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些執著哀求樊成雲去日本的人, 聽了這句話面面相覷。
他們仰頭偷偷打量鐘應,只覺得樊成雲的徒弟太過年輕,擔不起這樣的重任。
然而, 誰也不敢說,誰也不敢反駁。
沈默的跪在那裏, 等著靜子女士的回答。
靜子視線驚訝,盯著樊成雲。
可惜,樊成雲擦掉了眼淚,伸手強硬的扶起她。
“鐘應是我唯一的徒弟, 也是望歸唯一的孫兒。我發過誓,永遠不會踏足日本, 所以他替我們去, 正合適。”
靜子在樊成雲和身邊人的攙扶下,終於重新站穩。
她眼睛一眨不眨, 仔細端詳著鐘應。
年輕、內斂,一雙漆黑的眼睛澄澈透光,眉峰微微皺著,渾身充滿了抗拒,氣質仍是隱忍溫柔。
“好。”不知怎麽的,靜子竟露出淺淺的笑,“他像你年輕的時候, 必然也像沈先生。”
“築琴會回來的。”她胡亂的擦著眼淚, “我答應過學文,我也向你保證。”
一群陌生人黑壓壓的來,浩浩蕩蕩的去。
等到琴行安靜冷清, 寧雪絮趕緊過去關起了大門, 唯恐他們再度回來。
“師父。”鐘應急切出聲, 說出自己的猜測,“為什麽日本會有爺爺的影像?載寧大師是誰,為什麽築琴在他手上?載寧靜子又是誰?你說過幾年築琴就能回來,就是想等那個叫載寧的人死後,再拿琴嗎?”
問題繁多,樊成雲往琴館去的腳步不由得頓住。
他視線隔著重重樹影,遠眺樊林不遠處的琴館,嘆息道:“因為那個叫載寧的人,你也很熟悉——”
樊成雲看向自己年輕的徒弟,心中壓抑著怒火與悲痛。
“他就是1945年跟著日軍一起撤出中國的漢奸,寧明志。”
鐘應震驚詫異。
他日日翻看沈聆的日記,對寧明志深惡痛絕。
可師父從未提及這個人,他就當寧明志早就死了,去陰曹地府清算自己的罪孽,由遺音雅社的先輩們痛斥他的罪行。
可是——
“他居然還活著!”鐘應怒氣上湧。
樊成雲冷笑一聲,紅著眼眶凝視琴館,“不僅活著,還活得很好。他去了日本,改名叫載寧聞志。早些年,他借著遺音雅社對唐代樂器、漢樂府的研究,去做了什麽日本傳統音樂的保護者!他在日本久負盛名,四五十年前就被稱為‘載寧大師’,享盡榮華富貴,名利雙收!”
提及這些,樊成雲只剩仇恨。
一個中國人,做了日本侵略者的狗,還帶著築琴、帶著遺音雅社的研究成果,去保護日本承襲自中國的傳統音樂,還成了日本大師……
何其諷刺,何其無恥!
他輕哼一聲,又緩緩前行。
“寧家今天的聲勢,少不了他在日本給予的支持。否則,我怎麽會恨了這群忘恩負義的家夥多年,又怎麽會不待見寧家到今天。”
鐘應沈默的走在師父的身邊,只需要師父說出這些,他就能知道背後的關聯。
載寧靜子必然是寧明志的親屬,那些口口聲聲呼喚著“載寧大師”的人,必然也受過寧明志的照拂。
師父向來恩怨分明,他對寧明志再恨再怨,對待奔走於正視歷史道路上的靜子,仍是保持著禮貌客氣。
鐘應猶豫許久,依然存在無法想透的問題。
他遲疑出聲,“那……爺爺呢?”
琴館近在咫尺,尚未關好的大門,遙遙就能見到林望歸的溫柔眉眼。
樊成雲的憤怒變成了悲痛,他靜靜矗立在那兒,悄無聲息,又像始終嘆息。
“小應。”終於,他重新出聲,“給你爺爺上柱香。”
鐘應一腔困惑沒能得到解答,但他乖巧的走進琴館,重新點燃了一炷清香。
煙氣裊裊,香火淡雅。
林望歸笑著看他,也笑著看樊成雲。
雅致清幽的香火味,縈繞琴館。
鐘應隱隱約約知道許多事,可他並不能完全清楚。
但是師父討厭寧家人,他從小就知道。
那種討厭,似乎師父只要聽到一個“寧”姓,就會皺起眉頭。
連寧雪絮都逃脫不了這樣的排斥,即使絮姐是爺爺唯一的徒弟,可師父從來不要她幫忙保養長清、短清、長側、短側。
都叫鐘應動手,根本不怕他小小年紀技術不精,傷害爺爺親自斫制的珍貴古琴。
鐘應的耳邊,忽然響起了師父的嘆息。
他說:“以前你總是問我,寧明志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樊成雲記憶猶新,緩緩說道:“我也一直告訴你,沈先生被抓走後,他確實是想救出沈先生,才向日軍偽軍示好。然而,沈先生真的平安無事的回家了,寧明志卻變成了日本人的說客。”
他勸說沈聆去日本發展。
他告訴沈聆中國已經沒有希望。
他登上報紙雜志讚美日本人對中國的友好政策。
他游走在商賈名家之間企圖為日軍正名讓日軍的侵略得到名人富人的支持。
“寧明志做的一切,超過了他想救助沈先生的初心。他見到了國家的羸弱,發現了日本的強大。他吹噓日本工匠精神,他追捧日本對中國的研究保護。”
“他想天皇來做中國人的主子,他希望高貴的日本人來改造無可救藥的中國人!”
樊成雲的諷刺,一如他每次提及寧明志的時候。
深惡痛絕,聲色俱厲。
他哂笑道:“每每我說起這些,你都要問:我是從哪兒知道這些事情的?”
鐘應點點頭,他確實常常這樣問。
那一段心酸往事早已經沒有人能夠講述,僅憑一些保存下來的報紙新聞,外人完全可以辯駁道:
寧明志不過是逼於無奈罷了!他想活命,去做漢奸又有什麽錯!
唯獨師父信誓旦旦的告訴他:寧明志沒有無奈,他是心甘情願,他連靈魂都賣給了劊子手!
鐘應想知道緣由,更想知道憑據。
因為口說無憑的事情,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證據,才能叫人信服,才能告訴那些為無恥之徒辯駁的理中客們——
什麽是事實真相!
樊成雲笑著看他,擡手揉了揉他的頭發,聲音溫柔悲戚,低低說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爺爺告訴我的。”
鐘應瞪大眼睛,更加無法理解,“爺爺他又是從哪裏——”
他的問題戛然而止,因為他想起了靜子女士的痛哭哀求。
學文、學文,別人都是為了載寧大師,只有她是為了學文。
樊成雲見鐘應楞住,就知道自己聰明的徒弟能夠猜想到背後的關鍵。
他慘淡一笑,說道:“當然是寧明志親口告訴他的。”
無憑無據,卻有當事人的親口證詞!
樊成雲收回手,沈默的看著林望歸的遺像。
“那個老不死的載寧聞志,到現在還崇敬著他的日本天皇呢。”
前往日本的旅途,鐘應空手出發,獨自一人,身邊卻有很多人。
載寧靜子、她的助理,還有許許多多載寧大師的門徒。
他們都笑容燦爛,發自內心認為自己為大師達成所願,心生驕傲。
整架飛機都能聽到他們壓低聲音的日語,興高采烈的感慨不虛此行。
鐘應成為了樊成雲的代言人,更是年輕有為的音樂家。
他在意大利、奧地利的演出,已經叫他聲名遠播,哪怕沒有任何的音像資料,眾人也能從新聞報道、網絡討論裏清楚知道——
鐘應,會彈奏失傳的十弦琴,還會彈奏古韻猶存的南音琵琶。
他們本就是敬畏日本傳統音樂的門徒,自然對鐘應畢恭畢敬。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禮貌客氣,鐘應也一言不發。
他眺望窗外厚重層雲,進行過無數次長途跋涉的飛行,沒有哪一次像現在一樣,思緒凝重、精神疲憊。
五年來,鐘應隨著師父去遍歐洲,卻沒有踏足過近在咫尺的日本。
遺音雅社留存的手稿、日記,字字句句都染上了沈聆的鮮血,叫他對這個崇尚菊與刀的國家,充滿了深思。
他欣賞古典文化、尊重歷史傳承,但他絕不可能因為一些光輝燦爛的流行,就放下他的成見。
樊成雲固執。
他是樊成雲一手培養的徒弟,只不過是固執在了另一個層面。
飛機轟鳴降落機場,靜子率先起身,竟然先問過鐘應。
“鐘先生。”即使鐘應算她晚輩的晚輩,她仍舊禮貌的說道,“待會由我,陪伴您去載寧宅院。”
載寧家族的老宅院,坐落在安靜僻遠的名古屋。
車輛緩慢的行駛,只有靜子蒼老的聲音,一句一句的告訴鐘應,他們的期待。
“父親一直欣賞樊先生的古琴,宅院裏始終播放著樊先生的《高山》《流水》。所以,他此生唯一願望,就是希望能聽樊先生現場彈奏七弦琴。”
當然,樊成雲沒來,這樣的重任就落在了鐘應身上。
靜子說:“您沒有帶琴,如果不介意的話——”
“介意。”
鐘應沈默聆聽,打斷了靜子女士耐心溫和的說明。
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指尖血痂幹涸的傷口,觸目驚心。
“我傷了手,所以沒帶琴。”
靜子滄桑的臉色頓時凝重,“我會為您請最好的醫生,等您的手養好了傷……”
“我不會給寧明志彈琴。”
鐘應明確的告訴她,“而且,我也不是來給他演奏古琴,我只是來取他帶走的築和爺爺生前的影像。”
霎時,車廂裏的氣氛就變得沈悶。
靜子身邊的助理,面面相覷,都在尋找依靠似的看向靜子。
可靜子直楞楞的盯著鐘應,過了許久,她才說道:“我知道了,我試試吧。”
車廂重回安靜,鐘應絲毫不覺得自己為難一位善良老婦人有什麽不對。
因為,寧明志不配聽琴。
他為貝盧彈琴,那是十弦雅韻落於不懂音樂、不懂樂器的外行手中,不得已為之。
而那張唐代築琴,由沈聆發掘保管,借給寧明志研究學習,寧明志什麽都懂、什麽都清楚。
沈聆的日記,時常提及這位年輕、聰明、富有天賦的小友。
一聲聲“致遠”的呼喚,帶著他對寧明志的無限期盼和無限感謝。
十弦雅韻革絲腐朽,沈聆替換過絲弦、鋼弦,都不得合適的韻律。
——是寧明志找到了優質冰絲,才讓雅韻重新煥發光彩。
遺音雅社樂器古怪稀有,沈聆找不到能夠擊響築琴的音樂家。
——是寧明志留學日本,師從名家,懂鋼琴、懂小提琴、懂樂理,才在眾多社友幫助下,重現擊築古風。
日記一頁一頁翻過,全是沈靜篤對寧致遠相逢恨晚的喜悅。
鐘應時隔幾十年,回溯舊時光,都能感受到沈聆字句之間毫無保留的快樂。
他總是希望寧致遠早些成熟起來,收斂心性,與他共奏完美的漢樂府。
他也期盼著十弦雅韻能與十三弦築並駕齊驅,給聽眾帶去更好的千古遺音。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背叛了沈聆的期望。
當沈聆的日記不再提及他,鐘應的心情從困惑到憤怒,再到此時此刻的平靜無波。
車輛停在一間古風尚存的宅院門前。
他下了車,甚至覺得這是一間民國時期的寬敞院落,仍舊保有濃厚的中國式建築風格。
可那扇暗紅大門旁,明晃晃的掛著“載寧”的名字。
鐘應沈默的隨靜子女士進門,旁邊守候已久的傭人,托起了一張漆黑鄭重的木盤。
“先生,您的電子設備。”
她說的日語,靜子幫忙翻譯道:“鐘先生,父親一直在依靠儀器維持生命,所以對手機、電腦這些電子設備的波長敏感,容易受到幹擾。請您將電子設備暫時存放在這兒吧。”
鐘應勾起笑,他看向宅院深處的視線,甚至有些陰暗。
“如果我想他立刻去死,是不是只用多帶幾部手機,保持通話,他就能如我所願。”
靜子被他說得一楞。
周圍的傭人聽不懂鐘應的話,卻見靜子臉色不好,他們也變得神色慌亂。
片刻,靜子淒苦一笑。
“也許是吧。但他把築琴藏起來了,我都沒有辦法找到……鐘先生,您要為了一時快意恩仇,不顧築琴和學文了嗎?”
鐘應沈默看她,最終將手機扔進了木盤子,發出了一聲悶響。
人該死,那也得找到了琴,拿到了爺爺的錄像,再讓他去死。
載寧宅邸的院落寬敞,長廊紅柱石砌,分明保留著中式傳統建築風格,與鐘應印象中的枯山水、小亭廊截然不同。
可他們穿過了前堂,到了正院,迎面而來的日式木制宅院的風格,充分印證了寧明志的黃皮日心。
“靜子女士。”
專人為他們推開大門,走進了那間寬闊明亮的和室。
鐘應見到了一位腐朽枯槁的老人。
他的皮膚層層疊疊,泛著暗褐的斑點,頭發稀疏銀白,如枯死老木,皮之不存。
渾身都帶著儀器的傳輸管線,連接著不遠處的醫療設備,周圍還陪伴著三位神情肅穆的人,似乎就是他的醫生。
他閉著眼睛,好像已經死去。
“父親。”靜子跪坐在他面前,輕輕呼喚道:“我們請來了鐘先生,他是樊先生的徒弟。”
聽到這句話,他那雙沈重的眼皮掀了開來,露出了一條泛著光亮的細縫。
載寧聞志在溫暖陽光之中,見到了一位身材頎長的年輕人。
黑色的頭發,黑色的眼睛,安靜的站在那裏,垂眸俯視他。
他的眼睛模糊了,看不清年輕人的長相,卻因為那一句“樊先生的徒弟”,感覺自己見到了一束光。
室內寂靜無聲,只有老人驟然急促的呼吸。
“靜篤……是你嗎?”
靜子詫異的擡起頭,看了看載寧聞志,又看了看鐘應。
她從小無數次聽過“靜篤”的名字,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顫抖著手,這般執著肯定的呼喚一位陌生的年輕人。
鐘應逆著光,將載寧聞志的蒼老醜陋看得一清二楚。
那雙渾濁的眼睛,明明什麽都看不清了,竟然也配叫出沈聆的字。
“沈先生身患重疾,積郁難解,已經死在了1947年的秋天。”
鐘應看了看和室外面陽光普照的橙黃庭院,“大約就是這樣的秋天,也許還有你面前這樣燦爛的陽光……”
他嗤笑一聲,重新直視無恥的罪人。
“寧明志,你是在裝作不知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們仰頭偷偷打量鐘應,只覺得樊成雲的徒弟太過年輕,擔不起這樣的重任。
然而, 誰也不敢說,誰也不敢反駁。
沈默的跪在那裏, 等著靜子女士的回答。
靜子視線驚訝,盯著樊成雲。
可惜,樊成雲擦掉了眼淚,伸手強硬的扶起她。
“鐘應是我唯一的徒弟, 也是望歸唯一的孫兒。我發過誓,永遠不會踏足日本, 所以他替我們去, 正合適。”
靜子在樊成雲和身邊人的攙扶下,終於重新站穩。
她眼睛一眨不眨, 仔細端詳著鐘應。
年輕、內斂,一雙漆黑的眼睛澄澈透光,眉峰微微皺著,渾身充滿了抗拒,氣質仍是隱忍溫柔。
“好。”不知怎麽的,靜子竟露出淺淺的笑,“他像你年輕的時候, 必然也像沈先生。”
“築琴會回來的。”她胡亂的擦著眼淚, “我答應過學文,我也向你保證。”
一群陌生人黑壓壓的來,浩浩蕩蕩的去。
等到琴行安靜冷清, 寧雪絮趕緊過去關起了大門, 唯恐他們再度回來。
“師父。”鐘應急切出聲, 說出自己的猜測,“為什麽日本會有爺爺的影像?載寧大師是誰,為什麽築琴在他手上?載寧靜子又是誰?你說過幾年築琴就能回來,就是想等那個叫載寧的人死後,再拿琴嗎?”
問題繁多,樊成雲往琴館去的腳步不由得頓住。
他視線隔著重重樹影,遠眺樊林不遠處的琴館,嘆息道:“因為那個叫載寧的人,你也很熟悉——”
樊成雲看向自己年輕的徒弟,心中壓抑著怒火與悲痛。
“他就是1945年跟著日軍一起撤出中國的漢奸,寧明志。”
鐘應震驚詫異。
他日日翻看沈聆的日記,對寧明志深惡痛絕。
可師父從未提及這個人,他就當寧明志早就死了,去陰曹地府清算自己的罪孽,由遺音雅社的先輩們痛斥他的罪行。
可是——
“他居然還活著!”鐘應怒氣上湧。
樊成雲冷笑一聲,紅著眼眶凝視琴館,“不僅活著,還活得很好。他去了日本,改名叫載寧聞志。早些年,他借著遺音雅社對唐代樂器、漢樂府的研究,去做了什麽日本傳統音樂的保護者!他在日本久負盛名,四五十年前就被稱為‘載寧大師’,享盡榮華富貴,名利雙收!”
提及這些,樊成雲只剩仇恨。
一個中國人,做了日本侵略者的狗,還帶著築琴、帶著遺音雅社的研究成果,去保護日本承襲自中國的傳統音樂,還成了日本大師……
何其諷刺,何其無恥!
他輕哼一聲,又緩緩前行。
“寧家今天的聲勢,少不了他在日本給予的支持。否則,我怎麽會恨了這群忘恩負義的家夥多年,又怎麽會不待見寧家到今天。”
鐘應沈默的走在師父的身邊,只需要師父說出這些,他就能知道背後的關聯。
載寧靜子必然是寧明志的親屬,那些口口聲聲呼喚著“載寧大師”的人,必然也受過寧明志的照拂。
師父向來恩怨分明,他對寧明志再恨再怨,對待奔走於正視歷史道路上的靜子,仍是保持著禮貌客氣。
鐘應猶豫許久,依然存在無法想透的問題。
他遲疑出聲,“那……爺爺呢?”
琴館近在咫尺,尚未關好的大門,遙遙就能見到林望歸的溫柔眉眼。
樊成雲的憤怒變成了悲痛,他靜靜矗立在那兒,悄無聲息,又像始終嘆息。
“小應。”終於,他重新出聲,“給你爺爺上柱香。”
鐘應一腔困惑沒能得到解答,但他乖巧的走進琴館,重新點燃了一炷清香。
煙氣裊裊,香火淡雅。
林望歸笑著看他,也笑著看樊成雲。
雅致清幽的香火味,縈繞琴館。
鐘應隱隱約約知道許多事,可他並不能完全清楚。
但是師父討厭寧家人,他從小就知道。
那種討厭,似乎師父只要聽到一個“寧”姓,就會皺起眉頭。
連寧雪絮都逃脫不了這樣的排斥,即使絮姐是爺爺唯一的徒弟,可師父從來不要她幫忙保養長清、短清、長側、短側。
都叫鐘應動手,根本不怕他小小年紀技術不精,傷害爺爺親自斫制的珍貴古琴。
鐘應的耳邊,忽然響起了師父的嘆息。
他說:“以前你總是問我,寧明志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樊成雲記憶猶新,緩緩說道:“我也一直告訴你,沈先生被抓走後,他確實是想救出沈先生,才向日軍偽軍示好。然而,沈先生真的平安無事的回家了,寧明志卻變成了日本人的說客。”
他勸說沈聆去日本發展。
他告訴沈聆中國已經沒有希望。
他登上報紙雜志讚美日本人對中國的友好政策。
他游走在商賈名家之間企圖為日軍正名讓日軍的侵略得到名人富人的支持。
“寧明志做的一切,超過了他想救助沈先生的初心。他見到了國家的羸弱,發現了日本的強大。他吹噓日本工匠精神,他追捧日本對中國的研究保護。”
“他想天皇來做中國人的主子,他希望高貴的日本人來改造無可救藥的中國人!”
樊成雲的諷刺,一如他每次提及寧明志的時候。
深惡痛絕,聲色俱厲。
他哂笑道:“每每我說起這些,你都要問:我是從哪兒知道這些事情的?”
鐘應點點頭,他確實常常這樣問。
那一段心酸往事早已經沒有人能夠講述,僅憑一些保存下來的報紙新聞,外人完全可以辯駁道:
寧明志不過是逼於無奈罷了!他想活命,去做漢奸又有什麽錯!
唯獨師父信誓旦旦的告訴他:寧明志沒有無奈,他是心甘情願,他連靈魂都賣給了劊子手!
鐘應想知道緣由,更想知道憑據。
因為口說無憑的事情,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證據,才能叫人信服,才能告訴那些為無恥之徒辯駁的理中客們——
什麽是事實真相!
樊成雲笑著看他,擡手揉了揉他的頭發,聲音溫柔悲戚,低低說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爺爺告訴我的。”
鐘應瞪大眼睛,更加無法理解,“爺爺他又是從哪裏——”
他的問題戛然而止,因為他想起了靜子女士的痛哭哀求。
學文、學文,別人都是為了載寧大師,只有她是為了學文。
樊成雲見鐘應楞住,就知道自己聰明的徒弟能夠猜想到背後的關鍵。
他慘淡一笑,說道:“當然是寧明志親口告訴他的。”
無憑無據,卻有當事人的親口證詞!
樊成雲收回手,沈默的看著林望歸的遺像。
“那個老不死的載寧聞志,到現在還崇敬著他的日本天皇呢。”
前往日本的旅途,鐘應空手出發,獨自一人,身邊卻有很多人。
載寧靜子、她的助理,還有許許多多載寧大師的門徒。
他們都笑容燦爛,發自內心認為自己為大師達成所願,心生驕傲。
整架飛機都能聽到他們壓低聲音的日語,興高采烈的感慨不虛此行。
鐘應成為了樊成雲的代言人,更是年輕有為的音樂家。
他在意大利、奧地利的演出,已經叫他聲名遠播,哪怕沒有任何的音像資料,眾人也能從新聞報道、網絡討論裏清楚知道——
鐘應,會彈奏失傳的十弦琴,還會彈奏古韻猶存的南音琵琶。
他們本就是敬畏日本傳統音樂的門徒,自然對鐘應畢恭畢敬。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禮貌客氣,鐘應也一言不發。
他眺望窗外厚重層雲,進行過無數次長途跋涉的飛行,沒有哪一次像現在一樣,思緒凝重、精神疲憊。
五年來,鐘應隨著師父去遍歐洲,卻沒有踏足過近在咫尺的日本。
遺音雅社留存的手稿、日記,字字句句都染上了沈聆的鮮血,叫他對這個崇尚菊與刀的國家,充滿了深思。
他欣賞古典文化、尊重歷史傳承,但他絕不可能因為一些光輝燦爛的流行,就放下他的成見。
樊成雲固執。
他是樊成雲一手培養的徒弟,只不過是固執在了另一個層面。
飛機轟鳴降落機場,靜子率先起身,竟然先問過鐘應。
“鐘先生。”即使鐘應算她晚輩的晚輩,她仍舊禮貌的說道,“待會由我,陪伴您去載寧宅院。”
載寧家族的老宅院,坐落在安靜僻遠的名古屋。
車輛緩慢的行駛,只有靜子蒼老的聲音,一句一句的告訴鐘應,他們的期待。
“父親一直欣賞樊先生的古琴,宅院裏始終播放著樊先生的《高山》《流水》。所以,他此生唯一願望,就是希望能聽樊先生現場彈奏七弦琴。”
當然,樊成雲沒來,這樣的重任就落在了鐘應身上。
靜子說:“您沒有帶琴,如果不介意的話——”
“介意。”
鐘應沈默聆聽,打斷了靜子女士耐心溫和的說明。
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指尖血痂幹涸的傷口,觸目驚心。
“我傷了手,所以沒帶琴。”
靜子滄桑的臉色頓時凝重,“我會為您請最好的醫生,等您的手養好了傷……”
“我不會給寧明志彈琴。”
鐘應明確的告訴她,“而且,我也不是來給他演奏古琴,我只是來取他帶走的築和爺爺生前的影像。”
霎時,車廂裏的氣氛就變得沈悶。
靜子身邊的助理,面面相覷,都在尋找依靠似的看向靜子。
可靜子直楞楞的盯著鐘應,過了許久,她才說道:“我知道了,我試試吧。”
車廂重回安靜,鐘應絲毫不覺得自己為難一位善良老婦人有什麽不對。
因為,寧明志不配聽琴。
他為貝盧彈琴,那是十弦雅韻落於不懂音樂、不懂樂器的外行手中,不得已為之。
而那張唐代築琴,由沈聆發掘保管,借給寧明志研究學習,寧明志什麽都懂、什麽都清楚。
沈聆的日記,時常提及這位年輕、聰明、富有天賦的小友。
一聲聲“致遠”的呼喚,帶著他對寧明志的無限期盼和無限感謝。
十弦雅韻革絲腐朽,沈聆替換過絲弦、鋼弦,都不得合適的韻律。
——是寧明志找到了優質冰絲,才讓雅韻重新煥發光彩。
遺音雅社樂器古怪稀有,沈聆找不到能夠擊響築琴的音樂家。
——是寧明志留學日本,師從名家,懂鋼琴、懂小提琴、懂樂理,才在眾多社友幫助下,重現擊築古風。
日記一頁一頁翻過,全是沈靜篤對寧致遠相逢恨晚的喜悅。
鐘應時隔幾十年,回溯舊時光,都能感受到沈聆字句之間毫無保留的快樂。
他總是希望寧致遠早些成熟起來,收斂心性,與他共奏完美的漢樂府。
他也期盼著十弦雅韻能與十三弦築並駕齊驅,給聽眾帶去更好的千古遺音。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背叛了沈聆的期望。
當沈聆的日記不再提及他,鐘應的心情從困惑到憤怒,再到此時此刻的平靜無波。
車輛停在一間古風尚存的宅院門前。
他下了車,甚至覺得這是一間民國時期的寬敞院落,仍舊保有濃厚的中國式建築風格。
可那扇暗紅大門旁,明晃晃的掛著“載寧”的名字。
鐘應沈默的隨靜子女士進門,旁邊守候已久的傭人,托起了一張漆黑鄭重的木盤。
“先生,您的電子設備。”
她說的日語,靜子幫忙翻譯道:“鐘先生,父親一直在依靠儀器維持生命,所以對手機、電腦這些電子設備的波長敏感,容易受到幹擾。請您將電子設備暫時存放在這兒吧。”
鐘應勾起笑,他看向宅院深處的視線,甚至有些陰暗。
“如果我想他立刻去死,是不是只用多帶幾部手機,保持通話,他就能如我所願。”
靜子被他說得一楞。
周圍的傭人聽不懂鐘應的話,卻見靜子臉色不好,他們也變得神色慌亂。
片刻,靜子淒苦一笑。
“也許是吧。但他把築琴藏起來了,我都沒有辦法找到……鐘先生,您要為了一時快意恩仇,不顧築琴和學文了嗎?”
鐘應沈默看她,最終將手機扔進了木盤子,發出了一聲悶響。
人該死,那也得找到了琴,拿到了爺爺的錄像,再讓他去死。
載寧宅邸的院落寬敞,長廊紅柱石砌,分明保留著中式傳統建築風格,與鐘應印象中的枯山水、小亭廊截然不同。
可他們穿過了前堂,到了正院,迎面而來的日式木制宅院的風格,充分印證了寧明志的黃皮日心。
“靜子女士。”
專人為他們推開大門,走進了那間寬闊明亮的和室。
鐘應見到了一位腐朽枯槁的老人。
他的皮膚層層疊疊,泛著暗褐的斑點,頭發稀疏銀白,如枯死老木,皮之不存。
渾身都帶著儀器的傳輸管線,連接著不遠處的醫療設備,周圍還陪伴著三位神情肅穆的人,似乎就是他的醫生。
他閉著眼睛,好像已經死去。
“父親。”靜子跪坐在他面前,輕輕呼喚道:“我們請來了鐘先生,他是樊先生的徒弟。”
聽到這句話,他那雙沈重的眼皮掀了開來,露出了一條泛著光亮的細縫。
載寧聞志在溫暖陽光之中,見到了一位身材頎長的年輕人。
黑色的頭發,黑色的眼睛,安靜的站在那裏,垂眸俯視他。
他的眼睛模糊了,看不清年輕人的長相,卻因為那一句“樊先生的徒弟”,感覺自己見到了一束光。
室內寂靜無聲,只有老人驟然急促的呼吸。
“靜篤……是你嗎?”
靜子詫異的擡起頭,看了看載寧聞志,又看了看鐘應。
她從小無數次聽過“靜篤”的名字,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顫抖著手,這般執著肯定的呼喚一位陌生的年輕人。
鐘應逆著光,將載寧聞志的蒼老醜陋看得一清二楚。
那雙渾濁的眼睛,明明什麽都看不清了,竟然也配叫出沈聆的字。
“沈先生身患重疾,積郁難解,已經死在了1947年的秋天。”
鐘應看了看和室外面陽光普照的橙黃庭院,“大約就是這樣的秋天,也許還有你面前這樣燦爛的陽光……”
他嗤笑一聲,重新直視無恥的罪人。
“寧明志,你是在裝作不知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