的聰明,再過幾年,就算甲等考不上,乙等考不上,丙等總是妥妥的,一個從九品就到手了!”
“她有了官身,不比悶在家裏繡花強?就算嫁人也能嫁個好人家,將來也不會受欺負。林家多了一個官吏,難道不是好事麽?”
“你這麽一鬧,不但壞了她的念想,壞了你外甥女的念想,還壞了多少女子的念想?她們心中豈能不怨?你那外甥女,連我這舅母都怨上了。”
“還有,夫人也是女子,你如此諫言,夫人如何不惱?也就是夫人仁慈,倘若是武後那樣的,你如此不懂事,就算不殺你,這相位也沒了。”
蔡氏也是知書達禮的女子,一番話說得林必舉又是羞惱又是無奈。
“哎呀夫人!這自古以來,女子便不能做官。我唐國倘若女子也能科考,將來國家豈有寧日?”
蔡氏聽了更是惱怒,“女子怎麽了!倘若我年輕十歲,我也去考了!也未必不中!則天皇帝在位,天下也沒亂了去。怎麽,幾個女子做官,你們就嚇成這樣?”
林必舉頓時頭大如鬥。
同樣的一幕,上演在不少官員將領家中。
都烈的家裏,很久沒再罵他的高麗妻子,今日又開始罵罵咧咧了。
“嫁你這個殺千刀的西國流民,真是倒了血黴。這才過多久好日子,你們這些男人就開始折騰。你仗著自己識字,從小就教授顏隼和顏嬋,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讀過書。”
“如今倒好,顏隼跟著君侯,倘若嬋兒考了科舉,夫人擡擡手,就是一個極好的官身。兒子為武將,女兒做文官,豈不讓人眼紅?”
“你這殺千刀的,卻偏偏跟著一群迂腐之人起哄,跪了求夫人收回成命。女人就不許吃官糧了?老娘給你生了兒女,不比你強?你當將軍,隼兒當隊長,嬋兒就不能做個文官?”
都烈被說的啞口無言,他想反駁,可看著女兒的樣子,又反駁不出。
已經十五歲的完顏嬋眼睛紅紅的看著都烈,可憐巴巴的說道:“爹呀,這事就沒有轉機了麽?俺,俺真的想試試。”
都烈嘆氣道:“哎,當時林必舉一跪下勸諫,你爹也覺得很有道理,哪有女子科舉的道理,也就沒多想的跪了一起勸諫。嬋兒啊,你別氣了,郎主之前答應過,讓你跟著夫人,這就是出身,不比考試強百倍?”
完顏嬋搖搖螓首,“可俺就是想考一次……”
都烈突然有點後悔了,自己一個武將,瞎跟著起什麽哄?女人做官就做官,又能咋的?
凡是家裏有女兒有姐妹的官員將領,大多都遭到了女性家屬的白眼。
PS:這一章,可能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可能會有朋友不滿讓女子科考。但是我覺得,允許少數女子參政,於國於民肯定是好事。當然,畢竟是古代,要把握一個度。這也是破除理學的開始。所以,這不是什麽女拳,蟹蟹支持!!!
第363、364章:唐國新政…中堂調兵
四月中旬,醞釀已久的新政出臺。先是楊青雀奏請允許女子考試,被家中女子影響的官員將領,終於有人附和楊青雀。雖然林必舉等文官仍不讚同,可再也不敢明確反對了。
崔秀寧並沒有林必舉想象的那麽激進。最新規定,女子可參加考試,但單獨設立女科,不與男子同考。另外,給女子提供的職位,限制也很大。
只有織造,醫務,信訪(特察局),民政,警堂,銀行,監獄,匠造等職能部門的少數崗位,才錄用女子。
而縣衙,郡衙這樣最正式的官衙,暫時女子無法擔任其中的任何崗位。
甚至,就是新設立的鄉公所,村公所,除了一名監管生育,打擊溺嬰的司婦使之外,其他諸如鄉正村正,女子也不能擔任。
事實上,新政內容最令人矚目的,還不是開設女科的事,而是“官吏一體”和“鄉村公所”。
移民們都記得,大宋朝的時候,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涇渭分明。像縣衙的司房,捕頭等。甚至衙役之類,連吏都不是。
而什麽裏正,保正這些鄉村主管,也不是官,純粹是宗族推選出來的。
可是如今,所有的吏員,竟然全部算是官身,升遷之路全部打通。為此,曹魏時的九品制度,被改成了十品制度,多了一個“十品”。
鄉村,更是設置了鄉村公所。
新政中說,一千戶到兩千戶設立一鄉公所,置鄉正一員正九品,鄉丞一員從九品,司婦使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正十品。
鄉公所只有四個官員,卻協助縣衙征稅治理,保境安民。但還不是最小的官衙,最小的官衙是村公所。
一百戶到兩百戶設立一個村公所,置村正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從十品,司婦使一人從十品。司婦使是監管生育,打擊溺嬰的女官,所以必須已婚已育的女子擔任。
俸祿方面,最低的從十品,每季度四兩,能養活一家幾口人,到了正九品的鄉正,每季度八兩,已經能讓幾口人過的比較豐裕了。
李洛新政的厲害之一,就是打破了“皇權不下鄉”,通過設置鄉村公所,徹底讓君權掌控了基層。
漢朝之後的鄉村之長,並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員,而是地方宗族和鄉紳勢力的代表。所以,往往鄉村之長,也是族長,地主。
這使得鄉村之長為了宗族和地方利益,往往挾裹“民意”和縣衙對抗,甚至多次出現鄉村之長消極征稅,抗稅,帶領百姓驅逐衙役的事件。
這極大的損害了國家的動員力,以及政令的執行度。無法有效掌控基層,讓看似強大的帝國,成了泥足巨人,再也難以具備秦漢那樣的動員力。
李洛等於是將官吏打包變成後世的公務員,俸祿全部走國家財政。
那麽,李洛和崔秀寧的做法,會不會讓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呢?非也。
以宋朝為例,雖然一個縣的官員只有幾個人,看似很少。但不算官員的皂隸等小吏,都是要吃飯的。怎麽辦?截留稅款,勒索小民,額外征稅。
各級官員為了養活屬員,就有借口貪墨公款,招權納賄,導致吏治更加敗壞。
結果,得利的官吏,是宗族勢力,被損害的反而是國家和百姓。
以元朝目前的人口在計算,倘若實行李洛的新政,全國會多出三十萬的基層官員,每年多支出七八百萬兩俸祿,看似增加了財政負擔。
可如此一來,吏治會更好,政令更通達,中央稅收更多,國家動員力更強,政權更穩固。
簡直太值了。
那麽,這麽好的事,歷代不缺有識之士,難道真的看不到麽?也不是。很多官員看到了,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不會提。就算皇帝推行,他們也會反對。
很簡單,物以稀為貴嘛。倘若官員數量稀少,那麽他們的官位才更加寶貴,更有撈錢的法子。倘若廣大吏員都變成了官,他們的優越感就大打折扣了。
果然,新的政令草案一公布,唐國文官們下意識就要“勸諫”,理由是吏乃濁流,自古為吏者,奸猾市儈,唯利是圖,怎可為官身?
可是,崔秀寧緊接著公布了唐侯李洛的“令旨”,頓時讓文官們閉上了嘴。
這份“令旨”十分嚴厲,警告意味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