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8章 八 檄文

關燈
崔浩正色:“小娘子字字誅心,直指世族,文采頗為老道,毫無青澀之感,可惜是個女子。”

崔鄴趕緊說:“她也幸虧是個女子。”

她要是個男子,惹惱了她,可就不是一封檄文的事情了。他算是看開了,就謝奚那個脾氣,也是個趕捅天的主兒。

不過一日,那封檄文在長安城的書院裏大肆傳閱。

新朝才安定,前朝世族沈屙已久,民不聊生。國祚可滅,世族不倒。

聖上這幾年有意劍指世族,可又怕國基不穩,遲遲不敢動作。

陸益之開年後並沒有去書院,一直跟著祖父陸溫,修繕前朝的《善民百計》,午時陸文之拿著那封檄文回來直奔陸溫的雲鶴院,見陸益之也在,頓了頓,將檄文拿出來給陸溫說:“今日在館裏都在傳閱此文。”。

說著將檄文遞給陸溫,陸溫看了很久,一直默不作聲。

陸益之一身黑色的圓領袍坐在一邊,停下手裏謄抄的筆,眼神詢問陸文之,陸溫問:“何人所作?”

陸文之為樂這份繳文,整整打聽了一日。

看了眼陸益之,道:“謝家那位和三弟定親的小娘子。”

陸溫略有些驚訝,將繳文遞給陸益之,陸益之迅速的掃了一遍。

真是言辭老辣,字字誅心。

他對謝奚的印象幾乎沒有印象,只記得謝家曾經送來過一張畫像,一個養在蘇州的小娘子,乳名雀奴。

這檄文卻絲毫沒有江南女兒的婉轉,渾然大氣,氣勢磅礴。這文采等閑男子比不上。

陸溫問:“都有哪些人在看?”

陸文之老實答:“長安城裏的書生,盡數都看過了。”

陸溫像是輕輕嘆了聲,說:“真是,後輩不可估量。”,說完又笑起來,看了眼陸益之。

陸益之在長安城的兒郎中也是翹楚,陸老對這個孫子頗驕傲,看了檄文後,卻淡淡的有種羨慕別家出息子弟的遺憾,若是自家兒郎有這等魄力,陸家可保兩世榮耀。

又一想,那小娘子是自己定下的孫媳,只覺得是緣分。

陸益之一身黑,顯得人格外的清亮,問陸文之:“可知道緣由?”

陸文之曾見過那個一身男裝的謝奚,知道三弟和陳家小娘子之間的情誼,難免有偏愛之心,道:“去年年底謝家生意出了事,討債的債主上門,不知怎的,那債主來了咱們家,三叔最後替陸家付了,謝家小娘子最後就叫人送禮上門並送了字據。前幾日又說謝家小兒子在書院被陳家小兒子帶著一幫人給打了,謝小娘子去書院討理,書院夫子懼於世家權勢,譏諷她窮人多事。她一聲不吭,回去就寫了檄文,有了這三問夫子。”

陸文之是極欣賞謝奚的磊落。又想起那日見她,她一身男裝,性格爽朗,落落大方的樣子,談笑得宜,是不是生在謝家,其實關系不大。

陸益之並不知道謝家欠債這回事,驚訝的看他一眼。

大概是猜到裏面有父母的緣故了,沒再說話。

說起謝家去年的那場無妄之災,也是因陸益之的緣故,長安城裏多少世家小娘子因為他和謝家這門親事,惋惜不已,而去奚落謝家小娘子。

陳家是世交,陳家女兒是當今聖上的貴妃,陳家自然水漲船高。舊朝覆滅,新朝初立時,陳家為擁立聖上失了兩子,而今貴妃只剩陳留一個哥哥,家裏子侄一大群,因著貴妃的緣故,陳家在長安城裏可以說是最顯貴的皇親。

陳家有個小女兒叫陳於敏,自小才思敏捷,是長安城裏才女翹楚,得過聖上讚譽。自小欽慕陸益之。長安城裏也一直拿這兩人的文采比較。

看來這次也不例外。

陸老聽的淡淡的笑笑,揶揄的看了眼陸益之,笑說:“這小娘子胸有丘壑,不是等閑人,這檄文只字不提權貴,不提委屈,只問夫子,問天下書生,何為貴,何為賤。好一句天下書生得陛下教誨,好一句天子門生。生在謝家,可惜了。”

陸益之掩下心裏的翻騰,只說:“看來長安的十二書院,怕是要不安寧了。

這檄文的威力比謝奚想象的更大,崔鄴幾乎快直接把她的繳文直接送到了天子面前。他人並不攪和進官場,卻能在這宦海裏游刃有餘的活動。

因著一封檄文,暗濤洶湧。

謝奚在家呆了三天,第三天崔鄴讓人送信來說,這事已經鬧大了,必會有個說法。

她得了準信,就帶著謝昭小朋友就去了郊外莊上。

王媼勸說:“小郎君學業要緊,怎能隨意不去書院?”

謝奚不客氣說:“送他去書院,繼續被人打嗎?”

王媼吶吶的說不出話來。謝奚並不理會,讓謝昭自己收拾要帶的行李,謝昭一聽謝奚帶他騎馬出城,高興的顧不上疼,背著小包袱滿臉興奮的看著她,謝奚不客氣的打開他的小包袱,果然一本書都沒有。

她嚴肅說:“筆墨紙硯和書都帶著,去郊外養病,功課也不能落下。”

王媼一聽,興沖沖的進去替他收拾。

謝昭沒有來過郊外莊上,到了莊上,又興奮活潑,哪有家裏每日做功課愁眉苦臉的樣子,謝奚要去田裏看西瓜育苗情況,和他做好約法三章:“每日起床寫字一個時辰,午後休息起來繼續看書,功課溫習好了,就可以去玩耍。”

謝昭滿口答應,才七歲的小孩,正是調皮的年紀,整日之乎者也的學習,早晚是書呆子。

魯伯因為沒有種過西瓜,整日的守在田裏,謝奚去瓜田除草,一早上給魯伯講解西瓜的養護,謝奚看著西瓜的出苗情況,崔鄴的種子質量不錯,出芽率很高。快中午了,她整個人被曬的臉通紅,魯伯催她回去休息,自己領著人在西瓜田裏繼續除草,工人已經在挖溝渠,陸伯盯著人挖渠,她其實想種一茬稻子,等水渠進來,有水灌溉,稻子絕對能成。

不說雜交水稻的技術,起碼選種優育比現在的種植收益肯定要好,雜交需要很長的實驗,她需要慢慢改良。

至於胭脂米那種高貴品種就別想了,能讓普通稻種雜交增產,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了。

她上大學第一課,當時的副院長講話,說,農業這個專業體系,本就是國本基礎,一輩子做的就是利國利民的事。

她學了那些年,為了不種地辛苦考公,結果還是沒逃得過下鄉基層,農業扶貧。她這輩子註定是個農業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