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曾是寂寥金燼暗(二)
關燈
小
中
大
曾是寂寥金燼暗(二)
眼見得奏章朝著自己砸了過來,徐三卻是避也不避, 縱是雙膝跪地, 脊背也是挺直如松, 毫不動搖。而官家扔罷了奏折, 目光陰沈,緊緊盯著榻下女子, 半晌過後, 方才冷笑著道:
“祁兒這名字, 豈是你能喚的?說甚麽為國為民、養癰貽患?依朕之見,你徐挽瀾,才是最大的癰患!若說日後新君即位, 朝野上下,誰敢上諂下瀆,擁兵自重, 頭一個就是你!”
徐三的話術, 官家如何聽不出來?她故意提及宋祁,將宋祁與貞哥兒作比, 這叫做惻隱術, 為的就是讓官家心生惻隱, 憐憫於己。
這之後再打著江山社稷的名號, 用義正辭嚴的“大公無私”, 來遮掩不容於法的“一己之私”,堂而皇之,化不義為正義。
最後再提及新君即位之後, 便到了存亡危急之秋。至於這新君乃是何人,不需她明言,官家自是心知肚明。徐三之語,恰好將官家最不樂見的情形,血淋淋地揭了開來,官家又如何能忍住怒意?
徐三默然不語,心知即如周文棠所言,如今官家便是有所不滿,也遠遠還未到發作的時候。她如今發這番脾氣,不過是逞口舌之快,洩恨冒忿罷了,姑且聽聽便是。
她薄唇緊抿,平視前方,便聽得官家低咳兩下,接著好似分外疲乏,沈沈說道:“但既然你這丫頭,受了委屈,還知道趕回京中,讓朕給你主持公道,朕念在羅昀和祁兒的份兒上,念在你多年以來,立下鞍甲之勞、匡合之功上,過往種種,暫且勾消。”
這是在提點徐三了,官家之所以對她有如此恩寵,前是為了羅昀臨終所托,後是指望著她能扶持宋祁上位。至於她的軍功政績,雖是為官之根本,可比起前者來,也只能居於其次。
徐三跪於榻下,垂眸聽著,目光在那散落一地的折子上,來回不住脧巡。那雪白的宣紙之上,但凡目之所及處,“徐挽瀾”三個字反覆出現,頻次僅次於此的,則是“怙恩恃寵”、“驕橫妄為”、“欺公罔法”等字眼。
徐三淡淡望著那積如小山一般,彈劾自己的各地奏折,半分反應也無,早已是習以為常。她耷拉著眼兒,眸中全無波動,袖中雙手卻是緊攥成拳,接著只聽得官家聲音嘶啞,緩緩說道:
“鄭七有錯,錯在寡恩少義,忍心害理,雖合乎律法,卻不合乎情理,可以說是‘情理法不協’。但朕若因此而懲處她,開此先河,日後必將是翻案紛紛,各地府衙,不堪其煩。倒不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徐三稍稍一頓,輕輕說道:“如何化無?”
官家瞥她一眼,淡淡說道:“此番鄭七回京,本是要論功封賞,加官進祿,但既然出了這事兒,朕便不賞她了,如何?宮宴罷了,便讓她打道回府,再去西南,待上幾年。匪亂雖平,光朱逆徒,卻仍在西南邊陲,屢生事端,犯上作亂。如此苦差,旁人不想去,索性便交由她去。三丫頭,可滿意了?”
貶謫鄭七,絕無可能。對她不封不賞,也不將她調離西南苦地,已然是官家最大的讓步了。
徐三垂下眸來,沈默半晌,卻又道:“臣還想給弟弟求個誥命,從二品的縣君,準其隆喪厚葬,魂歸故裏。”
鄭七如今不過是正三品,照理來說,便是追貞哥兒,頂多也就封個從三品,至於貞哥兒的喪儀,也必須得低上一級。而且等到鄭七逝世,貞哥兒還得和鄭七先前已死的夫君、日後也許會有的繼室,排棺並立,同葬一處。
徐三提出如此要求,實在是逾越禮制,於法不容。且不說從二品的品級,比鄭七還高上一等,之後還要將貞哥兒葬回壽春,不與鄭七合葬,更是違悖情理,極其之過分了。
官家默了許久,方才點了點頭,眉頭微蹙,無奈妥協道:“好,朕準了。”
徐三卻仍是咄咄不放,又道:“隆喪厚葬,所用錢物,又該由誰來出?”
官家皺眉道:“朕來賞賜,如何?”
徐三卻抿了抿唇,搖了搖頭,故意低聲說道:“大宋律法,可不是這麽說的。”
按著世俗律法,男子嫁人之後,便好似潑出去的水,與娘家人,不過餘些情分,至於病亡喪葬,都該由妻子來管。若是官家下了聖旨,說要對徐守貞隆喪厚葬,那麽按著規矩,這喪葬錢物,必須由鄭七來出。
官家淡淡瞥了眼徐三,只得又點頭道:“好。讓姓鄭的出。”
徐三聞言,立時重重磕了個頭,謝過聖恩。孰料官家卻斜睨著她,又緩緩說道:“你近來,風頭過盛。朝野上下,浮言私議,怨謗攻訐,不絕於耳。眾口鑠金的道理,不須朕說,你也明白。三丫頭,人言可畏,你該避避風頭了,朕也是為了你好。”
那婦人斜臥於榻,面色憔悴,蒼茫日光,投過那三交六椀的菱花窗格,在她愈發蒼老的面龐上,投下了明明滅滅的光影。徐三靜靜地跪於榻前,便聽得她沈沈說道:
“天冷了,北邊更是苦寒,你既然回來了,暫且不須再回去了。朕聽祁兒說過,你在沙場征戰多年,身上落了不少傷,這次回京,也是一波三折。升沈榮辱,何足掛齒?還是要以身子為重,養好了身子,日後才好傳宗接代。”
她緩緩擡袖,一下一下,輕輕撫摩著徐三的頭頂,那動作之中,甚至帶上了些許慈愛。可徐三跪於榻前,只覺脊背發涼,渾身是汗,緊接著,她便聽得官家溫聲說道:
“三丫頭,明年春末夏初,待到那似荷蓮開了,你便與貍奴擇個吉日,成了親罷。那薛氏小郎,等了你多少年了?你這算不算‘誤人子弟’?”
官家緩緩含笑道:“成親之前,你便在京中待著,好好養養身子,其餘雜事,皆不必放在心上。三丫頭,你多年以來,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兢兢業業,如今也該反勞為逸了。”
是了,這便是周文棠所說的,“各打五十大板”了。官家說她不計較徐三在北地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在惺惺作態。那積如小山般一般的奏章,白紙黑字,字字誅心,早已使這婦人疑心生暗鬼。
徐三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此時聽官家說,要讓她在京養傷,不得離京,幾乎是變相囚禁,反倒生出幾分輕松之感。她分外平靜,俯身而拜,謝主隆恩,接著掀擺而起,一步一步,迎著燦燦日光,朝著金殿外徐徐走去。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她無所畏懼,因為她心知,一切不過是暫時的沈寂。不平則鳴,她永不放棄。
鄭七也好,官家也罷,甚至於江山萬裏,無垠疆域,她都將一個接著一個攻下,終有一日,將她的政治理想付諸現實。
作者有話要說: 登機之前趕緊發出來_(:з」∠)_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眼見得奏章朝著自己砸了過來,徐三卻是避也不避, 縱是雙膝跪地, 脊背也是挺直如松, 毫不動搖。而官家扔罷了奏折, 目光陰沈,緊緊盯著榻下女子, 半晌過後, 方才冷笑著道:
“祁兒這名字, 豈是你能喚的?說甚麽為國為民、養癰貽患?依朕之見,你徐挽瀾,才是最大的癰患!若說日後新君即位, 朝野上下,誰敢上諂下瀆,擁兵自重, 頭一個就是你!”
徐三的話術, 官家如何聽不出來?她故意提及宋祁,將宋祁與貞哥兒作比, 這叫做惻隱術, 為的就是讓官家心生惻隱, 憐憫於己。
這之後再打著江山社稷的名號, 用義正辭嚴的“大公無私”, 來遮掩不容於法的“一己之私”,堂而皇之,化不義為正義。
最後再提及新君即位之後, 便到了存亡危急之秋。至於這新君乃是何人,不需她明言,官家自是心知肚明。徐三之語,恰好將官家最不樂見的情形,血淋淋地揭了開來,官家又如何能忍住怒意?
徐三默然不語,心知即如周文棠所言,如今官家便是有所不滿,也遠遠還未到發作的時候。她如今發這番脾氣,不過是逞口舌之快,洩恨冒忿罷了,姑且聽聽便是。
她薄唇緊抿,平視前方,便聽得官家低咳兩下,接著好似分外疲乏,沈沈說道:“但既然你這丫頭,受了委屈,還知道趕回京中,讓朕給你主持公道,朕念在羅昀和祁兒的份兒上,念在你多年以來,立下鞍甲之勞、匡合之功上,過往種種,暫且勾消。”
這是在提點徐三了,官家之所以對她有如此恩寵,前是為了羅昀臨終所托,後是指望著她能扶持宋祁上位。至於她的軍功政績,雖是為官之根本,可比起前者來,也只能居於其次。
徐三跪於榻下,垂眸聽著,目光在那散落一地的折子上,來回不住脧巡。那雪白的宣紙之上,但凡目之所及處,“徐挽瀾”三個字反覆出現,頻次僅次於此的,則是“怙恩恃寵”、“驕橫妄為”、“欺公罔法”等字眼。
徐三淡淡望著那積如小山一般,彈劾自己的各地奏折,半分反應也無,早已是習以為常。她耷拉著眼兒,眸中全無波動,袖中雙手卻是緊攥成拳,接著只聽得官家聲音嘶啞,緩緩說道:
“鄭七有錯,錯在寡恩少義,忍心害理,雖合乎律法,卻不合乎情理,可以說是‘情理法不協’。但朕若因此而懲處她,開此先河,日後必將是翻案紛紛,各地府衙,不堪其煩。倒不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徐三稍稍一頓,輕輕說道:“如何化無?”
官家瞥她一眼,淡淡說道:“此番鄭七回京,本是要論功封賞,加官進祿,但既然出了這事兒,朕便不賞她了,如何?宮宴罷了,便讓她打道回府,再去西南,待上幾年。匪亂雖平,光朱逆徒,卻仍在西南邊陲,屢生事端,犯上作亂。如此苦差,旁人不想去,索性便交由她去。三丫頭,可滿意了?”
貶謫鄭七,絕無可能。對她不封不賞,也不將她調離西南苦地,已然是官家最大的讓步了。
徐三垂下眸來,沈默半晌,卻又道:“臣還想給弟弟求個誥命,從二品的縣君,準其隆喪厚葬,魂歸故裏。”
鄭七如今不過是正三品,照理來說,便是追貞哥兒,頂多也就封個從三品,至於貞哥兒的喪儀,也必須得低上一級。而且等到鄭七逝世,貞哥兒還得和鄭七先前已死的夫君、日後也許會有的繼室,排棺並立,同葬一處。
徐三提出如此要求,實在是逾越禮制,於法不容。且不說從二品的品級,比鄭七還高上一等,之後還要將貞哥兒葬回壽春,不與鄭七合葬,更是違悖情理,極其之過分了。
官家默了許久,方才點了點頭,眉頭微蹙,無奈妥協道:“好,朕準了。”
徐三卻仍是咄咄不放,又道:“隆喪厚葬,所用錢物,又該由誰來出?”
官家皺眉道:“朕來賞賜,如何?”
徐三卻抿了抿唇,搖了搖頭,故意低聲說道:“大宋律法,可不是這麽說的。”
按著世俗律法,男子嫁人之後,便好似潑出去的水,與娘家人,不過餘些情分,至於病亡喪葬,都該由妻子來管。若是官家下了聖旨,說要對徐守貞隆喪厚葬,那麽按著規矩,這喪葬錢物,必須由鄭七來出。
官家淡淡瞥了眼徐三,只得又點頭道:“好。讓姓鄭的出。”
徐三聞言,立時重重磕了個頭,謝過聖恩。孰料官家卻斜睨著她,又緩緩說道:“你近來,風頭過盛。朝野上下,浮言私議,怨謗攻訐,不絕於耳。眾口鑠金的道理,不須朕說,你也明白。三丫頭,人言可畏,你該避避風頭了,朕也是為了你好。”
那婦人斜臥於榻,面色憔悴,蒼茫日光,投過那三交六椀的菱花窗格,在她愈發蒼老的面龐上,投下了明明滅滅的光影。徐三靜靜地跪於榻前,便聽得她沈沈說道:
“天冷了,北邊更是苦寒,你既然回來了,暫且不須再回去了。朕聽祁兒說過,你在沙場征戰多年,身上落了不少傷,這次回京,也是一波三折。升沈榮辱,何足掛齒?還是要以身子為重,養好了身子,日後才好傳宗接代。”
她緩緩擡袖,一下一下,輕輕撫摩著徐三的頭頂,那動作之中,甚至帶上了些許慈愛。可徐三跪於榻前,只覺脊背發涼,渾身是汗,緊接著,她便聽得官家溫聲說道:
“三丫頭,明年春末夏初,待到那似荷蓮開了,你便與貍奴擇個吉日,成了親罷。那薛氏小郎,等了你多少年了?你這算不算‘誤人子弟’?”
官家緩緩含笑道:“成親之前,你便在京中待著,好好養養身子,其餘雜事,皆不必放在心上。三丫頭,你多年以來,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兢兢業業,如今也該反勞為逸了。”
是了,這便是周文棠所說的,“各打五十大板”了。官家說她不計較徐三在北地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在惺惺作態。那積如小山般一般的奏章,白紙黑字,字字誅心,早已使這婦人疑心生暗鬼。
徐三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此時聽官家說,要讓她在京養傷,不得離京,幾乎是變相囚禁,反倒生出幾分輕松之感。她分外平靜,俯身而拜,謝主隆恩,接著掀擺而起,一步一步,迎著燦燦日光,朝著金殿外徐徐走去。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她無所畏懼,因為她心知,一切不過是暫時的沈寂。不平則鳴,她永不放棄。
鄭七也好,官家也罷,甚至於江山萬裏,無垠疆域,她都將一個接著一個攻下,終有一日,將她的政治理想付諸現實。
作者有話要說: 登機之前趕緊發出來_(:з」∠)_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