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9)
關燈
小
中
大
第241章 (9)
昂看得咬牙切齒。
於是一個固執己見,一個據理力爭。曹營中軍帳裏,蔡威和曹昂在那天下午爆發了兩人認識十多年來的第一次爭吵!
吵到後來,曹昂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到底是哪根神經抽搐,居然手拍著桌案對著蔡威大喝道:“蔡仲儼!你別忘了,這裏孤說了算!”
只一句話,剛出口,曹昂就後悔了。可是蔡威卻似立刻停下了話頭,緩緩地收回手垂在身側。
曹昂輕嘆了口氣後,正想說點什麽緩解尷尬,卻見蔡威低下了頭,以當好能讓他聽到的聲音淡淡道:“……好。”
“什麽?”
“我說好。”蔡威偏頭擡眸,望向曹昂,無喜無悲,“如果這是你想要的,……好。”
蔡威當時說完就轉過了身。掀開簾子,邁步而出。
以至於時至今日,曹昂依舊不能知道蔡威當年那個好字到底是指的什麽,他說的又是什麽意思。
後來的事,史書上記載說:
建安十四年七月,曹昂分兵兩路,回師東進,增援采桑。兵困孫權於洞庭湖上。
建安十四年八月,周瑜行圍魏救趙計,出兵北上,敗曹仁於合肥。曹洪、魏延移師回援。江東采桑之圍解。周瑜回師。
建安十四年冬,蔡威、6遜兵分兩路,二征江陵。江陵守將淩統寧死不降,力戰殉城。威命厚葬之。
短短幾行字就是建安十四年,那一年的戰況。實際上那一年堵曹昂來說並不算順遂。西路軍圍困采桑被周瑜化解,而東路蔡威一道,也是打的艱難慘烈。
江陵城,三月圍城,血戰百日。戰至後來江陵已經無守城之將,無康健之卒。城墻被鮮血塗染了一層有一層,鐵紅色的痕跡任是大雨也沖刷不掉。可即便這樣,曹昂耳朵旁仍然有人在對他諫言:東海侯的義兄可葬在江陵,丞相,您說,東海侯一向重情重義,這次會不會也是有意對江陵手下留情。
好一副冠冕堂皇的勸誡之言。在西路戰事苦無進境的情況下,這樣的挑撥之詞無異於是給曹昂拿焦躁起火的心頭添了一把銀絲炭。“噌”的一下,怒意竄上,直沖額頭。
“著令蔡威6遜,無需顧忌,十天之內攻下江陵城!”曹昂閉上眼睛,一字一頓地把命令傳給了送信的親兵。等到第十一日,流星快馬遞來江陵攻克的捷報時,同來的還有蔡威送來的喪文噩耗:威帳下林藝陣亡。文進陣亡。
軍報之上,筆端微顫,刻骨的哀涼之感滲透竹簡,蔓延而出。讓曹昂看的心驚肉跳。
沒有絲毫猶豫,曹昂就起草奏表,上書許都,請旨為林藝,文進追封。
等到蔡威回來時,追封的聖旨已經下達。
曹昂私底下把聖旨遞給蔡威的時候,覺得蔡威雖面色,但是接東西的手卻都還在顫抖。曹昂嘆了口氣,上前無聲地拍了拍蔡威肩頭。
蔡威擡眼看了眼曹昂,沈吟良久方搖搖頭,苦笑著嘆道:“曹子修,你不懂的……你不明白……”話畢,蔡威就合上了眼睛,不再去看曹昂,轉過頭,拿著聖旨沈聲離開。
就在曹昂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的時候,卻不想當天夜裏,蔡威那裏就又出了事:荊州降將蒯越因為不滿林藝當年在荊州所為,在知道林藝的追封以後,不屑地非議了幾句。正好被路過的蔡威聽到。
二十年生死與共的兄弟,蔡威若當真在能讓人在死後都非議他,那他必然就不是蔡威了。蔡威眼睛瞇起,偏頭盯著蒯越,從牙縫裏蹦出一句:“你找死!”
蒯越被盯的手腳冰涼,卻並不認為蔡威會在大庭廣眾下幹出什麽出格之事,他手指著蔡威,強自冷笑:“蔡仲儼,你不要以為有主公護著你,你就可以橫行無忌,早晚有一天,你……”
“你……”要怎麽樣的話還沒說完,蔡威的劍就已經出鞘,他身旁的6遜一個阻攔不及,長劍就穿過蒯越胸口,又迅速拔出。蒯越像是沒反應過來一樣,楞楞地看著自己胸口的傷處,然後大睜著眼睛緩緩地向後仰倒。
“嘭”的一下人體落地聲,驚醒了一片因蔡威舉動呆楞錯愕的人。
“仲儼!”6遜一邊著急地拉下蔡威的胳膊,一邊在腦子裏神思電轉地思考著應對之策。
蔡威卻淡淡地拂開6遜的手,瞇眼掃視著周遭的人。眸光銳利如箭。
他輕輕地甩了甩長劍上的血滴,仗劍在側,冷冷地問道:“還有誰?”
周圍人幾乎下意識地退後幾步,閉上嘴,不敢出一點聲音。而等到曹昂接到消息趕來時,看到的就是蔡威依劍而立,渾身煞氣,冷厲如出鞘的利劍,讓周遭人一個不敢上前。而、蔡威近旁的6遜則著急的搓著手,見他過來,立刻把蔡威狠狠地拉了一把,示作提醒。
蔡威扭過頭,沈默地看向曹昂。眉目之間全是決然泰然。似乎根本不為自己將來的處分有一絲擔心。
曹昂看著這樣的蔡威,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人的不好掌握。即便他投了曹營,他也不是曹營的屬下。哪怕蔡威聽從他的命令,他也絲毫看不到他有臣服的跡象。蔡威於他就像一個合作者,他有他的理念,他自己的一套形事方針,他會妥協,但是卻不會無限制的忍讓。他不忠於任何一個人,他也不臣服任何一個人,他是他自己的主公。
這件事,最後是以罰俸降職降爵的處理結果告終的。這種寬大處理的結果即沒有被蔡威反對,也沒有被蔡威感激。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想來就已經想到最壞的結果。只是等到真出來,蔡威這淡然無比的態度又讓曹昂懷疑:他是不是早就不在乎這些爵位官位,功名利祿。怎麽會顯得如此漫不經心。
可等到曹昂拿這些話直接問蔡威時,蔡威卻又笑道:“誰說我不在乎?若不在乎,我現在又在這裏呆著幹什麽?單單只是等時機嗎?”
蔡威說這話的時候,面上表情很輕松,好像在完成一件即將完成的事情一樣。
後來曹昂才徹底清楚,蔡威當年所謂的時機究竟是什麽。
因為就在建安十五年春,他率部回師的時候,走到麥城,就遇到稻生雙穗的事。
行軍宛城更是有雲朵生於五銖錢。之後幾乎是一路吉兆。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建安十五年秋天,德陽殿走水失火,皇帝劉協感於天罰,長跪太廟請罪的事。
是感於天罰,還是覺得自己愧對祖宗,這些糾結曹昂已經無心理會。在建安十六年冬天,他四弟曹植煞有介事的寫出一篇驚艷士林,讓不少老百姓都以為洛水中真真有一位美麗女神時。洛河冬季水漲,待水退後,有方石碑浮於水上。碑上用天書似的字跡寫著四個字,有得道的高人在看過天書以後,仰面嘆道:“此乃洛神獻碑。碑中所言,乃是天數,天數既定,縱是今上、魏王也該順應天意。”
高人說話就飄然而去,留一眾百姓結合高人點撥,兀自揣摩交流碑上所言究竟何意?揣摩來,揣摩去,百姓們越想越覺得的這事應該跟曹家和陛下之間有關系,漸漸的有一個聲音開始在私底下越穿越廣,即:神碑所言就是指的曹氏將替劉氏的事。說不定上頭就寫的天命在曹。洛神想要指點曹家改天換地呢。
像是在印證天命在曹的說法一樣,建安十六年春天,江東軍事的中流砥柱,大都督周瑜病逝。而同年七月,曹昂就攜帳中謀士及諸將合四十五萬眾,兵臨建業,與吳侯孫權交戰。
戰事持續了將近一年,吸取了上次伐吳教訓的曹昂這次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竟讓沒讓孫權有絲毫喘息之機。等到建安十六年末的時候,江東終於支撐不住,吳侯開城投降,歸順許都。
而次年年初曹昂就轉戰益州,準備掃平益州,一統中原:所有時機都已成熟,差的只是一個天大功勳罷了。
可是曹昂那時候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那次已經計劃好的兵臨益州,讓他跟蔡威的關系又一次下降。他們兵到益州的時候,迎來的不是昏庸無能的劉璋的獻城投降,而是劉備部絕對有力的提防反抗。曹昂看著恢覆成沈默不言狀態的蔡威,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他又說對了。這種情形,像他三年前預言的一樣。劉備果然已經控制了益州,劉璋怕是命不久矣了。
先行一步的,可稱先鋒。先行兩步,可稱先驅。可是蔡威這樣戰略眼光太過毒辣,幾乎可稱是先行三步之人。這樣的人,讓人畏懼,讓人不安……
可偏偏蔡威似乎早已明白他這種不安一樣,他在曹昂身邊輕聲提示:先行三步,或許可以稱作……先烈。
曹昂手一抖,差點就失了意態。先烈?這是什麽意思呢?自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是千古不變的帝王之術。曹昂記得蔡威對他的恩情,不想做個忘恩負義之輩,但是,若蔡威有一天,當真威脅到他,曹昂想,自己也不會手軟。
可是益州之戰,近在眼前,往後的事,還是留給以後在想。當前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對付劉備。
比想象中的要難許多,單單攻克一個巴東郡就夠曹昂等人折騰半年還多。倒不是說巴東守軍多悍勇,而是益州之地,地勢崎嶇,易守難攻。道路狹窄,多深山老林,一個不小心便會走迷路,光後勤和行軍就比平常慢了許多,戰事進攻自然也快不到哪去。
等到建安十七年的六月過去以後,眼看戰事還沒進展,曹昂開始有了回師的打算。蔡威這時才出言提醒他:先等等看,孝直應該不會讓咱們等太久了。
果不其然,在這話說過的半個月後,法正和張松在一天深夜來到了曹軍營中。張松帶來的,是一張益州境內所有山脈河流的詳細地圖,連行軍路線哪裏最合適都有明確標註。而法正,則捧回了益州十四郡一百四十六縣的布防圖,以及九郡八十七縣官吏的投誠書。
“十七年事於益州,終不負君之所托。”這是法正在把東西交給蔡威曹昂後說的第一句話,這話說完,法正就眼睛一閉“咚”的一聲,栽倒在桌案上。
蔡威臉色瞬間變的慘白,他把人攙起以後,聲嘶力竭地沖著門口的親衛:“去叫大夫!快點!”
在那之後,曹昂印象就有些模糊了,只記得有進進出出的郎中以及一個個搖頭嘆息的表情。
益州的戰事在有些那些東西以後,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劉備於成都城破之日自戕,帳下關羽被俘自盡,張飛、黃忠戰死。而諸葛孔明則突圍而出,去向不詳。
到建安十八年初,益州已經徹底平定。而回程之後的慶功宴上,這幾年跟隨曹昂建功立業的將士都列席在側,受了不錯的封賞。卻獨獨蔡威缺席,沒有受任何賞賜。
曹昂派去請蔡威的人被他一次次的打發回來,再去請,依舊不見來人。等仔細一問才知道……拜慶功宴的那日,正好是法正病危的時候。蔡威和孫蘅就在法正的新府上,送走了法正最後一程。
聽說那天宴後,龐統去了蔡威家裏,。蔡威拉著他,兩人對坐著喝了近十壇的酒。酒濃人醉時,蔡威“啪”的一下摔了酒壇,低下頭,肩膀微顫,緩聲道:“士元,……我累了”
“啊?什麽?”龐統喝的有些高,聽到這話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或者是……難以置信。
“十二歲離家,二十二年……功成名就。我當年的目的達到了,想歇歇了。”
“可是……”龐統欲言又止:當年的目的達到。可是你心裏當真甘心嗎?
功名利祿,半生奮鬥,如今終於在手,就這麽輕飄飄一句“我累了”,就當真要就此丟下?便是你自己當真這樣,曹子修那裏也未必會信呢。
“煙雲過眼,風流自知。旁人如何,與我何幹?於曹氏,蔡某問心無愧。”
龐統默然:於權勢一途,追求時,野心勃勃,全力以赴。放手時,又灑脫豪邁,舉重若輕。仲儼這算不算名士風流?
建安十八年秋,群臣上書,向劉協諫曹操受九錫事。
建安十八年十一月,劉協下詔禪位。次年三月,曹操於鄴城銅雀臺受封九錫,登基為帝。逾月,禪位長子曹昂。稱太上皇。
253煙雲過眼 下
曹昂的回憶終止在首領太監尖細的回稟中,“陛下,鎮國公世子蔡涵在殿外求見。”
曹昂楞一片刻,放下手中的竹簡,“宣。”
首領太監弓著身子退出,不一會兒領來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兒。男孩兒樣貌精致如玉,長得唇紅齒白,朗眉星目。眉目如畫,眸似點漆。一身貴氣的紫衣熨帖整潔,穿在他身上竟還憑白多出一份鮮活的靈氣。只是這會兒他似乎有了煩心事,眉宇間微微蹙起,但眼神清亮,薄唇緊抿,倒端的一副小大人模樣。
曹昂眼見著蔡涵在他面前不卑不亢地行禮,問安後,才開口出聲:“涵兒,可是想出宮去見見你父親。”
蔡涵眼角上挑,點點頭,不帶掩飾地回答:“請陛下恩準。”
曹昂沈吟片刻,終於是點頭應了:“也好。一年沒見,你父母想必也念你了。去吧,路上多待些護衛,替朕給你父親帶好。”
蔡涵眉目舒展,望著曹昂狡黠地小聲道:“那……涵兒是替陛下給鎮國公帶好?還是替皇伯父給父親帶好呢?”
“臭小子!”曹昂一楞,佯斥了蔡涵一句後,站起身到蔡涵跟前替他撣了撣衣襟,“是替伯父行了吧。告訴你父親……百業待興,朝中正是用人之際,他若是在外頭逛夠游夠,就趕緊給朕滾回來!”
蔡涵眸中星光一閃,嘴角掛笑,小小聲地嘟囔道:“皇伯父其實是看不慣父親游山玩水,心裏嫉妒了吧?”
曹昂拍了他一下,輕斥了句:“就你機靈。”然後叫過身邊的宮人,囑咐好蔡涵出宮的事,才給蔡涵放行。
蔡涵乖巧地看著曹昂把一切安排好,又守禮地謝恩以後,才邁著小方步,掛著得逞的笑容離開禦書房。
只是前腳剛離開,後腳蔡涵臉上的笑就消失了。小家夥回望著自己身後跟隨著的一串護衛,垂眸盯著繡雲靴尖,輕輕地嘆了口氣:自己父親和皇帝之間到底有什麽樣的糾葛,蔡涵雖沒有親歷,但多多少少還是能猜度一二。
朝中人都道,他蔡涵是長安城中最受皇寵的小輩兒。不光是在諸位王子世子中,就連皇子裏,恐怕除了太子,也就只有他最得曹昂疼愛。沒有一個孩子,未及周歲,即被冠上了世子的封號,之前是襲東海侯,後來便是鎮國公——赫赫一個鎮字,隨無封地,卻足夠響亮。一個大魏開國唯一一個國公封號落在了他父親身上。即便他父親一直不接受,宮裏也一直稱他鎮國公世子。
他是唯一一個在五歲時候就得皇權特許,能自由出入掖庭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六歲就入宮伴讀,隨侍儲君左右的人。更是大魏頭一個七歲即得太上皇賜字叔恒的孩子。
恒者,永久也。蔡涵不知道,這是不是在向他們家變相的表示什麽。是富貴尊榮的長久,還是君恩常在在長久?
那份君恩到今天,似乎已經參雜了太多的東西,有關懷、有愧疚、有補償。
宮中的老人對當年東海侯離京之事,總是諱莫如深的。
不過好在太上皇是個明白人,這個老人一點而也不避諱地告訴他他們曹家登上帝位時,到底有多少人建功,有多少人犧牲。在談到他父親時,老人家會出乎意料的沈默片刻,然後蹙起眉,手敲著桌案嘆息:“這件事……是非曲直無人能說……孤會告訴你孤知道的整件事情來龍去脈,不過孰是孰非還需你自己判斷。”
那是曹昂稱帝的次月。新皇登基,原本是該大赦天下。可是蔡威卻空前執拗的出列反對。理由很簡單:亂世重典。如今天下新定,諸患未除,貿然大赦天下,必然引來無窮後患。
這話說的在理,曹昂自然也明白這事,可是他明白不代表他手下的所有臣子都明白。人至高位,見到的場面越多,看到的黑暗就越多,牽扯的利益也越多。蔡威一個不赦天下建議遞上去,幾乎是得罪了大半個朝堂的人。多少的舊日官僚,多少的世家豪門,等著這一次皇帝大赦時收買人心,大撈一筆,又有多少人親朋故舊或者裙帶姻親曾因為一些問題被關被拘,等著這次機會,重獲自由。蔡威這建議一提出,幾乎所有計劃都被打亂。
曹昂眼望著亂糟糟吵成一片的朝堂,“啪”的一聲拍了桌子,甩袖而起:“退朝!”
“蔡仲儼,你留下。”曹昂從牙縫裏繃住留人的話,等到百官退下,才帶著蔡威腳步匆匆到了禦書房。
門一關閉,曹昂就豁然轉身,盯著蔡威目光灼灼地質問:“仲儼,你到底想幹什麽?”
蔡威垂著眸,老神在在,完全沒有挑起朝上一團亂麻的自覺:“世家多弊端。陛下,難道您不覺得豪門大族對朝堂影響過重了嗎?”
曹昂抿了嘴,握著拳頭,不發一言:他當然知道權門多憂患,尤其現在,亂世剛定,它們還已經掌握著財富,權力,和兵源。若要國家之長治久安,必然得削弱世族之權。可是削權這事相當於削藩,稍有不慎,就會動搖根基,使國體不寧。
曹昂想到此苦笑著回過身,看著蔡威嘆息道:“仲儼,朕現在實在看不透你了。以前你說你要建功立業,把蔡家變為新的世家。朕信你。你做到了。現在你又說世家多弊端,要朕放手削權,朕也信你。可是你想過沒有,這裏觸動的會是多少人的利益,這裏動搖的會是多大的根基!仲儼,朕很不解,你到底在求什麽?富貴功名於你,到底意味著什麽?為什麽要把到手的東西再扔掉,又為什麽總做一些於你來說很無謂的事呢?”
蔡威那時沒說話,只是垂著眸,淡淡笑了。雲淡風輕模樣讓曹昂覺得這人已經不是當年他熟悉那個野心勃勃,一心執著於名利之事的蔡威了。
時間的魅力有多大?
可以把純孝忠厚的大公子打磨磨成一個大局為重,沈穩縝密的君王。也可以把一個意氣風發,行事肆意的少年郎錘煉成榮辱不驚,舉重若輕的智者。
“這事你容朕再想想吧。”最後,曹昂是如此答覆的蔡威。蔡威也沒再開口,很安靜地退了下去。
可是沒等曹昂想出自己到底要不要對世家下手,又該怎樣下手,朝堂之上,彈劾東海侯的奏章就像雪片一樣飛上了曹昂的禦案。罪名五花八門,言辭天花亂墜,看的曹昂心頭一陣火氣:連東海侯夫人的身份都能被他們拿來說事!他們還有什麽損招是使不出來的?
可偏巧此時,司馬懿說的一句話卻讓曹昂上了心:孫權雖然歸順,但舊部未必全都心服。
蔡威原本就是江東的女婿,就憑他身邊多年只有孫夫人一個,足見此人對孫夫人重視。蔡威在軍中威望極高,尤其蔡威舊部,根本不用虎符令箭,只需蔡威一句話,他們立刻就能整裝待發,刀柄出鞘。如此三樣累加,孫夫人身份被人擔憂,也不是無端而來。
曹昂心裏矛盾。其實坦白講,孫蘅這種身份除了嫁給他以外,嫁給誰,都會被懷疑。只是輪到蔡威身上,這種懷疑會被空前放大。司馬懿的話其實很有道理,權門是朝堂未來的隱患,而歸降的舊日諸侯則是眼下的隱憂。
曹昂在沈思片刻以後,終於還是做了一番部署。然後在皇宮禦書房中,宴請蔡威。
說是宴請,其實不過是兩個人小酌而已。拋了身份和地位,拋了隔閡和分歧,曾經很好的相識,在那日絲毫還能找到些舊日的光影。
酒至酣時,曹昂擡起頭,望著蔡威:“仲儼可曾聽說朝堂之上的一些……流言。”
蔡威擡起杯,放在唇邊似笑非笑地看著曹昂。然後他說了自曹昂登基以來他從未再說起的一個稱呼:“子修啊,你不是都已經做好的決定了嗎?”
曹昂一楞。
蔡威卻已經站起身,背對著曹昂:“夠了。今天這番刻意提醒,也不枉你我二人相交一場。子修,多保重吧。”
“你這是……”曹昂有些發傻。
蔡威捏著酒杯走向門邊,拉開門,回身對曹昂說:“時機還不對。子修,我累了,想帶著妻兒去游山玩水了。”
“……其實你大可不必……”
“大可不必什麽?子修,這是我最後一次這麽叫你。或許你自己現在還都沒想明白。做一個守成之君容易,可是要做一個千古帝王則太難。等你什麽時候想通了,什麽時候……再來尋我吧……只要那時候……我還活著……”
蔡威說話音一落,就狠狠地把酒杯摔在了地上,然後仰天大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禦書房。
而幾乎是他玉杯落地的下一秒,禦書房梁上、櫃後等所有不起眼的角落都湧出了全副武裝的宮中侍衛,一個個看著曹昂全然捏杯呆楞的表情,全都不知所措了。
“陛下……”
“退下。”曹昂很輕地說了這一句,等所有人離開後,才合上眼睛,無力地撐上了桌案:高位孤寒!原來皇位上的稱孤道寡不只是之拿架子的說說而已。這個位置還在逼迫著你去踐行。
此事過後的第二天,東海侯蔡威上書致仕,曹昂不許。半個月後,蔡威再次上表。曹昂開始授東海侯世子自由出入掖庭特權,對蔡威的上表置之不理。等到一個月後,蔡威上書第三次時,曹昂終於忍不住把人叫來:“你就當真要走?”
“難道還能陛下再來一次三百刀斧手埋伏其中,只等陛下摔杯為號?”
曹昂楞怔沈默。在第二天大朝時,力排眾議,加蔡威鎮國公封號,放蔡威一行離開。送人時,曹昂下了道蔡威意料之中的口諭:鎮國公世子六歲啟蒙時,入宮為儲君伴讀。
這是一種恩寵的延續,當然也是一種對蔡威的牽制。這條口諭發布,曹昂就做好了蔡威會激烈反對的準備,可惜他又失算了。蔡威只是笑了笑,接了旨。然後帶著妻兒,揚塵而去。
這一去,就是兩年。兩年間,除了清明時節,蔡威再不入新都長安。便是送蔡涵來宮裏時,也是小蔡涵自己從長安門外帶著護衛到宮裏跟曹昂報道。
蔡涵記得自己初入宮見到曹昂時,曹昂的詫異與驚喜,私底下,曹昂甚至要求他和諸位王子一樣,叫他伯父。
蔡涵對這事可有可無,不過犯錯闖禍時,這稱呼是一定會叫出口的,那樣先生或者太傅罰他時,多少都會看皇帝面子,輕拿輕放。
現在小蔡涵想到自己可以去見父母,雖面上不顯,心裏卻是萬分雀躍的。四月的雨絲很細密,打在身上,並不覺得疼。蔡涵自出宮後就上馬一路向東門而去。等到了目的地時,看到城外茶肆內,站著的兩個熟悉身影時,一直小大人模樣的蔡涵才一下濕了眼眶。
小男孩兒翻身下馬,一把扔了韁繩,飛跑著向茶肆沖去。
“父親……娘親……”
近一年骨肉分離。小小的孩子一到雙親身邊,哪裏還有宮中的那份應對自如沈穩和狡黠,早已淚盈於睫,聲帶哽咽。
孫蘅抱著兒子軟軟的身子,也是無聲流淚。
蔡威站在原地,脊背挺直,眼神柔和地看著蔡涵,一言不發。
哭了好一會兒,蔡涵才從母親懷裏脫身而出,不好意思地擦擦眼淚,仰頭對蔡威說:“父親,兒子來時,陛下讓兒子替他帶好。”
蔡威摸摸兒子腦瓜,在自己胸前比了比,似乎是在丈量兒子是否長高。聽到這話,他也只是淡淡地挑了挑眉:“哦?”
“涵兒覺得……陛下好像……後悔當初所為了。父親,您是不是……”
眼看著兒子在替曹昂說情,孫蘅彎下腰,直視著蔡涵的眼睛,語重心長道:“涵兒,你可知道你父親為什麽離開長安。”
“難道不是因為陛下他……”蔡涵想起太上皇說的事,下意識地以為自己父親離開長安離開朝堂是因為皇帝逼迫他嗎?
“不是。”孫蘅回答萬分肯定。她偏頭看了看含笑著望著她和孩子的蔡威,扭頭對兒子繼續說:“不是陛下在逼迫你父親,是你父親在算計陛下。他呀,從你孝直伯父去世就一直想出來走走。你士元叔父他們幾個是知道的,只是一直沒說。那件事的彈劾折子什麽的,你以為你父親當真一點也不知道?即便他不知道,你二姑丈總知道吧?再說還有你奕表哥和他岳丈辛毗都在尚書臺,怎麽可能一點消息也不給你父親透露呢?”
“可是……”蔡涵蹙起了修長的眉,似不解地看著自己父親,“您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做一點反擊呢?父親,您不是跟涵兒說……要有仇必報,有恩必還嗎?”
蔡威點點頭,揉著兒子腦袋嘆道:“天下很大,為父何必拘泥於一方天地。有些事,看過,體味過,才算不枉此生。再說,誰給你說我是致仕?為父這叫體察民情,以待後用。”
蔡涵苦惱此擰緊眉,困惑疑慮。
蔡威也不再多說,只是一邊牽起孩子的手,一邊攬過孫蘅,掃視了下被他包下的茶肆問道:“想吃什麽?”
蔡涵眨著眼,報了一串的菜名。然後就傻楞楞地看著自己父親摘下束腕,挽起袖子,向竈間走去。
蔡涵張了嘴巴,求助地看向自己母親孫蘅。孫蘅卻把食指放在嘴邊,對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壓低聲音告訴他:“這是你父親的心意,等會飯菜上來,多吃些。”
蔡涵覺得腦子一陣淩亂。等到所有飯菜都被張羅上桌時,蔡涵還雲裏霧裏,滿眼不敢置信的模樣。
一頓飯吃完,蔡涵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麽: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英明神武的父親,手裏除了能開弓,能執劍,能指點江山,運籌帷幄外,居然還能……掌勺!
這個認知讓蔡涵感覺覆雜了一會兒,但不久就釋然了。一直以自己父親為偶像的男孩兒決定自己將來也要像他學習。什麽君子遠包廚,去他的。他小爺樂意就好。
飯後三口人湊在一處,很是親昵的說了不少的私房話,席間小蔡涵盯著父親的臉,上下打量著,最後問:“父親,您怎麽一點也不見老?”
蔡威沈吟地瞇起杏眼,眸光流轉間,竟多出無限風華。
孫蘅看的一時失神,看看丈夫,又瞧了眼兒子後,小聲感慨道:“這張臉,不知要引來多少女子嫉妒愛慕。”
蔡涵一怔。
卻聽蔡威已經熟練接口:“這其中可曾有你?”
孫蘅到是大方:“自然是有的。不過……我說的是涵兒。涵兒將來可切莫學你父親。”
孫蘅說的含糊,蔡涵到底也不知道她要表達的不要學他父親到底指哪一方面。
等到時辰差不多時,蔡涵被人催促著依依不舍地上馬離開。他身後依舊有一串的護衛護送。
蔡威跟孫蘅一直把兒子送進長安城門,駐足於外眼望著兒子離去。
回過身將行時,長安城的守將不知從何處得知消息,小跑著過來蔡威跟前,討好地奉上兩柄雨傘。
蔡威看了看,沒接。
守將以為蔡威是嫌他不會辦事,趕緊打開傘,撐在他頭上。
蔡威瞄了一眼傘柄,淡淡地搖了搖頭。拂開頭頂的遮擋,拉起孫蘅,大步流星地走入雨中。
“我不喜歡被遮住視野,也不喜歡看人離開。”
孫蘅聽言緊握住蔡威的手:還是一樣的人,一樣的風骨,不一樣的只是相比之前,他更加沈澱,更加知道珍惜。更加知道,在放緩行路腳步的同時時,明白回頭,欣賞來時的風景。
雨絲已經在下。
東海侯夫妻二人到底沒有拿傘,就在雨幕中,漸漸遠去了身影。
254王佐之傷(上)
一個人若是為自己所忠猜忌,為自己所執拋棄,會變成什麽樣子,
一個外柔內剛,執著入骨的人若是冷了心,會生出多大的絕望,
唐薇不知道……她的丈夫到底是怎麽挺過那一段讓她不堪回憶的日子的。這麽長時間過去,她只覺得,那段日子於她而言,當真是一種煎熬,熬至滴水成冰。
建安十三年的歲末,她帶著孩子在鄴城中自家府邸閉門不出,低調平穩地準備著又一個新年的到來,荀彧不在,她於人心浮動的荀府而言,就是定?納裾耄是抱廈的大梁h鄴城都已經被四方戰事弄得人心惶惶,荀府卻依舊安定和順,四平八穩i惺樘ㄇ榭鑫<保荀彧生死未知,無數人都在詆毀他,質疑他k們猜度,荀令君是否也參與了許都之變的謀劃k卻依舊堅韌如初,似渾然不覺一般面無表情,安之若素?1t;br> 只是這安之若素註定會在大年前的除夕夜被打斷。
建安十三年歲末的除夕,夜幕剛剛降臨,荀府的管家就神色驚慌地跑到唐薇跟前:“夫人,大人……大人和郭大人一起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昂看得咬牙切齒。
於是一個固執己見,一個據理力爭。曹營中軍帳裏,蔡威和曹昂在那天下午爆發了兩人認識十多年來的第一次爭吵!
吵到後來,曹昂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到底是哪根神經抽搐,居然手拍著桌案對著蔡威大喝道:“蔡仲儼!你別忘了,這裏孤說了算!”
只一句話,剛出口,曹昂就後悔了。可是蔡威卻似立刻停下了話頭,緩緩地收回手垂在身側。
曹昂輕嘆了口氣後,正想說點什麽緩解尷尬,卻見蔡威低下了頭,以當好能讓他聽到的聲音淡淡道:“……好。”
“什麽?”
“我說好。”蔡威偏頭擡眸,望向曹昂,無喜無悲,“如果這是你想要的,……好。”
蔡威當時說完就轉過了身。掀開簾子,邁步而出。
以至於時至今日,曹昂依舊不能知道蔡威當年那個好字到底是指的什麽,他說的又是什麽意思。
後來的事,史書上記載說:
建安十四年七月,曹昂分兵兩路,回師東進,增援采桑。兵困孫權於洞庭湖上。
建安十四年八月,周瑜行圍魏救趙計,出兵北上,敗曹仁於合肥。曹洪、魏延移師回援。江東采桑之圍解。周瑜回師。
建安十四年冬,蔡威、6遜兵分兩路,二征江陵。江陵守將淩統寧死不降,力戰殉城。威命厚葬之。
短短幾行字就是建安十四年,那一年的戰況。實際上那一年堵曹昂來說並不算順遂。西路軍圍困采桑被周瑜化解,而東路蔡威一道,也是打的艱難慘烈。
江陵城,三月圍城,血戰百日。戰至後來江陵已經無守城之將,無康健之卒。城墻被鮮血塗染了一層有一層,鐵紅色的痕跡任是大雨也沖刷不掉。可即便這樣,曹昂耳朵旁仍然有人在對他諫言:東海侯的義兄可葬在江陵,丞相,您說,東海侯一向重情重義,這次會不會也是有意對江陵手下留情。
好一副冠冕堂皇的勸誡之言。在西路戰事苦無進境的情況下,這樣的挑撥之詞無異於是給曹昂拿焦躁起火的心頭添了一把銀絲炭。“噌”的一下,怒意竄上,直沖額頭。
“著令蔡威6遜,無需顧忌,十天之內攻下江陵城!”曹昂閉上眼睛,一字一頓地把命令傳給了送信的親兵。等到第十一日,流星快馬遞來江陵攻克的捷報時,同來的還有蔡威送來的喪文噩耗:威帳下林藝陣亡。文進陣亡。
軍報之上,筆端微顫,刻骨的哀涼之感滲透竹簡,蔓延而出。讓曹昂看的心驚肉跳。
沒有絲毫猶豫,曹昂就起草奏表,上書許都,請旨為林藝,文進追封。
等到蔡威回來時,追封的聖旨已經下達。
曹昂私底下把聖旨遞給蔡威的時候,覺得蔡威雖面色,但是接東西的手卻都還在顫抖。曹昂嘆了口氣,上前無聲地拍了拍蔡威肩頭。
蔡威擡眼看了眼曹昂,沈吟良久方搖搖頭,苦笑著嘆道:“曹子修,你不懂的……你不明白……”話畢,蔡威就合上了眼睛,不再去看曹昂,轉過頭,拿著聖旨沈聲離開。
就在曹昂以為這事就這麽過去的時候,卻不想當天夜裏,蔡威那裏就又出了事:荊州降將蒯越因為不滿林藝當年在荊州所為,在知道林藝的追封以後,不屑地非議了幾句。正好被路過的蔡威聽到。
二十年生死與共的兄弟,蔡威若當真在能讓人在死後都非議他,那他必然就不是蔡威了。蔡威眼睛瞇起,偏頭盯著蒯越,從牙縫裏蹦出一句:“你找死!”
蒯越被盯的手腳冰涼,卻並不認為蔡威會在大庭廣眾下幹出什麽出格之事,他手指著蔡威,強自冷笑:“蔡仲儼,你不要以為有主公護著你,你就可以橫行無忌,早晚有一天,你……”
“你……”要怎麽樣的話還沒說完,蔡威的劍就已經出鞘,他身旁的6遜一個阻攔不及,長劍就穿過蒯越胸口,又迅速拔出。蒯越像是沒反應過來一樣,楞楞地看著自己胸口的傷處,然後大睜著眼睛緩緩地向後仰倒。
“嘭”的一下人體落地聲,驚醒了一片因蔡威舉動呆楞錯愕的人。
“仲儼!”6遜一邊著急地拉下蔡威的胳膊,一邊在腦子裏神思電轉地思考著應對之策。
蔡威卻淡淡地拂開6遜的手,瞇眼掃視著周遭的人。眸光銳利如箭。
他輕輕地甩了甩長劍上的血滴,仗劍在側,冷冷地問道:“還有誰?”
周圍人幾乎下意識地退後幾步,閉上嘴,不敢出一點聲音。而等到曹昂接到消息趕來時,看到的就是蔡威依劍而立,渾身煞氣,冷厲如出鞘的利劍,讓周遭人一個不敢上前。而、蔡威近旁的6遜則著急的搓著手,見他過來,立刻把蔡威狠狠地拉了一把,示作提醒。
蔡威扭過頭,沈默地看向曹昂。眉目之間全是決然泰然。似乎根本不為自己將來的處分有一絲擔心。
曹昂看著這樣的蔡威,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人的不好掌握。即便他投了曹營,他也不是曹營的屬下。哪怕蔡威聽從他的命令,他也絲毫看不到他有臣服的跡象。蔡威於他就像一個合作者,他有他的理念,他自己的一套形事方針,他會妥協,但是卻不會無限制的忍讓。他不忠於任何一個人,他也不臣服任何一個人,他是他自己的主公。
這件事,最後是以罰俸降職降爵的處理結果告終的。這種寬大處理的結果即沒有被蔡威反對,也沒有被蔡威感激。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想來就已經想到最壞的結果。只是等到真出來,蔡威這淡然無比的態度又讓曹昂懷疑:他是不是早就不在乎這些爵位官位,功名利祿。怎麽會顯得如此漫不經心。
可等到曹昂拿這些話直接問蔡威時,蔡威卻又笑道:“誰說我不在乎?若不在乎,我現在又在這裏呆著幹什麽?單單只是等時機嗎?”
蔡威說這話的時候,面上表情很輕松,好像在完成一件即將完成的事情一樣。
後來曹昂才徹底清楚,蔡威當年所謂的時機究竟是什麽。
因為就在建安十五年春,他率部回師的時候,走到麥城,就遇到稻生雙穗的事。
行軍宛城更是有雲朵生於五銖錢。之後幾乎是一路吉兆。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建安十五年秋天,德陽殿走水失火,皇帝劉協感於天罰,長跪太廟請罪的事。
是感於天罰,還是覺得自己愧對祖宗,這些糾結曹昂已經無心理會。在建安十六年冬天,他四弟曹植煞有介事的寫出一篇驚艷士林,讓不少老百姓都以為洛水中真真有一位美麗女神時。洛河冬季水漲,待水退後,有方石碑浮於水上。碑上用天書似的字跡寫著四個字,有得道的高人在看過天書以後,仰面嘆道:“此乃洛神獻碑。碑中所言,乃是天數,天數既定,縱是今上、魏王也該順應天意。”
高人說話就飄然而去,留一眾百姓結合高人點撥,兀自揣摩交流碑上所言究竟何意?揣摩來,揣摩去,百姓們越想越覺得的這事應該跟曹家和陛下之間有關系,漸漸的有一個聲音開始在私底下越穿越廣,即:神碑所言就是指的曹氏將替劉氏的事。說不定上頭就寫的天命在曹。洛神想要指點曹家改天換地呢。
像是在印證天命在曹的說法一樣,建安十六年春天,江東軍事的中流砥柱,大都督周瑜病逝。而同年七月,曹昂就攜帳中謀士及諸將合四十五萬眾,兵臨建業,與吳侯孫權交戰。
戰事持續了將近一年,吸取了上次伐吳教訓的曹昂這次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竟讓沒讓孫權有絲毫喘息之機。等到建安十六年末的時候,江東終於支撐不住,吳侯開城投降,歸順許都。
而次年年初曹昂就轉戰益州,準備掃平益州,一統中原:所有時機都已成熟,差的只是一個天大功勳罷了。
可是曹昂那時候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那次已經計劃好的兵臨益州,讓他跟蔡威的關系又一次下降。他們兵到益州的時候,迎來的不是昏庸無能的劉璋的獻城投降,而是劉備部絕對有力的提防反抗。曹昂看著恢覆成沈默不言狀態的蔡威,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他又說對了。這種情形,像他三年前預言的一樣。劉備果然已經控制了益州,劉璋怕是命不久矣了。
先行一步的,可稱先鋒。先行兩步,可稱先驅。可是蔡威這樣戰略眼光太過毒辣,幾乎可稱是先行三步之人。這樣的人,讓人畏懼,讓人不安……
可偏偏蔡威似乎早已明白他這種不安一樣,他在曹昂身邊輕聲提示:先行三步,或許可以稱作……先烈。
曹昂手一抖,差點就失了意態。先烈?這是什麽意思呢?自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是千古不變的帝王之術。曹昂記得蔡威對他的恩情,不想做個忘恩負義之輩,但是,若蔡威有一天,當真威脅到他,曹昂想,自己也不會手軟。
可是益州之戰,近在眼前,往後的事,還是留給以後在想。當前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對付劉備。
比想象中的要難許多,單單攻克一個巴東郡就夠曹昂等人折騰半年還多。倒不是說巴東守軍多悍勇,而是益州之地,地勢崎嶇,易守難攻。道路狹窄,多深山老林,一個不小心便會走迷路,光後勤和行軍就比平常慢了許多,戰事進攻自然也快不到哪去。
等到建安十七年的六月過去以後,眼看戰事還沒進展,曹昂開始有了回師的打算。蔡威這時才出言提醒他:先等等看,孝直應該不會讓咱們等太久了。
果不其然,在這話說過的半個月後,法正和張松在一天深夜來到了曹軍營中。張松帶來的,是一張益州境內所有山脈河流的詳細地圖,連行軍路線哪裏最合適都有明確標註。而法正,則捧回了益州十四郡一百四十六縣的布防圖,以及九郡八十七縣官吏的投誠書。
“十七年事於益州,終不負君之所托。”這是法正在把東西交給蔡威曹昂後說的第一句話,這話說完,法正就眼睛一閉“咚”的一聲,栽倒在桌案上。
蔡威臉色瞬間變的慘白,他把人攙起以後,聲嘶力竭地沖著門口的親衛:“去叫大夫!快點!”
在那之後,曹昂印象就有些模糊了,只記得有進進出出的郎中以及一個個搖頭嘆息的表情。
益州的戰事在有些那些東西以後,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劉備於成都城破之日自戕,帳下關羽被俘自盡,張飛、黃忠戰死。而諸葛孔明則突圍而出,去向不詳。
到建安十八年初,益州已經徹底平定。而回程之後的慶功宴上,這幾年跟隨曹昂建功立業的將士都列席在側,受了不錯的封賞。卻獨獨蔡威缺席,沒有受任何賞賜。
曹昂派去請蔡威的人被他一次次的打發回來,再去請,依舊不見來人。等仔細一問才知道……拜慶功宴的那日,正好是法正病危的時候。蔡威和孫蘅就在法正的新府上,送走了法正最後一程。
聽說那天宴後,龐統去了蔡威家裏,。蔡威拉著他,兩人對坐著喝了近十壇的酒。酒濃人醉時,蔡威“啪”的一下摔了酒壇,低下頭,肩膀微顫,緩聲道:“士元,……我累了”
“啊?什麽?”龐統喝的有些高,聽到這話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或者是……難以置信。
“十二歲離家,二十二年……功成名就。我當年的目的達到了,想歇歇了。”
“可是……”龐統欲言又止:當年的目的達到。可是你心裏當真甘心嗎?
功名利祿,半生奮鬥,如今終於在手,就這麽輕飄飄一句“我累了”,就當真要就此丟下?便是你自己當真這樣,曹子修那裏也未必會信呢。
“煙雲過眼,風流自知。旁人如何,與我何幹?於曹氏,蔡某問心無愧。”
龐統默然:於權勢一途,追求時,野心勃勃,全力以赴。放手時,又灑脫豪邁,舉重若輕。仲儼這算不算名士風流?
建安十八年秋,群臣上書,向劉協諫曹操受九錫事。
建安十八年十一月,劉協下詔禪位。次年三月,曹操於鄴城銅雀臺受封九錫,登基為帝。逾月,禪位長子曹昂。稱太上皇。
253煙雲過眼 下
曹昂的回憶終止在首領太監尖細的回稟中,“陛下,鎮國公世子蔡涵在殿外求見。”
曹昂楞一片刻,放下手中的竹簡,“宣。”
首領太監弓著身子退出,不一會兒領來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兒。男孩兒樣貌精致如玉,長得唇紅齒白,朗眉星目。眉目如畫,眸似點漆。一身貴氣的紫衣熨帖整潔,穿在他身上竟還憑白多出一份鮮活的靈氣。只是這會兒他似乎有了煩心事,眉宇間微微蹙起,但眼神清亮,薄唇緊抿,倒端的一副小大人模樣。
曹昂眼見著蔡涵在他面前不卑不亢地行禮,問安後,才開口出聲:“涵兒,可是想出宮去見見你父親。”
蔡涵眼角上挑,點點頭,不帶掩飾地回答:“請陛下恩準。”
曹昂沈吟片刻,終於是點頭應了:“也好。一年沒見,你父母想必也念你了。去吧,路上多待些護衛,替朕給你父親帶好。”
蔡涵眉目舒展,望著曹昂狡黠地小聲道:“那……涵兒是替陛下給鎮國公帶好?還是替皇伯父給父親帶好呢?”
“臭小子!”曹昂一楞,佯斥了蔡涵一句後,站起身到蔡涵跟前替他撣了撣衣襟,“是替伯父行了吧。告訴你父親……百業待興,朝中正是用人之際,他若是在外頭逛夠游夠,就趕緊給朕滾回來!”
蔡涵眸中星光一閃,嘴角掛笑,小小聲地嘟囔道:“皇伯父其實是看不慣父親游山玩水,心裏嫉妒了吧?”
曹昂拍了他一下,輕斥了句:“就你機靈。”然後叫過身邊的宮人,囑咐好蔡涵出宮的事,才給蔡涵放行。
蔡涵乖巧地看著曹昂把一切安排好,又守禮地謝恩以後,才邁著小方步,掛著得逞的笑容離開禦書房。
只是前腳剛離開,後腳蔡涵臉上的笑就消失了。小家夥回望著自己身後跟隨著的一串護衛,垂眸盯著繡雲靴尖,輕輕地嘆了口氣:自己父親和皇帝之間到底有什麽樣的糾葛,蔡涵雖沒有親歷,但多多少少還是能猜度一二。
朝中人都道,他蔡涵是長安城中最受皇寵的小輩兒。不光是在諸位王子世子中,就連皇子裏,恐怕除了太子,也就只有他最得曹昂疼愛。沒有一個孩子,未及周歲,即被冠上了世子的封號,之前是襲東海侯,後來便是鎮國公——赫赫一個鎮字,隨無封地,卻足夠響亮。一個大魏開國唯一一個國公封號落在了他父親身上。即便他父親一直不接受,宮裏也一直稱他鎮國公世子。
他是唯一一個在五歲時候就得皇權特許,能自由出入掖庭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六歲就入宮伴讀,隨侍儲君左右的人。更是大魏頭一個七歲即得太上皇賜字叔恒的孩子。
恒者,永久也。蔡涵不知道,這是不是在向他們家變相的表示什麽。是富貴尊榮的長久,還是君恩常在在長久?
那份君恩到今天,似乎已經參雜了太多的東西,有關懷、有愧疚、有補償。
宮中的老人對當年東海侯離京之事,總是諱莫如深的。
不過好在太上皇是個明白人,這個老人一點而也不避諱地告訴他他們曹家登上帝位時,到底有多少人建功,有多少人犧牲。在談到他父親時,老人家會出乎意料的沈默片刻,然後蹙起眉,手敲著桌案嘆息:“這件事……是非曲直無人能說……孤會告訴你孤知道的整件事情來龍去脈,不過孰是孰非還需你自己判斷。”
那是曹昂稱帝的次月。新皇登基,原本是該大赦天下。可是蔡威卻空前執拗的出列反對。理由很簡單:亂世重典。如今天下新定,諸患未除,貿然大赦天下,必然引來無窮後患。
這話說的在理,曹昂自然也明白這事,可是他明白不代表他手下的所有臣子都明白。人至高位,見到的場面越多,看到的黑暗就越多,牽扯的利益也越多。蔡威一個不赦天下建議遞上去,幾乎是得罪了大半個朝堂的人。多少的舊日官僚,多少的世家豪門,等著這一次皇帝大赦時收買人心,大撈一筆,又有多少人親朋故舊或者裙帶姻親曾因為一些問題被關被拘,等著這次機會,重獲自由。蔡威這建議一提出,幾乎所有計劃都被打亂。
曹昂眼望著亂糟糟吵成一片的朝堂,“啪”的一聲拍了桌子,甩袖而起:“退朝!”
“蔡仲儼,你留下。”曹昂從牙縫裏繃住留人的話,等到百官退下,才帶著蔡威腳步匆匆到了禦書房。
門一關閉,曹昂就豁然轉身,盯著蔡威目光灼灼地質問:“仲儼,你到底想幹什麽?”
蔡威垂著眸,老神在在,完全沒有挑起朝上一團亂麻的自覺:“世家多弊端。陛下,難道您不覺得豪門大族對朝堂影響過重了嗎?”
曹昂抿了嘴,握著拳頭,不發一言:他當然知道權門多憂患,尤其現在,亂世剛定,它們還已經掌握著財富,權力,和兵源。若要國家之長治久安,必然得削弱世族之權。可是削權這事相當於削藩,稍有不慎,就會動搖根基,使國體不寧。
曹昂想到此苦笑著回過身,看著蔡威嘆息道:“仲儼,朕現在實在看不透你了。以前你說你要建功立業,把蔡家變為新的世家。朕信你。你做到了。現在你又說世家多弊端,要朕放手削權,朕也信你。可是你想過沒有,這裏觸動的會是多少人的利益,這裏動搖的會是多大的根基!仲儼,朕很不解,你到底在求什麽?富貴功名於你,到底意味著什麽?為什麽要把到手的東西再扔掉,又為什麽總做一些於你來說很無謂的事呢?”
蔡威那時沒說話,只是垂著眸,淡淡笑了。雲淡風輕模樣讓曹昂覺得這人已經不是當年他熟悉那個野心勃勃,一心執著於名利之事的蔡威了。
時間的魅力有多大?
可以把純孝忠厚的大公子打磨磨成一個大局為重,沈穩縝密的君王。也可以把一個意氣風發,行事肆意的少年郎錘煉成榮辱不驚,舉重若輕的智者。
“這事你容朕再想想吧。”最後,曹昂是如此答覆的蔡威。蔡威也沒再開口,很安靜地退了下去。
可是沒等曹昂想出自己到底要不要對世家下手,又該怎樣下手,朝堂之上,彈劾東海侯的奏章就像雪片一樣飛上了曹昂的禦案。罪名五花八門,言辭天花亂墜,看的曹昂心頭一陣火氣:連東海侯夫人的身份都能被他們拿來說事!他們還有什麽損招是使不出來的?
可偏巧此時,司馬懿說的一句話卻讓曹昂上了心:孫權雖然歸順,但舊部未必全都心服。
蔡威原本就是江東的女婿,就憑他身邊多年只有孫夫人一個,足見此人對孫夫人重視。蔡威在軍中威望極高,尤其蔡威舊部,根本不用虎符令箭,只需蔡威一句話,他們立刻就能整裝待發,刀柄出鞘。如此三樣累加,孫夫人身份被人擔憂,也不是無端而來。
曹昂心裏矛盾。其實坦白講,孫蘅這種身份除了嫁給他以外,嫁給誰,都會被懷疑。只是輪到蔡威身上,這種懷疑會被空前放大。司馬懿的話其實很有道理,權門是朝堂未來的隱患,而歸降的舊日諸侯則是眼下的隱憂。
曹昂在沈思片刻以後,終於還是做了一番部署。然後在皇宮禦書房中,宴請蔡威。
說是宴請,其實不過是兩個人小酌而已。拋了身份和地位,拋了隔閡和分歧,曾經很好的相識,在那日絲毫還能找到些舊日的光影。
酒至酣時,曹昂擡起頭,望著蔡威:“仲儼可曾聽說朝堂之上的一些……流言。”
蔡威擡起杯,放在唇邊似笑非笑地看著曹昂。然後他說了自曹昂登基以來他從未再說起的一個稱呼:“子修啊,你不是都已經做好的決定了嗎?”
曹昂一楞。
蔡威卻已經站起身,背對著曹昂:“夠了。今天這番刻意提醒,也不枉你我二人相交一場。子修,多保重吧。”
“你這是……”曹昂有些發傻。
蔡威捏著酒杯走向門邊,拉開門,回身對曹昂說:“時機還不對。子修,我累了,想帶著妻兒去游山玩水了。”
“……其實你大可不必……”
“大可不必什麽?子修,這是我最後一次這麽叫你。或許你自己現在還都沒想明白。做一個守成之君容易,可是要做一個千古帝王則太難。等你什麽時候想通了,什麽時候……再來尋我吧……只要那時候……我還活著……”
蔡威說話音一落,就狠狠地把酒杯摔在了地上,然後仰天大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禦書房。
而幾乎是他玉杯落地的下一秒,禦書房梁上、櫃後等所有不起眼的角落都湧出了全副武裝的宮中侍衛,一個個看著曹昂全然捏杯呆楞的表情,全都不知所措了。
“陛下……”
“退下。”曹昂很輕地說了這一句,等所有人離開後,才合上眼睛,無力地撐上了桌案:高位孤寒!原來皇位上的稱孤道寡不只是之拿架子的說說而已。這個位置還在逼迫著你去踐行。
此事過後的第二天,東海侯蔡威上書致仕,曹昂不許。半個月後,蔡威再次上表。曹昂開始授東海侯世子自由出入掖庭特權,對蔡威的上表置之不理。等到一個月後,蔡威上書第三次時,曹昂終於忍不住把人叫來:“你就當真要走?”
“難道還能陛下再來一次三百刀斧手埋伏其中,只等陛下摔杯為號?”
曹昂楞怔沈默。在第二天大朝時,力排眾議,加蔡威鎮國公封號,放蔡威一行離開。送人時,曹昂下了道蔡威意料之中的口諭:鎮國公世子六歲啟蒙時,入宮為儲君伴讀。
這是一種恩寵的延續,當然也是一種對蔡威的牽制。這條口諭發布,曹昂就做好了蔡威會激烈反對的準備,可惜他又失算了。蔡威只是笑了笑,接了旨。然後帶著妻兒,揚塵而去。
這一去,就是兩年。兩年間,除了清明時節,蔡威再不入新都長安。便是送蔡涵來宮裏時,也是小蔡涵自己從長安門外帶著護衛到宮裏跟曹昂報道。
蔡涵記得自己初入宮見到曹昂時,曹昂的詫異與驚喜,私底下,曹昂甚至要求他和諸位王子一樣,叫他伯父。
蔡涵對這事可有可無,不過犯錯闖禍時,這稱呼是一定會叫出口的,那樣先生或者太傅罰他時,多少都會看皇帝面子,輕拿輕放。
現在小蔡涵想到自己可以去見父母,雖面上不顯,心裏卻是萬分雀躍的。四月的雨絲很細密,打在身上,並不覺得疼。蔡涵自出宮後就上馬一路向東門而去。等到了目的地時,看到城外茶肆內,站著的兩個熟悉身影時,一直小大人模樣的蔡涵才一下濕了眼眶。
小男孩兒翻身下馬,一把扔了韁繩,飛跑著向茶肆沖去。
“父親……娘親……”
近一年骨肉分離。小小的孩子一到雙親身邊,哪裏還有宮中的那份應對自如沈穩和狡黠,早已淚盈於睫,聲帶哽咽。
孫蘅抱著兒子軟軟的身子,也是無聲流淚。
蔡威站在原地,脊背挺直,眼神柔和地看著蔡涵,一言不發。
哭了好一會兒,蔡涵才從母親懷裏脫身而出,不好意思地擦擦眼淚,仰頭對蔡威說:“父親,兒子來時,陛下讓兒子替他帶好。”
蔡威摸摸兒子腦瓜,在自己胸前比了比,似乎是在丈量兒子是否長高。聽到這話,他也只是淡淡地挑了挑眉:“哦?”
“涵兒覺得……陛下好像……後悔當初所為了。父親,您是不是……”
眼看著兒子在替曹昂說情,孫蘅彎下腰,直視著蔡涵的眼睛,語重心長道:“涵兒,你可知道你父親為什麽離開長安。”
“難道不是因為陛下他……”蔡涵想起太上皇說的事,下意識地以為自己父親離開長安離開朝堂是因為皇帝逼迫他嗎?
“不是。”孫蘅回答萬分肯定。她偏頭看了看含笑著望著她和孩子的蔡威,扭頭對兒子繼續說:“不是陛下在逼迫你父親,是你父親在算計陛下。他呀,從你孝直伯父去世就一直想出來走走。你士元叔父他們幾個是知道的,只是一直沒說。那件事的彈劾折子什麽的,你以為你父親當真一點也不知道?即便他不知道,你二姑丈總知道吧?再說還有你奕表哥和他岳丈辛毗都在尚書臺,怎麽可能一點消息也不給你父親透露呢?”
“可是……”蔡涵蹙起了修長的眉,似不解地看著自己父親,“您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做一點反擊呢?父親,您不是跟涵兒說……要有仇必報,有恩必還嗎?”
蔡威點點頭,揉著兒子腦袋嘆道:“天下很大,為父何必拘泥於一方天地。有些事,看過,體味過,才算不枉此生。再說,誰給你說我是致仕?為父這叫體察民情,以待後用。”
蔡涵苦惱此擰緊眉,困惑疑慮。
蔡威也不再多說,只是一邊牽起孩子的手,一邊攬過孫蘅,掃視了下被他包下的茶肆問道:“想吃什麽?”
蔡涵眨著眼,報了一串的菜名。然後就傻楞楞地看著自己父親摘下束腕,挽起袖子,向竈間走去。
蔡涵張了嘴巴,求助地看向自己母親孫蘅。孫蘅卻把食指放在嘴邊,對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壓低聲音告訴他:“這是你父親的心意,等會飯菜上來,多吃些。”
蔡涵覺得腦子一陣淩亂。等到所有飯菜都被張羅上桌時,蔡涵還雲裏霧裏,滿眼不敢置信的模樣。
一頓飯吃完,蔡涵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麽: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英明神武的父親,手裏除了能開弓,能執劍,能指點江山,運籌帷幄外,居然還能……掌勺!
這個認知讓蔡涵感覺覆雜了一會兒,但不久就釋然了。一直以自己父親為偶像的男孩兒決定自己將來也要像他學習。什麽君子遠包廚,去他的。他小爺樂意就好。
飯後三口人湊在一處,很是親昵的說了不少的私房話,席間小蔡涵盯著父親的臉,上下打量著,最後問:“父親,您怎麽一點也不見老?”
蔡威沈吟地瞇起杏眼,眸光流轉間,竟多出無限風華。
孫蘅看的一時失神,看看丈夫,又瞧了眼兒子後,小聲感慨道:“這張臉,不知要引來多少女子嫉妒愛慕。”
蔡涵一怔。
卻聽蔡威已經熟練接口:“這其中可曾有你?”
孫蘅到是大方:“自然是有的。不過……我說的是涵兒。涵兒將來可切莫學你父親。”
孫蘅說的含糊,蔡涵到底也不知道她要表達的不要學他父親到底指哪一方面。
等到時辰差不多時,蔡涵被人催促著依依不舍地上馬離開。他身後依舊有一串的護衛護送。
蔡威跟孫蘅一直把兒子送進長安城門,駐足於外眼望著兒子離去。
回過身將行時,長安城的守將不知從何處得知消息,小跑著過來蔡威跟前,討好地奉上兩柄雨傘。
蔡威看了看,沒接。
守將以為蔡威是嫌他不會辦事,趕緊打開傘,撐在他頭上。
蔡威瞄了一眼傘柄,淡淡地搖了搖頭。拂開頭頂的遮擋,拉起孫蘅,大步流星地走入雨中。
“我不喜歡被遮住視野,也不喜歡看人離開。”
孫蘅聽言緊握住蔡威的手:還是一樣的人,一樣的風骨,不一樣的只是相比之前,他更加沈澱,更加知道珍惜。更加知道,在放緩行路腳步的同時時,明白回頭,欣賞來時的風景。
雨絲已經在下。
東海侯夫妻二人到底沒有拿傘,就在雨幕中,漸漸遠去了身影。
254王佐之傷(上)
一個人若是為自己所忠猜忌,為自己所執拋棄,會變成什麽樣子,
一個外柔內剛,執著入骨的人若是冷了心,會生出多大的絕望,
唐薇不知道……她的丈夫到底是怎麽挺過那一段讓她不堪回憶的日子的。這麽長時間過去,她只覺得,那段日子於她而言,當真是一種煎熬,熬至滴水成冰。
建安十三年的歲末,她帶著孩子在鄴城中自家府邸閉門不出,低調平穩地準備著又一個新年的到來,荀彧不在,她於人心浮動的荀府而言,就是定?納裾耄是抱廈的大梁h鄴城都已經被四方戰事弄得人心惶惶,荀府卻依舊安定和順,四平八穩i惺樘ㄇ榭鑫<保荀彧生死未知,無數人都在詆毀他,質疑他k們猜度,荀令君是否也參與了許都之變的謀劃k卻依舊堅韌如初,似渾然不覺一般面無表情,安之若素?1t;br> 只是這安之若素註定會在大年前的除夕夜被打斷。
建安十三年歲末的除夕,夜幕剛剛降臨,荀府的管家就神色驚慌地跑到唐薇跟前:“夫人,大人……大人和郭大人一起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