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82章

關燈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揚州早在漢朝的時候,其實已經算得上是重鎮了,這邊放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或許在中原的人看起來還是蠻子,吳越被楚國滅國之後,楚王更是公然表示:“吾乃蠻夷也!”不過後來嘛,揚州就不一樣了,漢朝有江都國,幾代諸侯王開發江都,江都日漸富庶,等到東漢的時候,揚州已經算是天下有數的大州,這裏屬於長江中下游的沖積平原,沒什麽越人土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再有東晉還有南朝時候的開發,這麽多年下來,自然是一等一的繁華所在。

江都作為揚州治下最繁華所在,自然有錢人也很多,那些商人很快就將貨物脫手了,賺了一大筆,他們原本商議了一番,還想要再給李悅送一份禮,畢竟人家也算是庇護了自己等人一路,這才讓他們順順當當到了地方,而到了江都,借著閔王的名頭,他們的貨物也賣了個好價錢,不曾被人壓價。不過,李悅壓根沒收,他甚至沒打算在江都多做停留。

有句話叫做溫柔鄉是英雄冢,跟揚州這樣的富貴溫柔鄉之比,大多數人都會視嶺南為畏途。哪怕倒是後世都一樣,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大家越是趨之若鶩,而那等欠發達地區,你就算是出臺再多的政策,人家就是不想去。何況,如今大家還沒有這個招商引資,搶奪人才的意識。李悅這樣的身份地位,就算是到了嶺南,也輪不到他來吃苦頭,但是下面的人就不一樣了,原本在長安的時候,其實很難想象嶺南的生活會是什麽樣,如今明明相距不是很遠,揚州跟嶺南絕對是天上地下的兩個概念。人本性都是好逸惡勞的,李悅不想去考驗別人,也不想去考驗自己,說不定自己在揚州多待一陣子,到了嶺南就要後悔,所以,還是趕緊走人吧!

其實想要去閩地,最好的辦法還是從這邊順江而下,直接沿著海岸線南下,但是這年頭的航海技術是真的不靠譜,像是那些劃著小舢板就能跑到大唐來的倭人,期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船毀人亡的事故,李悅這樣的人,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誰敢讓他去走海路,真要是出了事,不知道多少人要腦袋落地。因此,即便陸路各種麻煩,但是,還是得老老實實順著官道前往閩地。

也虧得這麽多年下來,前往嶺南的官道修建得已經比較完善了,起碼不會沒事冒出一幫越人來攔路打劫。李悅這次輕車簡從,帶著的護衛也不足百人,好在他這邊帶著的東西也不能算多,之前在洛陽收到的那些禮物,能處理的,他都在江都處理掉了,他寧可直接換成物資,叫人押運到嶺南去,也懶得保留這些不能當吃不能當穿的東西,另外一些如種子之類的東西,反正也不占什麽地方,這一路上帶著倒是不打緊。上百個人,七八輛四輪馬車,還有一百多匹馬,那些越人除非是瘋了,才會來打劫這樣的隊伍,這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味了嗎?

這會兒長安只怕已經是深秋了,而南方這邊卻還只是剛剛有了一些涼意,李悅上輩子就是南方人,當然,只是江南,而不是嶺南,不過,他對這樣的氣候還是比較適應的,甚至覺得比後世這個季節更舒服一些。因為後世溫室效應還有城市的熱島效應,氣溫一直是偏高的,像是後世這個季節,大家還都是在穿夏裝,一般都要等到一個月之後,才算是真正涼快下來。

饒是如此,這個時候蚊蟲之類的也非常猖獗,好在李悅事先已經做足了準備,帶上了各種驅蚊的藥材,甚至還制作了一批土制蚊香出來,這玩意其實做起來也很簡單,這年頭香道本就盛行,無非是將裏面的香料改成艾草,薄荷,菊葉,橘皮之類有著一定驅蚊效果的香草,為了降低成本,原本那些香料裏用的鋸末之類的一般會是什麽檀香木屑之類的,而這邊就是用的普通的木屑和黏土。再配合一些驅蚊的香囊,在這個來自外國的花蚊子還沒有進入中原的情況下,這樣的準備工作其實已經足夠了。

在這個時代,許多疾病其實都是源自於人們的生活習慣,別說是嶺南了,就算是關中也存在著喝生水的習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事實上即便是後世的種花家,培養人們喝熱水的習慣也已經是建國後的事情了。在這之前,喝熱水的其實一直就是上層那麽一小撮人而已。因為只有這些人才有足夠的條件,他們有時間,有金錢,甚至是有人力來燒熱水。這年頭又不是後世,燒個熱水非常簡單,一個電水壺,最多一刻鐘,就能喝上開水,再往前一點,大家開始燒蜂窩煤的時候,不燒飯的時候,將煤爐稍微封一封,放上一個水壺,隔上一段時間,一壺開水也就燒好了。甚至是農村裏面燒老虎竈的,一般也會在兩個鍋中間放個陶罐,裏面裝上水,燒飯燒豬食時候的餘溫就足夠燒開一罐水了。

但是現在呢,柴火是要花錢的,一般人家很難有足夠的柴火使用,倒不是因為沒地方砍柴,而是沒時間去砍柴,又不是住在山裏頭,隨隨便便就能砍,在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雖說不至於是每天幹不完的活計,但是每年也得忙碌很長一段時間,而閑下來的時候,一般壯勞力還要去打短工,就算是去砍柴了,許多也寧可將柴挑出去賣了,自家也是不敢多留的。而且,他們還得為過冬儲存足夠的柴火,這玩意又特別占地方,燃燒效率卻不算很高,這就很坑了。另外就是,燒水也得花時間,這年頭又沒有暖水壺,誰家想要喝水還得生火先燒水呢?所以一般就是直接拿個瓢,在自家水缸裏面舀那麽一瓢水直接喝了。在外面幹活的時候口渴了,就直接就近找個小河小溪之類的地方喝水。

北方其實還好一點,水裏面雖說也會有什麽細菌甚至是寄生蟲之類的,終究不是太嚴重,像是南方,一直以來水蠱盛行,所謂的水蠱,其實就是血吸蟲。一般被血吸蟲寄生之後,在這個時代,那真的是無藥可救。

李悅上輩子雖說生活在江南,也學過生物課,但是也不知道感染了血吸蟲之後該怎麽辦,畢竟,那個時候,這玩意幾乎已經絕跡了,他倒是聽說過,當年為了滅絕血吸蟲,大家在水邊廣泛種植夾竹桃,這種觀賞植物幾乎是全身都有毒性,它的花和葉子落到水裏,可以抑制血吸蟲的生長。另外想要防治這個,無非就是不能直接喝生水。

李悅之前派人前往閩越的時候,就再三叮囑,路上不要圖方便,水都要先用明礬過濾之後燒開了再喝,如今他自個就在車隊裏頭,自然大家都不敢違背李悅的吩咐。反正他們隨行其實是帶了不少汽油柴油,另外還在江都采購了大量木炭,所以燒水其實並不費事。飲食上頭註意清潔衛生,紮營的時候註意驅逐蛇蟲,那麽,這一路上一般也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如今嶺南地區還是比較原生態的,據說山林裏頭還有大蟲豺狼之類的,不過,李悅這一路上行來倒是沒有遇到,這些老虎豺狼之類的大概也不喜歡跟大群的人類解觸,人少的時候,它們或許不介意換一下食譜,而人多的時候,除了蛇蟲飛鳥之類的小型動物,那等獵食動物大多數不會出現在人前。

越是南下,即便是官道也變得有些崎嶇難行起來,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就算當年這些道路開辟出來了,但是正常情況下,幾乎是征召補刀幾個人來修繕維護的,人口相對密集一點的地方還好說,人跡罕至的一些路段,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雜草叢生。也虧得不久前李悅才派了人運送貨物前往閩越,這路上還能看見有草木被破壞的痕跡,要不然,他們還得花上不少時間太開路。

朱娘子看著就開始心疼起李悅來:“這嶺南也太荒涼了一些,之後要辛苦殿下了!”

李悅對此卻也是深有感觸,嶺南起碼已經開發了這麽多年了,居然如今還是這個樣子,想想當年那些先人來到這裏的時候,還不定經歷了什麽呢!老實說,如果李悅不是宗室親王的話,打死他也不會跑這種地方來,也就是因為他的身份,他可以驅使其他人來披荊斬棘,他才有這個信心改變閩越,要不然的話,他還是趁早哪來的回哪兒去,老老實實回長安抱李治和武後的大腿不好嗎?

當然,嘴上李悅肯定是不能這麽說的,他只是說道:“乳娘,一開始辛苦個兩三年,等到上了正軌,這裏就好了!要是在其他地方,哪有我開府建牙的威風!”

朱娘子很想說一聲,這種窮地方,就算是能開府建牙有什麽威風的,還不如在揚州那邊做個太平親王呢!不過,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份,哪怕李悅對她一直非常尊敬,她也就是一個奴婢而已。既然李悅已經下了決定,那麽她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顧他,盡可能不要讓李悅在這樣的環境下吃苦。

李悅也是性子好,原本李悅身邊其實是有伺候的侍女的,但是這些侍女聽說要來嶺南之後,難免比較畏懼,都不想過來,李悅擔心她們留在長安回頭也未必有什麽好日子過,因此,不但沒要求她們一路跟來嶺南,而且還將她們妥善安置好了。在關中有家人的,就發了一筆錢讓她們回去嫁人,沒有家人的,李悅就托了新城公主和高陽公主,在她們名下的產業裏面安置了她們。也就是長安還沒有一個正經的紡織作坊,要不然的話,李悅倒是能讓她們去作坊做女工,也能養活自己。

李悅之所以要來嶺南,也是因為在北方想要做點什麽事情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哪怕如今女性地位相對比較高,但是,這也僅僅限於貴族女性,貴族女性為什麽地位高呢?她們往往嫁妝豐厚,在家有家人嬌養,出嫁之後經濟也獨立,男方若是要用女方的嫁妝,說出去那絕對是要被人鄙夷的,而女方呢,一方面她們的婚姻往往身份對等,婚姻不僅僅是夫妻兩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族的聯盟,自然得給雙方足夠的尊重,另一方面,有足夠的嫁妝作為底氣,她們完全不需要依賴於婆家和丈夫,因此,她們即便是婚後,也有足夠的自主權。因此,這年頭婚姻不和,和離的也有,最後大家好聚好散,不到那個份上,都不會直接撕破臉。和離之後,再嫁也好,單身也好,她們有足夠的財富傍身,不僅僅是能夠養活自己,而且是能過上比較有尊嚴的生活,所以自然沒什麽好說的。

但是,尋常百姓人家,依舊是典型的男尊女卑,要不然的話,朱娘子也不至於落得不得不賣身進宮做乳娘的地步。女性經濟無法獨立,那麽,婚前要依賴娘家,婚後要依賴婆家,一旦出現什麽變故,那麽作為女性,往往就是犧牲品。

李悅在寧州的時候搞紡織作坊,大量吸納了年輕的女性進入作坊做工,雖說那些百姓對此其實都是挺高興的,家裏多一個能掙錢的,那絕對是不一樣的,這些能夠在作坊做工的女性不管是未嫁還是已婚,她們在家中都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這樣的行為在朝堂上卻是引起了不少非議的。這些人其實說的也有道理,朝廷鼓勵生育,不管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不成婚,就得交一筆人頭稅,對於那些世家豪強貴族來說,這點人頭稅算不上什麽,但是對於本來負擔就很重的尋常小民來說,再加一筆人頭稅,就很有可能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當年齡差不多的時候,即便沒有多少聘禮,他們也得找個合適的人將人嫁出去。但是,寧州那邊情況就不一樣了,大家忽然發現,那些家裏有未嫁的可以去做工的女兒的人家,不急著給女兒議親了,女兒在家一個月就能掙不少錢,交了當年的人頭稅還有的剩,這年頭,沒有分家,子女是沒有私財的,最多做長輩的給你點錢做零花,因此,女兒在家多一天,就是多一天的收入,那麽,她們自然不會急著嫁人。

而已婚的卻是不急著生孩子了,因為懷孕了就有好幾個月不能做工,生了孩子之後,如果家裏沒有人撫養孩子,那麽,起碼好幾年不能進入作坊,百姓雖說愚昧,但是他們也是有著自己的精明的,這種賬他們還是算得過來的,雖說多子多福,但是孩子嘛,也沒必要沒完沒了的生,有個兩三個就可以了,老人也能帶得過來,也不耽誤家裏兒媳婦去掙錢。

因此,作坊那幾個莊子就出現了結婚率,生育率明顯下降的情況,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情況只會變得嚴重,因此,一幫人就以此為借口,要求作坊不許再聘用女工。

李悅只覺得無fuck可說,這都什麽跟什麽啊,就為了所謂的人口增長,就要讓原本可以擺脫家庭桎梏,獲得經濟獨立的女性,強行讓她們回歸家庭,這簡直是荒唐,偏偏這樣荒唐的事情,還有一群人舉雙手雙腳讚成。即便李悅說紡織之事,男人遠遠比不上女人細心,他們也不肯答應,他們寧願女性重新使用那些效率比較低的紡織機繼續在家做那種質量不會很高的布帛,也不願意讓女性參與到工業化生產之中。或者說,這是因為作坊是李悅的,他們又不能從中牟利,所以,他們自然不會考慮到其他事情。

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之後,李悅就對繼續留在長安或者說是北方沒了興趣,哪怕是如今正在呈現一派盛世風光的初唐,在李悅這裏,也已經嗅到了一種腐朽的味道,這些人扛著光鮮亮麗的旗幟,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呢,這些人滿腦子都是“吃人”,如此才能維持他們的身份地位,和他們奉為圭臬那些狗屁道理。

既然那裏事不可為,李悅也只有換個地方了。如今大唐稍微繁華一點的地方,都少不得這些人的影響,那麽,嶺南這種那些所謂的君子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才是李悅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所以,即便這裏環境比較惡劣,李悅還是打算好好施展一番,回頭用工業化的成績,吊打那些只知道抱著那些腐朽道理的渣渣。

有著這樣的新年,在護衛的那些人都疑心李悅這麽個從小嬌生慣養,就沒吃過任何苦頭的親王可能再走一段就要後悔的時候,李悅一路堅持到了泉州。

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身體方面的鍛煉,對於李悅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哪怕他這麽個小身板,一路坐到泉州,也就是有些疲憊,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適的地方。

而此時,中原已經差不多到了初冬了,泉州這邊卻也就是有些寒意而已,在這裏,棉襖這種東西是沒什麽市場的,這邊最冷的季節,氣溫也相當於中原的秋季,因此,最多有件夾衣就夠了。不過因為海風的緣故,這裏的氣候比較潮濕,每年雨水也比較多,好在這邊冬季降水其實很少,許多要做的事情正好可以做起來。

事實上李悅到的時候,之前布置下的許多任務已經走上了正軌。像是幾個磚窯,瓷窯已經立了起來,開始燒制磚塊和各種器皿,所用的燃料不是木炭,而是煤炭。

之前在寧州的時候,李悅讓人去尋找過煤礦,但是煤礦沒找到,反而是找到了石油,只要將火窯的結構調整一下,那麽石油也不是不能用,比起這裏近乎是露天,挖個礦井就會往外流的石油,可能深藏在地下,開采可能會搭進去不少人命的煤炭就沒那麽重要了,因此,李悅並沒有在煤炭的事情上深究。

而到了泉州這邊,之前曾經在寧州那邊負責過開礦的人就找到了煤炭,雖然只是個小煤礦,但是起碼在這個階段,足夠他們使用了。李悅並不清楚,實際上在晉陽之類的地方,已經有一些人發現了煤炭的作用,開始用來燃燒了,只是,這種沒有經過處理的原煤,又不是天然的無煙煤,燃燒起來煙很大,還有異味,因此也只有貧苦的百姓才會使用。李悅之前一時半會兒也沒想過,老李家的大本營其實就是煤炭儲量最大的地方,畢竟,在他看來,如果這裏的煤炭已經被發現了,沒道理長安這邊根本不知道。

這些開礦的人也都不是什麽專業的,自然也不清楚其他地方煤炭是怎麽回事,他們只是聽李悅說了煤炭的模樣還有大致的使用方法,因此,他們按照李悅之前提過一嘴的處理方法,嘗試著開始煉焦。其實方法很簡單,將煤簡單洗選一下,然後放到用耐火磚砌成的長方形密封火窯裏,將其點燃,等到裏面的煤氣都燒掉了,也就是焦炭了。無非就是汙染比較大,所以後世早就棄用了,但是這年頭嘛,以這個時代的生產規模和生產力,你若是棄用木柴,都改用煤炭,能夠保留下來的山林,大概也足夠處理掉這些煉焦產生的溫室氣體了。

他們如今用處理過的煤還有焦炭來燒制磚瓦還有陶瓷琉璃之類的,甚至還搞出了新的釉色花樣來。另外,他們還開始去附近勘測有沒有什麽銅鐵礦,如果有的話,這邊各種重工業的架子也就搭起來了。

對於他們的效率,李悅其實有點吃驚,他開始還以為到了這種窮鄉僻壤,他們得好一陣子才能打起精神來呢!哪知道,才到了地方沒多久,他們就已經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

李悅這人也不擅長鼓動人心,所以,他大手一揮,直接又是一筆賞錢發了下去,頓時又贏來了一片歡呼之聲。

李悅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原本到嶺南的時候是真的有些打不起精神來,畢竟,這裏的環境是真的比較糟糕,但是很多時候,人都是要對比的,比起之前那些荒山野嶺,泉州簡直就跟天堂一樣了,這邊雖說也有山,但是並不是什麽大山,風景還算是秀麗,而中間呢,卻是有著大片的可以耕種的平原,這邊比起閩地其他地方來,其實人口密度已經高了不少,他們也很容易能夠征召到足夠的勞力,甚至在某些方面,這裏比在寧州還要容易一些,因為,你不需要去應對當地的官員。泉州本地的官員出身一般,真要是出身比較高的,也不會被派到泉州這地方來當官,哪怕這裏算是比較好的,但是一路上過來也是危險重重,據說一些官員還沒能到任,路上就病死了。因此,朝廷每次選派到這些地方來的官員,一般也只能選擇那些沒什麽根底的寒門學子,或者幹脆看誰不順眼,就將人派過來。饒是如此,想要找個合適的官員也不容易,以至於只能矮個子裏面拔高個子,差不多就行了。

而相應的,這裏的官員也只是拼命盼著能夠升官,或者哪怕不是升遷呢,只要能調到離嶺南遠一點的地方,他們也是樂意的。

但是,這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歷朝歷代,其實真正吏治清明的時候不多,要不然,也不會有跑官這種說法。在朝堂上,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職位,像是地方上的官職,吏部是有著很大的自主權的,一般就是吏部將名字報上去,上面看一下,覺得沒問題也就通過了。問題是,皇帝對下面的官員本來也沒有太多的了解,名字跟人也對不上號,所以,一般這個過程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並不會多問。

而吏部選官看的是什麽呢?自然也是有標準的,正常的標準就是考評,就像是後世績效考核一樣,這年頭對於官員也有不同的考核標準,無非就是你這邊的案件數量,還有就是每年的稅收,另外呢,就得看你會不會做人了。這會兒雖說還不像是明清的時候一樣,有著什麽冰敬碳敬之類的名目,但是,賄賂這種事情,古已有之,從來都沒斷絕過。你只要有足夠的表示,那麽,吏部那邊考核的時候稍微寬松一點,中評變中上甚至是上,那麽,你就有很大機會脫離苦海了。但問題是,被安排到這種窮山惡水的,本來就沒什麽錢財,這裏也很難撈到什麽錢財政績,甚至,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這種地方,惡性案件的發生率還比較高,考評上不去,送禮又沒錢,如此只能是惡性循環,運氣好就一直待在這裏了,運氣不好,說不定幾次下評之後,你就被踹到更偏遠的地方去了。

像是泉州這邊的刺史柳蒙就是這樣,好不容易考中了明經,兢兢業業做了十幾年的小官,好不容易有了升遷之望,結果當年一念之差,沒有好好走一下關系,正好原本泉州刺史因病去世,他就被“破格擢拔”,火速扔到了這邊。

柳蒙原本到了泉州之後,還想要好好施展一下手腳,看看能不能搞點政績出來,結果這邊民風算不得淳樸,交通不便,你這邊征發一下徭役,下面說不得就能鬧出點亂子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柳蒙不過是掙紮了大半年,就幹脆放棄了。老老實實做一條鹹魚吧,不功不過就行!

而這次朝廷居然往閩越派了個藩王過來,直接統轄了閩越四州,又選了泉州作為閩王府所在,柳蒙費了不少力氣,才打聽到了關於這位新鮮出爐的閩王的消息,然後,他就興奮起來了。

這位閩王儼然不是什麽尋常藩王,與他那些要麽逗比,要麽奢靡,要麽糊塗的兄弟不同,這位是個肯幹事,還能幹事的,也難怪聖人給了他開府建牙的權力。若是他能夠將泉州變得更上一層樓,豈不是自個也能雞犬升天?他要求不高,平調到嶺南之外做個刺史就行,就算不能做刺史,稍微降個半級,自己也能接受啊!因此,等到閩王府的先頭人員到達之後,柳蒙就殷勤備至起來。

不管閩王府這邊想要什麽,柳蒙這邊只要能配合的,都極力配合,尤其看著閩王府的人儼然一副大幹一場的模樣,柳蒙也跟著心潮澎湃起來,他倒不是也想要跟著幹,他就是覺得有了盼頭。

等到李悅到達了泉州之後,柳蒙立馬就召集了泉州這邊的屬官上門拜訪了,其實李悅來的時候,他就應該來迎接的,可是,李悅又沒有提前說到達時間,泉州這邊各個縣令想要都召集起來,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主要還是交通不方便,因此,只好等到確定李悅到了,又暫時住進了官邸之後,他才帶著下屬上門求見。

李悅也沒有拿喬,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官員雖說不是他來任免,但是也算得上是他的屬下了,因此,李悅還是表現得比較客氣的,當然,他也在觀察,以前寧州那邊的官員什麽德性,反正跟李悅關系不大,所以,李悅也懶得理會,但是閔地這邊的官員,要是不是什麽靠譜的貨色,那麽,李悅就得斟酌一番了,別搞到自個在這邊辛辛苦苦搞基建,拉著越人脫貧致富,結果回過頭來,一幫子官員在拖後腿,弄得下面民不聊生,都要直接造反了,那豈不是太可悲了點?

這些官員來拜訪李悅的時候其實都有些戰戰兢兢,老李家的藩王名聲好的其實很少,真正會保持好名聲的一般都不會跑封地上來,到封地上就意味著皇權與自己再也沒了任何關系,所以,一個個在封地可勁蹦跶,雖說很少有在作死的邊緣反覆橫跳的,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不是什麽好貨色,作為宗室,他們需要畏懼的東西很少,朝廷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只要不犯什麽十惡不赦的大罪,其他的事情,只要能糊弄過去,朝廷就睜只眼閉只眼。像是滕王李元嬰,他在自個的封地搞了個滕王閣出來,雖說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了。但是在這個年代,想要建立這樣一座高樓,需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呢?何況,王勃所說的這個滕王閣,已經是他修建的第三座了,不說需要耗費的各種材料,光是勞力,就不知道有多少,滕王閣建立過程中,李元嬰可沒耗費多少錢財,相反,他借著修建滕王閣的機會,大肆盤剝百姓,強令他們服勞役,三座滕王閣,不知道多少百姓因為勞累過甚死在建設過程中。而最終呢,李元嬰幾乎就沒付出什麽代價。就像是李治對待李悅這個名義上的幼弟一樣,李世民因為之前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緣故,對於李元嬰這個幼弟也非常寵愛,李元嬰幾度改換封地,不知道造了多少孽,結果最終多半是罰酒三杯,最嚴重的懲罰也就是削了兩百戶食邑,一直到李治登基,這位也沒消停過。

李元嬰算是典型,其他那些也沒好到哪兒去,總之,但凡是有點底氣的藩王,到了地方上,多半是禍害。

柳蒙對李悅也就是道聽途說,搞不清楚李悅到底是個什麽作風,不過終究他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因此,在李悅這邊還算是鎮定,下面那些縣令在面對李悅的時候就有些緊張了,他們多半沒什麽背景,要不然也不至於落到泉州這邊來做縣令,如此,在面對李悅的時候,自然沒什麽底氣。

雖說李悅這邊修建王府什麽的,都是花錢征召的勞力,但是在他們樸素的觀點裏頭,哪有王爺這樣花錢的,只怕這些錢最後還要攤派到他們頭上,因此,一個個心裏頭都在琢磨,萬一李悅開口要錢,他們要怎麽哭窮!沒錯,就是哭窮,這些官員自個都沒撈到什麽錢,更別說是給李悅了。泉州或者說是嶺南這邊又不比中原,那邊百姓忍耐力很強,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反抗的,而嶺南這邊民風彪悍,山下的人跟山上的越人很多都有聯系,你這邊惹得他們不爽了,他們說不定回過頭來,就去山裏找了人鬧上一場,嶺南這邊不是沒出過越人攻打縣城甚至是攻入縣衙的事情,朝廷出兵鎮壓,固然涉事的越人討不了好,引發民變的官員更是撈不著好。

好在李悅原本就沒有想過刮地皮,老實說,在生產力還非常低下的時候,刮地皮能刮幾個錢,想要掙錢,李悅腦子裏頭法子多得是,刮地皮簡直是再低級不過,想要掙錢,關鍵還得先讓當地的百姓有錢才行。因此,李悅設宴款待這些官員的時候,就開始詢問起了他們當地的情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