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庶女
關燈
小
中
大
陳氏乃是濟南大戶人家,父母年老才有的獨女,自小異常寵愛,不懂生計,溫柔賢淑,琴棋書畫,小腳,後嫁於已是童生的李文燁為妻,李文燁考中秀才後,生長女李紫訫,後陳氏父母皆亡,孝期過後,李文燁帶好盤纏獨自帶小廝上京城準備會試。
要說一般家裏娶妻娶賢,有條件一般都不會去選擇陳氏,只因陳氏性格軟弱無棉,雖賢惠卻不是一個管家好手,哪家人家的奴仆不是有一雙好眼睛,都是眼高眉低的,你若軟一分,他們就欺上一分,你若強上些許他們就會倒退一射之地,陳氏上有父母寵愛倒也沒什麽,如若要嫁人那是萬萬不可的。二是因為,陳氏父母皆已年老,又無兄弟姐妹,以後再無依靠。
李文燁乃是當地出名的讀書人,年十二就中童生,後父親去世,因守孝耽誤了三年,到了十六有心求取功名,家裏卻是有心無力,父親早逝,還有三個兄弟姐妹,為了大兒子李文燁讀書,家裏能賣的都賣了,他在家裏吃的是最好的,用的是最好的,兩個弟弟因為家貧都不能讀書,自父親去了之後,田產又被族裏幾個分了一半去,幾間青瓦房也被收回,只留了幾間泥胚房,兩個弟弟早起晚歸的在家裏弄農事,妹妹在家刺繡補貼,李文燁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父親去世,他看盡人世百態,早就發誓絕對要出頭人地。
然心中再有鴻臚,銀兩跟不上,什麽也白搭,一次無意中聽說陳家的事情後,心有謀斷,和家中父母商量後求娶了陳氏,陳氏命家中仆婦打聽李文燁,卻是一個好兒郎,孝順父母,愛護弟妹,又是一個讀書郎,陳氏夫婦兩人商量一下後決定同意兩人的婚事,婚後兩人倒也是琴瑟和鳴,李文燁因靠著自家岳父岳母的關系,家裏的條件好了,越發努力讀書,在康熙三十年時,考中秀才,陳氏當年就生了一女,雖是女孩,但俗話說的好,先開花後結果,陳氏父母看女兒婚後生活美滿,倒也放下了心事,在李文燁的保證下兩人含笑去了,李文燁倒不用再守孝三年,孝期過後正好趕上會試。
沒想,李文燁帶小廝去上京後,只傳來兩封家書,只說考中,還要接著考,路上行程耽誤讀書,就不回來了,留在上京繼續用功,只等考中再回來夫妻共聚等等……
再說李文燁,上了京城後,被京城的榮華迷了眼,越發的想要出頭人地,中了會試後,認識了幾個同科的兒郎,每日一起讀書備考倒也有一番趣味,大家都是漢人,那日無意中大家說起了朝廷裏的漢臣張英的趣事。
原來現任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心中不忿,於是飛書京城,讓家裏最大的官張英打招呼去“擺平”吳家。而張英看後輕撫胡須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後,不由心中羞愧,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墻,而鄰居吳氏知道後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大家聽後紛紛佩服,後又說起,張英之子張廷也是今年同科考生,不由都高興起來,比起一起做事的“同事”之類,倒是同年科考的老爺情分上更不一般,所以聽說張廷是同一期的考生,大家都說,找機會要一起出來讀書。
李文燁那天突然讀書累了,出了興致想去燒香,而後,在小和尚的帶路下來到了這寺院最有名的梅花園中,大冬天的在梅花下扇子一擺便詩興大發,這一發可不得了,正好被甩了仆婦來偷溜出來的張小姐看到。
只見那一片片的梅花下,站著一個梳著油亮的大辮子,烏發束著藍色辮穗,一身雪白長袍。腰間束一條藍綾長穗絳,上系一塊羊脂白玉,和一個藍邊節節高的荷包,外罩軟煙羅輕紗外罩。眉長入鬢,細長溫和的雙眼,即使靜靜地站在那裏,也是豐姿奇秀,神韻獨超,給人一種高貴清華感覺。
這下是把張小姐給害苦了,一下子就陷了進去,等奶娘麼麼們找來的時候,張小姐還在面目羞澀的回味剛剛那個英俊的兒郎在發現她時,禮貌的點頭,及時走開。
回家後,張小姐去了自家母親那裏,忍著羞意告訴了母親,張小姐母親一聽,立馬火了,不過她也了解自家閨女,忍著怒火哄了女兒,馬上教訓了那幫子仆婦,後又多方打聽,才知道是今年科考的考生,倒是不錯,如若女兒下嫁,托了關系留在京中,倒也不是不行,而且那孩子是寒門出身,無依無靠的,對自家女兒肯定是百依百順,自家女兒的脾性她是知道的,要是高嫁了,倒不是為她好,而是害了她,等老爺回來後,一起商量,覺得都行。
自然在張老爺的暗示探討中,李文燁很聰明的隱瞞了自己已婚配的事實,廢話,那張家老爺是誰啊,是當今太子老師,康熙聖帝的寵臣,張英的旁系親戚,雖說是旁系吧!那也不錯了,要是直系的誰還瞧的上他啊!這點自知自明他還是有的。
就這樣他飛信給家裏的母親,讓她便賣家中財產帶著銀兩,也就是陳氏交給婆婆暫時管著的嫁妝,速與自家弟弟和妹妹同去上京,特意註明不要帶妻子和女兒,另又寫一封給妻子說獨自在京城一人,思月念親,頓時覺得孤苦寂寞,生病了也沒人照料,所以想接母親弟弟妹妹去京城,又怕家中無人,妻子體弱,女兒幼小,不便長途跋涉,讓妻子留下照顧宅子看好仆婦,又說等京城按宅整頓後,親來接妻子女後,最後說了句甚為想念,直把陳氏羞的臉色通紅,心裏也一陣甜蜜。
後來李文燁再也沒有回鄉過,像是忘記了她們娘兩一樣,只突然來了一批高高在上的婆子,居高臨下了說了一通讓陳氏聽不懂的話,後,陳氏不知道為什麽一病不起,只留下碩大的宅子和獨生女兒就去了。
然,陳氏去後,李文燁考取同進士,成績雖然一般卻沒有被外派,反而是立刻被收入翰林院做了從六品的修撰。
一般剛考上的別說成績一般的,就是成績好的,沒有人脈,你就算考中了,也沒有地方讓你去,你就慢慢等吧!等個一年半載的也許才會考慮到你,所以像李文燁那樣的明眼人一看就是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意思了。
後李文燁把祖產都賣了,把李紫訫也接了過來,繼母上任後,不到一月就傳出了有消息,後生兩男一女。
親母去的時候,李紫訫還小,陳家留下的奴仆全部被李文燁打發了,所有的人都告訴李紫訫,她就是一個丫頭生的庶女。她也就自認是個庶女了,還對這繼母心存感激,繼母把李紫訫教養成了一個漢家扶不起的小姐,只教琴棋書畫,女紅詩詞,廚藝,管家是從來不教的,又讓麼麼整天教育她三從四德,李紫訫對自己的繼母很害怕,什麽都是一一聽從的,後,參加小選留在了深宮的一處做了掃院子的小宮女,倒也安安靜靜的活了下來,在四年後,自家妹子被小選進宮,卷入鬥爭,妹子被選為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為格格,然真正的大小姐李紫訫被打了五十板子,上面發了恩典宮女李紫訫被遣送回家,說是回家其實也就一口氣了,臨死她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死了,她倒也沒有怎麽生氣,只是那一頓打,把她嚇壞了,光天化日之下,被扒了褲子,光著腚被打的渾身是血,她忍著一口氣想見見自家親人,到了家裏,怎麽也不見父親,卻只有一群仆婦,聽著那些婆子丫頭的諷刺,她一口氣沒忍住就去了。
只是奇怪的是,她死了,卻沒有被牛頭馬面抓走,只一閃神,她就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裏,旁邊還能傳來一聲聲的大吼聲
“說,那個李紫訫是怎麽回事?你們難道不知道她是誰嗎?她在歷史上是有名字的人,怎麽能隨意更改她的命格,事發了竟然還敢隱瞞不報,她本來有半鳳的命格,還能活個幾十年,有幾個兒女,現在呢?兩個蠢貨。……堂堂勾魂使者竟然被個現代來的小女子說了兩句就嚇的聽從,你們兩個好啊!等回頭本王要你們兩個好看。
隨意更改歷史,是會擾亂時空的,你們兩個膽子太大了,那李紫訫前世也是一個善人,如今怎麽辦,你們兩個兔崽子,要是被人發現參報玉帝,你我幾個都要倒黴。“
然後就聽地上傳來顫動的聲音,又聽見說
“沒有辦法了,既然二十世紀的去了清朝,那麽只有清朝的人補一個去二十世紀了,只是那個女子本來就命格不好,如若要把李紫訫的換上,又要欠一次了。“
又聽另外一個聲音說:“大人,皆是我兩人罪過,我願獻出我五百年的福緣於她,也算彌補她三世的淒苦。“
接著傳來第三個聲音:“大人我也願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要說一般家裏娶妻娶賢,有條件一般都不會去選擇陳氏,只因陳氏性格軟弱無棉,雖賢惠卻不是一個管家好手,哪家人家的奴仆不是有一雙好眼睛,都是眼高眉低的,你若軟一分,他們就欺上一分,你若強上些許他們就會倒退一射之地,陳氏上有父母寵愛倒也沒什麽,如若要嫁人那是萬萬不可的。二是因為,陳氏父母皆已年老,又無兄弟姐妹,以後再無依靠。
李文燁乃是當地出名的讀書人,年十二就中童生,後父親去世,因守孝耽誤了三年,到了十六有心求取功名,家裏卻是有心無力,父親早逝,還有三個兄弟姐妹,為了大兒子李文燁讀書,家裏能賣的都賣了,他在家裏吃的是最好的,用的是最好的,兩個弟弟因為家貧都不能讀書,自父親去了之後,田產又被族裏幾個分了一半去,幾間青瓦房也被收回,只留了幾間泥胚房,兩個弟弟早起晚歸的在家裏弄農事,妹妹在家刺繡補貼,李文燁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父親去世,他看盡人世百態,早就發誓絕對要出頭人地。
然心中再有鴻臚,銀兩跟不上,什麽也白搭,一次無意中聽說陳家的事情後,心有謀斷,和家中父母商量後求娶了陳氏,陳氏命家中仆婦打聽李文燁,卻是一個好兒郎,孝順父母,愛護弟妹,又是一個讀書郎,陳氏夫婦兩人商量一下後決定同意兩人的婚事,婚後兩人倒也是琴瑟和鳴,李文燁因靠著自家岳父岳母的關系,家裏的條件好了,越發努力讀書,在康熙三十年時,考中秀才,陳氏當年就生了一女,雖是女孩,但俗話說的好,先開花後結果,陳氏父母看女兒婚後生活美滿,倒也放下了心事,在李文燁的保證下兩人含笑去了,李文燁倒不用再守孝三年,孝期過後正好趕上會試。
沒想,李文燁帶小廝去上京後,只傳來兩封家書,只說考中,還要接著考,路上行程耽誤讀書,就不回來了,留在上京繼續用功,只等考中再回來夫妻共聚等等……
再說李文燁,上了京城後,被京城的榮華迷了眼,越發的想要出頭人地,中了會試後,認識了幾個同科的兒郎,每日一起讀書備考倒也有一番趣味,大家都是漢人,那日無意中大家說起了朝廷裏的漢臣張英的趣事。
原來現任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心中不忿,於是飛書京城,讓家裏最大的官張英打招呼去“擺平”吳家。而張英看後輕撫胡須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後,不由心中羞愧,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墻,而鄰居吳氏知道後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大家聽後紛紛佩服,後又說起,張英之子張廷也是今年同科考生,不由都高興起來,比起一起做事的“同事”之類,倒是同年科考的老爺情分上更不一般,所以聽說張廷是同一期的考生,大家都說,找機會要一起出來讀書。
李文燁那天突然讀書累了,出了興致想去燒香,而後,在小和尚的帶路下來到了這寺院最有名的梅花園中,大冬天的在梅花下扇子一擺便詩興大發,這一發可不得了,正好被甩了仆婦來偷溜出來的張小姐看到。
只見那一片片的梅花下,站著一個梳著油亮的大辮子,烏發束著藍色辮穗,一身雪白長袍。腰間束一條藍綾長穗絳,上系一塊羊脂白玉,和一個藍邊節節高的荷包,外罩軟煙羅輕紗外罩。眉長入鬢,細長溫和的雙眼,即使靜靜地站在那裏,也是豐姿奇秀,神韻獨超,給人一種高貴清華感覺。
這下是把張小姐給害苦了,一下子就陷了進去,等奶娘麼麼們找來的時候,張小姐還在面目羞澀的回味剛剛那個英俊的兒郎在發現她時,禮貌的點頭,及時走開。
回家後,張小姐去了自家母親那裏,忍著羞意告訴了母親,張小姐母親一聽,立馬火了,不過她也了解自家閨女,忍著怒火哄了女兒,馬上教訓了那幫子仆婦,後又多方打聽,才知道是今年科考的考生,倒是不錯,如若女兒下嫁,托了關系留在京中,倒也不是不行,而且那孩子是寒門出身,無依無靠的,對自家女兒肯定是百依百順,自家女兒的脾性她是知道的,要是高嫁了,倒不是為她好,而是害了她,等老爺回來後,一起商量,覺得都行。
自然在張老爺的暗示探討中,李文燁很聰明的隱瞞了自己已婚配的事實,廢話,那張家老爺是誰啊,是當今太子老師,康熙聖帝的寵臣,張英的旁系親戚,雖說是旁系吧!那也不錯了,要是直系的誰還瞧的上他啊!這點自知自明他還是有的。
就這樣他飛信給家裏的母親,讓她便賣家中財產帶著銀兩,也就是陳氏交給婆婆暫時管著的嫁妝,速與自家弟弟和妹妹同去上京,特意註明不要帶妻子和女兒,另又寫一封給妻子說獨自在京城一人,思月念親,頓時覺得孤苦寂寞,生病了也沒人照料,所以想接母親弟弟妹妹去京城,又怕家中無人,妻子體弱,女兒幼小,不便長途跋涉,讓妻子留下照顧宅子看好仆婦,又說等京城按宅整頓後,親來接妻子女後,最後說了句甚為想念,直把陳氏羞的臉色通紅,心裏也一陣甜蜜。
後來李文燁再也沒有回鄉過,像是忘記了她們娘兩一樣,只突然來了一批高高在上的婆子,居高臨下了說了一通讓陳氏聽不懂的話,後,陳氏不知道為什麽一病不起,只留下碩大的宅子和獨生女兒就去了。
然,陳氏去後,李文燁考取同進士,成績雖然一般卻沒有被外派,反而是立刻被收入翰林院做了從六品的修撰。
一般剛考上的別說成績一般的,就是成績好的,沒有人脈,你就算考中了,也沒有地方讓你去,你就慢慢等吧!等個一年半載的也許才會考慮到你,所以像李文燁那樣的明眼人一看就是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意思了。
後李文燁把祖產都賣了,把李紫訫也接了過來,繼母上任後,不到一月就傳出了有消息,後生兩男一女。
親母去的時候,李紫訫還小,陳家留下的奴仆全部被李文燁打發了,所有的人都告訴李紫訫,她就是一個丫頭生的庶女。她也就自認是個庶女了,還對這繼母心存感激,繼母把李紫訫教養成了一個漢家扶不起的小姐,只教琴棋書畫,女紅詩詞,廚藝,管家是從來不教的,又讓麼麼整天教育她三從四德,李紫訫對自己的繼母很害怕,什麽都是一一聽從的,後,參加小選留在了深宮的一處做了掃院子的小宮女,倒也安安靜靜的活了下來,在四年後,自家妹子被小選進宮,卷入鬥爭,妹子被選為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為格格,然真正的大小姐李紫訫被打了五十板子,上面發了恩典宮女李紫訫被遣送回家,說是回家其實也就一口氣了,臨死她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死了,她倒也沒有怎麽生氣,只是那一頓打,把她嚇壞了,光天化日之下,被扒了褲子,光著腚被打的渾身是血,她忍著一口氣想見見自家親人,到了家裏,怎麽也不見父親,卻只有一群仆婦,聽著那些婆子丫頭的諷刺,她一口氣沒忍住就去了。
只是奇怪的是,她死了,卻沒有被牛頭馬面抓走,只一閃神,她就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裏,旁邊還能傳來一聲聲的大吼聲
“說,那個李紫訫是怎麽回事?你們難道不知道她是誰嗎?她在歷史上是有名字的人,怎麽能隨意更改她的命格,事發了竟然還敢隱瞞不報,她本來有半鳳的命格,還能活個幾十年,有幾個兒女,現在呢?兩個蠢貨。……堂堂勾魂使者竟然被個現代來的小女子說了兩句就嚇的聽從,你們兩個好啊!等回頭本王要你們兩個好看。
隨意更改歷史,是會擾亂時空的,你們兩個膽子太大了,那李紫訫前世也是一個善人,如今怎麽辦,你們兩個兔崽子,要是被人發現參報玉帝,你我幾個都要倒黴。“
然後就聽地上傳來顫動的聲音,又聽見說
“沒有辦法了,既然二十世紀的去了清朝,那麽只有清朝的人補一個去二十世紀了,只是那個女子本來就命格不好,如若要把李紫訫的換上,又要欠一次了。“
又聽另外一個聲音說:“大人,皆是我兩人罪過,我願獻出我五百年的福緣於她,也算彌補她三世的淒苦。“
接著傳來第三個聲音:“大人我也願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