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遠山和致心聞言, 心頭一震。
他們都知道,厲勁秋早就挑釁宣告,要作一首《偽君子》, 但他們都沒有匯報給寧明志。
因為匯報了, 師父除了生氣,毫無意義。
此時, 厲勁秋舊事重提, 兩位弟子心照不宣的保持沈默, 視線小心謹慎的去瞟寧明志。
果然見到他們的師父,臉色凝重,眼神無法控制的變得兇狠。
皮膚發灰發白的老頭,惡狠狠看人的模樣, 著實像一尊恐怖蠟像,直勾勾的瞪出一股陰寒的意味。
可惜,他遇到的是厲勁秋。
“怎麽?聽不懂?”
厲勁秋隨手就彈,輕松愉快的燦爛旋律, 帶著作曲家的貼心解說。
“這是氣質高潔的君子們,相聚甚歡。”
一行陰暗低沈的降E小調慢板, 跳躍在黑色琴鍵之上。
“這就是陰險狡詐的偽君子, 試圖加入他們的話題。”
厲勁秋很喜歡這首曲子,每一個音符都像是腳步聲、交談聲、斥責聲。
“可惜呀,君子們好心好意歡迎他的加入, 偽君子不僅沒有改過自新,還暗中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自以為神鬼不知。誰知道——”
他手指狠絕有力, 砸出了震顫的旋律, 聲聲如槍如刀如劍如戟, 刺得寧明志心跳劇烈。
“在天有靈,看得清清楚楚!”
厲勁秋沒有說誰看得清楚,寧明志蒼白枯槁的容顏卻泛出一陣冷汗。
他這一生只怕一件事,只怕一個人。
所有的期許願景都寄托在了一首《猗蘭操》,曲在琴在情義在。
沈聆生前遺願是想見猗蘭琴,那便是想見他!
“……不錯的曲子。”
寧明志內心慌亂,表面鎮定。
他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至死不會輕易動搖。
即使胸腔心臟瘋狂的跳動,急迫得像要沖出軀殼,他也能忽視《偽君子》給他帶來的凝重回憶,渴望真正的樂曲。
寧明志不再看狂傲的厲勁秋,溫柔慈祥的凝視鐘應。
“小應,你說過你會為我彈奏靜篤臨終前心心念念的樂曲。”
就算是鋼琴也行!
鐘應勾起笑意。
面前的寧明志正如他猜想的那樣,做盡壞事,早已無心。
這人如果有半分良善、半分愧疚,就該在陰暗低沈與輝煌燦爛共存的《偽君子》裏,感到惶恐不安。
然而,他非常的坦然。
就像他出賣遺音雅社,投靠日本侵略者,頻頻以“遺音雅社音樂家”的名號出沒於親日報刊時一樣,認為自己沒有錯,做出了正確選擇。
鐘應憐憫他,同情他,厭惡他。
也有義務轉達他——
“我確實說過。但你還記不記得,我也說過,那張十三弦築早已經不叫猗蘭了。”
鐘應的話,讓寧明志真正的升起一絲害怕。
他強迫自己忘記的事情,如同海嘯風暴席卷而來。
“不可能。”寧明志的聲音陰沈,遠比聽到什麽偽君子什麽賣國賊的斥責,更加抗拒。
他皺著眉,一字一頓,告訴面前這位無知晚輩。
“我與靜篤情誼極深,在他贈予我築琴的時候,親口說過,這琴會登臺演奏《猗蘭操》,它就叫猗蘭琴!”
遺音雅社的樂器,大多沒有名字。
那張十弦雅韻,腹中有字,自然得名雅韻。
可這十三弦築,本就無名。沈聆為它命名了,再恨寧明志,也不可能隨便修改。
“正如你所說,這琴如果登臺奏響《猗蘭操》,那它就該叫猗蘭。”
鐘應抓住了寧明志始終擔驚受怕的關鍵,聲音溫柔,如實的說出了爺爺未曾說過的話。
“但是,沈先生臨終前已經將十三弦築登臺演奏的曲目改了。”
“爺爺告訴你,沈先生想見築琴一面,但他沒有告訴你,沈先生見到這築琴,再奏響的就不會是你心心念念的《猗蘭操》。”
承載著寧明志所有期望、所有妄想的《猗蘭操》,是他刻進靈魂的信仰。
他信沈聆仍舊對他懷有期待,他信沈聆遺願裏必定會有《猗蘭操》登上舞臺。
只要沈聆惦記著《猗蘭操》,惦記著十三弦築,就忘不掉他的一言一行。
寧明志執著的守著築琴,夜深人靜、情到悲處,總會拿起竹尺,擊響那一首古曲,腦海裏都是忘不掉的沈聆。
他直楞楞的盯著鐘應,一個字都不信。
倏爾,寧明志笑出聲,眼睛驟然煥發了光彩。
“我雖然老了,但我比任何人都了解靜篤。他不會輕易換曲,沒有比《猗蘭操》更適合築琴的樂曲,他就不可能更換演出的曲目。”
漢樂府詩篇並不是那麽容易奏響。
一曲《戰城南》已經耗費了沈聆多年心血,他斷不可能為了一時之氣,放棄一首完美無缺的樂譜。
鐘應知道他會這樣。
言語蒼白無力,說什麽都只會換來寧明志毫無愧疚悔意的狡辯。
這個人在自己認為正確的世界活得太久。
久到忘記了遺音雅社登臺演出的目的,又或者說,他從來沒有懂過遺音雅社為什麽而登臺。
鐘應心中回蕩著《戰城南》的淒厲控訴,《木蘭辭》的出征凱旋,《猛虎行》的其志不改,《長歌行》的活在當下。
句句是對侵略者的憤怒仇恨,詞詞是聲援挺身而出的戰士將領。
然而,寧明志不懂《猗蘭操》,八十年前不懂,八十年後仍是不懂。
他的琴聲裏只有蘭之猗猗,而沒有為國為民。
鐘應笑著站了起來,讓出了鋼琴的主要位置。
他說:“你以為沈先生選擇猗蘭,是想登臺高歌演奏者的品格,想登臺誇耀失傳築琴重見光明……但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寧明志睜大眼睛,滿是困惑。
鐘應憐憫的繼續:“當時,遺音雅社是為了什麽而登臺?”
為了什麽……
寧明志記憶裏恨不得忘記遺音雅社,恨不得只記住沈聆。
被鐘應這麽一問,他竟然很難跳出既定的思維,只記得沈聆反反覆覆告訴他的:“我是為了傳承《漢樂府》,重奏唐朝樂器,而成立的遺音雅社。”
他記得沈聆說這句話的神情、語氣,所以必然不會記錯。
但是鐘應信誓旦旦,覺得他錯了,以至於寧明志有些生氣。
“如果不是為了高歌品格,傳承古音,音樂家怎麽會登臺?”
他十分肯定,“靜篤親自告訴我,我們必須要以最佳的漢樂府,創造最好的演出。”
鐘應不再反駁。
他只是無奈的看向厲勁秋,“你看,我就說吧。”
厲勁秋恨鐵不成鋼的瞥了一眼寧明志,“這都能輸給你?這家夥比我想的還要廢物。”
仿佛他們打了一個賭,就賭寧明志記不記得遺音雅社登臺的初衷。
寧明志神色不悅,他明明記得清楚,為什麽會被質疑!
他恨不得馬上回去,翻找出沈聆寫給他的書信。
裏面必然提過這事,也必然反覆的與他斟酌,首演的時機與曲目!
鐘應看得出寧明志不服。
八十年前一位少年變為青年的短短時間,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更造就了無數人至今的執念。
“彈琴吧,秋哥。”
鐘應靜靜站在一旁,看向寧明志,“我信守承諾,請秋哥為你彈奏沈先生最後替換掉《猗蘭操》的那首曲子,希望你聽完之後,能夠想起沈先生和你說過的最重要的話。”
他說完,就見到寧明志皺起了眉。
這位老人即將期頤之壽,也留有年少時候的固執沖動。
以至於他固執蠻橫的強調自己和沈聆是知音,卻忘記了知音本該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
君子院廳堂沈默之中,響起溫柔舒緩的樂曲。
這是一首只適合單人彈奏的鋼琴曲,鐘應站在一旁仔細的聽,熟悉厲勁秋指尖的每一段旋律。
八十多年前,沈聆曾為這段旋律輾轉反側,最終選擇放棄。
七十多年前,沈聆重新找出這段旋律,忍著病痛與哀傷,為它殫精竭慮,郁郁而終。
鐘應會和厲勁秋一起彈琴痛罵偽君子,但他不會為偽君子彈奏沈聆的樂曲,圓了偽君子的癡心妄想。
於是,厲勁秋替他來彈。
鋼琴旋律溫柔穩重,盡是純粹西方音樂體系下,成熟的演奏技巧,找不出絲毫沈聆、樊成雲的痕跡。
這首曲子旋律簡單,也許是因為它從築琴弦上改編成鋼琴曲,音符比起《偽君子》更顯得靜謐安詳。
寧明志坐在那裏,不記得自己有聽過這樣的樂曲。
它非常的輕柔,像是夜晚月亮隱去了輝光,顯露出漫天繁星。
星星是如此的明亮耀眼,伴隨著琴音律動,喚醒了鐘石鳴羽,歌舞升平。
河流溪水嘩嘩作響,麥田稻穗金黃璀璨,凡是土壤,皆有良種,凡是水渠,皆有肥魚,凡是行人,皆有衣穿,凡是嬰孩,皆能飽腹。
桌臺糧油水米充足,居所屋瓦堅實不受風雨。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天平。
曲子並不悲傷,更不煽情,寧明志聽著聽著,卻感受到心中湧上來的空虛與落寞。
他想起來了,這首曲子的名字。
那是沈聆看著未完成的樂譜,和他慢慢講述的願景。
他說,他願這戰火早日平息,能夠重拾昔日安寧。
他說,他願略盡綿薄之力,資助前線飽受饑寒的戰士。
他說,國破山河在,人卻不能坐以待斃,甘願為奴為婢。
他說……
寧明志的眼淚在一首溫柔舒緩的鋼琴曲裏,驟然失控。
他想起來了。
他想起了最重要的事情。
沈聆說:“我們遺音雅社為了傳承《漢樂府》而相聚,但說到底,我們研究的是中華的音樂,彈奏是中華的樂器。”
“中華不存,拿這樂曲何用?”
“若是我們安於一隅,不去做一些我們能做的事情,活下來了、研究出曲譜了,又奏給誰聽?”
寧明志像被抽幹了渾身的力氣,在一次又一次的狡辯之後,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遺音雅社確實是為漢樂府成立,也確實是為了登臺高歌重振古曲而相聚。
但是那一場首演、那場場演出,都為了前線慘烈的戰事,籌措抗戰物資。
寧明志當時看得清清楚楚。
日軍飽腹衣暖,精兵強將,拿下整個中國不費吹灰之力。
窮苦孱弱的中國,再怎麽抵抗也不過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他讀過史書,學過列傳。
古往今來,都是強國吞並弱國,再來一統文化,重塑國界。
對他而言,國破有什麽要緊,家不亡人不散,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然而,沈聆不是這樣想,楚書銘不是這樣想,馮元慶不是這樣想。
連鄭婉清一個女人,連帶著才十歲的楚芝雅,都不這樣想。
只有他像一個異類,想的是戰爭之後安身立命,想的是傳承文化保全資料,想的是地方沒了、統治者沒了,歷史一樣會滾滾向前。
大不了多一個“古中國”罷了!
為什麽要以卵擊石!
寧明志憤憤不平,眼淚不斷流淌,在徒弟們的小心伺候下,緩緩擦去。
鋼琴曲進入了漸漸遠去的尾聲。
那番太平盛世的祭祀祈願,隨著厲勁秋最後一個悠長音符,慢慢淡去了影子。
“《景星》。”
寧明志說出了樂曲的名字,聲音盡是疲憊和諷刺笑意。
“靜篤怎麽可能用這樣的曲子,替代我們的情誼!”
“他說過,我會彈琴,我能擊築,我就遠勝過只會砍柴的樵夫鐘子期千百萬倍!我們不需要去羨慕什麽高山流水,我們自己就是猗蘭芳樹。”
寧明志聲音高亢,“他哪怕恨我,他都不可能選這首曲子!”
他發狂一般的狡辯,遠勝過他之前每次反駁鐘應的語氣。
鐘應看他的視線平靜,出聲說道:
“因為沈先生不恨你,他根本沒空恨你。那時戰火紛飛,友人散盡,他一身病痛,獨自支撐著繼續研究《漢樂府》的曲譜,即使沒了十弦雅韻,沒有十三弦築,沒了木蘭琵琶,沒了二胡編鐘,他也一直在前行。”
可他臨終感慨,依然沒有恨,只有遺憾。
遺憾山河破碎風飄絮,遺憾尋覓數年無知音。
鐘應的笑意淺淡,眉目舒展。
他說:“沈先生臨終前的日記,只惦記著十弦琴、惦記著遺音雅社流失的樂器、樂譜,對於你,他只覺得你們不是同道中人,無需再提而已。”
“所以,這張築琴的樂曲早已改作了《景星》,它也早已改名叫做景星。”
“你騙我!”
寧明志瞪大眼睛,“他肯定恨我!”
即使他一遍一遍的辯解,沈聆不會恨他不會怪他。
到了絕路之上,他寧願沈聆懷著對他的恨意去世,他寧願沈聆臨終的樂曲控訴他的罪行。
這樣,沈聆才會生生世世記住他,就像他記住沈聆一樣。
鐘應卻笑出聲來。
“寧明志,如果你將我的手機還我,馬上就能見到沈先生日記的照片。”
他的手機裏,存滿了研究資料、樂譜日記,“你可以親眼見到他的筆跡,也能見到他親自寫著——”
“‘築琴所托非人,可氣可嘆,若有機會,我願從未期許猗蘭灼灼,只願景星重現,天下太平’!”
寧明志臉色蒼白,呼吸微弱,手掌抓緊了輪椅扶手,似乎要和鐘應拼命。
可惜,鐘應全然不怕這個該死的老頭子。
他說:“沈先生心裏,再沒有你。”
更沒有他一聲聲親昵喚過的知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們都知道,厲勁秋早就挑釁宣告,要作一首《偽君子》, 但他們都沒有匯報給寧明志。
因為匯報了, 師父除了生氣,毫無意義。
此時, 厲勁秋舊事重提, 兩位弟子心照不宣的保持沈默, 視線小心謹慎的去瞟寧明志。
果然見到他們的師父,臉色凝重,眼神無法控制的變得兇狠。
皮膚發灰發白的老頭,惡狠狠看人的模樣, 著實像一尊恐怖蠟像,直勾勾的瞪出一股陰寒的意味。
可惜,他遇到的是厲勁秋。
“怎麽?聽不懂?”
厲勁秋隨手就彈,輕松愉快的燦爛旋律, 帶著作曲家的貼心解說。
“這是氣質高潔的君子們,相聚甚歡。”
一行陰暗低沈的降E小調慢板, 跳躍在黑色琴鍵之上。
“這就是陰險狡詐的偽君子, 試圖加入他們的話題。”
厲勁秋很喜歡這首曲子,每一個音符都像是腳步聲、交談聲、斥責聲。
“可惜呀,君子們好心好意歡迎他的加入, 偽君子不僅沒有改過自新,還暗中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自以為神鬼不知。誰知道——”
他手指狠絕有力, 砸出了震顫的旋律, 聲聲如槍如刀如劍如戟, 刺得寧明志心跳劇烈。
“在天有靈,看得清清楚楚!”
厲勁秋沒有說誰看得清楚,寧明志蒼白枯槁的容顏卻泛出一陣冷汗。
他這一生只怕一件事,只怕一個人。
所有的期許願景都寄托在了一首《猗蘭操》,曲在琴在情義在。
沈聆生前遺願是想見猗蘭琴,那便是想見他!
“……不錯的曲子。”
寧明志內心慌亂,表面鎮定。
他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至死不會輕易動搖。
即使胸腔心臟瘋狂的跳動,急迫得像要沖出軀殼,他也能忽視《偽君子》給他帶來的凝重回憶,渴望真正的樂曲。
寧明志不再看狂傲的厲勁秋,溫柔慈祥的凝視鐘應。
“小應,你說過你會為我彈奏靜篤臨終前心心念念的樂曲。”
就算是鋼琴也行!
鐘應勾起笑意。
面前的寧明志正如他猜想的那樣,做盡壞事,早已無心。
這人如果有半分良善、半分愧疚,就該在陰暗低沈與輝煌燦爛共存的《偽君子》裏,感到惶恐不安。
然而,他非常的坦然。
就像他出賣遺音雅社,投靠日本侵略者,頻頻以“遺音雅社音樂家”的名號出沒於親日報刊時一樣,認為自己沒有錯,做出了正確選擇。
鐘應憐憫他,同情他,厭惡他。
也有義務轉達他——
“我確實說過。但你還記不記得,我也說過,那張十三弦築早已經不叫猗蘭了。”
鐘應的話,讓寧明志真正的升起一絲害怕。
他強迫自己忘記的事情,如同海嘯風暴席卷而來。
“不可能。”寧明志的聲音陰沈,遠比聽到什麽偽君子什麽賣國賊的斥責,更加抗拒。
他皺著眉,一字一頓,告訴面前這位無知晚輩。
“我與靜篤情誼極深,在他贈予我築琴的時候,親口說過,這琴會登臺演奏《猗蘭操》,它就叫猗蘭琴!”
遺音雅社的樂器,大多沒有名字。
那張十弦雅韻,腹中有字,自然得名雅韻。
可這十三弦築,本就無名。沈聆為它命名了,再恨寧明志,也不可能隨便修改。
“正如你所說,這琴如果登臺奏響《猗蘭操》,那它就該叫猗蘭。”
鐘應抓住了寧明志始終擔驚受怕的關鍵,聲音溫柔,如實的說出了爺爺未曾說過的話。
“但是,沈先生臨終前已經將十三弦築登臺演奏的曲目改了。”
“爺爺告訴你,沈先生想見築琴一面,但他沒有告訴你,沈先生見到這築琴,再奏響的就不會是你心心念念的《猗蘭操》。”
承載著寧明志所有期望、所有妄想的《猗蘭操》,是他刻進靈魂的信仰。
他信沈聆仍舊對他懷有期待,他信沈聆遺願裏必定會有《猗蘭操》登上舞臺。
只要沈聆惦記著《猗蘭操》,惦記著十三弦築,就忘不掉他的一言一行。
寧明志執著的守著築琴,夜深人靜、情到悲處,總會拿起竹尺,擊響那一首古曲,腦海裏都是忘不掉的沈聆。
他直楞楞的盯著鐘應,一個字都不信。
倏爾,寧明志笑出聲,眼睛驟然煥發了光彩。
“我雖然老了,但我比任何人都了解靜篤。他不會輕易換曲,沒有比《猗蘭操》更適合築琴的樂曲,他就不可能更換演出的曲目。”
漢樂府詩篇並不是那麽容易奏響。
一曲《戰城南》已經耗費了沈聆多年心血,他斷不可能為了一時之氣,放棄一首完美無缺的樂譜。
鐘應知道他會這樣。
言語蒼白無力,說什麽都只會換來寧明志毫無愧疚悔意的狡辯。
這個人在自己認為正確的世界活得太久。
久到忘記了遺音雅社登臺演出的目的,又或者說,他從來沒有懂過遺音雅社為什麽而登臺。
鐘應心中回蕩著《戰城南》的淒厲控訴,《木蘭辭》的出征凱旋,《猛虎行》的其志不改,《長歌行》的活在當下。
句句是對侵略者的憤怒仇恨,詞詞是聲援挺身而出的戰士將領。
然而,寧明志不懂《猗蘭操》,八十年前不懂,八十年後仍是不懂。
他的琴聲裏只有蘭之猗猗,而沒有為國為民。
鐘應笑著站了起來,讓出了鋼琴的主要位置。
他說:“你以為沈先生選擇猗蘭,是想登臺高歌演奏者的品格,想登臺誇耀失傳築琴重見光明……但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寧明志睜大眼睛,滿是困惑。
鐘應憐憫的繼續:“當時,遺音雅社是為了什麽而登臺?”
為了什麽……
寧明志記憶裏恨不得忘記遺音雅社,恨不得只記住沈聆。
被鐘應這麽一問,他竟然很難跳出既定的思維,只記得沈聆反反覆覆告訴他的:“我是為了傳承《漢樂府》,重奏唐朝樂器,而成立的遺音雅社。”
他記得沈聆說這句話的神情、語氣,所以必然不會記錯。
但是鐘應信誓旦旦,覺得他錯了,以至於寧明志有些生氣。
“如果不是為了高歌品格,傳承古音,音樂家怎麽會登臺?”
他十分肯定,“靜篤親自告訴我,我們必須要以最佳的漢樂府,創造最好的演出。”
鐘應不再反駁。
他只是無奈的看向厲勁秋,“你看,我就說吧。”
厲勁秋恨鐵不成鋼的瞥了一眼寧明志,“這都能輸給你?這家夥比我想的還要廢物。”
仿佛他們打了一個賭,就賭寧明志記不記得遺音雅社登臺的初衷。
寧明志神色不悅,他明明記得清楚,為什麽會被質疑!
他恨不得馬上回去,翻找出沈聆寫給他的書信。
裏面必然提過這事,也必然反覆的與他斟酌,首演的時機與曲目!
鐘應看得出寧明志不服。
八十年前一位少年變為青年的短短時間,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更造就了無數人至今的執念。
“彈琴吧,秋哥。”
鐘應靜靜站在一旁,看向寧明志,“我信守承諾,請秋哥為你彈奏沈先生最後替換掉《猗蘭操》的那首曲子,希望你聽完之後,能夠想起沈先生和你說過的最重要的話。”
他說完,就見到寧明志皺起了眉。
這位老人即將期頤之壽,也留有年少時候的固執沖動。
以至於他固執蠻橫的強調自己和沈聆是知音,卻忘記了知音本該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
君子院廳堂沈默之中,響起溫柔舒緩的樂曲。
這是一首只適合單人彈奏的鋼琴曲,鐘應站在一旁仔細的聽,熟悉厲勁秋指尖的每一段旋律。
八十多年前,沈聆曾為這段旋律輾轉反側,最終選擇放棄。
七十多年前,沈聆重新找出這段旋律,忍著病痛與哀傷,為它殫精竭慮,郁郁而終。
鐘應會和厲勁秋一起彈琴痛罵偽君子,但他不會為偽君子彈奏沈聆的樂曲,圓了偽君子的癡心妄想。
於是,厲勁秋替他來彈。
鋼琴旋律溫柔穩重,盡是純粹西方音樂體系下,成熟的演奏技巧,找不出絲毫沈聆、樊成雲的痕跡。
這首曲子旋律簡單,也許是因為它從築琴弦上改編成鋼琴曲,音符比起《偽君子》更顯得靜謐安詳。
寧明志坐在那裏,不記得自己有聽過這樣的樂曲。
它非常的輕柔,像是夜晚月亮隱去了輝光,顯露出漫天繁星。
星星是如此的明亮耀眼,伴隨著琴音律動,喚醒了鐘石鳴羽,歌舞升平。
河流溪水嘩嘩作響,麥田稻穗金黃璀璨,凡是土壤,皆有良種,凡是水渠,皆有肥魚,凡是行人,皆有衣穿,凡是嬰孩,皆能飽腹。
桌臺糧油水米充足,居所屋瓦堅實不受風雨。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天平。
曲子並不悲傷,更不煽情,寧明志聽著聽著,卻感受到心中湧上來的空虛與落寞。
他想起來了,這首曲子的名字。
那是沈聆看著未完成的樂譜,和他慢慢講述的願景。
他說,他願這戰火早日平息,能夠重拾昔日安寧。
他說,他願略盡綿薄之力,資助前線飽受饑寒的戰士。
他說,國破山河在,人卻不能坐以待斃,甘願為奴為婢。
他說……
寧明志的眼淚在一首溫柔舒緩的鋼琴曲裏,驟然失控。
他想起來了。
他想起了最重要的事情。
沈聆說:“我們遺音雅社為了傳承《漢樂府》而相聚,但說到底,我們研究的是中華的音樂,彈奏是中華的樂器。”
“中華不存,拿這樂曲何用?”
“若是我們安於一隅,不去做一些我們能做的事情,活下來了、研究出曲譜了,又奏給誰聽?”
寧明志像被抽幹了渾身的力氣,在一次又一次的狡辯之後,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遺音雅社確實是為漢樂府成立,也確實是為了登臺高歌重振古曲而相聚。
但是那一場首演、那場場演出,都為了前線慘烈的戰事,籌措抗戰物資。
寧明志當時看得清清楚楚。
日軍飽腹衣暖,精兵強將,拿下整個中國不費吹灰之力。
窮苦孱弱的中國,再怎麽抵抗也不過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他讀過史書,學過列傳。
古往今來,都是強國吞並弱國,再來一統文化,重塑國界。
對他而言,國破有什麽要緊,家不亡人不散,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然而,沈聆不是這樣想,楚書銘不是這樣想,馮元慶不是這樣想。
連鄭婉清一個女人,連帶著才十歲的楚芝雅,都不這樣想。
只有他像一個異類,想的是戰爭之後安身立命,想的是傳承文化保全資料,想的是地方沒了、統治者沒了,歷史一樣會滾滾向前。
大不了多一個“古中國”罷了!
為什麽要以卵擊石!
寧明志憤憤不平,眼淚不斷流淌,在徒弟們的小心伺候下,緩緩擦去。
鋼琴曲進入了漸漸遠去的尾聲。
那番太平盛世的祭祀祈願,隨著厲勁秋最後一個悠長音符,慢慢淡去了影子。
“《景星》。”
寧明志說出了樂曲的名字,聲音盡是疲憊和諷刺笑意。
“靜篤怎麽可能用這樣的曲子,替代我們的情誼!”
“他說過,我會彈琴,我能擊築,我就遠勝過只會砍柴的樵夫鐘子期千百萬倍!我們不需要去羨慕什麽高山流水,我們自己就是猗蘭芳樹。”
寧明志聲音高亢,“他哪怕恨我,他都不可能選這首曲子!”
他發狂一般的狡辯,遠勝過他之前每次反駁鐘應的語氣。
鐘應看他的視線平靜,出聲說道:
“因為沈先生不恨你,他根本沒空恨你。那時戰火紛飛,友人散盡,他一身病痛,獨自支撐著繼續研究《漢樂府》的曲譜,即使沒了十弦雅韻,沒有十三弦築,沒了木蘭琵琶,沒了二胡編鐘,他也一直在前行。”
可他臨終感慨,依然沒有恨,只有遺憾。
遺憾山河破碎風飄絮,遺憾尋覓數年無知音。
鐘應的笑意淺淡,眉目舒展。
他說:“沈先生臨終前的日記,只惦記著十弦琴、惦記著遺音雅社流失的樂器、樂譜,對於你,他只覺得你們不是同道中人,無需再提而已。”
“所以,這張築琴的樂曲早已改作了《景星》,它也早已改名叫做景星。”
“你騙我!”
寧明志瞪大眼睛,“他肯定恨我!”
即使他一遍一遍的辯解,沈聆不會恨他不會怪他。
到了絕路之上,他寧願沈聆懷著對他的恨意去世,他寧願沈聆臨終的樂曲控訴他的罪行。
這樣,沈聆才會生生世世記住他,就像他記住沈聆一樣。
鐘應卻笑出聲來。
“寧明志,如果你將我的手機還我,馬上就能見到沈先生日記的照片。”
他的手機裏,存滿了研究資料、樂譜日記,“你可以親眼見到他的筆跡,也能見到他親自寫著——”
“‘築琴所托非人,可氣可嘆,若有機會,我願從未期許猗蘭灼灼,只願景星重現,天下太平’!”
寧明志臉色蒼白,呼吸微弱,手掌抓緊了輪椅扶手,似乎要和鐘應拼命。
可惜,鐘應全然不怕這個該死的老頭子。
他說:“沈先生心裏,再沒有你。”
更沒有他一聲聲親昵喚過的知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