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欺君之罪
關燈
小
中
大
查到這驚天真相時, 端王便在腦中預想過周沈會如何與他認錯求饒。
卻是從未想過自己會被周沈一句反問,嗆到啞口無言。
蘇氏醫館的火因何而起?
他只看了卷宗所呈現的字眼,並未詳查。且他在乎的, 也只是卷宗上有關周覆耘父子的信息。
端王面無表情,念道:“卷宗所載, 是館中藥童煎藥時不慎走水。”
周沈逸出一聲冷笑。
這破綻連趙士謙都能一眼瞧出來。
大火發生在衛州水澇半年後的冬日裏, 蘇氏醫館的名聲早就臭了。
沒人會來尋醫治病, 自然極少煎藥。
不用煎藥, 又怎會牽連出一場大火。
十二年前的舊事一經提起, 便令眾人心生惡寒。
文澤生怕周沈情緒失控, 說出過激的話來。他不再沈默,作揖朝端王行禮,打斷了二人的對峙,問道:“不知殿下可還記得老朽?”
端王皺眉看去:“本王記得。你曾是父皇欽點的太醫令,後來辭了官。”
文澤卻笑著搖頭, “殿下該記得, 我不僅是太醫令, 更是蘇汲在太醫院的師父。”
文澤的聲音蒼老低緩,幽幽地說起十二年前的事。
當時,蘇汲染病而亡的消息連同他的滔天罪名一同自衛州遞回京兆。
偷賣藥材、耽誤救治, 人人都罵他是帶來瘟疫的掃帚星,罵他是致使瘟疫彌漫的罪魁禍首。
文澤身為師父,深知蘇汲的為人,未敢輕信。
他幾次三番托請賑災隊伍中相熟的隨行軍醫, 花費數月, 從上千份藥案中翻找出了幾十頁蘇汲親筆所書的藥案。
依照醫案記載的日期、藥方, 文澤能夠確定:
那場由水澇引發的瘟疫, 是蘇汲最先在災民中發現的。
並且一直都殫精竭慮地考量著對策。
藥案中,蘇汲細致地批註了各種藥材的藥效、儲備和損耗情況,想方設法地用現有藥材發揮最大功效。
閱完藥案,文澤便覺事有蹊蹺。
他帶著蘇汲親筆藥案,前往江陽縣蘇氏醫館,同蘇汲父親徹夜長談。
本是為商議對策,查清事實的。
可就在他們相談後的第二日,這場吞噬一切的大火悄然而至。
蘇氏醫館隨著那幾十份親筆藥案一同葬身火海,成了灰燼。
盡管文澤留有覆本,也很難借此為蘇汲爭辯。
實則,即使親筆藥案被留下,仍會被指摘為偽造。
吟風目瞪口呆地聽著文澤所述,又一幕幕地想起曾經極度怕火的周沈。
想到他說,他曾親眼看著家人在他眼前燒死、而他卻沒有力氣救他們出來……
火勢盈天,甚至能將黑沈的冬夜映如白晝。
少年蘇沈伏倒於門邊,烈焰火舌在他身邊狂舞,滾燙濃煙挾著大量灰塵刺痛他的雙眼和喉嚨。
只有聽覺被無限地放大……
火星爆裂的聲音;屋外疾風助長硝煙升起的聲音;還有,父親母親自臥房傳來的慘叫聲。
偏只有他自己喊不出話,也沒有力氣挪動身體。
熱浪扭曲了所能看見的一切,只模糊地感覺到是賬房先生周叔的兒子最先趕來,從煙塵裏一把將他拉出!
周覆耘的兒子名叫周小禹,與少年蘇沈年紀相仿,志趣相投,是他許多年的玩伴。
平時提桶井水能撒出一多半的藥罐子,也不知從哪裏借來這股力氣。
他死命大喊著:“走水了!快救人!”
被煙熏啞了嗓子也沒停下。
可前廳離這後院還有些距離,睡著的周覆耘和其他兩名藥童都沒能及時趕來。
他急得牙關都在發抖。
幹脆一屏氣,率先紮進火勢最為兇猛的臥房。
而蘇沈,只能艱難地擡起頭,眼睜睜看著周小禹奮力拖拽的身影逐漸被火光吞噬……
最終,烈火轟然燒斷了房梁。
周沈撿起被端王仍在地上的卷宗,冷靜且克制地陳述著:
“我從火場爬出來,嗓子才終於能出聲。可無論我怎麽喊叫,街坊鄰裏都沒有一人願意出手相幫。
“那些人害怕背在我兄長身上的罵名,也忘了我父親母親在江陽行醫幾十年,治過他們的病;救過他們的命。
“可救過無數性命的醫者,為何會成了……過街老鼠?
“竟無一人敢救。”
他越是平靜,端王便越覺得汗毛倒豎,渾身發怵。
原本懷抱婚書暗自神傷的宋縉看向周沈,她亦是初次聽聞大火的真相,聽完雙目含淚,神情覆雜。
宋縉與蘇汲是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蘇、宋兩家比鄰而居,關系也算親厚。比起蘇沈則是年長了八歲,如長姐般看著他長大。
後來她和蘇汲結下姻緣,更是親上加親。
若不是遭受這天大的冤孽,他們兩家本該會相互扶持著過完餘生。
蘇汲的死訊連同他的罪名一同傳到江陽後,宋縉爹娘對蘇汲大失所望。又因飽受無知之人的謾罵詆毀,不得已舉家搬遷。
宋縉也被爹娘帶走,撕毀了婚書,就此決裂。
她不願相信,鬧著要去衛州為蘇汲收屍,被爹娘狠心鎖進了高閣。
直到蘇氏一家連同醫館葬身火海的消息傳到宋縉耳中,她才下定決心出逃,獨自前往遙遠的衛州。
這一走,便是十二年。
她走遍了衛州大小山脈,無數座城郭、村莊。其中心酸難以言說,但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她找到了足夠的實證來還原當年的真相。
自去歲初冬開始,她便從衛州出發,一路冒著大雪朝京兆艱難前行。
不為別的,只為擊響登聞鼓,將真相公之於眾。
此刻,她支起癱軟的病體,自袖彀中取出一柄珍藏的木盒。與端王視線相接,她道:“封丘縣真相在此,請殿下查閱!”
那木盒裏盛著三樣東西。
一則是宋縉搜集而來的零星幾頁藥案,落款人蘇汲。所寫藥方大同小異,從幾味常見藥便可推測出是用來應對瘟疫的。
藥案書寫本是一式兩份,一份留在醫者自己手中作為存證;另一份寫給病患保留,藥童也是照著病患手裏的那份抓取藥物。宋縉找到的這幾份,應該就是當年留在病患手中的。
二則是一沓厚重的手劄,落款人名為方玉芝。他在手劄開頭提到自己的身份是縣學教諭。
最初寫下這本手劄是為了紀念幾名被洪水沖走的庠生。往後翻看,便知這名教諭雖躲過洪水,卻沒能逃過疫病。
手劄寫到此處,便是外人無法無法探知的真相。
端王快速掃視的視線慢了下來,細細看去:
“大疫兩月有餘,縣內死者過半。鬥麥八錢,掘草根、樹皮啖之。流稃枕藉,饑人相食,縣官雖禁而不能止也。
“蘇太醫設醫院專收病患,餘亦在此列。幸得診治,服湯藥三日有餘,已略有好轉。
“然則縣內藥材、糧食將盡。蘇太醫籌謀兩日,未果。齊王離府,棄染病兵士、醫者不顧。一並下令棄城,自此縣門落鎖,路橋盡毀,至孤立無援之絕境。
“蘇太醫尚留此地,然則,他亦有染病之征兆……”
看至“棄城”二字,端王拿著手劄的十指便開始止不住地發顫。
這和嚴濯帶回的奏報全然不同。
若按嚴濯的說法,此刻他正應留在封丘縣內斡旋周轉。
再往下看去,這名教諭所寫的手劄,越發混亂,筆力虛浮,顯然已經病入膏肓,難有餘力提筆。
嚴濯棄城而逃後的第三日,在寫下狂亂潦草的“吾孫病亡”四個字後,這篇手劄便戛然而止。
端王擡臉看向宋縉,欲言又止。
宋縉卻是殘忍而直白地答道:“方教諭全家老小都死在這場瘟疫裏,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端王只覺喉嚨喑啞,半晌也說不出話來,只好沈默著翻出木匣裏第三份證據。
這第三則是一份手書。
出自蘇汲的啞巴藥童,正跪在堂前。他無法言語,只能寫下這卷手書,蓋章印戳,立為字據。
手書比起方教諭的手劄更為詳盡,樁樁件件都反駁了嚴濯帶回京內的奏報和民間的傳言。
蘇汲早早發現瘟疫,上報嚴濯,未能引起重視。連那所收容病患的醫院都是蘇汲自行設置的。而趁機高價販糧、販藥,則是嚴濯的手筆。
等瘟疫到了一發不可收拾之際,他便已悄然撤出封丘,任由染病的人自生自滅。
蘇汲和啞巴藥童兩人都隨著災民染病,只他的癥狀稍輕些。
方教諭病亡後,蘇汲自知封丘縣的狀況他已無回天之力,便教尚有行動之力的啞巴藥童逃進深山尋找生機。
臨別前,蘇汲將方教諭的手劄交給了啞巴藥童保管。
端王看罷,心驚不已。
若這些證言如實,嚴濯即是顛倒黑白,欺瞞帝王臣子、欺瞞天下百姓。
這些證言仍有待查證真假,縱然心驚,也得留有幾分謹慎。
但他方才質問周沈時的強大氣勢的確已消散大半。
從這冗長的手書中擡眼再看向周沈時,目光顯然緩和許多。
端王沈聲嘆息:“你偷換姓氏,冒死人之身份參加科考,入朝為官。無論如何,這都是欺君之大罪!”
“若非太子殿下欺天下百姓在先,我蘇沈,自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他擲地有聲,毫無半分怯弱。
堂下宋縉、文澤等人俱是神色一凜,不約而同將視線投在端王身上,靜觀他的舉動。
端王緊盯周沈,屏息許久。
“本王容你為兄長平反。但,事成之日,也該是你辭官歸隱之期。”
這話中的意思,是已然相信這些證詞?
堂下所有人眼前一亮。
十二年的郁結和無法吐露的心聲皆在此刻隨著一口濁氣吐出體內,周沈全然不在乎辭官之事,只覺分外輕快。
他躬身作揖,“卑職明白。”
倒是端王眉間籠了慘淡愁雲。
本是為問罪而來,現在反倒得幫忙隱瞞這天大的秘密。
端王無奈地揮手,不僅赦免了跪地的一眾人等,還憂心著看向宋縉和那啞巴藥童。
他緩和下來,同周沈商議:“你這宅子人手太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修養。還是盡快將宋夫人和這藥童,送到本王府上。”
周沈猶豫著看向宋縉。
端王氣道:“本王既已答應你,自然沒有變卦的道理!”
還是宋縉先朝周沈投以寬慰的目光,一並應承道:“殿下大恩,宋氏感激不盡。”
王府宮婢如雲,做事還更妥帖細致。裏頭郎中的醫術就算比不過文澤,也差不到哪去。
治病修養的事,交到端王府上,的確能在施粥賑災這個節骨眼上為周沈省不少事。
定好此事,端王又朝身旁小廝吩咐:“再多尋幾個身患重病的鰥寡孤獨,查清底細後一同收治。既能做幌子,也能多幫襯他們一些。”
端王這一提醒,文澤便拍著後腦勺,突地想起昨日那個五臟六腑乾坤挪移的鏡面人來。
他也顧不上攙扶宋縉,就近拉來吟風作宋縉的拐杖,自己則一溜煙跑出宅院。
宋縉穿的襖裙並不寬大,但在她身上卻顯得格外松垮。
吟風扶著她細如枯枝的胳膊,生怕不小心弄斷了。
“宋姐姐,你也太瘦了……”
宋縉蒼白的臉上卻泛起微笑,“無礙,都已撐過來了。”
身為廚娘的使命感令吟風無法接受,她下定決心,“我做飯很好吃的,一定會讓宋姐姐吃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
宋縉心生羞怯,幽嘆道:“這怎好麻煩你……我是阿沈的兄姊,他家裏人又都遭了大難,本該是我照顧你們才對的。”
“啊?”
吟風皺著眉,一時沒能反應過來宋縉話中的意思。
她笑著問:“你們成婚多久了?”
吟風一楞,下意識扭頭看向周沈。
他也楞了神,反應了片刻,才頗有些扭捏地同宋縉低聲道:“兄姊,你誤會了。”
吟風面上紅撲撲地,接話解釋起來:“宋姐姐,我叫吟風,是京兆府的吏廚。前日在外頭施粥耽誤晚了,才來周少尹府上借住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宋縉自覺失言,越發不自在了。
可觀這兩人不約而同微紅的面色,又令她不自覺回想起少時與蘇汲成婚前的日子。
她捂嘴遮掩著笑意,眼眶裏卻紅紅的。
既覺欣慰,又有些懷念。
還沒來得及多話幾句家常,端王便催促著要盡快帶宋縉和啞巴藥童離開。
周沈無計,只能站在宅院門口,久久看向逐漸走遠的馬車。
都已拐過彎去沒了蹤跡,他還是沒能回過神來。
吟風拽拽周沈的袖角,才終於將他的心神收攏回來。
她道:“你就別擔心了,端王殿下雖然有些兇巴巴的,但他應該是個好人。”
周少尹皺眉,“你不過才見他幾面,如何就知曉了?”
“殿下不是都知道周少尹的真實身份了嗎?若他今日是在公堂、大殿裏揭發,當著所有人的面,文老堂主和宋姐姐怕是沒辦法幫你說話了。”
周沈心思都牽在別處,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端王特意等著他下值回來,也沒用王府的官籍車馬。今日在周宅發生的一切,明面上都不會留下印跡。
即算是沒有那段冤情,只要他能盡快辭官離開,端王想必也不會過多追究。
“只是,”周沈垂眸,“連累你卷進這些舊事……”
吟風剛想擺手說沒事的,趙士謙竟從後廚鉆了出來,嘴角還殘著些胡餅碎屑,想是審問時就餓了,方才趁著她和周沈為宋縉送行那會兒,偷偷跑去吃的。
他叉腰嗔怪道:“周沈啊,你太不厚道了!枉我把你當兄弟,連我都騙?”
周沈撓頭思索,他本想同趙士謙也道聲歉的。
可現在他改了主意,略擡起下巴,挺身反問:“那卷江陽縣的卷宗,是你給端王殿下的?”
趙士謙撇撇嘴,偃旗息鼓,再也沒好意思說周沈的不是。
吟風也趁機朝他吐吐舌頭,趁勝追擊:“你都還沒給陶二小姐道歉呢,怎好意思說別人了!”
二人一唱一和,竟將話癆趙士謙逼得啞口無言。
這周宅他是待不下去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趙士謙雙手一擡,“我這就去濟善堂找陶二小姐道歉,總行了吧!”
認完輸,當即開溜。
快得吟風一時都沒能反應過來。
回過神才發現,除了那兩名老仆,周宅空蕩蕩的,只剩她和周沈了。
雖說周沈書房的小榻比起京兆府那小院,要好睡上許多。但連日宿在此處,有些太麻煩別人了。
她胡亂編起借口:“我明日還要去做廊食,還是回京兆府吧。那裏近一些,不用起得這麽早……”
話還沒說完,她才想起,明日是二月初一,朝廷放旬假。朝臣們都不必上朝了,廊食當然也不必做了。
吟風拙劣地撓撓頭。
周沈自是記得旬假的事,也沒點破,只說道:“提起廊食,我還有件事要交代給你。”
說罷,他走回臥房,取出件厚實的包裹出來。
“這是……?”
周沈一樣樣和她解釋:
“這個是京兆府的腰牌,你往後便是在冊的吏廚,有腰牌傍身,行事會方便許多。”
腰牌是純銅煉制,比吟風手掌還大些。正面刻著氣派無比的“京兆府”三字,反面則是“吏廚吟風”四個字,也相當威武。
“還有這個,是能防身的朱釵。”
珠飾是素雅簡約的尋常款式,雍州女子約莫半數都會有這種樣子的釵子。但釵尾卻比尋常飾品長出足足半指,拿在手裏沈甸甸的。尖端更是開過刃,閃著鋒利的寒光。
周沈解釋道:“皇城嚴禁攜帶匕首、兵器進入,只有做成這樣才能瞞天過海。你佩戴時也小心些,莫傷了自己。”
最後一樣是個大號鞭炮,與手掌差不多長度,直徑比拇指略粗一些。
“這是信號火炮,遇險求救時用的。它炸裂的聲音不大,但光亮卻很明顯。即便是烈日高懸,方圓十裏之內也能夠瞧出來。”
吟風一壁應接不暇地收下,一壁聽著周沈連珠炮似的叮囑。
“禮部尚書並非太子的羽翼,皇城裏還有金吾衛到處巡視。那胡奴阿鹿孤就算察覺出你的身份來,也不敢在皇城之中動手。只是事有萬一,這些防身之物你必須隨身帶著,不能出差池。”
吟風點頭如搗,小心地將這些物件一一收好。
那可做匕首的朱釵,也當面簪進了發髻裏。
都交代完了,周沈擡眼瞧瞧外頭,竟還沒宵禁落鑰。
他清了清嗓子,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
“你……還要回京兆府嗎?”
吟風抿嘴笑起來,“我……想和小白玩!”
周沈頷首,明朗地笑了起來:“你能找到它?除去梅花腳印,我好久都不曾見過它。”
吟風哪知道這雙面小貓咪的秘密,有些詫異:“小白的窩就在書房裏啊,我帶你去找它玩!”
作者有話說:
男主的情況大致上是,他所處的位置在起火點附近,沒被直接燒到。但吸入了太多煙塵和一氧化碳,出現了中毒癥狀。所以動彈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
文中:“鬥麥八錢,掘草根、樹皮啖之。流稃枕藉,饑人相食,縣官雖禁而不能止也。”
出自各種古代縣志,來源網絡。糅合到了一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卻是從未想過自己會被周沈一句反問,嗆到啞口無言。
蘇氏醫館的火因何而起?
他只看了卷宗所呈現的字眼,並未詳查。且他在乎的, 也只是卷宗上有關周覆耘父子的信息。
端王面無表情,念道:“卷宗所載, 是館中藥童煎藥時不慎走水。”
周沈逸出一聲冷笑。
這破綻連趙士謙都能一眼瞧出來。
大火發生在衛州水澇半年後的冬日裏, 蘇氏醫館的名聲早就臭了。
沒人會來尋醫治病, 自然極少煎藥。
不用煎藥, 又怎會牽連出一場大火。
十二年前的舊事一經提起, 便令眾人心生惡寒。
文澤生怕周沈情緒失控, 說出過激的話來。他不再沈默,作揖朝端王行禮,打斷了二人的對峙,問道:“不知殿下可還記得老朽?”
端王皺眉看去:“本王記得。你曾是父皇欽點的太醫令,後來辭了官。”
文澤卻笑著搖頭, “殿下該記得, 我不僅是太醫令, 更是蘇汲在太醫院的師父。”
文澤的聲音蒼老低緩,幽幽地說起十二年前的事。
當時,蘇汲染病而亡的消息連同他的滔天罪名一同自衛州遞回京兆。
偷賣藥材、耽誤救治, 人人都罵他是帶來瘟疫的掃帚星,罵他是致使瘟疫彌漫的罪魁禍首。
文澤身為師父,深知蘇汲的為人,未敢輕信。
他幾次三番托請賑災隊伍中相熟的隨行軍醫, 花費數月, 從上千份藥案中翻找出了幾十頁蘇汲親筆所書的藥案。
依照醫案記載的日期、藥方, 文澤能夠確定:
那場由水澇引發的瘟疫, 是蘇汲最先在災民中發現的。
並且一直都殫精竭慮地考量著對策。
藥案中,蘇汲細致地批註了各種藥材的藥效、儲備和損耗情況,想方設法地用現有藥材發揮最大功效。
閱完藥案,文澤便覺事有蹊蹺。
他帶著蘇汲親筆藥案,前往江陽縣蘇氏醫館,同蘇汲父親徹夜長談。
本是為商議對策,查清事實的。
可就在他們相談後的第二日,這場吞噬一切的大火悄然而至。
蘇氏醫館隨著那幾十份親筆藥案一同葬身火海,成了灰燼。
盡管文澤留有覆本,也很難借此為蘇汲爭辯。
實則,即使親筆藥案被留下,仍會被指摘為偽造。
吟風目瞪口呆地聽著文澤所述,又一幕幕地想起曾經極度怕火的周沈。
想到他說,他曾親眼看著家人在他眼前燒死、而他卻沒有力氣救他們出來……
火勢盈天,甚至能將黑沈的冬夜映如白晝。
少年蘇沈伏倒於門邊,烈焰火舌在他身邊狂舞,滾燙濃煙挾著大量灰塵刺痛他的雙眼和喉嚨。
只有聽覺被無限地放大……
火星爆裂的聲音;屋外疾風助長硝煙升起的聲音;還有,父親母親自臥房傳來的慘叫聲。
偏只有他自己喊不出話,也沒有力氣挪動身體。
熱浪扭曲了所能看見的一切,只模糊地感覺到是賬房先生周叔的兒子最先趕來,從煙塵裏一把將他拉出!
周覆耘的兒子名叫周小禹,與少年蘇沈年紀相仿,志趣相投,是他許多年的玩伴。
平時提桶井水能撒出一多半的藥罐子,也不知從哪裏借來這股力氣。
他死命大喊著:“走水了!快救人!”
被煙熏啞了嗓子也沒停下。
可前廳離這後院還有些距離,睡著的周覆耘和其他兩名藥童都沒能及時趕來。
他急得牙關都在發抖。
幹脆一屏氣,率先紮進火勢最為兇猛的臥房。
而蘇沈,只能艱難地擡起頭,眼睜睜看著周小禹奮力拖拽的身影逐漸被火光吞噬……
最終,烈火轟然燒斷了房梁。
周沈撿起被端王仍在地上的卷宗,冷靜且克制地陳述著:
“我從火場爬出來,嗓子才終於能出聲。可無論我怎麽喊叫,街坊鄰裏都沒有一人願意出手相幫。
“那些人害怕背在我兄長身上的罵名,也忘了我父親母親在江陽行醫幾十年,治過他們的病;救過他們的命。
“可救過無數性命的醫者,為何會成了……過街老鼠?
“竟無一人敢救。”
他越是平靜,端王便越覺得汗毛倒豎,渾身發怵。
原本懷抱婚書暗自神傷的宋縉看向周沈,她亦是初次聽聞大火的真相,聽完雙目含淚,神情覆雜。
宋縉與蘇汲是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蘇、宋兩家比鄰而居,關系也算親厚。比起蘇沈則是年長了八歲,如長姐般看著他長大。
後來她和蘇汲結下姻緣,更是親上加親。
若不是遭受這天大的冤孽,他們兩家本該會相互扶持著過完餘生。
蘇汲的死訊連同他的罪名一同傳到江陽後,宋縉爹娘對蘇汲大失所望。又因飽受無知之人的謾罵詆毀,不得已舉家搬遷。
宋縉也被爹娘帶走,撕毀了婚書,就此決裂。
她不願相信,鬧著要去衛州為蘇汲收屍,被爹娘狠心鎖進了高閣。
直到蘇氏一家連同醫館葬身火海的消息傳到宋縉耳中,她才下定決心出逃,獨自前往遙遠的衛州。
這一走,便是十二年。
她走遍了衛州大小山脈,無數座城郭、村莊。其中心酸難以言說,但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她找到了足夠的實證來還原當年的真相。
自去歲初冬開始,她便從衛州出發,一路冒著大雪朝京兆艱難前行。
不為別的,只為擊響登聞鼓,將真相公之於眾。
此刻,她支起癱軟的病體,自袖彀中取出一柄珍藏的木盒。與端王視線相接,她道:“封丘縣真相在此,請殿下查閱!”
那木盒裏盛著三樣東西。
一則是宋縉搜集而來的零星幾頁藥案,落款人蘇汲。所寫藥方大同小異,從幾味常見藥便可推測出是用來應對瘟疫的。
藥案書寫本是一式兩份,一份留在醫者自己手中作為存證;另一份寫給病患保留,藥童也是照著病患手裏的那份抓取藥物。宋縉找到的這幾份,應該就是當年留在病患手中的。
二則是一沓厚重的手劄,落款人名為方玉芝。他在手劄開頭提到自己的身份是縣學教諭。
最初寫下這本手劄是為了紀念幾名被洪水沖走的庠生。往後翻看,便知這名教諭雖躲過洪水,卻沒能逃過疫病。
手劄寫到此處,便是外人無法無法探知的真相。
端王快速掃視的視線慢了下來,細細看去:
“大疫兩月有餘,縣內死者過半。鬥麥八錢,掘草根、樹皮啖之。流稃枕藉,饑人相食,縣官雖禁而不能止也。
“蘇太醫設醫院專收病患,餘亦在此列。幸得診治,服湯藥三日有餘,已略有好轉。
“然則縣內藥材、糧食將盡。蘇太醫籌謀兩日,未果。齊王離府,棄染病兵士、醫者不顧。一並下令棄城,自此縣門落鎖,路橋盡毀,至孤立無援之絕境。
“蘇太醫尚留此地,然則,他亦有染病之征兆……”
看至“棄城”二字,端王拿著手劄的十指便開始止不住地發顫。
這和嚴濯帶回的奏報全然不同。
若按嚴濯的說法,此刻他正應留在封丘縣內斡旋周轉。
再往下看去,這名教諭所寫的手劄,越發混亂,筆力虛浮,顯然已經病入膏肓,難有餘力提筆。
嚴濯棄城而逃後的第三日,在寫下狂亂潦草的“吾孫病亡”四個字後,這篇手劄便戛然而止。
端王擡臉看向宋縉,欲言又止。
宋縉卻是殘忍而直白地答道:“方教諭全家老小都死在這場瘟疫裏,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端王只覺喉嚨喑啞,半晌也說不出話來,只好沈默著翻出木匣裏第三份證據。
這第三則是一份手書。
出自蘇汲的啞巴藥童,正跪在堂前。他無法言語,只能寫下這卷手書,蓋章印戳,立為字據。
手書比起方教諭的手劄更為詳盡,樁樁件件都反駁了嚴濯帶回京內的奏報和民間的傳言。
蘇汲早早發現瘟疫,上報嚴濯,未能引起重視。連那所收容病患的醫院都是蘇汲自行設置的。而趁機高價販糧、販藥,則是嚴濯的手筆。
等瘟疫到了一發不可收拾之際,他便已悄然撤出封丘,任由染病的人自生自滅。
蘇汲和啞巴藥童兩人都隨著災民染病,只他的癥狀稍輕些。
方教諭病亡後,蘇汲自知封丘縣的狀況他已無回天之力,便教尚有行動之力的啞巴藥童逃進深山尋找生機。
臨別前,蘇汲將方教諭的手劄交給了啞巴藥童保管。
端王看罷,心驚不已。
若這些證言如實,嚴濯即是顛倒黑白,欺瞞帝王臣子、欺瞞天下百姓。
這些證言仍有待查證真假,縱然心驚,也得留有幾分謹慎。
但他方才質問周沈時的強大氣勢的確已消散大半。
從這冗長的手書中擡眼再看向周沈時,目光顯然緩和許多。
端王沈聲嘆息:“你偷換姓氏,冒死人之身份參加科考,入朝為官。無論如何,這都是欺君之大罪!”
“若非太子殿下欺天下百姓在先,我蘇沈,自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他擲地有聲,毫無半分怯弱。
堂下宋縉、文澤等人俱是神色一凜,不約而同將視線投在端王身上,靜觀他的舉動。
端王緊盯周沈,屏息許久。
“本王容你為兄長平反。但,事成之日,也該是你辭官歸隱之期。”
這話中的意思,是已然相信這些證詞?
堂下所有人眼前一亮。
十二年的郁結和無法吐露的心聲皆在此刻隨著一口濁氣吐出體內,周沈全然不在乎辭官之事,只覺分外輕快。
他躬身作揖,“卑職明白。”
倒是端王眉間籠了慘淡愁雲。
本是為問罪而來,現在反倒得幫忙隱瞞這天大的秘密。
端王無奈地揮手,不僅赦免了跪地的一眾人等,還憂心著看向宋縉和那啞巴藥童。
他緩和下來,同周沈商議:“你這宅子人手太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修養。還是盡快將宋夫人和這藥童,送到本王府上。”
周沈猶豫著看向宋縉。
端王氣道:“本王既已答應你,自然沒有變卦的道理!”
還是宋縉先朝周沈投以寬慰的目光,一並應承道:“殿下大恩,宋氏感激不盡。”
王府宮婢如雲,做事還更妥帖細致。裏頭郎中的醫術就算比不過文澤,也差不到哪去。
治病修養的事,交到端王府上,的確能在施粥賑災這個節骨眼上為周沈省不少事。
定好此事,端王又朝身旁小廝吩咐:“再多尋幾個身患重病的鰥寡孤獨,查清底細後一同收治。既能做幌子,也能多幫襯他們一些。”
端王這一提醒,文澤便拍著後腦勺,突地想起昨日那個五臟六腑乾坤挪移的鏡面人來。
他也顧不上攙扶宋縉,就近拉來吟風作宋縉的拐杖,自己則一溜煙跑出宅院。
宋縉穿的襖裙並不寬大,但在她身上卻顯得格外松垮。
吟風扶著她細如枯枝的胳膊,生怕不小心弄斷了。
“宋姐姐,你也太瘦了……”
宋縉蒼白的臉上卻泛起微笑,“無礙,都已撐過來了。”
身為廚娘的使命感令吟風無法接受,她下定決心,“我做飯很好吃的,一定會讓宋姐姐吃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
宋縉心生羞怯,幽嘆道:“這怎好麻煩你……我是阿沈的兄姊,他家裏人又都遭了大難,本該是我照顧你們才對的。”
“啊?”
吟風皺著眉,一時沒能反應過來宋縉話中的意思。
她笑著問:“你們成婚多久了?”
吟風一楞,下意識扭頭看向周沈。
他也楞了神,反應了片刻,才頗有些扭捏地同宋縉低聲道:“兄姊,你誤會了。”
吟風面上紅撲撲地,接話解釋起來:“宋姐姐,我叫吟風,是京兆府的吏廚。前日在外頭施粥耽誤晚了,才來周少尹府上借住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宋縉自覺失言,越發不自在了。
可觀這兩人不約而同微紅的面色,又令她不自覺回想起少時與蘇汲成婚前的日子。
她捂嘴遮掩著笑意,眼眶裏卻紅紅的。
既覺欣慰,又有些懷念。
還沒來得及多話幾句家常,端王便催促著要盡快帶宋縉和啞巴藥童離開。
周沈無計,只能站在宅院門口,久久看向逐漸走遠的馬車。
都已拐過彎去沒了蹤跡,他還是沒能回過神來。
吟風拽拽周沈的袖角,才終於將他的心神收攏回來。
她道:“你就別擔心了,端王殿下雖然有些兇巴巴的,但他應該是個好人。”
周少尹皺眉,“你不過才見他幾面,如何就知曉了?”
“殿下不是都知道周少尹的真實身份了嗎?若他今日是在公堂、大殿裏揭發,當著所有人的面,文老堂主和宋姐姐怕是沒辦法幫你說話了。”
周沈心思都牽在別處,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端王特意等著他下值回來,也沒用王府的官籍車馬。今日在周宅發生的一切,明面上都不會留下印跡。
即算是沒有那段冤情,只要他能盡快辭官離開,端王想必也不會過多追究。
“只是,”周沈垂眸,“連累你卷進這些舊事……”
吟風剛想擺手說沒事的,趙士謙竟從後廚鉆了出來,嘴角還殘著些胡餅碎屑,想是審問時就餓了,方才趁著她和周沈為宋縉送行那會兒,偷偷跑去吃的。
他叉腰嗔怪道:“周沈啊,你太不厚道了!枉我把你當兄弟,連我都騙?”
周沈撓頭思索,他本想同趙士謙也道聲歉的。
可現在他改了主意,略擡起下巴,挺身反問:“那卷江陽縣的卷宗,是你給端王殿下的?”
趙士謙撇撇嘴,偃旗息鼓,再也沒好意思說周沈的不是。
吟風也趁機朝他吐吐舌頭,趁勝追擊:“你都還沒給陶二小姐道歉呢,怎好意思說別人了!”
二人一唱一和,竟將話癆趙士謙逼得啞口無言。
這周宅他是待不下去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趙士謙雙手一擡,“我這就去濟善堂找陶二小姐道歉,總行了吧!”
認完輸,當即開溜。
快得吟風一時都沒能反應過來。
回過神才發現,除了那兩名老仆,周宅空蕩蕩的,只剩她和周沈了。
雖說周沈書房的小榻比起京兆府那小院,要好睡上許多。但連日宿在此處,有些太麻煩別人了。
她胡亂編起借口:“我明日還要去做廊食,還是回京兆府吧。那裏近一些,不用起得這麽早……”
話還沒說完,她才想起,明日是二月初一,朝廷放旬假。朝臣們都不必上朝了,廊食當然也不必做了。
吟風拙劣地撓撓頭。
周沈自是記得旬假的事,也沒點破,只說道:“提起廊食,我還有件事要交代給你。”
說罷,他走回臥房,取出件厚實的包裹出來。
“這是……?”
周沈一樣樣和她解釋:
“這個是京兆府的腰牌,你往後便是在冊的吏廚,有腰牌傍身,行事會方便許多。”
腰牌是純銅煉制,比吟風手掌還大些。正面刻著氣派無比的“京兆府”三字,反面則是“吏廚吟風”四個字,也相當威武。
“還有這個,是能防身的朱釵。”
珠飾是素雅簡約的尋常款式,雍州女子約莫半數都會有這種樣子的釵子。但釵尾卻比尋常飾品長出足足半指,拿在手裏沈甸甸的。尖端更是開過刃,閃著鋒利的寒光。
周沈解釋道:“皇城嚴禁攜帶匕首、兵器進入,只有做成這樣才能瞞天過海。你佩戴時也小心些,莫傷了自己。”
最後一樣是個大號鞭炮,與手掌差不多長度,直徑比拇指略粗一些。
“這是信號火炮,遇險求救時用的。它炸裂的聲音不大,但光亮卻很明顯。即便是烈日高懸,方圓十裏之內也能夠瞧出來。”
吟風一壁應接不暇地收下,一壁聽著周沈連珠炮似的叮囑。
“禮部尚書並非太子的羽翼,皇城裏還有金吾衛到處巡視。那胡奴阿鹿孤就算察覺出你的身份來,也不敢在皇城之中動手。只是事有萬一,這些防身之物你必須隨身帶著,不能出差池。”
吟風點頭如搗,小心地將這些物件一一收好。
那可做匕首的朱釵,也當面簪進了發髻裏。
都交代完了,周沈擡眼瞧瞧外頭,竟還沒宵禁落鑰。
他清了清嗓子,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
“你……還要回京兆府嗎?”
吟風抿嘴笑起來,“我……想和小白玩!”
周沈頷首,明朗地笑了起來:“你能找到它?除去梅花腳印,我好久都不曾見過它。”
吟風哪知道這雙面小貓咪的秘密,有些詫異:“小白的窩就在書房裏啊,我帶你去找它玩!”
作者有話說:
男主的情況大致上是,他所處的位置在起火點附近,沒被直接燒到。但吸入了太多煙塵和一氧化碳,出現了中毒癥狀。所以動彈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
文中:“鬥麥八錢,掘草根、樹皮啖之。流稃枕藉,饑人相食,縣官雖禁而不能止也。”
出自各種古代縣志,來源網絡。糅合到了一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