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七百零七章劉伯溫不願為相

關燈
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為相

(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祝各位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朱元璋思忖著,李善長這哥們兒一天病著,這左相的職責就一天沒有人來履行,這肯定是不行的。

最終,朱元璋與李善長達成了一個折衷方案,李善長仍居左相之職,直到其康覆之後,再入朝理政。但同時,為了解決左相職位虛缺的問題,朱元璋決定再提拔一人為左相。

朱元璋要提拔一人為左相,劉伯溫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個連咱們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的道理,朱元璋豈能不明白?於是,朱元璋率先找到了劉伯溫。

不過讓朱元璋驚訝的是,當劉伯溫聽說朱元璋要提拔其為左相的消息之後,並不是像他預想的那樣,立即跪下磕頭謝恩。

當然,劉伯溫跪倒是跪下了,頭也是磕個不停,但是劉伯溫堅稱自己沒有左相之能,如果擅據高位,那就是瓦釜雷鳴,必將給大明帶來禍患。

別人都是巴望著升官發財,這劉伯溫倒好,朱元璋要提拔他,他反而再三推辭。朱元璋不高興了,準備來點兒強硬的,說這個左相你劉伯溫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這話一出,劉伯溫是將頭磕得更響了,他立即跟朱元璋掰扯起來。劉伯溫告訴朱元璋,他現在既是禦史中丞,又兼太史令,還得幫著朱元璋謀劃軍機,本來就已經忙得團團轉了,要是再兼任左相,他實在是忙不過來。

劉伯溫再三聲明,他倒不是怕苦怕累,大不了也就是跟李善長一樣累得病倒了。他是怕這實在是手頭上的事情太多,萬一出了大的紕漏,給大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那就愧對皇上的厚恩了。

要說劉伯溫這話說得也是有道理。

雖然禦史中丞和太史令都管理著許多繁雜事務,但這些事情只需要劉伯溫把握方向,抓住大事、抓住脈絡即可,具體事宜還有一些屬官辦理,劉伯溫也不至於忙得團團轉。

不過,劉伯溫最後所說的幫著朱元璋謀劃軍機,這倒是個屬官們無法代勞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自從朱升老爺子辭官了,李善長又病倒了,早先三大謀士共同承擔的任務,一下子全壓到劉伯溫身上了。況且,眼下正是徹底消滅北元殘餘勢力的關鍵時期,如果再將劉伯溫也累倒了,那朱元璋就傻逼了。

雖然朱元璋對劉伯溫堅持不受左相之職,有些不大高興,但細細一想,劉伯溫推辭得也有道理。最終,朱元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讓劉伯溫推薦一個左相的人選。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與李善長素來不和,這次讓其推薦一個左相人選,代替死對頭李善長,劉伯溫必然積極響應。

可讓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伯溫竟然跪在地上說,這左相之職還真是只有李善長能夠勝任,其他人都沒有李善長那個本事。

朱元璋腦子轉得飛快,琢磨著劉伯溫這哥們兒是不是對自己不大信任,怕自己讓他推薦一個左相人選是在試探他?畢竟眼下正是浙東集團趁勢取代淮西集團的最佳時機。

於是,朱元璋又耐心細致地跟劉伯溫講道理,說眼下李善長病重,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必須得先找一個人頂上。至於這左相的人選,還是要劉伯溫幫著斟酌斟酌,如果劉伯溫推薦的人選合適,與他這個禦史中丞兼太史令也能更好地配合工作。

朱元璋這話可以說是說得夠透亮了,以劉伯溫的機敏不至於不明白。朱元璋就是告訴劉伯溫,之前他與李善長不和,雙方在工作上互相掣肘。這會兒正好可以推薦一個浙東集團的人,更好地配合他的工作。

對於朱元璋拋出的這麽誘人的條件,劉伯溫並不為所動。劉伯溫只是反覆跟朱元璋言明,眼下的確是找不出一個適合頂替李善長的人選。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朱元璋決定索性把話給挑開了,他就不相信這劉伯溫真的不為所動。

朱元璋問劉伯溫,楊憲現在已是右相,對中書省的工作也算比較熟悉了,要不就讓他暫代左相之職?

楊憲與劉伯溫的私交可不一般,應天的大小官員都知道,朱元璋更是知道。朱元璋親自點名由楊憲出任左相,劉伯溫難道還有反駁的道理?

不過劉伯溫接下來所說的話,著實是讓朱元璋感到驚訝。

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楊憲是萬萬不可升任左相的。劉伯溫說,要論才能,楊憲當這個左相沒有問題,但要論胸懷,楊憲可是沒有宰相的肚量。

要說劉伯溫這話確實是說到了點子上,朱元璋對他這番對楊憲的評價是相當讚同的。因為就在李善長病倒不久,楊憲就頻繁上奏李善長的過失,甚至有好多事情都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真憑實據。

朱元璋明白楊憲跟李善長不對付,但這麽頻頻地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小報告,連朱元璋都有些打心眼兒裏看不起楊憲。

既然楊憲不合適,朱元璋立即跟劉伯溫提起另外一名人選,那便是汪廣洋。

這汪廣洋與劉伯溫、楊憲可以並稱浙東集團三巨頭,楊憲不合適,劉伯溫又不肯就任,朱元璋便只好提起汪廣洋了。

可誰知朱元璋剛剛提起汪廣洋,劉伯溫便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汪廣洋算得上是個能臣,但真要讓他出任左相,恐怕不光是他的才能不夠,他的德行也不夠呀!德不配位,可是為政之大忌呀!

朱元璋接連提了浙東集團的兩個人選,劉伯溫都予以了否決,這確實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

朱元璋心裏犯了嘀咕:這哥們兒今天是怎麽了?按說現在是他們浙東集團做大做強的最佳時機,這哥們兒怎麽反而變得如此謙讓起來呢?

朱元璋盯著跪在地上的劉伯溫看了許久,突然說道:“那你看胡惟庸這個人怎麽樣?”

朱元璋心想,讓你推薦浙東集團的人,你推推諉諉的。這會兒,我提名胡惟庸這個李善長的身邊人,看看你又是個什麽說法。

要說朱元璋的這個思維跳躍性實在是太大,提名浙東集團的人,你劉伯溫反對。那好,我索性提名淮西集團的,看看你怎麽說。

只見劉伯溫平靜地說道:“要論才能,胡惟庸也算是個能人。只是這升任左相,恐怕有些難為他了。”

聽劉伯溫這麽一說,朱元璋“哦”了一聲,說道:“那你倒說說看,這胡惟庸又有何不可了?”

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如果把咱大明王朝比作一駕馬車的話,皇上就好比是駕馬車的人,而左相就好比是領頭之馬。如果胡惟庸出任左相,我擔心他會將整輛馬車都帶到溝裏去……

聽劉伯溫如此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表情沒什麽變化,但在內心深處他還非常讚同劉伯溫的說法的。只是這李善長病倒了,左相之職長期無人履職也是不行的。

朱元璋索性對劉伯溫說道:“眼下你不出任左相,餘下的人應該是無人出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之右了。要麽你就出任左相,要麽你就在這三人中選一個,你自己看著辦吧!”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劉伯溫也沒了辦法。自己出任左相,他是萬萬不會幹的。讓胡惟庸出任左相,那肯定也是不行的。經過綜合衡量,劉伯溫覺得三人之中汪廣洋算是最合適的,也是對浙東集團最有利的。

因為如此一來,浙東集團三巨頭齊聚應天,一左相、一右相、一禦史中丞兼太史令,應該是有資本跟樹大根深的淮西集團掰掰手腕了。

於是,事情就這麽定下了。

第二天,朱元璋頒下一道聖旨,立即召回陜西參政汪廣洋,讓其頂替生病的李善長,出任左相一職。

這道聖旨一下,應天立即引起了轟動。汪廣洋為左相,楊憲為右相,劉伯溫為禦史中丞兼太史令,浙東集團三巨頭一下子齊聚應天,並占據了重要位置。不少人紛紛猜測,皇上這是要幹什麽?難道是要對淮西集團下手了?

淮西集團的眾多成員更是一下子慌了神兒,紛紛借探望李善長之機,去請示李善長如何應對這場看似即將爆發的政治危機。

不過讓淮西集團的成員失望的是,李善長似乎對這事兒並無半點應對之策。他只是告誡眾人,不要想東想西,皇上是個念舊情的人,不會虧待大家的,幹好自己手頭的本職工作就行了。鑒於目前的大環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舉,夾著尾巴做人就是了……

不僅是如此,李善長還授意胡惟庸、李存義二人,平常多盯著些淮西集團那幫小弟,千萬不要因為眼下浙東集團似乎占了上風就慌了神兒,萬萬不可在這種情況下出什麽昏招兒,甚至幹出狗急跳墻之事……

經過李善長、胡惟庸、李存義以及淮西集團眾小弟的共同努力,淮西集團的眾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受到什麽影響。反而是浙東集團,錯誤地估計了當前的形勢,最終受到重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