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3章 對答 憑什麽刻意打壓

關燈
劉徹靜靜地聽完了衛青的講述, 臉上沒有透露出喜惡。

哪怕是聽到趙信手下的騎兵曾經偽裝擄掠邊鎮,他也只是眼皮跳了跳,並沒有表現出憤怒。

衛青以為他是因未見證據才沒有相信, 便補充道:“臣已經將人證帶回了長安, 她所說的細節完善,臣以為是可信的。”

“朕不是不信。”

劉徹雙手交疊, 支著下顎,神色略顯冰冷:“你向來謹慎, 既然那個女人的話能取信你,朕也不必見她了。”

他的視線重落回了衛青呈奏上來的書簡上:“實際匈奴降將縱著手下私底下搞這些小動作, 朕早先已經聽說過類似消息了。他們本就非良善之輩,朕也未期待過他們向善。”

衛青將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原本應該做一個沈默的傾聽者, 等著劉徹給出指令去行事。

然而他聽到劉徹以不以為意的口吻說起趙信手下擄掠邊鎮,咬唇思索一會兒, 到底還是沒忍住, 神情上也就體現了出來。

“怎麽,你覺得有什麽不妥?”

“是。”既然劉徹問了,衛青也就有了提問的權利。

雖仍有忐忑,但他還是鼓起勇氣, 拱手向劉徹問道:“陛下既然早有耳聞, 怎也不斥他們停止這種做法或是搜集證據問他們的罪?”

“朕遣人斥他們,他們難道就會從此改過自新嗎?”劉徹沒有計較衛青對自己做法的質疑。

只是既然衛青問了,他就要和衛青講明白:“至於搜集證據什麽的, 有沒有證據根本不重要,有證據他們也不會認罪,頂多推出一個替罪羊, 不過是白費功夫。朕如果想廢了他們,直接發兵去取他們性命就好了。”

見衛青似乎品出了一絲自己的意思,劉徹也就不仔細自己解釋了,而是把思考的空間留給衛青。

衛青皺起眉,不甚熟練地琢磨起劉徹的心思。

劉徹既然明知道一切卻不廢趙信,那必然是因為趙信對他還有用處。

實際劉徹招降趙信這樣的匈奴兵,用他們的戰力不過是附加品,更多是為了將“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戰術發揮出來。

而做到這一戰術的代價,僅僅只是一片可讓匈奴人放牧的草場罷了。

匈奴軍隊本就是許多小部落為生存而聚攏在一起的力量,之所以不投靠大漢,更多也是因為異族不信任的原因。

然而自從龍城被漢軍搗入,匈奴勢力內部就在動蕩了。

對他們自己必勝的心已經不存,自然就會考量著投降入漢。

而如趙信這樣的降將所率部落在大漢能得到什麽樣的待遇,就是匈奴人最好的參考了。

想到這一層,衛青大約也明白劉徹對他們的容忍並非出自劉徹的本意,只是心理上的博弈戰術。

畢竟想要徹底打敗匈奴,光從軍事上消滅確實是很難做到的,即便能,也需大損漢國的元氣。

因為面對沒有退路的滅族之禍,匈奴人必然會與大漢死戰。

但是一旦給他們一條退路,讓他們知道歸服生活不會變差反而會變好,事情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只是衛青仍有些不甘心,草場或是功名什麽的,予匈奴人交換他們的歸降也就算了,讓他身為漢將完全無視他們私底下對漢民犯罪實在是做不到。

“朕知道你在想什麽。”劉徹自為自沏了一杯茶,眼也不擡地道:“乖順的匈奴人也就罷了,如趙信這種小人朕也看不過去。明面上的問罪不合適,你如今預備將他們拉去大戰最前的做法就很好。”

為大漢出戰是招降匈奴人時就已經談好了的條件,戰場上有什麽安排變動也只是統帥的意思,死人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即便趙信一支全滅在了戰場上,也只能讓人以為是他那一支戰力不行,或是趙信本人指揮不佳,與大漢無任何幹系。

“提出這一項的不是臣,是去病。”衛青不與自家外甥搶功,聽劉徹認可了這種做法,便自然地將功勞還給了霍去病。

劉徹略有動容,臉上出現了些笑影,再向衛青看來,聲音中透出了些自豪:“朕還奇怪你竟能想出這種主意,原是去病那小子耍的招兒,朕倒是真沒白教他那幾年。”

“陛下可別當面再誇他了,他如今性子傲得很,您如果再嘉獎他,他怕不是真要忘形了。”衛青卻有些憂心劉徹對霍去病的這種態度會讓霍去病忘乎所以,連忙勸道。

只是劉徹並不認為霍去病的張揚有什麽不好:“有功自然當賞,去病既然有本事傲視他人,憑什麽就刻意打壓他?”

劉徹這副護犢子的模樣讓衛青沒了辦法,曉得勸不動劉徹又說不過霍去病,只得收了讓霍去病改改性子的心思。

“不過他到底年紀小,提出的方案也不那麽成熟。”劉徹再看衛青書寫的方案,態度上也有了變化。

不是對臣下提出方案的不滿,而像是對子侄輩交上來的功課出了小錯誤的遺憾。

又掃視了一遍書簡,劉徹還是不吝對霍去病的欣賞:“但是憑他的閱歷,能想到用守軍處置敗逃的匈奴人已經很不錯了,所缺的只是個對付匈奴人的名目罷了。這倒是已經出軍事範疇了,也無怪那小子沒細琢磨了。”

他一邊說,倒是一邊為霍去病找了借口。

嘖嘖兩聲,劉徹的心情徹底放松了下來:“這事簡單,臨戰前頒手令,就說經查有匈奴人欲於戰時偽身份通關為害我大漢,禁一切匈奴人出入城,違者格殺。”

他略停頓思考了一下,然後道:“至於那些匈奴牧民,給他們一條路,讓他們為避戰事,全部遷入國中地帶居住,朕重新為他們規劃草場。”

具體的安排就不用再說給衛青聽了,剩下的應該就是交給大司農去做的事情了。

草場規劃出來自然不能是完全送給牧民的,歸漢為漢民,就該一步步往漢民靠,向朝廷納稅就是其中一條。

耕者以糧納稅,牧者自然就該以所牧之物納稅。

就劉徹而言,他其實更想讓匈奴人繳馬匹上來充實軍隊。

只是這些都需要仔細和大司農商量之後再決斷了,反正遷入國中,就等於完全拿捏住了他們,不苛待異族就已經是仁慈了。

眼下面對衛青,他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來,會出現在邊城附近的匈奴人面孔,非是逃兵就是不遵朕令無法歸漢的人。”

他輕描淡寫地道:“這樣的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