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07章 待罪之身

關燈
明面上,聖意是不能揣摩的,但在朝中為官的臣子,卻沒有一個不是揣摩著帝王的心意行事的。所以皇宮大內雖然戒備森嚴,卻也被各方的眼睛盯著,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外間便必然會有風聲。

再小的事,只要涉及到了禁宮之中的天子,便也會被人翻來覆去,反覆琢磨。

比如餘敏程彈劾王霄這件事,奏折送進去的時候或許無人在意,畢竟身為閣臣,誰不是每天都背著幾張彈章在做事?但皇帝並沒有將這封奏折留中,而是在批閱之後又發還下來,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奏折中的內容很快就被人抄出來,短短一日之內傳遍朝野,就連京中百姓,也知道禦史臺有個小官膽大包天,參奏王相十幾樁大罪的事了。而且這個小官還是王相自己提拔起來的,真可謂是忘恩負義。

恩義之類,聽起來很可笑,為官者或許也沒幾個心裏會將之當成一回事,但面上卻一定要去維護的。因為仁義禮智信就是構成這個三綱五常社會的基石,不容動搖。

再說,人總是寬於律己,嚴於律人的。自己不見得能做到的品行,卻希望別人身上有。

所以消息一傳開,餘敏程幾乎是立刻聲名狼藉。

作為此事的始作俑者,他甚至沒敢留在禦史臺中繼續當值,而是在消息剛剛傳開時,就躲回了家裏。不過他這個人聰明能幹,也講義氣,所以在朝中還頗有幾位好友。散衙之後,便有人攜了酒來,找他說話。

“這回的事情可不小啊。”同是侍禦史的汪權不由感嘆道,“你究竟是怎麽想的,為何要彈劾王相?之前可是半點端倪都沒有露出來。”

通常來說,禦史們要參奏什麽人的時候,通常都會彼此串聯一下,同時上折子,這樣聲勢更大,也更有可能成功。尤其是王霄這種重臣,不是一個小小侍禦史能拿得下來的,就更要多多拉攏其他人一起承擔責任了。

但餘敏程動手之前,卻沒有與任何人提起過自己的打算。這冷丁的捅了個簍子出來,實在是令人心驚肉跳。

餘敏程喝了一口酒,道,“正是因為事情不小,所以才不能讓人知道。”

“可萬一陛下將你的奏折往王相手裏一送,”汪權道,“你又當如何?”

有時候,君王為了顯示對臣子的重視以及信任,當然或許還帶著一點敲打的意思,是會將彈劾的奏折交給他們看的。尤其是重臣,這種概率就更高了。

餘敏程自己是王霄一手提上來的,要將他壓下去也不是難事。

“沒有萬一。”餘敏程放下手中的杯子,笑道,“陛下這不是將奏折發還給我了麽?”

這封奏折大家都已經看過內容,自然不必懷疑李定宸的決心。雖是叫餘敏程再去查證,但實際上已經將他要動王霄的心思展露無疑了。

餘敏程上這封奏折,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又特意挑選了這個時機。看起來是冒著巨大的風險,但他自己心裏,其實至少有九成把握。不過這一點,就不需要跟其他人說了。

汪權沈默著喝了一杯酒,才道,“我也看出來了,你心裏有數得很。勸說的話也不必再提,我只說一句,就是王相最後真的倒了,你也未必會有好下場。”

皇帝或許要借他的手扳倒王霄,但卻未必會喜歡他這種臣子。而其他人也覺不願意看到他這種兩面三刀忘恩負義之人留在朝堂之上。更不提王霄黨羽眾多,總有辦法給他使絆子。

“這話也只有汪兄會與我說了。”餘敏程朝他舉杯,“不過你說的這些,我都想過。咱們這位陛下是有道明君,胸藏溝壑,只要他還想用我,就不必擔心前程二字。”

汪權若有所思片刻,展顏笑道,“好,既然你想得明白,那就不提了,喝酒!”

話雖如此,但這一頓酒,兩人還是喝得酩酊大醉,在花廳中高聲吟誦詩詞,如魏晉狂生,最後是被家奴們強制著送進房間去休息的。

但第二日一早,餘敏程就起來了。他換了一身衣裳,精神抖擻前去上朝,一路上面對所有人的視線面不改色,仿佛他們看的人不是自己。到了禦史臺,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便開始琢磨著怎麽按照皇帝的意見,修改自己的那封奏折。

陛下命他再行查證,自然是要再上奏折的。

而王霄果然讓家人送來請罪的折子,自己則閉門不出,以避嫌疑。

好在內閣有三位閣臣,日常事務也不至於耽擱了。他手裏的事,杜卓華都可以接手過去,有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上報到李定宸這裏來決議。王霄在與不在,問題倒是不大。

只是會試相關諸事,三人就不好越俎代庖了。

不過不等他們發愁,禦史臺那邊又有人上折子,稱王霄如今是待罪之身,不配為天下楷模,這會試主考之事自然也不適合繼續插手,請皇帝另選會試主考官。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人上書彈劾王霄,只是列舉的罪名沒有昨日餘敏程那封奏折這般尖銳,但林林總總算起來,也都不是小事。

老實說,這並不出乎意料。畢竟昨日李定宸展露出了他的態度,下面自然有的是人爭相表態。甚至一部分並不是言官的官員,也抓住機會上了奏折。

這些奏折就堆在內閣的值房之中,氣得杜卓華當場拍了桌子,“豎子之謀,令人心寒!”

但朝堂上對王霄的態度,卻已經十分分明了。就算也有上書為他辯解的朝臣,但在一面倒的局勢下,也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掙紮罷了。雖然皇帝那裏還沒有表態,但山雨欲來之勢,已無可阻擋。

李定宸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將所有的奏折都按住。但彈劾王霄的風氣沒有因此而遏制,反倒越演越烈。到最後,朝中過半的官員,不管職位為何,都上書彈劾過他了。

知政殿中,李定宸將那少少幾封為王霄辯解的奏折挑出來,心情十分覆雜,“王相在朝四十載,所得者唯此而已。”

又讓張德派人將這些奏折送去了王霄家中。

直到餘敏程第二封奏折送上來,李定宸才將之示諸朝臣,同時命王霄上折自辨。

看到這封奏折,朝臣們就都明白李定宸為什麽要壓著那些奏折了。既不是不想處置,也不是覺得罪名不夠。恰恰相反,在這封經過他的指點修改而成的奏折上,王霄所犯的過錯,無非是祭祀時不守禮,朝參時藐視天子,理政時有所疏失等。

說起來很嚴重,但實際上是每個官員都犯過的,只要不追究就不會有問題的那種。

王霄再次上折子請罪,對這些罪名供認不諱。李定宸這才著令有司查辦此事,並特別叮囑要盡快將案情查實了結。下面的官員也都十分乖覺,知道皇帝雖然要辦王霄,但並不打算大張旗鼓,甚至沒有牽連黨羽的意思,自然是快刀斬亂麻,就要將此案定論。

然而就在此時,有人出首狀告王霄。

首告者乃是一名女子,名叫王桂枝。

就是當初李定宸在西苑遇到過的那個女子,甚至還險些因為她,鬧得帝後二人不合。後來又查知王桂枝跟二親王有聯系,李定宸對她所說的事生了疑,也就沒有繼續查問的意思,二親王謀反之後,她便被打發出宮了。如今人在軍服坊中,每日靠勞作養活自身,也嫁了人。

卻沒想到,她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自己的父親伸冤。

她告的是王霄縱容包庇下屬,貪冒軍功,陷害忠良。當年本是松山縣縣尉王子海貽誤軍機,縣令王子海帶人立抗女直,最後縣令無辜被處死,縣尉卻占了功勞,步步高升!

雖然這個變故讓三司負責此案的官員都苦了臉,但既然有人要告,聲勢也鬧得不小,這件事自然也就不可能壓下去,只能硬著頭皮辦了。

雖然年深月久,但發生過的事,總會有些蛛絲馬跡。這麽一查,竟然還真的發現了幾分蹊蹺。

牽涉到人命官司,王霄又是個官員,而且官職比所有查辦此案的官員都大,想要繼續徹查下去,就需要皇帝聖旨,先將他的官職除去。

天泰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聖旨革除王霄身上一應職銜,只保留功名,著三司徹查王子海一案。於此同時,杜卓華被點為新的春試主考官,負責接手會試相關的所有事務。

同一日,王霄以待罪之身,被請進了大理寺監牢之中,配合查問王子海一案。

一時間,京城中風聲鶴唳,變故陡生,令人不安。

在這種蠢蠢欲動的氣氛之中,就連街上巡查的衛兵也多了一倍,形成了一種冷肅壓抑的氣氛,讓所有人都不由生出幾分謹小慎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