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事兒--聶老婆子隔空兩百裏打個噴嚏,他都得感冒!
關燈
小
中
大
小紅馬馱著美男像一陣風,眨眼間就跑遠了,聶青禾回味了一下他的盛世美顏,就不知道笑起來怎麽樣,聲音好不好聽。好多男人長著一張好臉,一開口就完蛋,不是齙牙就是公鴨嗓子,實在是敗筆。
她也不過是放飛一下找點樂子,就跟欣賞稀世名花一般,看過也就拉倒。
她順著大街往西去繡衣樓找堂姐聶雲朵,順便把妹妹聶紅花和弟弟聶小力接回去。
堂姐今年十七歲,從八/九歲起就住在她家,一直跟著聶母學做針線。
聶青禾的外婆出身刺繡名家,手藝不俗,而聶母自小就有刺繡天賦,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搬來金臺城以後,聶母就給這邊的繡衣樓做活兒。
堂姐繡花的天賦不是很高,但是她文靜耐得住性子,所以就算沒有創新的本事,卻也能跟著聶母學好基礎手藝,按照規定的配色和針法也能繡得不錯。
從她15歲起,聶母就推薦她去繡衣樓做一些助手的工作,如今正幫繡衣樓帶幾個八/九歲的小繡童呢。
最近因為聶青禾生病,聶母管不過來,堂姐就把紅花和小力帶到繡坊來,讓紅花跟著繼續學繡活兒,小力則跟繡坊掌櫃等家的小孩子們玩兒。
不過現在聶母卻不來繡衣樓做工。她因為太過勞累眼睛受損,如今看不得太過繁覆的花樣,聶父讓她歇著她不肯,又看不上那些簡單的繡活兒嫌棄賺錢少,她就花錢跟一個已經退了的老繡娘,新學了一手織絲履的手藝。如今聶母在家織絲履,順便還能領一些簡單地繡活,分給她覺得手藝過關的婦女做。
在繡衣樓做工的都是走胡同裏的側門,聶青禾剛走進胡同就看見幾個小孩子,正圍著一個邋遢的中年文士嬉鬧。
“快,該你講後面的故事了!”
那邋遢文士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那你們誰能先把我剛才唱的那首歌唱一遍?”
幾個孩子開始耍賴,有的揪他的發巾,膽大的揪他的胡子。
他不以為忤,卻也不肯講。
當中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他雖然穿著最普通的粗布衣褲,卻在幾個孩子裏最顯眼。
無他,因為漂亮,還有那圓圓的光溜溜的腦袋,讓人看見就忍不住想摸。
他白白凈凈的,長得十二分漂亮,小嘴巴一張就開始學著唱,“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稚嫩的童音唱不出悲涼的內核,卻又把腔調學了個十成十,足見小娃娃記憶力驚人。
聶青禾不由得笑了笑,這個小弟可真討人喜歡。
那文士從臟兮兮的衣衫裏掏出一個同樣臟乎乎的帕子,裏面包著幾塊糖,他朝聶小力遞過去,“賞你的。”
聶青禾趕緊上前跟男人道謝,把聶小力牽過來不讓他拿糖。
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細菌,再讓小力吃了拉肚子,這年頭醫學不夠發達,傷寒腹瀉都可能死人。
小書生那個弟弟就是痢疾沒的。
“哎,這個小崽兒是讀書的好料子,要不送給我帶他去讀書?我給你二十兩銀子。”
聶青禾蹙眉,別是個人販子吧?她聽說古代有一些拐子,專門四處打探聰明伶俐的小孩子,花錢買了去給富貴人家做玩物,買不到的就偷就搶,反正格外下作。
她剛想說送他去見官,繡衣樓大門出來一個夥計,喊道:“謝先生,吃飯啦,酒菜都備好了。”
原來是繡衣樓的先生啊,聶青禾松了口氣,這才領著小弟去找堂姐和紅花。
聶小力掙開姐姐的手,白嫩的小手在自己和尚服裏掏摸了一下,掏出個小荷包,倒出幾粒裹了糖霜的米球,糖都被體溫暖化了粘在一起。
他有些懊惱,撓了撓自己圓圓的後腦勺,“呀,黏糊啦!這是秦小姐給我的呢。”
聶青禾笑了笑,拈起一顆塞進嘴裏,“小力有好吃的跟姐姐分享,真慷慨。”
聶小力仰著圓溜溜的腦袋:“二姐,什麽是慷慨?”
聶青禾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腦袋,入夏天熱,很多人都給小男孩子剃光頭,省事還方便清洗,順便給他解釋一下。
聶小力瞇了瞇大眼睛,自己也塞了一顆,“我對自己也慷慨!”
路上聶青禾問他今天做了什麽,有沒有人欺負他,那個謝先生是怎麽回事。
對聶小力來說,那個謝先生就是故事加糖,別的自然也說不出什麽。
堂姐和幾個小學徒正在繡花,妹妹聶紅花也在。
看著聶紅花居然能老老實實坐在那裏繡花,聶青禾都有些驚訝。因為在原主的記憶裏,這個妹妹著實有些好吃懶做的,讓她學做飯,她說拿不動水瓢,讓她學織布,她說那樣整天坐著腰疼。
後來聶母說反正不管學啥,總得學一樣,不學沒飯吃!
她給孩子們說這女人廚藝可以沒那麽好,頂多就是被公婆男人嫌棄做飯難吃,但是必須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活計,不管織布還是繡花、做衣服,只要有一樣拿得出手,在這繁華的天子腳下就能賺錢,女人能賺錢那公婆和男人就得高看一眼。
她還給閨女們講,看那些整天在家裏帶孩子做飯不能賺現錢的婆娘,就算累死,男人還要對她呼來喝去讓她伺候呢。
再看看這城裏能做工賺錢的女人,就算男人脾氣爆要打她,別人都願意給撐腰,東家還指望她幫忙賺錢呢。
也不知道怎麽的聶紅花就聽進去了,說要學針線活、學刺繡。
堂姐還要忙,也沒有時間多說話,關心一下聶青禾的身體便讓她把弟弟妹妹帶回家。
回家路上,聶紅花算著姐姐有零花錢,便纏著她買四文錢一紙包的糖漬酸梅吃。
四文錢一包不便宜,都能買兩個大饅頭了呢,聶青禾還是買了。
在她看來聶紅花嘴饞沒什麽大毛病,小孩子哪有不饞的?她小時候也饞,但是知道媽媽辛苦就從來不要,只是等長大有錢那些曾經嘴饞的東西,已經失去了記憶裏甜美的味道。
一路上聶紅花一邊吃糖酸梅,一邊嘴上抹了蜜地奉承聶青禾,惹得小力直發笑。
帶著弟弟妹妹路上慢一些,等聶青禾他們到家,日頭也西斜。不過夏日天長,落日餘暉到黑天,還有不少功夫呢。
他們進家門的時候,聶母正領著幾個婦女在做針線活兒。看孩子們回來,聶母就說收工,幾個婦女都收拾了自家針線笸籮,端著和聶青禾等人打招呼,紛紛告辭離去。
聶青青讓紅花領著弟弟打掃一下院子,等會兒在外面吃飯,她則去洗菜做飯。
聶母還想讓她歇著,聶青禾則讓她檢查一下那些繡活,免得有人做錯了影響交貨。
聶青禾選擇做飯,一是屋裏悶熱她想讓聶母歇歇,二是聶母做飯真的不怎麽好吃。
做飯這事兒真的講究天賦,一樣的食材和調料一樣的方法,有些人做出來就格外好吃,自然也有格外難吃的。
她的廚藝那是沒的說,前世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只要媽媽不在家就是她做飯,自小就練了一手好廚藝。上大學的時候,她靠著宿舍小電器都能做出好吃實惠的生日蛋糕,還能包餃子包包子!那一陣她的廚藝真的風靡校園,就靠宿舍點餐,她都賺了一桶金呢。
聶青禾在竈間掃視了一眼,就決定做個蔬菜面疙瘩湯了,有湯有面吃著管飽,有菜還營養好。
這時候老百姓都不富裕,秉持著農忙吃幹農閑喝稀的飲食習俗。雖然聶家靠著手藝賺現錢買糧,農閑時節也不必天天喝稀,但是因為老家有一大群拖累的,銀錢有限過日子必須精打細算才行。
她估摸著家裏的人數和飯量,舀了一些粗面粉又摻和了一些苞米面,一邊倒水一邊攪拌成面疙瘩。
聶青禾也不用別人幫忙燒火,自己麻利地生火燒熱鍋。
竈臺後面有一小瓦罐菜油,她用木勺舀了一點倒進去,把蔥花熗出香味兒,然後添水燒開下面疙瘩。等面疙瘩在湯裏載沈載浮的時候,八成熟,再撒上碾壓得不夠細碎的鹽巴,攪拌一下就把切段的青菜倒進去翻攪幾下。
外頭正往院子裏潑水的紅花和小力異口同聲喊道:“哇,好香!好久沒這麽香了!”
聶青禾已經把面疙瘩湯一碗碗盛出來,擺在竈臺上,等放涼再端出去,家裏人回來開飯剛好入口不燙。
聶紅花等不及,聞著那麽香丟下麻繩沖進屋裏就問哪碗是自己的,然後端起最多的一碗就開始喝。
聶青禾立刻喊“小心——”不等她喊燙呢,那邊聶紅花一把將大碗放下,跳著腳用手扇著風,“好燙好燙!”
聶青禾:“你就等不了這幾分鐘?”
聶紅花:“什麽幾分鐘?”
聶青禾:“快喝口涼湯,燙破皮了沒?”
聶紅花舔了舔自己的口腔四壁,張著嘴巴指了指,“上面……破了。”
聶青禾:“破了就長記性,以後別這麽冒失。”
聶母:“你說也白說,她打小吃飯就急赤白臉的,生怕吃慢了吃不著。”
聶紅花:“那我幹活麻利不?我繡花快不?”
那邊聶小力反而不緊不慢,一邊撅著小嘴呼呼地吹,一邊伸著小嘴稀溜溜地小口喝,“啊,真香!太好喝了!”然後再吹再吸溜一口,“娘,二姐做飯比你好吃!”
聶母嗔道:“你不聽聽你二姐放多少油,我聽著滋啦滋啦的我就心疼肉疼,這得我做三頓飯的吧?”
聶青禾笑道:“娘,我原本還想磕個雞蛋進去呢,就怕你心疼肉疼,所以沒舍得。”
每次他們說想吃點啥好吃的,聶母就會捂著心口,“剜娘的心頭肉,你們吃不吃?”
說笑著她們把飯桌擡到門外放在天井裏,又擺好長凳碗筷,這時候堂姐和聶父一前一後也回來了。
這時候講究男女有別,就算是叔父和侄女也不會一起走路的,聶父都是讓堂姐走前面,他在後面兩丈遠的地方不緊不慢地走,既能看顧侄女也不至於太近不方便。
聶父年輕時候也是個挺拔俊朗的小夥子,經過歲月這些年的摧殘,在作坊裏日夜勞作,如今已經微微駝背,一雙大手粗糙得很,上面布滿傷口和老繭,不過依然是個英俊的中年大叔。
看到聶父回來,聶青禾腦子裏條件反射般蹦出一個極品老婆子,白面皮尖下頜兒,高顴骨薄嘴唇兒,耷拉眼皮禿腦門兒,個子不高,矮矮的很敦實,卻動作非常利索,上躥下跳鬼哭狼嚎別提多能鬧。
那就是她奶,聶老婆子。
他們家爹娘賺錢不少,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那百分之八十是聶老婆子的“功勞”!
其實以當下社會的標準來說,聶父絕對是個好男人好父親,從來不和妻子吵嘴紅臉,有空就幫忙帶孩子做家務,對孩子也寬容慈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有求必應。
可聶青禾覺得還不夠,他過於孝順,也不能說愚孝,反而更像被作怕了,被親娘拿捏得死死的,跟如來佛祖掌心的孫悟空一樣翻不得身。
哪怕隔著兩百多裏路,聶老婆子打個噴嚏,聶父都得感冒。
聶青禾腦子裏的小算盤立刻辟裏啪啦響起來,盤算著怎麽給爹反洗腦,把她從聶老婆子的五指山裏給拽出來。
一家人落座吃飯,說幾句家常話。
聶父是個憨厚木訥的性子,在外面不怎麽愛說話,都是悶頭幹活,也就在自家的飯桌上能敞開白活幾句。
聶母和他聊幾句家裏或者鄰居們的家常事,也問問他作坊裏的事兒。
聶青禾看氣氛正好,就提議,“爹,你不喝兩盅?”
男人們幹活累,就喜歡喝兩盅小酒解解乏,聶父也不例外。自然不舍得買好酒,而是鄉下地主用苞谷和高粱自釀的,便宜,勁兒大。
他憨厚地笑笑,“閨女病好了,那爹就喝點高興高興。”
三盅酒過後,聶青禾看聶父恣兒歪歪的,便道:“爹,娘,今天繡衣樓的那個謝先生,誇小力是讀書的好苗子,咱們要不送他去先生家開蒙?”
聶父打了個酒嗝,神情有點呆,“啊,讀書?你奶說咱家就你四叔會讀書,他將來光宗耀祖,帶我們全族過上好日子。”
他又伸手去摸小酒壺。
聶青禾瞥了他一眼,把酒壺拿過來讓他摸了個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她也不過是放飛一下找點樂子,就跟欣賞稀世名花一般,看過也就拉倒。
她順著大街往西去繡衣樓找堂姐聶雲朵,順便把妹妹聶紅花和弟弟聶小力接回去。
堂姐今年十七歲,從八/九歲起就住在她家,一直跟著聶母學做針線。
聶青禾的外婆出身刺繡名家,手藝不俗,而聶母自小就有刺繡天賦,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搬來金臺城以後,聶母就給這邊的繡衣樓做活兒。
堂姐繡花的天賦不是很高,但是她文靜耐得住性子,所以就算沒有創新的本事,卻也能跟著聶母學好基礎手藝,按照規定的配色和針法也能繡得不錯。
從她15歲起,聶母就推薦她去繡衣樓做一些助手的工作,如今正幫繡衣樓帶幾個八/九歲的小繡童呢。
最近因為聶青禾生病,聶母管不過來,堂姐就把紅花和小力帶到繡坊來,讓紅花跟著繼續學繡活兒,小力則跟繡坊掌櫃等家的小孩子們玩兒。
不過現在聶母卻不來繡衣樓做工。她因為太過勞累眼睛受損,如今看不得太過繁覆的花樣,聶父讓她歇著她不肯,又看不上那些簡單的繡活兒嫌棄賺錢少,她就花錢跟一個已經退了的老繡娘,新學了一手織絲履的手藝。如今聶母在家織絲履,順便還能領一些簡單地繡活,分給她覺得手藝過關的婦女做。
在繡衣樓做工的都是走胡同裏的側門,聶青禾剛走進胡同就看見幾個小孩子,正圍著一個邋遢的中年文士嬉鬧。
“快,該你講後面的故事了!”
那邋遢文士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那你們誰能先把我剛才唱的那首歌唱一遍?”
幾個孩子開始耍賴,有的揪他的發巾,膽大的揪他的胡子。
他不以為忤,卻也不肯講。
當中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他雖然穿著最普通的粗布衣褲,卻在幾個孩子裏最顯眼。
無他,因為漂亮,還有那圓圓的光溜溜的腦袋,讓人看見就忍不住想摸。
他白白凈凈的,長得十二分漂亮,小嘴巴一張就開始學著唱,“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稚嫩的童音唱不出悲涼的內核,卻又把腔調學了個十成十,足見小娃娃記憶力驚人。
聶青禾不由得笑了笑,這個小弟可真討人喜歡。
那文士從臟兮兮的衣衫裏掏出一個同樣臟乎乎的帕子,裏面包著幾塊糖,他朝聶小力遞過去,“賞你的。”
聶青禾趕緊上前跟男人道謝,把聶小力牽過來不讓他拿糖。
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細菌,再讓小力吃了拉肚子,這年頭醫學不夠發達,傷寒腹瀉都可能死人。
小書生那個弟弟就是痢疾沒的。
“哎,這個小崽兒是讀書的好料子,要不送給我帶他去讀書?我給你二十兩銀子。”
聶青禾蹙眉,別是個人販子吧?她聽說古代有一些拐子,專門四處打探聰明伶俐的小孩子,花錢買了去給富貴人家做玩物,買不到的就偷就搶,反正格外下作。
她剛想說送他去見官,繡衣樓大門出來一個夥計,喊道:“謝先生,吃飯啦,酒菜都備好了。”
原來是繡衣樓的先生啊,聶青禾松了口氣,這才領著小弟去找堂姐和紅花。
聶小力掙開姐姐的手,白嫩的小手在自己和尚服裏掏摸了一下,掏出個小荷包,倒出幾粒裹了糖霜的米球,糖都被體溫暖化了粘在一起。
他有些懊惱,撓了撓自己圓圓的後腦勺,“呀,黏糊啦!這是秦小姐給我的呢。”
聶青禾笑了笑,拈起一顆塞進嘴裏,“小力有好吃的跟姐姐分享,真慷慨。”
聶小力仰著圓溜溜的腦袋:“二姐,什麽是慷慨?”
聶青禾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腦袋,入夏天熱,很多人都給小男孩子剃光頭,省事還方便清洗,順便給他解釋一下。
聶小力瞇了瞇大眼睛,自己也塞了一顆,“我對自己也慷慨!”
路上聶青禾問他今天做了什麽,有沒有人欺負他,那個謝先生是怎麽回事。
對聶小力來說,那個謝先生就是故事加糖,別的自然也說不出什麽。
堂姐和幾個小學徒正在繡花,妹妹聶紅花也在。
看著聶紅花居然能老老實實坐在那裏繡花,聶青禾都有些驚訝。因為在原主的記憶裏,這個妹妹著實有些好吃懶做的,讓她學做飯,她說拿不動水瓢,讓她學織布,她說那樣整天坐著腰疼。
後來聶母說反正不管學啥,總得學一樣,不學沒飯吃!
她給孩子們說這女人廚藝可以沒那麽好,頂多就是被公婆男人嫌棄做飯難吃,但是必須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活計,不管織布還是繡花、做衣服,只要有一樣拿得出手,在這繁華的天子腳下就能賺錢,女人能賺錢那公婆和男人就得高看一眼。
她還給閨女們講,看那些整天在家裏帶孩子做飯不能賺現錢的婆娘,就算累死,男人還要對她呼來喝去讓她伺候呢。
再看看這城裏能做工賺錢的女人,就算男人脾氣爆要打她,別人都願意給撐腰,東家還指望她幫忙賺錢呢。
也不知道怎麽的聶紅花就聽進去了,說要學針線活、學刺繡。
堂姐還要忙,也沒有時間多說話,關心一下聶青禾的身體便讓她把弟弟妹妹帶回家。
回家路上,聶紅花算著姐姐有零花錢,便纏著她買四文錢一紙包的糖漬酸梅吃。
四文錢一包不便宜,都能買兩個大饅頭了呢,聶青禾還是買了。
在她看來聶紅花嘴饞沒什麽大毛病,小孩子哪有不饞的?她小時候也饞,但是知道媽媽辛苦就從來不要,只是等長大有錢那些曾經嘴饞的東西,已經失去了記憶裏甜美的味道。
一路上聶紅花一邊吃糖酸梅,一邊嘴上抹了蜜地奉承聶青禾,惹得小力直發笑。
帶著弟弟妹妹路上慢一些,等聶青禾他們到家,日頭也西斜。不過夏日天長,落日餘暉到黑天,還有不少功夫呢。
他們進家門的時候,聶母正領著幾個婦女在做針線活兒。看孩子們回來,聶母就說收工,幾個婦女都收拾了自家針線笸籮,端著和聶青禾等人打招呼,紛紛告辭離去。
聶青青讓紅花領著弟弟打掃一下院子,等會兒在外面吃飯,她則去洗菜做飯。
聶母還想讓她歇著,聶青禾則讓她檢查一下那些繡活,免得有人做錯了影響交貨。
聶青禾選擇做飯,一是屋裏悶熱她想讓聶母歇歇,二是聶母做飯真的不怎麽好吃。
做飯這事兒真的講究天賦,一樣的食材和調料一樣的方法,有些人做出來就格外好吃,自然也有格外難吃的。
她的廚藝那是沒的說,前世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只要媽媽不在家就是她做飯,自小就練了一手好廚藝。上大學的時候,她靠著宿舍小電器都能做出好吃實惠的生日蛋糕,還能包餃子包包子!那一陣她的廚藝真的風靡校園,就靠宿舍點餐,她都賺了一桶金呢。
聶青禾在竈間掃視了一眼,就決定做個蔬菜面疙瘩湯了,有湯有面吃著管飽,有菜還營養好。
這時候老百姓都不富裕,秉持著農忙吃幹農閑喝稀的飲食習俗。雖然聶家靠著手藝賺現錢買糧,農閑時節也不必天天喝稀,但是因為老家有一大群拖累的,銀錢有限過日子必須精打細算才行。
她估摸著家裏的人數和飯量,舀了一些粗面粉又摻和了一些苞米面,一邊倒水一邊攪拌成面疙瘩。
聶青禾也不用別人幫忙燒火,自己麻利地生火燒熱鍋。
竈臺後面有一小瓦罐菜油,她用木勺舀了一點倒進去,把蔥花熗出香味兒,然後添水燒開下面疙瘩。等面疙瘩在湯裏載沈載浮的時候,八成熟,再撒上碾壓得不夠細碎的鹽巴,攪拌一下就把切段的青菜倒進去翻攪幾下。
外頭正往院子裏潑水的紅花和小力異口同聲喊道:“哇,好香!好久沒這麽香了!”
聶青禾已經把面疙瘩湯一碗碗盛出來,擺在竈臺上,等放涼再端出去,家裏人回來開飯剛好入口不燙。
聶紅花等不及,聞著那麽香丟下麻繩沖進屋裏就問哪碗是自己的,然後端起最多的一碗就開始喝。
聶青禾立刻喊“小心——”不等她喊燙呢,那邊聶紅花一把將大碗放下,跳著腳用手扇著風,“好燙好燙!”
聶青禾:“你就等不了這幾分鐘?”
聶紅花:“什麽幾分鐘?”
聶青禾:“快喝口涼湯,燙破皮了沒?”
聶紅花舔了舔自己的口腔四壁,張著嘴巴指了指,“上面……破了。”
聶青禾:“破了就長記性,以後別這麽冒失。”
聶母:“你說也白說,她打小吃飯就急赤白臉的,生怕吃慢了吃不著。”
聶紅花:“那我幹活麻利不?我繡花快不?”
那邊聶小力反而不緊不慢,一邊撅著小嘴呼呼地吹,一邊伸著小嘴稀溜溜地小口喝,“啊,真香!太好喝了!”然後再吹再吸溜一口,“娘,二姐做飯比你好吃!”
聶母嗔道:“你不聽聽你二姐放多少油,我聽著滋啦滋啦的我就心疼肉疼,這得我做三頓飯的吧?”
聶青禾笑道:“娘,我原本還想磕個雞蛋進去呢,就怕你心疼肉疼,所以沒舍得。”
每次他們說想吃點啥好吃的,聶母就會捂著心口,“剜娘的心頭肉,你們吃不吃?”
說笑著她們把飯桌擡到門外放在天井裏,又擺好長凳碗筷,這時候堂姐和聶父一前一後也回來了。
這時候講究男女有別,就算是叔父和侄女也不會一起走路的,聶父都是讓堂姐走前面,他在後面兩丈遠的地方不緊不慢地走,既能看顧侄女也不至於太近不方便。
聶父年輕時候也是個挺拔俊朗的小夥子,經過歲月這些年的摧殘,在作坊裏日夜勞作,如今已經微微駝背,一雙大手粗糙得很,上面布滿傷口和老繭,不過依然是個英俊的中年大叔。
看到聶父回來,聶青禾腦子裏條件反射般蹦出一個極品老婆子,白面皮尖下頜兒,高顴骨薄嘴唇兒,耷拉眼皮禿腦門兒,個子不高,矮矮的很敦實,卻動作非常利索,上躥下跳鬼哭狼嚎別提多能鬧。
那就是她奶,聶老婆子。
他們家爹娘賺錢不少,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那百分之八十是聶老婆子的“功勞”!
其實以當下社會的標準來說,聶父絕對是個好男人好父親,從來不和妻子吵嘴紅臉,有空就幫忙帶孩子做家務,對孩子也寬容慈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有求必應。
可聶青禾覺得還不夠,他過於孝順,也不能說愚孝,反而更像被作怕了,被親娘拿捏得死死的,跟如來佛祖掌心的孫悟空一樣翻不得身。
哪怕隔著兩百多裏路,聶老婆子打個噴嚏,聶父都得感冒。
聶青禾腦子裏的小算盤立刻辟裏啪啦響起來,盤算著怎麽給爹反洗腦,把她從聶老婆子的五指山裏給拽出來。
一家人落座吃飯,說幾句家常話。
聶父是個憨厚木訥的性子,在外面不怎麽愛說話,都是悶頭幹活,也就在自家的飯桌上能敞開白活幾句。
聶母和他聊幾句家裏或者鄰居們的家常事,也問問他作坊裏的事兒。
聶青禾看氣氛正好,就提議,“爹,你不喝兩盅?”
男人們幹活累,就喜歡喝兩盅小酒解解乏,聶父也不例外。自然不舍得買好酒,而是鄉下地主用苞谷和高粱自釀的,便宜,勁兒大。
他憨厚地笑笑,“閨女病好了,那爹就喝點高興高興。”
三盅酒過後,聶青禾看聶父恣兒歪歪的,便道:“爹,娘,今天繡衣樓的那個謝先生,誇小力是讀書的好苗子,咱們要不送他去先生家開蒙?”
聶父打了個酒嗝,神情有點呆,“啊,讀書?你奶說咱家就你四叔會讀書,他將來光宗耀祖,帶我們全族過上好日子。”
他又伸手去摸小酒壺。
聶青禾瞥了他一眼,把酒壺拿過來讓他摸了個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