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市場
關燈
小
中
大
後世,互聯網公司入場文娛產業,帶來了一種叫大數據的東西,然後電影立項的時候,會有大數據分析。
比方說I熱度,明星流量,潛在的觀眾群等等吧,由此誕生了一系列名詞,粉絲經濟、流量明星…
只有把這些東西全部計算完成了,確定了基本的盈利可能性,影視公司才會同意投資。
按照這個邏輯打造的《小時代》系列、《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都是盈利的。
當然,這些項目碰到一種叫做‘名導加持’的東西就要全部廢棄。
畢竟,導演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有了名導加持,電影即使再怎麽爛,應該也不至於巨虧吧。
可惜,電影這種東西是需要妥協的,沒有了枷鎖,那些大導演在執導電影的時候,就會很大膽。
然後就整了《擺渡人》、《黃金時代》之類的巨虧的電影出來。
究竟大數據分析,互聯網思維對於電影這種感性的東西來說合適不合適呢?
這個命題太過宏大,有空我們會探討的。
現在是三巨頭還沒有大舉入場的意思,互聯網思維也還沒有推行到電影市場。
許輝不一樣,他有這種思維!
拍《繡春刀》,拍《那些年》,看似他一意孤行,毫無章法,其實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他本身是個流量擔當,粉絲數量眾多,這一點保證了電影不會虧本;
其次,這兩部電影口碑都很不錯,票房也還可以;
最後,制造話題。
這兩部電影分明屬於不同類型,而且許輝擔當的角色也不一樣,《繡春刀》裏,許輝扮演的是配角,《那些年》他則是第一男主。
但是宣傳手法出奇的相似。
制造緋聞,線上線下緊密宣傳,瘋狂的路演,各種跑綜藝。
還有一點,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題材真的很好!
……
“我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詳細的調查報告,現如今我們的觀影普遍年齡在降低,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二歲,這就說明了觀眾年輕化!而《那些年》就是瞄準這群人打造的電影!”
看著謝孟堯,許輝笑了笑,接著說道:“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蒼白的可憐,高中約等於高考危機,大學約等於工作焦慮。正因為青春就這樣荒廢了,所以才會去消費青春,而電影裏被藝術化、放大化的“傷痛”更像是補充了人們對青春的想象,讓他們說起青春不會感到詞窮——簡單的心理補償機制。按照這個模式打造出來的電影票房不會差,前提是電影不能太爛,青春片絕對是個寶藏!”
謝孟堯有點嘆為觀止。
他還真沒想過許輝居然有這樣的見識。
難怪去年在接受采訪他就敢說《那些年》的票房肯定很高。
“…所以你才說《那些年》的票房附和你的預計!那您說句實話,關於這部電影的票房,一開始您心裏的預計是多少?”
“跟現在差不多,我估計應該能到4.5億。”
許輝喝了口水,接著說道:“其實最關鍵還是因為電影本身還算可以,否則,就算題材再好,也沒戲!”
“…我剛才看到你身邊擺著的好像是劇本,有新戲要拍了嗎?”
謝孟堯決定換個方向,老是聊票房,沒什麽意思,他覺得電影不應該用票房數據這麽簡單的分析。
“你是說《失戀33天》,對!二月份的時候接下的這個戲,本子是我寫的,導演是老徐,我差不多月底就會進組。”
許輝點了點頭。
“老徐?徐靜磊嗎?”
“嗯,是她。”
聽到這,謝孟堯突然想到了年初許輝跟章紫怡撕逼事件,貌似也是二月份發生的,出於記者的敏感性,直覺告訴他,這兩件事肯定有關系!
他很想問一下,但又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總不能直接問‘是因為你跟章紫怡撕逼,所以,你猜找了徐靜磊出面嗎?’
“我的目標是跟華語電影圈所有有才華的、有演技的電影人合作一次,雖然這次很遺憾沒能跟紫怡姐合作,但是我相信靜磊姐導演的作品也會很不錯!”
許輝一本正經的補充了一句。
呵呵,信你才有鬼!
謝孟堯默默揭過這個話題:“能說說最近的變化嗎?觀眾對你挺好奇的,好像這幾天你都沒怎麽公開露面。”
“變化?”
許輝想了想,回答道:“變化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我的電話每天響個不停,很多之前都不認識的人很熱情的邀請我參加什麽活動之類的,開出的價碼很高!包括不少投資人找我,想投資我的電影或者讓我演戲,片酬高到離譜,我去年參演了《風聲》,當時的片酬是50萬,你知道他們給我開出的片酬是多少嗎?”
沒等謝孟堯說話,許輝接著道:“單獨主演,他們願意給600萬的片酬,如果自導自演,他們說1500萬!”
“當然,我全都給推了!”
“為什麽呢?”
“這是不對的,這不符合演員或者導演對於作品創作的要求!”
許輝的語氣變得有些激動:“表演和導演一樣,歸根結底需要生活化,一旦我真的接受了,那我就成了金錢的奴隸,肯定沒有辦法做到自然,也沒有辦法在向之前那樣平心靜氣的完成一部作品。”
“可是,你現在已經達到頂峰了,《那些年》的票房創下了國產電影…”
“總票房連一億美元都沒到,談不上創造歷史,《英雄》全球票房2.37億美元,比起前輩們,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許輝擺了擺手,一臉的謙虛。
這個是真心的,馮曉剛的《唐山大地震》、姜溫的《讓子彈飛》,這兩部電影明年就上,很快《那些年》的記錄就作古了,有什麽值得驕傲的?
“我之前在北大演講的時候說過,國內電影市場正迎來飛速發展時期,再過兩年,你就會發現原來5億票房的電影真的有很多!”
你怎麽敢斷定市場在飛速發展?誰給你的勇氣做出這種判斷?
謝孟堯看了眼許輝,楞是把這個問題憋在心裏,繼續問:“您是拍商業電影的,這點在國內導演裏很罕見,有人說中國的電影第六代比第五代要差了好一截,您對此有什麽看法嗎?”
你就幹脆直接點,問許輝對所謂的第六代有什麽看法得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比方說I熱度,明星流量,潛在的觀眾群等等吧,由此誕生了一系列名詞,粉絲經濟、流量明星…
只有把這些東西全部計算完成了,確定了基本的盈利可能性,影視公司才會同意投資。
按照這個邏輯打造的《小時代》系列、《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都是盈利的。
當然,這些項目碰到一種叫做‘名導加持’的東西就要全部廢棄。
畢竟,導演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有了名導加持,電影即使再怎麽爛,應該也不至於巨虧吧。
可惜,電影這種東西是需要妥協的,沒有了枷鎖,那些大導演在執導電影的時候,就會很大膽。
然後就整了《擺渡人》、《黃金時代》之類的巨虧的電影出來。
究竟大數據分析,互聯網思維對於電影這種感性的東西來說合適不合適呢?
這個命題太過宏大,有空我們會探討的。
現在是三巨頭還沒有大舉入場的意思,互聯網思維也還沒有推行到電影市場。
許輝不一樣,他有這種思維!
拍《繡春刀》,拍《那些年》,看似他一意孤行,毫無章法,其實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他本身是個流量擔當,粉絲數量眾多,這一點保證了電影不會虧本;
其次,這兩部電影口碑都很不錯,票房也還可以;
最後,制造話題。
這兩部電影分明屬於不同類型,而且許輝擔當的角色也不一樣,《繡春刀》裏,許輝扮演的是配角,《那些年》他則是第一男主。
但是宣傳手法出奇的相似。
制造緋聞,線上線下緊密宣傳,瘋狂的路演,各種跑綜藝。
還有一點,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題材真的很好!
……
“我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詳細的調查報告,現如今我們的觀影普遍年齡在降低,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二歲,這就說明了觀眾年輕化!而《那些年》就是瞄準這群人打造的電影!”
看著謝孟堯,許輝笑了笑,接著說道:“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蒼白的可憐,高中約等於高考危機,大學約等於工作焦慮。正因為青春就這樣荒廢了,所以才會去消費青春,而電影裏被藝術化、放大化的“傷痛”更像是補充了人們對青春的想象,讓他們說起青春不會感到詞窮——簡單的心理補償機制。按照這個模式打造出來的電影票房不會差,前提是電影不能太爛,青春片絕對是個寶藏!”
謝孟堯有點嘆為觀止。
他還真沒想過許輝居然有這樣的見識。
難怪去年在接受采訪他就敢說《那些年》的票房肯定很高。
“…所以你才說《那些年》的票房附和你的預計!那您說句實話,關於這部電影的票房,一開始您心裏的預計是多少?”
“跟現在差不多,我估計應該能到4.5億。”
許輝喝了口水,接著說道:“其實最關鍵還是因為電影本身還算可以,否則,就算題材再好,也沒戲!”
“…我剛才看到你身邊擺著的好像是劇本,有新戲要拍了嗎?”
謝孟堯決定換個方向,老是聊票房,沒什麽意思,他覺得電影不應該用票房數據這麽簡單的分析。
“你是說《失戀33天》,對!二月份的時候接下的這個戲,本子是我寫的,導演是老徐,我差不多月底就會進組。”
許輝點了點頭。
“老徐?徐靜磊嗎?”
“嗯,是她。”
聽到這,謝孟堯突然想到了年初許輝跟章紫怡撕逼事件,貌似也是二月份發生的,出於記者的敏感性,直覺告訴他,這兩件事肯定有關系!
他很想問一下,但又不知道該怎麽開口,總不能直接問‘是因為你跟章紫怡撕逼,所以,你猜找了徐靜磊出面嗎?’
“我的目標是跟華語電影圈所有有才華的、有演技的電影人合作一次,雖然這次很遺憾沒能跟紫怡姐合作,但是我相信靜磊姐導演的作品也會很不錯!”
許輝一本正經的補充了一句。
呵呵,信你才有鬼!
謝孟堯默默揭過這個話題:“能說說最近的變化嗎?觀眾對你挺好奇的,好像這幾天你都沒怎麽公開露面。”
“變化?”
許輝想了想,回答道:“變化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我的電話每天響個不停,很多之前都不認識的人很熱情的邀請我參加什麽活動之類的,開出的價碼很高!包括不少投資人找我,想投資我的電影或者讓我演戲,片酬高到離譜,我去年參演了《風聲》,當時的片酬是50萬,你知道他們給我開出的片酬是多少嗎?”
沒等謝孟堯說話,許輝接著道:“單獨主演,他們願意給600萬的片酬,如果自導自演,他們說1500萬!”
“當然,我全都給推了!”
“為什麽呢?”
“這是不對的,這不符合演員或者導演對於作品創作的要求!”
許輝的語氣變得有些激動:“表演和導演一樣,歸根結底需要生活化,一旦我真的接受了,那我就成了金錢的奴隸,肯定沒有辦法做到自然,也沒有辦法在向之前那樣平心靜氣的完成一部作品。”
“可是,你現在已經達到頂峰了,《那些年》的票房創下了國產電影…”
“總票房連一億美元都沒到,談不上創造歷史,《英雄》全球票房2.37億美元,比起前輩們,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許輝擺了擺手,一臉的謙虛。
這個是真心的,馮曉剛的《唐山大地震》、姜溫的《讓子彈飛》,這兩部電影明年就上,很快《那些年》的記錄就作古了,有什麽值得驕傲的?
“我之前在北大演講的時候說過,國內電影市場正迎來飛速發展時期,再過兩年,你就會發現原來5億票房的電影真的有很多!”
你怎麽敢斷定市場在飛速發展?誰給你的勇氣做出這種判斷?
謝孟堯看了眼許輝,楞是把這個問題憋在心裏,繼續問:“您是拍商業電影的,這點在國內導演裏很罕見,有人說中國的電影第六代比第五代要差了好一截,您對此有什麽看法嗎?”
你就幹脆直接點,問許輝對所謂的第六代有什麽看法得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