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206章會見趙元

關燈
第1206章 會見趙元

翌日清早,沈雲卿坐馬車前往星子亭的星子樓,百族大會多數代表團都住在星子樓,一些則住在滴翠湖。

星子樓是按“賓館”標準建設的三層混凝土建築,雖然名義上還是客棧,其實內部的布置格局和現代賓館沒什麽兩樣,但是裝修遵循了當下的風尚。

星子樓一樓是接待大廳、餐廳、會客室,二樓和三樓是住房,賓館全部通電,但還沒有通自來水和熱水,但是已經預埋了水管,明年可以供水。

這個點上臘婆代表團還沒起床,臘婆族生活節奏慢,民風懶散,南征臘婆的時候就可見一斑,即便是臘婆軍,也有睡覺睡到天光大亮的習慣。

這些個頭人和貴族,基本上就沒什麽時間概念,睡覺都是睡到自然醒。

沈雲卿安排了早餐,等在一樓會議室,直到七點半,趙元、拓客、蒙頌、葉巴、珞鼎拿甘等二十多人稀稀拉拉來到會議室。

“讓王爺久等多時,都是我等不是,還請王爺恕罪。”

“承王不必在意,到了神都,就是自己的家,大家隨意就好。神都還住的慣嗎。”

“住得慣,朝廷安排非常周到,我等感激不盡。”

“諸位都坐吧,一起用餐。”

代表團的飲食都按民族習慣制作,外藩寺有專門的広(guang)膳署,專門負責外賓飲食的部門,而尚膳監和太仆寺負責國宴,如是重大的外賓國宴,則由広膳署負責。

臘婆代表團此行以趙元為首,來了拓客、葉巴、珞鼎拿甘等二十多人。其中趙元、拓客、葉巴與其他七人是老熟人,珞鼎拿甘和剩下的頭人都不熟,都是近些年初露頭角的頭人。

其中珞鼎拿甘是臘婆土部畢虛桐長子之子,葉巴是土部大頭人喀昆的女婿。

喀昆、畢虛桐、納拉圖都年事已高,阿薩雀於泰德六年過世,穆斯旺要留守處置族務,吳應也要留守臘婆處置政務脫不開身,能來的基本上都是臘婆各部的典型代表。

“自從隆元二十九年一別,已是十一年未去臘婆,聽說臘婆各地現如今繁榮興旺,人丁大幅增長,百姓豐衣足食,承王可是功不可沒呀。”

“呵哈哈,都是朝廷任人唯賢派遣能吏治理有方,我等只是坐享其成,功勞愧不敢當。”

“如沒有各族戮力同心攜手開拓,臘婆也無法長治久安繁榮興旺,承王與諸位頭人的功勞還是有的。承王此來向朝廷請奏的事宜,朝廷正在考慮,本王也認為及有必要。但本王還是建議承王在百族大會結束之後,前往中原各地走走看看,然後再做細商也不遲。”

趙元這次過來,一是要鐵路,二是要電力和電話,三是要工業。

無論哪一樣,朝廷和沈雲卿其實都有在臘婆推動的計劃,但眼下還不能立即上馬,需要時間周期。

首先是鐵路,現在朝廷在廣東、福建、浙江、江東、淮東修鐵路,全力修通都護單線鐵路,四五年內拿不出更多的資源投入交趾和臘婆,因此臘婆修鐵路,最快也要五年後,廣東、福建、浙江、江東鐵路鏈接打通之後,才能修交趾臘婆鐵路。

而且還要在長江上建鐵路橋,才能通過鐵路,把一些重型設備運往廣東,參與鐵路建設。

不過臘婆鐵路如果能打通,對臘婆的經濟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臘婆一年能種四季稻米,甚至是糯米,一旦有了鐵路,臘婆的米就能輸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改善當地的民生。而且臘婆的米太便宜,即便他們現在一年只種兩季,臘婆的米價成本也只有每鬥八九文,如果種四季,成本能降到每鬥六文錢,是現在本土朝廷補貼價格的四分之一。

如果臘婆也執行朝廷的補貼托市政策,臘婆農民的收入將是本土農民的三倍以上。

但是臘婆各族天生懶散,你就是貼錢給他們,他們也不想幹太多活,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

因此關鍵還是要加大岐民移民和海外人口移民,岐民和海外移民能吃苦耐勞工作勤奮,岐民更是一年種四季稻米,但就是運不出去。

海運的成本太高,臘婆的米目前只能賣到交趾和廣東沿海一帶,繼續深入內陸,價格就會迅速增加,除非有萬噸船。不過現在有了明輪船,成本會降低一些,但局限性仍然還很大。

至於電力和通信,目前火電機組產能十分有限,處神都之外,目前僅在江南、江淮、河北、河南、關中、巴蜀、嶺南、隴西八道各建一處火電站,同時配套若幹小水電。

以上八道電力聯網後,基本上可以將湖南、湖北、貴州、廣西、雲南、東北、塞外、交趾的基本通信電力全部覆蓋,保障基本的電話和有線電報的通信沒有問題,臘婆也能分配一些電力。因此臘婆目前沒有單獨建造火電站的必要。

而且朝廷現在需要優先打通都護通信,因此要在呼延、天山、西域、琨郡、西郡、崖郡、西亞都護建立火電站,火電所需要的蒸汽鍋爐和輪機的生產,短時內無法再給臘婆分配資源,臘婆只能從本土拉輸電線。

至於工業,發展蒸汽動力已經不劃算,日後是電力設備的時代,臘婆短期內沒有建造電站的計劃,拉入的電網也不夠支撐工業設備運轉,所以工業也搞不出來。

而且本土還沒有向地方下放工業,臘婆就更談不上分配工業配額。而且臘婆工業不能做的太大,必須和本土拉開一些差距,以免日後臘婆出現獨立傾向,擁有大規模工業基礎會是一個禍害。

但有些內容涉及到朝廷對臘婆的政治安排,而有些內容不方便說,所以沈雲卿打算安排趙元等人,乘坐火車前往關中、河南兩地看看走走,讓他們知道本土都還沒有工業,鐵路發展需要時間有難度,讓他們降低自己的期望,否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臘婆這些年的發展超出了朝廷預期,預期中的臘婆可能會有接連不斷的叛亂,經濟仍然停留在農業形態。但從這些年的發展和調控來看,臘婆的經濟出達到了農耕文明經濟的最高水平,進入小商品經濟的門檻。

造成這種原因的因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還是基於三點。

一是朝廷政策傾斜和技術輸入,朝廷向臘婆派遣了大量技術工種,傳播農業和手工業技術,提供先進的農具,大量的畜力,得以讓臘婆農業從戰後迅速恢覆。

二是當年的封爵遷民計劃,臘婆各族遷入江南、江淮,岐民遷入臘婆,同時臘婆特產本土專營,給臘婆輸入了經濟動力,提供了廣大市場。加之本土經濟繁榮,就刺激了臘婆從單一農業,轉向商品貿易和商品經濟。

第三點就不得不說海上貿易,海上貿易的打開和繁榮,其實超出了岐帝國的預期。

尤其是最近十年,朝廷與烏茲曼的關系出現根本性轉變,岐帝國的海上貿易的局面徹底打開,海上的貿易繁榮帶來了經濟活力,進一步刺激了臘婆商業和貿易的發展。

同時西方船隊也在進入亞洲,帶來了西方貿易,臘婆地處南海窗口的巨大地理優勢此時凸顯無疑。

沈雲卿當年堅持打臘婆,其實就是為了延伸岐帝國在南海的觸手,為岐帝國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貿易窗口,現在看來,這個戰略目的已經超額完成,並遠超過預期設定目標。

經濟繁榮會帶來社會穩定,人人有事可幹,減少了無業和無保障群體,社會的矛盾就會極大減少,叛亂也會因為利益的紅利而被摒棄。

臘婆之所以沒有叛亂,除了歸功於當年沈雲卿的收心戰略,經濟繁榮和用人得當功不可沒,否則日子還是一樣的清苦,物質生活還是一樣的差,就是不想造反也要造反,更何況是占領區。

由此可見,臘婆歷代國王根本就不會經營國家,完全是在瞎搞。

早餐會談了很多,大家七嘴八舌什麽都說,百無禁忌,但在女帝面前,要收斂的多。

臘婆各族現在基本融洽,部族與部族之間的沖突幾乎未在發生過,換做是三十年前,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沖突。

因為趙氏政權沒有辦法調和各部族的矛盾,只能用以大吃小,分小蛋糕的辦法,平衡各部落,所以就需要制造矛盾。

臘婆目前主要的問題仍在中南半島中部地區,劃入岐帝國勢力範圍的大量土部和原住民,經常還有矛盾沖突,目前的方針是“圍居”戰略。

既通過向原住民周邊遷徙定居點的方式,把原住民圍在他們的領地之內,他們領地之內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但領地之外,要遵守臘婆和朝廷的規矩。

同時朝廷加大對這些定居點的物質輸入,加強與原住民的商品交易往來,盡可能軟化他們的立場。

但話說完全可以武力清除,豈不更方便。

對,說的沒錯,是可以用武力清除。但問題是岐帝國現在是多民族帝國,你在做,其他人在看,他們什麽想法,什麽感受,最後都會反映到現實當中。

而且是在臘婆家門口幹,臘婆各族到時候就會在想,今天能對付原住民,日後朝廷也會這樣對付他們。先在朝廷給他們的甜頭,是為了哄騙他們,等到什麽時候沒有了利用價值,他們就是這個下場。

所以很多事情武力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弄巧成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