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關燈
小
中
大
正月二十,《甄嬛傳》播出的第18天,杜瑩瑩定下第一家合作廠商。
昌盛祥糕點公司位於杭州下城區近郊,在城區開有兩間門店。正月的年糕、八寶飯和宵,清明節的青團,端午節的粽子,夏天的方糕、薄荷糕,冬天的水磨年糕,搬家上梁的定勝糕,小盆友喜歡的條頭糕,70、80年代人吃過的荷花糕,這家都有的做。
總體來說,是一家前店後廠的小廠。
老板姓吳,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瞇瞇的,長得就像一塊糕,進了下沙新店見人就發煙,當然杜瑩瑩就算了。
“來我廠裏看看吧。”吳老板彎腰端詳桌面兩盒糕點,熱情邀請,“能做是能做,得改模具,改配料,按照你們的要求來,還有,杜總,要多少啊?”
杜瑩瑩早就想好了:“現在說不好,邊做邊賣,如果賣得好,每月幾萬盒,賣得不好,訂單少,也許就幾千盒。”
吳老板笑了笑,指指檔口方向,“杜總這邊,每天1、200盒?”
估算的挺準。
“對。”杜瑩瑩實話實說,“檔口是做給顧客看的,真正要賣,得在廠裏大批量生產,效率才上的來。”
吳老板說,“杜總的店打算開在哪裏?”
杜瑩瑩答,“實體店的話,今年開第一家,準備開在市裏,不過,整盒糕點主要在網上賣。”
吳老板並沒驚詫,畢竟,淘寶賣食品的鋪天蓋地,加工、代工、貼牌太常見了。“杜總啊,請,到廠裏慢慢談!”
吳老板是帶著司機來的,開一輛商務車。她想認認路,自己開車載著趙師傅,提醒自己,招一個司機,買一輛大點的車子。
半個小時以後,杜瑩瑩站在下城區一處掛著“昌盛祥”招牌的臨街檔口,默默觀察:一坨坨五彩斑斕的八寶飯,葡萄幹、紅棗、蜜豆鋪在上面,中間一層厚厚的棗泥;生元宵在比桌面還大的笸籮轉動,每動一下,就把糯米滾到身上;黑乎乎的擂沙湯圓,外面灑著黃豆粉,適合一口一個;雙釀團圓圓白白,像小孩拳頭。
另一側是層層疊疊的糕點:馬蹄造型的紅色定勝糕,花瓣造型的淺黃桂花糕;荷花糕方方正正,猛一看,有點像印花香皂。
店鋪不大,非常幹凈,也很規整,墻上貼著年畫福字,排隊的人有7、8個,都是中老年人。
吳老板每樣拿了一塊,用紙袋裝著遞給杜瑩瑩,“現在兩家店,明年打算開第三家,走,來廠裏看看。”
上了車,杜瑩瑩嚼一塊擂沙湯圓,外面是黃豆粉,一吃就是今天新做的。趙師傅沒吃,白毅快
食品廠比杜瑩瑩想象的小,一個幹幹凈凈的場院,青石地面,U型布局,左側是廚房,中間一排操作間,穿著白大褂的出來接水,右側是幾間辦公室,中間停著兩輛送貨的車。
吳老板招呼了兩個白大褂,大概是主廚或者案上的師傅,剛進辦公室,趙師傅忽然喊:“小七。”
高個廚師楞了一下,屁顛顛跑過來,“趙大伯!您還好?”
趙師傅倒背雙手,“老嘍,湊合著活。你爸爸還行?”
高個廚師搓著手,“還行還行,關節炎,陰天下雨動不了。這這,有年頭沒見您了,伯母怎麽樣?”
趙師傅搖搖頭,“還那樣。”
咦?杜瑩瑩記得,芬姨說,趙師傅是杭州某國營食品廠的主廚,後來廠子倒閉,就日益潦倒。
想不到,這裏遇到舊相識。
吳老板也沒想到,咳一聲,“七啊,熟人啊?好事好事,請坐請坐。”
高個廚師請兩人落座,又端茶,自己站在桌邊打量兩盒糕點,念叨著:“我老婆在電視劇裏看,我還說,誰家做的,大伯押的陣啊?”
他挨個抓起點心掂一掂,念念有詞地計算,和吳老板低聲商量。後者想了想,“杜總,您這是18種點心,18種餡料,有的模子沒有現成的,得現做,您看這樣好不好?兩位留下吃個便飯,下午點心出爐,您審一審,合適的話我們報個價。”
這是應該的。
很快,杜瑩瑩換上幹凈大褂平底鞋,戴口罩,跟著吳老板踏入加工車間:視野中幹幹凈凈,有的工人站在案板後面搓面團,有的清洗一盆一盆的綠豆,有的篩成袋糯米,有的調制棗泥。
趙師傅停在糕點間,彎腰查看烤箱,摸一摸爐竈上的籠屜,又挑揀著木制模具:以前杜瑩瑩不太懂,現在接觸鬥魚糕,發現模具在糕點行業非常重要。
喏,當年讀《紅樓夢》,賈寶玉挨了打,想吃蓮蓬湯。杜瑩瑩記得,書裏寫“找出四副銀模子,一尺多長一寸見方,上面鑿著有豆子大小的圖案,有菊花,有梅花,有蓮蓬,有菱角,共三、四十樣,打得十分精巧”。
看得人都餓了。
這種模具趙師傅也有,印著桃花、杏花、桂花和荷花,做出來的糕點只有掌心大。芬姨還說,趙家祖傳半屋子的精巧廚具,動亂年代被一把火燒了。
聽著都可惜。
還有錢師傅,在沒有專用模具的情況下,手工改造出來,做出來的鬥魚糕背上印著“定勝”兩個字,像模像樣的。
操作間是包裝、貼價簽、打包的地方,兩個女員工熟練地操作,把各種顏色的糕點像壘積木一樣堆進食品箱,就等著發貨了。
一路走來,據她目測,工人不到20個。
午餐就在廠裏吃的,四大盆菜,一人一托盤,有雞有肉,兩個素菜,還有一大桶湯。
杜瑩瑩吃得津津有味,不知是不是老板在,又有客人,作為工作餐,午餐味道非常好。
遠處趙師傅和高個廚師“小七”聊著舊事。聽起來,他和小七父親交情很好,按照輩分,還是兩個老字號的傳人,有點像武俠小說。
吳老板也聊閑話,“杜總啊,你這個糕做不久吧?”
一陣風似的,熱度過去就沒了。
她答,“如果我掙快錢,前幾天就賣了,換間桌游店,省得麻煩。”
吳老板笑:鬥魚糕檔口也得幾萬成本。“網上不好做:新鮮的賣不動,只能賣放得住的,路上就得幾天。本省還好,遠地方就怕壞,顧客一開盒,搜了,就得讓你陪。所以啊,我不弄網購,也不往遠處去,省得麻煩。”
是個知足常樂的人。
下午兩點,兩盒糕點擺在眼前:
荷花酥是炸的,外粉內黃,不如趙師傅做的鮮活,賣相也不錯了;荷葉、蓮蓬中規中矩,兩條鬥魚糕沒有模具,是手工揉的面團,直接蒸出來的。
另一盒海上生明月,金燦燦的蛋黃酥是月亮,鯨魚海鳥海龜都是捏的,上了顏色,烏篷船做了黑米糕和黑芝麻酥兩種,橘紅糕桔白糕沒有現成橘皮,用山楂糕代替,也算差強人意。
杜瑩瑩挨個嘗嘗,新做的點心口感不會差,味道有甜有淡,餡料也不相同,趙師傅就矜持多了,只打量,掰開看看。
吳老板笑呵呵的,“杜總啊,您也看見了,這點心材料不貴,重點在手工活,做起來一個個的太費勁,占人手。如果您找我做,兩盒32塊,熟人價,不能再低了。”
糕點食材成本很低,得加上人工稅費雜費,未來的營銷費用才是大頭。
她想了想,“按照您估計,每天能做多少盒?”
吳老板是計算過的,“800盒,我的人不能光做這個,還得給店裏供貨呢。”
他人手寬裕,每個工人只做一種,或者分別負責不同的流程,可比趙師傅5個人效率高得多得多。
800盒。
“行啊!”杜瑩瑩笑了,伸手和他相握,“價格的話,我們定的多,肯定有優惠吧?”
吳老板答應了,一副漫天要價著地還錢的意思。
杜瑩瑩又問了些廠房租金、附近地價的問題,就和吳老板告別,和趙師傅離開了。
回來的路上,趙師傅說,“小七”的父親是他師弟,分配在不同的單位,他自己的廠子倒閉,小七父親工廠也式微,被承包、改制,吳老板的父親接手,又傳給兒子。
“糕點不好做。”趙師傅最後說,看著她搖搖頭,“年輕人不感興趣,等老一輩死光了,就完了。”
杜瑩瑩握著方向盤,信心十足地安慰,“怎麽會?愛吃的人很多,電商一起來,慢慢就火了。”
回到店裏,她接連去三家糕點廠/檔口考察,周五見到孟卓然,客人還沒走,就站在吧臺裏向他講起來:
“三家店裏,第一家報價最貴,第二家居中,昌盛祥最低。”杜瑩瑩指著三張寫滿字跡、圖表的紙,“第一家規模最大,200多人,老板開賓利,像個土大款,不光做糕點,還在做面包、蛋糕和餅幹,3條生產線,除了零售,還在超市批發;第二家100來人,老板懂糕點,有三間零售,給7、8家中餐廳供貨;第三家昌盛祥,不到30人,地方最小,有兩個店面。”
孟卓然心不在焉地“嗯”,上下打量她,喉結不由自主滾動:薄荷綠薄毛衣配白裙子,銀色海豚毛衣鏈,高筒靴子,黑發用小紅花頭花梳著(茵茵今天也戴了),裸色唇膏,初春還沒到,整個人清清爽爽。
整整一周,兩人加班的加班,看店的看店,到了周末,各自把孩子送走,才有了約會的感覺。
“味道的話,我都嘗過,大同小異,不管定哪家,都要趙師傅把做法和配方定下來。”她用筆桿點點本子,“只要保證原料,這一點並不難”
孟卓然繼續“嗯”。
她說,“淘寶店正在申請,以前那個是賣桌游的,現在重新弄了一個,只要走完流程,就可以上架賣貨了。我想了又想,昨天給三個老板打電話,如果你不反對,我想定昌盛祥。”
孟卓然擡起眼睛,“嗯?”
“第一,這家店小雖小,有兩家實體店鋪,開了30年,起碼的水準和規範是有的,廠裏都是老員工,采購是吳老板表弟,糕點主廚小七是趙師傅的晚輩,不會因為一袋面粉、一箱水果砸自己招牌。吳老板很少接觸網絡,也沒打算網銷,如果我的鬥魚糕做起來,他能實打實掙到錢,能擴張,能招人。”
“另兩家店有規模有渠道,不愁銷路,老板很有錢。我的訂單規模太小了,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麽,他們看不上,也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我這裏。而且,我的糕材料不貴,必須手工制作,占用的工人比西點要多,他們報價貴。”
孟卓然點點頭,做個“繼續”的手勢。
“第三,我現在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地方沒地方,是個空架子。”她指指自己,聳聳肩膀,“吳老板規模小,靈活一些,遇到事我能和他商量;另外兩家店大欺客,不會有任何通融的餘地。”
孟卓然想了想,提醒說:“也好,萬事開頭難,你先從頭到尾走一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犯了錯誤就改正錯誤,船小好調頭。開始艱難一點,等訂單多了,你有了班底,再和大企業打交道。”
杜瑩瑩高興起來,“那你認可了?”
孟卓然咳一聲,招招手,等她湊過來就握緊她手腕,壓低聲音:“你是老板,你看準就行了,我現在只關心一個問題。”
杜瑩瑩迷茫,他揚起下巴,朝店裏客人示意:“這些人什麽時候走人?作為沒有表決權的小股東,我什麽時候才能享受我少得可憐的福利?”
杜瑩瑩大笑。
當晚萬家花城,她果然沒時間也沒精力琢磨鬥魚糕或者合作商,甚至沒空想起女兒,仿佛回到少年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昌盛祥糕點公司位於杭州下城區近郊,在城區開有兩間門店。正月的年糕、八寶飯和宵,清明節的青團,端午節的粽子,夏天的方糕、薄荷糕,冬天的水磨年糕,搬家上梁的定勝糕,小盆友喜歡的條頭糕,70、80年代人吃過的荷花糕,這家都有的做。
總體來說,是一家前店後廠的小廠。
老板姓吳,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瞇瞇的,長得就像一塊糕,進了下沙新店見人就發煙,當然杜瑩瑩就算了。
“來我廠裏看看吧。”吳老板彎腰端詳桌面兩盒糕點,熱情邀請,“能做是能做,得改模具,改配料,按照你們的要求來,還有,杜總,要多少啊?”
杜瑩瑩早就想好了:“現在說不好,邊做邊賣,如果賣得好,每月幾萬盒,賣得不好,訂單少,也許就幾千盒。”
吳老板笑了笑,指指檔口方向,“杜總這邊,每天1、200盒?”
估算的挺準。
“對。”杜瑩瑩實話實說,“檔口是做給顧客看的,真正要賣,得在廠裏大批量生產,效率才上的來。”
吳老板說,“杜總的店打算開在哪裏?”
杜瑩瑩答,“實體店的話,今年開第一家,準備開在市裏,不過,整盒糕點主要在網上賣。”
吳老板並沒驚詫,畢竟,淘寶賣食品的鋪天蓋地,加工、代工、貼牌太常見了。“杜總啊,請,到廠裏慢慢談!”
吳老板是帶著司機來的,開一輛商務車。她想認認路,自己開車載著趙師傅,提醒自己,招一個司機,買一輛大點的車子。
半個小時以後,杜瑩瑩站在下城區一處掛著“昌盛祥”招牌的臨街檔口,默默觀察:一坨坨五彩斑斕的八寶飯,葡萄幹、紅棗、蜜豆鋪在上面,中間一層厚厚的棗泥;生元宵在比桌面還大的笸籮轉動,每動一下,就把糯米滾到身上;黑乎乎的擂沙湯圓,外面灑著黃豆粉,適合一口一個;雙釀團圓圓白白,像小孩拳頭。
另一側是層層疊疊的糕點:馬蹄造型的紅色定勝糕,花瓣造型的淺黃桂花糕;荷花糕方方正正,猛一看,有點像印花香皂。
店鋪不大,非常幹凈,也很規整,墻上貼著年畫福字,排隊的人有7、8個,都是中老年人。
吳老板每樣拿了一塊,用紙袋裝著遞給杜瑩瑩,“現在兩家店,明年打算開第三家,走,來廠裏看看。”
上了車,杜瑩瑩嚼一塊擂沙湯圓,外面是黃豆粉,一吃就是今天新做的。趙師傅沒吃,白毅快
食品廠比杜瑩瑩想象的小,一個幹幹凈凈的場院,青石地面,U型布局,左側是廚房,中間一排操作間,穿著白大褂的出來接水,右側是幾間辦公室,中間停著兩輛送貨的車。
吳老板招呼了兩個白大褂,大概是主廚或者案上的師傅,剛進辦公室,趙師傅忽然喊:“小七。”
高個廚師楞了一下,屁顛顛跑過來,“趙大伯!您還好?”
趙師傅倒背雙手,“老嘍,湊合著活。你爸爸還行?”
高個廚師搓著手,“還行還行,關節炎,陰天下雨動不了。這這,有年頭沒見您了,伯母怎麽樣?”
趙師傅搖搖頭,“還那樣。”
咦?杜瑩瑩記得,芬姨說,趙師傅是杭州某國營食品廠的主廚,後來廠子倒閉,就日益潦倒。
想不到,這裏遇到舊相識。
吳老板也沒想到,咳一聲,“七啊,熟人啊?好事好事,請坐請坐。”
高個廚師請兩人落座,又端茶,自己站在桌邊打量兩盒糕點,念叨著:“我老婆在電視劇裏看,我還說,誰家做的,大伯押的陣啊?”
他挨個抓起點心掂一掂,念念有詞地計算,和吳老板低聲商量。後者想了想,“杜總,您這是18種點心,18種餡料,有的模子沒有現成的,得現做,您看這樣好不好?兩位留下吃個便飯,下午點心出爐,您審一審,合適的話我們報個價。”
這是應該的。
很快,杜瑩瑩換上幹凈大褂平底鞋,戴口罩,跟著吳老板踏入加工車間:視野中幹幹凈凈,有的工人站在案板後面搓面團,有的清洗一盆一盆的綠豆,有的篩成袋糯米,有的調制棗泥。
趙師傅停在糕點間,彎腰查看烤箱,摸一摸爐竈上的籠屜,又挑揀著木制模具:以前杜瑩瑩不太懂,現在接觸鬥魚糕,發現模具在糕點行業非常重要。
喏,當年讀《紅樓夢》,賈寶玉挨了打,想吃蓮蓬湯。杜瑩瑩記得,書裏寫“找出四副銀模子,一尺多長一寸見方,上面鑿著有豆子大小的圖案,有菊花,有梅花,有蓮蓬,有菱角,共三、四十樣,打得十分精巧”。
看得人都餓了。
這種模具趙師傅也有,印著桃花、杏花、桂花和荷花,做出來的糕點只有掌心大。芬姨還說,趙家祖傳半屋子的精巧廚具,動亂年代被一把火燒了。
聽著都可惜。
還有錢師傅,在沒有專用模具的情況下,手工改造出來,做出來的鬥魚糕背上印著“定勝”兩個字,像模像樣的。
操作間是包裝、貼價簽、打包的地方,兩個女員工熟練地操作,把各種顏色的糕點像壘積木一樣堆進食品箱,就等著發貨了。
一路走來,據她目測,工人不到20個。
午餐就在廠裏吃的,四大盆菜,一人一托盤,有雞有肉,兩個素菜,還有一大桶湯。
杜瑩瑩吃得津津有味,不知是不是老板在,又有客人,作為工作餐,午餐味道非常好。
遠處趙師傅和高個廚師“小七”聊著舊事。聽起來,他和小七父親交情很好,按照輩分,還是兩個老字號的傳人,有點像武俠小說。
吳老板也聊閑話,“杜總啊,你這個糕做不久吧?”
一陣風似的,熱度過去就沒了。
她答,“如果我掙快錢,前幾天就賣了,換間桌游店,省得麻煩。”
吳老板笑:鬥魚糕檔口也得幾萬成本。“網上不好做:新鮮的賣不動,只能賣放得住的,路上就得幾天。本省還好,遠地方就怕壞,顧客一開盒,搜了,就得讓你陪。所以啊,我不弄網購,也不往遠處去,省得麻煩。”
是個知足常樂的人。
下午兩點,兩盒糕點擺在眼前:
荷花酥是炸的,外粉內黃,不如趙師傅做的鮮活,賣相也不錯了;荷葉、蓮蓬中規中矩,兩條鬥魚糕沒有模具,是手工揉的面團,直接蒸出來的。
另一盒海上生明月,金燦燦的蛋黃酥是月亮,鯨魚海鳥海龜都是捏的,上了顏色,烏篷船做了黑米糕和黑芝麻酥兩種,橘紅糕桔白糕沒有現成橘皮,用山楂糕代替,也算差強人意。
杜瑩瑩挨個嘗嘗,新做的點心口感不會差,味道有甜有淡,餡料也不相同,趙師傅就矜持多了,只打量,掰開看看。
吳老板笑呵呵的,“杜總啊,您也看見了,這點心材料不貴,重點在手工活,做起來一個個的太費勁,占人手。如果您找我做,兩盒32塊,熟人價,不能再低了。”
糕點食材成本很低,得加上人工稅費雜費,未來的營銷費用才是大頭。
她想了想,“按照您估計,每天能做多少盒?”
吳老板是計算過的,“800盒,我的人不能光做這個,還得給店裏供貨呢。”
他人手寬裕,每個工人只做一種,或者分別負責不同的流程,可比趙師傅5個人效率高得多得多。
800盒。
“行啊!”杜瑩瑩笑了,伸手和他相握,“價格的話,我們定的多,肯定有優惠吧?”
吳老板答應了,一副漫天要價著地還錢的意思。
杜瑩瑩又問了些廠房租金、附近地價的問題,就和吳老板告別,和趙師傅離開了。
回來的路上,趙師傅說,“小七”的父親是他師弟,分配在不同的單位,他自己的廠子倒閉,小七父親工廠也式微,被承包、改制,吳老板的父親接手,又傳給兒子。
“糕點不好做。”趙師傅最後說,看著她搖搖頭,“年輕人不感興趣,等老一輩死光了,就完了。”
杜瑩瑩握著方向盤,信心十足地安慰,“怎麽會?愛吃的人很多,電商一起來,慢慢就火了。”
回到店裏,她接連去三家糕點廠/檔口考察,周五見到孟卓然,客人還沒走,就站在吧臺裏向他講起來:
“三家店裏,第一家報價最貴,第二家居中,昌盛祥最低。”杜瑩瑩指著三張寫滿字跡、圖表的紙,“第一家規模最大,200多人,老板開賓利,像個土大款,不光做糕點,還在做面包、蛋糕和餅幹,3條生產線,除了零售,還在超市批發;第二家100來人,老板懂糕點,有三間零售,給7、8家中餐廳供貨;第三家昌盛祥,不到30人,地方最小,有兩個店面。”
孟卓然心不在焉地“嗯”,上下打量她,喉結不由自主滾動:薄荷綠薄毛衣配白裙子,銀色海豚毛衣鏈,高筒靴子,黑發用小紅花頭花梳著(茵茵今天也戴了),裸色唇膏,初春還沒到,整個人清清爽爽。
整整一周,兩人加班的加班,看店的看店,到了周末,各自把孩子送走,才有了約會的感覺。
“味道的話,我都嘗過,大同小異,不管定哪家,都要趙師傅把做法和配方定下來。”她用筆桿點點本子,“只要保證原料,這一點並不難”
孟卓然繼續“嗯”。
她說,“淘寶店正在申請,以前那個是賣桌游的,現在重新弄了一個,只要走完流程,就可以上架賣貨了。我想了又想,昨天給三個老板打電話,如果你不反對,我想定昌盛祥。”
孟卓然擡起眼睛,“嗯?”
“第一,這家店小雖小,有兩家實體店鋪,開了30年,起碼的水準和規範是有的,廠裏都是老員工,采購是吳老板表弟,糕點主廚小七是趙師傅的晚輩,不會因為一袋面粉、一箱水果砸自己招牌。吳老板很少接觸網絡,也沒打算網銷,如果我的鬥魚糕做起來,他能實打實掙到錢,能擴張,能招人。”
“另兩家店有規模有渠道,不愁銷路,老板很有錢。我的訂單規模太小了,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麽,他們看不上,也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我這裏。而且,我的糕材料不貴,必須手工制作,占用的工人比西點要多,他們報價貴。”
孟卓然點點頭,做個“繼續”的手勢。
“第三,我現在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地方沒地方,是個空架子。”她指指自己,聳聳肩膀,“吳老板規模小,靈活一些,遇到事我能和他商量;另外兩家店大欺客,不會有任何通融的餘地。”
孟卓然想了想,提醒說:“也好,萬事開頭難,你先從頭到尾走一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犯了錯誤就改正錯誤,船小好調頭。開始艱難一點,等訂單多了,你有了班底,再和大企業打交道。”
杜瑩瑩高興起來,“那你認可了?”
孟卓然咳一聲,招招手,等她湊過來就握緊她手腕,壓低聲音:“你是老板,你看準就行了,我現在只關心一個問題。”
杜瑩瑩迷茫,他揚起下巴,朝店裏客人示意:“這些人什麽時候走人?作為沒有表決權的小股東,我什麽時候才能享受我少得可憐的福利?”
杜瑩瑩大笑。
當晚萬家花城,她果然沒時間也沒精力琢磨鬥魚糕或者合作商,甚至沒空想起女兒,仿佛回到少年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