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甘草
關燈
小
中
大
☆、甘遂甘草
十月初,萊國公、太子太傅,四朝元老古光沈屙難起,幾乎一命嗚呼。
古老雖在朝堂失勢,但他這一病還是激化了洛陽權貴與皇帝間的矛盾。
皇帝不得不提起精神,一日之內使者數遣,藥品、膳食接連不斷,乃至於萊國公家接旨的香案幾乎不必撤下。
擾攘了大半月後,命懸一線的古老這才堪堪撿回一條性命,自此後,古光更是謝絕訪客,連文重光親自上門問候,沈菁都替古老婉拒了。
隨後,萊國公府邸傳出消息,古老漸漸遣退了無關奴仆,又上了折子請求皇帝允其出世。如此一來,眾人都看明白了,往日古老曾權勢熏天,而後山河日下,到了今日,到底廉頗老矣!
皇帝心中未必不想古老徹底退出朝堂,然而古光的影響力卻頗有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意思,為此皇帝不敢怠慢,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古老。
而如此同時,樞密院正使文重光又一次的上表要求調動國中將領。
皇帝分別召集了林澈、任予行問話,又調了禦史臺諸人開了會,直到十月末,尚懸而未決!
皇帝前所未有的遲疑未決,足令旁觀的景怡郡王、鼎方侯李玉華心焦不已,頻頻會面。
二十五日,蘊月一身疲憊的才回到蘊月園,又當即被綠衣阿姆拉到了書房:“小爺這樣晚!老侯爺同王爺都等你好半天了!”
蘊月撓撓頭嘟囔了一句:“真真一口氣都不讓人喘了!”
阿姆一瞪眼,連拉帶推的把蘊月送進了書房,又給他上了碗蓮子薏米粥,看著他吃完了才退了出來。
蘊月這才要說話,又看見披著鶴裘的李存戟領著趙愷進來了。
等幾人斯見畢各自歸座,李玉華才問:“小月,皇上今日找了你們禦史臺,竟是想用你們禦史臺?哎,這時候了!”
蘊月正在疑惑著今夜這些人怎麽不顧及身份,全都擠在一堆了!後來聽見李玉華的問話,想到李玉華還不是他掛名老爹,連忙站起來答話:“皇上也沒說要怎麽招,小的估摸著皇上也知道這回就算禦史臺幾人全用上也攔不住文大人,說句犯上的話,只怕是皇上心裏不舍得,好不容易小侯爺才在禁軍站住了,又被調走。何況,禁軍步兵司歷來都與洛陽權貴交好,如今朝中三大執宰去其二,皇上少了這屏障,也是要擔憂京畿防備的……”
李玉華頻頻搖頭,又閉上了眼睛。那邊趙怡和蕭子軒對望了一眼,蕭子軒便說:“也該勸勸皇上,文重光師出有名,用的是歷來的家法,陛下眼下不能動這家法,只怕不能不允。”
“存戟看,就是存戟出京也未必妨礙。”李存戟清清冷冷的語調含著波瀾不驚的意思:“京城禁軍,還有一擎天大柱。小可近日在禁軍,也能知道兵部尚書黃澄,在京城禁軍勢力中尚有影響。”
“不錯!鳳元元年時,母後就是憑借黃澄在禁軍的勢力保存廢帝。”趙怡插話:“只是,存戟你若出京,日後可有什麽預料?”
存戟沈默,一旁趙愷有些著急道:“父王,孩兒也擔心這個,若是此次出京了,日後被調來調去的,再能耐的人也廢了,還有什麽意思!”
“文重光打得未必不是這主意!”,李玉華睜開眼,卻平靜了下來:“想當年吳啟元老將軍留在嘉峪關的那幾萬人馬,如今不就是七零八落了!但事有主次,換防一事久而未決,老夫擔憂的是一則陛下攔不住文重光,二則會失了民心!陛下豈能圖小利而棄大節!日後再徐徐經略,也能回環!”
趙怡沈吟半響,才問蘊月:“今日禦史臺諸人如何應對?”
蘊月回想了一下回道:“孫犟驢子一向唯皇上馬首是瞻的,也沒說什麽,王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倒是慕容淩同李侯爺一個意思,是勸著皇上的,兒子同那祝酋英沒敢說話,只聽著。”
“依你看呢?存戟走的走不得?”
“兒子思來想去,覺著今日情形亂,皇上許小侯爺出京……未必不是揚湯止沸。雖說黃澄大人有能耐,但京畿之地,總要穩妥為上。”,蘊月二十年來,頭一回面對如此錯綜覆雜的局面,他能體會到皇帝如坐針氈的滋味,但自己卻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趙怡聽了蘊月的話,掂量著他這兩個兒子都似乎對存戟出京抱有顧慮,他何嘗不是!此時此刻情形之覆雜,遠甚於當初他出征北伐。他實在不得不擔心,李存戟一旦帶走馬軍司那近萬人馬,京畿中一個黃澄還有那五千殿前司將士不足以護衛皇帝安全。但皇帝若不遵行家法,趙怡又不敢想象會有什麽後果。當初方嚴元佑革新,一個“三不足”論,令天下世家豪強群起攻之,不過十餘年,功敗垂成。若今上再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只怕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內亂,那他們豈非緣木求魚!
兩難啊!
“王爺,老夫不顧及小月和存戟的身份,連夜召集說話,”李玉華再度張口,卻滿是凝重:“還有另一個消息!”
說罷李玉華掃視了眾人:“換防三年一次,每逢換防,諸路邊軍必是嚴陣以待,一應陸路、水路通行商道皆受節制。王爺可知?青鶴在江南傳來消息,樞密院雖未曾得到陛下應允,但今年咱們李家與關外的商道特別受到盤查,一應買賣都停下來了,使銀子、托關系,都不頂事了。這還只是損失些財物,但連關外青雲的消息、嘉峪關吳應良將軍的消息,也已經有兩月餘未曾傳回了。這事讓老夫和青鶴寢食難安啊!老夫估計著,文重光此次調防,如此陣仗,非同小可,只怕勢在必行,由不得皇上不允。
“明知其明目張膽又如何?二十年了,吳啟元老將軍在京中,形同軟禁,掣肘了嘉峪關的吳應良將軍。天下軍權又盡在洛陽權貴手中,皇上但凡操之過急,就要出大事!
“此刻京城武官鼓噪如此,皇上本應申斥那殷勇,提拔幾位禁軍將領以安撫眾人。不然,文家此前只有調度職權,此後就要添上眾武官的依附了!奈何!哎!王爺,年輕人有的是什麽?就是大把的時光日子啊!跟那年紀一把的人比,誰能熬得過誰去?便是一日一日的拖著,以陛下的能耐,何愁拖不死一個古光、一個文重光!”
李玉華說到後來,已然是坐不住了,站起來來回的踱步,又嘆道:“急不得啊!急不得啊!老夫何嘗不盼著你們再重見天日,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我只能壓著你們!”
蘊月一路見的李玉華都是寬大仁和的,不曾見他如此坐立不安,來不及吃驚,卻被李玉華話裏的消息嚇住了,原來,文重光又是公然的陽奉陰違,須臾間國中氣象驟變!
那邊李存戟取了自己的鶴裘披在李玉華身上:“爺爺,您別擔心,你往日總說古老文老都是沈穩謀事的,他們的子侄輩豈會是泛泛之輩?孫兒料想,皇上早前彈壓洛陽權貴,文重光如此動作,也是示威罷了。爺爺您想,文家有一位正宮娘娘懷著身孕,即便此次不是皇子,日後總有一位是,雖然不占長子之名,總占著嫡子之位,可見文家地位穩固,唾手可得之事又何必兵行險招?便是京城禁軍部分將領鼓噪,文家有心,總能彈壓!”
李玉華點點頭:“但凡腦筋清醒些也就這麽個念頭了。”
趙怡聽了李玉華的話,也親自上前來攙著李玉華,扶到一旁坐著:“李老顧慮之事,怡這兩日也想著了。怡真慚愧,早二十年到今日,一直讓李老為我們這些晚輩憂心操心。”
蕭子軒在一側聽的趙怡這一席話,暗自點頭。他這位主人啊!自小利刃一般存在,何嘗會真心真意的說一句慚愧?當日那樣疼王妃,也未必張那個口!時光……令他成熟了!蕭子軒一瘸一拐的走上前來:“小的看小侯爺說得有理,文家尚不到狗急跳墻的地步。待小侯爺出京換了防,平安過了這一陣,日後慢慢經略罷了;若此刻鬧僵了,京畿大亂不說,只怕天下群起。只是,小的看,也得防著小侯爺走後的一段日子,老侯爺府上、林澈林大人府上、吳啟元老將軍府上,也該著緊些才是。”
“此事老夫自有計較,”李玉華對著蕭子軒點點頭:“王爺身份非同尋常,此時切勿妄動,只冷眼看著。老夫別的不敢說,保著諸位平安,這功夫還敢說句瓷實話。”,李玉華說著又看向趙怡。
趙怡會意:“侯爺且放心!怡自當謹慎行事。”
李玉華聽了趙怡的一句實誠話,也略放下心來,又細細的交代了李存戟、江蘊月、趙愷幾人幾句話之後,就帶著李存戟告辭。
而後趙怡三父子和蕭子軒才得各自訴話。
趙怡左右看了看趙愷,又問了幾句這段時日的差事,便乘機教導趙愷說:“愷兒你今夜也看見李老侯爺同你蕭師傅說話,以為如何?”
趙愷皺眉想了一下:“侯爺同師傅都是極通的,孩兒少見識,到底眼界小了。”
趙怡點點頭:“你那脾氣,同父王年輕時候像,還任性些,都是一味任俠逞勇的,今日你看老侯爺卻不是如此。你也看見了,日後須得心中有分寸,什麽時候該逞勇,什麽時候要耐得住,凡事掂量著。此番存戟出京,陛下只怕是會派你跟著的,你也長大了,父王也不擔心,你好好在外面攢些軍功,你皇帝哥哥心裏有數的。”
兩父子說完,那邊蕭子軒交代蘊月勸告皇帝的話也完了,蘊月、趙愷便分別送了趙怡和蕭子軒歇息了才回到自己的住處。
兩人各自回房安歇按下不表,但蘊月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一會想著生死不明的豆子,一會懸心宮中阿繁,一會又想到覆雜的朝堂,好好的被窩反倒越睡越冷。蘊月耐不住索性穿了衣裳起來。
不料蘊月才出得房門,就看見原本貓在屋裏的趙愷此刻也坐在游廊上,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蘊月撓撓頭,走近趙愷:“你也睡不著呢?”
趙愷擡起頭,略點了頭,也沒出聲。
蘊月很不習慣兩人間突如其來的安靜和和平,覺得有些奇怪,卻覺得頗為舒服而不願打破了,因此隨意找了個話頭:“小爺興起想喝兩杯,你如何?”
趙愷仍沒說話,蘊月等了一會,覺得落了面子,心裏也失落,只得嘟囔著:“如此,小爺自己喝去!”,說著擡腳要走。
才走了兩步,身後幹巴巴的聲音:“多拿只杯子……”
蘊月心裏一松,腳步也輕了,連頭都沒回,只一聲答應了便走出去。
未幾,兩兄弟半夜裏就著冷酒,一杯接一杯的悶,待喝得半高,那話匣子才漸漸開了:“豆子……還沒消息?”
“……”,蘊月搖頭,又灌了一杯,直嘆息
趙愷見狀也是一仰頭悶了一杯,而後才低罵:“娘的!”
蘊月為他這一句罵娘,心中一快,又喝了一杯。半響後心裏又塞滿了事情,他搖搖頭:“怪道說‘舉杯銷愁愁更愁’!小爺真他娘的想醉死了作數!小侯爺這是必要走的了,你肯定也跟了去。你們倒無妨,也不知道這京裏要鬧出什麽事來!”
“你是為這事睡不著吧?”
“你不也是?”
“……”,趙愷話裏添了些醉意,那孩子般的氣息若隱若現的:“我也沒說不是。你在京裏憂心出事,我便沒有事吧,但這一走,我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一趟。好容易爹爹……”
……
半夜過去,兩兄弟喝的酩酊大醉。蘊月醉眼朦朧,左撞右碰的勉強把趙愷弄到了不知誰的床上,自己也沒能耐把自己弄到另一張床上了,只倒在趙愷身側呼呼大睡……
……
這一鬧騰,兩兄弟齊齊傷風。
宮中阿繁聽說了不免又是一回擔憂,但她還應著太皇太後宮中小皇子的差事,先帝那部分的起居註眼下也到了關鍵時候,因此只得悄悄求了得喜,讓一個小內侍替她送些藥膳方子出去,這且按下不表。
這時宮中倒也算太平。
自上回趙婕妤闖了太皇太後寢宮,接下來的好幾個月,阿爽還算平靜。雖然聽聞她對皇帝尚未回轉過來,偶爾一些小性,但這也算是尋常夫妻常有的吧。皇帝有時候來看阿繁,也仍然愛在她面前抱怨阿爽的不足。聽多了,阿繁覺得這到底是夫妻兩人貼心私密,皇帝雖抱怨,但那中間的甜蜜惆悵瑣碎怨恨,卻非外人所能知曉。有時候阿繁看著皇帝露出的表情,又未免揣測皇帝雖然同小賊一般抱怨阿爽粗糙不合心意,但對阿爽對他的在意與依賴卻又有著不足與人道的得意。
每每此況,阿繁便似乎捏著了世間男子的一些通病。男人麽!是否都一邊吃著碗裏的惦記著鍋裏的?自己的妻子每有些脾性不合己意,也拿出來向別的女子抱怨。但話說如此,到了妻子跟前,仍然是耳鬢廝磨的那種溫存款曲。想來世間每對夫妻,並非每對都是十足的佳偶,多得是尋常夫妻,彼此湊合著彼此的毛病,年歲下來也就成了一盞醇厚的酒,皇帝麽?也不過是個男人。
想到此處,阿繁也漸漸覺得阿爽與陛下,一個不善謀算,一個深於城府,未必不是巧夫伴拙婦。如此一想,阿繁對阿爽委屈她的心結漸解,她總歸相信,雖然她們各自前程,回不去那慘綠時光,但總有一日阿爽會豁然開朗的!
除此以外,太皇太後病中,雖無大起色,卻也沒有添什麽新癥候,但是隆冬時節還能如此,熬出明年春天,也能邁過這道坎了,到底年紀擺在那兒了。
為此,阿繁潛下心來,除了上差照料小皇子,便是整日窩在起居舍。
到了十一月中,皇帝終於批了文重光的折子,李存戟、孔連昭以及趙愷等人大約在京過了年就要前往新的駐地。阿繁也知道李侯爺家素來藥品有名,卻還是想認真斟酌幾個外傷方子,方便存戟哥哥和世子用。
待阿繁想好了方子,便要提筆記下。她想的入神,不知道那箕鬥硯臺的墨卻早已經冰住了。
阿繁見狀搖搖頭,下了小炕,汲了鞋,往一旁桌上點了根蠟燭,才扶著回到小炕。不料那蠟燭還沒來得及往箕鬥硯下放,那燭油卻灑出幾滴,又正落在攤開的起居註上。
阿繁一急,只匆匆的放下蠟燭去看那起居註。蠟滴也不大,寥寥數滴,偏偏擋住了一藥方的用量。阿繁不敢怠慢,只等蠟滴凝了,才輕輕削去,正巧看見一個方子:
“銀花十二枚,連翹十二枚,牛蒡子十二枚,荊芥二十枚,白僵蠶十二枚,蠶蛻十二枚,蒼術二十枚,葛根二十枚,蘆根十二枚,甘草十二枚,水一升煮至半升,頓服。”
蠟滴滴得也巧,削去後堪堪突出了那方子的幾處用量,阿繁一眼掃去,便被一處原本極不起眼的用量吸引了。這方子乃是傷風發表的方子,其中連翹為君,銀花為臣,荊芥、白僵蠶為佐,都是方正得當的用藥。但甘草……甘草和百味,藥中最常用,卻是極尋常的使藥。若說這方子有何不妥的,就是這甘草用的多。
往日阿繁也見過阿爹阿娘用這方子,自己也開,也見旁人用,但甘草作為使藥,“君臣佐使”中最末,至多用六枚,起居註此方多用了一倍,頗有些喧賓奪主的意思,卻是什麽用意?
阿繁拿著冊子,百思不得其解,按說甘草性甘平,小時候自己淘氣,拿它含著吃也是無妨的。就是這方子,多用了些,也並無大礙!阿繁想想又覺得自己多疑,便又放下了,重新提筆把之前想的外傷方子記下來。待寫完了,心中還是惦記著那略有些異樣的銀翹湯,覆又拿起那冊起居註,前前後後細細的讀起來。
“四月初一,上大腸飲結證覆犯,太醫院王醫正仍沿用前甘遂半夏湯,接連三日,上略安。”
“初二日,上幸王美人。初三日,上發熱、流清涕,輟朝一日,覆召太醫院王醫正請脈。”
“太後覆視上,責王美人,貶斥太醫院王醫正,另遣太醫院秦醫正,開銀翹湯,連服三日……”
“初九日,上府中劇痛,吐血數升……辰時,薨……”
阿繁一再細細推敲,先帝那段日子連用兩方。前者甘遂半夏湯,早已明驗有效。後來想必是先帝病中不甚檢點,房事略過而傷風。當年的太後想必是以為王醫正方子不好,另遣了秦醫正來,這也是合情合理,並無可疑。而後,秦醫正開了銀翹湯,又是傷風的驗方……
阿繁放下書,頭埋在錦被中,前後聯系,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阿繁有些挫敗,只嘆息想到了自己進宮逾一年,在起居舍前後也近一年,念得這起居註,才知道皇家規矩大,多行一步多說一句都是錯的。先帝十數年,她覓了這麽久,非但沒有破綻,就是逾矩的事也少之又少,迄今為止,她只在王醫正哪裏頭一回看見用藥用的大膽一些,是為甘遂甘草反,但又是得了皇帝嘉獎的驗方……
慢著……甘遂甘草,犯了十八反,那……
阿繁一念間,又想起舊日山間,阿娘笑語嫣然:“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說‘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可知過猶不及。用藥,亦然。中藥配伍,君臣佐使,各有分工,諸如朝中君者為上,臣者輔之,佐者再次,使者為末,秩序井然,紋絲不亂,豈可有為下者喧賓奪主……”
喧賓奪主……阿繁赫然警醒……
而阿繁不知的是,在她埋首起居註的時候,後宮因太皇太後病中、皇後寂寂待產而悄然變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十月初,萊國公、太子太傅,四朝元老古光沈屙難起,幾乎一命嗚呼。
古老雖在朝堂失勢,但他這一病還是激化了洛陽權貴與皇帝間的矛盾。
皇帝不得不提起精神,一日之內使者數遣,藥品、膳食接連不斷,乃至於萊國公家接旨的香案幾乎不必撤下。
擾攘了大半月後,命懸一線的古老這才堪堪撿回一條性命,自此後,古光更是謝絕訪客,連文重光親自上門問候,沈菁都替古老婉拒了。
隨後,萊國公府邸傳出消息,古老漸漸遣退了無關奴仆,又上了折子請求皇帝允其出世。如此一來,眾人都看明白了,往日古老曾權勢熏天,而後山河日下,到了今日,到底廉頗老矣!
皇帝心中未必不想古老徹底退出朝堂,然而古光的影響力卻頗有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意思,為此皇帝不敢怠慢,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古老。
而如此同時,樞密院正使文重光又一次的上表要求調動國中將領。
皇帝分別召集了林澈、任予行問話,又調了禦史臺諸人開了會,直到十月末,尚懸而未決!
皇帝前所未有的遲疑未決,足令旁觀的景怡郡王、鼎方侯李玉華心焦不已,頻頻會面。
二十五日,蘊月一身疲憊的才回到蘊月園,又當即被綠衣阿姆拉到了書房:“小爺這樣晚!老侯爺同王爺都等你好半天了!”
蘊月撓撓頭嘟囔了一句:“真真一口氣都不讓人喘了!”
阿姆一瞪眼,連拉帶推的把蘊月送進了書房,又給他上了碗蓮子薏米粥,看著他吃完了才退了出來。
蘊月這才要說話,又看見披著鶴裘的李存戟領著趙愷進來了。
等幾人斯見畢各自歸座,李玉華才問:“小月,皇上今日找了你們禦史臺,竟是想用你們禦史臺?哎,這時候了!”
蘊月正在疑惑著今夜這些人怎麽不顧及身份,全都擠在一堆了!後來聽見李玉華的問話,想到李玉華還不是他掛名老爹,連忙站起來答話:“皇上也沒說要怎麽招,小的估摸著皇上也知道這回就算禦史臺幾人全用上也攔不住文大人,說句犯上的話,只怕是皇上心裏不舍得,好不容易小侯爺才在禁軍站住了,又被調走。何況,禁軍步兵司歷來都與洛陽權貴交好,如今朝中三大執宰去其二,皇上少了這屏障,也是要擔憂京畿防備的……”
李玉華頻頻搖頭,又閉上了眼睛。那邊趙怡和蕭子軒對望了一眼,蕭子軒便說:“也該勸勸皇上,文重光師出有名,用的是歷來的家法,陛下眼下不能動這家法,只怕不能不允。”
“存戟看,就是存戟出京也未必妨礙。”李存戟清清冷冷的語調含著波瀾不驚的意思:“京城禁軍,還有一擎天大柱。小可近日在禁軍,也能知道兵部尚書黃澄,在京城禁軍勢力中尚有影響。”
“不錯!鳳元元年時,母後就是憑借黃澄在禁軍的勢力保存廢帝。”趙怡插話:“只是,存戟你若出京,日後可有什麽預料?”
存戟沈默,一旁趙愷有些著急道:“父王,孩兒也擔心這個,若是此次出京了,日後被調來調去的,再能耐的人也廢了,還有什麽意思!”
“文重光打得未必不是這主意!”,李玉華睜開眼,卻平靜了下來:“想當年吳啟元老將軍留在嘉峪關的那幾萬人馬,如今不就是七零八落了!但事有主次,換防一事久而未決,老夫擔憂的是一則陛下攔不住文重光,二則會失了民心!陛下豈能圖小利而棄大節!日後再徐徐經略,也能回環!”
趙怡沈吟半響,才問蘊月:“今日禦史臺諸人如何應對?”
蘊月回想了一下回道:“孫犟驢子一向唯皇上馬首是瞻的,也沒說什麽,王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倒是慕容淩同李侯爺一個意思,是勸著皇上的,兒子同那祝酋英沒敢說話,只聽著。”
“依你看呢?存戟走的走不得?”
“兒子思來想去,覺著今日情形亂,皇上許小侯爺出京……未必不是揚湯止沸。雖說黃澄大人有能耐,但京畿之地,總要穩妥為上。”,蘊月二十年來,頭一回面對如此錯綜覆雜的局面,他能體會到皇帝如坐針氈的滋味,但自己卻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趙怡聽了蘊月的話,掂量著他這兩個兒子都似乎對存戟出京抱有顧慮,他何嘗不是!此時此刻情形之覆雜,遠甚於當初他出征北伐。他實在不得不擔心,李存戟一旦帶走馬軍司那近萬人馬,京畿中一個黃澄還有那五千殿前司將士不足以護衛皇帝安全。但皇帝若不遵行家法,趙怡又不敢想象會有什麽後果。當初方嚴元佑革新,一個“三不足”論,令天下世家豪強群起攻之,不過十餘年,功敗垂成。若今上再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只怕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內亂,那他們豈非緣木求魚!
兩難啊!
“王爺,老夫不顧及小月和存戟的身份,連夜召集說話,”李玉華再度張口,卻滿是凝重:“還有另一個消息!”
說罷李玉華掃視了眾人:“換防三年一次,每逢換防,諸路邊軍必是嚴陣以待,一應陸路、水路通行商道皆受節制。王爺可知?青鶴在江南傳來消息,樞密院雖未曾得到陛下應允,但今年咱們李家與關外的商道特別受到盤查,一應買賣都停下來了,使銀子、托關系,都不頂事了。這還只是損失些財物,但連關外青雲的消息、嘉峪關吳應良將軍的消息,也已經有兩月餘未曾傳回了。這事讓老夫和青鶴寢食難安啊!老夫估計著,文重光此次調防,如此陣仗,非同小可,只怕勢在必行,由不得皇上不允。
“明知其明目張膽又如何?二十年了,吳啟元老將軍在京中,形同軟禁,掣肘了嘉峪關的吳應良將軍。天下軍權又盡在洛陽權貴手中,皇上但凡操之過急,就要出大事!
“此刻京城武官鼓噪如此,皇上本應申斥那殷勇,提拔幾位禁軍將領以安撫眾人。不然,文家此前只有調度職權,此後就要添上眾武官的依附了!奈何!哎!王爺,年輕人有的是什麽?就是大把的時光日子啊!跟那年紀一把的人比,誰能熬得過誰去?便是一日一日的拖著,以陛下的能耐,何愁拖不死一個古光、一個文重光!”
李玉華說到後來,已然是坐不住了,站起來來回的踱步,又嘆道:“急不得啊!急不得啊!老夫何嘗不盼著你們再重見天日,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我只能壓著你們!”
蘊月一路見的李玉華都是寬大仁和的,不曾見他如此坐立不安,來不及吃驚,卻被李玉華話裏的消息嚇住了,原來,文重光又是公然的陽奉陰違,須臾間國中氣象驟變!
那邊李存戟取了自己的鶴裘披在李玉華身上:“爺爺,您別擔心,你往日總說古老文老都是沈穩謀事的,他們的子侄輩豈會是泛泛之輩?孫兒料想,皇上早前彈壓洛陽權貴,文重光如此動作,也是示威罷了。爺爺您想,文家有一位正宮娘娘懷著身孕,即便此次不是皇子,日後總有一位是,雖然不占長子之名,總占著嫡子之位,可見文家地位穩固,唾手可得之事又何必兵行險招?便是京城禁軍部分將領鼓噪,文家有心,總能彈壓!”
李玉華點點頭:“但凡腦筋清醒些也就這麽個念頭了。”
趙怡聽了李玉華的話,也親自上前來攙著李玉華,扶到一旁坐著:“李老顧慮之事,怡這兩日也想著了。怡真慚愧,早二十年到今日,一直讓李老為我們這些晚輩憂心操心。”
蕭子軒在一側聽的趙怡這一席話,暗自點頭。他這位主人啊!自小利刃一般存在,何嘗會真心真意的說一句慚愧?當日那樣疼王妃,也未必張那個口!時光……令他成熟了!蕭子軒一瘸一拐的走上前來:“小的看小侯爺說得有理,文家尚不到狗急跳墻的地步。待小侯爺出京換了防,平安過了這一陣,日後慢慢經略罷了;若此刻鬧僵了,京畿大亂不說,只怕天下群起。只是,小的看,也得防著小侯爺走後的一段日子,老侯爺府上、林澈林大人府上、吳啟元老將軍府上,也該著緊些才是。”
“此事老夫自有計較,”李玉華對著蕭子軒點點頭:“王爺身份非同尋常,此時切勿妄動,只冷眼看著。老夫別的不敢說,保著諸位平安,這功夫還敢說句瓷實話。”,李玉華說著又看向趙怡。
趙怡會意:“侯爺且放心!怡自當謹慎行事。”
李玉華聽了趙怡的一句實誠話,也略放下心來,又細細的交代了李存戟、江蘊月、趙愷幾人幾句話之後,就帶著李存戟告辭。
而後趙怡三父子和蕭子軒才得各自訴話。
趙怡左右看了看趙愷,又問了幾句這段時日的差事,便乘機教導趙愷說:“愷兒你今夜也看見李老侯爺同你蕭師傅說話,以為如何?”
趙愷皺眉想了一下:“侯爺同師傅都是極通的,孩兒少見識,到底眼界小了。”
趙怡點點頭:“你那脾氣,同父王年輕時候像,還任性些,都是一味任俠逞勇的,今日你看老侯爺卻不是如此。你也看見了,日後須得心中有分寸,什麽時候該逞勇,什麽時候要耐得住,凡事掂量著。此番存戟出京,陛下只怕是會派你跟著的,你也長大了,父王也不擔心,你好好在外面攢些軍功,你皇帝哥哥心裏有數的。”
兩父子說完,那邊蕭子軒交代蘊月勸告皇帝的話也完了,蘊月、趙愷便分別送了趙怡和蕭子軒歇息了才回到自己的住處。
兩人各自回房安歇按下不表,但蘊月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一會想著生死不明的豆子,一會懸心宮中阿繁,一會又想到覆雜的朝堂,好好的被窩反倒越睡越冷。蘊月耐不住索性穿了衣裳起來。
不料蘊月才出得房門,就看見原本貓在屋裏的趙愷此刻也坐在游廊上,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蘊月撓撓頭,走近趙愷:“你也睡不著呢?”
趙愷擡起頭,略點了頭,也沒出聲。
蘊月很不習慣兩人間突如其來的安靜和和平,覺得有些奇怪,卻覺得頗為舒服而不願打破了,因此隨意找了個話頭:“小爺興起想喝兩杯,你如何?”
趙愷仍沒說話,蘊月等了一會,覺得落了面子,心裏也失落,只得嘟囔著:“如此,小爺自己喝去!”,說著擡腳要走。
才走了兩步,身後幹巴巴的聲音:“多拿只杯子……”
蘊月心裏一松,腳步也輕了,連頭都沒回,只一聲答應了便走出去。
未幾,兩兄弟半夜裏就著冷酒,一杯接一杯的悶,待喝得半高,那話匣子才漸漸開了:“豆子……還沒消息?”
“……”,蘊月搖頭,又灌了一杯,直嘆息
趙愷見狀也是一仰頭悶了一杯,而後才低罵:“娘的!”
蘊月為他這一句罵娘,心中一快,又喝了一杯。半響後心裏又塞滿了事情,他搖搖頭:“怪道說‘舉杯銷愁愁更愁’!小爺真他娘的想醉死了作數!小侯爺這是必要走的了,你肯定也跟了去。你們倒無妨,也不知道這京裏要鬧出什麽事來!”
“你是為這事睡不著吧?”
“你不也是?”
“……”,趙愷話裏添了些醉意,那孩子般的氣息若隱若現的:“我也沒說不是。你在京裏憂心出事,我便沒有事吧,但這一走,我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一趟。好容易爹爹……”
……
半夜過去,兩兄弟喝的酩酊大醉。蘊月醉眼朦朧,左撞右碰的勉強把趙愷弄到了不知誰的床上,自己也沒能耐把自己弄到另一張床上了,只倒在趙愷身側呼呼大睡……
……
這一鬧騰,兩兄弟齊齊傷風。
宮中阿繁聽說了不免又是一回擔憂,但她還應著太皇太後宮中小皇子的差事,先帝那部分的起居註眼下也到了關鍵時候,因此只得悄悄求了得喜,讓一個小內侍替她送些藥膳方子出去,這且按下不表。
這時宮中倒也算太平。
自上回趙婕妤闖了太皇太後寢宮,接下來的好幾個月,阿爽還算平靜。雖然聽聞她對皇帝尚未回轉過來,偶爾一些小性,但這也算是尋常夫妻常有的吧。皇帝有時候來看阿繁,也仍然愛在她面前抱怨阿爽的不足。聽多了,阿繁覺得這到底是夫妻兩人貼心私密,皇帝雖抱怨,但那中間的甜蜜惆悵瑣碎怨恨,卻非外人所能知曉。有時候阿繁看著皇帝露出的表情,又未免揣測皇帝雖然同小賊一般抱怨阿爽粗糙不合心意,但對阿爽對他的在意與依賴卻又有著不足與人道的得意。
每每此況,阿繁便似乎捏著了世間男子的一些通病。男人麽!是否都一邊吃著碗裏的惦記著鍋裏的?自己的妻子每有些脾性不合己意,也拿出來向別的女子抱怨。但話說如此,到了妻子跟前,仍然是耳鬢廝磨的那種溫存款曲。想來世間每對夫妻,並非每對都是十足的佳偶,多得是尋常夫妻,彼此湊合著彼此的毛病,年歲下來也就成了一盞醇厚的酒,皇帝麽?也不過是個男人。
想到此處,阿繁也漸漸覺得阿爽與陛下,一個不善謀算,一個深於城府,未必不是巧夫伴拙婦。如此一想,阿繁對阿爽委屈她的心結漸解,她總歸相信,雖然她們各自前程,回不去那慘綠時光,但總有一日阿爽會豁然開朗的!
除此以外,太皇太後病中,雖無大起色,卻也沒有添什麽新癥候,但是隆冬時節還能如此,熬出明年春天,也能邁過這道坎了,到底年紀擺在那兒了。
為此,阿繁潛下心來,除了上差照料小皇子,便是整日窩在起居舍。
到了十一月中,皇帝終於批了文重光的折子,李存戟、孔連昭以及趙愷等人大約在京過了年就要前往新的駐地。阿繁也知道李侯爺家素來藥品有名,卻還是想認真斟酌幾個外傷方子,方便存戟哥哥和世子用。
待阿繁想好了方子,便要提筆記下。她想的入神,不知道那箕鬥硯臺的墨卻早已經冰住了。
阿繁見狀搖搖頭,下了小炕,汲了鞋,往一旁桌上點了根蠟燭,才扶著回到小炕。不料那蠟燭還沒來得及往箕鬥硯下放,那燭油卻灑出幾滴,又正落在攤開的起居註上。
阿繁一急,只匆匆的放下蠟燭去看那起居註。蠟滴也不大,寥寥數滴,偏偏擋住了一藥方的用量。阿繁不敢怠慢,只等蠟滴凝了,才輕輕削去,正巧看見一個方子:
“銀花十二枚,連翹十二枚,牛蒡子十二枚,荊芥二十枚,白僵蠶十二枚,蠶蛻十二枚,蒼術二十枚,葛根二十枚,蘆根十二枚,甘草十二枚,水一升煮至半升,頓服。”
蠟滴滴得也巧,削去後堪堪突出了那方子的幾處用量,阿繁一眼掃去,便被一處原本極不起眼的用量吸引了。這方子乃是傷風發表的方子,其中連翹為君,銀花為臣,荊芥、白僵蠶為佐,都是方正得當的用藥。但甘草……甘草和百味,藥中最常用,卻是極尋常的使藥。若說這方子有何不妥的,就是這甘草用的多。
往日阿繁也見過阿爹阿娘用這方子,自己也開,也見旁人用,但甘草作為使藥,“君臣佐使”中最末,至多用六枚,起居註此方多用了一倍,頗有些喧賓奪主的意思,卻是什麽用意?
阿繁拿著冊子,百思不得其解,按說甘草性甘平,小時候自己淘氣,拿它含著吃也是無妨的。就是這方子,多用了些,也並無大礙!阿繁想想又覺得自己多疑,便又放下了,重新提筆把之前想的外傷方子記下來。待寫完了,心中還是惦記著那略有些異樣的銀翹湯,覆又拿起那冊起居註,前前後後細細的讀起來。
“四月初一,上大腸飲結證覆犯,太醫院王醫正仍沿用前甘遂半夏湯,接連三日,上略安。”
“初二日,上幸王美人。初三日,上發熱、流清涕,輟朝一日,覆召太醫院王醫正請脈。”
“太後覆視上,責王美人,貶斥太醫院王醫正,另遣太醫院秦醫正,開銀翹湯,連服三日……”
“初九日,上府中劇痛,吐血數升……辰時,薨……”
阿繁一再細細推敲,先帝那段日子連用兩方。前者甘遂半夏湯,早已明驗有效。後來想必是先帝病中不甚檢點,房事略過而傷風。當年的太後想必是以為王醫正方子不好,另遣了秦醫正來,這也是合情合理,並無可疑。而後,秦醫正開了銀翹湯,又是傷風的驗方……
阿繁放下書,頭埋在錦被中,前後聯系,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阿繁有些挫敗,只嘆息想到了自己進宮逾一年,在起居舍前後也近一年,念得這起居註,才知道皇家規矩大,多行一步多說一句都是錯的。先帝十數年,她覓了這麽久,非但沒有破綻,就是逾矩的事也少之又少,迄今為止,她只在王醫正哪裏頭一回看見用藥用的大膽一些,是為甘遂甘草反,但又是得了皇帝嘉獎的驗方……
慢著……甘遂甘草,犯了十八反,那……
阿繁一念間,又想起舊日山間,阿娘笑語嫣然:“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說‘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可知過猶不及。用藥,亦然。中藥配伍,君臣佐使,各有分工,諸如朝中君者為上,臣者輔之,佐者再次,使者為末,秩序井然,紋絲不亂,豈可有為下者喧賓奪主……”
喧賓奪主……阿繁赫然警醒……
而阿繁不知的是,在她埋首起居註的時候,後宮因太皇太後病中、皇後寂寂待產而悄然變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