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發展不均衡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74章 發展不均衡
神都地區的生產力高,同時集中有全國唯一的工業中心,一定會帶來神都地區的相對綜合收入就高,收入高意味著高消費。
但這裏有個前提,就是得要進行二次收入分配,得有一個強大的政治中心,而不是資本政治。
因為只有進行二次收入分配,才會絕對提高首都與周邊的老百姓消費。如果工業利潤分配是傾向於資本利益集團,從事工業生產的雇工其實根本得不到太多的好處,因為剩餘價值都被資本家給剝削了,而雇工無法得到更多的收入,就不可能帶動消費。
歐洲資本主義革命,最終是推翻了君主制,但只是讓資本替代了君主,繼續剝削底層老百姓。而且歐洲工業革命分散式的發展,不利於集中生產,也不利於國家調控,其實資本也不會接受國家調控,這才會有所謂的自由資本。
而沈雲卿在神都搞工業後,第一步就是收緊控制工業資源,早期由於財政惡化,工業利潤都補貼財政。等到財政好轉,國內經濟回升,第二部就是利用民間資本,繼續做大首都工業。
但同時強行定立薪資標準和基本福利待遇,強制進行二次收入分配,讓雇工、技工得到合理的收入。
由於工業在首都集中發展,利於國家調控和規模擴張,同時王朝體制和廣袤的土地,龐大的人口基數,農業產出的增加,高效的農業技術,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讓首都地區從事工業的勞動群體,既有相對較高的收入,同時又享受到了較低的物價,自然就能有更多的閑錢去存款,去消費。
所以歸根到底,是得集中資源辦大事,國家要宏觀調控,進行資源調度和收入二次分配,同步要進行農業技術革新,提升物流運輸效率,也就是鐵路技術和大船技術。
因此高消費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單點突破。而江東整體缺的太多,所以無法產生首都地區的宏觀效應。
首都地區的高收入、高消費,又會帶來刺激消費、刺激增長,存款激增,又讓銀行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投資工業,擴大規模,提供貸款活躍商業和置業。
最後是房價,神都地區房價問題主要在神都本城,周邊五縣問題不突出,主要是神都本城房價高,而首都地區的工業大都集中辦在孟津、偃縣,並且二十多年前,就把地拿了下來,當時就考慮到房價和商業、工業地皮問題。
所以工業區的地價就很低,但是工業生產效率高,附加值高,所以神都城之外的五縣工業和農業勞動者買房的成本就低,而且很多人都是本地人,有土地和房產,這一點和現代是不同的。
至於神都城內,一方面沈雲卿這個大老板為優質人才提供住房和住宿,解決後顧之憂,對於大多數的技工、工人群體,沈雲卿十年前已經開始籌辦施工隊,這些年大量建造四五層的磚混房,集中建造降低成本,職工出一些,工廠企業出一些,甚至很多人都是自耕農,賣掉幾畝地,或者朝廷回收幾畝地,就能換套房。
國家兜底和統籌調控,讓普通房價壓制在較低水平。
而且以前都是平面建房,就建一層,很少有高樓層,現在空間都是向天空要,能蓋四五層,成本就會被攤薄。
所以開發房地產都是高暴利,一個平面地塊,最後能造出二十五、三十層、甚至四十層樓賣給老百姓,房產商不想賺也不行。
因此沈雲卿也抑制房地產開發,但凡是規模房產,現在都是他的施工隊進行施工建設,非規模性房產,都是民間自主行為。
所謂規模房產,就是那種成片成片的小區樓,成片成片的中小別墅,整條街的商業樓。
非規模房產主要是傳統的宅院、商業門店、王府大宅等等。
現在神都城內最貴的就是傳統宅院或者王府大宅,成批成批建設的四五層單元樓,房價其實很低。
而且沈雲卿實行了面積階梯稅,單戶占地面積越大,稅收越高。
動不動就占地一兩千平米的大宅、大院,用來蓋小高層能安置好一百戶,現在一個人全占了,這種大宅大院就得征收一次性的巨額房產稅。
而對於優質人才,工作滿一定年限後都是分房。官吏則根據品階由朝廷提供相應的住房或者宅院,工作滿年限後,沒有原則問題也分房,但不是宅子,是磚混房。
國家兜底包辦,抑制土地漲價,降低住房的成本,降低了社會宏觀支出成本,同時也有利於工業發展,人才集中使用,提高發展效率,降低社會和經濟發展阻力。
這也是為什麽岐帝國工業能突飛猛進迅速發展,不止是沈雲卿帶來的認知和理念,而是一整個國家政策體制的配套,沒有這套東西,想要迅速搞工業,搞經濟,根本談不上。
一旦首都初步完成工業和社會化改造,社會經濟和生產就會進入良性擴張,甚至是高速擴張,結果就是首都地區本應該是生活壓力最大地區,但現在出現了倒掛,首都地區是全國生活壓力最小的地區。
這是資源集中和規模發展、政策配套帶來的巨大宏觀優勢,孫璧源看到的只是表面問題,並把表面問題想的過於危言聳聽和杞人憂天。
由於首都地區的超發達,結果一定會帶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諸如江西地區、兩湖地區、西南地區,現在還處於絕對的農耕狀態,如果不是農業技術進步,引入了土豆、紅薯、和玉米,以上地區老百姓現在連溫飽都是問題。
一個農業化地區,怎麽可能跟已經工業化的地區進行經濟比較,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這就好比是拿大清國和英國本土比,區區英倫彈丸之地,能比清王朝強大?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英國有工業,總產值和國防實力比大清國高得多,所以相較於大清國而言,英國本土就是一個壓縮怪胎,即便一個英國農民的日子,也比大清國市民的日子更好過,所以沒有太多可比性。
但孫璧源看到的問題也是現在岐帝國面臨的客觀現實問題,現在雖然不是突出問題,甚至四五十年內都不是問題,但日後會是突出問題。
貧富不均,發展不平衡,會帶來一些列的社會隱患和矛盾,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本還得是首都模式得向全國輻射擴散,雖然未必要照搬神都模式,但國家必須宏觀調控和兜底,各地因地制宜先集中資源辦一些,然後再由點及面進行擴散,最後讓全國維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發展。
而在此之前,土地問題、官僚問題、行政下鄉問題,是現在壓在朝廷頭上,阻礙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三座大山。
未來二十年,重點就是要解決這三個問題,而發展需要時間,改革需要時間,孫璧源和歷史上多數文人改革派一樣,都急於立竿見影,想要快刀斬亂麻,一步到位針針見血。
之前說過,絕大多數王朝晚期的改革都是失敗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於急功近利,想要立竿見影,一夜間把國家的問題都給治好,所以把三五十年的問題,壓縮到三五年內完成,不出問題才見鬼。
而在中原王朝還有一個毛病,這個毛病並不明顯,就是王朝鼎盛時期變法給變脫軌,甚至給變沒了的。
王莽篡漢就是典型案例,新朝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擱現代,條條都是好政策,可王莽用在漢朝,一定是水土不服不匹配。
這就好比是用二十一世紀的法律去漢朝執行,這能匹配的上嗎?那個時候連網絡都沒有,你去搞打擊網絡詐騙,行得通嗎?
這位孫璧源小文藝就有這種潛質和苗頭,要是在碰上一個對眼的皇帝,沒有沈雲卿和懂經濟的資深專家鎮著,那朝廷肯定是完了。
按孫璧源的想法,他一定要放開搞,而且還是自由經濟派,大搞工業擴散,先讓個地方都有些工業,越快越好,結果只能是肥了資本,同時又造成國內市場無序競爭,無計劃生產,垮掉一大批傳統資本,形成新的工業巨頭壟斷資本,最後只能是禍國殃民。
孫璧源的觀察能力很強,思考維度也很高,但唯獨缺乏體系化的經濟理論,很多事情都站在一個視角主觀化的去思考問題,而不從客觀角度理性看待問題。
而且孫璧源對國家、對權力、對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沒有深刻認知,中原王朝晚期改革為什麽多數以失敗告終,本質上是政治問題,不完全是經濟問題。
是資本、官僚、土地勾結在了一起,而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尤其是官僚問題是所有問題中最覆雜,也是牽扯面最廣的問題,要動官僚問題,需要幾十年時間,先把官僚的利益、土地脫鉤,再做好騰籠換鳥的準備,然後才好慢慢搞。
要是都像孫璧源這樣,不從實際出發,多少個朝廷都給他搞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神都地區的生產力高,同時集中有全國唯一的工業中心,一定會帶來神都地區的相對綜合收入就高,收入高意味著高消費。
但這裏有個前提,就是得要進行二次收入分配,得有一個強大的政治中心,而不是資本政治。
因為只有進行二次收入分配,才會絕對提高首都與周邊的老百姓消費。如果工業利潤分配是傾向於資本利益集團,從事工業生產的雇工其實根本得不到太多的好處,因為剩餘價值都被資本家給剝削了,而雇工無法得到更多的收入,就不可能帶動消費。
歐洲資本主義革命,最終是推翻了君主制,但只是讓資本替代了君主,繼續剝削底層老百姓。而且歐洲工業革命分散式的發展,不利於集中生產,也不利於國家調控,其實資本也不會接受國家調控,這才會有所謂的自由資本。
而沈雲卿在神都搞工業後,第一步就是收緊控制工業資源,早期由於財政惡化,工業利潤都補貼財政。等到財政好轉,國內經濟回升,第二部就是利用民間資本,繼續做大首都工業。
但同時強行定立薪資標準和基本福利待遇,強制進行二次收入分配,讓雇工、技工得到合理的收入。
由於工業在首都集中發展,利於國家調控和規模擴張,同時王朝體制和廣袤的土地,龐大的人口基數,農業產出的增加,高效的農業技術,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讓首都地區從事工業的勞動群體,既有相對較高的收入,同時又享受到了較低的物價,自然就能有更多的閑錢去存款,去消費。
所以歸根到底,是得集中資源辦大事,國家要宏觀調控,進行資源調度和收入二次分配,同步要進行農業技術革新,提升物流運輸效率,也就是鐵路技術和大船技術。
因此高消費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單點突破。而江東整體缺的太多,所以無法產生首都地區的宏觀效應。
首都地區的高收入、高消費,又會帶來刺激消費、刺激增長,存款激增,又讓銀行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投資工業,擴大規模,提供貸款活躍商業和置業。
最後是房價,神都地區房價問題主要在神都本城,周邊五縣問題不突出,主要是神都本城房價高,而首都地區的工業大都集中辦在孟津、偃縣,並且二十多年前,就把地拿了下來,當時就考慮到房價和商業、工業地皮問題。
所以工業區的地價就很低,但是工業生產效率高,附加值高,所以神都城之外的五縣工業和農業勞動者買房的成本就低,而且很多人都是本地人,有土地和房產,這一點和現代是不同的。
至於神都城內,一方面沈雲卿這個大老板為優質人才提供住房和住宿,解決後顧之憂,對於大多數的技工、工人群體,沈雲卿十年前已經開始籌辦施工隊,這些年大量建造四五層的磚混房,集中建造降低成本,職工出一些,工廠企業出一些,甚至很多人都是自耕農,賣掉幾畝地,或者朝廷回收幾畝地,就能換套房。
國家兜底和統籌調控,讓普通房價壓制在較低水平。
而且以前都是平面建房,就建一層,很少有高樓層,現在空間都是向天空要,能蓋四五層,成本就會被攤薄。
所以開發房地產都是高暴利,一個平面地塊,最後能造出二十五、三十層、甚至四十層樓賣給老百姓,房產商不想賺也不行。
因此沈雲卿也抑制房地產開發,但凡是規模房產,現在都是他的施工隊進行施工建設,非規模性房產,都是民間自主行為。
所謂規模房產,就是那種成片成片的小區樓,成片成片的中小別墅,整條街的商業樓。
非規模房產主要是傳統的宅院、商業門店、王府大宅等等。
現在神都城內最貴的就是傳統宅院或者王府大宅,成批成批建設的四五層單元樓,房價其實很低。
而且沈雲卿實行了面積階梯稅,單戶占地面積越大,稅收越高。
動不動就占地一兩千平米的大宅、大院,用來蓋小高層能安置好一百戶,現在一個人全占了,這種大宅大院就得征收一次性的巨額房產稅。
而對於優質人才,工作滿一定年限後都是分房。官吏則根據品階由朝廷提供相應的住房或者宅院,工作滿年限後,沒有原則問題也分房,但不是宅子,是磚混房。
國家兜底包辦,抑制土地漲價,降低住房的成本,降低了社會宏觀支出成本,同時也有利於工業發展,人才集中使用,提高發展效率,降低社會和經濟發展阻力。
這也是為什麽岐帝國工業能突飛猛進迅速發展,不止是沈雲卿帶來的認知和理念,而是一整個國家政策體制的配套,沒有這套東西,想要迅速搞工業,搞經濟,根本談不上。
一旦首都初步完成工業和社會化改造,社會經濟和生產就會進入良性擴張,甚至是高速擴張,結果就是首都地區本應該是生活壓力最大地區,但現在出現了倒掛,首都地區是全國生活壓力最小的地區。
這是資源集中和規模發展、政策配套帶來的巨大宏觀優勢,孫璧源看到的只是表面問題,並把表面問題想的過於危言聳聽和杞人憂天。
由於首都地區的超發達,結果一定會帶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諸如江西地區、兩湖地區、西南地區,現在還處於絕對的農耕狀態,如果不是農業技術進步,引入了土豆、紅薯、和玉米,以上地區老百姓現在連溫飽都是問題。
一個農業化地區,怎麽可能跟已經工業化的地區進行經濟比較,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這就好比是拿大清國和英國本土比,區區英倫彈丸之地,能比清王朝強大?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英國有工業,總產值和國防實力比大清國高得多,所以相較於大清國而言,英國本土就是一個壓縮怪胎,即便一個英國農民的日子,也比大清國市民的日子更好過,所以沒有太多可比性。
但孫璧源看到的問題也是現在岐帝國面臨的客觀現實問題,現在雖然不是突出問題,甚至四五十年內都不是問題,但日後會是突出問題。
貧富不均,發展不平衡,會帶來一些列的社會隱患和矛盾,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本還得是首都模式得向全國輻射擴散,雖然未必要照搬神都模式,但國家必須宏觀調控和兜底,各地因地制宜先集中資源辦一些,然後再由點及面進行擴散,最後讓全國維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發展。
而在此之前,土地問題、官僚問題、行政下鄉問題,是現在壓在朝廷頭上,阻礙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三座大山。
未來二十年,重點就是要解決這三個問題,而發展需要時間,改革需要時間,孫璧源和歷史上多數文人改革派一樣,都急於立竿見影,想要快刀斬亂麻,一步到位針針見血。
之前說過,絕大多數王朝晚期的改革都是失敗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過於急功近利,想要立竿見影,一夜間把國家的問題都給治好,所以把三五十年的問題,壓縮到三五年內完成,不出問題才見鬼。
而在中原王朝還有一個毛病,這個毛病並不明顯,就是王朝鼎盛時期變法給變脫軌,甚至給變沒了的。
王莽篡漢就是典型案例,新朝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擱現代,條條都是好政策,可王莽用在漢朝,一定是水土不服不匹配。
這就好比是用二十一世紀的法律去漢朝執行,這能匹配的上嗎?那個時候連網絡都沒有,你去搞打擊網絡詐騙,行得通嗎?
這位孫璧源小文藝就有這種潛質和苗頭,要是在碰上一個對眼的皇帝,沒有沈雲卿和懂經濟的資深專家鎮著,那朝廷肯定是完了。
按孫璧源的想法,他一定要放開搞,而且還是自由經濟派,大搞工業擴散,先讓個地方都有些工業,越快越好,結果只能是肥了資本,同時又造成國內市場無序競爭,無計劃生產,垮掉一大批傳統資本,形成新的工業巨頭壟斷資本,最後只能是禍國殃民。
孫璧源的觀察能力很強,思考維度也很高,但唯獨缺乏體系化的經濟理論,很多事情都站在一個視角主觀化的去思考問題,而不從客觀角度理性看待問題。
而且孫璧源對國家、對權力、對資本既得利益集團沒有深刻認知,中原王朝晚期改革為什麽多數以失敗告終,本質上是政治問題,不完全是經濟問題。
是資本、官僚、土地勾結在了一起,而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尤其是官僚問題是所有問題中最覆雜,也是牽扯面最廣的問題,要動官僚問題,需要幾十年時間,先把官僚的利益、土地脫鉤,再做好騰籠換鳥的準備,然後才好慢慢搞。
要是都像孫璧源這樣,不從實際出發,多少個朝廷都給他搞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