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熙黨爭
關燈
小
中
大
☆、承熙黨爭
承熙三年八月二十七,京城發生了本朝開國以來最大的命案,“英裏巷命案”。英裏巷內十六人悉數慘烈斃命,後刑部衙門證實十六人皆屬游俠豪強。另殿中侍禦史江蘊月的仆從似逃逸,生死不明。此案牽涉諸多朝廷大員,令皇帝震怒,特旨徹查,以此,發軔了“承熙黨爭”。
八月二十九,禦史中丞孫繼雲一馬當先,一紙奏章,將朝堂的兩大執宰揪出來當箭靶,罵出了十惡不赦的罪狀:把持朝政、結黨營私、私蓄死士、暗納謀士。
九月初一,禦史中丞孫繼雲再接再厲,二上奏章,矛頭直指古光,像屍位素餐、元兇巨惡、當世首奸這樣紅果果的詞,遍布奏章。
九月初三,孫繼雲一鼓作氣勢如虎,直撲樞密院正使文重光,將英裏巷命案之疑點一一陳列,力證文重光謀逆之心。
連續三本彈劾奏章宛如平地驚雷,將兩大執宰當朝罵了個面無血色,也將朝堂的暗潮洶湧炸出了缺口。
文重光告病,樞密院副使吳啟元旋即一紙奏章送到了皇帝跟前:文重光剛愎自用、排擠同僚、所用軍策,禍國殃民!
與此同時,隨著命案調查的展開,刑部衙門內借著江蘊月仆從斷掌失蹤的口實,攻擊刑部郎中陳正華處事不公,有意偏袒。
為此禦史臺監察禦史慕容淩、殿中侍禦史祝酋英加入戰圈,將刑部衙門諸人、樞密院諸人罵了個遍,罵戰旋即升級。
諸位才子下筆千言,一時間京城紙貴,皇帝的禦案成了紙簍。
這邊廂禦史臺六國大封相也是開胃小菜,那邊廂,刑部內訌正式成了頭盤送到趙恪面前。
九月初五,刑部郎中陳正華三司衙門中首先上呈了命案調查進展報告,隨之附上的是平日下發文書之存根以及刑部衙門諸人消極怠工的狀況。
刑部郎中陳正華在案發當日大權獨攬,令行禁止,是頗有才幹的。但其本身品級也不過是正五品,而原刑部衙門內正五品的郎中至少還有一位,加之刑部原是國丈曲諒的老巢,這回換了領導,品級也不高,憑啥人家要乖乖聽話?刑部諸人圓滑推脫的有之、梗著脖子對頂的有之,更別說煽風點火、墻倒眾人推的諸多晦暗心思,陳正華高壓,漸漸的就有了酷吏用法的聲名。
然而這些人都太小看了陳正華。不配合?不聽指揮?都沒有關系!陳正華冷眼看著衙內諸人推搪嘲笑、指桑罵槐,一言不發,只是該下的命令照下,該做的事情一件不拉。等手頭有了足夠的憑借,華麗麗的撕破臉皮,直接禦前告狀去了。
這下,佛都有火了!趙恪雷霆震怒,當即召集刑部諸人訓誡,另外召集吏部右侍郎任予行:看你做的好事!管的這批朝廷大員!
吏部右侍郎任予行這回莫名其妙被招待了一頓口水菜,被罵了個面有菜色,哪裏還顧得上圓滑維護,當即定了軍令狀,要整治吏治。
呃~
知道什麽叫雞飛狗跳麽?看看朝廷上一幹人要緊的命案不破,天天做耗,大約也就知道國人自古而今的所謂行政效率都花在哪裏了。
任予行手裏的大棍,借著考察吏治的名頭,呼啦啦的揮得山河變色,一下子一大片京官不是成了棍下亡魂就是被打蔫了,成了些不會叫喚的鵪鶉。
隨著吏部任予行的介入,朝堂形勢幾乎一邊倒,人人自顧不暇,也就沒了心思去追究那十六人是文府的死士還是有人故意栽贓嫁禍。人人忙自保,到底有人扛不住不得已想找了棵大樹靠著,也好乘乘涼。為此,就紛紛湧進執宰古光、文重光的家門。
一時間古、文兩家裏沸反盈天。
文重光韜光養晦,中間有沒有趁著這機會籠絡些用得上的人物,到底就是一樁無頭謎案了。古光呢?明知道非常時刻理應低調行事,但在朝幾十年,關系盤根錯節,擋住了這個,攔不住那個。
眼見著朝堂亂成了一鍋粥,他這個百官之首,心中五味雜陳,那晨鐘暮鼓的衰敗之氣是怎麽都掩飾不住了。
古光很清楚,禦史臺在鄧煥之後,就已經成了皇帝的利刃,可以隨意的揮向皇帝不需要的細枝葉。原本他打擊了袁天良,再在刑部操作,也能撐過這幾年,但眼下吏部任予行借機而上,用考評的機會大肆打擊他的門生故舊……韜光養晦?這還得看皇帝賞不賞臉吶!
好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皇帝舉一反三,借著命案,實則是要清掃朝堂上洛陽世家的勢力,力求吏治風氣為之一新啊!
古光疲於奔命之時,關於官宦生涯的困局,切切實實的擺到了面前:皇帝長大了,再也不是早年需要人引導、可以任人揉捏的小兒郎;他老了,再也不是當年長袖獨舞、舉重若輕的朝廷執宰。
人事變遷,新陳相替,亙古不變。
棋至中盤,你進我退的路子,走到了膠著。但這天下究竟不姓古,也不姓洛陽,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他古光再有權勢,也當不成皇帝!竭力保持如此龐大的朝堂勢力,要進不能,要退也難,這實實不僅是皇帝的困局,也是他古光的。何況,他古光年紀老邁,子嗣雕零,再運籌帷幄,使盡謀略,那點好處也輪不上自己病懨懨的兒子。
幾十年的宦海沈浮,到了今日,古光終於有了疲憊的感覺,眼見朝堂形勢越發向著他所不能控制的局面發展,古光漸漸明白了——此刻,該是放手的時刻了!
利益面前,沒有終點,沒有公正,但卻有境界的高下。
文重光周公臺上釣魚,釣的卻是隨時起覆的機遇。古老在頂峰的無限風光裏看到谷底處燈火闌珊,於是退步抽身。
為此,古光忍著分筋錯骨般的痛以及被眾人誤解的無奈,竭力的用自己幾十年豎立起來的威望安撫著上門哭訴的人。
有時候伺候在一側的沈菁看見古老舊日的門生、故舊上門哭訴,深知古老想通想透,正在漸漸揉散幾十年凝聚在他身邊的集團,那蒼涼的心思……一為江山社稷,二為……安排後事。沈菁張口不能言,只覺得心酸,忍不住寧願跑開了不看。
何謂權臣?是否一味逞兇鬥奸?幾千年的權臣,能有幾人在蓋棺定論時,不至於寒磣?所謂舍得,首先在舍,其次才是得!古光就是有這等舉重若輕的能耐。皇帝要刑部?行,拿去吧!刑部一下子被陳正華洗滌的清清爽爽。皇帝要打擊他的門生?行!去吧,孩子們,天高任魚躍,你們都往京外任職去吧……
古光不應皇帝的鋒芒,底下的人漸漸看出了端倪。
在諸人眼裏,古光官居一品,位高權重,但年紀老邁,也沒有家小需要特別眷顧,眼下皇帝步步緊逼下的這番避讓,是要明哲保身以求善終。古光倒是好說了,但往日跟他混的這些大小嘍啰,還指望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封妻蔭子的,一下子說散就散,談何容易?在古光那裏找不到庇護,那就只能另覓高就,京城裏文家、林澈、任予行等等,都門庭若市。
短短不過幾個月,古光幾十年累積的威望,喪失殆盡……
人走茶涼?就這麽現實。
江蘊月旁觀在側,柔軟的心,穿了一身軟甲。
他沒有輕易加入戰圈,風度極好的站在岸邊,若是有浪撲來,就當早晨起來洗把臉。
等刑部郎中開始修理刑部,命案漸漸不那麽矚目的時候,九月初八,蘊月上了一道密折,裏面不著一字,只有一枚紋飾。
趙恪看到這枚紋飾,輕輕一笑,當夜召見了江禦史。
蘊月見到趙恪的時候,趙恪卻是一身石青色常服,看見小江相公正兒八經的穿了一身官袍,忍不住又笑:“得喜,給江小爺換身衣裳。”
蘊月腹誹,不知道皇帝要搞什麽把戲,害得他裹得渾身的綠色,但他到底沒問什麽,只是跟著得喜去換了身衣裳。
看見蘊月轉出來,趙恪上下打量了一番,笑岑涔的說道:“人人說京城中風華公子不外李存戟,依朕看,小江相公脾氣隨和,又兼氣度頎長,倒也是難得一見的青年才俊。”
誇他?蘊月小心小肝的抖了兩下,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得,恭維回去。打著哈哈,江小爺道:“公子治下,自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的,小的不敢比肩公子、小侯爺,自然也不能失了公子的臉面……”
趙恪聞言又是一笑,龍目一橫,端的是風情種種:“人說佞臣,難道就是江小爺這等言辭?哈哈!”
佞臣?呃~難道個個像孫繼雲那樣和你對著頂,你比較痛快?蘊月垮著臉:“陛下,小的做做佞臣也無妨,只是每每昏君才養佞臣呢,小的打死也不認是佞臣,因為陛下是自古而今第一等英明神武的真命天子……”
話音未落,趙恪一手揮去:“就你這張嘴!走吧,上回小曲兒才聽了一半。這回堂皇把你那丫頭叫出來,朕看她絲竹上頗有心得,咱們也清清靜靜的樂一樂。”
樂一樂?那奏章的事就丟一邊了?姥姥的,小皇帝要寓教於娛樂啊?蘊月一面聽一面心中警惕。
……
李存戟一襲玄色衣裝,負手立在船頭。夜空蒼茫,長夜獵獵,模糊了他的形跡,翻飛了他的衣袂,恣意了絲絲的頭發,那模樣,也真難怪人人稱讚他出世謫仙。
蘊月在岸邊時候就看見,不免又想起文采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紅顏禍水?呃~
隨著趙恪上了船,李存戟執禮恭敬:“微臣參見陛下。”
趙恪笑道:“拘那個禮!存戟,你這等人物,還用朕來提點?”
“是!”李存戟自來笑,眼中難得溫和:“存戟庸俗了。請公子往船艙坐。”
“小丫頭到了?”趙恪一面問李存戟一面回頭對蘊月說:“朕把小丫頭也叫上了,只怕江小爺心裏又不痛快?”
蘊月恨不得暴打皇帝一頓,話說,他奉承著也就罷了,連他的人都要來奉承,還不能有意見:“公子看得上是她的福氣,就怕她性子野,沖撞了公子。”
趙恪回頭看了蘊月一眼:“聽聞她在山間長大?自小無憂無慮,多少人沒有的福氣!朕看她雖然空落些規矩,心裏卻是有大主意的,也算是難得了,江小爺你倒是好眼光。只是,丫頭那身世……皇叔倒也願意?”
蘊月撓撓頭,不知怎麽回答。那邊李存戟回頭看了蘊月一眼,蘊月心裏一動,便覺得皇帝有點兒意味深長,是什麽意思?不明白,只好委婉的實話實說:“爹爹身份雖然不凡,但實在是性情中人。阿繁是孤女,身世沒法計較,待日後我拜見了她養父母,才算是正了名,爹爹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麽,何況小爺我也不過是……”
趙恪眉頭一挑,只拍拍蘊月的肩膀:“想來你為你那仆從也是上心的,難為你了。朕接了你的折子,知道你的心思。”趙恪說罷又轉頭對李存戟說:“朕讓刑部的人著手查,回去了讓鼎方侯父子也寬寬心。聽聞那豆子與你家竟是關系匪淺,想必眼下也心焦得很?”
皇帝一番話,兩處驚雷。
蘊月赫然警醒,話說,豆子算起來真與中州李家關系非同尋常,這一回出了這等大事,照著李存戟往日行事之乖僻,難道……蘊月霎時驚出一身冷汗,還有貌似有此懷疑的還有皇帝啊,那豆子……李存戟會知道豆子的下落生死?
那邊李存戟接了皇帝紅果果的刺探,看了蘊月一眼,自來笑掛的恰到好處:“小叔叔接了消息的當天夜裏一宿不睡,只是祖父大人生生壓著,小叔叔才不敢擅動。此等大事,家人也是驚詫莫名,但祖父不明就裏,生怕惹了事情,是以不敢上折自辯,更不敢上折指摘他人。公子,豆子的父親自小是看著微臣長大的,至今一直跟在父親身邊的。豆子自幼同小叔叔一般長大,名義上是仆從,實則有兄弟的情意。小叔叔一再的說,豆子脾氣雖臭,但絕不會作奸犯科,還請陛下明鑒!”
趙恪點點頭,輕輕嘆氣,卻是對蘊月說:“你倒是好福氣,李侯爺手上得意的人這樣心甘情願的給你做仆從。”
蘊月又是眉頭一跳,話說皇帝這綿裏藏針是一波接一波啊,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豆子看著三粗五大的,實則憨直。我自小就聽他提過多次王妃,每每提起,豆子那樣的人都會傷感,小爺也只是猜他為此來的王府,說起來,小爺竟是貼了王妃的福氣。”
“看來,惦記著景怡王妃的”,趙恪桌邊坐下,拈了一只汝窯蓮花杯,輕輕晃著:“除了皇叔,著實還有不少人。近日朕翻閱卷宗,不承想,當日小銀城外,王妃遺骸竟不可覓,哎,可憐,皇叔心裏不知要怎麽心疼了。”
又是這事?蘊月心裏突突的跳,皇帝此刻提這個有什麽深意?英裏巷命案-豆子失蹤-中州李家-景怡王妃-景怡王-江蘊月?這一串,中間聯系千絲萬縷,似乎都是從他老爹二十年前北伐失敗、王妃殞命開始糾結……爹爹……二十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麽?又如何與他有關?
蘊月茫然,只覺得前面茫茫一片迷霧,明知道有東西,偏偏怎麽也看不見。
趙恪悄悄打量著蘊月,發現他眼睛裏一片茫然,便知道在蘊月處只怕探不出什麽來,只轉向李存戟。
李存戟坐在一側兀自出神,面上平淡,唯獨嘴角輕輕抿著。這李存戟心裏……
“存戟,怎麽?你也懷了心事?”
李存戟回頭,輕輕笑開:“公子,存戟只是想起家中祖父父母懷念姑母的樣子罷了。”
趙恪搖搖頭,又轉了話題:“蘊月,你上了無字折,朕心甚慰。眼下情形,你倆都看到了,你們倆給朕說說,朕往下該如何辦?”
蘊月回了神,抿抿嘴答道:“陛下,譬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問其香。微臣以為整頓吏治,首要在蕩滌風氣,若人人皆有廉潔奉公的風氣,則人人自勉。若一時過於操切,則朝堂陷於黨爭。”
趙恪點頭,示意蘊月繼續往下說。
“微臣以為,吏部任予行大人此番考評,收效上佳,陛下宜審時度勢。”。話說,皇帝小兒,你都把古老兒折騰的半死不活了,見好就收吧。再折騰下去,那幫文官跳起來咬人不算,那幫武官發飆,可就難收場了:“微臣請陛下,冊立皇後!”
趙恪比較滿意,這小子,漸漸有些兒大氣象了,果然是玉不琢不成器,揮揮手,讓蘊月再繼續。
“執宰乃百官之首,文大人多年在樞密院為陛下經營軍務,勞苦功高。此番英裏巷命案,尚未有定論,又別有用心之人也未可知,故此,微臣請陛下撫慰文大人,一則安文大人之心,二則安文物百官之心。”,蘊月一一道來,多日沈思的結果是,皇帝已然將古老兒打擊的哭都沒有眼淚,再打擊文重光,朝堂就要大亂。一手大棒一手糖,扶持此,打壓彼,一則分化洛陽世家,二則保證朝廷穩定,三則加強己方力量!
經此一役,朝堂之上大半壁江山就盡入皇帝囊中,剩下的文重光,也不過山河日下!
小皇帝,跟著你,果然有肉吃!
趙恪笑笑:“便依卿家所奏。存戟,兩個小丫頭怎麽還沒有到?”
“啊,阿爽去找阿繁去了,小女兒家,想必也要打扮一下。”李存戟嘴角一抿,唇邊梨渦一現,那自來笑竟添了羞澀,話卻是紅果果的招人嫌:“聽聞江小爺也是個憐香惜玉、晨起畫眉的人物,不過兩日功夫,一年的俸祿悉數叫東街裏的胭脂鋪賺了去。公子一會可得好好瞧瞧……”
呃~
趙恪聞言眉頭一挑,笑嘻嘻的看著江蘊月,正要說話,卻又聽見那軟糯的聲音揚了起來。
“公子還真得好好瞧瞧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承熙三年八月二十七,京城發生了本朝開國以來最大的命案,“英裏巷命案”。英裏巷內十六人悉數慘烈斃命,後刑部衙門證實十六人皆屬游俠豪強。另殿中侍禦史江蘊月的仆從似逃逸,生死不明。此案牽涉諸多朝廷大員,令皇帝震怒,特旨徹查,以此,發軔了“承熙黨爭”。
八月二十九,禦史中丞孫繼雲一馬當先,一紙奏章,將朝堂的兩大執宰揪出來當箭靶,罵出了十惡不赦的罪狀:把持朝政、結黨營私、私蓄死士、暗納謀士。
九月初一,禦史中丞孫繼雲再接再厲,二上奏章,矛頭直指古光,像屍位素餐、元兇巨惡、當世首奸這樣紅果果的詞,遍布奏章。
九月初三,孫繼雲一鼓作氣勢如虎,直撲樞密院正使文重光,將英裏巷命案之疑點一一陳列,力證文重光謀逆之心。
連續三本彈劾奏章宛如平地驚雷,將兩大執宰當朝罵了個面無血色,也將朝堂的暗潮洶湧炸出了缺口。
文重光告病,樞密院副使吳啟元旋即一紙奏章送到了皇帝跟前:文重光剛愎自用、排擠同僚、所用軍策,禍國殃民!
與此同時,隨著命案調查的展開,刑部衙門內借著江蘊月仆從斷掌失蹤的口實,攻擊刑部郎中陳正華處事不公,有意偏袒。
為此禦史臺監察禦史慕容淩、殿中侍禦史祝酋英加入戰圈,將刑部衙門諸人、樞密院諸人罵了個遍,罵戰旋即升級。
諸位才子下筆千言,一時間京城紙貴,皇帝的禦案成了紙簍。
這邊廂禦史臺六國大封相也是開胃小菜,那邊廂,刑部內訌正式成了頭盤送到趙恪面前。
九月初五,刑部郎中陳正華三司衙門中首先上呈了命案調查進展報告,隨之附上的是平日下發文書之存根以及刑部衙門諸人消極怠工的狀況。
刑部郎中陳正華在案發當日大權獨攬,令行禁止,是頗有才幹的。但其本身品級也不過是正五品,而原刑部衙門內正五品的郎中至少還有一位,加之刑部原是國丈曲諒的老巢,這回換了領導,品級也不高,憑啥人家要乖乖聽話?刑部諸人圓滑推脫的有之、梗著脖子對頂的有之,更別說煽風點火、墻倒眾人推的諸多晦暗心思,陳正華高壓,漸漸的就有了酷吏用法的聲名。
然而這些人都太小看了陳正華。不配合?不聽指揮?都沒有關系!陳正華冷眼看著衙內諸人推搪嘲笑、指桑罵槐,一言不發,只是該下的命令照下,該做的事情一件不拉。等手頭有了足夠的憑借,華麗麗的撕破臉皮,直接禦前告狀去了。
這下,佛都有火了!趙恪雷霆震怒,當即召集刑部諸人訓誡,另外召集吏部右侍郎任予行:看你做的好事!管的這批朝廷大員!
吏部右侍郎任予行這回莫名其妙被招待了一頓口水菜,被罵了個面有菜色,哪裏還顧得上圓滑維護,當即定了軍令狀,要整治吏治。
呃~
知道什麽叫雞飛狗跳麽?看看朝廷上一幹人要緊的命案不破,天天做耗,大約也就知道國人自古而今的所謂行政效率都花在哪裏了。
任予行手裏的大棍,借著考察吏治的名頭,呼啦啦的揮得山河變色,一下子一大片京官不是成了棍下亡魂就是被打蔫了,成了些不會叫喚的鵪鶉。
隨著吏部任予行的介入,朝堂形勢幾乎一邊倒,人人自顧不暇,也就沒了心思去追究那十六人是文府的死士還是有人故意栽贓嫁禍。人人忙自保,到底有人扛不住不得已想找了棵大樹靠著,也好乘乘涼。為此,就紛紛湧進執宰古光、文重光的家門。
一時間古、文兩家裏沸反盈天。
文重光韜光養晦,中間有沒有趁著這機會籠絡些用得上的人物,到底就是一樁無頭謎案了。古光呢?明知道非常時刻理應低調行事,但在朝幾十年,關系盤根錯節,擋住了這個,攔不住那個。
眼見著朝堂亂成了一鍋粥,他這個百官之首,心中五味雜陳,那晨鐘暮鼓的衰敗之氣是怎麽都掩飾不住了。
古光很清楚,禦史臺在鄧煥之後,就已經成了皇帝的利刃,可以隨意的揮向皇帝不需要的細枝葉。原本他打擊了袁天良,再在刑部操作,也能撐過這幾年,但眼下吏部任予行借機而上,用考評的機會大肆打擊他的門生故舊……韜光養晦?這還得看皇帝賞不賞臉吶!
好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皇帝舉一反三,借著命案,實則是要清掃朝堂上洛陽世家的勢力,力求吏治風氣為之一新啊!
古光疲於奔命之時,關於官宦生涯的困局,切切實實的擺到了面前:皇帝長大了,再也不是早年需要人引導、可以任人揉捏的小兒郎;他老了,再也不是當年長袖獨舞、舉重若輕的朝廷執宰。
人事變遷,新陳相替,亙古不變。
棋至中盤,你進我退的路子,走到了膠著。但這天下究竟不姓古,也不姓洛陽,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他古光再有權勢,也當不成皇帝!竭力保持如此龐大的朝堂勢力,要進不能,要退也難,這實實不僅是皇帝的困局,也是他古光的。何況,他古光年紀老邁,子嗣雕零,再運籌帷幄,使盡謀略,那點好處也輪不上自己病懨懨的兒子。
幾十年的宦海沈浮,到了今日,古光終於有了疲憊的感覺,眼見朝堂形勢越發向著他所不能控制的局面發展,古光漸漸明白了——此刻,該是放手的時刻了!
利益面前,沒有終點,沒有公正,但卻有境界的高下。
文重光周公臺上釣魚,釣的卻是隨時起覆的機遇。古老在頂峰的無限風光裏看到谷底處燈火闌珊,於是退步抽身。
為此,古光忍著分筋錯骨般的痛以及被眾人誤解的無奈,竭力的用自己幾十年豎立起來的威望安撫著上門哭訴的人。
有時候伺候在一側的沈菁看見古老舊日的門生、故舊上門哭訴,深知古老想通想透,正在漸漸揉散幾十年凝聚在他身邊的集團,那蒼涼的心思……一為江山社稷,二為……安排後事。沈菁張口不能言,只覺得心酸,忍不住寧願跑開了不看。
何謂權臣?是否一味逞兇鬥奸?幾千年的權臣,能有幾人在蓋棺定論時,不至於寒磣?所謂舍得,首先在舍,其次才是得!古光就是有這等舉重若輕的能耐。皇帝要刑部?行,拿去吧!刑部一下子被陳正華洗滌的清清爽爽。皇帝要打擊他的門生?行!去吧,孩子們,天高任魚躍,你們都往京外任職去吧……
古光不應皇帝的鋒芒,底下的人漸漸看出了端倪。
在諸人眼裏,古光官居一品,位高權重,但年紀老邁,也沒有家小需要特別眷顧,眼下皇帝步步緊逼下的這番避讓,是要明哲保身以求善終。古光倒是好說了,但往日跟他混的這些大小嘍啰,還指望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封妻蔭子的,一下子說散就散,談何容易?在古光那裏找不到庇護,那就只能另覓高就,京城裏文家、林澈、任予行等等,都門庭若市。
短短不過幾個月,古光幾十年累積的威望,喪失殆盡……
人走茶涼?就這麽現實。
江蘊月旁觀在側,柔軟的心,穿了一身軟甲。
他沒有輕易加入戰圈,風度極好的站在岸邊,若是有浪撲來,就當早晨起來洗把臉。
等刑部郎中開始修理刑部,命案漸漸不那麽矚目的時候,九月初八,蘊月上了一道密折,裏面不著一字,只有一枚紋飾。
趙恪看到這枚紋飾,輕輕一笑,當夜召見了江禦史。
蘊月見到趙恪的時候,趙恪卻是一身石青色常服,看見小江相公正兒八經的穿了一身官袍,忍不住又笑:“得喜,給江小爺換身衣裳。”
蘊月腹誹,不知道皇帝要搞什麽把戲,害得他裹得渾身的綠色,但他到底沒問什麽,只是跟著得喜去換了身衣裳。
看見蘊月轉出來,趙恪上下打量了一番,笑岑涔的說道:“人人說京城中風華公子不外李存戟,依朕看,小江相公脾氣隨和,又兼氣度頎長,倒也是難得一見的青年才俊。”
誇他?蘊月小心小肝的抖了兩下,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得,恭維回去。打著哈哈,江小爺道:“公子治下,自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的,小的不敢比肩公子、小侯爺,自然也不能失了公子的臉面……”
趙恪聞言又是一笑,龍目一橫,端的是風情種種:“人說佞臣,難道就是江小爺這等言辭?哈哈!”
佞臣?呃~難道個個像孫繼雲那樣和你對著頂,你比較痛快?蘊月垮著臉:“陛下,小的做做佞臣也無妨,只是每每昏君才養佞臣呢,小的打死也不認是佞臣,因為陛下是自古而今第一等英明神武的真命天子……”
話音未落,趙恪一手揮去:“就你這張嘴!走吧,上回小曲兒才聽了一半。這回堂皇把你那丫頭叫出來,朕看她絲竹上頗有心得,咱們也清清靜靜的樂一樂。”
樂一樂?那奏章的事就丟一邊了?姥姥的,小皇帝要寓教於娛樂啊?蘊月一面聽一面心中警惕。
……
李存戟一襲玄色衣裝,負手立在船頭。夜空蒼茫,長夜獵獵,模糊了他的形跡,翻飛了他的衣袂,恣意了絲絲的頭發,那模樣,也真難怪人人稱讚他出世謫仙。
蘊月在岸邊時候就看見,不免又想起文采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紅顏禍水?呃~
隨著趙恪上了船,李存戟執禮恭敬:“微臣參見陛下。”
趙恪笑道:“拘那個禮!存戟,你這等人物,還用朕來提點?”
“是!”李存戟自來笑,眼中難得溫和:“存戟庸俗了。請公子往船艙坐。”
“小丫頭到了?”趙恪一面問李存戟一面回頭對蘊月說:“朕把小丫頭也叫上了,只怕江小爺心裏又不痛快?”
蘊月恨不得暴打皇帝一頓,話說,他奉承著也就罷了,連他的人都要來奉承,還不能有意見:“公子看得上是她的福氣,就怕她性子野,沖撞了公子。”
趙恪回頭看了蘊月一眼:“聽聞她在山間長大?自小無憂無慮,多少人沒有的福氣!朕看她雖然空落些規矩,心裏卻是有大主意的,也算是難得了,江小爺你倒是好眼光。只是,丫頭那身世……皇叔倒也願意?”
蘊月撓撓頭,不知怎麽回答。那邊李存戟回頭看了蘊月一眼,蘊月心裏一動,便覺得皇帝有點兒意味深長,是什麽意思?不明白,只好委婉的實話實說:“爹爹身份雖然不凡,但實在是性情中人。阿繁是孤女,身世沒法計較,待日後我拜見了她養父母,才算是正了名,爹爹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麽,何況小爺我也不過是……”
趙恪眉頭一挑,只拍拍蘊月的肩膀:“想來你為你那仆從也是上心的,難為你了。朕接了你的折子,知道你的心思。”趙恪說罷又轉頭對李存戟說:“朕讓刑部的人著手查,回去了讓鼎方侯父子也寬寬心。聽聞那豆子與你家竟是關系匪淺,想必眼下也心焦得很?”
皇帝一番話,兩處驚雷。
蘊月赫然警醒,話說,豆子算起來真與中州李家關系非同尋常,這一回出了這等大事,照著李存戟往日行事之乖僻,難道……蘊月霎時驚出一身冷汗,還有貌似有此懷疑的還有皇帝啊,那豆子……李存戟會知道豆子的下落生死?
那邊李存戟接了皇帝紅果果的刺探,看了蘊月一眼,自來笑掛的恰到好處:“小叔叔接了消息的當天夜裏一宿不睡,只是祖父大人生生壓著,小叔叔才不敢擅動。此等大事,家人也是驚詫莫名,但祖父不明就裏,生怕惹了事情,是以不敢上折自辯,更不敢上折指摘他人。公子,豆子的父親自小是看著微臣長大的,至今一直跟在父親身邊的。豆子自幼同小叔叔一般長大,名義上是仆從,實則有兄弟的情意。小叔叔一再的說,豆子脾氣雖臭,但絕不會作奸犯科,還請陛下明鑒!”
趙恪點點頭,輕輕嘆氣,卻是對蘊月說:“你倒是好福氣,李侯爺手上得意的人這樣心甘情願的給你做仆從。”
蘊月又是眉頭一跳,話說皇帝這綿裏藏針是一波接一波啊,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豆子看著三粗五大的,實則憨直。我自小就聽他提過多次王妃,每每提起,豆子那樣的人都會傷感,小爺也只是猜他為此來的王府,說起來,小爺竟是貼了王妃的福氣。”
“看來,惦記著景怡王妃的”,趙恪桌邊坐下,拈了一只汝窯蓮花杯,輕輕晃著:“除了皇叔,著實還有不少人。近日朕翻閱卷宗,不承想,當日小銀城外,王妃遺骸竟不可覓,哎,可憐,皇叔心裏不知要怎麽心疼了。”
又是這事?蘊月心裏突突的跳,皇帝此刻提這個有什麽深意?英裏巷命案-豆子失蹤-中州李家-景怡王妃-景怡王-江蘊月?這一串,中間聯系千絲萬縷,似乎都是從他老爹二十年前北伐失敗、王妃殞命開始糾結……爹爹……二十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麽?又如何與他有關?
蘊月茫然,只覺得前面茫茫一片迷霧,明知道有東西,偏偏怎麽也看不見。
趙恪悄悄打量著蘊月,發現他眼睛裏一片茫然,便知道在蘊月處只怕探不出什麽來,只轉向李存戟。
李存戟坐在一側兀自出神,面上平淡,唯獨嘴角輕輕抿著。這李存戟心裏……
“存戟,怎麽?你也懷了心事?”
李存戟回頭,輕輕笑開:“公子,存戟只是想起家中祖父父母懷念姑母的樣子罷了。”
趙恪搖搖頭,又轉了話題:“蘊月,你上了無字折,朕心甚慰。眼下情形,你倆都看到了,你們倆給朕說說,朕往下該如何辦?”
蘊月回了神,抿抿嘴答道:“陛下,譬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問其香。微臣以為整頓吏治,首要在蕩滌風氣,若人人皆有廉潔奉公的風氣,則人人自勉。若一時過於操切,則朝堂陷於黨爭。”
趙恪點頭,示意蘊月繼續往下說。
“微臣以為,吏部任予行大人此番考評,收效上佳,陛下宜審時度勢。”。話說,皇帝小兒,你都把古老兒折騰的半死不活了,見好就收吧。再折騰下去,那幫文官跳起來咬人不算,那幫武官發飆,可就難收場了:“微臣請陛下,冊立皇後!”
趙恪比較滿意,這小子,漸漸有些兒大氣象了,果然是玉不琢不成器,揮揮手,讓蘊月再繼續。
“執宰乃百官之首,文大人多年在樞密院為陛下經營軍務,勞苦功高。此番英裏巷命案,尚未有定論,又別有用心之人也未可知,故此,微臣請陛下撫慰文大人,一則安文大人之心,二則安文物百官之心。”,蘊月一一道來,多日沈思的結果是,皇帝已然將古老兒打擊的哭都沒有眼淚,再打擊文重光,朝堂就要大亂。一手大棒一手糖,扶持此,打壓彼,一則分化洛陽世家,二則保證朝廷穩定,三則加強己方力量!
經此一役,朝堂之上大半壁江山就盡入皇帝囊中,剩下的文重光,也不過山河日下!
小皇帝,跟著你,果然有肉吃!
趙恪笑笑:“便依卿家所奏。存戟,兩個小丫頭怎麽還沒有到?”
“啊,阿爽去找阿繁去了,小女兒家,想必也要打扮一下。”李存戟嘴角一抿,唇邊梨渦一現,那自來笑竟添了羞澀,話卻是紅果果的招人嫌:“聽聞江小爺也是個憐香惜玉、晨起畫眉的人物,不過兩日功夫,一年的俸祿悉數叫東街裏的胭脂鋪賺了去。公子一會可得好好瞧瞧……”
呃~
趙恪聞言眉頭一挑,笑嘻嘻的看著江蘊月,正要說話,卻又聽見那軟糯的聲音揚了起來。
“公子還真得好好瞧瞧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