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替嫁新娘23
關燈
小
中
大
以北明軍的實力, 一路打進京城也不是不行。
但這樣一來,戰火紛飛,受苦的還是下面的百姓。
更何況, 路昭也不確定男主的光環有多強大。
如果他們直接殺入京城,最後男主卻和原劇情中一樣, 成功等到了各地的兵力支援,北明軍豈不是要腹背受敵?
若是如此, 還不如慢一點, 間接一些,讓最後的結果更加穩妥。
於是, 路昭跟風和對著地圖,規劃出了一條彎彎扭扭的線路來。
北明軍分化作小波勢力,就如之前去南山坡查探時一樣, 完全沒有引起各方註意。
每到達一個目的地,才會直接會合,並將該地的消息完全封鎖, 確保這裏的風聲不會洩露到下一個目標的耳朵裏。
而路昭他們這些負責人, 則是被“邀請”到城中,與該地的掌權人坐在了同一張桌子前。
拿著攝政王私庫裏剩下的那些東西作為基礎,路昭很快得到了機會, 從其他大商人手中撈到了翻倍的價值。
這就像是一場特殊的“傳銷”,明明手裏並沒有那麽多的財富了,可靠著那些東西撐面子, 就能讓人信服, 從而心甘情願,甚至是迫切主動地加入進來,為她送上更多的資本。
幾次以後, 路昭手裏的東西甚至比她一開始說出去的還要多了。
有錢有糧還有軍隊,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可能。
一部分城主開始倒戈。
但也有人不願意加入反叛軍。
這種情況下,應對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部分,路昭交給了風和。
這位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儒將,嘴皮子功夫也是真的好。
先是說起老將軍當初對朝廷的忠心耿耿,和多年來嘔心瀝血的奉獻。
這一點,國內上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便是政敵,也無法從這一點上進行反駁。
要不是老將軍的忠誠深入人心,他也無法在手握重權的情況下還能多年來一直鎮守北明城,卻不讓任何勢力安插人手了。
但緊接著,風和提到的就是胡人的殘暴,還有北明城這次差一點兒就慘遭屠城的遭遇。
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老將軍當初急著求援,是直接將奏折讓通信員發往京城的,路上完全沒有耽擱。
由於皇帝和攝政王的不重視,中間的人又想要從中撈好處,事情便有意被層層欺瞞下來。
所以,北明城差點兒團滅的消息,除了當地人以外,竟然沒有其他城鎮的居民知曉。
這些城市的掌權人,也是到此時才知道的。
為什麽會如此呢?
風和就開始倒苦水了。
這苦肉計可不是虛假的而已,不管是京城的反應,還是北明城的危機,都是真實有依據的。
整件事從頭到尾的發展,愈發襯托得京城那兩位的無恥貪婪,辜負了忠臣的赤膽忠心,也體現出了北明城的勇猛強大,在這樣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竟將胡人擊敗了!
要知道,那些胡人出名的除了殘暴以外,還有他們的戰鬥力。
北明軍能在大家都不知曉之前就擊退胡人,還有餘力開拔大軍離開北明城,可想而知胡人的結局有多慘。
腦子一轉,這些城市的人就不免開始發散思維了。
這一次被放棄的是北明城,那下一次若是他們這些地方受到攻擊也被放棄了呢?
他們可沒有北明軍的強悍,也沒有被老將軍一手教導出來的名將啊。
跟著京城中的那些人,他們不一定能收到庇護。
跟著強大的北明軍,他們也不一定會失敗。
既然如此……
很多人被說服了。
這也是皇帝跟攝政王兩人造下的果。
誰讓他們這些年的矛盾爭端就沒停下來過,連普通百姓都有所耳聞,何況是這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勢的人物?
正因為知道這兩個是什麽德行,才更不敢將身家性命賭在他們身上啊。
與之相比,有仁義有道德,還有實力的北明軍,就顯得更有說服力了。
除了這一部分以外,自然也還有一些怎麽都無法說服的存在,要麽是死忠於皇室,要麽是覺得北明軍沒多少勝算,造反的話會掉腦袋。
這時候,就輪到路昭上場了。
既然風和這樣的言語無法說服,那就都別說了。
她直接拿出了“幹燥劑”天罰。
當初能讓胡人跪地祈禱的東西,自然也能對這些人造成極大的驚嚇。
保皇黨自認一片忠心,可在面對這樣的東西時,也沒有信心能夠戰勝。
一些人選擇了默認,剩下的幾個卻覺得這是侮辱,決定以死相抗,來控訴北明軍的狼子野心。
自古就有這樣的臣子,並不覺得死亡有多可怕,相反,一死了之,還能名垂千古,多好!
路昭這人,心軟的時候,能夠竭盡全力地去施以援手,哪怕這樣做對她來說並沒有多少利益。
但該心硬的時候,也從不會動搖。
這幾人既然想死,那就讓他們“死”好了。
當死亡的鐮刀落在他們的脖子上,卻又被從斷氣的邊緣拉了回來,一些人開始知道恐懼。
不畏懼死亡,那是不了解。
一旦知道了死的痛苦,又有了活的希望,畏懼之心當然也就隨之浮現。
這些人,被軟禁起來“療傷休養”。
到這時還死腦筋甚至隨時想要反擊,甚至還想要拉動全城的人命一起去填坑拖住北明軍的,那就沒有餘地了,直接被下令斬除。
這些人或許是覺得他們自己忠心。
可這樣的忠心,只是對於那個荒誕不堪的皇室,而不是對天下人。
自詡為名臣,卻連屬下百姓的命都不在意,只為了維護其忠誠的名聲。
這樣的人,留下來不過是阻力。
便是風和這些副將,也沒有要心軟的意思,很快將攔路石去除幹凈。
保皇黨沒有了。
剩下的那些不過是擔心北明軍實力不夠,造反失敗反被清除的,在見過這“天罰”以後,也都不再負隅頑抗。
難怪北明軍能夠擊敗可怕的胡人,有這等利器在,便是打入京城,好像也真的不是不可能了。
況且,他們不同意又能怎麽樣?
萬一這東西還沒用在皇帝頭上,就先拿他們這些反對者祭了戰旗呢?
這些人可不是什麽堅定的保皇黨,不過是房頂的冬瓜兩邊滾,誰厲害就依附誰。
此時看到了北明軍的厲害,自然而然地就選擇了從心,一個字——慫。
這一路過來的速度雖然比直搗京城慢了許多,但成效卻是極好的。
每到一個地方就擒賊先擒王,拉攏了當權者,這一座城市的歸屬權自然也就到了手裏。
城中的守衛軍,也歸了北明軍所有,絕不給京城留下一點兒能夠召集起來的戰力。
便是他們離開前往下一處,經過的地方也有人手,在民間默默地開始傳播對北明軍有利的消息。
本來風和他們的想法就是直接說出跟隨他們推翻皇室的消息。
卻被路昭攔了下來。
百姓關心的並不是誰當皇帝,而是每一天的日子能不能過好。
現在的皇室雖然不好,可還沒有欺壓到他們完全過不下去的時候,有的人會想要反抗,但也有人覺得還能忍忍。
直說出來,不免意外更多。
她選擇的是親自操刀寫了幾個劇本,特意挑了幾個出名的戲班子和說書先生,開始了“講故事”。
又讓風和這個以前的探花郎,精心編出了幾個順口易懂的童謠,讓小孩子們傳播開來。
用這樣更接地氣的方式,不知不覺間,這些地方的百姓就對皇室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排斥,完全無法產生依賴信任的感覺,總覺得他們也是能被放棄的棋子。
更對故事裏的那些慘死的人有著強烈的同情。
甚至將這種感情與現實結合起來,哪怕北明城如今成功擊敗胡人,並未有屠城發生,這種感情也沒有消失。
只是在憐惜的同時,又有了對他們活下來的慶幸,和對他們實力的崇拜。
留守在北明城的人那兒甚至給路昭他們傳來了消息,最近有不少年輕人前往北明城,想要參軍,成為北明軍中的一員。
經過調查,這些人的背景十分清白,並不是其他勢力派出去的探子。
而且,也不是家裏過不下去了才做此打算,而是真的崇拜於北明軍的強大,才生出這樣的心思的。
這樣的發展,簡直比預想中的都要好。
他們一路過來占領了不少城市,從軍力到經濟民生,都漸漸掌握在手中,難得的是竟沒有引起大範圍的戰亂,百姓們並未因他們的行為受到牽連。
這讓風和他們這些北明軍人僅剩的一點兒對要造反的不安都消失了。
而路昭的存在,也在北明軍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開始向一個“精神支柱”上發展。
哪怕她如今身上並沒有敕封的功名,也沒有高官爵位,但就地位和真實意義上,路昭已經完成了徹底的翻轉,從一個普通小兵,變成了不可取代的北明軍掌權者。
由於掌控的經濟力量和武力威懾,加上有勇有謀還有一顆仁慈心,便是風和幾人,也默認了她的中心地位,並沒有對此產生不滿嫉恨。
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明軍終於靠近了京城,迎來了這次“造反”的最後一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但這樣一來,戰火紛飛,受苦的還是下面的百姓。
更何況, 路昭也不確定男主的光環有多強大。
如果他們直接殺入京城,最後男主卻和原劇情中一樣, 成功等到了各地的兵力支援,北明軍豈不是要腹背受敵?
若是如此, 還不如慢一點, 間接一些,讓最後的結果更加穩妥。
於是, 路昭跟風和對著地圖,規劃出了一條彎彎扭扭的線路來。
北明軍分化作小波勢力,就如之前去南山坡查探時一樣, 完全沒有引起各方註意。
每到達一個目的地,才會直接會合,並將該地的消息完全封鎖, 確保這裏的風聲不會洩露到下一個目標的耳朵裏。
而路昭他們這些負責人, 則是被“邀請”到城中,與該地的掌權人坐在了同一張桌子前。
拿著攝政王私庫裏剩下的那些東西作為基礎,路昭很快得到了機會, 從其他大商人手中撈到了翻倍的價值。
這就像是一場特殊的“傳銷”,明明手裏並沒有那麽多的財富了,可靠著那些東西撐面子, 就能讓人信服, 從而心甘情願,甚至是迫切主動地加入進來,為她送上更多的資本。
幾次以後, 路昭手裏的東西甚至比她一開始說出去的還要多了。
有錢有糧還有軍隊,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可能。
一部分城主開始倒戈。
但也有人不願意加入反叛軍。
這種情況下,應對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部分,路昭交給了風和。
這位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儒將,嘴皮子功夫也是真的好。
先是說起老將軍當初對朝廷的忠心耿耿,和多年來嘔心瀝血的奉獻。
這一點,國內上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便是政敵,也無法從這一點上進行反駁。
要不是老將軍的忠誠深入人心,他也無法在手握重權的情況下還能多年來一直鎮守北明城,卻不讓任何勢力安插人手了。
但緊接著,風和提到的就是胡人的殘暴,還有北明城這次差一點兒就慘遭屠城的遭遇。
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老將軍當初急著求援,是直接將奏折讓通信員發往京城的,路上完全沒有耽擱。
由於皇帝和攝政王的不重視,中間的人又想要從中撈好處,事情便有意被層層欺瞞下來。
所以,北明城差點兒團滅的消息,除了當地人以外,竟然沒有其他城鎮的居民知曉。
這些城市的掌權人,也是到此時才知道的。
為什麽會如此呢?
風和就開始倒苦水了。
這苦肉計可不是虛假的而已,不管是京城的反應,還是北明城的危機,都是真實有依據的。
整件事從頭到尾的發展,愈發襯托得京城那兩位的無恥貪婪,辜負了忠臣的赤膽忠心,也體現出了北明城的勇猛強大,在這樣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竟將胡人擊敗了!
要知道,那些胡人出名的除了殘暴以外,還有他們的戰鬥力。
北明軍能在大家都不知曉之前就擊退胡人,還有餘力開拔大軍離開北明城,可想而知胡人的結局有多慘。
腦子一轉,這些城市的人就不免開始發散思維了。
這一次被放棄的是北明城,那下一次若是他們這些地方受到攻擊也被放棄了呢?
他們可沒有北明軍的強悍,也沒有被老將軍一手教導出來的名將啊。
跟著京城中的那些人,他們不一定能收到庇護。
跟著強大的北明軍,他們也不一定會失敗。
既然如此……
很多人被說服了。
這也是皇帝跟攝政王兩人造下的果。
誰讓他們這些年的矛盾爭端就沒停下來過,連普通百姓都有所耳聞,何況是這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勢的人物?
正因為知道這兩個是什麽德行,才更不敢將身家性命賭在他們身上啊。
與之相比,有仁義有道德,還有實力的北明軍,就顯得更有說服力了。
除了這一部分以外,自然也還有一些怎麽都無法說服的存在,要麽是死忠於皇室,要麽是覺得北明軍沒多少勝算,造反的話會掉腦袋。
這時候,就輪到路昭上場了。
既然風和這樣的言語無法說服,那就都別說了。
她直接拿出了“幹燥劑”天罰。
當初能讓胡人跪地祈禱的東西,自然也能對這些人造成極大的驚嚇。
保皇黨自認一片忠心,可在面對這樣的東西時,也沒有信心能夠戰勝。
一些人選擇了默認,剩下的幾個卻覺得這是侮辱,決定以死相抗,來控訴北明軍的狼子野心。
自古就有這樣的臣子,並不覺得死亡有多可怕,相反,一死了之,還能名垂千古,多好!
路昭這人,心軟的時候,能夠竭盡全力地去施以援手,哪怕這樣做對她來說並沒有多少利益。
但該心硬的時候,也從不會動搖。
這幾人既然想死,那就讓他們“死”好了。
當死亡的鐮刀落在他們的脖子上,卻又被從斷氣的邊緣拉了回來,一些人開始知道恐懼。
不畏懼死亡,那是不了解。
一旦知道了死的痛苦,又有了活的希望,畏懼之心當然也就隨之浮現。
這些人,被軟禁起來“療傷休養”。
到這時還死腦筋甚至隨時想要反擊,甚至還想要拉動全城的人命一起去填坑拖住北明軍的,那就沒有餘地了,直接被下令斬除。
這些人或許是覺得他們自己忠心。
可這樣的忠心,只是對於那個荒誕不堪的皇室,而不是對天下人。
自詡為名臣,卻連屬下百姓的命都不在意,只為了維護其忠誠的名聲。
這樣的人,留下來不過是阻力。
便是風和這些副將,也沒有要心軟的意思,很快將攔路石去除幹凈。
保皇黨沒有了。
剩下的那些不過是擔心北明軍實力不夠,造反失敗反被清除的,在見過這“天罰”以後,也都不再負隅頑抗。
難怪北明軍能夠擊敗可怕的胡人,有這等利器在,便是打入京城,好像也真的不是不可能了。
況且,他們不同意又能怎麽樣?
萬一這東西還沒用在皇帝頭上,就先拿他們這些反對者祭了戰旗呢?
這些人可不是什麽堅定的保皇黨,不過是房頂的冬瓜兩邊滾,誰厲害就依附誰。
此時看到了北明軍的厲害,自然而然地就選擇了從心,一個字——慫。
這一路過來的速度雖然比直搗京城慢了許多,但成效卻是極好的。
每到一個地方就擒賊先擒王,拉攏了當權者,這一座城市的歸屬權自然也就到了手裏。
城中的守衛軍,也歸了北明軍所有,絕不給京城留下一點兒能夠召集起來的戰力。
便是他們離開前往下一處,經過的地方也有人手,在民間默默地開始傳播對北明軍有利的消息。
本來風和他們的想法就是直接說出跟隨他們推翻皇室的消息。
卻被路昭攔了下來。
百姓關心的並不是誰當皇帝,而是每一天的日子能不能過好。
現在的皇室雖然不好,可還沒有欺壓到他們完全過不下去的時候,有的人會想要反抗,但也有人覺得還能忍忍。
直說出來,不免意外更多。
她選擇的是親自操刀寫了幾個劇本,特意挑了幾個出名的戲班子和說書先生,開始了“講故事”。
又讓風和這個以前的探花郎,精心編出了幾個順口易懂的童謠,讓小孩子們傳播開來。
用這樣更接地氣的方式,不知不覺間,這些地方的百姓就對皇室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排斥,完全無法產生依賴信任的感覺,總覺得他們也是能被放棄的棋子。
更對故事裏的那些慘死的人有著強烈的同情。
甚至將這種感情與現實結合起來,哪怕北明城如今成功擊敗胡人,並未有屠城發生,這種感情也沒有消失。
只是在憐惜的同時,又有了對他們活下來的慶幸,和對他們實力的崇拜。
留守在北明城的人那兒甚至給路昭他們傳來了消息,最近有不少年輕人前往北明城,想要參軍,成為北明軍中的一員。
經過調查,這些人的背景十分清白,並不是其他勢力派出去的探子。
而且,也不是家裏過不下去了才做此打算,而是真的崇拜於北明軍的強大,才生出這樣的心思的。
這樣的發展,簡直比預想中的都要好。
他們一路過來占領了不少城市,從軍力到經濟民生,都漸漸掌握在手中,難得的是竟沒有引起大範圍的戰亂,百姓們並未因他們的行為受到牽連。
這讓風和他們這些北明軍人僅剩的一點兒對要造反的不安都消失了。
而路昭的存在,也在北明軍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開始向一個“精神支柱”上發展。
哪怕她如今身上並沒有敕封的功名,也沒有高官爵位,但就地位和真實意義上,路昭已經完成了徹底的翻轉,從一個普通小兵,變成了不可取代的北明軍掌權者。
由於掌控的經濟力量和武力威懾,加上有勇有謀還有一顆仁慈心,便是風和幾人,也默認了她的中心地位,並沒有對此產生不滿嫉恨。
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明軍終於靠近了京城,迎來了這次“造反”的最後一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