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6章番外籌建戲班子的始末(2)

關燈
第116章 番外 籌建戲班子的始末 (2)

代的滔天巨浪裏顛簸沈浮,駛向同樣的目的地。

然而,相比於遙遠東方的喧鬧,大洋的西岸,始終稍顯得寂寥了一些。

西方世界忌憚那股燒遍遠東大地的太過熱烈的火焰,到處彌漫著說不出的恐慌情緒,大家不太提起關於時政的話題了,每日吃吃喝喝,沈醉在留聲機吱吱呀呀的曲調裏,男士們穿著規整的西裝,太太們踩著絲絨高跟鞋,手挽手跳一支輕柔的華爾茲。

莫青荷的戲劇學校初見規模,來到這裏的中國孩子越來越多,他們有了歸宿,讀書、學習、笑笑鬧鬧的學戲唱歌;走出去的也有,有些找到了寄養家庭和愛他們的養父母,有些在親生父母擺脫生存窘境後接回了家,也有一些無處可去的、抑或是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選擇徹底的留下來。

新年伊始,莫青荷帶著從學校裏挑選出的十一位孩子奔赴紐約,籌備一場盛大的演出。

這一場與眾不同,他已經等了很久。

飛機在紐約一落地,立馬圍上來一大群外國記者,莫青荷的臉上掛著禮貌而矜持的微笑,伸手分開趕來采訪的記者和懷抱鮮花簇擁上來的戲迷,為身後的孩子們開辟一條道路。

沈家一大家子人滴滴溜溜走在隊伍最後,沈老太太打扮嚴整,被大嫂薇薇安攙扶著,拄著一條藤條手杖,步伐矯健,精神矍鑠。薇薇安貫徹著她中西合璧的做派,卷曲的金發在腦後挽成一個髻。外國的姑娘大抵是不怕冷的,隆冬臘月的天氣,她穿一條露膀子的緊身織錦緞旗袍,外罩一條厚重的紫貂大氅,噴著濃郁的法國香水,每走一步都露出一段雪白的大腿。

沈立松家的一對兒女——艾布特和莉莉,這對活潑的兄妹把此次舉家出游的機會當成了一次狂歡,一路興奮地大喊大叫,企圖脫離隊伍的控制。這是一對有著天使般外貌的混血孩子,他們自三七年沈家舉家遷至美利堅的五年之中先後降生,因為混雜了一半美國人的血統,一樣擁有深栗色的卷曲頭發和薔薇色臉頰,可細看之下,那高挺的鼻子和微陷的眼眶像極了沈家人,嘴唇煞有介事的抿著,顯露出家族遺傳的倔強表情。

沈疏竹的女兒沈曉寒剛滿五歲,正是到處探索的時候,張開一雙小手,蹦蹦跳跳地跟著兩位哥哥姐姐,三位南洋保姆跟不上孩子們的步伐,操著不太熟練的中國話焦急的大喊:“少爺、小姐,這邊人太多了,慢一點,慢點跑!”

莫青荷曾經問過為什麽給剛出生的小女兒起這樣一個名字,二太太的唇邊漾起溫婉的笑,說:“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那時的莫青荷沈浸在這句詩裏,思緒飛回到淡煙疏柳的江南,默默的出了一會神。

沈疏竹挽著太太的手,微笑著走在女兒身後,沈培楠和沈立松兄弟倆卻不知不覺落在了最後,沈家這兩位男子的性格總是偏穩重一些,一人點著一支煙,走在隊伍的末尾,輕輕松松地談論紐約的風物和交易行的匯率問題。

大家的心情都好極了,莫青荷帶來的孩子們更是倍感新鮮,他們穿著統一訂制的服裝,走在最摩登的紐約街頭,睜著怯生生的大眼睛四處張望。

街上到處都是汽車,到處是高樓和大幅gg畫,戴禮帽的紳士們在路邊煞有介事的交談,孩子們對熱狗車和糖果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莫青荷俯身征求了兩名孩子的意見,朝隊伍末尾使勁招手:“沈哥,沈哥!”

說著分開隊伍,一路擠到沈培楠身邊,打斷了他和沈立松關於匯率的冗長交談,接著笑嘻嘻地從他的西裝口袋裏掏出錢夾子,抽出一小疊鈔票,數也不數就塞進上衣口袋,又把錢夾子放回沈培楠口袋裏,笑道:“前面有糖果屋,給大家買糖吃。”

沈培楠啞然:“你又不是沒帶錢,巴巴的跑過來……”

莫青荷笑得愈發燦爛:“我就愛花你的,不行麽?”

沈立松聳了聳肩,嘴角往上一挑,做出一副同情和理解的戲謔表情,沈培楠笑著搖頭,把錢夾子又取了出來,拍進莫青荷手裏:“一點小錢不成敬意,拿去拿去,都是你的。”

孩子們分到了糖果,一個個喜笑顏開。

沈憶沒有笑,他走在隊伍的最前端,歪戴著一頂貝雷帽,兩道秀氣的眉毛蹙在一處,眼裏噙著一點憂郁的色彩,讓他整個人籠罩在一種下雨天似的潮濕情緒裏。

就像莫青荷所觀察到的,這位與沈氏家族性格偏離的最遠的少爺,在身體急速成長的同時,也正承受著不符合他年齡的早慧所帶來的困惑和孤獨,他沒有被蜂擁而來的記者幹擾,也不曾為其他孩子的雀躍聲所動搖,腦海中盤旋的全是今晚的戲,一遍遍重覆,一遍遍思索和準備——今晚是他第一次在公眾面前登臺,唱《驚夢》。

離正式開演還有很久,沈立松和沈培楠對紐約十分熟悉,帶著老太太他們一大家子人自去閑逛消磨時間,莫青荷和莫柳初師兄弟帶領孩子們早早進了劇院後臺,做最後的準備。

天擦黑的時候忽然下起了雪,薄薄的一層,像泛著藍光的鹽粒子,天氣太冷,一腳踩上去就聽見輕微的咯吱細響。

還不到演出時間,劇院門廳早已人頭攢動,工作人員端著托盤為大家分發飲料和點心,大家貪戀著戰後的和平局面,格外放縱與快樂,衣香鬢影熱鬧非凡。

後臺兵荒馬亂,龍套們穿著戲服,躺在走廊裏四仰八叉的休整,有人對著墻壁開嗓練聲:“啊——咿咿咿咿——月移花影玉人來——”

專為明星準備的化妝間則不一樣,沈重的大門隔絕出兩重天地,裏面是最寂靜的地方。

工人把化妝室打掃的很幹凈,一絲香水味也沒有遺留,周遭彌漫的盡是粉撲和油彩的古樸香氣,四周懸掛的戲衣遮掩住了歐式裝潢的富麗堂皇,圍攏出一片中國式的旖旎幻境。

戲衣做工考究,為了現代的審美刻意改良過,摒棄一切俗艷的色彩,配色簡潔大方,白如玉、青如瓷、紅如血,遠遠望去端的是一片鵝黃柳綠,素雅與明艷碰撞在一處,一重重的刺繡和銀線,團紋與祥雲,帔、蟒、官衣,箭衣、抱衣、水衣、髯口……

細處繡龍描鳳、光彩陸離,桌上擺著一張托盤,擺著各色珠翠和水鉆,顫巍巍明晃晃,直耀的人眼暈。

莫柳初早準備停當,扮作英俊小生,悶聲不語的在一旁整理衣箱,外面傳來鏗鏘一聲鑼鼓響,小龍套們翻著跟頭依次出場,演起了一出暖場的熱鬧戲,莫青荷不急不緩的準備,勾臉、梳頭、貼片子,一身白衣,簇擁著荷花般的臉。

突然響起敲門聲,莫青荷放下手裏的珠釵,起身去開門。

沈培楠站在門外,手裏端著一杯香檳,身上有淡淡的酒氣。

莫青荷仰起一張酡紅而嬌艷的臉:“你怎麽來了?”

“阿憶年紀小,怕他緊張,我來看看他。”沈培楠越過他的肩膀朝屋裏張望,莫青荷笑著搖頭,說真是有了小的忘了大的,嗔道,“當年我七歲正式登臺唱堂會,從年三十兒唱到破五圓年,沒出正月名聲就傳了出去,十一歲時就敢等總理家的臺子,基本功紮實,什麽時候也不怯場,阿憶比我那時還大了兩歲,更不能小家子氣。”

看沈培楠仍不放心,朝後一努嘴:“那兒呢,自己看。”

阿憶享受特殊待遇,被莫青荷破格帶進了化妝間。他的戲在最後一場,但早已耐不住性子,認認真真的備上了,他站在柔軟的羊毛地毯上,鄭重其事地抖開兩條素白水袖,人雖小,架勢卻足,上半身向後一仰,捧著水袖貼著臉頰,回眸千嬌百媚,尖尖的一張玉做的瓜子臉兒,濕潤潤的一雙清水眼,眼底含著情,欲說還休。

好的演員,臉上身上帶著相,投手投足都是戲,只這一眼就帶人入了化境,沈入那古老的才子佳人和帝王將相的故事裏去。

阿憶看不見趕來探望他的舅舅,他誰也不在意,游游弋弋地做戲,一雙清水眼半睜半閉,鬢邊揾著鮮紅的胭脂,眼底有莊重和陶醉的神色……

化妝間的每一個人都在看他。

莫青荷把沈培楠往外推:“別操心了,阿憶是祖師爺賞飯,天生要紅的命,我這兒還忙著。”

沈培楠不走,目光轉移到莫青荷臉上,迷戀的望著他:“小莫,阿憶有些像我剛認識的你。”

莫柳初蹲在一旁,兩手扶著那雕刻著荷塘風月的木頭衣箱子,半張著嘴發呆,幾乎忘了要做什麽,怔忡道:“像,真像。”

這兩個人難得意見一致,莫青荷看著他倆呆呆傻傻的表情,突然想起這兩個人做情敵時打的那些眉眼肚皮官司,又是尷尬又有些想笑。半晌嘆了口氣,道:“像,也不像,我倒是覺得阿憶更像小時候的雲央,你們別看他後來那樣,小時候的戲好得很。”

莫柳初不說話了,莫青荷也隨即沈默,再擡頭時眼裏泛起了淚光,他輕輕的、用他人聽不到的聲音對沈培楠道:“今天是雲央的忌日。”

他用手指揩了揩沈培楠額角的一滴汗珠:“別在這杵著了,你出去陪老太太看戲,等唱完了我去包廂找你們。”

趕走了沈培楠,化妝室又沈寂下來,莫青荷坐在妝鏡前,用力抓著一支珠釵,涼浸浸的藍孔雀戳著他掌心的肉,眼睛是冰冷的一粒紅寶石……他忽然又認了真,收起眉眼間的笑意,抿著嘴唇,發狠似的將珠釵往鬢間一插,望著鏡子裏的倒影,顫巍巍的吸了一口氣。

連周圍的空氣都為之一變。

仿佛故事的開場也是這樣一場戲、這樣一間寂寂的化妝室,滿壁琳瑯的戲衣,他脫去戲裝,掙開枷鎖,頭也不回的走進那血一般悲壯的萬裏山河。又是在這裏,他重新扮上相,前半生的愛恨、離愁、掙紮、糾纏、奮鬥,無盡的慷慨與悲涼,遺憾與快慰,全在這一折子戲裏。

出場前莫青荷從後臺往臺下看了一眼,能容納數萬觀眾的大劇院此刻座無虛席,一樓到二樓的觀眾席皆是黑壓壓的一片,二樓的一間頂華麗的包廂兩側垂著絳紫色天鵝絨幔子,這是他為沈家人留的雅座,老太太、沈立松、沈疏竹夫婦、沈培楠,全部正襟危坐的聽戲,三個孩子卻閑不住,爬桌子蹬椅子去搶碟子裏的點心,兩側依次站著保姆和傭人,滴滴答答一大家子的人。

他也覺得奇怪,十二年前,當他跟隨沈培楠第一次踏進沈家大門,被他們輪番奚落、一次次當眾羞辱的時候,怎麽也不會想到會有今天這番場景,也是那個夜晚,他睡在沈培楠少年時的臥室裏,沒頭蒼蠅似的亂轉,跌跌撞撞碰了個頭破血流……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怎樣咬著牙、憑著一股子倔勁,單槍匹馬的從最弱勢的地方闖出了一片天地。

暖場的戲終了,龍套們一個接一個跑回後臺,大幕合攏,一切回歸黑暗。全場沈寂許久,只聽啪的一聲燈響,頓時如開天辟地一般,整個舞臺光輝燦爛,假山、亭臺、拱橋、垂柳、西湖、殘雪一一呈現,古早的中國夢境,在他鄉幽幽覆活。

雪亮冰冷的一柱燈光照在戲臺中央,全場霎時寂靜,該他上場了。

他不緊張、不興奮,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他要唱給那些到不了的人看,唱給雲央,唱給李沫生,唱給趙老五,唱給那些曾與他並肩作戰,後來又提前淡出的朋友和兄弟。

他們很久很久都沒聽過戲了。

什麽是戲,什麽是真,不過是生旦凈末醜,演盡一波三折人間百態,千年滑稽萬古憂。

日益平淡的日子幾乎讓他忘記了,在這對外宣稱最文明和自由的國度裏,他是如此的孤獨。

那是幻夢般的一夜,一切動作都了然於胸,一顰一笑都登峰造極,他站在鎂光燈中間,背對著觀眾,低垂一張千嬌百媚的臉龐,胸膛微微的起伏,動作霎時定格,舞臺倏然黑暗,只剩一個圓而雪亮的光斑照著他——在月宮遺世獨立的嫦娥,背影分外孤寂。

臺下響起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後來幹脆全體起立,狂歡似的向天花板拋飛帽子和手帕。

他等不及謝幕了,丟下莫柳初,一個人偷偷的跑回後臺,囑咐劇院的黑人保鏢:“我累了,需要休息,今晚不簽名也不見客,你們看好門,別讓人進來。”

陸續有人要求進來探視,都被保鏢擋了回去,莫青荷坐在鏡子前,一支支卸下頭頂的珠花,他是最積極的人,可這一夜他想任由自己沈淪下去,沈進往昔的記憶和洶湧而至的悲傷裏去——雲央回不來了,他的雲央再也回不來了。

化妝室外面突然響起了吵嚷聲,開始還算有耐心,爭執了幾句,嗓門突然提高,有人在大聲用英文跟保鏢吵架,幾名黑人保鏢盡職盡責,外面吵了一會,突然失去了耐性,砰砰砰的開始砸門。

“莫少軒,你給我把門打開!”

莫青荷將手裏的鳳釵往托盤裏當啷一擲,心說真是千金難換片刻安寧,哭笑不得的推開椅子,款款要去應門,保鏢也正堅持到了極限,咣當一聲,大門被人撞開了,莫青荷站在屋裏,跟沖進來的沈培楠撞了個臉對臉。

“你躲在這裏做什麽?大家都等著給你慶功,媽還給你都準備了禮物,等來等去見不著人……”沈培楠抱著一大捧玫瑰花,那花擠擠挨挨、吵吵鬧鬧,包著玻璃紙,太紅了,好似一大團燒著的雲霞,映著人的臉。

“你還是這脾氣……”莫青荷疲倦地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別吵我,倦得很。”

沈培楠一臉怒容換做狐疑:“怎麽了?身子不舒服?”

“這出戲太熱鬧、太熱鬧了,那麽些人,沒有休息的時候,我演了這些年,想一個人靜一靜。”

沈培楠真的不說話了,他在一瞬間看懂了莫青荷的表情,他什麽都明白,輕輕把花放在一旁,推搡著把他按回到椅子上,從背後給了他一個緊緊的擁抱。泥金色銅邊的鏡子裏是貼在一起的兩張臉,一個柔媚,一個硬朗,一起揉碎了那水紅的胭脂——莫青荷半閉著眼睛,模模糊糊地望著鏡中的倒影,戲衣、箱籠、珠翠,滿滿當當一如昨日,只是鏡子裏的人老了十三年。

也是那一年,等來了孫繼成戰死的消息,他在撤退去臺灣的過程中死於戰場的流彈,他沒等到他的女演員,沒看到1949年的秋天。

電報來的那一天,莫青荷陪著沈培楠在屋檐下喝了一夜的酒,沈培楠紅著眼睛,一口悶下一整杯辛辣的威士忌,把一只冰涼的手放在莫青荷的額頭,苦笑著說在你面前張狂了半輩子,沒想到最後是我輸給你。

莫青荷半坐在他腳邊,側臉貼著他的小腿,柔聲道:“沈哥,贏了你的不是我,是庶民、是歷史、是時代,真正贏到最後的,是我們背後的國家。”

沈培楠其他的話隨著哽咽聲咽在喉嚨裏,莫青荷握住他的手,輕輕撫摸他的手指,說我都懂,你不用說。

“我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子,不過你放心,沈哥,你要相信我們。”

多少年了,他們倆闖過槍林彈雨,見證了太多生離死別,不過是為了一句放心。

兩國通訊日漸減少,慢慢沒有了故人的消息,時局卻日漸明朗,一切砸碎,一切重造,一切新生,數百年的腐朽怯懦步步退讓都一去不返,一個新的中國,就要到來了。

(四)

沈憶——為了生活上的便利,阿憶在入美註冊時暫時隨了沈家的姓氏。沈憶在他十六歲那年的某個清晨收到一封寫著奇怪暗語的信,之後突然一反常態,像懷揣著一個令人激動的秘密,想要傾吐卻又擔心秘密的安全,神情恍恍惚惚,刷牙時望著鏡子笑,吃早飯時盯著盤子笑,連續幾天,每天上學的腳步都輕快的像鳥兒回歸天空。莫青荷隱約猜到了是什麽事,果不其然,不久後的一個周末,他懷著從未有過的羞赧神情,帶回了一名有著卷曲頭發、漆黑眼仁的英俊青年。

青年是位華僑,正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學位,家世很好,彬彬有禮,舉止大方,他在晚宴時介紹說自己混雜了四分之一美國血統,自小在外國長大,中文說得實在惹人笑話。然而他還是努力的用中文同大家交談,實在不知如何表達時就轉頭向阿憶求助。

青年拘謹而禮貌,凝神沈憶的眼神卻極其專註,他一開口,沈憶就臉紅。

當晚,莫青荷洗完澡,裹著溫熱的羽絨被子,蜷縮在沈培楠的懷裏,笑道:“佑樟,阿憶長大了。”

沈培楠拿著一本厚重的燙金英文書在讀,語氣冷淡:“小孩子鬧著玩,我看那人也不怎麽樣,不一定長久的了。”

“我瞧著那孩子對阿憶挺認真,阿憶也喜歡他……”莫青荷擡頭瞟見沈培楠那副明顯憋著氣卻故作無所謂的表情,忽然笑得打跌,“你、你可真像一位第一次知道女兒談了男朋友的父親……”

沈培楠丟了書來捂他的嘴,兩人蒙著被子鬧成一團。

這是背著人,當著外人的面,他倆倒開始變得一本正經、互相客客氣氣,男人過了楞頭青的年紀,討人嫌的毛病少了一大半,沈培楠尊重他的人格,連添置一塊手表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見,莫青荷也不再不管不顧的當著人跟他爭一個是非高下,他按舊時的禮數叫他的字——佑樟,扮演了謙恭溫和的一位愛人,凡事都不大計較。

戲詞裏的勇將拋盔棄了甲,回歸到凡俗生活裏,也不過是普通人。

沈立松的女兒莉莉曾有一次在爸爸面前說起這兩位叔叔,她接受的是純西式的教育,非常開放,把沈培楠和莫青荷兩人形容成脾氣溫柔的一對伉儷,並且要當做戀愛典範來效仿,沈立松想起多年前杭州初見的情景,覺得女兒是瞎了眼,很有可能要情路坎坷,因此倍感擔心。

沈憶那時已經小有名氣,一邊要完成學業,一邊要四處奔波演出,有時也拍電影,僅剩的時間還要拿出來談戀愛,忙的不著家,莫青荷很為他高興,但也隱隱的覺得有些孤單。

那天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天的小雨,莫青荷早早從學校回來,遣走了傭人,蓋著一張墨西哥風情的深棕色大毛毯,獨自躺在窗邊的躺椅上發呆,沈培楠回來的晚,見臥室黑燈瞎火,下人們一個也不在,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慌裏慌張的上前探望,走近了卻被莫青荷一把拉住。

“佑樟,我想家了。”莫青荷白生生的臉映著夜色,“今天我們沒有排戲,我和柳初給孩子們講了一天的故事,講北京的戲園子,講豌豆黃、大碗茶和夏天放涼的酸梅湯,孩子們都覺得新鮮,我想帶他們、帶你回去,想看看現在的北京城。”

沈培楠不置可否,用粗糙的手背撫摸他的臉,目光蒼涼。

“我一生的遺憾在於未曾感化你,也未曾真正用我的信仰將你動搖,而你大概與我一樣。我們站在一起,是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有著同樣發自肺腑的熱愛,我們半生漂泊異鄉,但又好似從未離開。”

莫青荷怎麽都沒有想到,他寫在日記裏的這番話,在很多很多年後真的應驗了,那時他已桃李滿天,帶著戲曲樂團和曾被他收容過的孩子們——他們中最大的已經年過而立之年,有的成了醫生,有的成了律師,憑借登在報刊上的一封號召信,從世界各地重聚一堂,跟隨莫青荷重回故土,為了一場新編《牡丹亭》的巡演。

他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那時的心情,自從下了飛機,周遭的一切都好像一場幻夢,他只記得他聽到趕來接洽的人員那口熟悉的北京口音,突然涕淚縱橫,久久地跪著親吻腳下的土地,沈培楠站在他身後,身姿筆挺,頭發花白,在那一瞬間他仿佛又成了那戎馬半生的將軍,倔強的抿著唇,眼角卻流出一滴淚,流到嘴角,被風吹幹了。

他們在北京住了十二天,看過了城市街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看過了一座座新建的學校和圖書館,辭謝了公務招待,帶著一大群早已成年的孩子聚在一起吃涮肉,在騰騰熱氣裏唱兒時學過的戲腔。與接洽單位辭別時,負責全程陪同的兩位年輕小同志幫助大家收拾行李、聯系機場,對莫青荷說現在方便了,可以常回國看看,我們歡迎華僑歸國。又指著沈憶,說我們也將不遺餘力的尋找原野和沈飄萍夫婦的消息,一有線索一定告知。

莫青荷笑著答應。

臨走時看了一場升旗儀式,國旗迎風招展,映著東方的恢弘曙光,一片莊嚴肅穆,莫青荷帶著徒弟們站在廣場上,沈培楠沒有跟過來,他也沒有強求——人越老越固執,他早習慣了他們之間這點永遠不能調和的矛盾。

國歌早已演奏完畢,莫青荷仍在發呆,過了很久才回過神,回頭一看,只見沈培楠遠遠的站著,對著那在風中獵獵招展的紅旗敬了一個軍禮。

接著快速地上了車,留給莫青荷一個昭示著無可奉告的背影。

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戲裝番外卷《籌建戲班子的始末》完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