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折子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第48章折子風波
串兒看松子驚訝的樣子,不由好笑:“咱崇賢坊四百多戶,都是從其他坊合並過來的,彼此間不認識。借這活動,大家不僅可以相互認識,今後互相關照,還能交流信息,推進坊內和平。”
松子搖頭:“你說這些大道理我不明白,可是,你們就不怕被人誣為結黨營私?”
“不會吧?!也就大家聚在一起吃飯玩游戲而已,一年一次,和你說的不掛鉤吧?!”
“我是不可能來的。我就一仆從,得伺候郎君呢。過年,可是最忙的時候。”
串兒遺憾地點頭:“那沒辦法了。告訴你,這個新年活動可能由我來策劃哦。如果能溜出來,就來看看吧。”
送走松子他們,串兒被阿娘阿姆拉住了:
“那個木七郎怎麽賞下這麽多東西?”
串兒莫名:“我也不明白啊。聽松子那意思,都是無用的廢舊物品。”
杳娘搖頭:“這些東西可都是上好的,做衣裙穿著很舒服的。天香絹留著做春夏裳,素軟緞可以做襖兒,好看也不顯眼。唉,咱庶民是不能穿綾羅錦繡的。”
“那絲綿呢?”
“做中衣,做鞋。阿娘給你做兩雙春天穿的鞋,繡上精致的花鳥。”
眉娘插話:“我也幫串兒繡一雙。明年就六歲了,要漂漂亮亮的。”
“阿娘,阿姆,有衣服穿就行了,串兒不喜歡花哨。”
“你這孩子。”
串兒想著那活動,也不能太覆雜了,簡單列了幾項活動:同舟共濟(綁了腳一起走)、眾志成城(拔河)、心靈手巧(包餃子),結合剛經過戰亂,再畫一幅圖叫:剿滅安祿山,讓人拿紅色的筆去塗抹,離眉心最近的贏,想來一定能得人心。
關鍵是彩頭,比賽贏了、菜式做得好吃要獎勵,買什麽好呢?各家出多少能讓大家接受呢?
串兒一邊構思,一邊計算,終於用炭條在紙上草草列了個簡單的計劃書和活動流程。
波力看了看,不屑地說:“粗糙。”
“那也沒辦法,大家都窮。窮有窮的樂法。”
第二日,蒓娘一大早便來叫串兒,隨同幾位老丈前往衙署尋周錄事,上報長安令。
周錄事聽了眾人的意願,又聽了串兒的簡單解說,便自行謄錄一份,親自送到了長安令顧子澄的手上。
顧子澄,字睿之,滑州白馬人,最是儒雅和氣。一看周錄事送來代表百姓意願的《崇賢坊新春同樂》策劃書,倒覺得十分新奇可行,便規規矩矩地謄錄了遞了折子上去,讓坊內諸人等候消息。
沒想到,剛遞上去,就被某位早就得知消息好奇不已的人一下送到了聖上面前。
此刻聖上身邊僅李輔國隨侍,門外站了兩個小宦官。李亨問他:
“輔國有什麽看法?”
李輔國擁立李亨登基有功,早已封了郕國公,而今權傾朝野,朝臣所奏之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才能呈到聖上面前,朝臣和宰相要面見聖上也得他點頭安排。
突然聽到聖上問話,李輔國一楞:什麽看法?什麽事什麽看法?難道有誰做了手腳,把不該呈上來的消息呈到了陛下面前?
不過,他是只老狐貍,不會把疑惑問出口。若直接告訴陛下他不知道陛下問的什麽事,那陛下說不定會認為他辦事不力。
他眼珠子一轉,奇醜無比的臉上露出恭順的表情:
“大家容稟,此事當然謹遵大家意旨,老奴不敢妄言。”
李亨心情很好:“倒是不錯的想法。長安令及時將民意上達,不錯。”
李輔國一下就將長安令給恨上了。
笑著吩咐宮人斟來熱茶:
“長安令做事一向用心。如今時局未穩,外派官員不得力,倒是可以讓他為大家穩定一方。”
李亨點頭:“得先把眼前的事議一議。這坊內百姓一起過新年吃團圓飯,倒是沒見過。居然還有游園活動,就更是新奇。”
李輔國立即明了長安令所報事情的大概。
“稟大家,百姓吃吃玩玩倒也罷了,只是這安全可如何保證?比如燭火、比如爭執口角是非,一不小心就是一場大亂。”
李亨點頭:“那先擱置一旁吧。吾身子乏力,汝自退去。”
李輔國恭順地伏地一拜,方才倒退著,退出門去。
一出門,臉色一肅,自去查這不知怎麽到了聖上手中的折子去了。
李亨靠坐在榻上,微瞇了眼。這一年太過勞心,身子越發不好,是時候冊封皇太子了。
門口,一個小子伸頭進來張望了片刻,擡手阻止了想回稟的小宦官,輕手輕腳地走到李亨背後,為他揉按太陽穴。
李亨笑了:“七郎,又調皮。”
七郎姓李名迥,得曾祖父李隆基喜愛,甫一出生,便封了延慶郡王。
“皇祖父,孫兒沒有調皮。皇祖父可看了長安令上呈的折子?”
李亨想到李輔國的異常,了然地點頭:
“看過了。是你送到祖父案頭的?”
“是。孫兒認為這是個最好不過的主意,所以搶先送來了。若不送來,估計到不了皇祖父案頭。”
李亨臉一沈:“七郎偷了折子,還偷看了內容?這是要受罰的。”
李迥趕緊下來跪下:“回皇祖父話,孫兒未曾看過。只是早前聽人說起過,所以對人稱順路,可以幫忙把折子拿去給郕國公,然後自做主張送到皇祖父手裏而已。”
“起來吧。那你覺得這個提議很好玩,才幫忙遞過來的麽?”
李迥仍然跪在地上:“回皇祖父話,孫兒覺得這是百姓感激皇祖父的一種表現。”
李亨一聽,精神來了:“這話怎麽說?”
“回皇祖父話,當日長安陷安賊之手,百姓朝不保夕,日子苦不堪言。757年9月趕走安賊,經過這一年的修養生息,百姓才有了過新年的心情,也有了過新年的可能。這是誰帶來的?”
“這有了過新年的可能是什麽意思?以前他們就沒可能過新年麽?”
“回皇祖父話,孫兒以為安賊當初盤踞在此,屋毀人亡,十室九空,皇祖父讓百姓遷居到屋宇相對損毀輕一些的地方,又出臺了相關政策撫民惠民,百姓現在日子已經好過了很多。更何況,剛遷居在一起的坊內各戶也需要互相認識,熟悉之後就能彼此監督,便於更好地管理。”
李亨詫異地看著李迥:“想不到七郎有這樣的見識!老實告訴祖父,是不是誰教你的啊?”
李迥撒嬌:“哪有!孫兒自己想到的。若說得不對,皇祖父盡管指正,可不能冤了孫兒。”
“你怎麽還跪著?快起來。皇祖父的話也不聽了?”
李迥磕頭:“不敢。”
而後站了起來。
李亨用手指敲敲桌面:“郕國公的擔憂也很有道理,安全是個問題。”
李迥眉頭一在皺:“皇祖父,孫兒覺得一個坊400來戶,能鬧出多大動靜?對坊內百姓提出嚴令,誰惹事就處罰誰,再著長安令派遣衙衛維持秩序,坊墻上安放火把,設置暗衛,規定子時初必須結束,不就行了?”
“那其他坊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回皇祖父話,他們有什麽覺得不公平的?他們自己沒提出,沒想到,能怪誰?有這麽一個坊表現一下就成了,沒必要讓整個長安城都來歌功頌德。那是自找麻煩。”
李亨感覺,自己的這孫兒真的很不同了。怎麽能想得這麽透徹?又能做得這麽利落呢?
苗子不錯。
“那吾批示,著長安令落實。”
“皇祖父,孫兒還有一個提議。”
“你說。”
“孫兒認為,百姓日子雖然好轉,卻仍然艱難,若讓每家出錢購物作為彩頭,他們也會心痛。不如,撥些錢給他們。”
“現在國庫艱難,撥錢給一個坊過新年,讓朕如何面對其他坊?”
李迥一聽李亨自稱“朕”,就知道祖父有點不高興了,趕緊跪了下來:
“皇祖父息怒。百姓需要的彩頭並不是貴重之物,可以購買些米、蔬菜、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做為彩頭即可。花不了幾個錢的。”
李亨心下略一計較:嗯,果然實惠。
“七郎,你怎麽又跪下了?快起來吧。這樣,這事你就親自去辦。讓長安令擬定計劃,報個額度,只要合理,皇祖父就批了。”
李迥跳了起來:“皇祖父,這就是說,孫兒也有了差事?”
李亨哈哈大笑:
“是啊。七郎長大了,得用了。祖父很想看看七郎到底能不能辦好這差事。”
李迥本想滿口應承,卻想起平日裏聽到的訓誡,凡事要留有餘地,便謙遜地說:“孫兒當盡力而為,不讓皇祖父失望。”
“好好,祖父拭目以待哦。”
李亨一邊說著,一邊執了朱筆,做了批示:
著延慶郡王與長安令協同辦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串兒看松子驚訝的樣子,不由好笑:“咱崇賢坊四百多戶,都是從其他坊合並過來的,彼此間不認識。借這活動,大家不僅可以相互認識,今後互相關照,還能交流信息,推進坊內和平。”
松子搖頭:“你說這些大道理我不明白,可是,你們就不怕被人誣為結黨營私?”
“不會吧?!也就大家聚在一起吃飯玩游戲而已,一年一次,和你說的不掛鉤吧?!”
“我是不可能來的。我就一仆從,得伺候郎君呢。過年,可是最忙的時候。”
串兒遺憾地點頭:“那沒辦法了。告訴你,這個新年活動可能由我來策劃哦。如果能溜出來,就來看看吧。”
送走松子他們,串兒被阿娘阿姆拉住了:
“那個木七郎怎麽賞下這麽多東西?”
串兒莫名:“我也不明白啊。聽松子那意思,都是無用的廢舊物品。”
杳娘搖頭:“這些東西可都是上好的,做衣裙穿著很舒服的。天香絹留著做春夏裳,素軟緞可以做襖兒,好看也不顯眼。唉,咱庶民是不能穿綾羅錦繡的。”
“那絲綿呢?”
“做中衣,做鞋。阿娘給你做兩雙春天穿的鞋,繡上精致的花鳥。”
眉娘插話:“我也幫串兒繡一雙。明年就六歲了,要漂漂亮亮的。”
“阿娘,阿姆,有衣服穿就行了,串兒不喜歡花哨。”
“你這孩子。”
串兒想著那活動,也不能太覆雜了,簡單列了幾項活動:同舟共濟(綁了腳一起走)、眾志成城(拔河)、心靈手巧(包餃子),結合剛經過戰亂,再畫一幅圖叫:剿滅安祿山,讓人拿紅色的筆去塗抹,離眉心最近的贏,想來一定能得人心。
關鍵是彩頭,比賽贏了、菜式做得好吃要獎勵,買什麽好呢?各家出多少能讓大家接受呢?
串兒一邊構思,一邊計算,終於用炭條在紙上草草列了個簡單的計劃書和活動流程。
波力看了看,不屑地說:“粗糙。”
“那也沒辦法,大家都窮。窮有窮的樂法。”
第二日,蒓娘一大早便來叫串兒,隨同幾位老丈前往衙署尋周錄事,上報長安令。
周錄事聽了眾人的意願,又聽了串兒的簡單解說,便自行謄錄一份,親自送到了長安令顧子澄的手上。
顧子澄,字睿之,滑州白馬人,最是儒雅和氣。一看周錄事送來代表百姓意願的《崇賢坊新春同樂》策劃書,倒覺得十分新奇可行,便規規矩矩地謄錄了遞了折子上去,讓坊內諸人等候消息。
沒想到,剛遞上去,就被某位早就得知消息好奇不已的人一下送到了聖上面前。
此刻聖上身邊僅李輔國隨侍,門外站了兩個小宦官。李亨問他:
“輔國有什麽看法?”
李輔國擁立李亨登基有功,早已封了郕國公,而今權傾朝野,朝臣所奏之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才能呈到聖上面前,朝臣和宰相要面見聖上也得他點頭安排。
突然聽到聖上問話,李輔國一楞:什麽看法?什麽事什麽看法?難道有誰做了手腳,把不該呈上來的消息呈到了陛下面前?
不過,他是只老狐貍,不會把疑惑問出口。若直接告訴陛下他不知道陛下問的什麽事,那陛下說不定會認為他辦事不力。
他眼珠子一轉,奇醜無比的臉上露出恭順的表情:
“大家容稟,此事當然謹遵大家意旨,老奴不敢妄言。”
李亨心情很好:“倒是不錯的想法。長安令及時將民意上達,不錯。”
李輔國一下就將長安令給恨上了。
笑著吩咐宮人斟來熱茶:
“長安令做事一向用心。如今時局未穩,外派官員不得力,倒是可以讓他為大家穩定一方。”
李亨點頭:“得先把眼前的事議一議。這坊內百姓一起過新年吃團圓飯,倒是沒見過。居然還有游園活動,就更是新奇。”
李輔國立即明了長安令所報事情的大概。
“稟大家,百姓吃吃玩玩倒也罷了,只是這安全可如何保證?比如燭火、比如爭執口角是非,一不小心就是一場大亂。”
李亨點頭:“那先擱置一旁吧。吾身子乏力,汝自退去。”
李輔國恭順地伏地一拜,方才倒退著,退出門去。
一出門,臉色一肅,自去查這不知怎麽到了聖上手中的折子去了。
李亨靠坐在榻上,微瞇了眼。這一年太過勞心,身子越發不好,是時候冊封皇太子了。
門口,一個小子伸頭進來張望了片刻,擡手阻止了想回稟的小宦官,輕手輕腳地走到李亨背後,為他揉按太陽穴。
李亨笑了:“七郎,又調皮。”
七郎姓李名迥,得曾祖父李隆基喜愛,甫一出生,便封了延慶郡王。
“皇祖父,孫兒沒有調皮。皇祖父可看了長安令上呈的折子?”
李亨想到李輔國的異常,了然地點頭:
“看過了。是你送到祖父案頭的?”
“是。孫兒認為這是個最好不過的主意,所以搶先送來了。若不送來,估計到不了皇祖父案頭。”
李亨臉一沈:“七郎偷了折子,還偷看了內容?這是要受罰的。”
李迥趕緊下來跪下:“回皇祖父話,孫兒未曾看過。只是早前聽人說起過,所以對人稱順路,可以幫忙把折子拿去給郕國公,然後自做主張送到皇祖父手裏而已。”
“起來吧。那你覺得這個提議很好玩,才幫忙遞過來的麽?”
李迥仍然跪在地上:“回皇祖父話,孫兒覺得這是百姓感激皇祖父的一種表現。”
李亨一聽,精神來了:“這話怎麽說?”
“回皇祖父話,當日長安陷安賊之手,百姓朝不保夕,日子苦不堪言。757年9月趕走安賊,經過這一年的修養生息,百姓才有了過新年的心情,也有了過新年的可能。這是誰帶來的?”
“這有了過新年的可能是什麽意思?以前他們就沒可能過新年麽?”
“回皇祖父話,孫兒以為安賊當初盤踞在此,屋毀人亡,十室九空,皇祖父讓百姓遷居到屋宇相對損毀輕一些的地方,又出臺了相關政策撫民惠民,百姓現在日子已經好過了很多。更何況,剛遷居在一起的坊內各戶也需要互相認識,熟悉之後就能彼此監督,便於更好地管理。”
李亨詫異地看著李迥:“想不到七郎有這樣的見識!老實告訴祖父,是不是誰教你的啊?”
李迥撒嬌:“哪有!孫兒自己想到的。若說得不對,皇祖父盡管指正,可不能冤了孫兒。”
“你怎麽還跪著?快起來。皇祖父的話也不聽了?”
李迥磕頭:“不敢。”
而後站了起來。
李亨用手指敲敲桌面:“郕國公的擔憂也很有道理,安全是個問題。”
李迥眉頭一在皺:“皇祖父,孫兒覺得一個坊400來戶,能鬧出多大動靜?對坊內百姓提出嚴令,誰惹事就處罰誰,再著長安令派遣衙衛維持秩序,坊墻上安放火把,設置暗衛,規定子時初必須結束,不就行了?”
“那其他坊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回皇祖父話,他們有什麽覺得不公平的?他們自己沒提出,沒想到,能怪誰?有這麽一個坊表現一下就成了,沒必要讓整個長安城都來歌功頌德。那是自找麻煩。”
李亨感覺,自己的這孫兒真的很不同了。怎麽能想得這麽透徹?又能做得這麽利落呢?
苗子不錯。
“那吾批示,著長安令落實。”
“皇祖父,孫兒還有一個提議。”
“你說。”
“孫兒認為,百姓日子雖然好轉,卻仍然艱難,若讓每家出錢購物作為彩頭,他們也會心痛。不如,撥些錢給他們。”
“現在國庫艱難,撥錢給一個坊過新年,讓朕如何面對其他坊?”
李迥一聽李亨自稱“朕”,就知道祖父有點不高興了,趕緊跪了下來:
“皇祖父息怒。百姓需要的彩頭並不是貴重之物,可以購買些米、蔬菜、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做為彩頭即可。花不了幾個錢的。”
李亨心下略一計較:嗯,果然實惠。
“七郎,你怎麽又跪下了?快起來吧。這樣,這事你就親自去辦。讓長安令擬定計劃,報個額度,只要合理,皇祖父就批了。”
李迥跳了起來:“皇祖父,這就是說,孫兒也有了差事?”
李亨哈哈大笑:
“是啊。七郎長大了,得用了。祖父很想看看七郎到底能不能辦好這差事。”
李迥本想滿口應承,卻想起平日裏聽到的訓誡,凡事要留有餘地,便謙遜地說:“孫兒當盡力而為,不讓皇祖父失望。”
“好好,祖父拭目以待哦。”
李亨一邊說著,一邊執了朱筆,做了批示:
著延慶郡王與長安令協同辦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