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646簡直就是座金山
關燈
小
中
大
第646章.646 簡直就是座金山
崇禎皇帝看完之後,便當即吩咐身邊輪值太監方正化道:“傳太子過來!”
凡遇到重要事情,他都是會叫太子朱慈烺旁聽,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問問太子的意見。
看到方正化奉旨離開,崇禎皇帝便又看向張明偉,點頭說道:“先生言之有理,配合接下來的國策,這市舶司確實是要改改了!”
從宋開始,就有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衙門,就是市舶司。
明朝時候的市舶司,也是沿用宋時候傳下來的一套。不過隨著明朝國策的變遷,也就是海禁與否,市舶司經常有變化。
一直到萬歷中期時,大明一共設立浙江、福建和廣東三個市舶司,然後基本上就沒有變化過了。
從大明一開始,這個市舶司其實主要是管理藩國朝貢用的。具體職責主要是驗明藩國使者的身份,然後查收貢品,征收商品稅收。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藩國朝貢的時候,發現有利可圖。
這個有利可圖並不是說那種給大明隨便一點東西,然後大明皇帝就賞賜好多倍貴重的東西回去。而是藩國進貢的時候,萬萬會在大明購買貨物回去,一趟就能賺很多錢。
因此,藩國人都不傻,知道了這點之後便紛紛假冒藩國使者前來大明進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購買大明商品回去。要不然,是沒法來大明做買賣的。
後來明太祖發現了這點,才有了要查驗藩國使者身份的要求。就是給出憑證,發給藩國,使者要來大明朝貢,就必須要有這個憑證,能和禮部這邊對得上,才是藩國使者,才有到大明的資格。
當然了,藩國使者來的時候,最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不變的,就是來大明做買賣的。隨船運來貨物,再采購商品回去,以謀取暴利。
為此,大明曾經做出過規定,對那些非進貢的物資有兩種待遇:屬於國王、王妃、陪臣附至的貨物,要按50%的稅率征稅;而商人帶來的貨物,則按20%的稅率抽稅。
但是,明太祖雖然做出了這個規定,結果隨後又是一道聖旨:“占城海舶貨物,皆免其征,以示懷柔之意”。
這也就是說,先定下一個規定,隨後自己又不執行,意思是看看,我明太祖對你們好吧!
於是,明朝中前期都是不收稅的。市舶司的存在,實際上是明朝閉關鎖國海禁政策的工具,它的作用是政治大於經濟,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掌管朝貢事務。
一直到了正德九年,右布政使吳廷舉上奏,因為地方常年用兵,沒錢了才開始征稅,是百分之二十的稅率。但是,這個稅只歸於地方上,和朝廷無關,一毛錢都沒有。
這個事情,一直到了萬歷皇帝時期,他四處派出稅使,就盯上了市舶司的稅收。萬歷二十六年,市舶司的稅收才終於從地方上移交到了朝廷。
如果一直是這樣,那大明海貿的發達,肯定是筆不小的國庫入賬。但是,歷史往往就會開玩笑。
由太監收稅之後,就把這個收稅的事情轉給了牙行代理。
原因是明朝大部分時期都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外商來華貿易,要通過牙行的代理,牙行掌握了外貿的經營權。他們來代理收稅,好像是方便不少。
可關鍵的問題是,牙行以舶商代表的身份,巧取豪奪,上下舞弊,貨物“報官納稅者,不過十之二三而已”。
廣是廣州市舶司,就有三十六行的牙行組織,代客辦理一切手續,包括代辦關稅。因此,“提舉悉十而取一,蓋安坐而得,無簿書刑杖之勞”。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來,牙行賺大錢,管稅的太監賺大錢,至於上繳國庫的,自然就少得可憐了。
也因此,就整個大明朝來說,海貿稅收的錢,從來就不是大頭,而是少得可憐。甚至不客氣地說,市舶司其實就是名存實亡的。
然後便是崇禎朝時期,鄭芝龍掌控了大明沿海的制海權,他通過用發放令旗來收取保護費的方式,實現了征稅的這個功能,達到歲入千萬的水平!
由此可見,光是海稅這一塊方面,就不知道被地方上給占了多少便宜!
當然了,張明偉穿越過來之後,把這個事情給崇禎皇帝說過。雖然一開始不方便動這塊蛋糕,但是對福建水師的行動也是沒停過。
先是不費錢糧,直接調了部分福建水師去補充登萊水師,在重建東江鎮的過程中立下了功勞。
到了後來,隨著鄭芝龍調到京師,福建水師的力量進一步削弱之後,被眼紅的荷蘭人給搶了收保護費的位置,就又讓福建水師去滅了荷蘭人。
就如今來說,朝廷已經有十足的底氣開始動這一塊蛋糕了。
第一,鄭芝龍在京師,所謂蛇無頭不行,控制了鄭芝龍,基本上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第二,年輕的鄭成功改造得很徹底,不和他爹一樣。對於皇帝的命令,那是不會違抗的。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朝廷掌握了最新式的火槍火炮,還有蒸汽戰船。這就是動這塊蛋糕最大的底氣所在!
有關這些事情,張明偉都在奏章中說得很清楚,事關這麽大的利潤,又關系到大明海外的國策,崇禎皇帝當然就非常嚴肅認真地對待了。
他們正在說著話時,太子朱慈烺便急匆匆地趕到了。
於是,張明偉便微笑著對朱慈烺說道:“太子這些年都在江南,不如和陛下講講江南那邊的海貿情況!”
朱慈烺還不知道什麽情況,不過張明偉讓他說,他當然也沒意見,便把他所了解到的情況都給崇禎皇帝說了下。
說到最後,他便總結道:“父皇,這幾年來,先生發明的那些東西,極大地促進了江南的貨物數量,因此,這往海外販賣的事情,只要有點本事的,都在折騰。”
他說到這裏時,張明偉的那份奏章便轉到了他手中。他看到崇禎皇帝沒讓他接著說話,便低頭看了起來。
張明偉沒管朱慈烺了,轉頭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隨著水師出海,保證我們明人的利益,海貿只會越來越多!由此,海稅如果能真正掌握的話,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數目。不說別的,光是水師相關的費用,甚至國內基建的錢,都能包圓了的!”
“先生所言極是!”崇禎皇帝的兩只眼睛早就放光了,興奮地說道,“要不是先生,我大明朝的歷代皇帝都等於是丟了一座金山啊!”
說海稅是座金山,確實不為過!以大明的商品數量和質量,如果有水師保證的話,絕對能賣去全球,把全球的錢都賺回大明!
這個錢,絕對比在地裏刨地要賺太多!
這時候,朱慈烺也已經看完了奏章,同樣滿臉興奮地對崇禎皇帝說道:“父皇,市舶司必須要革新!”
能讓國庫增加這麽多錢,誰不喜歡?至少對於皇帝和太子來說,那絕對是最喜歡的。
這不,朱慈烺在說完之後,轉頭看向張明偉時,那兩個眼睛裏可都是冒星星的。在他眼裏,張明偉就代表著財富!
“朕立刻下旨,就按先生所奏來辦,讓內閣再把細節給理一理,回頭再給先生把關一下,如何?”崇禎皇帝似乎都有點等不及了,立刻征詢張明偉的意見道。
張明偉聽了,笑著搖搖頭說道:“陛下,年前怕是不可能了!”
“不是還有半個月麽!”崇禎皇帝聽了,恨不得這年都不過了,半個月時間也行啊!
朱慈烺在邊上聽了,也是小雞啄米似的點頭。關系到幾千萬的收入,必須趕緊的!
張明偉看到他們這樣子,便笑著說道:“我昨天剛好知道了一件事情,是琉球國王寫了一份告狀的血書,讓人捎回來給陛下,求陛下為他做主。估計也就在這兩天,這個事情會鬧得比較兇!”
崇禎皇帝聽了一楞,什麽琉球國王告狀的血書?
有點莫名其妙,於是,他便連忙問情況。
張明偉便把他聽來的情況說了下,然後補充道:“那個魏藻德肯定會營造聲勢,響應國策,推動朝廷發兵討伐倭人!”
崇禎皇帝一聽,便有點不高興了,要這個魏藻德多事!
此時他的眼裏,全是海稅,那還管得上琉球國王的事情。反正已經被倭人欺負了好多年了,再等兩年也沒事!
不過,張明偉的意見卻是不一樣,就聽他當即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琉球這個事情,其實是有兩個事情,都關系到以後國策的實施。我認為,既然有這個機會,還是要用起來的好!至於海稅的這個事情,再慎重一點也是好的。”
“哪兩個事情?”崇禎皇帝聽了,有點疑惑地問道。
朱慈烺聽了,也是有點好奇,便豎著耳朵聽著。
他在南京雖然是自由,可是遠沒有在京師有趣,能學到更多東西!
之前聽到京師這邊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稀罕事情,他就想著回京師來了。
一如此時,聽到先生的講話,每每出乎意料,他就特別愛聽,以增長見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崇禎皇帝看完之後,便當即吩咐身邊輪值太監方正化道:“傳太子過來!”
凡遇到重要事情,他都是會叫太子朱慈烺旁聽,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問問太子的意見。
看到方正化奉旨離開,崇禎皇帝便又看向張明偉,點頭說道:“先生言之有理,配合接下來的國策,這市舶司確實是要改改了!”
從宋開始,就有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衙門,就是市舶司。
明朝時候的市舶司,也是沿用宋時候傳下來的一套。不過隨著明朝國策的變遷,也就是海禁與否,市舶司經常有變化。
一直到萬歷中期時,大明一共設立浙江、福建和廣東三個市舶司,然後基本上就沒有變化過了。
從大明一開始,這個市舶司其實主要是管理藩國朝貢用的。具體職責主要是驗明藩國使者的身份,然後查收貢品,征收商品稅收。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藩國朝貢的時候,發現有利可圖。
這個有利可圖並不是說那種給大明隨便一點東西,然後大明皇帝就賞賜好多倍貴重的東西回去。而是藩國進貢的時候,萬萬會在大明購買貨物回去,一趟就能賺很多錢。
因此,藩國人都不傻,知道了這點之後便紛紛假冒藩國使者前來大明進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購買大明商品回去。要不然,是沒法來大明做買賣的。
後來明太祖發現了這點,才有了要查驗藩國使者身份的要求。就是給出憑證,發給藩國,使者要來大明朝貢,就必須要有這個憑證,能和禮部這邊對得上,才是藩國使者,才有到大明的資格。
當然了,藩國使者來的時候,最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不變的,就是來大明做買賣的。隨船運來貨物,再采購商品回去,以謀取暴利。
為此,大明曾經做出過規定,對那些非進貢的物資有兩種待遇:屬於國王、王妃、陪臣附至的貨物,要按50%的稅率征稅;而商人帶來的貨物,則按20%的稅率抽稅。
但是,明太祖雖然做出了這個規定,結果隨後又是一道聖旨:“占城海舶貨物,皆免其征,以示懷柔之意”。
這也就是說,先定下一個規定,隨後自己又不執行,意思是看看,我明太祖對你們好吧!
於是,明朝中前期都是不收稅的。市舶司的存在,實際上是明朝閉關鎖國海禁政策的工具,它的作用是政治大於經濟,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掌管朝貢事務。
一直到了正德九年,右布政使吳廷舉上奏,因為地方常年用兵,沒錢了才開始征稅,是百分之二十的稅率。但是,這個稅只歸於地方上,和朝廷無關,一毛錢都沒有。
這個事情,一直到了萬歷皇帝時期,他四處派出稅使,就盯上了市舶司的稅收。萬歷二十六年,市舶司的稅收才終於從地方上移交到了朝廷。
如果一直是這樣,那大明海貿的發達,肯定是筆不小的國庫入賬。但是,歷史往往就會開玩笑。
由太監收稅之後,就把這個收稅的事情轉給了牙行代理。
原因是明朝大部分時期都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外商來華貿易,要通過牙行的代理,牙行掌握了外貿的經營權。他們來代理收稅,好像是方便不少。
可關鍵的問題是,牙行以舶商代表的身份,巧取豪奪,上下舞弊,貨物“報官納稅者,不過十之二三而已”。
廣是廣州市舶司,就有三十六行的牙行組織,代客辦理一切手續,包括代辦關稅。因此,“提舉悉十而取一,蓋安坐而得,無簿書刑杖之勞”。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來,牙行賺大錢,管稅的太監賺大錢,至於上繳國庫的,自然就少得可憐了。
也因此,就整個大明朝來說,海貿稅收的錢,從來就不是大頭,而是少得可憐。甚至不客氣地說,市舶司其實就是名存實亡的。
然後便是崇禎朝時期,鄭芝龍掌控了大明沿海的制海權,他通過用發放令旗來收取保護費的方式,實現了征稅的這個功能,達到歲入千萬的水平!
由此可見,光是海稅這一塊方面,就不知道被地方上給占了多少便宜!
當然了,張明偉穿越過來之後,把這個事情給崇禎皇帝說過。雖然一開始不方便動這塊蛋糕,但是對福建水師的行動也是沒停過。
先是不費錢糧,直接調了部分福建水師去補充登萊水師,在重建東江鎮的過程中立下了功勞。
到了後來,隨著鄭芝龍調到京師,福建水師的力量進一步削弱之後,被眼紅的荷蘭人給搶了收保護費的位置,就又讓福建水師去滅了荷蘭人。
就如今來說,朝廷已經有十足的底氣開始動這一塊蛋糕了。
第一,鄭芝龍在京師,所謂蛇無頭不行,控制了鄭芝龍,基本上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第二,年輕的鄭成功改造得很徹底,不和他爹一樣。對於皇帝的命令,那是不會違抗的。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朝廷掌握了最新式的火槍火炮,還有蒸汽戰船。這就是動這塊蛋糕最大的底氣所在!
有關這些事情,張明偉都在奏章中說得很清楚,事關這麽大的利潤,又關系到大明海外的國策,崇禎皇帝當然就非常嚴肅認真地對待了。
他們正在說著話時,太子朱慈烺便急匆匆地趕到了。
於是,張明偉便微笑著對朱慈烺說道:“太子這些年都在江南,不如和陛下講講江南那邊的海貿情況!”
朱慈烺還不知道什麽情況,不過張明偉讓他說,他當然也沒意見,便把他所了解到的情況都給崇禎皇帝說了下。
說到最後,他便總結道:“父皇,這幾年來,先生發明的那些東西,極大地促進了江南的貨物數量,因此,這往海外販賣的事情,只要有點本事的,都在折騰。”
他說到這裏時,張明偉的那份奏章便轉到了他手中。他看到崇禎皇帝沒讓他接著說話,便低頭看了起來。
張明偉沒管朱慈烺了,轉頭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隨著水師出海,保證我們明人的利益,海貿只會越來越多!由此,海稅如果能真正掌握的話,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數目。不說別的,光是水師相關的費用,甚至國內基建的錢,都能包圓了的!”
“先生所言極是!”崇禎皇帝的兩只眼睛早就放光了,興奮地說道,“要不是先生,我大明朝的歷代皇帝都等於是丟了一座金山啊!”
說海稅是座金山,確實不為過!以大明的商品數量和質量,如果有水師保證的話,絕對能賣去全球,把全球的錢都賺回大明!
這個錢,絕對比在地裏刨地要賺太多!
這時候,朱慈烺也已經看完了奏章,同樣滿臉興奮地對崇禎皇帝說道:“父皇,市舶司必須要革新!”
能讓國庫增加這麽多錢,誰不喜歡?至少對於皇帝和太子來說,那絕對是最喜歡的。
這不,朱慈烺在說完之後,轉頭看向張明偉時,那兩個眼睛裏可都是冒星星的。在他眼裏,張明偉就代表著財富!
“朕立刻下旨,就按先生所奏來辦,讓內閣再把細節給理一理,回頭再給先生把關一下,如何?”崇禎皇帝似乎都有點等不及了,立刻征詢張明偉的意見道。
張明偉聽了,笑著搖搖頭說道:“陛下,年前怕是不可能了!”
“不是還有半個月麽!”崇禎皇帝聽了,恨不得這年都不過了,半個月時間也行啊!
朱慈烺在邊上聽了,也是小雞啄米似的點頭。關系到幾千萬的收入,必須趕緊的!
張明偉看到他們這樣子,便笑著說道:“我昨天剛好知道了一件事情,是琉球國王寫了一份告狀的血書,讓人捎回來給陛下,求陛下為他做主。估計也就在這兩天,這個事情會鬧得比較兇!”
崇禎皇帝聽了一楞,什麽琉球國王告狀的血書?
有點莫名其妙,於是,他便連忙問情況。
張明偉便把他聽來的情況說了下,然後補充道:“那個魏藻德肯定會營造聲勢,響應國策,推動朝廷發兵討伐倭人!”
崇禎皇帝一聽,便有點不高興了,要這個魏藻德多事!
此時他的眼裏,全是海稅,那還管得上琉球國王的事情。反正已經被倭人欺負了好多年了,再等兩年也沒事!
不過,張明偉的意見卻是不一樣,就聽他當即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琉球這個事情,其實是有兩個事情,都關系到以後國策的實施。我認為,既然有這個機會,還是要用起來的好!至於海稅的這個事情,再慎重一點也是好的。”
“哪兩個事情?”崇禎皇帝聽了,有點疑惑地問道。
朱慈烺聽了,也是有點好奇,便豎著耳朵聽著。
他在南京雖然是自由,可是遠沒有在京師有趣,能學到更多東西!
之前聽到京師這邊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稀罕事情,他就想著回京師來了。
一如此時,聽到先生的講話,每每出乎意料,他就特別愛聽,以增長見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