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君臣
關燈
小
中
大
思齊大腦飛速運轉。
看這個情形, 應該是曹操先詢問了阿父意見,希望得到對方肯定回覆,並想著如果能劉赟夠支持自己, 幫著自己沖鋒陷陣那是最好。
但劉赟很明顯不是那種為人搖旗吶喊的主兒,否則憑著他的地位和早期同曹操的關系,早就抱上了曹操的大腿,也不會一直混成這幅高不成低不就的樣子。
劉赟既不想跟曹操對著幹,也不想跟宗親和漢室舊臣們搞對立, 這次還是打算像往常一樣繼續和稀泥。
而曹操最近被宗親們反對, 被漢室舊臣反對, 甚至連自己陣營的荀彧、荀攸等人也反對, 和荀彧一直交好的郭嘉也一直沒有表態。
曹操心中十分不滿, 看到如今只想和稀泥的劉赟也格外不順眼。
正在這時候,思齊進來了。
曹操沒打算和劉赟明著翻臉, 但也不想跟他繼續無意義地這麽聊下去,他轉頭問思齊意見, 也是想找一找認同感。
曹操直覺,思齊這次不會讓自己失望。
思齊想了想,對曹操道:“既然陛下有意向要晉封您為魏公,若是您也願意, 只管應了便是。”
對於曹操想要進封魏公這事, 雖然朝中之人眾說紛紜,漢室宗親也都有了反應,但這件事對於思齊而言關系並不大,故而她對這件事情也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看法。
反正現在漢室形同虛設, 曹操掌權這麽多年, 一直都是朝廷當中說一不二的第一人, 封和不封也沒什麽區別。
相比他的兒子曹丕而言,曹操本人已經算是保守了。
既然曹操晉封魏公對國計民生沒什麽害處,他想封就封吧,都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上了,自然不會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
曹操還是一個很註重儀式感的人,每次他有什麽想法,都會先派人明示皇帝,經得皇帝允許後,再打著皇帝的名義說這件事。
這次也不例外。
依著曹操的說法,這是皇帝“想晉封他為魏公”。
思齊作為朝廷的翁主,守法好公民,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曹操臉色終於緩和了些許。
曹操認為思齊是個自幼就見事明白的女郎,這麽一看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雖然她的支持對於這件事起不到什麽大的作用,但今天得到了她的肯定,自己就覺得心情愉悅了不少。
曹操也覺得很奇怪,思齊一個皇帝的嫡親堂妹,朝廷正經封誥的漢室翁主都不計較自己晉封魏公的事情,那些跟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們又在那裏計較個什麽勁兒。
他想做的事情,沒人能夠阻攔,他一直想著尊重他們的意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結果這麽多年了,他做了這麽多的努力,卻一直換不來他們的另眼相待。
現在看來,即便漢室式微至此,只要他壓在漢獻帝頭上一日,這些人對他就永遠不滿意。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建安初年的他,還需要看漢獻帝臉色,跟董承等人周旋。依他現在的實力,只要頒布命令就好,那些不服氣的,不想舉兵造反,也只能憋著。
曹操繼而意識到,如今他權柄漸漸大了,不需要再去顧及那些漢室宗親的看法,也不需要找人去平衡那些根本不會對他產生影響的宗親勢利。
他們若是不服氣,也只能憋著,反正他也沒想要采納這些人的意見。
既如此,劉赟用處也就不大了,他在荊州駐守的那幾年,宗親們也沒翻出什麽水花。
而劉赟若是一直留在朝中反而不好,有太多對漢室抱有幻想的人凝聚在他和皇帝的周圍,形成小團體,反而對現在的自己有些不利。
劉赟畢竟跟著自己在鄴城拘束了這麽多年,如今時候到了,也該讓他自由飛翔了。
曹操離開後,沒過幾日又給黎王府下了新的詔令,讓劉赟不需繼續留在鄴城,早些收拾收拾去封地發展。
此令一出,朝中又有不少人為思齊鳴不平,覺得曹操這是在卸磨殺驢,強烈呼籲給劉赟一個公平公正的待遇。
劉赟則不然,得了這個詔令後,覺得輕松又高興。
好像誰願意給曹操效力似的。
這尊大神人也算不錯,但一天天的情緒太過不穩定,幾年下來他覺得自己心臟明顯變得不大好。
雖然和曹操搭檔了這麽多年,也在鄴城住了有些年頭,但劉赟感覺對這裏沒什麽好留戀的。
終究還是回去自己封地更是舒坦一些。
= =
這次曹操想要晉封魏公的事情,對於朝廷眾人又是一次巨大沖擊,那些來自漢室的反對之聲雖然讓曹操心生厭煩,但終究還能接受。
而荀彧等“自己人”提出的反對意見讓曹操覺得無所適從,始終接受無能,既委屈又憤怒。
劉赟被曹操作為棄子後心中高興,慶幸自己終於可以去封地和家人一起過想要的生活,而荀彧則不然。
雖然當初也是為著正統,沖著皇帝和漢室的緣故才選擇了曹操,但朝廷能有今日局面,也都是他這麽多年來的努力和心血。
曹操一步步走了上來,從司空到丞相再到公侯,每過幾年都會再上一層臺階。
荀彧覺得,曹操不會滿足止步於魏公,可魏公再往上就是皇帝,如果這次不給曹操降一降溫,等曹操成為魏公後,又會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如此一來,只有坐上了皇帝的位子,曹操才能真的滿意。
荀彧十分擔心,曹操會控制不住自己,最終拿下皇帝之位,從而背上篡位的罵名。
這次他心裏著急,勸得也有些露骨,還不只勸了一次。
而曹操一點也沒有回頭的意思,反而惱上了他,兩人也因此鬧得十分不愉快。
思齊和郭弈約著去城郊踏青回來,就聽說荀彧病了。
思齊剛剛采購了一批棗子和紅豆,特意帶了各色棗泥和豆沙做成的小點心去舅父家中探病。
思齊一直都是荀府的常客,門房的人一見到成平翁主便將她邀請了進來,帶她去了荀彧房間。
思齊推開門進來,見到了正在荀彧床邊侍疾的荀惲。
荀惲成年後就一直留在了許昌任職,估計是也聽說荀彧病了才趕來了鄴城照顧父親。
思齊已許久不見荀惲,只聽說他和曹家女郎成婚後一直感情很好,如今也已兒女雙全。
此時的荀惲現在荀彧床前,臉上籠罩著一片陰雲。
思齊對著荀惲詢問了荀彧的病情,得知對方只是積勞成疾,只需好好吃藥靜養一段時日便可痊愈,也便放下了心來。
外頭又有不少同僚前來探病,荀彧此時不想見人,便讓荀惲去前頭接待,自己也好陪著思齊說說話。
荀惲臨走之前,對思齊道:“丞相身邊的人昨兒透了口風,要請阿父前往譙郡,代為監軍。阿父聽從安排,執意要去,可他畢竟勞碌了一輩子,如今身體不好,經不得長途跋涉,還請阿妹代我勸勸阿父,若是實在要去,也要等身子好了之後再動身。”
思齊記得,歷史上的荀彧也是因為反對曹操進封魏公,惹惱了對方後被調離中央,去地方監軍,最後死在了路上。
對於荀彧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積勞成疾而亡,有人說是因為被調離中樞郁郁而終,也有人說是看了曹操給的暗示服毒自盡……總之都是一些說不上好的結果。
如今曹操也有了自己成熟的謀士體系,願意輔佐他的人前赴後繼,身邊已不再缺人。
荀彧被曹操冷待,由荀彧引線介紹給曹操的荀攸和郭嘉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思齊開始擔心起了荀彧的命運,若是一代英才要註定如此消亡,還不如重整旗鼓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今的荀彧也是憋著一口氣想跟曹操較勁兒,明明去跟曹老板服個軟說一聲就能避免的事,他卻偏偏要拖著病體卡著曹操規定的時間點去任上。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荀彧再是聰明也是個人,是人總會有情緒,而這些事情一旦帶入了情緒,就很容易變得執拗,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找出最優解。
思齊並沒有再勸荀彧,而是給了他一個承諾:“舅父你先在家安心養病,外頭那些事情由我來解決便好。”
荀彧還記得曹操想要攻打江東之前,思齊曾經勸過他一次,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因為此事僵得厲害,便對思齊道:“你還是莫要再去尋他了,他如今正在氣頭上,又停了黎王殿下的職,你再去阻止他晉封魏公,難免又要跟他鬧僵……”
思齊微微一笑,道:“我並不反對丞相晉封魏公,所以他也沒有惱我。”
荀彧沈聲道:“這樣於禮不合。”
思齊道:“舅父且看看如今的天下,從前的袁紹,馬騰,劉表,如今的孫權,劉備,劉璋各自割據一方,擁兵自重,不納歲貢,又有哪一樣合乎禮法?如今曹操實力在皇帝之上,他想做的事情就連陛下都阻礙不了。朝代更疊是必然之事,舅父擔心的事情遲早也都會發生……”
思齊說到這裏,看到荀彧臉色都變了,便止住了話頭,轉而道:“不過這次我會小心一些,舅父不用擔心,只管在家等我好消息便是。”
= =
思齊挑了個晴好天氣去曹操府上拜訪,拿著今年新出的春夏學期期末考題去請教曹操。
曹操看了考題後覺得不錯。
思齊道,年前他們在成平舉行了一場考試,按照成績發放一二三等獎學金,效果不錯,這次打算先以成平為試點,舉行一次科考,讓考生考取廩生,秀才,舉人和進士四個等次的功名,並根據最終成績和名次授予職位。
曹操又問思齊,改革成果如何?一切可還順利?
思齊道,還在繼續,但是情況並不樂觀,正如丞相所料,世家對這項改革並不支持。
否則也不用改革得這麽小心翼翼。
曹操不是世家出身,也是一路奮鬥上來的,同思齊一樣,也想打破世家壟斷,給天下學子一個能夠公平上位的機會。
曹操對於思齊越發欣賞,並對她鼓勵道:“好好幹,有什麽難處盡管來同孤商議便是。”
思齊眨了眨眼睛:“現如今便有一個難處。”
曹操也沒想到思齊動作這樣的快,他怔了一下,出聲問道:“什麽?”
思齊對著曹操討好地笑了笑:“如今改革在即,我那裏依然缺人,便想要接舅父和先生他們去成平住上一段時間,也陪他們去北地、去海邊散散心。”
曹操蹙眉,久久不語,臉上神情也變得嚴肅,沒有了方才的和煦。
思齊輕聲勸道:“畢竟君臣一場,終歸還是好聚好散得好。”
思齊這等於是跟曹操要人了,兩人都心知肚明,等荀彧在成平定居後,便不會再回鄴城來了。
“君臣一場”這四個字讓曹操感覺不能更順耳,想起這些年荀彧等人輔佐他多年,不辭辛苦地跟著他南征北戰,能有今日多有不易。若是當真能夠“好聚好散”,也算全了這一段情誼。
曹操最終還是答應了思齊的請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看這個情形, 應該是曹操先詢問了阿父意見,希望得到對方肯定回覆,並想著如果能劉赟夠支持自己, 幫著自己沖鋒陷陣那是最好。
但劉赟很明顯不是那種為人搖旗吶喊的主兒,否則憑著他的地位和早期同曹操的關系,早就抱上了曹操的大腿,也不會一直混成這幅高不成低不就的樣子。
劉赟既不想跟曹操對著幹,也不想跟宗親和漢室舊臣們搞對立, 這次還是打算像往常一樣繼續和稀泥。
而曹操最近被宗親們反對, 被漢室舊臣反對, 甚至連自己陣營的荀彧、荀攸等人也反對, 和荀彧一直交好的郭嘉也一直沒有表態。
曹操心中十分不滿, 看到如今只想和稀泥的劉赟也格外不順眼。
正在這時候,思齊進來了。
曹操沒打算和劉赟明著翻臉, 但也不想跟他繼續無意義地這麽聊下去,他轉頭問思齊意見, 也是想找一找認同感。
曹操直覺,思齊這次不會讓自己失望。
思齊想了想,對曹操道:“既然陛下有意向要晉封您為魏公,若是您也願意, 只管應了便是。”
對於曹操想要進封魏公這事, 雖然朝中之人眾說紛紜,漢室宗親也都有了反應,但這件事對於思齊而言關系並不大,故而她對這件事情也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看法。
反正現在漢室形同虛設, 曹操掌權這麽多年, 一直都是朝廷當中說一不二的第一人, 封和不封也沒什麽區別。
相比他的兒子曹丕而言,曹操本人已經算是保守了。
既然曹操晉封魏公對國計民生沒什麽害處,他想封就封吧,都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上了,自然不會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了。
曹操還是一個很註重儀式感的人,每次他有什麽想法,都會先派人明示皇帝,經得皇帝允許後,再打著皇帝的名義說這件事。
這次也不例外。
依著曹操的說法,這是皇帝“想晉封他為魏公”。
思齊作為朝廷的翁主,守法好公民,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曹操臉色終於緩和了些許。
曹操認為思齊是個自幼就見事明白的女郎,這麽一看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雖然她的支持對於這件事起不到什麽大的作用,但今天得到了她的肯定,自己就覺得心情愉悅了不少。
曹操也覺得很奇怪,思齊一個皇帝的嫡親堂妹,朝廷正經封誥的漢室翁主都不計較自己晉封魏公的事情,那些跟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們又在那裏計較個什麽勁兒。
他想做的事情,沒人能夠阻攔,他一直想著尊重他們的意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結果這麽多年了,他做了這麽多的努力,卻一直換不來他們的另眼相待。
現在看來,即便漢室式微至此,只要他壓在漢獻帝頭上一日,這些人對他就永遠不滿意。
現在的他早已不是建安初年的他,還需要看漢獻帝臉色,跟董承等人周旋。依他現在的實力,只要頒布命令就好,那些不服氣的,不想舉兵造反,也只能憋著。
曹操繼而意識到,如今他權柄漸漸大了,不需要再去顧及那些漢室宗親的看法,也不需要找人去平衡那些根本不會對他產生影響的宗親勢利。
他們若是不服氣,也只能憋著,反正他也沒想要采納這些人的意見。
既如此,劉赟用處也就不大了,他在荊州駐守的那幾年,宗親們也沒翻出什麽水花。
而劉赟若是一直留在朝中反而不好,有太多對漢室抱有幻想的人凝聚在他和皇帝的周圍,形成小團體,反而對現在的自己有些不利。
劉赟畢竟跟著自己在鄴城拘束了這麽多年,如今時候到了,也該讓他自由飛翔了。
曹操離開後,沒過幾日又給黎王府下了新的詔令,讓劉赟不需繼續留在鄴城,早些收拾收拾去封地發展。
此令一出,朝中又有不少人為思齊鳴不平,覺得曹操這是在卸磨殺驢,強烈呼籲給劉赟一個公平公正的待遇。
劉赟則不然,得了這個詔令後,覺得輕松又高興。
好像誰願意給曹操效力似的。
這尊大神人也算不錯,但一天天的情緒太過不穩定,幾年下來他覺得自己心臟明顯變得不大好。
雖然和曹操搭檔了這麽多年,也在鄴城住了有些年頭,但劉赟感覺對這裏沒什麽好留戀的。
終究還是回去自己封地更是舒坦一些。
= =
這次曹操想要晉封魏公的事情,對於朝廷眾人又是一次巨大沖擊,那些來自漢室的反對之聲雖然讓曹操心生厭煩,但終究還能接受。
而荀彧等“自己人”提出的反對意見讓曹操覺得無所適從,始終接受無能,既委屈又憤怒。
劉赟被曹操作為棄子後心中高興,慶幸自己終於可以去封地和家人一起過想要的生活,而荀彧則不然。
雖然當初也是為著正統,沖著皇帝和漢室的緣故才選擇了曹操,但朝廷能有今日局面,也都是他這麽多年來的努力和心血。
曹操一步步走了上來,從司空到丞相再到公侯,每過幾年都會再上一層臺階。
荀彧覺得,曹操不會滿足止步於魏公,可魏公再往上就是皇帝,如果這次不給曹操降一降溫,等曹操成為魏公後,又會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如此一來,只有坐上了皇帝的位子,曹操才能真的滿意。
荀彧十分擔心,曹操會控制不住自己,最終拿下皇帝之位,從而背上篡位的罵名。
這次他心裏著急,勸得也有些露骨,還不只勸了一次。
而曹操一點也沒有回頭的意思,反而惱上了他,兩人也因此鬧得十分不愉快。
思齊和郭弈約著去城郊踏青回來,就聽說荀彧病了。
思齊剛剛采購了一批棗子和紅豆,特意帶了各色棗泥和豆沙做成的小點心去舅父家中探病。
思齊一直都是荀府的常客,門房的人一見到成平翁主便將她邀請了進來,帶她去了荀彧房間。
思齊推開門進來,見到了正在荀彧床邊侍疾的荀惲。
荀惲成年後就一直留在了許昌任職,估計是也聽說荀彧病了才趕來了鄴城照顧父親。
思齊已許久不見荀惲,只聽說他和曹家女郎成婚後一直感情很好,如今也已兒女雙全。
此時的荀惲現在荀彧床前,臉上籠罩著一片陰雲。
思齊對著荀惲詢問了荀彧的病情,得知對方只是積勞成疾,只需好好吃藥靜養一段時日便可痊愈,也便放下了心來。
外頭又有不少同僚前來探病,荀彧此時不想見人,便讓荀惲去前頭接待,自己也好陪著思齊說說話。
荀惲臨走之前,對思齊道:“丞相身邊的人昨兒透了口風,要請阿父前往譙郡,代為監軍。阿父聽從安排,執意要去,可他畢竟勞碌了一輩子,如今身體不好,經不得長途跋涉,還請阿妹代我勸勸阿父,若是實在要去,也要等身子好了之後再動身。”
思齊記得,歷史上的荀彧也是因為反對曹操進封魏公,惹惱了對方後被調離中央,去地方監軍,最後死在了路上。
對於荀彧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積勞成疾而亡,有人說是因為被調離中樞郁郁而終,也有人說是看了曹操給的暗示服毒自盡……總之都是一些說不上好的結果。
如今曹操也有了自己成熟的謀士體系,願意輔佐他的人前赴後繼,身邊已不再缺人。
荀彧被曹操冷待,由荀彧引線介紹給曹操的荀攸和郭嘉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思齊開始擔心起了荀彧的命運,若是一代英才要註定如此消亡,還不如重整旗鼓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今的荀彧也是憋著一口氣想跟曹操較勁兒,明明去跟曹老板服個軟說一聲就能避免的事,他卻偏偏要拖著病體卡著曹操規定的時間點去任上。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荀彧再是聰明也是個人,是人總會有情緒,而這些事情一旦帶入了情緒,就很容易變得執拗,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找出最優解。
思齊並沒有再勸荀彧,而是給了他一個承諾:“舅父你先在家安心養病,外頭那些事情由我來解決便好。”
荀彧還記得曹操想要攻打江東之前,思齊曾經勸過他一次,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因為此事僵得厲害,便對思齊道:“你還是莫要再去尋他了,他如今正在氣頭上,又停了黎王殿下的職,你再去阻止他晉封魏公,難免又要跟他鬧僵……”
思齊微微一笑,道:“我並不反對丞相晉封魏公,所以他也沒有惱我。”
荀彧沈聲道:“這樣於禮不合。”
思齊道:“舅父且看看如今的天下,從前的袁紹,馬騰,劉表,如今的孫權,劉備,劉璋各自割據一方,擁兵自重,不納歲貢,又有哪一樣合乎禮法?如今曹操實力在皇帝之上,他想做的事情就連陛下都阻礙不了。朝代更疊是必然之事,舅父擔心的事情遲早也都會發生……”
思齊說到這裏,看到荀彧臉色都變了,便止住了話頭,轉而道:“不過這次我會小心一些,舅父不用擔心,只管在家等我好消息便是。”
= =
思齊挑了個晴好天氣去曹操府上拜訪,拿著今年新出的春夏學期期末考題去請教曹操。
曹操看了考題後覺得不錯。
思齊道,年前他們在成平舉行了一場考試,按照成績發放一二三等獎學金,效果不錯,這次打算先以成平為試點,舉行一次科考,讓考生考取廩生,秀才,舉人和進士四個等次的功名,並根據最終成績和名次授予職位。
曹操又問思齊,改革成果如何?一切可還順利?
思齊道,還在繼續,但是情況並不樂觀,正如丞相所料,世家對這項改革並不支持。
否則也不用改革得這麽小心翼翼。
曹操不是世家出身,也是一路奮鬥上來的,同思齊一樣,也想打破世家壟斷,給天下學子一個能夠公平上位的機會。
曹操對於思齊越發欣賞,並對她鼓勵道:“好好幹,有什麽難處盡管來同孤商議便是。”
思齊眨了眨眼睛:“現如今便有一個難處。”
曹操也沒想到思齊動作這樣的快,他怔了一下,出聲問道:“什麽?”
思齊對著曹操討好地笑了笑:“如今改革在即,我那裏依然缺人,便想要接舅父和先生他們去成平住上一段時間,也陪他們去北地、去海邊散散心。”
曹操蹙眉,久久不語,臉上神情也變得嚴肅,沒有了方才的和煦。
思齊輕聲勸道:“畢竟君臣一場,終歸還是好聚好散得好。”
思齊這等於是跟曹操要人了,兩人都心知肚明,等荀彧在成平定居後,便不會再回鄴城來了。
“君臣一場”這四個字讓曹操感覺不能更順耳,想起這些年荀彧等人輔佐他多年,不辭辛苦地跟著他南征北戰,能有今日多有不易。若是當真能夠“好聚好散”,也算全了這一段情誼。
曹操最終還是答應了思齊的請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