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兩個小時前, 大衛·芬奇在私人的推特賬號上發了一條自己想去看《走近伊拉克》的推特。
一個小時後, 大衛·芬奇便與好萊塢一眾大佬、外加一個呂克·貝松一拍即合來到了威尼斯電影節《走近伊拉克》首映場。
而兩個小時後........大衛·芬奇後悔了。
李安邀請入圍的電影........騙人的吧。
不能說爛........但至少稱不上驚艷。
全無《薩岡》帶給他的觸動。
大衛·芬奇看過普萊瑞思的《薩岡》, 甚至可以說他對於普萊瑞思的執導風格的印象就起源於《薩岡》。
在他的印象裏, 普萊瑞思的電影應該是精致而優雅的, 帶著歐洲哲理與美學的共融。
可在現在這部電影裏,他全然感覺不到那些讓他在《薩岡》中折服的美學元素。
毫無波動。
平凡、太平凡了。
平凡到近乎頹長和無聊。
十多分鐘了, 就講了一件事, 那就是有一個戰地記者來到了伊拉克, 這兒發生了戰爭,至於其他的信息, 他就再也捕捉不到了。
除了頹長的劇情發展,電視般糟糕畫質也讓他有些無奈。
在《薩岡》中對於細節錙銖必較的性格到哪兒去了?
大衛·芬奇簡直無法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
失望、太失望了。
再看到影片第14分鐘時, 已經陸續有人退場,不會兒的功夫, 影院便空了大半。
大衛·芬奇也有了幾分打退堂鼓的心思。
看了看身側的奧利弗, 發現他也在瞟著自己的方向。
眼神相交, 不言而明。
大衛·芬奇擡了擡下顎,示意奧利弗·斯通詢問他身側的昆丁·卡倫蒂諾, 而自己則湊到了呂克·貝松和馬丁·斯科塞斯身側。
“走嗎?”大衛·芬奇小聲問道。
“再等會兒。”馬丁·斯科塞斯答。
“都拍成這樣了,還有什麽好看的。”大衛·芬奇挑了挑眉。
馬丁·斯科塞斯並沒有理會大衛·芬奇, 仍然認真的看著熒幕。
大衛·芬奇又看了看馬丁·斯科塞斯身側的呂克·貝松,發現他也一臉認真嚴肅的看著大銀幕。
“.......”
大衛·芬奇突然覺得, 自己似乎跟不上時代了.......他真的沒看出來這部電影有哪裏值得留步的。
與此同時, 奧利弗·斯通聳了聳肩, 表示昆丁也不打算提前離場。
“.......你走嗎?”呂克·貝松看向身側的奧利弗。
奧利弗看了一眼不動如山的昆丁以及沈默觀影的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三人。
踟躕了會兒,答。
“......走吧。”
大衛·芬奇與奧利弗·斯通離開了影院。
看著他們背影的昆丁·卡倫蒂諾哼了一聲。
“他們會後悔的。”
下一秒。
普萊瑞思似乎就與昆丁心有靈犀的放上了大招。
亡人、離者、被炸成碎塊的孩子。
即使畫面依然粗糙,可這並無礙於畫面由內而外的深刻情愫。
貧民窟——戰場——巴格達。
這是一趟絕望的旅途。
明知眾生皆苦,卻只能無能為力。
炮彈劃過耳側。
炸裂。塵埃四起。
碎裂的攝像屏幕就像是這個苦難國家的微弱縮影。
岌岌可危。無能為力。
當最後一個鏡頭出現的時候,滿場寂靜。
導演諷刺的將空襲的聲音用作了片尾的音樂。
昆丁沈默的看著屏幕,沈默的聆聽著炮彈轟炸而過。
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
直至十多分鐘的花絮放完,整個影院也是安安靜靜的。
沒有人起身,沒有人言語。
寂靜而沈默,一如伊拉克沈默的天空。
許久,馬丁·斯科塞斯站起了身,鼓起了掌。
隨即是呂克·貝松、昆丁·卡倫蒂諾.......然後是全場。
兩個多小時的沈默後,這個已經走了一半、近乎空了的放映廳爆發出了轟鳴般的掌聲!
掌聲傳到了放映廳外。
售票小姐不明所以看了看放映廳。
“.........不是說這部電影糟糕極了嗎?現在這鬧到這兒的掌聲是怎麽回事?”
“........我也不知道。”
一會兒全都退場.......一會兒掌聲轟鳴.......
這部電影怕是瘋了吧。
胡思亂想著,售票小姐隨意瞥了一眼,然後她楞住了,因為滿臉被征服表情,從影院慢吞吞走出來的,可不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昆丁·卡倫蒂諾???!!!
售票小姐剛想大喊出聲,便又哽住了喉嚨。
因為隨著昆丁·卡倫蒂諾走出的那兩個男人,分別是好萊塢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以及那個拍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呂克貝松!
集結了好萊塢與歐洲兩地的著名導演!這部叫《走近伊拉克》的電影究竟是何德何能!
然而很快,她便知道了答案。
昆丁走到了她面前,痞氣的挑挑眉,問。
“《走近伊拉克》的觀影表在這兒拿?”
“對.......”與偶像近距離接觸的售票小姐的大腦已經失去思考的能力,糊裏糊塗的拿出了一沓觀影表塞到了昆丁手裏。
“三張就夠了。”昆丁抽了三張出來,分別遞給了身側的馬丁·斯科塞斯以及呂克·貝松。餘下的放回了桌上。
抽出口袋裏筆,快速填寫,隨後將填完的觀影表遞還給了售票小姐。
售票小姐恍恍惚惚的分別接過來自昆丁·卡倫蒂諾、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的親筆觀影表。
楞著神,坐在原地。
直至同事問。
“怎麽了?”
方才恍恍惚惚的回答。
“昆丁·卡倫蒂諾、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我瘋了。”
“???”不明所以的同事古怪的看了一眼售票小姐。
然而沈迷於喜悅的售票小姐並不在意同事的古怪眼光,繼續抱著這三張紙發呆。
許久,才想起來看看這上面究竟寫了些什麽。
售票小姐打開了這三張觀影表。
馬丁·斯科塞斯給《走近伊拉克》打了10分,理由是“實驗巔峰,藝術之歌。”
對實驗片的印象停留在《戰艦波將金號》的售票小姐選擇性掠過了馬丁·斯科塞斯的評論,轉而看向了下一條,呂克·貝松的。
“沈默的史詩,無聲的哀鳴。”
.......
不愧是呂克·貝松,評論都這麽有深意。
售票小姐拿起了最後一張,這張是來自她的偶像昆丁·卡倫蒂諾的。
他會寫什麽呢?
期待著偶像高深見解的售票小姐虔誠的看了下去,看見昆丁·卡倫蒂諾刷票似得在可以選的選項上全部劃了10分,並且如是寫道。
“我是腦殘粉,沒有為什麽。”
**
普萊瑞思在影院外的等待區坐了一整部電影的時間,直至轟鳴般的掌聲透過狹長的走到傳來,方才放了心,離開了影院,回到賓館。
此時,埃尼奧已經睡著了。
普萊瑞思洗漱後,打開手機,同埃迪與保羅說了今天的情況後,又刷了會兒IMDb。
此時的評論還都是離場的第一批人發的。
言辭犀利,打分極低。
他們稱這部電影為“只有空架子的消遣之作”。
普萊瑞思一一將這幾條評論看完,然後按下了刷新鍵。
一瞬間的,原先的那幾條評論被迅速湮沒。
幾乎是清一色的讚繆。
“嶄新的電影形式,實驗電影的領軍之作。”
“曲高和寡的藝術作品。新時代的《公民凱恩》。”
“文藝至死,風格長存。”
其中最後一條“文藝至死,風格長存。”的發布者是卡洛斯·皮科爾,電影節成名已久的影評人。
次日。
首映反饋出來。
出人意料的,《走近伊拉克》的分數只有僅僅五分,兩極化的打分趨勢讓它從一眾高評分的入圍電影中脫穎而出。
幾乎是一瞬間的,鋪天蓋地的批駁砸向了普萊瑞思,砸向了《走近伊拉克》。
昆丁看到這些評論時是在午後晚些時候。
大衛·芬奇攜著電影雜志同他聊起了昨日的電影。
“那可真是部差極了的作品。我從中完全看不到導演的用心。失望極了。”大衛·芬奇說。
“差極了?我倒是覺得很好。”昆丁挑了挑眉。
“........你是認真的嗎?”大衛·芬奇不可思議的問。
“當然。”昆丁回答。
“這部電影首日的IMDb評分不過4.6.......”
“那是因為打分的裏面像你一樣沒看完就跑的傻蛋多了。”
“要我說,IMDb真應該立馬把這部片子塞入前250。”昆丁面不改色的回答。
“........”傻蛋·大衛·芬奇表示越來越不懂自己的小夥伴了。
大衛·芬奇手裏的電影雜志吸引了昆丁·卡倫蒂諾的註意。
明晃晃的評《走近伊拉克》的標題頓時吊起了昆丁的胃口。
看著大衛·芬奇挑了挑眉。
心領神會的大衛·芬奇遞上了手中的雜志。
然而沒過多久,便瞧見昆丁黑了臉。
隨即,昆丁憤怒的將雜志歸還給了他,拿出了手機。
“........你要做什麽?”大衛·芬奇問。
“譴責。”昆丁·卡倫蒂諾答。
於是下一秒,大衛·芬奇見證了昆丁登錄了他從註冊至今從未親自上過的臉書大號,強烈譴責了無良報刊........
《走近伊拉克》的超低評分堪稱威尼斯之最。
就連遠在好萊塢的詹姆斯·卡梅隆也聽說了此事。
稍加思索,詹姆斯·卡梅隆便登上了自己的推特大號,發文道。
“我在《走近伊拉克》還未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時便有幸看過初剪版本。
這是一部極賦時代意義的電影作品,打破了我們往常所認知的紀錄片與故事片的分界,在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實驗意義無與倫比。
但同樣的,故事發展緩慢、敘事鏡頭語言頹長,這種近乎苛刻的紀錄片形式為了與故事片融合必定會舍去一部分觀賞效果。
這是缺點,也是優點。
在舍棄大部分“喜歡爆米花”觀眾的同時,留住了那些真正喜歡“電影藝術”的人。
這是電影人對於電影的全新嘗試,亦是我們當代電影人對於電影的眺望與反思。
這是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它的創新與變革值得我們任何毫不吝嗇的掌聲。
但是受眾不接受,也是必然。
曲高和寡,莫若於此。”
詹姆斯·卡梅隆的這篇推特在發送後瞬間引爆了全網。
最後一句“曲高和寡,莫若於此”簡直戳中了所有文藝青年的心窩。
致力於文藝片創作的伍迪艾倫更是發文支持普萊瑞思,並表示她不需在意評分如何、票房如何、因為藝術本就是不可用當下的任何數字計量的,時光對於優秀作品的抉擇總有自己的那一套,就像如今電影人入門必看、當年卻口碑甚差、票房潦倒的《公民凱恩》。
有了詹姆斯·卡梅隆以及伍迪·艾倫的先例,一群好萊塢導演也紛紛開了口,為《走近伊拉克》洗白。
在兩位好萊塢著名導演的加持下,《走近伊拉克》迅速攀升為年度文藝青年必看的電影之一。
更有甚者,由於威尼斯首映的關系,《走近伊拉克》暫時只能在威尼斯電影節的特定影院才能觀看,於是文藝圈裏都開始流傳一種嶄新的炫耀方式。
——“我看了《走近伊拉克》,沒錯,就是那部只能在威尼斯看到的《走近伊拉克》,不得不說,感覺好極了。”
在種種炒作下,首周下來,《走近伊拉克》的票房也已與《黎巴嫩》持平。
而IMDb的評分則是《走近伊拉克》暫時領先,一來是因為首日的評價兩極導致不喜歡這種類型的觀眾都沒有繼續關註這部作品,餘下的都是喜歡這種文藝至死風格的,二來是因為《走近伊拉克》確實在其先鋒性已經實驗性上略勝《黎巴嫩》一籌,更受專業影評人、電影人的青睞。
在這麽多年的影片風格積累中,大家似乎都已經默認了歐洲出哲理片、好萊塢出商業片、蘇聯出實驗片,而如今,這麽一部如此“先鋒”如此“實驗性”的電影竟出現在了歐洲,並且與俄國電影人只專註“實驗”而忽略“內涵”不同,這部片子是“哲理”與“實驗”的並濟,是歐洲難得一見、世界難得一見的“純粹藝術電影”!
這樣一部純粹的、不受任何因素幹擾的“藝術”電影,在當今大片崇尚視覺轟炸的商業電影中顯得何其可貴!
影評人都瘋了!
他們願意為《走近伊拉克》奉上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美妙詞匯!只要能讓這部片子傳下去!看下去!
於是網絡上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已金錢為計量,高誦著卡洛斯·皮科爾的深情描述——
“文藝至死!風格長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個小時後, 大衛·芬奇便與好萊塢一眾大佬、外加一個呂克·貝松一拍即合來到了威尼斯電影節《走近伊拉克》首映場。
而兩個小時後........大衛·芬奇後悔了。
李安邀請入圍的電影........騙人的吧。
不能說爛........但至少稱不上驚艷。
全無《薩岡》帶給他的觸動。
大衛·芬奇看過普萊瑞思的《薩岡》, 甚至可以說他對於普萊瑞思的執導風格的印象就起源於《薩岡》。
在他的印象裏, 普萊瑞思的電影應該是精致而優雅的, 帶著歐洲哲理與美學的共融。
可在現在這部電影裏,他全然感覺不到那些讓他在《薩岡》中折服的美學元素。
毫無波動。
平凡、太平凡了。
平凡到近乎頹長和無聊。
十多分鐘了, 就講了一件事, 那就是有一個戰地記者來到了伊拉克, 這兒發生了戰爭,至於其他的信息, 他就再也捕捉不到了。
除了頹長的劇情發展,電視般糟糕畫質也讓他有些無奈。
在《薩岡》中對於細節錙銖必較的性格到哪兒去了?
大衛·芬奇簡直無法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
失望、太失望了。
再看到影片第14分鐘時, 已經陸續有人退場,不會兒的功夫, 影院便空了大半。
大衛·芬奇也有了幾分打退堂鼓的心思。
看了看身側的奧利弗, 發現他也在瞟著自己的方向。
眼神相交, 不言而明。
大衛·芬奇擡了擡下顎,示意奧利弗·斯通詢問他身側的昆丁·卡倫蒂諾, 而自己則湊到了呂克·貝松和馬丁·斯科塞斯身側。
“走嗎?”大衛·芬奇小聲問道。
“再等會兒。”馬丁·斯科塞斯答。
“都拍成這樣了,還有什麽好看的。”大衛·芬奇挑了挑眉。
馬丁·斯科塞斯並沒有理會大衛·芬奇, 仍然認真的看著熒幕。
大衛·芬奇又看了看馬丁·斯科塞斯身側的呂克·貝松,發現他也一臉認真嚴肅的看著大銀幕。
“.......”
大衛·芬奇突然覺得, 自己似乎跟不上時代了.......他真的沒看出來這部電影有哪裏值得留步的。
與此同時, 奧利弗·斯通聳了聳肩, 表示昆丁也不打算提前離場。
“.......你走嗎?”呂克·貝松看向身側的奧利弗。
奧利弗看了一眼不動如山的昆丁以及沈默觀影的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三人。
踟躕了會兒,答。
“......走吧。”
大衛·芬奇與奧利弗·斯通離開了影院。
看著他們背影的昆丁·卡倫蒂諾哼了一聲。
“他們會後悔的。”
下一秒。
普萊瑞思似乎就與昆丁心有靈犀的放上了大招。
亡人、離者、被炸成碎塊的孩子。
即使畫面依然粗糙,可這並無礙於畫面由內而外的深刻情愫。
貧民窟——戰場——巴格達。
這是一趟絕望的旅途。
明知眾生皆苦,卻只能無能為力。
炮彈劃過耳側。
炸裂。塵埃四起。
碎裂的攝像屏幕就像是這個苦難國家的微弱縮影。
岌岌可危。無能為力。
當最後一個鏡頭出現的時候,滿場寂靜。
導演諷刺的將空襲的聲音用作了片尾的音樂。
昆丁沈默的看著屏幕,沈默的聆聽著炮彈轟炸而過。
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
直至十多分鐘的花絮放完,整個影院也是安安靜靜的。
沒有人起身,沒有人言語。
寂靜而沈默,一如伊拉克沈默的天空。
許久,馬丁·斯科塞斯站起了身,鼓起了掌。
隨即是呂克·貝松、昆丁·卡倫蒂諾.......然後是全場。
兩個多小時的沈默後,這個已經走了一半、近乎空了的放映廳爆發出了轟鳴般的掌聲!
掌聲傳到了放映廳外。
售票小姐不明所以看了看放映廳。
“.........不是說這部電影糟糕極了嗎?現在這鬧到這兒的掌聲是怎麽回事?”
“........我也不知道。”
一會兒全都退場.......一會兒掌聲轟鳴.......
這部電影怕是瘋了吧。
胡思亂想著,售票小姐隨意瞥了一眼,然後她楞住了,因為滿臉被征服表情,從影院慢吞吞走出來的,可不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昆丁·卡倫蒂諾???!!!
售票小姐剛想大喊出聲,便又哽住了喉嚨。
因為隨著昆丁·卡倫蒂諾走出的那兩個男人,分別是好萊塢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以及那個拍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呂克貝松!
集結了好萊塢與歐洲兩地的著名導演!這部叫《走近伊拉克》的電影究竟是何德何能!
然而很快,她便知道了答案。
昆丁走到了她面前,痞氣的挑挑眉,問。
“《走近伊拉克》的觀影表在這兒拿?”
“對.......”與偶像近距離接觸的售票小姐的大腦已經失去思考的能力,糊裏糊塗的拿出了一沓觀影表塞到了昆丁手裏。
“三張就夠了。”昆丁抽了三張出來,分別遞給了身側的馬丁·斯科塞斯以及呂克·貝松。餘下的放回了桌上。
抽出口袋裏筆,快速填寫,隨後將填完的觀影表遞還給了售票小姐。
售票小姐恍恍惚惚的分別接過來自昆丁·卡倫蒂諾、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的親筆觀影表。
楞著神,坐在原地。
直至同事問。
“怎麽了?”
方才恍恍惚惚的回答。
“昆丁·卡倫蒂諾、馬丁·斯科塞斯、呂克·貝松..........我瘋了。”
“???”不明所以的同事古怪的看了一眼售票小姐。
然而沈迷於喜悅的售票小姐並不在意同事的古怪眼光,繼續抱著這三張紙發呆。
許久,才想起來看看這上面究竟寫了些什麽。
售票小姐打開了這三張觀影表。
馬丁·斯科塞斯給《走近伊拉克》打了10分,理由是“實驗巔峰,藝術之歌。”
對實驗片的印象停留在《戰艦波將金號》的售票小姐選擇性掠過了馬丁·斯科塞斯的評論,轉而看向了下一條,呂克·貝松的。
“沈默的史詩,無聲的哀鳴。”
.......
不愧是呂克·貝松,評論都這麽有深意。
售票小姐拿起了最後一張,這張是來自她的偶像昆丁·卡倫蒂諾的。
他會寫什麽呢?
期待著偶像高深見解的售票小姐虔誠的看了下去,看見昆丁·卡倫蒂諾刷票似得在可以選的選項上全部劃了10分,並且如是寫道。
“我是腦殘粉,沒有為什麽。”
**
普萊瑞思在影院外的等待區坐了一整部電影的時間,直至轟鳴般的掌聲透過狹長的走到傳來,方才放了心,離開了影院,回到賓館。
此時,埃尼奧已經睡著了。
普萊瑞思洗漱後,打開手機,同埃迪與保羅說了今天的情況後,又刷了會兒IMDb。
此時的評論還都是離場的第一批人發的。
言辭犀利,打分極低。
他們稱這部電影為“只有空架子的消遣之作”。
普萊瑞思一一將這幾條評論看完,然後按下了刷新鍵。
一瞬間的,原先的那幾條評論被迅速湮沒。
幾乎是清一色的讚繆。
“嶄新的電影形式,實驗電影的領軍之作。”
“曲高和寡的藝術作品。新時代的《公民凱恩》。”
“文藝至死,風格長存。”
其中最後一條“文藝至死,風格長存。”的發布者是卡洛斯·皮科爾,電影節成名已久的影評人。
次日。
首映反饋出來。
出人意料的,《走近伊拉克》的分數只有僅僅五分,兩極化的打分趨勢讓它從一眾高評分的入圍電影中脫穎而出。
幾乎是一瞬間的,鋪天蓋地的批駁砸向了普萊瑞思,砸向了《走近伊拉克》。
昆丁看到這些評論時是在午後晚些時候。
大衛·芬奇攜著電影雜志同他聊起了昨日的電影。
“那可真是部差極了的作品。我從中完全看不到導演的用心。失望極了。”大衛·芬奇說。
“差極了?我倒是覺得很好。”昆丁挑了挑眉。
“........你是認真的嗎?”大衛·芬奇不可思議的問。
“當然。”昆丁回答。
“這部電影首日的IMDb評分不過4.6.......”
“那是因為打分的裏面像你一樣沒看完就跑的傻蛋多了。”
“要我說,IMDb真應該立馬把這部片子塞入前250。”昆丁面不改色的回答。
“........”傻蛋·大衛·芬奇表示越來越不懂自己的小夥伴了。
大衛·芬奇手裏的電影雜志吸引了昆丁·卡倫蒂諾的註意。
明晃晃的評《走近伊拉克》的標題頓時吊起了昆丁的胃口。
看著大衛·芬奇挑了挑眉。
心領神會的大衛·芬奇遞上了手中的雜志。
然而沒過多久,便瞧見昆丁黑了臉。
隨即,昆丁憤怒的將雜志歸還給了他,拿出了手機。
“........你要做什麽?”大衛·芬奇問。
“譴責。”昆丁·卡倫蒂諾答。
於是下一秒,大衛·芬奇見證了昆丁登錄了他從註冊至今從未親自上過的臉書大號,強烈譴責了無良報刊........
《走近伊拉克》的超低評分堪稱威尼斯之最。
就連遠在好萊塢的詹姆斯·卡梅隆也聽說了此事。
稍加思索,詹姆斯·卡梅隆便登上了自己的推特大號,發文道。
“我在《走近伊拉克》還未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時便有幸看過初剪版本。
這是一部極賦時代意義的電影作品,打破了我們往常所認知的紀錄片與故事片的分界,在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實驗意義無與倫比。
但同樣的,故事發展緩慢、敘事鏡頭語言頹長,這種近乎苛刻的紀錄片形式為了與故事片融合必定會舍去一部分觀賞效果。
這是缺點,也是優點。
在舍棄大部分“喜歡爆米花”觀眾的同時,留住了那些真正喜歡“電影藝術”的人。
這是電影人對於電影的全新嘗試,亦是我們當代電影人對於電影的眺望與反思。
這是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它的創新與變革值得我們任何毫不吝嗇的掌聲。
但是受眾不接受,也是必然。
曲高和寡,莫若於此。”
詹姆斯·卡梅隆的這篇推特在發送後瞬間引爆了全網。
最後一句“曲高和寡,莫若於此”簡直戳中了所有文藝青年的心窩。
致力於文藝片創作的伍迪艾倫更是發文支持普萊瑞思,並表示她不需在意評分如何、票房如何、因為藝術本就是不可用當下的任何數字計量的,時光對於優秀作品的抉擇總有自己的那一套,就像如今電影人入門必看、當年卻口碑甚差、票房潦倒的《公民凱恩》。
有了詹姆斯·卡梅隆以及伍迪·艾倫的先例,一群好萊塢導演也紛紛開了口,為《走近伊拉克》洗白。
在兩位好萊塢著名導演的加持下,《走近伊拉克》迅速攀升為年度文藝青年必看的電影之一。
更有甚者,由於威尼斯首映的關系,《走近伊拉克》暫時只能在威尼斯電影節的特定影院才能觀看,於是文藝圈裏都開始流傳一種嶄新的炫耀方式。
——“我看了《走近伊拉克》,沒錯,就是那部只能在威尼斯看到的《走近伊拉克》,不得不說,感覺好極了。”
在種種炒作下,首周下來,《走近伊拉克》的票房也已與《黎巴嫩》持平。
而IMDb的評分則是《走近伊拉克》暫時領先,一來是因為首日的評價兩極導致不喜歡這種類型的觀眾都沒有繼續關註這部作品,餘下的都是喜歡這種文藝至死風格的,二來是因為《走近伊拉克》確實在其先鋒性已經實驗性上略勝《黎巴嫩》一籌,更受專業影評人、電影人的青睞。
在這麽多年的影片風格積累中,大家似乎都已經默認了歐洲出哲理片、好萊塢出商業片、蘇聯出實驗片,而如今,這麽一部如此“先鋒”如此“實驗性”的電影竟出現在了歐洲,並且與俄國電影人只專註“實驗”而忽略“內涵”不同,這部片子是“哲理”與“實驗”的並濟,是歐洲難得一見、世界難得一見的“純粹藝術電影”!
這樣一部純粹的、不受任何因素幹擾的“藝術”電影,在當今大片崇尚視覺轟炸的商業電影中顯得何其可貴!
影評人都瘋了!
他們願意為《走近伊拉克》奉上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美妙詞匯!只要能讓這部片子傳下去!看下去!
於是網絡上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已金錢為計量,高誦著卡洛斯·皮科爾的深情描述——
“文藝至死!風格長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