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小子端著酒菜去敲門,發現門開著,裏面卻沒人,便小心地喊了兩聲。
就在隔壁的夏侯命宛和花曉色自然是聽到了,於是開門喚來一臉迷茫無措的小子,小子聞聲又將酒菜送入花曉色的廂房,因為他端來的只是夏侯命宛一個人的分量,正躊躇要不要問問多加點菜,卻聽那個淡紫色衣衫的俊俏公子給了一塊賞銀要他退去。
沈重的話題被打破,花曉色也樂:“等你吃完了,我帶你去逛逛夜分城。”
夏侯命宛自顧夾了幾根菜放進嘴裏,輕輕的點頭。
說實話,夏侯命宛雖然來過這個夜分城好多次,但卻從來沒有逛過。因為他有一個記不住路的毛病,若非從兵劍世家出來,到夜分城剛好與一條河是同路,這條河還非常善良地沒有出現任何分支,否則他也找不到這裏來。
從前,為妨被夏侯衾容找到,他都走得很小心,就算經過了夜分城的哪個好玩兒好看的地方,他也沒功夫去欣賞,但慢慢地,他每次出逃在不把心思放在躲避之上後,卻也沒有心思在這座小城閑逛。
夜分城在商國文郡,乃文郡五美之最。
夜分城的人對待這個城非常用心,就連路上一塊看似隨意擺放的石頭都有它獨特的美感,但夜分城中最稀奇地倒不是優美舒適的精致或好客的夜分人。
很多到夜分城的人都想不通,為什麽如此和諧安謐的一座城,裏面的人卻有七成的人會武?而這些會武的人卻與江湖沒有絲毫的瓜葛,每一個很符合簡單的平民百姓的特點,除了一身的武藝。
因為這一點,每到節氣,夜分城就比其他的城熱鬧。
而三日後的十一月初九,正是夜分城三年一次的“謝秋節”。顧名思義,便是感謝秋天,順便迎接冬天。盡管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與秋天毫無關系,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節日,夜分城的人並沒有真正去計較什麽,熱情的夜分城人往往能從每一個節日中尋找道屬於自己和他人的樂趣。
離謝秋節還有三日,但精致美麗的夜分城早就開始為迎接節日而盛裝打扮,花燈彩旗、琉璃金玉、錦繡絲帛、釵環脂粉、雜耍舞樂、美酒佳肴……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任何帶有歡樂的節日氣氛的東西事物,都能在夜分城中找到它的蹤跡。
夏侯命宛和花曉色所在的客棧是一個擁有三棟七層閣樓的、外圍圍了一圈長廊墻壁的酒樓,是夜分城中最精致的客棧。它的名字,叫做“臨水照閣”,因為在長廊圍墻外面,是一條大河,夏侯命宛順著走的那條小河便是匯入這裏。大河是漕邯江的支流,將整個“臨水照閣”圍了一半。
河岸並沒有種柳,而是生的一種如柳絲一樣細長柔軟的長葉綠草,這種草據說只有夜分城才有,而且四季常青,在夜晚,能泛著暗藍色的光。在臨水照閣深青小瓦、赤漆雕欄、白粉墻面的墻下面,不是那麽搶眼,但柔軟中似乎帶著些許傲氣。
河岸和圍墻之間,是略過膝高的赤漆圍欄,圍墻檐伸地很長,足以遮擋住圍墻外的那條碎石小徑,屋檐下,每三步便會有一只簡單卻好看的風鈴垂下,風鈴下垂著的不是流蘇、不是祝福字條,而是一截修理幹凈光潔的,食指長的竹片,上面沒有刻任何字跡花紋符號,夜分城裏,沒有人會去私自破壞這一景致,只是,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有些竹片的末端比上半部分光潔,那是經常被人摩挲的結果。
風鈴掛的不是很高,而且是活掛鉤,花曉色十分輕松的取下一只掛在自己的食指上,朝夏侯命宛說道:“我以前聽人說,風鈴可以用來祈福,但這裏的人真奇怪,既然不祈福,有何必垂竹片,用流蘇還要好看些,風一吹,又有清脆的撞擊聲,又有流蘇擺動,豈不是比這死板的竹片美許多?”
夏侯命宛伸手捏住那片似乎已經被摩挲的發亮的竹片,淺淺一笑:“你不懂,這是隋氏古老的習俗,其實也是用來祈福的,只是不似那些呈於人前罷了。”
“隋氏?”花曉色歪頭,“我只知道,在商國,‘隋半朝‘三個字在十幾、二十年前,隋氏所出的最後以為皇後故去後,便已經漸漸走向沒落,卻不知,隋氏和夜分城有何關聯?”
夏侯命宛轉身看著河邊被燈籠照映出極淺的藍光的那片草,心中慢慢湧出懷念,在無月的夜裏,顯得那麽悵然:“隋氏出自文郡,又以夜分城為正支嫡系,可如今隋氏雖然沒落,夜分城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足以說明夜分城不可小覷的力量。”
“你倒是清楚,為什麽?”花曉色問。
夏侯命宛淡淡地笑出聲來,在橘黃明亮的燈下,和煦而溫暖:“我看的書多。”
“撲通!”,一塊重物落水的聲音,碎石小徑上並沒有多少人,沒有人主意道花曉色剛才扔的到底是什麽,除了夏侯命宛。但花曉色卻是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花曉色和他的其他三位兄弟不同,他是一個完全喜怒形於色的人,有時候,他擁有最明亮的眼睛,能看清一切事情;但有時候,他又能被人輕易挑撥,不分黑白:“你騙我!”
那只風鈴很快沒入河中,隨著不緩不急的河水慢慢流走,不知在何處終於沈如河底,也許,它會被泥沙掩埋;也許,會生銹腐爛;也許,遇到更大的沖擊,再飄往他處……
一切,都未可知。
夏侯命宛清楚花曉色的性格,他知道花曉色生氣了,那就是真的生氣:“我娘出身隋氏。”
花曉色立刻笑了起來,臉頰上極淡極淡的一對酒窩露出極淺極淺的陰影:“真的?都說隋氏出美人,你一定肖極了你娘!”
夏侯命宛搖頭:“我娘說,若我眼角點一顆朱砂淚痣,便有九分像我小姨。不過,我妹妹卻很像娘。”
說道這兒,夏侯命宛不禁埋頭,想起了那個沈靜地如一潭死水的妹妹。
花曉色並沒註意到,只是突然想起了夏侯命宛曾經跟自己描述過的夏侯含宓,突然來了興致:“對了,你這次回家有沒有把我的那盒香料送給阿宓?你說她很喜歡自己在家玩兒的!”
夏侯含宓喜歡自己玩兒香料,喜歡抓蝴蝶,喜歡蕩秋千,喜歡采荷花,喜歡捉弄兵劍世家的死板大娘……
這些,都是夏侯命宛口中的妹妹。
但事實上,這些事情,夏侯含宓一見也沒有做過,盡管,這些基本都是尋常女兒家喜歡玩的游戲。
“沒有!”夏侯命宛答,那盒香料其實在夏侯衾容找到他的時候被夏侯衾容一把將盒子捏成了齏粉,“我弄丟了,阿宓還怪我呢!”
“你啊!”花曉色的指腹輕輕劃過夏侯命宛的側臉,“下次我跟你回家,親自去教阿宓調香,順便看看阿宓究竟是怎麽樣嬌俏可愛!”
其實,看過夏侯含宓的人都一致認為,她年紀雖小,卻也看得出長大了是個大美人,就是整日那副死水一樣的神態與她年僅十三歲的年紀十分不符,就好像一幅繡得極完美的百花圖,雖然能引來蝴蝶,到底是一幅沒有任何生命征兆的絹帛罷了。
“阿宓才十三歲,你可別……”夏侯命宛說著,花曉色卻搶白:“放心!我可不會對阿宓動什麽歪腦筋,嘿嘿,要動,也是對你……”
花曉色的聲音在最後幾個字拖得十分綿長,意蘊未盡的樣子,十分暧昧。
河水中的波光反射出燈籠的橘黃,打在兩人的衣裳上,好似添了幾分色彩一樣。
“休想!”夏侯命宛橫了花曉色一眼,那雙泛著淺淺幽藍的雙瞳卻沒有絲毫戾氣,反倒在夜色下顯得格外動人。
花曉色原本只是開玩笑而已,他了解夏侯命宛,所以從來不迫他,但如今被這樣的眼神一掃,心裏總是癢酥酥的,索性朝夏侯命宛憨憨地笑了兩聲,撓了撓後腦,走開了幾步。
不算是深冬,夜風卻有些刺骨,夏侯命宛不由得拉了拉身上的白貂兜帽大氅,花曉色則又重新取下一只風鈴掛在手上,任風吹地泠泠作響。
忽然,小河上駛來一艘畫舫,畫舫上的燈火照映出它原本簡單卻優雅的裝飾,舫頭的撐夫看起來年紀也不大,但卻將畫舫保持地很平和。
一曲清幽的琴音從畫舫傳出,不免引得周圍的人側目。
碎石小徑上的人慢慢變得多了,偶爾能聽到稱讚的私語。
“她的琴藝如何?”夏侯命宛問道,他不懂琴,很多時候只是聽個熱鬧,但花曉色不同,他深谙樂理,對琴亦是鐘愛。
花曉色也註意到了那艘畫舫,朝夏侯命宛身邊靠了靠:“難得!”
這或許是花曉色此生給出的最高評判。
畫舫依舊在前行,只是到了兩百步之外的小渡口停下,琴音也隨之停下來。
撐夫將畫舫靠岸,系好繩索,扶出一個綠衣女子來。
她一手抱著琴,一手搭在撐夫的手臂上,緩緩地上了岸,然後毫無意外地住進了臨水照閣。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就在隔壁的夏侯命宛和花曉色自然是聽到了,於是開門喚來一臉迷茫無措的小子,小子聞聲又將酒菜送入花曉色的廂房,因為他端來的只是夏侯命宛一個人的分量,正躊躇要不要問問多加點菜,卻聽那個淡紫色衣衫的俊俏公子給了一塊賞銀要他退去。
沈重的話題被打破,花曉色也樂:“等你吃完了,我帶你去逛逛夜分城。”
夏侯命宛自顧夾了幾根菜放進嘴裏,輕輕的點頭。
說實話,夏侯命宛雖然來過這個夜分城好多次,但卻從來沒有逛過。因為他有一個記不住路的毛病,若非從兵劍世家出來,到夜分城剛好與一條河是同路,這條河還非常善良地沒有出現任何分支,否則他也找不到這裏來。
從前,為妨被夏侯衾容找到,他都走得很小心,就算經過了夜分城的哪個好玩兒好看的地方,他也沒功夫去欣賞,但慢慢地,他每次出逃在不把心思放在躲避之上後,卻也沒有心思在這座小城閑逛。
夜分城在商國文郡,乃文郡五美之最。
夜分城的人對待這個城非常用心,就連路上一塊看似隨意擺放的石頭都有它獨特的美感,但夜分城中最稀奇地倒不是優美舒適的精致或好客的夜分人。
很多到夜分城的人都想不通,為什麽如此和諧安謐的一座城,裏面的人卻有七成的人會武?而這些會武的人卻與江湖沒有絲毫的瓜葛,每一個很符合簡單的平民百姓的特點,除了一身的武藝。
因為這一點,每到節氣,夜分城就比其他的城熱鬧。
而三日後的十一月初九,正是夜分城三年一次的“謝秋節”。顧名思義,便是感謝秋天,順便迎接冬天。盡管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與秋天毫無關系,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節日,夜分城的人並沒有真正去計較什麽,熱情的夜分城人往往能從每一個節日中尋找道屬於自己和他人的樂趣。
離謝秋節還有三日,但精致美麗的夜分城早就開始為迎接節日而盛裝打扮,花燈彩旗、琉璃金玉、錦繡絲帛、釵環脂粉、雜耍舞樂、美酒佳肴……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任何帶有歡樂的節日氣氛的東西事物,都能在夜分城中找到它的蹤跡。
夏侯命宛和花曉色所在的客棧是一個擁有三棟七層閣樓的、外圍圍了一圈長廊墻壁的酒樓,是夜分城中最精致的客棧。它的名字,叫做“臨水照閣”,因為在長廊圍墻外面,是一條大河,夏侯命宛順著走的那條小河便是匯入這裏。大河是漕邯江的支流,將整個“臨水照閣”圍了一半。
河岸並沒有種柳,而是生的一種如柳絲一樣細長柔軟的長葉綠草,這種草據說只有夜分城才有,而且四季常青,在夜晚,能泛著暗藍色的光。在臨水照閣深青小瓦、赤漆雕欄、白粉墻面的墻下面,不是那麽搶眼,但柔軟中似乎帶著些許傲氣。
河岸和圍墻之間,是略過膝高的赤漆圍欄,圍墻檐伸地很長,足以遮擋住圍墻外的那條碎石小徑,屋檐下,每三步便會有一只簡單卻好看的風鈴垂下,風鈴下垂著的不是流蘇、不是祝福字條,而是一截修理幹凈光潔的,食指長的竹片,上面沒有刻任何字跡花紋符號,夜分城裏,沒有人會去私自破壞這一景致,只是,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有些竹片的末端比上半部分光潔,那是經常被人摩挲的結果。
風鈴掛的不是很高,而且是活掛鉤,花曉色十分輕松的取下一只掛在自己的食指上,朝夏侯命宛說道:“我以前聽人說,風鈴可以用來祈福,但這裏的人真奇怪,既然不祈福,有何必垂竹片,用流蘇還要好看些,風一吹,又有清脆的撞擊聲,又有流蘇擺動,豈不是比這死板的竹片美許多?”
夏侯命宛伸手捏住那片似乎已經被摩挲的發亮的竹片,淺淺一笑:“你不懂,這是隋氏古老的習俗,其實也是用來祈福的,只是不似那些呈於人前罷了。”
“隋氏?”花曉色歪頭,“我只知道,在商國,‘隋半朝‘三個字在十幾、二十年前,隋氏所出的最後以為皇後故去後,便已經漸漸走向沒落,卻不知,隋氏和夜分城有何關聯?”
夏侯命宛轉身看著河邊被燈籠照映出極淺的藍光的那片草,心中慢慢湧出懷念,在無月的夜裏,顯得那麽悵然:“隋氏出自文郡,又以夜分城為正支嫡系,可如今隋氏雖然沒落,夜分城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足以說明夜分城不可小覷的力量。”
“你倒是清楚,為什麽?”花曉色問。
夏侯命宛淡淡地笑出聲來,在橘黃明亮的燈下,和煦而溫暖:“我看的書多。”
“撲通!”,一塊重物落水的聲音,碎石小徑上並沒有多少人,沒有人主意道花曉色剛才扔的到底是什麽,除了夏侯命宛。但花曉色卻是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花曉色和他的其他三位兄弟不同,他是一個完全喜怒形於色的人,有時候,他擁有最明亮的眼睛,能看清一切事情;但有時候,他又能被人輕易挑撥,不分黑白:“你騙我!”
那只風鈴很快沒入河中,隨著不緩不急的河水慢慢流走,不知在何處終於沈如河底,也許,它會被泥沙掩埋;也許,會生銹腐爛;也許,遇到更大的沖擊,再飄往他處……
一切,都未可知。
夏侯命宛清楚花曉色的性格,他知道花曉色生氣了,那就是真的生氣:“我娘出身隋氏。”
花曉色立刻笑了起來,臉頰上極淡極淡的一對酒窩露出極淺極淺的陰影:“真的?都說隋氏出美人,你一定肖極了你娘!”
夏侯命宛搖頭:“我娘說,若我眼角點一顆朱砂淚痣,便有九分像我小姨。不過,我妹妹卻很像娘。”
說道這兒,夏侯命宛不禁埋頭,想起了那個沈靜地如一潭死水的妹妹。
花曉色並沒註意到,只是突然想起了夏侯命宛曾經跟自己描述過的夏侯含宓,突然來了興致:“對了,你這次回家有沒有把我的那盒香料送給阿宓?你說她很喜歡自己在家玩兒的!”
夏侯含宓喜歡自己玩兒香料,喜歡抓蝴蝶,喜歡蕩秋千,喜歡采荷花,喜歡捉弄兵劍世家的死板大娘……
這些,都是夏侯命宛口中的妹妹。
但事實上,這些事情,夏侯含宓一見也沒有做過,盡管,這些基本都是尋常女兒家喜歡玩的游戲。
“沒有!”夏侯命宛答,那盒香料其實在夏侯衾容找到他的時候被夏侯衾容一把將盒子捏成了齏粉,“我弄丟了,阿宓還怪我呢!”
“你啊!”花曉色的指腹輕輕劃過夏侯命宛的側臉,“下次我跟你回家,親自去教阿宓調香,順便看看阿宓究竟是怎麽樣嬌俏可愛!”
其實,看過夏侯含宓的人都一致認為,她年紀雖小,卻也看得出長大了是個大美人,就是整日那副死水一樣的神態與她年僅十三歲的年紀十分不符,就好像一幅繡得極完美的百花圖,雖然能引來蝴蝶,到底是一幅沒有任何生命征兆的絹帛罷了。
“阿宓才十三歲,你可別……”夏侯命宛說著,花曉色卻搶白:“放心!我可不會對阿宓動什麽歪腦筋,嘿嘿,要動,也是對你……”
花曉色的聲音在最後幾個字拖得十分綿長,意蘊未盡的樣子,十分暧昧。
河水中的波光反射出燈籠的橘黃,打在兩人的衣裳上,好似添了幾分色彩一樣。
“休想!”夏侯命宛橫了花曉色一眼,那雙泛著淺淺幽藍的雙瞳卻沒有絲毫戾氣,反倒在夜色下顯得格外動人。
花曉色原本只是開玩笑而已,他了解夏侯命宛,所以從來不迫他,但如今被這樣的眼神一掃,心裏總是癢酥酥的,索性朝夏侯命宛憨憨地笑了兩聲,撓了撓後腦,走開了幾步。
不算是深冬,夜風卻有些刺骨,夏侯命宛不由得拉了拉身上的白貂兜帽大氅,花曉色則又重新取下一只風鈴掛在手上,任風吹地泠泠作響。
忽然,小河上駛來一艘畫舫,畫舫上的燈火照映出它原本簡單卻優雅的裝飾,舫頭的撐夫看起來年紀也不大,但卻將畫舫保持地很平和。
一曲清幽的琴音從畫舫傳出,不免引得周圍的人側目。
碎石小徑上的人慢慢變得多了,偶爾能聽到稱讚的私語。
“她的琴藝如何?”夏侯命宛問道,他不懂琴,很多時候只是聽個熱鬧,但花曉色不同,他深谙樂理,對琴亦是鐘愛。
花曉色也註意到了那艘畫舫,朝夏侯命宛身邊靠了靠:“難得!”
這或許是花曉色此生給出的最高評判。
畫舫依舊在前行,只是到了兩百步之外的小渡口停下,琴音也隨之停下來。
撐夫將畫舫靠岸,系好繩索,扶出一個綠衣女子來。
她一手抱著琴,一手搭在撐夫的手臂上,緩緩地上了岸,然後毫無意外地住進了臨水照閣。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