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看世界(3)
關燈
小
中
大
第972章 看世界(3)
“張翀。”
“郡王何有吩咐?”
“你且在達馬格修養一段時日,船隊不急著返航。就南下見聞以及洛倫薩襲擊一事,寫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
“遵命。”
“那些俘虜與船只該做何處理?”
“本王打算扣押一些人帶回我朝,其他人全部釋放,讓他們取道烏茲曼海(地中海)返鄉,並把我朝的消息帶給他們的國王。”
“那這次繳獲的財務也一並返還嗎?”
“不,哪能這麽便宜他們,全部沒收充公,只給他們回去的路費就夠了,對他們太仁慈,他們反而覺得我朝軟弱無能。”
“是。”
張翀此番繳獲六艘船,五艘都是三千石四千石的船只,一艘是五千五百多石的大船,六艘船總計繳獲大炮二百九十六門,但這不是收獲最大的,是發現兩船黃金和白銀,都是他們從非洲西海岸掠奪和詐騙非洲原住民的財富。
據被俘的船長交代,他們這次出動二十五艘船遠洋,第一個任務是探索前往紅海的航線,第二個任務是前往東方神秘大國,結果以最意外的結果碰上了東方神秘大國,第三個任務就是沿途把洛倫薩在西非殖民點駐軍搶劫、欺詐到的黃金、白銀、珠寶運回。
所以沿途一路南下詐騙一路搶劫,裝滿了五艘船的黃金、白銀、磚石、珠寶、象牙其中一艘被岐軍擊沈,兩艘被岐軍俘虜,兩艘逃走。
繳獲的這兩艘,光提煉好的黃金就有兩萬三千多兩,約合小一噸的黃金,白銀三十九萬六千四百多兩,小十六噸的白銀,還有三百二十五兩的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原石,象牙兩百十五根。
此外還有一千兩百多石未提煉的金礦石,五千六百多石為提煉的銀礦石,這筆賬還不知道怎麽算。
這還是被岐軍繳獲的,沒交繳獲和沈入海裏的至少得有一倍。
也就是說,他們一路從非洲摩洛哥南部開始,沿著西非海岸燒殺搶掠和詐騙,至少弄到了兩三噸以上的黃金,五十噸的白銀,這個錢也太好賺了。
就靠燒殺搶掠一年多,能抵得上岐帝國三十年前半年的國庫收入。
也就是說,一個五六十萬平方公裏土地的早期歐洲工業國,通過殖民、掠奪和詐騙,弄到了相當於中原王朝全年收入的將近一半的財富。
這就不難怪歐洲要走上瘋狂殖民血腥擴展,實在是錢太好賺了。
而且這還只是非洲西海岸的情況,如果把北美、南美、加勒比考慮在內,一年一個歐洲國家的收入就得要十五六噸黃金,兩三百噸白銀,相當於中原王朝鼎盛時期一年半的收入,而且他們一幹就是四百多年,掠奪的黃金、白銀以十萬噸計算。
此外西方還通過詐騙手段,從非洲原住民手中騙取黃金和白銀。
由於非洲處於狩獵采集未開化的部落時代,對農業、生產力根本沒有任何認知,更沒有貨幣概念,他們的生存還停留在漁獵、狩獵、采集層面,物與物的獲取都靠交換。
歐洲殖民者利用非洲原住民沒有貴金屬和貨幣概念,同時利用非洲原住民對玻璃制品的特殊癖好,用同等大小的玻璃球或者玻璃制品,換取同等大小的黃金或者十倍的白銀,從而榨取非洲和美洲的財富。
據被俘船長交代,他們在美洲用玻璃騙印第安人,同樣也在非洲騙非洲人,相同的道理,二十年之前的幾百年內,他們也用這個伎倆騙岐帝國。
先用玻璃制品從岐帝國騙取黃金和白銀,然後再買成絲綢,販賣回中東和歐洲,轉手就是上百倍的利潤。
這要是女帝知道了歐洲人在非洲、美洲大搞玻璃換黃金貿易,她能氣瘋吐血。
而烏茲曼也是從歐洲人那裏學會了這一手,也用玻璃珠在亞洲和東非沿海行騙,用玻璃珠和玻璃制品,在東非海岸大量交換黃金、白銀、象牙、珠寶、珍珠、香料,幾乎是幾萬倍的利潤。
不發生貴金屬通貨膨脹才有鬼。
由於非洲、美洲貴金屬礦藏豐富,尤其是早期,當地的貴金屬都是淺層礦藏,甚至是露天礦藏,開采難度低,因此美洲和非洲地區的黃金產出巨大,這就給殖民者帶來了巨大的驅動力。
張翀沿著東非海岸一路南下,就發現烏茲曼人再用玻璃球換取當地的黃金、白銀、象牙、珍珠、香料等等,同時也用布匹、鐵器、陶器換取貴金屬,但是價格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一卷烏茲曼的土部,賣給肯尼亞的非洲原住民,居然需要五塊烏茲曼金幣重量的黃金,而一個陶罐竟然也要兩塊烏茲曼銀幣的白銀。
他們就通過這種詐騙和掠奪行為,榨取非洲的財富和利益。這就不難怪烏茲曼不去開拓非洲土地,因為根本就不需要,就能榨取當地的財富。
張翀一路南下,用岐帝國的布匹、鐵器、蠟燭、陶瓷等貨物一路換購黃金、香料、白銀、象牙、珍珠。
而且張翀發現,這幫子非洲原住民他們對鞋子、絲綢、茶葉完全沒有需求。
他們對面料沒什麽好壞認知,棉布、羊毛、絲織品在他們眼裏都一樣,所以絲綢根本賣不出去,他們只要“便宜”的棉布。
鞋子也一樣,他們都光腳,幹嘛要穿鞋子。
至於茶葉,那就更扯淡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幹葉子能有什麽用,而且他們到處都有幹葉子,你把這東西賣給他們,他們能送你一車皮。
而且烏茲曼常年在東非海岸進行這種詐騙貿易,所以給當地釘死了價格,岐帝國貿然底價銷售,必然會沖擊烏茲曼在當地的利益,影響到現在的談判。
因此張翀南下探索貿易,都是按烏茲曼的交易價格出貨,但即便如此,每件商品的凈利潤少則兩三百倍,多則上千倍。
一個在國內幾文錢一個的陶瓷碗碟,即便算上運輸成本一百五十文,按烏茲曼的價格賣給非洲原住民,都是四五百倍的利潤。
對於這種欺騙性壓榨,張翀期初還很不適應,剛開始還是半賣半送,到後來發現沿途都是一樣情況,最後漸漸也開始“按價銷售”,一路收獲驚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張翀。”
“郡王何有吩咐?”
“你且在達馬格修養一段時日,船隊不急著返航。就南下見聞以及洛倫薩襲擊一事,寫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
“遵命。”
“那些俘虜與船只該做何處理?”
“本王打算扣押一些人帶回我朝,其他人全部釋放,讓他們取道烏茲曼海(地中海)返鄉,並把我朝的消息帶給他們的國王。”
“那這次繳獲的財務也一並返還嗎?”
“不,哪能這麽便宜他們,全部沒收充公,只給他們回去的路費就夠了,對他們太仁慈,他們反而覺得我朝軟弱無能。”
“是。”
張翀此番繳獲六艘船,五艘都是三千石四千石的船只,一艘是五千五百多石的大船,六艘船總計繳獲大炮二百九十六門,但這不是收獲最大的,是發現兩船黃金和白銀,都是他們從非洲西海岸掠奪和詐騙非洲原住民的財富。
據被俘的船長交代,他們這次出動二十五艘船遠洋,第一個任務是探索前往紅海的航線,第二個任務是前往東方神秘大國,結果以最意外的結果碰上了東方神秘大國,第三個任務就是沿途把洛倫薩在西非殖民點駐軍搶劫、欺詐到的黃金、白銀、珠寶運回。
所以沿途一路南下詐騙一路搶劫,裝滿了五艘船的黃金、白銀、磚石、珠寶、象牙其中一艘被岐軍擊沈,兩艘被岐軍俘虜,兩艘逃走。
繳獲的這兩艘,光提煉好的黃金就有兩萬三千多兩,約合小一噸的黃金,白銀三十九萬六千四百多兩,小十六噸的白銀,還有三百二十五兩的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原石,象牙兩百十五根。
此外還有一千兩百多石未提煉的金礦石,五千六百多石為提煉的銀礦石,這筆賬還不知道怎麽算。
這還是被岐軍繳獲的,沒交繳獲和沈入海裏的至少得有一倍。
也就是說,他們一路從非洲摩洛哥南部開始,沿著西非海岸燒殺搶掠和詐騙,至少弄到了兩三噸以上的黃金,五十噸的白銀,這個錢也太好賺了。
就靠燒殺搶掠一年多,能抵得上岐帝國三十年前半年的國庫收入。
也就是說,一個五六十萬平方公裏土地的早期歐洲工業國,通過殖民、掠奪和詐騙,弄到了相當於中原王朝全年收入的將近一半的財富。
這就不難怪歐洲要走上瘋狂殖民血腥擴展,實在是錢太好賺了。
而且這還只是非洲西海岸的情況,如果把北美、南美、加勒比考慮在內,一年一個歐洲國家的收入就得要十五六噸黃金,兩三百噸白銀,相當於中原王朝鼎盛時期一年半的收入,而且他們一幹就是四百多年,掠奪的黃金、白銀以十萬噸計算。
此外西方還通過詐騙手段,從非洲原住民手中騙取黃金和白銀。
由於非洲處於狩獵采集未開化的部落時代,對農業、生產力根本沒有任何認知,更沒有貨幣概念,他們的生存還停留在漁獵、狩獵、采集層面,物與物的獲取都靠交換。
歐洲殖民者利用非洲原住民沒有貴金屬和貨幣概念,同時利用非洲原住民對玻璃制品的特殊癖好,用同等大小的玻璃球或者玻璃制品,換取同等大小的黃金或者十倍的白銀,從而榨取非洲和美洲的財富。
據被俘船長交代,他們在美洲用玻璃騙印第安人,同樣也在非洲騙非洲人,相同的道理,二十年之前的幾百年內,他們也用這個伎倆騙岐帝國。
先用玻璃制品從岐帝國騙取黃金和白銀,然後再買成絲綢,販賣回中東和歐洲,轉手就是上百倍的利潤。
這要是女帝知道了歐洲人在非洲、美洲大搞玻璃換黃金貿易,她能氣瘋吐血。
而烏茲曼也是從歐洲人那裏學會了這一手,也用玻璃珠在亞洲和東非沿海行騙,用玻璃珠和玻璃制品,在東非海岸大量交換黃金、白銀、象牙、珠寶、珍珠、香料,幾乎是幾萬倍的利潤。
不發生貴金屬通貨膨脹才有鬼。
由於非洲、美洲貴金屬礦藏豐富,尤其是早期,當地的貴金屬都是淺層礦藏,甚至是露天礦藏,開采難度低,因此美洲和非洲地區的黃金產出巨大,這就給殖民者帶來了巨大的驅動力。
張翀沿著東非海岸一路南下,就發現烏茲曼人再用玻璃球換取當地的黃金、白銀、象牙、珍珠、香料等等,同時也用布匹、鐵器、陶器換取貴金屬,但是價格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一卷烏茲曼的土部,賣給肯尼亞的非洲原住民,居然需要五塊烏茲曼金幣重量的黃金,而一個陶罐竟然也要兩塊烏茲曼銀幣的白銀。
他們就通過這種詐騙和掠奪行為,榨取非洲的財富和利益。這就不難怪烏茲曼不去開拓非洲土地,因為根本就不需要,就能榨取當地的財富。
張翀一路南下,用岐帝國的布匹、鐵器、蠟燭、陶瓷等貨物一路換購黃金、香料、白銀、象牙、珍珠。
而且張翀發現,這幫子非洲原住民他們對鞋子、絲綢、茶葉完全沒有需求。
他們對面料沒什麽好壞認知,棉布、羊毛、絲織品在他們眼裏都一樣,所以絲綢根本賣不出去,他們只要“便宜”的棉布。
鞋子也一樣,他們都光腳,幹嘛要穿鞋子。
至於茶葉,那就更扯淡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幹葉子能有什麽用,而且他們到處都有幹葉子,你把這東西賣給他們,他們能送你一車皮。
而且烏茲曼常年在東非海岸進行這種詐騙貿易,所以給當地釘死了價格,岐帝國貿然底價銷售,必然會沖擊烏茲曼在當地的利益,影響到現在的談判。
因此張翀南下探索貿易,都是按烏茲曼的交易價格出貨,但即便如此,每件商品的凈利潤少則兩三百倍,多則上千倍。
一個在國內幾文錢一個的陶瓷碗碟,即便算上運輸成本一百五十文,按烏茲曼的價格賣給非洲原住民,都是四五百倍的利潤。
對於這種欺騙性壓榨,張翀期初還很不適應,剛開始還是半賣半送,到後來發現沿途都是一樣情況,最後漸漸也開始“按價銷售”,一路收獲驚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