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殘月西流(2)C
關燈
小
中
大
更新時間2013-10-2 21:48:31 字數:1487
這時,她的父親在全國教育界很有影響,尤其是在倫理學研究上知名度很高。她的父親一邊教課,一邊主持創辦湖南大學。辛亥革命前,他和好友章士釗就曾醞釀過創辦湖南大學。歸國後不久,在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餘歸國後對教育之所感》中,又提出創辦湖南大學的設想。1916年底,北洋政府成立了“湖南大學籌辦處”,由她的父親主持其事。
然而,由於經費困難,湖南大學的籌建工作一波三折。1917年,章士釗在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館長,兼邏輯學高級講師;他向校長蔡元培推薦她的父親到北大出任倫理學教授。蔡元培同意,函邀她的父親前往北大執教。此時,她的父親早對軍閥張敬堯在湖南的倒行逆施不滿,又向往北大的民.主自由學風,接到蔡元培的邀請後,便欣然應聘。1918年6月初,他舉家遷往北京。
臨行前,他、蔡和森、蕭子昇、羅學瓚、張昆弟、陳昌、已改名為向警予的向俊賢、陶毅、蔡暢等人前來送行。她看見他們,心裏依依不舍,悵然若失地說:“我們到了北京,只怕難得見面。”
說罷,她望著即將分別的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但是,眾目睽睽,他沒有說什麽。
上車時,她又說:“我真想留在長沙,和你們在一起。”
向警予說:“到了北京後你可要多來信,報告好消息啊。”
她若有所指地回答:“你們要記得我!”
“你也要多寫信和我們聯系呀!”這時他會意地回答,“我們會想著你的。”
到達北京以後,她的父親住在鼓樓附近的豆腐池胡同9號。
在北大,她的父親負責講授兩門學科,一門是“倫理學”,這是本科的必修課;一門是“倫理學史”,這是選修課。他講授倫理學用的教材是德國人鮑爾生寫的《倫理學之根本問題》。這本書是他自己從日文翻譯過來,並由北京大學出版部正式出版。他講的《倫理學史》,則主要是用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吉田靜致的《西洋倫理學史講義》。在長沙期間,他把這本講義譯成中文,當作高師學生的教材,但是沒有翻譯完。此書1919年北大出版時稍有添補。1920年他逝世以後,又曾經再版。胡適在再版的《跋》中,對該書作了很高的評價。
豆腐池胡同在鼓樓後面,9號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她的父親在門上仍掛著一塊銅牌“板倉楊”。
來到北京後,她哥哥轉入北京匯文學校就讀,她仍然在家。
這時她已經17歲了。母親向氏為她做了一件杏花綢的薄棉衣,一件漂亮的淺灰色綢料夾衣,她不穿,給了嫂嫂李一純。媽媽想給她打幾件首飾,她也不要,笑說母親是“俗人之舉”。
在北京,她沒有改變以往在長沙時的習慣,她不講吃,不講穿,不追求個人享受,仍然穿著粗衣布裙,梳著普通的蝴蝶頭。她無意於京城的繁華、古建築的美好,卻非常關心時局的發展。
時代在向前發展。這時的北京大學成為了新思潮的會聚地點。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常到這裏講學,宣傳革命道理。《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倡導新文化運動的革命刊物到處都是。
她認真閱讀這些刊物,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新知識,吸收各種新思想。
但是,在北京的日子裏,她又總是覺得像缺少了什麽似的,常常懷念起在長沙的那些難忘歲月。究竟缺少了什麽呢?她開始還不甚明白。後來,她才越來越強烈地感到,家裏缺少過去那種生氣勃勃的討論會,北京缺乏長沙那些談得來的朋友,在學習上,也沒有像他這樣的兄長做老師。於是,在家裏,她更加拼命地看書學習,以求擺脫孤寂無朋的落寞。
然而,每當她碰到新問題,百思而不解的時候,便又禁不住想起他深入淺出地為她剖析疑難的情景,突然之間,她有一種感覺:那是多麽幸福的時刻!他鏗鏘有力的談吐、和藹可親的面容、高瞻遠矚的議論,猶在她的眼前耳邊,立即,她又精神一振。
有時,讀書感到疲勞了,她合上書本,用手支撐著下頜,不禁在想:“要是他能到北京來,該有多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時,她的父親在全國教育界很有影響,尤其是在倫理學研究上知名度很高。她的父親一邊教課,一邊主持創辦湖南大學。辛亥革命前,他和好友章士釗就曾醞釀過創辦湖南大學。歸國後不久,在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餘歸國後對教育之所感》中,又提出創辦湖南大學的設想。1916年底,北洋政府成立了“湖南大學籌辦處”,由她的父親主持其事。
然而,由於經費困難,湖南大學的籌建工作一波三折。1917年,章士釗在北京大學擔任圖書館館長,兼邏輯學高級講師;他向校長蔡元培推薦她的父親到北大出任倫理學教授。蔡元培同意,函邀她的父親前往北大執教。此時,她的父親早對軍閥張敬堯在湖南的倒行逆施不滿,又向往北大的民.主自由學風,接到蔡元培的邀請後,便欣然應聘。1918年6月初,他舉家遷往北京。
臨行前,他、蔡和森、蕭子昇、羅學瓚、張昆弟、陳昌、已改名為向警予的向俊賢、陶毅、蔡暢等人前來送行。她看見他們,心裏依依不舍,悵然若失地說:“我們到了北京,只怕難得見面。”
說罷,她望著即將分別的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但是,眾目睽睽,他沒有說什麽。
上車時,她又說:“我真想留在長沙,和你們在一起。”
向警予說:“到了北京後你可要多來信,報告好消息啊。”
她若有所指地回答:“你們要記得我!”
“你也要多寫信和我們聯系呀!”這時他會意地回答,“我們會想著你的。”
到達北京以後,她的父親住在鼓樓附近的豆腐池胡同9號。
在北大,她的父親負責講授兩門學科,一門是“倫理學”,這是本科的必修課;一門是“倫理學史”,這是選修課。他講授倫理學用的教材是德國人鮑爾生寫的《倫理學之根本問題》。這本書是他自己從日文翻譯過來,並由北京大學出版部正式出版。他講的《倫理學史》,則主要是用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吉田靜致的《西洋倫理學史講義》。在長沙期間,他把這本講義譯成中文,當作高師學生的教材,但是沒有翻譯完。此書1919年北大出版時稍有添補。1920年他逝世以後,又曾經再版。胡適在再版的《跋》中,對該書作了很高的評價。
豆腐池胡同在鼓樓後面,9號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她的父親在門上仍掛著一塊銅牌“板倉楊”。
來到北京後,她哥哥轉入北京匯文學校就讀,她仍然在家。
這時她已經17歲了。母親向氏為她做了一件杏花綢的薄棉衣,一件漂亮的淺灰色綢料夾衣,她不穿,給了嫂嫂李一純。媽媽想給她打幾件首飾,她也不要,笑說母親是“俗人之舉”。
在北京,她沒有改變以往在長沙時的習慣,她不講吃,不講穿,不追求個人享受,仍然穿著粗衣布裙,梳著普通的蝴蝶頭。她無意於京城的繁華、古建築的美好,卻非常關心時局的發展。
時代在向前發展。這時的北京大學成為了新思潮的會聚地點。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常到這裏講學,宣傳革命道理。《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倡導新文化運動的革命刊物到處都是。
她認真閱讀這些刊物,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新知識,吸收各種新思想。
但是,在北京的日子裏,她又總是覺得像缺少了什麽似的,常常懷念起在長沙的那些難忘歲月。究竟缺少了什麽呢?她開始還不甚明白。後來,她才越來越強烈地感到,家裏缺少過去那種生氣勃勃的討論會,北京缺乏長沙那些談得來的朋友,在學習上,也沒有像他這樣的兄長做老師。於是,在家裏,她更加拼命地看書學習,以求擺脫孤寂無朋的落寞。
然而,每當她碰到新問題,百思而不解的時候,便又禁不住想起他深入淺出地為她剖析疑難的情景,突然之間,她有一種感覺:那是多麽幸福的時刻!他鏗鏘有力的談吐、和藹可親的面容、高瞻遠矚的議論,猶在她的眼前耳邊,立即,她又精神一振。
有時,讀書感到疲勞了,她合上書本,用手支撐著下頜,不禁在想:“要是他能到北京來,該有多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