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00章 和尚=壯丁?

關燈
別說林海猜不透宣德帝在想什麽,就是衍聖公活了這麽大把年紀了,也猜不到宣德帝在想什麽。對於衍聖公來說,儒家的影響力越大對於孔家的好處越多,因此歷史的那些滅佛的事情背後多多少少都有孔家的身影。

但是衍聖公也明白,在佛教沒有觸及當朝皇帝的底線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的,畢竟佛教的那一套“眾生平等”還是有相當大的市場的,佛教的信徒可是非常多的,再加上還是有那麽幾個真正的高僧,因此歷史上幾次的滅佛行動都不成功。

按理說,現在的佛教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還沒有觸及一個皇帝的底線。作為一個皇帝,除非是無論是昏君還是明君都是很忙的,昏君忙著享樂,明君忙著治理國家。是不會吃飽了沒有事找事幹,無聊來找一群還在控制中的和尚麻煩的。

於是衍聖公也沒想明白宣德帝的動作,他到底要玩什麽。

就在衍聖公和林海楞神的時候,法會已經開始,十數位‘高僧’已經在談經論佛了,忠清王坐在最上首面帶笑容的聽著。

林海對佛法沒有什麽研究,臨時抱佛腳也不過是掃了掃盲。在現代,由於政府的大力宣傳,不要相信什麽迷信,很多無知的人就以為是佛教,加上現代的娛樂活動可遠遠地比古代多,因此信佛的人大大的減少,尤其是新一代的青少年,就沒幾個信佛的。

因此對於那些‘高僧’說的佛,不做任何的評價,他就是一門外漢,根本不知道人家到底說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擡眼看去,高臺上十五個京城著名寺院的‘高僧’。坐在一起,大聲說著佛法佛事。他們說拗口的佛經,談著那句難懂的佛語,似乎說出來的東西不高深莫測就顯示不出他們的佛法高深。

林海心裏翻了一個白眼,突然想到了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女友的原因選修了一門西方油畫的鑒賞課,其他的沒有記住,就記住了當時一個哥們說的一句話‘正常人看不懂得就是藝術’。這句話用在這裏可真是貼切,可不就是正常人聽不懂得就是佛法嘛!

其實別說林海這種門外漢聽不懂,就是一些對佛法有研究的也快跟不上節奏了。不過忠清王倒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讀過佛經,還跟得上節奏。其餘人等,也都是一頭霧水了。聽的是莫名其妙,也就是心理上覺得真有神仙在盯著,因此還是老老實實的站在那裏。

誰曾想這麽一站就是大半天,等著林海回到府裏的時候,腿都酸了。養尊處優的日子你傷不起呀!

狠狠的灌了幾杯茶水後,林海緩過勁來,唉,這日子沒法過了,明天後天還等繼續,也不知道這宣德帝什麽時候對寺廟那麽感興趣起來。瞧著這勢頭,要趁著這幾天的時間將京城裏所有的寺廟給逛完。

別說林海在心裏嘀咕宣德帝,就是衍聖公也忍不住在心裏嘀咕。他可是一大把年紀了,哪裏經得起天天這麽逛呀!

要是這事真是宣德帝吃飽了沒事幹,或者是吃錯藥了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

人家宣德帝那是有目的的,人家的目的,就是衍聖公和林海都已經猜到。但是卻沒有想到的事,就是打這些和尚的主意。

要說這宣德帝怎麽想到打和尚的主意了。還得從一件事情說起。

鳳朝之所以那麽快奪得天下,其實還有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只有少數人知道的秘密。

要知道自古在華夏這塊地,一般都是北邊的梟雄統一天下,唯一一個勉勉強強算是南邊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秦國的領土在陜西,勉強能算是南邊。

因此鳳天祖、鳳太祖能從南邊打到北邊,最後統一了整個華夏,沒點秘密武器那是肯定不行的。這個秘密武器了就要說鳳天祖在四川時就發現的一個老人了。這個老人那一手煉的鑌鋼,可稱的上是精鋼中的精鋼,那年鳳天祖軟硬兼施才把他撈過來,平日裏藏著掖著,就怕別人知道,甚至到現在都沒人知道。

後來這老人將這一手的技術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那人也直接被朝廷控制起來了,鳳朝兵器犀利,全靠他老人家和他的那幫徒弟,鳳朝最強精銳的部隊,人手一把的大刀,可全是鑌鋼打造,要不然,豈能這麽厲害!而這位老人家專為幾位將軍打造的兵器,更是了不得,連斷十數把刀劍都不卷刃!

經過了華朝重視工匠的技術,外加唐朝的姑息養奸之後,之後的朝代,對於這種關乎朝廷命運的技術,那是嚴防死守,藏著掖著。因此這個秘密一直被保留到了現在。

本來這種事情也沒什麽,保守秘密就保守秘密嘛,但是前段這位老人的曾孫子,現在那個地方的領頭的,突然有了一個重大的發明,將這老人的技術給改進了不少,煉出來的鑌鋼更好了,打造出來的武器更是厲害,不過這玩意有一個弊端,就是要很高的溫度,一般的設備煉不出來。

對於這種大事,只要不是昏君在世,或者是國庫沒銀子了,一般的皇帝都會全力支持。最近宣德帝可不缺錢,因此直接指示要大煉。

不過這事情又來了!

宣德帝下了指示要大煉,沒人敢不配合,因此礦石到位了,設備到位了。但是最關鍵的柴火沒有到位,你當著煉鋼的溫度隨便了在山上砍兩棵樹燒掉就行了,這煉鋼的溫度可是賊高的,一般的東西燃燒弄不出這麽高的溫度的。

不過這事也有解決的辦法,用煤就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國家。遼寧省新樂古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煤制工藝品,河南鞏義市也發現有西漢時用煤餅煉鐵的遺址。《山海經》中稱煤為石涅,魏、晉時稱煤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首次使用煤這一名稱。

但是問題又來了,之前雖然煉鋼要煤,但是沒有要的那麽的大量,因此開采的力度不夠。現在要大煉這種新的鋼鐵,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煤的問題,沒有煤制造溫度,還煉什麽呀!

於是又一層層的上報,報到宣德帝這裏來了!

開采煤,別說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就是在現代,這也是一個危險性非常高的活,一般人是不會幹這樣的活計的,大多都是一些產煤地的活不下去的貧苦人去幹這事。

但是現在要大煉,這麽一點點的人力,肯定是滿足不了!於是宣德帝憂郁了,這東西好是好,但是沒有辦法大量的生產呀!就以目前的采煤量來說,不說多了,就是將京城的幾支軍隊的武器換成這種新鋼,至少要兩年,要全國普及難度不小。

但是那啥,有句話說的話,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制造條件也要上。

於是宣德帝就開始絞盡腦汁的想辦法了,不止他想,他手下的智囊團也在想。

其中就有一個一肚子壞水的見不到光的智囊想出了一個主意。要多采煤,不是要多找什麽煤的產地,中國的煤資源可是在全世界都居前列的,而是加派人手,多找一些人采煤。但是宣德帝又不可能像秦始皇修萬裏長城或者是隋煬帝修京杭大運河那樣強行執行。

因此現在的問題是沒多少人願意從事這樣的事,太危險了!於是這人就出了一個,讓牢裏的犯人去采煤,但是這個辦法被宣德帝駁回了!鳳朝的犯人一般都是在采石場工作,采集石料。鳳朝的石料每年的消耗可是不少的,這裏人不能撥出來。

於是這人冥思苦想了很久,突然又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和尚。

一開始宣德帝還沒有搞明白這人的意思,後來弄明白了!

這人說的是,前不久他遇見的一件事,一個和尚還俗娶媳婦了!在仔細的一看,這人不就是十多年前,犯下殺人砍頭大罪的那個人嗎,因為這案發現場在這人的隔壁,因此這人記得特別清楚。

而且這人又發現,很多寺廟中有許許多多的僧人、沙彌都不是誠心向佛的,他們有很多甚至是好吃懶做的地痞流氓,抱著當和尚混飯吃的心態做了和尚。等著想娶媳婦了,只要一聲還俗就結了,這和尚簡直就是這些人的護身符、免死金牌。

於是這人就向宣德帝出主意,讓這些假僧人、偽沙彌去采煤,只要找一個機會戳穿他們的真面目,百姓們肯定不會有怨言的,要知道京城的寺廟可是有點多的,在京城的街坊中有十二座,附近也有十餘座,加起來共計二十多座寺廟。

不用多了,每座寺廟只要能找出五六個這樣的假和尚,全國這麽多的寺廟,就能給宣德帝湊齊一支龐大的采煤隊伍。

這個辦法,沒有觸及別的利益,讓宣德帝有些心動,要是真的如這人所說的那樣,那麽那些寺廟中的和尚不就是活生生的壯丁嘛。

於是宣德帝才來了這麽一出。

ps:

【感謝dlch141童鞋的粉紅票,感謝雨水中的鷺、bread84童鞋的打賞!感謝卿噬童鞋的評價票】【因為標題有時候太長的原因,蓮蓮我改版了,嘿嘿!】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01

宣德帝有這個心,但是實施起來卻是非常難的,畢竟佛教的信徒還是非常多的,一個處理不好,就是民間的暴動了!

好在宣德帝並沒有林海之前猜測的那樣,要將整個京城的寺廟都逛完,也就隨便的逛了幾座著名的寺廟後,就歇菜了!

今天是宣德帝出來微服私訪的最後一天,一行人匯合後,直奔一座城外的寺廟。

還沒等宣德帝一行人進入寺廟,在寺廟的門口就聚攏了一群人,不得不說中國人就是那麽的喜歡看熱鬧,遇見一些新鮮事就喜歡圍觀。

宣德帝對此也表現了極大地興趣,因此林海也跟著他默不作聲的圍觀了上去。

只見一位高僧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雙眼微閉,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大石頭的旁邊地上隱隱約約的還有一尊白瓷觀音。

這是神馬情況!

林海機靈的溜到了旁邊,問問了剛剛圍觀著的群眾,這人也是個熱情的,見林海相問,立馬就將自己知道的事情說了出來。

“你知道坐在石頭上的大師是誰?”沒等林海回答,那人就一臉興奮地對著林海說道:“那是和法源寺圓寂法師和圓明法師同一輩分的圓莫法師,聽說他雲游到此,發現這裏有佛家的靈氣在這裏,便在這裏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靜坐了七天,每天都將他采集來的無根之水澆灌在這裏,今天終於迎來了佛家法寶的出世。你瞧瞧地上的那個白瓷觀音,就是圓莫法師用靈氣聚集起來的。”

靈氣?法寶?

操,要是法寶這麽好弄出來,那也太不值錢了一點吧!

還有什麽無根之水,在某部名著中清清楚楚的寫了,其實這貨就是雨水。

什麽無根之水治病都是假的。古代的雨水雖然不是現代的酸水,但是空氣中的微量物也不少,按照科學的說法,無根之水什麽的,其實一點也不幹凈。

不過,心裏吐槽歸吐槽,林海還是一臉感謝的謝謝了那人,然後又悄悄地歸隊了!

雖然心裏已經明白這怕是某些人布的局,但是林海還是不得不佩服佛教的號召力,就這麽一會兒就人山人海的圍了起來了!

接著一面的人群分開了。從外面走進來的一群身披僧袍的和尚,和圓莫法師說了幾句後,一行人就走到了早就搭好的高臺上。

林海挑了挑眉。看來這一切人家早就是準備好了!不過,林海有些皺眉,話說這個情節這麽那麽的熟悉呀!好像自己在什麽時候聽過,還是看到過呀!

這些法師坐在高臺上後,又準備開始講佛經。就在這時林海耳尖的聽到了旁邊的兩人的對話,心裏豁然開朗。

“我倒是不信這個,那白瓷觀音,不會是他事先埋在地裏的吧!”

“你說的這個也不無可能,但是從那圓莫法師在石頭上坐著起,就一直有人看著了。有人親眼看見那白瓷觀音從地裏長出來的。”

“親眼看見,你親眼看見了,說不得就是托了!反正我是不會信的。”

“餵。你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好不好,這可是圓字輩的高僧,有人已經去法源寺證明了他的身份的,再說了這陳佛寺雖然不怎麽出名,但是卻也是百年的寺廟了!”

……

聽了這兩人的對話。林海終於想起來了在哪裏看見過這樣的場景了,不就是某部電視劇上。某個假和尚騙人的把戲嗎?

瞧著那些‘高僧’準備講經了,林海眼睛一轉,對著身旁的衍聖公嘀咕了幾句,見衍聖公點了點頭,林海才一臉興奮地,護著衍聖公像錢擠去。

林海一行人不合乎大流的表現,引起了在一旁守護治安的僧人的註意。

陳佛寺負責維持次序的一個僧人見了,害怕引起暴動,讓這場萬眾矚目的法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空道皺著眉頭,親自擋在了林海面前,沈聲道:“幾位施主,這裏不是你來的地方,若要觀看法會,請去外圍觀看。”

換而言之就是林海這群人還沒有資格走這條路……

空道的一句話,讓林海笑了,不客氣的道:“和尚,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說明白點,你是說我沒有資格來到這裏,走這條路?行,今日小爺就走給你看看!”說著就從空道的身旁走過去。

空道伸直了手臂,擋在了林海的前面。

空道道:‘這位施主誤會了,小僧不是這個意思。小僧是說這裏禁止入內,並非是施主沒有資格……‘中國話就是高明,一句話有好幾種解釋。他開始的態度明顯是沒有資格的意思,但見林海打算闖入,立刻改了口,畢竟這場法會可是他們陳佛寺籌劃了很久的,不能輕易讓別人破壞,能忍則忍。

林海也不著急闖入,他的目的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展開挑釁,大鬧法會,揭露那些偽和尚的真面目,並非像一個潑婦一樣,大吵大鬧一番,那樣沒有意義。他只有占據‘理‘字,才能說服那些已經被蠱惑住的百姓意識到上當受騙。

林海不怒反笑,有些嘲諷的說道:‘為什麽,為什麽他們可以進入,我就不行?難道就是應為他們的身份特殊?‘

空道沈默不語,顯然不準備回到林海這個相當有陷阱的問話。

他們這邊早已吸引住了部分人的視線,林海見空道軟的不吃,便開始準備動武力了,這一動手開打,更是引起了陣陣的呼聲,也打斷了法會,引發了所有人的註意。

數萬的百姓也在這時喧鬧起來,朝著這邊指指點點。

因為不是在初一十五這種特殊的時間開的法會,加上又有圓莫這個大師的名頭坐鎮,因此這次陳佛寺的這場法會,可是吸引了京城很多求佛心切的人的目光,不乏有休沐的朝廷大臣在場。

林海也不怕被人認出來了!或者說,認出來了最好。

本來林海和衍聖公一直在宣德帝的身後的,不過由於剛剛準備法會站位子的原因。便和宣德帝擠開了!這一擠開,林海就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

話說要說,跟著宣德帝在京城內外大大小小的寺廟轉了這麽多圈了,林海要是還猜不到宣德帝的意思,那麽他這官場也就不用再混了,直接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好了!

要知道在官場上,看人的臉色,尤其是看自己上司的臉色,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這項技能要是練好了。可是能在官場上幫上很多的忙的。要是練不好,嘿嘿,那你子啊某些時候就完蛋了!

顯然林海的這項技能。雖然沒有練到滿值,但是及格還是有的,因此在轉了幾天後,林海就猜到了宣德帝的意圖,雖然具體的沒有猜對。但是大致上林海是猜對了的!

不就是想整和尚嘛,雖然林海不知道宣德帝整這和尚要幹什麽,但是這並不妨礙,林海的計劃。而且林海也猜到為什麽這種事情,宣德帝不找其他,而要單單找他和衍聖公出馬。

華夏的文化燦爛。源遠流長,對外來佛教文化的融合吸收,就顯示了中華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廣胸懷。但佛教初期自西漢傳入中國盛為華夏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前。並不是那麽順利的。

佛道儒之爭,從一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歇過。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使得儒學,蓬勃發展,一日千裏。道教固然不如儒家‘但老子與孔子‘在理論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未受到多少影響,發展同然比不上儒學‘但也呈現爭長之勢。

佛教初傳中國其勢力弱小。尚不能與儒、道相抗衡,需借助於儒、道的勢力來發展自己。這一時期,三教‘夷夏之辨‘剛剛萌芽體現於東漢末年牟子所著《理惑論》中,在梳理時人對佛教的困惑和誤解過程中牟子提及了儒生用‘夷夏‘問題來詰難佛教牟子對此也作出了有理有據的應答。但這個時候的佛教就如受委屈的小媳婦,挨了打,不敢還手,只是輕聲細語的解釋著。

但隨著佛教的漸漸壯大,在東晉時期,已經展開了反擊。

前述元魏僧徒所作《漢法本內傳》,便是這種反擊武器之一。還有許多和尚們寫的不少經典著作‘多稱佛,也就是釋迦牟尼為老子並且亦是孔子的老師,甚至更長輩。比如東晉名僧支遁在《釋迦文佛像讚序》中說:‘昔周姬之末,有大聖號佛:…………絡聘周以曾玄。‘書中不但把佛說成是老子的師父,而且還是他的‘太爺‘輩;老子和莊子則成了佛的‘曾別‘和‘玄別‘,連當弟子的資格都不夠。以後的《正誣論》又說老子聞道於竺乾古先生。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即佛弟子也。‘《清凈法行經》也說:‘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凈光菩薩,彼稱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

這裏的震旦即指中國,到了這裏儒道的祖師都成了佛弟子的化身‘也就是說中國的儒道文化都是從佛學演變來的。

這種論點無疑是跟某棒子國的某些習性很像。

面對這種荒唐的事悄。儒道,自然展開了有利的反擊。

儒家多從治國安民的角度對佛教進行批評,奉佛造寺,使國貧民窮:僧尼增多,使國家承擔賦役者人減少:僧尼離開親人出家,不要妻子。違背儒家的倫理綱常:佛教教理虛妄,對民眾進行欺騙等等。

而佛家也不甘示弱,逐一進行駁斥‘指出佛教對社會民眾施行教化,於治國有利:通過個人出家修行而使祖先親屬的靈魂超脫苦海‘也是盡孝的表現;佛教與世俗禮儀不同,以斷除情累為志向,棄妻剃發,出家修行,是無可非議的。

但中國的百姓君王大多都很理性,曠日持久的佛、道、儒三教之爭,始終僅限於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範圍內。即使有殺害,也只是懲辦幾位被視為首惡者。就如祟佛的齊文帝宣布滅道教,便僅殺了四名不肯落發的道士。周武帝滅佛,亦不肯殺一個僧人。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氛圍所使然。因為古代儒家講究中庸、寬容,道家講究清靜無為,而佛教則更是高揚和平與平等的大旗。不像西方的宗教戰爭,一打就是幾十年、上百年、數百年。

三方的爭鬥到了初唐時期方才告一段落。

唐朝完全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明的國度,他們對於各族文化都以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接納。在唐朝你可以打吐蕃傳來的馬球,穿北方胡人的衣服,看西域來的歌舞……

但是隨著武則天的大興佛教,使得這一平衡又被打破,雖然在讀書人的眼中,還是儒家重,甚至在歷朝歷代的朝廷上九成的官員都是儒家出身,但是這也並不能改變在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心中,還是佛教更吃香一些,畢竟古代能讀書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

於是為了生存的空間,儒家和道家可謂是聯手開始排擠佛教,因為武則天的事,儒家和道家也開始走皇帝路線,這點從唐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信奉道家可以看得出。

經歷了微妙的平衡後,三家各自發展著自己的信徒,但是這樣的局面又被神棍的天朝打破,皇上開始誰都不信了!因為這樣的勢力威脅到了皇權。

雖然三家又一次的回到了平衡點,但是這仇卻是深深的結下了!

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聖人的嫡枝的後人——衍聖公,來攪亂佛家的法會這不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嗎,而作為衍聖公的女婿,由正經的儒家教養出身的自己當先鋒官這天經地義的事嗎?

果然有人認出來了!不過不是認出林海,是他身後的衍聖公。

空道臉色蒼白,一臉的驚駭,衍聖公的大名如雷灌耳,在整個鳳朝如日中天,他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和尚,連跟衍聖公相提並論的資格也沒有。

果然衍聖公一出馬,誰與爭鋒!

ps:

【感謝鳳天舞劍之珍縭童鞋的粉紅票,感謝at童鞋的打賞!】【蓮蓮說明一下,本書蓮蓮沒準備太監,最近更新不穩定是因為期末考試快到了的原因,為了美好的暑假生活,蓮蓮在臨時抱佛腳,學生黨傷不起。7月15號蓮蓮回家後,更新就會穩定下來,摸摸各位一直在支持蓮蓮的親,愛你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