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52章 請願1

關燈
陸媽媽忙道:“夫人,你把自己的嫁妝都拿出來了,我們給的這一點算什麽,真不算什麽,你不必再補給我們。”

碧心又道:“夫人,你真的不必補給我們,這是我們對西北百姓的一份心。”

馮昭默了片刻。

一個又一人地人站出來說不需要再補等等。

陶七姑娘在旁感動得痛苦流涕,索性起身,帶著自己的丫頭,亦將自己的首飾摘下,剛摘了兩樣,馮昭阻止道:“陶七表妹,你不必如此,你原是來探我們姐妹。”

陶七姑娘惱道:“昭表姐是嫌我的首飾不值錢,我……我只是想對西北百姓盡一份心,雖然很少,可這也是我的心意。難不成,我一介陶公之後,竟是連這些仆婦、丫頭都不如。”

一副誰也不許阻我,動作麻俐地摘下了首飾,還用小眼神看著自己的大丫頭,兩個大丫頭被盯得毛骨悚然,自家姑娘頭腦發熱,她們也慘了。

陶七姑娘見她們不摘,就差親自動手了,難道她的侍女就比不得馮家的丫頭,沒瞧那些七歲小丫頭都表了一份心意。

在她的小眼神下,丫頭到底是將頭上的首飾盡數摘下。

馮晚道:“絹花、絨花不必了,這東西不好換錢。”

兩丫頭松了一口氣,陶七姑娘家最是清貴,崇尚節儉,她們還真沒多少值錢東西。

楊姑娘起身,大踏步走到那堆東西前,動作快速地將頭上、耳上、手腕上、腰上的首飾全摘了下來,她摘了,她的丫頭只是跟著。

李姑娘亦同樣如此,心裏全都是一種難受,也有熱血在沸騰,生活在這樣的馮家嫡長房,就連下人個個都是良善的,都與別人家不同。

她不明白,為什麽祖父不與馮家往來。

若非她家與陶家有姻親,她亦不能來這裏,她今兒回去,定要與祖父、父親、叔伯說說這裏發生的事,說說馮家嫡長房。

陶思嫻走到一堆東西前,將自己的首飾摘了幹凈,她的丫頭倒亦爽快。

汪琴楞了又楞,跟著將全身上下值錢的首飾全摘下來。

大管家令護衛搬了幾口大箱子來,將東西裝到大箱子裏。

魯先生揖手抱拳:“多謝,多謝夫人、多謝各位姑娘、姐姐、嬤嬤、嬸嬸、嫂子與兄弟、子侄,多謝大家了!”

馮昭道:“我們姐妹守孝在身,否則,我定前往西北出一份力,快回去罷,正事要緊。”

待二人出了二門,馮晚對陶嬤嬤道:“嬤嬤,傳令下去,從今日起,我們的飯菜減半,以前一餐六菜,降為三菜一湯。下人們的菜式也減半罷,府中節儉一文,就能多讓一個西北百姓吃一個饅頭。”

陶嬤嬤應答一聲“是”。

陶思嫻覺得自己要做些什麽,她可是六公主的陪讀,若是六公主牽頭,必有可為,今兒是不成了,明日她就進宮去。

“昭表姐家事多,我等就不多留了,改日再來拜訪。”

“紅梅、金桔,送客!”

馮晚起身,“姐姐,我送送她們罷。”

馮昭微微頷首,“我得琢磨明日上奏疏的事。”

奏疏已經寫好了,今兒的事,是她事先就準備好的,她是在昨天知道陶思嫻幾個會來探望的,故意演了這出戲,不僅為了自家,也是為了西北百姓。單憑她一家救災,是沒有成效,即便將整個家底子都陪進去也無濟於事。

大周蕭家明知有災,遲遲不賑,一味粉飾太平,那宮裏有多奢華,偏還有人大讚皇帝仁厚,乃一代仁君,他若仁厚,餘氏就不會被害死。

當天,馮昭拿了大長老事先預備的奏疏,照抄了一遍,再令陶嬤嬤備了一塊白布,親手寫上了一行大字:“為西北百姓請願,請朝廷賑災!”

且說各家的姑娘回府。

有陶七那個哭包多情的人在,一與她同乘馬車的陶思嫻硬是被她惹得哭了一場,汪琴亦是如此,在陶七那聲聲:“我以為這世道是太平的,沒想西北竟有易子而食,五斤糧食就能帶走一個妙齡美貌少女的人間慘事……”

“你我也是正值妙齡,想想百姓家的姑娘,也是爹娘手中寶,掌中肉,五斤糧食,五斤呀……”

她邊哭邊說,越是想到那種慘境,就越是哭得悲天憫人,惹得陶思嫻在她的描述裏也是跟著抹淚痛哭。

汪琴看她們哭,也包不住淚,陪著一起哭。

姑娘們各回各家,陶如蘭一看到汪琴主仆幾個,見女兒哭過,又見出門時的首飾全不見了,“你……你遇見打劫的了?”

小藍與小青交換了眼神,小藍福身道:“太太,是西北百姓太苦了,今兒我們過去,正撞見馮家嫡長房的丫頭、仆婦在給西北捐款。”

陶如蘭仿若聽了天大的奇事。

汪琴還在悲傷中,一想陶七說的那些話,當真如同親眼一般,眼淚又包不住地哭起來。

陶如蘭聽完自家女兒幹的事,滿額頭的黑線,今兒這一身首飾得好幾百兩銀子呢,女兒一沖動全給捐了,她還不能說不對,這傳出去定會惹人笑話。

不止汪琴這般幹了,那幾家的姑娘也是這樣幹的,不能落人後,落了會惹人笑話。

你同情別人,傻丫頭,自己將來的嫁妝還沒落處呢。

陶如蘭道:“可與晉國夫人討到皇城女院的薦書了?”

汪琴憤憤地瞪著母親,“昭表姐忙得跟什麽似的,我為自己個兒的事,如何開得了口中。”

“可……今兒你就是為這事過去的,大好的機會你不提……”

實在是服了,原去做什麽,還能把正事給忘了,只顧自己傷心哭泣了。

陶如蘭暗道:那陶七就是個禍害,偏因他父親在禦史臺做禦史,最是清高不過,偏生還悲天憫人,悲春傷秋,一首好詞,一句好詩都能讓她哭,不僅她哭,誰在她身邊,誰倒黴,必得在她種種言語下,被激擊得大哭一場不可。

楊、陶、李三家的姑娘回府,家中長輩亦以為遇劫,聽她們身邊的姑娘說了,才知是怎麽回事。

說了她們的見聞,各府也是感慨一場,男人們感嘆馮家嫡長房連仆婦、侍女都心系百姓,果然是什麽地方養成什麽樣兒的人,這都是受了晉國夫人影響啊。

不愧是馮公之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