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燈
小
中
大
哈裏森.貝盧九十六歲,再過幾天,他就是九十七歲。
平靜安詳的靈魂支撐著他日漸虛弱的軀體,令他每一天都滿懷期待地打開書房的暗門,走進同一間收藏室。
那裏有一張布滿紋路的十弦古琴。
貝盧自十六歲時見到它,這琴就是這副快要碎掉的腐朽模樣。
誰知道七十九年過去,連他自己都滿身皺紋,垂垂老矣了,這古琴仍是曾經初見時候的模樣。
他控制著輪椅,靠近琴桌。
稍稍擡手,就能用他蒼老幹枯的手指,輕巧熟練的勾挑琴弦。
冷冽如霜的琴弦,發出陣陣悅耳聲音。
雖然不成曲調,貝盧卻隨著這琴聲,產生了漸漸恢覆青春的幻覺,一聲一聲的回到了第一次去到中國的年紀。
他覺得,只要這琴還在,他還能長長久久的活下去。
哪怕渾身遍布醜陋皺紋、靈魂腐朽枯萎,他也能和這張琴一樣,帶著對沈聆的懷念,繼續活下去。
突然,收藏室的監控裏,傳出了助理的聲音。
“先生,多梅尼克先生來了,他還帶了一位年輕的斫琴師。”
貝盧回過神,看了看琴弦未靜的雅韻,收回了手,控制著輪椅走出書房。
書房裏等候已久的助理迎上來,將他穩穩的推到了莊園寬敞明亮的會客廳。
那裏等候著緊張的多梅尼克,還有平靜的鐘應。
鐘應今天沒帶琴箱,身穿簡單襯衫西褲,輕裝上陣,劉海都梳成了成熟可靠的模樣。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經驗豐富的斫琴師,被多梅尼克請來修理貝盧的古琴。
“哦,貝盧,看看我給你找到了多麽優秀的斫琴師!”
多梅尼克一見老朋友出現,就迎了上去,“他在中國的時候,就幫很多琴行調弦修琴,這次專門來意大利唐人街幫古琴行修理樂器,我正好見到了!”
經驗豐富的鋼琴家,吹噓起鐘應來,一點兒也不顯得虛假。
畢竟,他確實喜歡走街串巷,也喜歡去唐人街看看熱鬧,還經常給貝盧買點兒中國人的有趣小玩意兒,給老朋友解悶。
所以,鐘應安靜的站在一旁,聽多梅尼克毫無章法的誇獎他,並端詳著那位九十六歲的老人。
貝盧老了。
他白發稀疏,五官都被皺紋遮蓋,依靠在輪椅裏的姿勢仿佛隨時都會一命歸西,又神色嚴肅得如同枯木雕塑,擁有了永恒的生命。
他的眼睛渾濁,聽完多梅尼克的描述,轉過來看向鐘應。
貝盧微微瞇起銳利的視線,反覆打量起這位經驗豐富的斫琴師。
他穿著古板的襯衫西褲,梳著嚴肅正經的發型,像是游走於商界的精英人士。
偏偏一雙眼睛澄澈透亮,饒是貝盧老眼昏花,也能感覺到屬於年輕人的執著銳利。
貝盧顯然不太高興。
“朋友,你選的斫琴師會不會太年輕了?”
多梅尼克眨眨眼,臉不紅氣不喘的解釋道:“有嗎?我只看到他經驗豐富,調弦上弦手法嫻熟,就算只有——”
“哈裏森.貝盧先生。”
突然,鐘應打斷了鋼琴家差點自爆的辯解,禮貌克制的自我介紹。
“在我們這行,從來不以年齡評判斫琴師的水平。我三歲開始跟隨爺爺學習古琴,五歲就能獨自完成古琴的調音工作,七歲開始幫忙上弦塗漆,十歲已經能夠獨立制作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古琴。”
“二十五年來,我經手的名琴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不知道您需要給什麽琴調弦?”
他說話直切主題,甚至帶有一點兒天才斫琴師自視極高、屈尊紆貴,來做調弦這種小事的味道。
語氣很是狂妄,仿佛準備調完弦就走,免得在這兒耽誤時間。
貝盧上下打量他,產生了一絲絲困惑,“你學習斫琴二十五年了?”
鐘應點了點頭,篤定道:“我今年二十八,確實已經學習斫琴二十五年了。”
二十八……
“對!”多梅尼克嚴肅的點點頭,認證了這位年輕斫琴師的年齡。
“老貝盧,中國人都顯年輕,但是你放心,我不會帶不專業的人過來。唐人街那些四五十歲的老師傅,最多斫琴十幾年、二十年,都沒有鐘應的從業時間長!我這才把他請過來的。”
多梅尼克喋喋不休,簡直是在用自己的多話掩蓋騙人的緊張。
幸好貝盧的註意力已經不在他身上,無論他怎麽解釋、怎麽舉例,貝盧都一言不發,不置可否。
鐘應能夠感受到貝盧的謹慎。
即使他們再怎麽用語言證明,他是個經驗豐富的年輕斫琴師,似乎也無法打動面前充滿疑問的老人。
鐘應想了想,站起來理了理襯衣袖口,直視貝盧,狀似漫不經心的問道:
“您的古琴,是什麽材質的?”
貝盧沈默看他,表情充滿了審視,拒絕回答。
鐘應也沒有指望他回答,自顧自的說道:“古琴通常選用優質的桐木、杉木、松木制作,因為大多使用鋼絲尼龍作弦,所以琴的音質更依靠琴身木頭的材質。”
“《夢溪筆談》曾言:以琴言之,雖皆清實,其間有聲重者,有聲輕者,材中自有五音。它說的,就是用不同木材制作的古琴,聲音輕重都有差異。您的琴需要調什麽弦、得什麽音,都要看琴本身的材質。”
“其中,桐木琴醇厚古樸、杉木琴澄澈清涼、松木琴爽朗圓潤,同樣的木材裏又各有其音,趣味更是大相徑庭。”
“不過,人無心不活,樹中空漏音。我認為最好的材料,從來不是局限於什麽桐木、杉木,而是活木。”
“活木?”貝盧仿佛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終於升起了一絲絲好奇。
鐘應抓住了對方興趣所在,立刻眉眼溫柔,一派斫琴大家風範,認真回答道:
“活木,就是在天地靈氣孕育的深山林木之中,一些年歲過百的老木材。它們遇到狂風刮過,樹木軀幹巍然挺立,迎風簌簌回聲連綿,便是活木。我們一向評價這樣的活木,‘樹老心不老,可以成名琴’。”
貝盧沈默許久,皺起了眉。
他竟然喃喃覆述了鐘應的話——
“樹老心不老……”
鐘應看得出他的動搖。
蒼老的貝盧,萎縮的手指在輪椅扶手上局促的摩挲,一直在猶豫什麽。
像是在琢磨這句樹老心不老,又像是在懷疑他對活木的闡釋。
半晌,那雙渾濁的眼睛,想起什麽似的,驟然放光,死死盯著鐘應。
“樹老心不老這句話,是你從哪裏聽說的?”
“這是爺爺教我的行話。”
鐘應勾起笑意,提到那位作古多年的斫琴師,語氣裏滿是懷念和尊敬。
他聲音溫柔道:“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斫琴師,懂得我們這行的許多道理。他將這話教給我,就是希望我能繼承他一身本事,在斫琴的時候,選良才、取好弦,做出歷經歲月不老的傳世名琴。”
“行話……”
貝盧動了動手指,輪椅便緩緩轉了起來,“我好像也聽過相同的話。做你們這一行,總有許多規矩。”
助理趕緊去扶住輪椅,依照著貝盧的想法,推著他緩緩走出會客廳。
他們的背影漸漸前行,終於飄來了一句喟嘆。
“來吧,年輕人。”
貝盧的聲音似乎更滄桑了些,仿佛憑著這一句“樹老心不老”,信了鐘應的二十八歲。
“希望你說的都是真的。”
貝盧的輪椅,領著鐘應穿過寬闊的莊園長廊,還有整潔華麗的庭院。
這條不長的路,鐘應走得沈重,心裏焦急的想要見到雅韻,又怕貝盧請斫琴師來保養的古琴不是雅韻。
身邊多梅尼克直喘粗氣,幾次默默的看向鐘應,臉上寫滿了擔憂。
鐘應清楚他的意思。
不要沖動、學會忍耐,貝盧莊園保鏢保安不計其數,還有隱藏的防衛武器驚喜,在這兒引發沖突,貝盧家族完全可以判他個意圖不軌、非法入侵。
也許是他非同一般的執著,令鋼琴家產生了長輩般的擔憂。
多梅尼克一邊幫助他,一邊照顧他,唯恐鐘應為了一張琴丟掉小命,自己無法向樊成雲交代。
終於,貝盧停了下來,走進了書房。
多梅尼克滿臉困惑,看著熟悉的地方問道:“貝盧,你不帶我們去看琴,帶我們來書房做什麽?”
貝盧發出低啞的笑聲,擡起手來,摸了摸書櫃邊緣。很快,藏在墻角的門,便隨著咯咯的機關響動,展現了新的天地。
獨特的收藏室,拓展了書房的隱藏空間。
“因為我的琴,就在這裏。”
他看向多梅尼克,“裏面有一間特殊的收藏室,我每天都會進去看看。”
多梅尼克目瞪口呆,“我和你相識四十年,這還是第一次知道!”
說著,他就急切的想要拽著鐘應進去,一轉頭,卻見鐘應看向書房靠門的那面墻,微微仰頭。
“你看什麽?”他問。
鐘應的視線,落在了書房墻上的玻璃裝飾框,他盯著裏面字跡清晰的意大利語,久久不肯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是……沈先生寄來意大利的書信。”
他說得非常肯定,即使努力掩蓋了心中震驚,也蓋不住他提到沈聆時的錯愕語氣。
因為,他從小就研讀沈聆的日記。
裏面反反覆覆提及的自己寄往意大利的信件。那些信件石沈大海,沒有回音,沈聆甚至不知道它們有沒有順利抵達大洋彼岸。
可他竟然在這裏、在貝盧的書房,見到了實物!
鑲嵌在玻璃後的信紙上,清晰的意大利語逐詞寫著——
“希望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時間褪色,與海洋一般天長地久。”
“我在中國衷心祝福著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信裏帶著翻譯後特有的異國腔調,和鐘應看過的親筆日記截然不同。
他感受到一種溫和諂媚的語氣,始終縈繞著這些書信。
末尾落款確實是中文的“沈聆”,但是字跡跟鐘應所見的沈聆筆跡沒有任何相似之處,旁邊還備註著“民國駐意大利大使Luke代為翻譯”!
鐘應不相信這會是沈聆親自撰寫的信件,他更不相信這位Luke是照著沈先生的書信內容如實翻譯。
無論這信是寄給哈裏森.貝盧,還是寄給貝盧的父親,沈先生都不可能和沒有印象的陌生意大利商人,擁有這麽深的情誼。
更何況,墻上整整六張信紙,沒有一句話提到歸還雅韻的事情!
鐘應臉色沈了下來,他覺得這些信像極了偽造的贗品。
就像那張清泠湖的仿制琴一樣,出自某些可惡至極的家夥手中。
他怒火中燒,眉頭緊皺,卻聽到貝盧蒼老好奇的詢問。
“你知道沈聆?”
“是的。”
鐘應視線銳利,看向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幾近咬牙切齒。
“你將十弦雅韻贈送給樊成雲大師的事情,國內無人無知、無人不曉,我查過相關的資料,當然知道沈聆。”
他話中有話,帶著暗藏的譴責,“我還知道,十弦雅韻本就是沈聆的古琴!”
然而,貝盧絲毫沒有驚慌,他竟哈哈笑出聲,蒼老的臉龐煥發出神采。
“對!十弦雅韻是沈聆的琴,我們是朋友。在中國的時候,他經常彈琴給我聽,用的就是雅韻。我發誓,那是世上最美的琴音,也是我這輩子最美好的回憶,無論多少年過去,我都無法忘記。”
老人因為有人知道沈聆,而感到快樂和開心。
鐘應只覺得痛苦。
他清楚知道,沈聆並不認識貝盧。
沈聆又怎麽可能,為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特地彈琴,成為朋友。
可貝盧顯然興奮起來,之前排斥、質疑鐘應不夠資格的嚴肅神情,都為了沈聆收斂。
他舉起手招了招,近乎急切的催促道:“孩子,你確實是適合幫我調弦的人選。快來幫我看看琴,它正好是我找人仿造十弦雅韻,制作的新琴,你一定會喜歡它的。”
鐘應聽到雅韻仿制琴,也顧不得去爭論墻上書信的真假,快步跟隨著輪椅,走進了豁然開朗的收藏室。
收藏室安靜寬闊,墻上懸掛著無數的古琴、無數的字畫作為裝飾。
他走進去,還以為來到了國內的琴行,充滿了琴棋書畫的幽靜意味。
收藏室正中間,那張“仿制”的十弦琴,靜靜躺在琴桌上。
在古琴與字畫環繞之中,漆黑的烏木透著鹿角霜生漆的獨特光澤,十根冰弦反射出與眾不同的柔和光亮,比鐘應在清泠湖博物館見到的仿制琴更顯厚重。
他步伐輕快的靠近,唯恐打擾了雅韻的休憩。
這張琴渾身布滿的蛇鱗,琴尾點綴著梅花紋路,確實和清泠湖那張如出一轍,就算擺放在一起,都無法從外觀上輕易的辨別出真假。
但雅韻就是雅韻,全世界僅存一張的千年十弦。
哪怕是相同的烏木、相同的冰弦,也仿造不出沈聆親手彈過的曠古遺音。
鐘應不管不顧,擡手就懸於雅韻弦上,先剔再挑,兩弦俱震,發出了“錚!”的一聲響動。
“你做什麽!”貝盧驟然暴怒,年邁的身軀幾乎要從輪椅上跳起來!
鐘應垂眸不理,在他面前的貝盧,不過是一個不值得詢問的偷盜者。
他自顧自的擡手又是一猱,琴聲持續回蕩,沈音入木,發出了他日思夜想的古樸木魚之聲,久久回蕩如撞木鐘。
弦顫未止,鐘應右手指尖勾挑,逐一輪弦,左手依次滑過十弦,以振索鳴鈴之勢,彈雅韻沈睡之音。
多梅尼克看得心驚肉跳,出聲提醒道:“鐘應……”
鐘應頭也沒擡,氣定神閑地繼續按弦,語氣非常專業的說道:“這琴的琴弦松散,應該很久沒人彈奏過了,雖然沒有淤積灰塵,但半箱式的琴身需要好好清理。還有這弦的音調——”
他連續掐起琴弦,幾個潑剌,掃出一陣動聽旋律,接著短促觸弦,作寒鴉啄雪的雙彈,透出了十弦琴獨具特色的泠泠琴聲。
多梅尼克認真的聽,貝盧如臨大敵般死死盯著,誰也沒有阻止他。
鐘應停了手,像老師般耐心問道:“聽出來了嗎?”
在場一個鋼琴家,一個資深音樂愛好者,就算沒聽出來,也要擺出神色凝重的樣子。
多梅尼克點點頭,“嗯,確實不對。”
貝盧老耳昏聵,眉頭緊鎖,“我正是因為這個,才請你來的。”
鐘應勾起嘴角,感謝他們的配合。
他說:“請我來就對了。琴是好琴,仿制得不錯。可惜琴弦上得太松,又一直沒人彈奏,導致琴弦音散,浪費了好好的琴身,我得慢慢調。”
鐘應的慢慢調,從彈奏開始。
剛才紛亂急促的旋律消失,變為了溫柔的撫弄,他有充足的時間去驗證這張琴是不是沈聆思念成疾的十弦。
他的態度鄭重,姿勢專業,陣陣琴聲不成曲調的傳出來,看起來確實是在確認古琴狀態,饒是貝盧也不會阻止他了。
畢竟,貝盧曾經見過很多琴師。
那些人對十弦琴諱莫如深,聊起十根弦的古琴,都面帶愁容,努力的跟他解釋——
這是已經淘汰了的古琴形制,哪怕是現代重制的十弦,也僅僅作為舞臺表演的道具,沒有人會用它進行獨奏。
因為沒有必要,更顯得累贅。
而且,還有人反問貝盧:七弦就能完成的表演,為什麽還要執著於十弦呢?
可是,貝盧面前的二十八歲青年,如此的得心應手,不會和他爭論古琴的理論,也不會和他抱怨琴弦的多寡。
鐘應抹挑勾剔,無一處不是認真細致。
雙手摘打全扶,身姿儒雅,指尖如同風送輕雲,賞心悅目。
白發蒼蒼的老人,依靠在輪椅裏,幾乎看癡了。
他楞楞看著面前專註調弦的年輕斫琴師,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回憶。
貝盧清楚記得,自己第一次長途跋涉坐船到陌生中國,只見街道骯臟泥濘,再加渾身疲憊不堪,十分抗拒父親的決定,一心只想盡快回到意大利。
然後,他遇到了一個風光霽月的男人。
男人身穿淡藍的月白長衫,長得不是極美,年齡也不年輕,卻因為撫弄著這張琴,令他沈醉至今。
貝盧腦海裏的沈聆,隨著鐘應撥響的琴活了過來。
灰蒙蒙的中式宅院,唯獨沈聆渾身有光,仿佛淤泥裏亭亭而立的蓮,綻放出清麗絕艷的花,遠比任何的藝術品,都要讓貝盧難以忘記。
收藏室響著斷斷續續的弦音,時而激烈時而舒緩。
鐘應調弦懶得理會沈默的貝盧,在多梅尼克好奇的視線下,憑借習慣,盡情的檢查十弦雅韻的情況。
十根冰弦完好,琴聲入木三分,他只需要彈奏,就知道這張古琴品質絕佳,遠遠超過清泠湖博物館的仿制品。
它在收藏室待了幾十年,鐘應只需稍稍擰緊它的琴弦,就能直接登臺演奏,展現出千古名琴的絕世風範。
但是,鐘應故意嘆息一聲,說道:“這琴年份太久了,我得拆掉幾根弦,重新上一下。”
特地說給貝盧聽的話,還沒等到貝盧同意,鐘應就小心的擡起琴身。
他並不是為了拆弦上弦,而是為了確認十弦雅韻最重要的刻字。
厚重的琴身,被他豎直抱入懷中。
鐘應緩緩拆下琴弦的時候,清楚的見到了十弦琴腹中“繁弦既抑,雅韻覆揚”的刻紋。
八個大字體正勢圓,鑿痕深邃,單獨抹過的漆跡布滿了一條一條細細碎碎的裂痕,肉眼可見的古老滄桑撲面而來。
鐘應懷抱琴身,觸感敏銳的手指,緩緩摸過刻字,心中漸漸升起沈聆初得此琴時的喜悅,腦海裏揮之不去沈聆留下的無聲字句。
他道:篆書大氣磅礴,厚重沈著,必出名家之手!
他道:字痕如皸裂河溝,只待一方源泉滋潤,定能枯木逢春!
這確實是雅韻,這確實是沈先生的十弦琴。
鐘應不由自主松了一口氣,渾身緊繃的精神隨之松弛。
等他從這裏出去了,一定要迅速聯系師父,無論是找貝盧討說法,還是找駐意大使館,他們都有了明確的目標,貝盧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再造一張假琴出來。
既然貝盧公開承諾贈送十弦雅韻給師父,那麽清泠湖博物館只要出具了仿制琴的鑒定結果,他們就能再到貝盧莊園,和這位狡猾可惡的偷盜者,好好談談十弦琴的去留。
鐘應滿心歡喜,謹慎的將古琴的九弦、十弦重新上回琴身,繼續假裝努力工作的樣子。
就算讓他放手這張琴,他萬分不舍。
但是,琴在,帶琴回家的機會就在,他可以忍住一腔沖動,狀若無事一般立刻告辭,謹慎籌謀。
琴弦重回琴身,琴身重回琴桌。
鐘應勾起一絲淺笑,心情極好,正打算和貝盧客套幾句。
忽然,他視線餘光掃過了琴桌正對面的收藏室裝飾品。
熟悉的玻璃框、熟悉的信件,卻與貝盧書房懸掛的內容截然不同。
鐘應被十弦雅韻完全抓住的註意力,終於能夠分散到這些信件上,逐字逐列的去閱讀它們。
越是閱讀,他剛才愉快的心情越是跌入低谷,甚至感受到收藏室刮起並不存在的寒風,刺得他背脊冰冷,如遭雷劈。
因為,那是沈聆的親筆,字跡與日記別無二致——
“貝盧先生若是愛琴,等雅韻歸來,我專程為您彈奏也是無妨。”
“沈某家境殷實,如若歸還此琴,必重金酬謝,此生銘記意國義士的恩情。”
“若有他求,盡管告知,沈某必定竭盡全力為君解憂,莫敢不從。”
字字句句,好像一種無聲吶喊,縈繞在困住十弦雅韻的收藏室,跨越近八十年光陰,綿延不絕。
那不是書信。
那是沈聆臨終前的哀求。
他在祈求這個帶走雅韻的貝盧,能夠大發慈悲,將琴還給他,字裏行間的絕望,隨著書信從左到右的排序,層層加深,卻依然保持著文人風骨,委婉溫柔。
鐘應覺得指尖麻木,眼睛幹澀。
沈先生心心念念的書信確實到了意大利,也確實到了貝盧手上。
可他至死也不會知道,自己三番五次的哀求許諾,因為民國大使的熱情翻譯,變為了意大利語的“我們友誼天長地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貝盧見到鐘應的震驚神情,也仰頭去看掛了墻上幾十年的裝飾品。
他一看就笑了,面色慈祥,帶有懷念神色說道:“這些是當年沈聆不遠萬裏給我送來的書信原件,你懂得中文,就該知道我們確實是很好的朋友。”
貝盧和沈聆不是朋友,他甚至沒法跟沈聆好好說過一句話。
但他仍舊堅持,“他是我一生難忘的知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平靜安詳的靈魂支撐著他日漸虛弱的軀體,令他每一天都滿懷期待地打開書房的暗門,走進同一間收藏室。
那裏有一張布滿紋路的十弦古琴。
貝盧自十六歲時見到它,這琴就是這副快要碎掉的腐朽模樣。
誰知道七十九年過去,連他自己都滿身皺紋,垂垂老矣了,這古琴仍是曾經初見時候的模樣。
他控制著輪椅,靠近琴桌。
稍稍擡手,就能用他蒼老幹枯的手指,輕巧熟練的勾挑琴弦。
冷冽如霜的琴弦,發出陣陣悅耳聲音。
雖然不成曲調,貝盧卻隨著這琴聲,產生了漸漸恢覆青春的幻覺,一聲一聲的回到了第一次去到中國的年紀。
他覺得,只要這琴還在,他還能長長久久的活下去。
哪怕渾身遍布醜陋皺紋、靈魂腐朽枯萎,他也能和這張琴一樣,帶著對沈聆的懷念,繼續活下去。
突然,收藏室的監控裏,傳出了助理的聲音。
“先生,多梅尼克先生來了,他還帶了一位年輕的斫琴師。”
貝盧回過神,看了看琴弦未靜的雅韻,收回了手,控制著輪椅走出書房。
書房裏等候已久的助理迎上來,將他穩穩的推到了莊園寬敞明亮的會客廳。
那裏等候著緊張的多梅尼克,還有平靜的鐘應。
鐘應今天沒帶琴箱,身穿簡單襯衫西褲,輕裝上陣,劉海都梳成了成熟可靠的模樣。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經驗豐富的斫琴師,被多梅尼克請來修理貝盧的古琴。
“哦,貝盧,看看我給你找到了多麽優秀的斫琴師!”
多梅尼克一見老朋友出現,就迎了上去,“他在中國的時候,就幫很多琴行調弦修琴,這次專門來意大利唐人街幫古琴行修理樂器,我正好見到了!”
經驗豐富的鋼琴家,吹噓起鐘應來,一點兒也不顯得虛假。
畢竟,他確實喜歡走街串巷,也喜歡去唐人街看看熱鬧,還經常給貝盧買點兒中國人的有趣小玩意兒,給老朋友解悶。
所以,鐘應安靜的站在一旁,聽多梅尼克毫無章法的誇獎他,並端詳著那位九十六歲的老人。
貝盧老了。
他白發稀疏,五官都被皺紋遮蓋,依靠在輪椅裏的姿勢仿佛隨時都會一命歸西,又神色嚴肅得如同枯木雕塑,擁有了永恒的生命。
他的眼睛渾濁,聽完多梅尼克的描述,轉過來看向鐘應。
貝盧微微瞇起銳利的視線,反覆打量起這位經驗豐富的斫琴師。
他穿著古板的襯衫西褲,梳著嚴肅正經的發型,像是游走於商界的精英人士。
偏偏一雙眼睛澄澈透亮,饒是貝盧老眼昏花,也能感覺到屬於年輕人的執著銳利。
貝盧顯然不太高興。
“朋友,你選的斫琴師會不會太年輕了?”
多梅尼克眨眨眼,臉不紅氣不喘的解釋道:“有嗎?我只看到他經驗豐富,調弦上弦手法嫻熟,就算只有——”
“哈裏森.貝盧先生。”
突然,鐘應打斷了鋼琴家差點自爆的辯解,禮貌克制的自我介紹。
“在我們這行,從來不以年齡評判斫琴師的水平。我三歲開始跟隨爺爺學習古琴,五歲就能獨自完成古琴的調音工作,七歲開始幫忙上弦塗漆,十歲已經能夠獨立制作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古琴。”
“二十五年來,我經手的名琴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不知道您需要給什麽琴調弦?”
他說話直切主題,甚至帶有一點兒天才斫琴師自視極高、屈尊紆貴,來做調弦這種小事的味道。
語氣很是狂妄,仿佛準備調完弦就走,免得在這兒耽誤時間。
貝盧上下打量他,產生了一絲絲困惑,“你學習斫琴二十五年了?”
鐘應點了點頭,篤定道:“我今年二十八,確實已經學習斫琴二十五年了。”
二十八……
“對!”多梅尼克嚴肅的點點頭,認證了這位年輕斫琴師的年齡。
“老貝盧,中國人都顯年輕,但是你放心,我不會帶不專業的人過來。唐人街那些四五十歲的老師傅,最多斫琴十幾年、二十年,都沒有鐘應的從業時間長!我這才把他請過來的。”
多梅尼克喋喋不休,簡直是在用自己的多話掩蓋騙人的緊張。
幸好貝盧的註意力已經不在他身上,無論他怎麽解釋、怎麽舉例,貝盧都一言不發,不置可否。
鐘應能夠感受到貝盧的謹慎。
即使他們再怎麽用語言證明,他是個經驗豐富的年輕斫琴師,似乎也無法打動面前充滿疑問的老人。
鐘應想了想,站起來理了理襯衣袖口,直視貝盧,狀似漫不經心的問道:
“您的古琴,是什麽材質的?”
貝盧沈默看他,表情充滿了審視,拒絕回答。
鐘應也沒有指望他回答,自顧自的說道:“古琴通常選用優質的桐木、杉木、松木制作,因為大多使用鋼絲尼龍作弦,所以琴的音質更依靠琴身木頭的材質。”
“《夢溪筆談》曾言:以琴言之,雖皆清實,其間有聲重者,有聲輕者,材中自有五音。它說的,就是用不同木材制作的古琴,聲音輕重都有差異。您的琴需要調什麽弦、得什麽音,都要看琴本身的材質。”
“其中,桐木琴醇厚古樸、杉木琴澄澈清涼、松木琴爽朗圓潤,同樣的木材裏又各有其音,趣味更是大相徑庭。”
“不過,人無心不活,樹中空漏音。我認為最好的材料,從來不是局限於什麽桐木、杉木,而是活木。”
“活木?”貝盧仿佛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終於升起了一絲絲好奇。
鐘應抓住了對方興趣所在,立刻眉眼溫柔,一派斫琴大家風範,認真回答道:
“活木,就是在天地靈氣孕育的深山林木之中,一些年歲過百的老木材。它們遇到狂風刮過,樹木軀幹巍然挺立,迎風簌簌回聲連綿,便是活木。我們一向評價這樣的活木,‘樹老心不老,可以成名琴’。”
貝盧沈默許久,皺起了眉。
他竟然喃喃覆述了鐘應的話——
“樹老心不老……”
鐘應看得出他的動搖。
蒼老的貝盧,萎縮的手指在輪椅扶手上局促的摩挲,一直在猶豫什麽。
像是在琢磨這句樹老心不老,又像是在懷疑他對活木的闡釋。
半晌,那雙渾濁的眼睛,想起什麽似的,驟然放光,死死盯著鐘應。
“樹老心不老這句話,是你從哪裏聽說的?”
“這是爺爺教我的行話。”
鐘應勾起笑意,提到那位作古多年的斫琴師,語氣裏滿是懷念和尊敬。
他聲音溫柔道:“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斫琴師,懂得我們這行的許多道理。他將這話教給我,就是希望我能繼承他一身本事,在斫琴的時候,選良才、取好弦,做出歷經歲月不老的傳世名琴。”
“行話……”
貝盧動了動手指,輪椅便緩緩轉了起來,“我好像也聽過相同的話。做你們這一行,總有許多規矩。”
助理趕緊去扶住輪椅,依照著貝盧的想法,推著他緩緩走出會客廳。
他們的背影漸漸前行,終於飄來了一句喟嘆。
“來吧,年輕人。”
貝盧的聲音似乎更滄桑了些,仿佛憑著這一句“樹老心不老”,信了鐘應的二十八歲。
“希望你說的都是真的。”
貝盧的輪椅,領著鐘應穿過寬闊的莊園長廊,還有整潔華麗的庭院。
這條不長的路,鐘應走得沈重,心裏焦急的想要見到雅韻,又怕貝盧請斫琴師來保養的古琴不是雅韻。
身邊多梅尼克直喘粗氣,幾次默默的看向鐘應,臉上寫滿了擔憂。
鐘應清楚他的意思。
不要沖動、學會忍耐,貝盧莊園保鏢保安不計其數,還有隱藏的防衛武器驚喜,在這兒引發沖突,貝盧家族完全可以判他個意圖不軌、非法入侵。
也許是他非同一般的執著,令鋼琴家產生了長輩般的擔憂。
多梅尼克一邊幫助他,一邊照顧他,唯恐鐘應為了一張琴丟掉小命,自己無法向樊成雲交代。
終於,貝盧停了下來,走進了書房。
多梅尼克滿臉困惑,看著熟悉的地方問道:“貝盧,你不帶我們去看琴,帶我們來書房做什麽?”
貝盧發出低啞的笑聲,擡起手來,摸了摸書櫃邊緣。很快,藏在墻角的門,便隨著咯咯的機關響動,展現了新的天地。
獨特的收藏室,拓展了書房的隱藏空間。
“因為我的琴,就在這裏。”
他看向多梅尼克,“裏面有一間特殊的收藏室,我每天都會進去看看。”
多梅尼克目瞪口呆,“我和你相識四十年,這還是第一次知道!”
說著,他就急切的想要拽著鐘應進去,一轉頭,卻見鐘應看向書房靠門的那面墻,微微仰頭。
“你看什麽?”他問。
鐘應的視線,落在了書房墻上的玻璃裝飾框,他盯著裏面字跡清晰的意大利語,久久不肯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是……沈先生寄來意大利的書信。”
他說得非常肯定,即使努力掩蓋了心中震驚,也蓋不住他提到沈聆時的錯愕語氣。
因為,他從小就研讀沈聆的日記。
裏面反反覆覆提及的自己寄往意大利的信件。那些信件石沈大海,沒有回音,沈聆甚至不知道它們有沒有順利抵達大洋彼岸。
可他竟然在這裏、在貝盧的書房,見到了實物!
鑲嵌在玻璃後的信紙上,清晰的意大利語逐詞寫著——
“希望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時間褪色,與海洋一般天長地久。”
“我在中國衷心祝福著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信裏帶著翻譯後特有的異國腔調,和鐘應看過的親筆日記截然不同。
他感受到一種溫和諂媚的語氣,始終縈繞著這些書信。
末尾落款確實是中文的“沈聆”,但是字跡跟鐘應所見的沈聆筆跡沒有任何相似之處,旁邊還備註著“民國駐意大利大使Luke代為翻譯”!
鐘應不相信這會是沈聆親自撰寫的信件,他更不相信這位Luke是照著沈先生的書信內容如實翻譯。
無論這信是寄給哈裏森.貝盧,還是寄給貝盧的父親,沈先生都不可能和沒有印象的陌生意大利商人,擁有這麽深的情誼。
更何況,墻上整整六張信紙,沒有一句話提到歸還雅韻的事情!
鐘應臉色沈了下來,他覺得這些信像極了偽造的贗品。
就像那張清泠湖的仿制琴一樣,出自某些可惡至極的家夥手中。
他怒火中燒,眉頭緊皺,卻聽到貝盧蒼老好奇的詢問。
“你知道沈聆?”
“是的。”
鐘應視線銳利,看向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幾近咬牙切齒。
“你將十弦雅韻贈送給樊成雲大師的事情,國內無人無知、無人不曉,我查過相關的資料,當然知道沈聆。”
他話中有話,帶著暗藏的譴責,“我還知道,十弦雅韻本就是沈聆的古琴!”
然而,貝盧絲毫沒有驚慌,他竟哈哈笑出聲,蒼老的臉龐煥發出神采。
“對!十弦雅韻是沈聆的琴,我們是朋友。在中國的時候,他經常彈琴給我聽,用的就是雅韻。我發誓,那是世上最美的琴音,也是我這輩子最美好的回憶,無論多少年過去,我都無法忘記。”
老人因為有人知道沈聆,而感到快樂和開心。
鐘應只覺得痛苦。
他清楚知道,沈聆並不認識貝盧。
沈聆又怎麽可能,為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特地彈琴,成為朋友。
可貝盧顯然興奮起來,之前排斥、質疑鐘應不夠資格的嚴肅神情,都為了沈聆收斂。
他舉起手招了招,近乎急切的催促道:“孩子,你確實是適合幫我調弦的人選。快來幫我看看琴,它正好是我找人仿造十弦雅韻,制作的新琴,你一定會喜歡它的。”
鐘應聽到雅韻仿制琴,也顧不得去爭論墻上書信的真假,快步跟隨著輪椅,走進了豁然開朗的收藏室。
收藏室安靜寬闊,墻上懸掛著無數的古琴、無數的字畫作為裝飾。
他走進去,還以為來到了國內的琴行,充滿了琴棋書畫的幽靜意味。
收藏室正中間,那張“仿制”的十弦琴,靜靜躺在琴桌上。
在古琴與字畫環繞之中,漆黑的烏木透著鹿角霜生漆的獨特光澤,十根冰弦反射出與眾不同的柔和光亮,比鐘應在清泠湖博物館見到的仿制琴更顯厚重。
他步伐輕快的靠近,唯恐打擾了雅韻的休憩。
這張琴渾身布滿的蛇鱗,琴尾點綴著梅花紋路,確實和清泠湖那張如出一轍,就算擺放在一起,都無法從外觀上輕易的辨別出真假。
但雅韻就是雅韻,全世界僅存一張的千年十弦。
哪怕是相同的烏木、相同的冰弦,也仿造不出沈聆親手彈過的曠古遺音。
鐘應不管不顧,擡手就懸於雅韻弦上,先剔再挑,兩弦俱震,發出了“錚!”的一聲響動。
“你做什麽!”貝盧驟然暴怒,年邁的身軀幾乎要從輪椅上跳起來!
鐘應垂眸不理,在他面前的貝盧,不過是一個不值得詢問的偷盜者。
他自顧自的擡手又是一猱,琴聲持續回蕩,沈音入木,發出了他日思夜想的古樸木魚之聲,久久回蕩如撞木鐘。
弦顫未止,鐘應右手指尖勾挑,逐一輪弦,左手依次滑過十弦,以振索鳴鈴之勢,彈雅韻沈睡之音。
多梅尼克看得心驚肉跳,出聲提醒道:“鐘應……”
鐘應頭也沒擡,氣定神閑地繼續按弦,語氣非常專業的說道:“這琴的琴弦松散,應該很久沒人彈奏過了,雖然沒有淤積灰塵,但半箱式的琴身需要好好清理。還有這弦的音調——”
他連續掐起琴弦,幾個潑剌,掃出一陣動聽旋律,接著短促觸弦,作寒鴉啄雪的雙彈,透出了十弦琴獨具特色的泠泠琴聲。
多梅尼克認真的聽,貝盧如臨大敵般死死盯著,誰也沒有阻止他。
鐘應停了手,像老師般耐心問道:“聽出來了嗎?”
在場一個鋼琴家,一個資深音樂愛好者,就算沒聽出來,也要擺出神色凝重的樣子。
多梅尼克點點頭,“嗯,確實不對。”
貝盧老耳昏聵,眉頭緊鎖,“我正是因為這個,才請你來的。”
鐘應勾起嘴角,感謝他們的配合。
他說:“請我來就對了。琴是好琴,仿制得不錯。可惜琴弦上得太松,又一直沒人彈奏,導致琴弦音散,浪費了好好的琴身,我得慢慢調。”
鐘應的慢慢調,從彈奏開始。
剛才紛亂急促的旋律消失,變為了溫柔的撫弄,他有充足的時間去驗證這張琴是不是沈聆思念成疾的十弦。
他的態度鄭重,姿勢專業,陣陣琴聲不成曲調的傳出來,看起來確實是在確認古琴狀態,饒是貝盧也不會阻止他了。
畢竟,貝盧曾經見過很多琴師。
那些人對十弦琴諱莫如深,聊起十根弦的古琴,都面帶愁容,努力的跟他解釋——
這是已經淘汰了的古琴形制,哪怕是現代重制的十弦,也僅僅作為舞臺表演的道具,沒有人會用它進行獨奏。
因為沒有必要,更顯得累贅。
而且,還有人反問貝盧:七弦就能完成的表演,為什麽還要執著於十弦呢?
可是,貝盧面前的二十八歲青年,如此的得心應手,不會和他爭論古琴的理論,也不會和他抱怨琴弦的多寡。
鐘應抹挑勾剔,無一處不是認真細致。
雙手摘打全扶,身姿儒雅,指尖如同風送輕雲,賞心悅目。
白發蒼蒼的老人,依靠在輪椅裏,幾乎看癡了。
他楞楞看著面前專註調弦的年輕斫琴師,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回憶。
貝盧清楚記得,自己第一次長途跋涉坐船到陌生中國,只見街道骯臟泥濘,再加渾身疲憊不堪,十分抗拒父親的決定,一心只想盡快回到意大利。
然後,他遇到了一個風光霽月的男人。
男人身穿淡藍的月白長衫,長得不是極美,年齡也不年輕,卻因為撫弄著這張琴,令他沈醉至今。
貝盧腦海裏的沈聆,隨著鐘應撥響的琴活了過來。
灰蒙蒙的中式宅院,唯獨沈聆渾身有光,仿佛淤泥裏亭亭而立的蓮,綻放出清麗絕艷的花,遠比任何的藝術品,都要讓貝盧難以忘記。
收藏室響著斷斷續續的弦音,時而激烈時而舒緩。
鐘應調弦懶得理會沈默的貝盧,在多梅尼克好奇的視線下,憑借習慣,盡情的檢查十弦雅韻的情況。
十根冰弦完好,琴聲入木三分,他只需要彈奏,就知道這張古琴品質絕佳,遠遠超過清泠湖博物館的仿制品。
它在收藏室待了幾十年,鐘應只需稍稍擰緊它的琴弦,就能直接登臺演奏,展現出千古名琴的絕世風範。
但是,鐘應故意嘆息一聲,說道:“這琴年份太久了,我得拆掉幾根弦,重新上一下。”
特地說給貝盧聽的話,還沒等到貝盧同意,鐘應就小心的擡起琴身。
他並不是為了拆弦上弦,而是為了確認十弦雅韻最重要的刻字。
厚重的琴身,被他豎直抱入懷中。
鐘應緩緩拆下琴弦的時候,清楚的見到了十弦琴腹中“繁弦既抑,雅韻覆揚”的刻紋。
八個大字體正勢圓,鑿痕深邃,單獨抹過的漆跡布滿了一條一條細細碎碎的裂痕,肉眼可見的古老滄桑撲面而來。
鐘應懷抱琴身,觸感敏銳的手指,緩緩摸過刻字,心中漸漸升起沈聆初得此琴時的喜悅,腦海裏揮之不去沈聆留下的無聲字句。
他道:篆書大氣磅礴,厚重沈著,必出名家之手!
他道:字痕如皸裂河溝,只待一方源泉滋潤,定能枯木逢春!
這確實是雅韻,這確實是沈先生的十弦琴。
鐘應不由自主松了一口氣,渾身緊繃的精神隨之松弛。
等他從這裏出去了,一定要迅速聯系師父,無論是找貝盧討說法,還是找駐意大使館,他們都有了明確的目標,貝盧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再造一張假琴出來。
既然貝盧公開承諾贈送十弦雅韻給師父,那麽清泠湖博物館只要出具了仿制琴的鑒定結果,他們就能再到貝盧莊園,和這位狡猾可惡的偷盜者,好好談談十弦琴的去留。
鐘應滿心歡喜,謹慎的將古琴的九弦、十弦重新上回琴身,繼續假裝努力工作的樣子。
就算讓他放手這張琴,他萬分不舍。
但是,琴在,帶琴回家的機會就在,他可以忍住一腔沖動,狀若無事一般立刻告辭,謹慎籌謀。
琴弦重回琴身,琴身重回琴桌。
鐘應勾起一絲淺笑,心情極好,正打算和貝盧客套幾句。
忽然,他視線餘光掃過了琴桌正對面的收藏室裝飾品。
熟悉的玻璃框、熟悉的信件,卻與貝盧書房懸掛的內容截然不同。
鐘應被十弦雅韻完全抓住的註意力,終於能夠分散到這些信件上,逐字逐列的去閱讀它們。
越是閱讀,他剛才愉快的心情越是跌入低谷,甚至感受到收藏室刮起並不存在的寒風,刺得他背脊冰冷,如遭雷劈。
因為,那是沈聆的親筆,字跡與日記別無二致——
“貝盧先生若是愛琴,等雅韻歸來,我專程為您彈奏也是無妨。”
“沈某家境殷實,如若歸還此琴,必重金酬謝,此生銘記意國義士的恩情。”
“若有他求,盡管告知,沈某必定竭盡全力為君解憂,莫敢不從。”
字字句句,好像一種無聲吶喊,縈繞在困住十弦雅韻的收藏室,跨越近八十年光陰,綿延不絕。
那不是書信。
那是沈聆臨終前的哀求。
他在祈求這個帶走雅韻的貝盧,能夠大發慈悲,將琴還給他,字裏行間的絕望,隨著書信從左到右的排序,層層加深,卻依然保持著文人風骨,委婉溫柔。
鐘應覺得指尖麻木,眼睛幹澀。
沈先生心心念念的書信確實到了意大利,也確實到了貝盧手上。
可他至死也不會知道,自己三番五次的哀求許諾,因為民國大使的熱情翻譯,變為了意大利語的“我們友誼天長地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貝盧見到鐘應的震驚神情,也仰頭去看掛了墻上幾十年的裝飾品。
他一看就笑了,面色慈祥,帶有懷念神色說道:“這些是當年沈聆不遠萬裏給我送來的書信原件,你懂得中文,就該知道我們確實是很好的朋友。”
貝盧和沈聆不是朋友,他甚至沒法跟沈聆好好說過一句話。
但他仍舊堅持,“他是我一生難忘的知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