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徐某,詩詞候教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章徐某,詩詞候教
適才剛到周家,將自己和周小果分開,又把引自己到淩淵閣的那少女推門而入,請徐楊到瀚海堂用飯。
瀚海堂?聽著怎麽像黑社會組織一樣?
今天的晚飯要是沒有二三十個禿頭紋身的大哥作陪,就算是辜負了徐楊的滿心期待。
“好,勞煩帶路。”
徐楊確實餓的不行,但還是安奈住了心中的不滿。
少女長衣飄飄,引著徐楊緩步穿行在周家偌大的園林之中。剛進周家,從門廳穿過園林去往淩淵閣的路上,徐楊就曾遠遠瞧見自己現在腳下的這條長廊。
仿古而建,紅柱青瓦,左畔是人工開鑿的荷花池,幾朵荷花應和水中月,討巧的展示自己的艷麗。池中數尾金燦燦的錦鯉游弋,應該是養育多年,錦鯉竟然大得好似金龍一般。
穿過長廊沒走多遠,來到一座中式高大的單層建築門前。
“徐先生請。”不同於梅蘭竹三人,這少女稱呼徐楊為徐先生。
少女輕拂衣擺,同在淩淵閣前一般的動作,長袖自胸口飄然而過,示意徐楊,終點站又到了。
徐楊擡眼看向匾額,勉強看見寫的是瀚海堂,天已經黑透了,看不清楚是否和淩淵閣的牌匾出自一人之手。
周家的瀚海堂之於整個周府,相當於大明宮之於長安城。是每逢重大節日舉家慶祝,又或者家主召集各旁系分支前來議事的地方。
堂前的漢白玉石階,把這棟建築擡高了一層樓左右的高度,石階扶手上雕刻著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在月光的照耀下,白色的漢白玉反射瑩瑩的藍色光芒。
在堂前侍奉的仆人,見那少女帶了徐楊過來,立即迎了上來引徐楊進堂入座。
堂內十分空曠,對著正門的中間有一臺雕琢精細的高大玉案,案後面一把稍顯樸素的椅子。大堂左右兩側分別有六張暗紅色的桌案,案側各有一個蟠龍鎮席。看來在此議事宴會,除了使用玉案的人,其他人都是席地而坐。
“您稍候。”仆人引徐楊在東側首座落座。
才剛坐下,徐楊的眼神就被自己身旁的鎮席吸引住了。
在高架家具尚未傳入華國之前,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編制的席子長久使用容易翻卷,而且在起身或者落座的時候席子也會移動,所以如同鎮紙一般作用的鎮席應運而生。青銅、玉石、陶瓷等制作的鎮席,不僅具有使用價值,更能夠體現當時時代的主流審美和工匠的藝術造詣。
瀚海堂所用的鎮席,墨色的玉石雕琢十數條蟠龍彼此纏鬥,徐楊遠看感覺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仆人來來往往的布置,讓他也不好意思拿起來仔細欣賞。如果他的猜測沒有錯的話,那應該只有客首的位置是真品,其他十一個則是贗品。
徐楊把目光從蟠龍鎮席上收回,等他看到眼前的一幕讓他不禁惱火。
不是說好了吃飯了嗎,怎麽上了三幅畫給我?
徐楊原以為至少飯桌上周龍城會露一面,至少一面,讓自己有機會提出來借畫的事情。可周家今天不知是早有準備,還是故意刁難人,每一步都出乎徐楊的預料。
暗紅色的桌案上,並列擺放了三個打開的卷軸。旁邊還有準備好的筆墨。
徐楊仔細看了眼前的三幅畫卷,並非是什麽名家大作,更不是什麽年代久遠的古畫。三幅畫,皆是出自當代不知名的畫家之手。
雖說是出自無名之人的手,但是可以看出來此人功力深厚,畫風頗具古風,又有獨特的韻味。這三幅畫的作者,顯然是師從名師,又是天賦斐然之人。
畫上的內容徐楊可太熟了,三幅畫,正是剛剛找自己做過心理輔導的梅蘭竹。
梅畫上畫的是一顆傲立風雪的的梅樹,綻放在殘垣之中。蘭畫上畫的是被火燒過的紅窗前一株含苞的蘭花。竹畫上畫的是一叢竹,有幾株被人砍了去。
畫側又分別有提字。
梅畫上提的是“輾轉無銷長夜時”,
蘭畫上提的是“一盞琵琶為君生”,
竹畫上提的是“了然需盡傾國竹”。
提字旁留有空白,再加上準備好的筆墨。徐楊明白了這三幅畫的用意,是要自己把那提詞補全。想必這就是菊的考驗,只不過這菊怎麽會如此害羞,不敢當面出題?
也罷,趕快考完上菜吧。
徐楊按照梅蘭竹三人上場的順序,一一為三幅畫補全題詞。
先是竹。
徐楊大筆一揮,在原詞後加上“西江水流知不知。”竹男的殘局,太執著於成敗勝負,錯過本應有的樂趣。畫上的原詞意為,要想說明白這件事,可能要把天下所有的竹子制作成竹簡才寫的完。
而徐楊填上的“西江水流知不知”,則是勸慰竹男,不必執著於成敗勝負,像江水一定會東流一樣順其自然就好。
再是梅。
原詞是“輾轉無銷長夜時”,意為,被過往痛苦的回憶折磨的不能入睡,漫漫長夜無法消磨。
徐楊為她填上“追雪去教人笑癡”。回憶梅女用琵琶給徐楊講的故事,有兩人出賣梅樹。不難猜想,此二人可能是梅女的親近之人,極有可能是她的父母。梅女曲罷問過徐楊,殺一人而救數人孰對孰錯,想必梅女的父母也是被逼無奈,才出此下策。現如今梅女已經不再是那個不滿樹齡不能開花的小梅樹了,如果再執著的追逐天空落下來的雪花,只會被人笑話癡傻。
痛苦回憶對於人來說,就該像雪花一樣。隨便它消逝吧。
最後是蘭。
原詞為“一盞枇杷為君生”,枇杷是用典,借“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來勸慰蘭女,終有一個人,也會像項脊軒對待亡妻那般深情的對你。
徐楊在原詞前填上一行,“明鏡何日照新妝”。蘭女的性格不像是聽得進去旁人勸慰的,所以徐楊反問她,讓她自己想清楚,何時才能再畫紅妝呢?
徐楊寫完才剛停筆,還來不及自己欣賞,就被早在門口等待的仆人上前收走了畫卷。
有過了有一回兒,仆人們又忙活起來,開始給堂內布置餐具。不僅是徐楊所坐的案上,那坐高高在上的玉石案上也擺上了餐具。
看來,那條老龍終於肯來見自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適才剛到周家,將自己和周小果分開,又把引自己到淩淵閣的那少女推門而入,請徐楊到瀚海堂用飯。
瀚海堂?聽著怎麽像黑社會組織一樣?
今天的晚飯要是沒有二三十個禿頭紋身的大哥作陪,就算是辜負了徐楊的滿心期待。
“好,勞煩帶路。”
徐楊確實餓的不行,但還是安奈住了心中的不滿。
少女長衣飄飄,引著徐楊緩步穿行在周家偌大的園林之中。剛進周家,從門廳穿過園林去往淩淵閣的路上,徐楊就曾遠遠瞧見自己現在腳下的這條長廊。
仿古而建,紅柱青瓦,左畔是人工開鑿的荷花池,幾朵荷花應和水中月,討巧的展示自己的艷麗。池中數尾金燦燦的錦鯉游弋,應該是養育多年,錦鯉竟然大得好似金龍一般。
穿過長廊沒走多遠,來到一座中式高大的單層建築門前。
“徐先生請。”不同於梅蘭竹三人,這少女稱呼徐楊為徐先生。
少女輕拂衣擺,同在淩淵閣前一般的動作,長袖自胸口飄然而過,示意徐楊,終點站又到了。
徐楊擡眼看向匾額,勉強看見寫的是瀚海堂,天已經黑透了,看不清楚是否和淩淵閣的牌匾出自一人之手。
周家的瀚海堂之於整個周府,相當於大明宮之於長安城。是每逢重大節日舉家慶祝,又或者家主召集各旁系分支前來議事的地方。
堂前的漢白玉石階,把這棟建築擡高了一層樓左右的高度,石階扶手上雕刻著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在月光的照耀下,白色的漢白玉反射瑩瑩的藍色光芒。
在堂前侍奉的仆人,見那少女帶了徐楊過來,立即迎了上來引徐楊進堂入座。
堂內十分空曠,對著正門的中間有一臺雕琢精細的高大玉案,案後面一把稍顯樸素的椅子。大堂左右兩側分別有六張暗紅色的桌案,案側各有一個蟠龍鎮席。看來在此議事宴會,除了使用玉案的人,其他人都是席地而坐。
“您稍候。”仆人引徐楊在東側首座落座。
才剛坐下,徐楊的眼神就被自己身旁的鎮席吸引住了。
在高架家具尚未傳入華國之前,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編制的席子長久使用容易翻卷,而且在起身或者落座的時候席子也會移動,所以如同鎮紙一般作用的鎮席應運而生。青銅、玉石、陶瓷等制作的鎮席,不僅具有使用價值,更能夠體現當時時代的主流審美和工匠的藝術造詣。
瀚海堂所用的鎮席,墨色的玉石雕琢十數條蟠龍彼此纏鬥,徐楊遠看感覺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仆人來來往往的布置,讓他也不好意思拿起來仔細欣賞。如果他的猜測沒有錯的話,那應該只有客首的位置是真品,其他十一個則是贗品。
徐楊把目光從蟠龍鎮席上收回,等他看到眼前的一幕讓他不禁惱火。
不是說好了吃飯了嗎,怎麽上了三幅畫給我?
徐楊原以為至少飯桌上周龍城會露一面,至少一面,讓自己有機會提出來借畫的事情。可周家今天不知是早有準備,還是故意刁難人,每一步都出乎徐楊的預料。
暗紅色的桌案上,並列擺放了三個打開的卷軸。旁邊還有準備好的筆墨。
徐楊仔細看了眼前的三幅畫卷,並非是什麽名家大作,更不是什麽年代久遠的古畫。三幅畫,皆是出自當代不知名的畫家之手。
雖說是出自無名之人的手,但是可以看出來此人功力深厚,畫風頗具古風,又有獨特的韻味。這三幅畫的作者,顯然是師從名師,又是天賦斐然之人。
畫上的內容徐楊可太熟了,三幅畫,正是剛剛找自己做過心理輔導的梅蘭竹。
梅畫上畫的是一顆傲立風雪的的梅樹,綻放在殘垣之中。蘭畫上畫的是被火燒過的紅窗前一株含苞的蘭花。竹畫上畫的是一叢竹,有幾株被人砍了去。
畫側又分別有提字。
梅畫上提的是“輾轉無銷長夜時”,
蘭畫上提的是“一盞琵琶為君生”,
竹畫上提的是“了然需盡傾國竹”。
提字旁留有空白,再加上準備好的筆墨。徐楊明白了這三幅畫的用意,是要自己把那提詞補全。想必這就是菊的考驗,只不過這菊怎麽會如此害羞,不敢當面出題?
也罷,趕快考完上菜吧。
徐楊按照梅蘭竹三人上場的順序,一一為三幅畫補全題詞。
先是竹。
徐楊大筆一揮,在原詞後加上“西江水流知不知。”竹男的殘局,太執著於成敗勝負,錯過本應有的樂趣。畫上的原詞意為,要想說明白這件事,可能要把天下所有的竹子制作成竹簡才寫的完。
而徐楊填上的“西江水流知不知”,則是勸慰竹男,不必執著於成敗勝負,像江水一定會東流一樣順其自然就好。
再是梅。
原詞是“輾轉無銷長夜時”,意為,被過往痛苦的回憶折磨的不能入睡,漫漫長夜無法消磨。
徐楊為她填上“追雪去教人笑癡”。回憶梅女用琵琶給徐楊講的故事,有兩人出賣梅樹。不難猜想,此二人可能是梅女的親近之人,極有可能是她的父母。梅女曲罷問過徐楊,殺一人而救數人孰對孰錯,想必梅女的父母也是被逼無奈,才出此下策。現如今梅女已經不再是那個不滿樹齡不能開花的小梅樹了,如果再執著的追逐天空落下來的雪花,只會被人笑話癡傻。
痛苦回憶對於人來說,就該像雪花一樣。隨便它消逝吧。
最後是蘭。
原詞為“一盞枇杷為君生”,枇杷是用典,借“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來勸慰蘭女,終有一個人,也會像項脊軒對待亡妻那般深情的對你。
徐楊在原詞前填上一行,“明鏡何日照新妝”。蘭女的性格不像是聽得進去旁人勸慰的,所以徐楊反問她,讓她自己想清楚,何時才能再畫紅妝呢?
徐楊寫完才剛停筆,還來不及自己欣賞,就被早在門口等待的仆人上前收走了畫卷。
有過了有一回兒,仆人們又忙活起來,開始給堂內布置餐具。不僅是徐楊所坐的案上,那坐高高在上的玉石案上也擺上了餐具。
看來,那條老龍終於肯來見自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